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控硬膜淋巴系统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刘全磊 吴玉璋 +3 位作者 宋云飞 彭超 蔡仕飞 赵岩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30-735,共6页
目的通过调控硬膜淋巴系统(DL)的功能改善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探索硬膜淋巴管作为SAH后治疗靶点的可能性。方法实验采用C57BL/6J小鼠,通过颈内动脉刺破法诱导小鼠SAH模型。设立假手术组、SAH模型组(SAH组)以及血管内... 目的通过调控硬膜淋巴系统(DL)的功能改善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探索硬膜淋巴管作为SAH后治疗靶点的可能性。方法实验采用C57BL/6J小鼠,通过颈内动脉刺破法诱导小鼠SAH模型。设立假手术组、SAH模型组(SAH组)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干预组(采用重组VEGF-C胶体干预后,再进行SAH模型的诱导)。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重组VEGF-C胶体干预10 d后DL的形态学变化,并与胶体组(仅应用胶体,不加重组VEGF-C)对比,通过伊文思蓝引流实验验证DL的功能变化情况。比较3组小鼠SAH后的皮质脑血流灌注量、脑含水量,以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以Garcia神经功能评分标准评估),并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与胶体组比较,VEGF-C干预组小鼠的DL生成了更多的淋巴管分支,管腔直径也显著增大[胶体组为(24.8±4.8)μm,VEGF-C干预组为(31.2±3.9)μm,P<0.01],同时引流至VEGF-C干预组颈深淋巴结中的伊文思蓝显色显著深于胶体组。与SAH组相比,VEGF-C干预组在SAH后早期脑损伤期的皮质血流灌注恢复更为显著,脑含水量更低[分别为(76.7±1.6)%和(81.2±1.1)%,P<0.01],神经功能受损更轻[Garcia评分分别为(10.7±1.3)分和(14.0±0.9)分,P<0.01];同时脑组织内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水平也更低(分别为0.559±0.034和0.712±0.036,P<0.01)。结论通过调控DL的功能能够有效减轻小鼠SAH后的早期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下腔出血 脑损伤 小鼠 近交C57BL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硬膜淋巴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