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坑硬质岩体开挖综合施工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凯 童心 +5 位作者 雷斌 申小平 刘晓宁 肖克龙 杨坤 王荣发 《施工技术》 CAS 2018年第16期5-7,51,共4页
针对基坑硬质岩体开挖提出一种新型综合施工技术。利用绳锯将待破除岩体切割分离,在绳锯切割缝放置气袋,气袋充气膨胀后岩石沿裂隙发生破碎,有效降低下一步岩石破除难度,提高施工效率。绳锯切割及气袋顶推几乎不产生扬尘、噪声污染且对... 针对基坑硬质岩体开挖提出一种新型综合施工技术。利用绳锯将待破除岩体切割分离,在绳锯切割缝放置气袋,气袋充气膨胀后岩石沿裂隙发生破碎,有效降低下一步岩石破除难度,提高施工效率。绳锯切割及气袋顶推几乎不产生扬尘、噪声污染且对周边零扰动,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实现绿色环保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硬质岩体 绳锯切割 气袋顶推 施工技术
下载PDF
坝基块状硬质岩体的构造岩特性及利用与处理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丙先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20-24,共5页
断裂是块状硬质岩体坝基的"硬伤",历来受到工程界的关注.本文根据几个水电站工程的勘察、研究成果,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对块状硬质岩体的断裂特征、断裂构造岩的工程特性、坝基构造岩的利用与处理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断裂的力... 断裂是块状硬质岩体坝基的"硬伤",历来受到工程界的关注.本文根据几个水电站工程的勘察、研究成果,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对块状硬质岩体的断裂特征、断裂构造岩的工程特性、坝基构造岩的利用与处理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断裂的力学性质、形成时代、后期改造情况不同,构造岩表现出的工程地质特性差异较大.块状硬质岩体中,一般胶结较好的构造岩多属于中硬岩,胶结较差或软弱的构造岩属于软岩类.根据断裂构造岩的具体特征可采取避让或降低风险、直接利用或经处理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构造岩 块状硬质岩体 坝基
下载PDF
特长单线硬质岩体隧道快速施工步距优化研究
3
作者 文凯 《铁道建筑技术》 2024年第8期173-176,共4页
西十高铁秦岭马白山隧道为特长单线双洞隧道,洞身围岩为花岗岩,以Ⅱ级和Ⅲ级围岩为主,为硬质岩体隧道。为满足硬质岩体隧道快速施工需求,合理确定仰拱和二衬步距,是有效协调组织各工序的前提。通过分析硬质岩体隧道快速施工组织设计,基... 西十高铁秦岭马白山隧道为特长单线双洞隧道,洞身围岩为花岗岩,以Ⅱ级和Ⅲ级围岩为主,为硬质岩体隧道。为满足硬质岩体隧道快速施工需求,合理确定仰拱和二衬步距,是有效协调组织各工序的前提。通过分析硬质岩体隧道快速施工组织设计,基于隧道快速施工机械化配置,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考虑隧道横断面形式、开挖方法和支护形式,分析施工步距调整后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和支护结构变形受力特征,并结合马白山隧道施工现场实际作业工装配置和作业空间需求,提出满足全断面开挖及相应支护条件下的施工步距,以期为硬质岩体条件下隧道快速施工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线隧道 硬质岩体 合理步距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反倾似层状硬质岩体边坡倾倒变形响应规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天立 陈志坚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8-122,共5页
倾倒变形常见于软硬岩互层状岩石边坡,对于一定坡面结构面产状条件下的似层状硬质岩体边坡,也可产生倾倒变形。通过对坡度、结构面倾角及坡面与结构面走向夹角3个因素作用下的324种组合形式边坡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选择坡面多点位移作为... 倾倒变形常见于软硬岩互层状岩石边坡,对于一定坡面结构面产状条件下的似层状硬质岩体边坡,也可产生倾倒变形。通过对坡度、结构面倾角及坡面与结构面走向夹角3个因素作用下的324种组合形式边坡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选择坡面多点位移作为倾倒变形程度评价指标,探讨3个因素作用下的三维反倾边坡倾倒响应规律。通过分析对比发现:随倾角增加易倾倒变形区域位置呈现类"C"状折线变化,在倾角60°左右坡面坡角对边坡倾倒的控制作用相对最小,而走向夹角的控制作用相对最大;当走向夹角自-20°增至20°,易倾倒区域先呈沿近+X轴方向不断移动并扩展再沿近-X轴方向不断移动并收缩;在坡角变化下,易倾倒区域位置稳定,都集中在结构面倾角55°~70°,走向夹角约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倒变形 反倾似层状 硬质岩体边坡 数值模拟 响应规律
原文传递
秦岭马白山硬岩隧道快速施工安全步距研究
5
作者 文凯 高永补 《铁路技术创新》 2024年第1期157-162,共6页
秦岭马白山隧道属于双洞单线隧道,隧道洞身主要为燕山期花岗岩,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以Ⅱ、Ⅲ级围岩为主,属硬质岩体。为满足硬岩隧道快速施工要求,有效组织实施各工序,考虑马白山隧道施工现场实际作业工装配置和作业空间需求,通过现... 秦岭马白山隧道属于双洞单线隧道,隧道洞身主要为燕山期花岗岩,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以Ⅱ、Ⅲ级围岩为主,属硬质岩体。为满足硬岩隧道快速施工要求,有效组织实施各工序,考虑马白山隧道施工现场实际作业工装配置和作业空间需求,通过现场监测试验,提出满足全断面开挖及相应支护条件下的长距离安全步距,实现硬岩隧道快速施工。该研究可为类似硬岩隧道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十高铁 隧道 机械化施工 硬质岩体 安全步距
下载PDF
秦岭马白山隧道硬岩段光面爆破参数优化
6
作者 姬传军 胡新建 熊友亮 《铁路技术创新》 2024年第1期128-133,共6页
光面爆破是硬岩隧道开挖的主要施工方法,由于破岩机理复杂,若爆破参数设计不合理,易导致硬岩隧道光面爆破成型控制较困难。西十高铁秦岭马白山隧道围岩以燕山期花岗岩为主,Ⅱ、Ⅲ级围岩占隧道全线70%以上。以该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针对... 光面爆破是硬岩隧道开挖的主要施工方法,由于破岩机理复杂,若爆破参数设计不合理,易导致硬岩隧道光面爆破成型控制较困难。西十高铁秦岭马白山隧道围岩以燕山期花岗岩为主,Ⅱ、Ⅲ级围岩占隧道全线70%以上。以该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针对原方案爆破后存在的隧道超欠挖、二次爆破施工等问题,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光面爆破成型控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硬岩隧道爆破应力波传播规律及围岩损伤情况,揭示爆破扰动下硬岩应力演化特征及变形破坏规律,提出光面爆破参数优化措施,有效改善爆破效果。该研究成果可为硬岩隧道全断面光面爆破开挖参数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十高铁 马白山隧道 光面爆破 硬质岩体 参数优化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硬岩边坡预应力锚索地梁坡体压力分析方法 被引量:9
7
作者 肖世国 欧源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55-659,共5页
由于在两个实际受力阶段坡体与地梁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不同,硬质岩体边坡预应力锚索地梁上的坡体压力应分为锚索张拉阶段和工作阶段分别分析,提出在锚索张拉阶段可利用弹性半无限体理论近似分析地梁下的坡体压力,而在工作阶段则可用极限... 由于在两个实际受力阶段坡体与地梁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不同,硬质岩体边坡预应力锚索地梁上的坡体压力应分为锚索张拉阶段和工作阶段分别分析,提出在锚索张拉阶段可利用弹性半无限体理论近似分析地梁下的坡体压力,而在工作阶段则可用极限平衡法近似解析地梁下的坡体压力,分别推导了具体的简化计算公式,得到了两阶段预应力锚索地梁下坡体压力的分布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两阶段分别提出的简化分析方法是较为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岩体边坡 预应力锚索地梁 压力
下载PDF
某大型地下泵房围岩块体组合模式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海平 王家祥 +2 位作者 王朋 龚成 李银泉 《国土资源导刊》 2018年第2期74-79,共6页
大型地下洞室在施工过程中,围岩稳定问题是最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之一,以裂隙硬质岩体为主的洞室工程,围岩稳定问题中以块体稳定问题最为典型,块体组合模式更是此类问题分析的关键所在。本文选取滇中引水工程石鼓水源地下泵房为研究题材... 大型地下洞室在施工过程中,围岩稳定问题是最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之一,以裂隙硬质岩体为主的洞室工程,围岩稳定问题中以块体稳定问题最为典型,块体组合模式更是此类问题分析的关键所在。本文选取滇中引水工程石鼓水源地下泵房为研究题材,主要通过地表测绘及钻孔揭露结构面发育特征等,结合关键块体理论及立体几何学基本理论,从块体空间几何构成结合变形破坏方式,初步归纳出地下泵房部位块体模式主要有:(1)滑塌失稳;(2)坍顶、掉块两种基本破坏模式,以及单滑面型楔体、双滑面型楔体、正锥型楔体、斜锥型楔体及单缓切面薄版型等5种典型的基本单体和组合块体模型。从宏观上对泵房区块体组合进行了初步预判,为围岩稳定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可为其它工程相类似的裂隙硬质岩体洞室块体组合分析提供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地下洞室 围岩稳定 裂隙硬质岩体 组合模式
下载PDF
隧道开挖后沉降变形的分形计算研究
9
作者 王换强 谢飞鸿 《低温建筑技术》 2012年第5期118-120,共3页
隧道在不同岩体中开挖后,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形沉降。对于硬质岩体隧道沉降变形有着一定的规律,而软岩隧道一般沉降变形比较复杂。本文以纸坊隧道为例,基于Koch分形理论,对隧道DK201+865处进行二维平面分析研究。通过现场沉降检测数据... 隧道在不同岩体中开挖后,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形沉降。对于硬质岩体隧道沉降变形有着一定的规律,而软岩隧道一般沉降变形比较复杂。本文以纸坊隧道为例,基于Koch分形理论,对隧道DK201+865处进行二维平面分析研究。通过现场沉降检测数据与分形计算结果对比,来证明Koch分形扩展理论适合于本隧道的沉降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岩体 Koch分形理论 沉降计算
下载PDF
Experimental constraints on the genesis of Jadeite quartzite from Shuanghe,Dabie Mountain 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c terrane 被引量:1
10
作者 ZHANG YanFei WU Yao +2 位作者 WANG Chao JIN ZhenMin Hans-Peter SCHERTL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104-116,共13页
Jadeite quartzite, essentially a two-phase rock made up of jadeite and quartz,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UHP lithologies occur- ring in the Dabie Mountain 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c belt and forms layers in bio... Jadeite quartzite, essentially a two-phase rock made up of jadeite and quartz,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UHP lithologies occur- ring in the Dabie Mountain 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c belt and forms layers in biotite-plagioclase gneiss. High pressure- high temperature studies on natural albite from the country rock gneiss were undertaken to reveal the--in parts----complex mineralogical changes that occur in the jadeite quartzite during prograde metamorphism.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at 800- 1200~C, in the pressure range of 2.0-3.5 GPa. One of the most intriguing results shows that the low pressure boundary of the jadeite+coesite stability field is located between about 3.2 GPa at 1000~C and 3.4 GPa at 1200~C, thus about (0.2-0.3)_+0.1 GPa higher than the quartz-coesite transition curve, given the uncertainty in the present study. Minor amounts of sodium and aluminum entering the structure of quartz and the intimate intergrowth texture of the run products may contribute to the ob- served pressure shift. Combined petrological and mineralogical studies on the run products and the natural rocks yield the fol- lowing prograde reaction sequence to have occurred: The protolith of the jadeite- quartzite from Dabie Mountain is an albitized siltstone/greywacke characterized by an albite+quartz assemblage. During prograde metamorphism albite breaks down to form jadeite+quartz and thus at this stage two types of quartz can be distinguished whereas type-I-quartz already existed in the pro- tolith, type-II-quartz represents a newly formed reaction product of albite. During further P-T-increase the pure type- I-quartz was transformed to coesite, whereas type-II-quartz (together with jadeite) was still present as a stable phase because of its im- purities of Na and A1. At a later stage during further subduction, type-II-quartz also decomposes to form coesite. These studies represent an important puzzlement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 of jadeite- quartzite from the Dabie Mountain during continental crust subduction and thus contribute to a more complete knowledge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Dabie Mountain UHP orogenic belt in gener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deite-quartzite high.pressure experiment ALBIT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