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颈交界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1
作者 张力 丁可 +1 位作者 李振兴 茅磊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颈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5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颅颈交界区S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出血患者11例(出血组),均以自...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颈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5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颅颈交界区S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出血患者11例(出血组),均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急性起病,非出血患者14例(非出血组)。采用Kam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术后定期进行随访。结果11例出血患者术后头部CT示1例患者出现术区出血,其余患者未见出血,且SAH明显减少;CTA未见颅颈交界区异常增粗、迂曲的血管,DSA示瘘口完全闭塞。14例非出血患者术后头颈部MRI示1例患者出现颈段脊髓肿胀,其余患者未见颈段脊髓水肿及血管流空影,MRA未见颅颈交界区异常的血管影,DSA示瘘口完全闭塞。所有患者术中瘘口完全闭塞,术后DSA均无异常。出血组患者术后功能状态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7例患者随访期间均无不适主诉,复查DSA未见瘘口。非出血组患者术后功能状态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9例患者随访期间均无不适主诉,复查DSA未见瘘口。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颅颈交界区SDAVF的有效方法,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界区脊膜动静脉瘘 临床特点 显微手术治疗
下载PDF
出血性颅颈交界区硬膜动静脉瘘的血管结构分析及手术方式 被引量:8
2
作者 何川 胡鹏 +3 位作者 叶明 孙立泳 任健 张鸿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04-409,共6页
目的探讨颅颈交界区硬膜动静脉瘘(CCJDAVF)的血管结构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1例出血性CCJDAVF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历记录、血管造影、手术录像和随访... 目的探讨颅颈交界区硬膜动静脉瘘(CCJDAVF)的血管结构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1例出血性CCJDAVF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历记录、血管造影、手术录像和随访结果(9~45个月)。对20例行硬膜下引流静脉切断术,1例行硬膜下供血动脉切断术。其中7例行硬膜下引流静脉切断术+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或外科切除术。结果 21例患者中,18例(85.7%)瘘口位于枕大孔/颈1节段,3例(14.3%)位于颈2节段;9例(42.9%)瘘口位于左侧,11例(52.4%)位于右侧,1例(4.8%)双侧均有瘘口。13例(61.9%)为单纯硬膜外的神经根动脉供血,8例(38.1%)存在硬膜下软膜供血,供血动脉为来自脊髓前动脉或脊髓侧动脉的软膜血管,其中7例硬膜下供血动脉出现软膜动脉瘤,并且破裂出血。对5例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2例动脉瘤显微外科切除治疗。21例患者术后均康复,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均为5分,6个月复查DSA均无复发,随访均无再出血。结论 CCJDAVF可以存在硬膜下的软膜动脉供血,并形成软膜动脉瘤破裂出血。根据血管结构选择血管内治疗或手术切断供血动脉,能够有效防治再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血管畸形 交界区膜动静脉瘘 出血 治疗策略
下载PDF
硬膜-颈肌悬吊法预防枕下正中开颅减压术后皮下积液 被引量:3
3
作者 吕一帆 李王安 +2 位作者 荆国杰 谢乙团 赵冬青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6期9-10,共2页
目的研究硬膜-颈肌悬吊法在预防枕下正中开颅减压术后皮下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组20例急重型小脑出血患者常规行枕下正中入路开颅减压术,清除血肿并去除骨瓣减压,将修补扩充的硬膜四点缝合悬吊于颈部肌群。对照组20例行常规分层缝... 目的研究硬膜-颈肌悬吊法在预防枕下正中开颅减压术后皮下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组20例急重型小脑出血患者常规行枕下正中入路开颅减压术,清除血肿并去除骨瓣减压,将修补扩充的硬膜四点缝合悬吊于颈部肌群。对照组20例行常规分层缝合。结果研究组20例患者无1例出现症状性枕部皮下积液,对照组出现6例明显枕部皮下积液,经皮下穿刺抽液及腰穿治疗后治愈。结论硬膜-颈肌悬吊法能有效预防枕下正中开颅减压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肌悬吊 枕下开颅 皮下积液
下载PDF
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1例报告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厚亮 张新卿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0-471,共2页
关键词 脊膜动静脉瘘 临床分析 脊髓血管畸形 治疗
下载PDF
口服阿赛松治愈面颈部硬肿病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毅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21-721,T002,共2页
关键词 口服 阿赛松 肿病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脑梗死的中医病机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进展性脑梗死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宁世金 庞晓军 黄载文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S1期87-88,共2页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进展性脑梗死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6例进展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非进展期脑梗死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两组患者...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进展性脑梗死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6例进展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非进展期脑梗死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两组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并分析进展期脑梗死患者不同颈动脉粥样硬化类型患者血清Hcy及hs-CRP的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入院时以及入院后1、2、4、8d的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不稳定斑块组患者的hs-CRP及Hcy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患者的hs-CRP及Hcy水平显著高于无斑块组。结论血清Hcy水平与进展期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进展存在密切关系,而进展期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Hcy和hs-CRP水平也存在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死 动脉粥样
下载PDF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之间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吴春芳 《当代医学》 2015年第3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2组研究对象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双侧颈动脉(CCA)、颈内动脉(ICA)、...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2组研究对象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双侧颈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和椎动脉(VA)进行检查。结果观察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81.7%,显著高于对照组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976,P=0.000);观察组脑梗死患者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率为63.3%,显著高于对照组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02,P=0.000)。观察组121个颈动脉硬化斑块,68个在左侧,53个在右侧,多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BIF、CCA、ICA部位;对照组42个颈动脉硬化斑块,23个在左侧,19个在右侧,多发于BIF、CCA部位。观察组患者经临床诊断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为61.7%,对照组患者经临床诊断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为6.7%,2组患者颈动脉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91,P=0.000)。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形态是引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其中高危因素是不稳定斑块和管腔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粥样斑块 关系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及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莉 姜玉新 《高血压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305-307,共3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及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李莉*姜玉新(北京协和医院,北京100730)UltrasonographyofCarotidArteryArteriosclerosisRelatedwithCardi... 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及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李莉*姜玉新(北京协和医院,北京100730)UltrasonographyofCarotidArteryArteriosclerosisRelatedwithCardio-CerebralVascu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 超声波 心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硬脑膜包裹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术中瘤颈部破裂一例
9
作者 于波 闫凯旋 +4 位作者 甄勇 宋炳伟 何亮 施学强 申林海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599-600,共2页
患者女,59岁,因“突发意识障碍1h”于2012年10月收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规律服用降压药,血压维持平稳。入院时意识呈浅昏迷,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6分,Hunt-Hess分级Ⅳ级。头部CT检... 患者女,59岁,因“突发意识障碍1h”于2012年10月收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规律服用降压药,血压维持平稳。入院时意识呈浅昏迷,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6分,Hunt-Hess分级Ⅳ级。头部CT检查提示,鞍上池、纵裂池、双侧侧裂池见条状高密度影,双侧侧脑室后角见少量积血(图1a)。头部CTA检查提示,左侧后交通动脉起始处见瘤样突起,约为12.3mm×5.2mm(图1b,1c)。患者在入院后2h接受“开颅夹闭动脉瘤”手术。经左侧翼点入路,在外科显微镜下开放额叶蛛网膜及视交叉池,缓慢释放脑脊液,使脑压逐步下降。剪开侧裂和蛛网膜及颈动脉池蛛网膜,显露左侧颈内动脉,探查见左侧床突上段后下方动脉瘤(图1d)。暴露瘤颈过程中,发生动脉瘤颈破裂出血,血流汹涌,通过双吸引器保证术野清楚(1支吸引器对准破裂口,另1支清除瘤体周围血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破裂 动脉瘤夹闭术 脑膜包裹瘤
下载PDF
颅颈交界区硬膜动静脉瘘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43-45,52,共4页
目的探讨颅颈交界区硬膜动静脉瘘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神经外科21例出血性颅颈交界区硬膜动静脉瘘患者,20例行硬膜下引流静脉切断术,1例行硬膜下供血动脉切断术。其中7例行硬膜下引流静脉切断术配合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或外... 目的探讨颅颈交界区硬膜动静脉瘘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神经外科21例出血性颅颈交界区硬膜动静脉瘘患者,20例行硬膜下引流静脉切断术,1例行硬膜下供血动脉切断术。其中7例行硬膜下引流静脉切断术配合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或外科切除术。结果 1例术后出现患侧上肢无力,肌力Ⅳ级,经康复治疗术后2周症状缓解,肌力恢复正常;1例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应用抗生素和持续腰大池引流后感染消失。其余患者术后无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其他并发症。结论根据患者病情及不同的手术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界区膜动静脉瘘 膜下引流静脉切断术 膜下供血动脉切断术
下载PDF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颈段硬膜外阻滞对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何仁亮 敖兴亮 吴亚彬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9-41,共3页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颈段硬膜外阻滞对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甲状腺手术女性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18~58岁,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n=30例;R组选用0.5%罗哌卡因,B组选用0.375%布比卡因,选...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颈段硬膜外阻滞对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甲状腺手术女性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18~58岁,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n=30例;R组选用0.5%罗哌卡因,B组选用0.375%布比卡因,选择C4~5或C5~6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置管3 cm,两药的首量6~10 ml;分别测定并记录麻醉前,麻醉后各时点BP、HR、RR、SpO2、VT、MV、PETCO2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例麻醉效果均满意,阻滞范围C2~T2,麻醉后血压和心率较麻醉前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SBP值明显高于麻醉前值(P<0.05).两组病例麻醉后PETCO2有不同程度的升高,R组(P<0.05)、B组(P<0.01),R与B组间比较(P<0.01).结论 0.5%罗哌卡因和0.375%布比卡因用于颈段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均满意,对循环功能的影响两者相似,对呼吸功能(PETCO2)的影响罗哌卡因比布比卡因明显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膜阻滞 呼吸 循环
下载PDF
妊娠合并颈6-胸1髓外硬膜下占位行剖宫产及椎管内占位切除术麻醉处理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莉 肖红 刘进 《华西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307-307,共1页
关键词 妊娠合并症 6-胸1髓外膜下占位 剖宫产 椎管内占位切除术 麻醉 高位截瘫
下载PDF
颈部脊髓硬膜外电刺激治疗脑性瘫痪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王东军 闫炜炜 谢培增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60-261,共2页
目的 :观察颈部脊髓硬膜外电刺激治疗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 C2 ~ C5脊髓硬膜外电刺激治疗脑性瘫痪病人 1 8例 ,具体参数为 :频率 2 5~ 1 0 0 ppm,强度 3~ 1 5V,波宽 0 .3~ 0 .4ms,时间 6h/d。结果 :1 8例病人中 1 5例有... 目的 :观察颈部脊髓硬膜外电刺激治疗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 C2 ~ C5脊髓硬膜外电刺激治疗脑性瘫痪病人 1 8例 ,具体参数为 :频率 2 5~ 1 0 0 ppm,强度 3~ 1 5V,波宽 0 .3~ 0 .4ms,时间 6h/d。结果 :1 8例病人中 1 5例有效。结论 :颈部脊髓硬膜外电刺激是一种治疗脑性瘫痪病人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脊髓膜外电刺激 治疗 脑性瘫痪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硬颈托固定及扶正手法治疗颈椎失稳57例
14
作者 宋玉春 吴华坤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0年第4期-,共2页
目的:观察硬颈托固定及扶正手法治疗颈椎失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采用硬颈托固定及扶正手法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中医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1%,治疗组总有效率92%.结论:硬颈托固定及扶正... 目的:观察硬颈托固定及扶正手法治疗颈椎失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采用硬颈托固定及扶正手法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中医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1%,治疗组总有效率92%.结论:硬颈托固定及扶正手法治疗颈椎失稳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失稳 扶正手法治疗 硬颈托固定 康复练习
原文传递
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中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6期1246-1247,共2页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患者11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外加瑞舒伐他汀,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55例患者中,显效32例...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患者11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外加瑞舒伐他汀,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55例患者中,显效32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36%,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2型糖尿病 动脉粥样
下载PDF
颈段硬脊膜外血管畸形1例报告
16
作者 宁东虎 孙之洞 仝海波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41-241,共1页
关键词 脊膜外血管畸形 血管畸形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颈交界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手术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佟献增 叶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0-197,共8页
目的探讨三维DSA(3D DSA)在颅颈交界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CJDAVF)手术中的作用,并对手术预后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2月至2021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外科(2例)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14例)经第一作... 目的探讨三维DSA(3D DSA)在颅颈交界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CJDAVF)手术中的作用,并对手术预后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2月至2021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外科(2例)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14例)经第一作者主刀或第一作者与通信作者共同主刀行显微外科手术切断瘘口的CCJDAVF患者16例(共17个动静脉瘘)。术前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非出血性病例10例,其中9例因脑干和(或)颈髓水肿表现为脑干和(或)颈髓功能障碍,1例因静脉瘤压迫颈部神经表现为颈肩部疼痛。本组患者均在术前行DSA和3D DSA成像。通过3D DSA对CCJDAVF的血管构筑充分认识,包括供血动脉、瘘口位置、引流静脉的走行以及是否伴有动脉瘤或静脉瘤等。将3D DSA与颅颈交界区骨质的融合图像用于术前评估和手术计划。术后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前、术后以及术后1个月随访时对患者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结果(1)影像学检查结果:3D DSA显示,16例中,1例供血动脉仅由咽升动脉硬膜支供血,余15例共16个CCJDAVF均由椎动脉脑膜支供血(其中1例同时由同侧枕动脉供血,1例同时由同侧咽升动脉供血,1例同时由脊髓前动脉软膜支供血并伴有动脉瘤样结构);11例瘘口位于齿状韧带的前方、椎动脉穿硬膜处周围,3例瘘口位于枕髁内上方硬膜下,2例由椎动脉发出的脑膜后动脉供血的CCJDAVF瘘口位于枕骨大孔后缘附近中线硬膜下;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CJDAVF引流方向主要通过髓前静脉向上引流,表现为脑干和(或)颈髓水肿和神经功能障碍的CCJDAVF引流方向通过髓周静脉向下引流。(2)治疗及随访结果:16例患者瘘口均行电凝切断,术后出院前DSA检查示瘘口均消失,CCJDAVF不显影。术后1个月随访,15例患者mRS评分0~1分,1例mRS评分3分。结论3D DSA有助于对CCJDAVF的血管构筑进行更为直观的认识,并有助于手术计划和手术实施,可作为一项指导CCJDAVF显微外科手术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三维 交界区脑膜动静脉瘘 显微手术
下载PDF
针刺致颈段脊髓硬脊膜外血肿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玉清 陈广武 曾显成 《中国乡村医药》 2003年第3期20-20,共1页
患者,男,55岁.因针刺颈部后出现右侧肢体运动无力,排尿障碍7小时入院.患者于就诊前一天因砍树后出现右肩及颈背部疼痛不适,在乡医院予以颈背部针灸治疗,在针刺中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不能行走,继之出现排尿困难,急来我院就医.
关键词 针刺 段脊髓脊膜外血肿 治疗
下载PDF
复合手术在治疗颅颈交接区硬脊膜动静脉瘘中的应用(附2例病例报道)
19
作者 宋炳伟 甄勇 +2 位作者 何亮 申林海 闫可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复合手术在颅颈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CCJ-DAVF)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在复合手术室手术治疗的CCJ-DAVF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回顾。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价治疗效果,术后随访1~6个月。结果2例均以蛛网膜下... 目的探讨复合手术在颅颈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CCJ-DAVF)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在复合手术室手术治疗的CCJ-DAVF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回顾。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价治疗效果,术后随访1~6个月。结果2例均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起病,术中均准确地找到瘘口并将其切断,即刻血管造影显示瘘口均完全消失。术中血管造影和图像融合时间分别为35 min,25 min,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造影相关并发症,mRS评分分别为0分,1分。结论复合手术便于判断瘘口位置,确保瘘口全部闭塞,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界区脊膜动静脉瘘 图像融合 复合手术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针刺致颈段脊髓硬膜外出血1例
20
作者 李玉清 陈广武 《中国社区医师》 2003年第1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副作用 针刺 段脊髓膜外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