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张伯英“碑帖兼容”书学观的形成
1
作者 庄佩佩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0年第2期76-77,共2页
时至晚晴,"尊碑抑帖"的书学观因受康有为等人的鼓吹而盛行,但是张伯英并未受时风裹挟,在碑帖搜访和评鉴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形成了"碑帖兼容"的书学观。此书学观让其书艺也大放光彩,占据了... 时至晚晴,"尊碑抑帖"的书学观因受康有为等人的鼓吹而盛行,但是张伯英并未受时风裹挟,在碑帖搜访和评鉴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形成了"碑帖兼容"的书学观。此书学观让其书艺也大放光彩,占据了清末民初书法史的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伯英 碑帖兼容 书学观
下载PDF
赵之谦、何绍基比较论 被引量:3
2
作者 田绍登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4-105,共2页
赵之谦早年取法于何绍基,行书基本是一派"颜家样",全无碑趣。后转习北碑,风格变为森历劲折。赵之谦弱化了何绍基书法中的北碑化因 素,强化了北碑的笔法风格特征,并使之与帖学笔法加以有效的结合,化解了碑学危机,为晚期碑学实... 赵之谦早年取法于何绍基,行书基本是一派"颜家样",全无碑趣。后转习北碑,风格变为森历劲折。赵之谦弱化了何绍基书法中的北碑化因 素,强化了北碑的笔法风格特征,并使之与帖学笔法加以有效的结合,化解了碑学危机,为晚期碑学实现碑帖融合的范式转换奠定了基础。赵之谦碑 行书对何绍基碑行书的创造性发挥也正是体现在这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之谦 何绍基 比较 碑帖兼容
下载PDF
从与林散之的比较看潘天寿书法的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贞华 《书画世界》 2004年第7期23-35,2-4,共16页
林散之与潘天寿作为二十世纪的艺术大师,其诗、书,画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全面、深厚的人文修养,为他们在艺术上融会贯通创造了条件。林散之与潘天寿在书法创作中都大胆吸收了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和创作观念,走的又都是碑帖兼容的道路,虽... 林散之与潘天寿作为二十世纪的艺术大师,其诗、书,画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全面、深厚的人文修养,为他们在艺术上融会贯通创造了条件。林散之与潘天寿在书法创作中都大胆吸收了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和创作观念,走的又都是碑帖兼容的道路,虽然由于生活经历、性情、师承、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他们『以书入画』的途径和对碑与帖的取舍各不相同,但最终都能殊途同归,各臻妙境。通过与林散之的比较可以看出,潘天寿深入传统,勇于创新,其书法艺术独具魅力。他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创作思想,对艺术品格和境界的自觉追求,对书法空间性的拓展在现代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画入书』 碑帖兼容 人文修养 艺术品格 书法空间性的拓展
下载PDF
翰墨薪传桃李芬芳--南京市燕子矶中学书法作品展掠影
4
作者 江教 《江苏教育》 2020年第93期F0003-F0003,共1页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学校书法课程基地建设的初步成果,促进书法艺术交流,丰富校园文化生活,2020年11月20日,南京市燕子矶中学书法课程基地与南京市栖霞区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了“翰墨薪传桃李芬芳”书法作品交流展。此次联合展...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学校书法课程基地建设的初步成果,促进书法艺术交流,丰富校园文化生活,2020年11月20日,南京市燕子矶中学书法课程基地与南京市栖霞区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了“翰墨薪传桃李芬芳”书法作品交流展。此次联合展览在南京市栖霞区书法家协会的关心和支持下,展馆荟萃了71件作品。作品主题鲜明,风格守正,碑帖兼容,各体兼存,融文化性、艺术性及观赏性为一体,充分展示了各位书者孜孜以求、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高雅的艺术品位与高超的创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家协会 书法作品展 交流展 南京市栖霞区 桃李芬芳 燕子矶 碑帖兼容 书法课程
下载PDF
书法
5
《现代艺术》 2022年第12期46-50,共5页
行书·《东坡题跋》DONGPOTIBA颁奖词AWARD WORDS抓住笔法内核,虽以碑意写帖、碑帖兼容,却一任自然、心手相契,达到气象浑脱、质文兼美的效果。全篇亮点更在于将文本的情绪完全交融到笔墨之中,任由渴笔直书、不能自已。释文:慈雅游... 行书·《东坡题跋》DONGPOTIBA颁奖词AWARD WORDS抓住笔法内核,虽以碑意写帖、碑帖兼容,却一任自然、心手相契,达到气象浑脱、质文兼美的效果。全篇亮点更在于将文本的情绪完全交融到笔墨之中,任由渴笔直书、不能自已。释文:慈雅游北方十七年而归,退老于孤山下,盖十八年矣。平生所于往还者,略无存者。偶出蔡公书简观之,反复悲叹,耆老调丧,举世所惜,慈雅之叹盖有以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帖兼容 题跋 行书 颁奖词 书法 碑意 十七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