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碑形制与碑碣制度不符之原因探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宇 《艺术探索》 2014年第1期28-29,4,共2页
有不少学者认为,唐碑形制存在与碑碣制度不符的现象。这可能存在三个方面的原因:一,唐代碑碣制度完备的时间较晚;二,碑碣制度的内容不详;三,后世学者引证疏漏。
关键词 唐碑 形制 碑碣制度
下载PDF
武则天的“无字碑”真的无字吗?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宇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3-70,共8页
众所周知,竖立于陕西唐乾陵司马道东侧的"无字碑"乃为武则天所立。但由于此碑无字,加之后世史书无详细记载,故此碑是何人所立、何时所立,均无确切答案。当然更因"无字碑"无文字而无内容可叙,后世的推测即成无据之... 众所周知,竖立于陕西唐乾陵司马道东侧的"无字碑"乃为武则天所立。但由于此碑无字,加之后世史书无详细记载,故此碑是何人所立、何时所立,均无确切答案。当然更因"无字碑"无文字而无内容可叙,后世的推测即成无据之辞。故而,我们亦无法从文字内容去解读"无字碑"的复杂内涵,"无字碑"迄今仍为未解之谜。然而,"无字碑"庞大的体量,超高的尺寸,至今仍然清晰明确的纹饰,以及超越当时制度规定的碑刻形制,密码般地保留了大量历史信息。于此,本文通过对"无字碑"的形制与当时碑碣制度的比较,及其现存各种纹饰的考证研讨,解读"无字碑"所蕴含的复杂的政治、社会及历史内容,由此,意蕴鲜明丰富的"无字碑"就再也不能以无字而简单衡之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则天 无字碑 碑碣制度 形制 纹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