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碘丙烷分子的电子动量谱学研究:自旋-轨道耦合效应与分子内轨道相互作用
1
作者 王恩亮 史钰峰 +3 位作者 单旭 阳弘江 张卫 陈向军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5期503-511,I0003,共10页
利用不对称不共面电子动量谱仪,在2.5 keV碰撞能量下,采用高精度的SAC-CI方法计算了1-碘丙烷分子束缚能谱,同时采用Hartree-Fock、B3LYP/aug-cc-pVTZ(C,H)6-311G**(I)方法计算其电子动量分布. 并对电离能峰进行了标示. 结合非... 利用不对称不共面电子动量谱仪,在2.5 keV碰撞能量下,采用高精度的SAC-CI方法计算了1-碘丙烷分子束缚能谱,同时采用Hartree-Fock、B3LYP/aug-cc-pVTZ(C,H)6-311G**(I)方法计算其电子动量分布. 并对电离能峰进行了标示. 结合非相对论与相对论计算方法以及自然键轨道分析,对最外层两个轨道(碘的5p孤对)的自旋-轨道耦合效应与分子内轨道相互作用进行了比较. 两种相互作用对电子动量分布的不同影响是可观的. 实验结果与相对论计算的结果一致,表明1-碘丙烷分子内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占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碘丙烷 电子动量谱学 自旋-轨道耦合效应 分子内轨道 相互作用
下载PDF
1,3—二碘六氟丙烷的电子转移反应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勇 陈庆云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730-1734,共5页
在四醋酸铅的催化下,二氟二碘甲烷(CF2l2,1)与四氟乙烯加成生成1,3-二碘六氟丙烷(ICF2CF2CF2I,3)3与烯烃、炔烃和丙二酸二乙酯阴离子发生电子转移反应.
关键词 二氟二甲烷 1 3-二六氟丙烷 电子转移反应 四氟乙烯 电子转移反应 四醋酸铅 催化剂 合成
下载PDF
正丙基碘(1-碘丙烷)
3
作者 吕洪久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1986年第9期23-23,共1页
CH3CH2CH2I 分子式C3H7I分子量170 [物性] 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遇光变褐色),沸点102.5℃,比重d4201.7471,折射率nD201.50546。 [制法] 1-碘丙烷是以碘、红磷、丙醇为原料制成的。其反应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2P+3I2→2PI3 2PI3+6CH3CH2... CH3CH2CH2I 分子式C3H7I分子量170 [物性] 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遇光变褐色),沸点102.5℃,比重d4201.7471,折射率nD201.50546。 [制法] 1-碘丙烷是以碘、红磷、丙醇为原料制成的。其反应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2P+3I2→2PI3 2PI3+6CH3CH2CH2OH→6CH3CH2CH2I+2H3PO3 传统制法使用黄磷和氢碘酸等为原料,但存在价格和使用等方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丙基 TCNQ 丙基 络盐 链烷基 错盐 络合物 碘丙烷 固体电解质 烷基化剂 固体电解电容器
原文传递
碘代异丙烷在黑碳表面的吸附研究
4
作者 殷实 王炜罡 葛茂发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3-759,共7页
黑碳气溶胶由于其对大气辐射平衡和气候的影响而受到高度重视,碘化学则是大气化学中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然而对于卤素化合物尤其含碘化合物与黑碳气溶胶表面相互作用的研究还少有报道。文中首次研究了在298K下,碘氧自由基(IO)重要源之... 黑碳气溶胶由于其对大气辐射平衡和气候的影响而受到高度重视,碘化学则是大气化学中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然而对于卤素化合物尤其含碘化合物与黑碳气溶胶表面相互作用的研究还少有报道。文中首次研究了在298K下,碘氧自由基(IO)重要源之一的碘代异丙烷(i-C3H7I)在黑碳表面的吸附,黑碳样品使用DegussaFW2(一种含有氧化态的无定形黑碳)。实验发现碘代异丙烷与黑碳表面发生相互作用,使黑碳表面逐渐被钝化,并且其吸附系数(γ)与暴露时间相关。实验测得初始吸附系数(γ0)值为(9.5±3.8)×10-2。所报道的初始吸附系数γ0可以提供一个上限值,实验结果表明在真实大气环境下,i-C3H7I在黑碳气溶胶表面的非均相消耗可能是十分重要的,也许会对i-C3H7I在真实大气中的浓度有一定影响。并且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研究i-C3H7I与黑碳气溶胶相互作用对大气辐射平衡、黑碳气溶胶非均相化学作用和云雾降水凝结核(CCN)形成的影响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也为评估i-C3H7I与碳质气溶胶非均相相互作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和深入的模式研究提供了基本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相过程 流动管 代异丙烷 黑碳 大气化学
下载PDF
2-碘七氟丙烷的合成方法
5
作者 孔丽苹 王蕾 吴四清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15年第4期20-22,8,共3页
介绍了2-碘七氟丙烷的特性及应用,叙述了其制造方法,包括六氟丙烯法、四氟乙烯法及七氟异丁酸钾法、双(七氟异丙基)汞法、2-碘-全氟-2-丁烯法等,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认为有工业化潜力的方法是六氟丙烯法,主要原料可选择六氟丙... 介绍了2-碘七氟丙烷的特性及应用,叙述了其制造方法,包括六氟丙烯法、四氟乙烯法及七氟异丁酸钾法、双(七氟异丙基)汞法、2-碘-全氟-2-丁烯法等,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认为有工业化潜力的方法是六氟丙烯法,主要原料可选择六氟丙烯、I2、KF与N,N-二甲基甲酰胺,在高压釜自发压力下反应,反应温度60~70℃、时间3~4h,收率可达87%;也可选择六氟丙烯、I2、氯气/磺酰氯、氢氟酸与BF3,在高压釜自发压力下反应,反应温度170℃、时间5h,收率可达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七氟丙烷 七氟异丙基 六氟丙烯 四氟乙烯
下载PDF
化学滴定法测定羟丙基β-环糊精的平均取代度 被引量:12
6
作者 郝爱友 张海光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7-159,共3页
在催化、加热等条件下 ,羟丙基 β 环糊精与氢碘酸反应 ,生成的丙烯及碘丙烷分子总数和羟丙基总数相等 ,而一分子碘丙烷可消耗三分子溴生成三分子碘 ,一分子丙烯则净消耗一分子溴 .据此 ,确定了一种在一般实验室中可实现的测定羟丙基 β
关键词 羟丙基β-环糊精 平均取代度 化学滴定法 测定原理 丙烯 碘丙烷
下载PDF
一种新的DNA芯片的封闭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何群 赵雨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1-363,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DNA芯片的封闭方法:1-碘丙烷封闭方法,并对1-碘丙烷和琥珀酸酐两种不同的封闭方法的封闭效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研究封闭试剂、封闭时间对氨基DNA芯片杂交结果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碘丙烷封闭效果明显好于琥珀酸杆的封... 提出了一种新的DNA芯片的封闭方法:1-碘丙烷封闭方法,并对1-碘丙烷和琥珀酸酐两种不同的封闭方法的封闭效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研究封闭试剂、封闭时间对氨基DNA芯片杂交结果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碘丙烷封闭效果明显好于琥珀酸杆的封闭效果,用1-碘丙烷封闭后的芯片进行杂交,芯片杂交信号强、背景噪声低,灵敏度高,整个封闭过程实验操作简单,时间短,1h即可达到所需效果。1-碘丙烷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DNA芯片封闭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芯片 封闭 1-碘丙烷 琥珀酸酐
下载PDF
调聚法制备全氟烷基化合物 被引量:3
8
作者 范胜华 徐卫国 +1 位作者 徐宇威 陈先进 《浙江化工》 CAS 2004年第8期13-14,共2页
介绍了调聚法制备全氟烷基碘化物的方法,包括调聚剂的合成及反应的机理。
关键词 调聚法 全氟烷基化物 制备 调聚剂 合成 三氟甲烷 五氟乙烷 七氟代异丙烷 仲碳全氟
下载PDF
F原子与i—CH_7I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9
作者 胡义华 周士康 +1 位作者 邱元武 陈建华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17-421,共5页
本文利用交叉分子束技术和激光诱导萤光方法,研究了F+i-C_3H_7I→IF+i-C_3H_7反应的动力学过程。获得了产物IF相对初生振动分布和相对细致反应速率常数。初生态布居接近于模型Ⅲ下的统计理论期待值,这不仅表明反应经过长寿命“配合物”... 本文利用交叉分子束技术和激光诱导萤光方法,研究了F+i-C_3H_7I→IF+i-C_3H_7反应的动力学过程。获得了产物IF相对初生振动分布和相对细致反应速率常数。初生态布居接近于模型Ⅲ下的统计理论期待值,这不仅表明反应经过长寿命“配合物”,而且也说明自由基i-C_3H_7的内态是激发的。另外,确定了反应的产物IF内部能量分配和总反应截面σ,σ=(3.6±0.5)×10^(-16)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原子 丙烷 反应动力学 LIF
下载PDF
抽动障碍大鼠模型的行为学特征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车立纯 刘秀梅 +2 位作者 陈琅 刘世国 衣明纪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274-1277,1286,共5页
目的对亚氨基二丙腈(IDPN)和2,5-二甲氧-4-碘苯-2氨基丙烷(DOI)两种抽动障碍(TD)模型的行为学特征进行观察,并测定其血浆及纹状体中的多巴胺(DA)与5-羟色胺(5-HT)等神经递质水平,为更好地选择TD模型提供理论依据并揭示TD... 目的对亚氨基二丙腈(IDPN)和2,5-二甲氧-4-碘苯-2氨基丙烷(DOI)两种抽动障碍(TD)模型的行为学特征进行观察,并测定其血浆及纹状体中的多巴胺(DA)与5-羟色胺(5-HT)等神经递质水平,为更好地选择TD模型提供理论依据并揭示TD的发生机制。方法通过SD大鼠腹腔注射IDPN和D01分别建立IDPN和DOI抽动障碍大鼠模型,应用双盲法观察记录两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变化,从运动行为、刻板行为和分类刻板行为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和比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检测两种模型鼠大脑纹状体和血浆中DA与5-HT等神经递质的含量,探讨IDPN与DOI动物模型的行为学特征及机制。结果IDPN组大鼠和DOI组大鼠的运动行为评分和刻板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DPN组大鼠的旋转、舞蹈样运动高于对照组和DOI组,DOI组大鼠的口爪运动、自咬高于对照组和IDPN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DPN组大鼠血浆及纹状体中的DA(5.70±3.12,137.45±20.14)明显高于对照组(0.32土0.12,68.13±12.34)和DOI组(1_01±0.74,88.56±2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43~8.6,P〈0.05)。DOI组大鼠纹状体中5-HT(56.83±34.72)明显低于对照组(109.14±14.05)和IDPN组(72.52土1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65,P〈0.05)。结论IDPN模型主要表现为全身性抽动,DOI模型主要以局部抽动为主。IDPN模型可能通过影响DA系统,而DOI模型则可能通过激活5-HT受体系统,从而引起大鼠出现抽动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动物模型 亚氨基二丙腈 2 5-二甲氧-4-苯-2氨基丙烷 行为学 多巴胺 5-羟色胺
原文传递
抽动障碍动物模型的行为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车立纯 刘秀梅 衣明纪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73-1276,共4页
目的观察亚氨基二丙腈(iminodipropionitrile,IDPN)和2,5-二甲氧-4-碘苯-2-氨基丙烷(±-1-2,5-dimethoxy-4-iodophenyl-2-aminopropane,DOI)诱导的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动物模型的运动抽动和刻板行为表现,为选择可以更好地模... 目的观察亚氨基二丙腈(iminodipropionitrile,IDPN)和2,5-二甲氧-4-碘苯-2-氨基丙烷(±-1-2,5-dimethoxy-4-iodophenyl-2-aminopropane,DOI)诱导的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动物模型的运动抽动和刻板行为表现,为选择可以更好地模拟TD特征性行为的造模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3组,每组10只。IDPN组大鼠给予IDPN 150mg/kg腹腔注射,连续7d,DOI组大鼠给予DOI 1mg/kg腹腔注射,连续15d,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7d,给药体积均为1mL/100g。造模结束后记录各组大鼠在造模结束第1至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的运动行为评分、刻板行为评分和分类刻板行为评分。结果 IDPN组和DOI组大鼠在第1至第4天的运动评分、刻板行为评分,除理毛、舔咬笼子以外的分类刻板行为评分均高于正常组,且IDPN组大鼠在第5、6、7、14、21、28天的运动评分和第5、7、14、21、28天的刻板行为评分均高于正常组和DO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DPN组大鼠的吃木屑、旋转、摆头、舞蹈样运动等分类刻板运动评分均高于DOI组,DOI组大鼠口爪运动、自咬等分类刻板运动评分均高于ID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DPN模型与DOI模型均可以模拟抽动患者的兴奋性增高,活动增多和抽动等症状,表观效度较好。与DOI模型相比较,IDPN模型具有建模时间短,模型维持时间长久,且花费较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动物模型 亚氨基二丙腈 2 5-二甲氧-4-苯-2-氨基丙烷 行为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