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粒锡石的电解浮选及碰撞粘附机理(英文) 被引量:8
1
作者 覃文庆 任浏祎 +2 位作者 王佩佩 杨聪仁 张雁生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4期917-924,共8页
为了研究细粒锡石电解浮选中颗粒气泡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不同粒级锡石的浮选回收率和锡石颗粒与氢气泡的碰撞机理。浮选实验在一个单泡电解浮选装置中进行,实验结果表明,<10μm,10~20μm,20~38μm和38~74μm粒级的锡石分别与50~15... 为了研究细粒锡石电解浮选中颗粒气泡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不同粒级锡石的浮选回收率和锡石颗粒与氢气泡的碰撞机理。浮选实验在一个单泡电解浮选装置中进行,实验结果表明,<10μm,10~20μm,20~38μm和38~74μm粒级的锡石分别与50~150μm,约250μm,约74μm和约74μm尺寸的气泡相匹配,可以获得较好的浮选回收率。因此,颗粒和气泡的大小直接影响锡石的浮选回收率。利用碰撞、粘附和捕集模型进行碰撞、粘附、分离和捕集几率的计算。理论计算结果发现碰撞几率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以及气泡尺寸(<150μm)的增大而显著降低。有效的碰撞有利于粘附几率的增加,从而有利于提高浮选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石 颗粒气泡相互作用 细粒浮选 电解浮选 碰撞-粘附几率
下载PDF
混凝机理的研究现状及其定义 被引量:21
2
作者 湛含辉 张晓琪 罗定提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1-4,共4页
对混凝机理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归纳,并对其定义给予了明确的解释。
关键词 混凝机理 给水净化 废水处理 动力学过程 紊流运动 模型 颗粒碰撞几率 湍流
下载PDF
EB-PVD工艺参数对沉积Ti-Al薄板的影响
3
作者 马李 滕敏 +1 位作者 孙跃 赫晓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90-1094,共5页
为了获得采用EB-PVD技术制备Ti-Al薄板的合理工艺参数,分析了Ti-Al薄板在实际试验条件下的蒸发与沉积过程.采用相关热学理论,结合分析试验的方法并依照EB-PVD工艺特点,对蒸气粒子的传输、饱和蒸气压对蒸发原子的影响以及Al的再蒸发进行... 为了获得采用EB-PVD技术制备Ti-Al薄板的合理工艺参数,分析了Ti-Al薄板在实际试验条件下的蒸发与沉积过程.采用相关热学理论,结合分析试验的方法并依照EB-PVD工艺特点,对蒸气粒子的传输、饱和蒸气压对蒸发原子的影响以及Al的再蒸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B-PVD工艺制备Ti-Al薄板的最佳靶基距为280mm;饱和蒸气压的差异使得材料截面呈现分层特征;加入Nb片可以减小由于Ti、Al的蒸发速率差异导致的沉积材料与靶材之间的成分偏差,Al在基板上的2次蒸发可忽略不计.工艺参数的合理设计及在熔池中添加Nb金属,能够提高Ti-Al薄板的沉积速率,并降低由于元素饱和蒸气压的差别对成分偏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 平均自由程 碰撞几率 靶基距 饱和蒸气压
下载PDF
三维DLA模型与絮凝工艺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南军 郭航 任鹏飞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6,20,共4页
利用Matlab软件建立的三维扩散有限凝聚(DLA)模型,将三维DLA模型中的几个控制参数与实际絮凝工艺中的影响因素联系起来,通过改变释放粒子数目、初始释放半径、碰撞并粘附的概率,解释实际絮凝工艺中絮体成长过程变化规律,低浊水难以处理... 利用Matlab软件建立的三维扩散有限凝聚(DLA)模型,将三维DLA模型中的几个控制参数与实际絮凝工艺中的影响因素联系起来,通过改变释放粒子数目、初始释放半径、碰撞并粘附的概率,解释实际絮凝工艺中絮体成长过程变化规律,低浊水难以处理的原因,以及不同絮凝剂时不同碰撞并粘附的概率对絮体成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DLA 分形维数 絮体成长 低浊水 碰撞几率
下载PDF
从稀贵液中直接电沉积金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建武 张桂珍 +1 位作者 吴仙花 盛桂云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6-38,共3页
用电极过程动力学对从氰化贵液中直接电沉积金过程进行分析,可得出提高Au(CN)2-离子与阴极碰撞几率和减小析H2副反应是提高电沉积金效率的关键因素。采用多孔电极、析出H2小的电极材料和分两段电解措施,使从低浓度含金贵液中直接电沉积... 用电极过程动力学对从氰化贵液中直接电沉积金过程进行分析,可得出提高Au(CN)2-离子与阴极碰撞几率和减小析H2副反应是提高电沉积金效率的关键因素。采用多孔电极、析出H2小的电极材料和分两段电解措施,使从低浓度含金贵液中直接电沉积金的效率达到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电沉积金 碰撞几率 析H2副反应 稀贵液
下载PDF
离子推力器放电腔数值模拟 被引量:7
6
作者 贺武生 孙安邦 +2 位作者 毛根旺 霍超 陈茂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020-3024,共5页
为更好地理解放电腔内等离子体物理机制,对Kaufman型离子推力器放电腔进行了数值研究,其中初始电子采用粒子模拟的方法处理,二次电子和离子采用漂移-扩散流体近似描述。模拟结果与已有实验测量数据进行对比表明:所采用计算方法适用于放... 为更好地理解放电腔内等离子体物理机制,对Kaufman型离子推力器放电腔进行了数值研究,其中初始电子采用粒子模拟的方法处理,二次电子和离子采用漂移-扩散流体近似描述。模拟结果与已有实验测量数据进行对比表明:所采用计算方法适用于放电腔内等离子体流动规律的数值研究;模拟得到的稳态下等离子体分布及变化规律与实验测量数据相吻合;磁场的设计对初始电子起到显著的约束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其与工质气体的电离碰撞几率;二次电子的精确描述还需在流体方程中耦合磁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推力器 放电腔 数值模拟 等离子体 数值研究 二次电子 初始电子 测量数据 约束作用 物理机制 实验 碰撞几率 模拟结果 近似描述 流体方程 流动规律 粒子模拟 计算方法 工质气体 磁场效应
下载PDF
小型分离器内波纹网板参数对油水分离的影响
7
作者 王森田 尚雅层 +1 位作者 来跃深 薛兴国 《新型工业化》 2020年第7期144-147,共4页
本文设计了三种常用的波纹网板波形模型,分析了水滴与油滴的运动状态,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进行了描述,利用液滴碰撞理论分析了碰撞几率与运动流场的关系,对连续相的水采用RNG…k-ε湍流模型以及离散相的油滴采用DPM模型模拟得到了三... 本文设计了三种常用的波纹网板波形模型,分析了水滴与油滴的运动状态,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进行了描述,利用液滴碰撞理论分析了碰撞几率与运动流场的关系,对连续相的水采用RNG…k-ε湍流模型以及离散相的油滴采用DPM模型模拟得到了三种网板模型的分离效率。结果显示,正弦形的分离效果优于其他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场特性 波纹网板 碰撞几率 模型 分离效率
下载PDF
三区非均匀栅元X-Y几何块方法中子输运计算
8
作者 徐晓勤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2-146,共5页
基于中子积分输运理论,应用综合界面流和碰撞几率技巧的块方法,导出了处理三区非均匀栅元结构的二维(X-Y)几何多群中子输运问题的数值模型。即对于由若干栅元组成的按X-Y几何排列的堆芯结构,对每一类栅元剖分为圆柱形元件(... 基于中子积分输运理论,应用综合界面流和碰撞几率技巧的块方法,导出了处理三区非均匀栅元结构的二维(X-Y)几何多群中子输运问题的数值模型。即对于由若干栅元组成的按X-Y几何排列的堆芯结构,对每一类栅元剖分为圆柱形元件(如燃料棒、控制棒、可燃毒物棒等)、包壳和慢化剂三个均匀区,用碰撞几率(CP或PIJ)方法计算各区的中子通量分布;对于相邻栅元用DP1近似的中子流来耦合;因此,块方法具有精度高、速度快、能灵活处理各种几何问题的优点,是目前动力堆组件计算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基于块方法基本理论,发展了三区栅元模型,导出了计算方法,编制了FORTRAN计算机程序。为验证其精度和适用性,对两个例题进行了计算,并与其它程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功率分布和本征值均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流 碰撞几率 反应堆组件 中子输运计算
下载PDF
自然级配原理在水泥粉磨工艺上的应用
9
作者 郑晓梅 《广东建材》 1996年第4期19-23,共5页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粉磨工序的能耗约占总能耗的75%左右,长期以来,磨机节能是人们尤为关注的课题。影响磨机能耗的因素很多,磨机内研磨体的合理装载和级配是磨机节能降耗的主要因素之一。 研磨体级配合理使研磨体之间的孔隙率最小,磨机...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粉磨工序的能耗约占总能耗的75%左右,长期以来,磨机节能是人们尤为关注的课题。影响磨机能耗的因素很多,磨机内研磨体的合理装载和级配是磨机节能降耗的主要因素之一。 研磨体级配合理使研磨体之间的孔隙率最小,磨机带动钢球运动所产生的冲击力就能有效地传递给物料,从而产生高效的破碎及研磨作用。但是,要用理论推导最佳的研磨体级配是很困难的,而采用常规的实验方法去寻求又相当繁复。本文提出的自然级配原理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磨体 自然级配 水泥粉磨工艺 磨机 最优级配 填充率 磨损率 钢球 台时产量 碰撞几率
下载PDF
潜艇发生水下碰撞的可能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忠勇 《兵器知识》 2009年第5期39-41,共3页
英法核潜艇于2月3日深夜在大西洋中部的碰撞事件是冷战后10多年间战略核潜艇发生的第一次碰撞。在大西洋这样广阔的海洋深处,两艘战略核潜艇碰撞令人感到不可思议。那么,潜艇发生水下碰撞,可能性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极复杂,有偶然因素,... 英法核潜艇于2月3日深夜在大西洋中部的碰撞事件是冷战后10多年间战略核潜艇发生的第一次碰撞。在大西洋这样广阔的海洋深处,两艘战略核潜艇碰撞令人感到不可思议。那么,潜艇发生水下碰撞,可能性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极复杂,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型核潜艇 战略核潜艇 碰撞几率 常规潜艇 极限深度 水下航行 安全航行 碰撞事件 工作深度 大西洋中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