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江地区义敦岛弧碰撞造山过程:花岗岩记录 被引量:167
1
作者 侯增谦 曲晓明 +7 位作者 周继荣 杨岳清 黄典豪 吕庆田 唐绍华 余今杰 王海平 赵金花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4-497,共14页
义敦岛弧碰撞造山带是特提斯—喜马拉雅巨型造山带中的一个复合造山带。本文利用义敦岛弧碰撞造山带29个花岗岩体的43件同位素测年数据,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建立了造山带花岗岩的时间坐标。初步识别出4套不同成因类型的花岗岩,即印支... 义敦岛弧碰撞造山带是特提斯—喜马拉雅巨型造山带中的一个复合造山带。本文利用义敦岛弧碰撞造山带29个花岗岩体的43件同位素测年数据,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建立了造山带花岗岩的时间坐标。初步识别出4套不同成因类型的花岗岩,即印支期弧花岗岩、燕山早期同碰撞花岗岩、燕山晚期A型花岗岩和喜马拉雅期花岗岩。据此,再造了造山带的形成过程与演化历史:印支期的大规模俯冲造山作用(238~210Ma),形成义敦火山岩浆弧;大约自206Ma始,发生弧-陆碰撞,伴随岛弧地壳挤压收缩和剪切变形,发育同碰撞花岗岩;进入燕山晚期(138~73Ma),岛弧碰撞造山带发生造山后伸展作用,形成A型花岗岩带;喜马拉雅期发生陆内造山作用(65~15Ma),岛弧碰撞造山带出现逆冲-推覆和大规模走滑平移,伴随喜马拉雅期花岗岩的侵位和拉分盆地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成因类型 时间坐标 形成背景 岛弧碰撞造山过程 三江地区 岩浆事件
下载PDF
滇西北北衙金多金属矿田的成岩成矿作用:对印-亚碰撞造山过程的响应 被引量:45
2
作者 薛传东 侯增谦 +3 位作者 刘星 杨志明 刘勇强 郝百武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57-472,共16页
北衙金多金属矿田是藏东-金沙江-哀牢山新生代富碱斑岩成矿带中南段的代表性矿床之一,发育一个与富碱斑岩密切相关的金多金属成矿系统。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矿田内的成岩成矿作用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并探讨其与印-亚碰撞造山过程的响应... 北衙金多金属矿田是藏东-金沙江-哀牢山新生代富碱斑岩成矿带中南段的代表性矿床之一,发育一个与富碱斑岩密切相关的金多金属成矿系统。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矿田内的成岩成矿作用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并探讨其与印-亚碰撞造山过程的响应关系。富碱斑岩具有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亲合性,其源区是喜马拉雅期印-亚碰撞造山造成的软流圈向东挤出汇聚使大规模走滑断裂活化,诱发玄武质下地壳部分熔融的壳幔过渡层,成岩年龄可分为第一期(65~59Ma)、第二期(36~32Ma)、第三期(26~24Ma)和最晚期(3.8~3.6Ma)等4期,其中第二、三期与富碱岩带北段的两期岩浆集中活动时期基本吻合,形成的斑岩对金多金属成矿较为有利。区内金多金属矿床可划分为三个矿床类型和七个矿床亚类,即与喜马拉雅早—中期斑岩有关的金多金属矿床(Ⅰ),包括接触带夕卡岩型、斑岩型和热液充填型(及熔浆型)金多金属矿床;与喜马拉雅第三期斑岩有关的金多金属矿床(Ⅱ),包括爆破角砾岩型和叠加热液改造型金多金属矿床;以及与喜马拉雅期表生作用有关的风化堆积型金矿床(Ⅲ),包括古砂矿型和红色粘土型金矿床。Ⅰ、Ⅱ类型矿床受富碱斑岩及伴生的 NE 到 NNE 向断裂控制,赋存于富碱斑岩体内、内外接触带及其附近围岩的层间破碎带或构造裂隙带中,在成因和空间上与斑岩及隐爆角砾岩等密切有关。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地幔,围岩地层只是提供了成矿的空间,不同类型的矿体之间呈"贯通式"的时间和空间关系,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热液型金多金属成矿系统。先期形成矿床明显受后期岩浆热液的叠加改造,但矿化分布和成矿元素组合仍表现为以斑岩为中心,存在 CuAu(Mo)多金属→FeCuAuPbZn 多金属→AuPhZnAg 多金属的分带特征。从最早期含金铁矿床形成之后,原生金矿的次生富集和表生成矿作用就已开始,并形成不同成因类型的风化-堆积型金矿床。其中,古红色粘土型金矿床的成矿主要发生在始新世到渐新世,河-湖相古砂金矿床形成于23~5Ma 期间,红色粘土型(残坡积型)金矿床可从始新世一直延续至今。通过与区域斑岩成岩成矿演化时序的对比,提出与藏东-金沙江-哀牢山斑岩成矿带上的众多矿床一样,北衙矿田内的成岩成矿作也是喜马拉雅期印-亚陆陆碰撞造山带成岩成矿作用在东南缘构造转换带的远程效应,记录了印-亚大陆碰撞造山的详细过程。因而,该矿田深部及外围地区,仍存在巨大的找矿潜力。盐源-丽江断裂带可能也是一务与藏东-金沙江.哀牢山斑岩成矿带联系密切而又相对独立的富碱斑岩成矿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成矿作用 富碱斑岩 印.亚陆陆碰撞造山过程 喜马拉雅期 北衙金多金属矿田 滇西北
下载PDF
大别地区的变质作用及与碰撞造山过程的关系 被引量:10
3
作者 魏春景 陈斌 +1 位作者 张翠光 陈晶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5-38,共14页
大别造山带从南到北可分为 5个变质构造单元 :扬子北缘蓝片岩带、宿松变质杂岩带、南大别碰撞杂岩带、北大别变质杂岩带和北淮阳变质带。各个变质构造单元中不同岩石的变质作用可划分为 3种类型 :( 1 )超高压型。以含柯石英 (及金刚石 ... 大别造山带从南到北可分为 5个变质构造单元 :扬子北缘蓝片岩带、宿松变质杂岩带、南大别碰撞杂岩带、北大别变质杂岩带和北淮阳变质带。各个变质构造单元中不同岩石的变质作用可划分为 3种类型 :( 1 )超高压型。以含柯石英 (及金刚石 )的榴辉岩为代表 ,仅见于南大别碰撞杂岩带中。这类岩石的 PT轨迹反映洋壳 B型俯冲的特点。 ( 2 )高压型。见于大别山南部的蓝片岩带、宿松变质杂岩带和南大别杂岩中的变质沉积岩及部分片麻岩中 ,与扬子陆壳的 A型俯冲有关 ,由南向北变质作用的 PT条件递增 ,反映陆壳俯冲作用的方向及不同深度。 ( 3)中低压型变质作用。在大别造山带广泛分布 ,与大规模的碰撞作用形成的地壳加厚区出现的热松弛效应有关。变质程度以北大别变质杂岩带最高 ,为角闪岩相 (局部出现麻粒岩相 ) ,向南和向北都有规律地递减为绿帘角闪岩相和绿片岩相 ,不同变质相带之间的界线与晚期走滑和滑脱断层一致。这期变质作用不同程度地改造了早期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南大别碰撞杂岩带至少由这 3种不同变质历史或 PT轨迹的岩石混杂而成。大别地区的这 3类变质作用以及变质带的分布记录了大别造山带从洋壳 B型俯冲→陆壳 A型俯冲→陆壳碰撞推覆→隆起滑脱的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变质作用 大别 碰撞造山过程
下载PDF
碰撞造山过程中热-构造状态演化与陆壳岩石熔融的关系
4
作者 徐启东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3-70,共8页
碰撞造山作用过程中陆壳岩石馆融形成花岗岩浆主要出现在加热期和伸展抬升期,是碰任后岩石田热状态调整引起陆壳物质化学分界的结果。陆壳碰撞前的构造历史、大陆岩石国的热参数和地幔过程、造山带的几何学特征和运动学性质等制约了造... 碰撞造山作用过程中陆壳岩石馆融形成花岗岩浆主要出现在加热期和伸展抬升期,是碰任后岩石田热状态调整引起陆壳物质化学分界的结果。陆壳碰撞前的构造历史、大陆岩石国的热参数和地幔过程、造山带的几何学特征和运动学性质等制约了造山带花岗岩类的发育,尤其是与各种造成地慢高热流叠加于下部地壳的岩石圈调整过程关系密切。大别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类的形成可能就是华北、扬子陆块碰撞后,底侵和垂向分离过程作用于造山带伸展抬升期,引起下部地壳岩石相继发生两次馆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岩类 碰撞造山过程 热状态 岩石熔融
下载PDF
中国造山带内生金属矿床类型、特点和成矿过程探讨 被引量:104
5
作者 毛景文 李晓峰 +8 位作者 李厚民 曲晓明 张长青 薛春纪 王志良 余金杰 张作衡 丰成友 王瑞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2-372,共31页
中国是造山带最为发育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分布广泛。本文从成矿地球动力学演化角度对中国造山带中矿床类型、特点和成矿过程进行了初步的综合研究,将造山带矿床分为碰撞造山型和俯冲造山型两种。前者进一步可分为同碰撞造山过... 中国是造山带最为发育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分布广泛。本文从成矿地球动力学演化角度对中国造山带中矿床类型、特点和成矿过程进行了初步的综合研究,将造山带矿床分为碰撞造山型和俯冲造山型两种。前者进一步可分为同碰撞造山过程成矿和后碰撞造山成矿。以青藏高原为例,又将同碰撞造山过程成矿分为碰撞造山期成矿、松弛期(伸展)成矿、走滑拉分盆地成矿和剪切带扩容成矿。以西秦岭和东天山为例,剖析了后碰撞成矿特点、过程和成矿规律。在扬子克拉通西南缘发育有中国颇具特色的低温成矿域,包括广泛分布的卡林型金矿、密西西比型铅锌矿和玄武岩型铜矿,本文研究提出这些矿床形成于中生代大陆边缘造山带弧后伸展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类型 成矿过程 中国 碰撞造山过程 地球动力学演化 金属 内生 低温成矿域 扬子克拉通 卡林型金矿 地区分布 综合研究 青藏高原 拉分盆地 成矿特点 成矿规律 伸展盆地 大陆边缘 矿床形成 剪切带 东天
下载PDF
秦岭勉略缝合带组成与古洋盆演化 被引量:36
6
作者 李亚林 李三忠 张国伟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秦岭勉略构造带是典型的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带内组成复杂、变形强烈,其主导构造样式表现为以一系列北倾逆冲断层为格架,不同岩片推覆叠置的叠瓦状构造。详细的组成及构造研究表明,缝合带由洋盆形成演化不同阶段、不同性质的陆缘沉积岩系... 秦岭勉略构造带是典型的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带内组成复杂、变形强烈,其主导构造样式表现为以一系列北倾逆冲断层为格架,不同岩片推覆叠置的叠瓦状构造。详细的组成及构造研究表明,缝合带由洋盆形成演化不同阶段、不同性质的陆缘沉积岩系、不同类型蛇绿岩以及洋盆俯冲—碰撞造山过程中以不同方式出露的构造岩块组成,同时区域地层对比表明勉略古洋盆形成过程具有自西而东“剪刀式”打开扩展的性质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勉略缝合带 蛇绿岩 古洋盆 沉积岩 碰撞造山过程
下载PDF
国际地学计划项目IGCP/SIDA-600项目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7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0-690,共1页
2011年10月29日—30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瑞典国际发展合作基金(SIDA)联合资助、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侯增谦研究员担任第一国际负责人的国际地学计划项目"东特提斯碰撞造山成矿作用"(IGCP/SIDA-600)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 2011年10月29日—30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瑞典国际发展合作基金(SIDA)联合资助、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侯增谦研究员担任第一国际负责人的国际地学计划项目"东特提斯碰撞造山成矿作用"(IGCP/SIDA-600)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东特提斯碰撞造山成矿作用"项目将以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为研究地区,旨在通过造山带、矿集区、矿床矿田等三个不同尺度的综合对比研究,揭示碰撞造山过程与大型矿床形成的内在成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项目 国际 地学 碰撞造山过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东特提斯 成矿作用
下载PDF
Pan-African and early Paleozoic tectonothermal events in the Nyainrong microcontinent:Constraints from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被引量:12
8
作者 XIE ChaoMing LI Cai +2 位作者 SU Li WU YanWang XIE YaoWu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2066-2079,共14页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Pan-African-early Paleozoic tectonothermal events of the Nyainrong microcontinent and the constraints on its tectonic evolution,here we report the results of zircon LA-ICP-MS U-Pb dating and g...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Pan-African-early Paleozoic tectonothermal events of the Nyainrong microcontinent and the constraints on its tectonic evolution,here we report the results of zircon LA-ICP-MS U-Pb dating and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Amdo gneiss in the Nyainrong microcontinent.The outcrops of Amdo gneiss is about 30 km south of Amdo County in northern Tibet.The field occurrence,mineral composition,textural characteristics,and whole-rock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the four gneiss samples indicate the protolith of the gneisses is intermediate-acid intrusive rock.Gneiss zircon trace element tracing and genetic analysis shows that zircon has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gmatic zircon.The206Pb/238U concordant age of zircon is505–517 Ma,corresponding to the Middle-Late Cambrian,which is the formation age of the protolith.The samples hav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ilicon,alkali-rich,alkalic rate AR=1.73–3.7,the differentiation index DI=70.78–90.28;rock aluminum saturation index ranges from 1.02 to 1.05,FeO/MgO ranges from 2.63 to 4.50,10000×Ga/Al ranges from 2.12 to 2.41,and P2O5and Al2O3content decreased with SiO2increasing.Th and Y contents have a goo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Rb content;the genetic type of protolith of the gneiss i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ubalkaline over aluminum I-type granite.Combined with regional data,the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Amdo gneiss protolit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llision orogenic process.The preliminary view is that the Middle-Late Cambrian magmatic events developed on the microcontinent could be the result of Andeantype orogeny along the Gondwana super-continental margin after the end of the Pan-African orogen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制约 热事件 早古生代 微大陆 年代学 LA-ICP-MS U-PB年龄 碰撞造山过程
原文传递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陈衍景副教授
9
《中国基础科学》 1999年第Z1期99-99,共1页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各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已使跨学科的、有组织的社会化研究工作方式日显重要。“科学人”栏目的创办旨在促进各学科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相互了解,增进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 北京大学 找矿方向 陈衍 成矿模式 金矿床 东秦岭 华北南缘 碰撞造山过程 中国金矿 金矿成矿规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