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船首-冰层碰撞下的船体结构变形及损伤模式演化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富康 袁昱超 +1 位作者 薛鸿祥 唐文勇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7-53,共7页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模拟船首-冰层碰撞动态过程,从船体结构吸能、应力场分布、结构变形和损伤演化等角度研究不同碰撞场景下的船-冰相互作用响应特征,总结得到碰撞角度、碰撞部位和冰层厚度等因素对船首结构吸能、结构变形和损伤模式...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模拟船首-冰层碰撞动态过程,从船体结构吸能、应力场分布、结构变形和损伤演化等角度研究不同碰撞场景下的船-冰相互作用响应特征,总结得到碰撞角度、碰撞部位和冰层厚度等因素对船首结构吸能、结构变形和损伤模式演化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船-冰碰撞过程中,船体外板先发生变形,随后靠前的纵骨面板和腹板倾覆、断裂;随着撞击的深入,肋板倾覆,外板剧烈弯曲甚至损伤,外板为主要的吸能构件,甲板纵骨和甲板纵桁吸能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 结构动力响应 损伤演化 能量转化 非线性有限元方法
下载PDF
碰撞过程中动能转化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邓先君 邓艾 《中学物理》 2013年第4期75-77,共3页
碰撞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一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形式,无论在宏观世界还是粒子物理领域都是一个极具应用价值、值得深究的问题.中学阶段,碰撞模型的建立是简单的系统概念的应用,是对相互作用矢量关系的深化.在生活上和教学... 碰撞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一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形式,无论在宏观世界还是粒子物理领域都是一个极具应用价值、值得深究的问题.中学阶段,碰撞模型的建立是简单的系统概念的应用,是对相互作用矢量关系的深化.在生活上和教学工作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过程 转化问题 动能 相互作用 应用价值 粒子物理 中学阶段 系统概念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段东福岩体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 被引量:4
3
作者 杜继宇 宋维民 +3 位作者 杨佳林 陶楠 庞雪娇 杨扬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9-928,共10页
对突泉地区东福岩体二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形成构造背景。结果显示,二长岩形成于161.8±1.1 Ma,时代为晚侏罗世早期;二长岩具有弱负Eu异常、富大离子亲石元素、贫高场强元素特征,原始岩浆应来... 对突泉地区东福岩体二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形成构造背景。结果显示,二长岩形成于161.8±1.1 Ma,时代为晚侏罗世早期;二长岩具有弱负Eu异常、富大离子亲石元素、贫高场强元素特征,原始岩浆应来自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较高的Sr含量表明源区有少量斜长石残留,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暗示源区富集重稀土元素矿物(如石榴子石)的残留,二者共同揭示二长岩形成于中-高压环境,是加厚陆壳坍塌或拆沉到一定阶段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区域资料,认为该区晚侏罗世二长岩的形成与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演化至后碰撞阶段构造环境有关,蒙古-鄂霍茨克洋南西段在晚侏罗世早期已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泉地区 地球化学 晚中生代 二长岩 蒙古-鄂霍茨克洋 后碰撞阶段
下载PDF
内蒙中部白音乌拉地区晚古生代碰撞后多阶段火山-侵入活动的时序与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元全 童英 张华锋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33-48,共16页
白音乌拉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东南缘,隶属兴蒙造山带西段.该区晚古生代岩浆活动频繁,但关于其详细的活动时序和演化特点仍存在不同看法.为此,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厘定几类岩石的就位时序为:含角砾流纹质熔结凝灰岩-灰色少斑流纹岩... 白音乌拉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东南缘,隶属兴蒙造山带西段.该区晚古生代岩浆活动频繁,但关于其详细的活动时序和演化特点仍存在不同看法.为此,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厘定几类岩石的就位时序为:含角砾流纹质熔结凝灰岩-灰色少斑流纹岩组合(围岩)→青灰色多斑流纹岩→砖红色流纹斑岩→碱性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结果显示,含角砾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围岩)包含两组锆石年龄结果,分别为312.2±2.8 Ma(n=5,MSWD=0.098)和293±2 Ma(n=10,MSWD=0.95),青灰色多斑流纹岩和砖红色流纹斑岩的锆石年龄分别为296±2 Ma(n=21,MSWD=1.4)和294±2 Ma(n=18,MSWD=0.2),稍早于碱性花岗岩的年龄(约285~290 Ma).该结果与~311 Ma、~297 Ma和~291 Ma等3个阶段的区域火山-侵入活动一致.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上,灰色少斑流纹岩(围岩)及青灰色多斑流纹岩为钙碱性钾质系列,而砖红色流纹斑岩和碱性花岗岩则为碱性-过碱性钠质系列,显示出岩浆性质由钙碱性向碱性-过碱性系列演化的特征.该特征与二连-贺根山北侧岩浆岩带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的岩浆演化趋势相同,属区域性岩浆演化特征,与世界典型造山带的碰撞后岩浆演化趋势非常一致.总体而言,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期间,内蒙中部二连-贺根山以北地区的岩浆作用形成于碰撞后伸展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古生代 阶段火山-侵入活动 白音乌拉 内蒙中部 碰撞 岩石学
原文传递
东昆仑它温查汉西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杨涛 李智明 +8 位作者 张乐 宋忠宝 张洲远 杜亚龙 赵辛敏 张斌 李金超 陈向阳 王宇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2-464,共13页
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床是东昆仑祁漫塔格成矿带新发现的又一典型矽卡岩型矿床,与成矿密切相关的花岗闪长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成岩时代分别为236.0±2.3 Ma和229.9±2.0 Ma。二者均为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成因类型分别属于Ⅰ... 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床是东昆仑祁漫塔格成矿带新发现的又一典型矽卡岩型矿床,与成矿密切相关的花岗闪长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成岩时代分别为236.0±2.3 Ma和229.9±2.0 Ma。二者均为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成因类型分别属于Ⅰ型和A型;二者稀土元素配分表现为富LREE、贫HREE以及中等Eu负异常的特征,微量元素具有Th、U、K、Zr、Hf相对富集和Nb、Ta、Ti、Sr、Ba相对亏损的特征。花岗闪长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旋回的碰撞—后碰撞转化阶段,与区域上的大规模幔源岩浆底侵及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有关,从形成花岗闪长斑岩到二长花岗斑岩过程中地壳具有由厚减薄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 I型和A型花岗岩 碰撞-后碰撞转化阶段 -幔岩浆混合 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床 东昆仑
下载PDF
东昆仑它温查汉西花岗闪长斑岩年代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涛 赵辛敏 +9 位作者 张洲远 杜亚龙 李智明 宋忠宝 张乐 张斌 王晓鹏 姜安定 詹小弟 王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47-1157,共11页
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床是东昆仑祁漫塔格成矿带新发现的又一典型矽卡岩型矿床。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矿区主要成矿岩体花岗闪长斑岩的成岩年龄为236.0±2.3Ma,该结果与前人利用^(40)Ar-^(39)Ar法获得的矽卡岩型磁铁... 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床是东昆仑祁漫塔格成矿带新发现的又一典型矽卡岩型矿床。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矿区主要成矿岩体花岗闪长斑岩的成岩年龄为236.0±2.3Ma,该结果与前人利用^(40)Ar-^(39)Ar法获得的矽卡岩型磁铁矿矿石中白云母229.9±3.5Ma的等时线年龄一致。花岗闪长斑岩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成因类型属于Ⅰ型;微量元素配分型式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中等负Eu异常的特征。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旋回的碰撞-后碰撞阶段,与区域上大规模的幔源岩浆底侵及其与壳源岩浆的混合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型 I型 碰撞-后碰撞阶段 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床 东昆仑
下载PDF
于田县幅、伯力克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被引量:23
7
作者 韩芳林 崔建堂 +2 位作者 计文化 郝俊武 孟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5-559,共5页
发现其曼于特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和二叠纪普鲁-阿羌裂谷型火山岩带。确定苏巴什蛇绿混杂岩带的形成时代为石炭纪—中二叠世。查明阿尔金断裂延入西昆仑表现为转换断层的性质。认为其曼于特蛇绿混杂岩与库地蛇绿岩相当,代表震旦纪—早... 发现其曼于特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和二叠纪普鲁-阿羌裂谷型火山岩带。确定苏巴什蛇绿混杂岩带的形成时代为石炭纪—中二叠世。查明阿尔金断裂延入西昆仑表现为转换断层的性质。认为其曼于特蛇绿混杂岩与库地蛇绿岩相当,代表震旦纪—早古生代原特提斯多岛洋内亲塔里木板块的小洋盆;苏巴什蛇绿混杂岩带归属于晚古生代古特提斯沟-弧-盆体系,为弧后陆缘小洋盆消减的产物,该盆地于中二叠世末褶皱,代表晚古生代弧-陆碰撞后的大陆增生;晚二叠世—三叠纪沉积及巴颜喀拉山群奠基于特提斯洋盆之上,在接受大量陆缘碎屑沉积的同时向北侧的古生代增生造山带之下俯冲,形成了昆仑山最南侧、规模最大的晚三叠世—侏罗纪二长花岗岩带,并最终实现洋-陆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旦纪-早古生代 其曼于特蛇绿岩 小洋盆 晚古生代 苏巴什蛇绿混杂岩 弧后洋盆 -碰撞 大陆增生 二长花岗岩带 -转化
下载PDF
“广义碰撞”模型及应用
8
作者 王锴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2年第4期95-95,共1页
动量守恒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一轮复习教学中教师为降低该部分知识的难度,常将常见物理情景归纳总结成若干模型,如两球碰撞模型、弹簧模型、子弹打木块模型、小球半圆型槽、绳牵连模型等.
关键词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完全非弹性碰撞 动能转化 恢复阶段 动量守恒 碰撞过程 一轮复习
原文传递
松潘-甘孜造山带东缘塔公岩体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邓红 唐渊 +5 位作者 骆志红 罗林洪 梁兵 贾志泉 李豪 刘祥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27-539,共13页
松潘-甘孜造山带东缘的三叠纪-侏罗纪中酸性花岗岩,如塔公岩体,为晚三叠世的碰撞造山以及燕山期的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区域地质调查填图表明,塔公岩体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其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主体属高... 松潘-甘孜造山带东缘的三叠纪-侏罗纪中酸性花岗岩,如塔公岩体,为晚三叠世的碰撞造山以及燕山期的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区域地质调查填图表明,塔公岩体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其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主体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准铝质-过铝质过渡系列,稀土配分曲线显示其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有壳源岩浆特征,稀土-微量元素投点结果表明花岗岩形成于造山时期后碰撞阶段.对塔公花岗岩体采集的4件同位素样品的年龄数据质量较高,为214±1 Ma、214±1 Ma、215±1 Ma、216±1 Ma;该组年龄可以作为限制印支晚期扬子、华北和昌都板块之间碰撞时限的证据.基于塔公花岗岩类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年代学特征,结合区域研究资料,认为松潘-甘孜造山带东缘类似塔公岩体的晚三叠世花岗岩类形成于昌都、扬子和华北地块后碰撞阶段的岩石圈拆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潘-甘孜造山带 塔公岩体 花岗岩 地球化学 同位素年代学 后碰撞阶段 拆沉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