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珠母贝属的系统发育:核rDNA ITS序列证据
被引量:18
- 1
-
-
作者
喻达辉
朱嘉濠
-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香港中文大学李福善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
出处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5-323,共9页
-
基金
863计划(2002AA603022)
广东省科技计划(2002B2150101)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37148)
-
文摘
珠母贝属(Pinctada)的一些种类是生产海水珍珠的重要母贝,个别种类已濒临灭绝。本文利用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1(ITS1)和2(ITS2)序列对珠母贝属常见种类的系统发育和分类地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ITS1长410–482bp,其中Pinctadamaxima最长,P.fucata,P.fucatamartensii,P.imbricata和P.nigra最短。ITS2长210–249bp,其中P.albina和P.nigra最长,P.maxima和P.margaritifera最短。碱基替换的同质性检测发现,P.maxima、P.margaritifera和P.chemnitzi的碱基替换格局存在显著性差异,前二者的G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种,在进化上可能比较原始;而P.chemnitzi可能发生过染色体重排事件,可能是新近形成的种。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所研究的种类可分成3个类群:类群I包含P.fucata、P.fucatamartensii和P.imbricata;类群II包含P.albina、P.nigra、P.chemnitzi和P.radiata;类群III包含P.maxima和P.margaritifera。在类群I中,我国的P.fucata、日本的P.fucatamartensii和澳大利亚的P.imbricata的种间遗传分化不明显,可能为同种,根据命名优先原则应以P.imbricata命名该种为宜。类群II中P.albina和P.nigra可能是两个亚种,而GenBank中的P.radiata(AY144603)可能是P.chemnitzi的误定。类群III(P.maxima和P.margaritifera)分化较早,与碱基替换格局的检测结果相符。
-
关键词
内部转录间隔区
种类辨析
进化关系
碱基替换格局
歧异指数
系统发育分析
珠母贝
核RDNA
ITS序列
GENBANK
证据
核糖体DNA
遗传分化
检测结果
-
Keywords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species identity,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pattern of nucleotide substitution, disparity index
-
分类号
S917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