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性亮氨酸拉链ATF样转录因子在肾透明细胞癌预后和免疫浸润细胞中的潜在价值
1
作者 赵莹莹 何心辉 +2 位作者 张丽 郑彩云 姜勇 《临床外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1086-1089,共4页
目的探究碱性亮氨酸拉链ATF样转录因子(the basic leucine zipper ATF-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BATF)在肾透明细胞癌(kidney 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KIRC)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通过UALCAN、TISIDB、Kaplan-Meier plotter、OncoLnc... 目的探究碱性亮氨酸拉链ATF样转录因子(the basic leucine zipper ATF-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BATF)在肾透明细胞癌(kidney 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KIRC)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通过UALCAN、TISIDB、Kaplan-Meier plotter、OncoLnc及Sangerbox数据库分析BATF在KIRC的表达及其预后和免疫中的作用。结果BATF在KIR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与较差的总体生存期相关。BATF过表达与KIRC病人肿瘤分期、组织学亚型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KIRC组织中BATF的甲基化水平与肿瘤分期、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关系。BATF过表达与KIRC免疫浸润B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BATF在KIRC中高表达。BATF高表达与KIRC病人预后不良相关,且与KIRC免疫浸润细胞相关,表明BATF有望作为判断KIRC预后不良的生物标志物和免疫相关标记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亮氨酸拉链atf样转录因子 肾透明细胞癌 预后 免疫浸润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水稻碱性亮氨酸拉链(bZIP)蛋白家族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韩聪 何禹畅 +3 位作者 吴丽娟 郏丽丽 王磊 鄂志国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6-448,共13页
碱性亮氨酸拉链(basic leucine zipper,bZIP)是一类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因含有高度保守的bZIP结构域而得名。bZIP结构域由紧密相邻的碱性区域和亮氨酸拉链区域两部分组成。粳稻基因组中注释有89个bZIP基因,其中45... 碱性亮氨酸拉链(basic leucine zipper,bZIP)是一类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因含有高度保守的bZIP结构域而得名。bZIP结构域由紧密相邻的碱性区域和亮氨酸拉链区域两部分组成。粳稻基因组中注释有89个bZIP基因,其中45个已得到功能验证,它们参与调节水稻生长发育、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应答,包括种子休眠和萌发、成花转变、光形态建成,以及胁迫和激素信号通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碱性拉链蛋白 bZIP转录因子 基因功能
下载PDF
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的翻译后修饰在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
3
作者 李影 赵伟迪 +4 位作者 杨敬华 李佳奇 韩松洋 任月坤 郭长虹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2,共10页
非生物胁迫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要应对的不利环境因素。在进化过程中,植物获得了多种响应或抵抗逆境的能力,其中转录因子在调控非生物胁迫耐受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basic leucine zipper transcription f... 非生物胁迫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要应对的不利环境因素。在进化过程中,植物获得了多种响应或抵抗逆境的能力,其中转录因子在调控非生物胁迫耐受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basic leucine zipper transcription factors,bZIP)是转录因子中较大的基因家族之一。不同的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可以控制bZIP转录因子的稳定性和活性,响应各种细胞内或细胞外胁迫。本文介绍了bZIP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与分类,重点综述了bZIP转录因子磷酸化、泛素化和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SUMO)化等翻译后修饰在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通过调控bZIP转录因子的翻译后修饰培育优良抗逆作物品种提供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生物胁迫 碱性拉链转录因子(bZIP) 泛素化 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UMO)
原文传递
转录因子BATF3通过调控波形蛋白促进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4
作者 甄超 牛云峰 +1 位作者 刘亮 刘爽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94-602,共9页
目的:探讨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ATF样蛋白3(BATF3)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调控ccR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手术切除的64例ccRCC组... 目的:探讨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ATF样蛋白3(BATF3)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调控ccR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手术切除的64例ccRCC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qPCR法检测ccRCC组织、癌旁组织和肾癌ACHN、786-O细胞中BATF3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ccRCC组织、癌旁组织中BATF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构建BATF3敲减及过表达质粒,分别转染786-O、ACHN细胞,通过MTS法、Transwell实验检测BATF3对786-O或ACHN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qPCR法检测敲减或过表达BATF3对786-O或ACHN细胞EMT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CHIP、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BATF3是否与波形蛋白(VIM)启动子区结合并调控其转录,MTS法、Transwell实验检测同时过表达BATF3及敲减VIM对786-O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ccRCC组织中BATF3的mRNA和蛋白均呈高表达(均P<0.01),并且BATF3 mRNA与ccRCC的分化程度和TNM分期密切关联(均P<0.01);与正常肾上皮细胞293T相比,BATF3在ACHN及786-O细胞中均呈高表达(均P<0.01)。敲减BATF3表达均能明显抑制786-O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P<0.01),过表达BATF3则均能促进ACHN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1),敲减或过表达BATF3能抑制786-O细胞或促进ACHN细胞的EMT相关基因的表达(均P<0.01)。BATF3可与VIM启动子区的位点结合,直接调控VIM的转录表达。同时过表达BATF3及敲减VIM可逆转过表达BATF3对786-O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论:BATF3在ccRCC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与其分化程度和TNM分期密切关联;BATF3通过调控VIM的表达影响ACHN、786-O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其可作为临床治疗ccRCC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786-O细胞 ACHN细胞 碱性拉链转录因子atf蛋白3 波形蛋白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芒果bZIP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及表达分析
5
作者 李健 李曦 农艳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9-36,共8页
碱性亮氨酸拉链(bZIP)转录因子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抵抗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RACE技术,获得了全长1 317 bp的芒果bZIP转录因子基因(MibZIP46)。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MibZIP46与同样是漆树科的阿月浑子的bZIP亲... 碱性亮氨酸拉链(bZIP)转录因子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抵抗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RACE技术,获得了全长1 317 bp的芒果bZIP转录因子基因(MibZIP46)。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MibZIP46与同样是漆树科的阿月浑子的bZIP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同源性最高,与甜橙的同源性次之。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CZN 1-MibZIP46,经0.2 mmol/L IPTG诱导,目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经镍柱纯化,获得高纯度(90%)的目的蛋白并成功进行Western blotting鉴定;MibZIP46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表明,融合的目的蛋白在烟草叶片细胞中定位于细胞核;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200 mmol/L NaCl、15%PEG和0.1 mmol/L ABA胁迫处理,均能不同程度诱导MibZIP46的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挖掘利用芒果的抗逆相关基因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碱性拉链(bZIP)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胁迫处理
下载PDF
碱性亮氨酸拉链ATF样蛋白调控结核免疫发病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倩倩 欧勤芳 +3 位作者 高岩 张冰琰 张文宏 邵凌云 《中华传染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碱性亮氨酸拉链ATF样蛋白(BATF)在结核中的免疫调控作用和机制,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线索。方法纳入1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例潜伏性结核感染者和14名健康对照者。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人群外周血T淋巴细胞BATF和程序... 目的探讨碱性亮氨酸拉链ATF样蛋白(BATF)在结核中的免疫调控作用和机制,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线索。方法纳入1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例潜伏性结核感染者和14名健康对照者。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人群外周血T淋巴细胞BATF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表达,分别用PD-1、PD-L1和PD-L2特异性抗体阻断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PD-L)通路,检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BATF表达的变化。两组之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表达BATF的T淋巴细胞比例和表达PD-1的T淋巴细胞比例之间的关系。结果活动性结核组表达BATF的CD4+ T淋巴细胞占CD4+ T淋巴细胞的5.16%(2.96%,8.71%),高于潜伏性结核感染组的1.05%(0.40%,1.27%)和健康对照组的0.71%(0.43%,1.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6.5和9.0,均P〈0.01);活动性结核组表达BATF的CD8+ T淋巴细胞占CD8+ T淋巴细胞的4.10%(2.27%,8.17%),高于潜伏性结核感染组的0.55%(0.34%,1.18%)和健康对照组的0.84%(0.41%,1.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5.0和8.0,均P〈0.01)。活动性结核组BATF+ PD-1+ CD4+ T淋巴细胞占CD4+ T淋巴细胞的比例均高于潜伏性结核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6.0和14.5,均P〈0.01);且BATF+ PD-1+ CD8+ T淋巴细胞占CD8+ T细胞的比例也均高于潜伏性结核感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0.0和16.5,均P〈0.01)。活动性结核患者外周血中表达BATF的CD4+ T淋巴细胞比例与表达PD-1的CD4+ T淋巴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676,P=0.016),与CD8+ T淋巴细胞比例亦呈正相关(r=0.610,P=0.035)。阻断活动性结核患者PD-1/PD-L通路后BATF在CD4+和CD8+ 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有所下降。结论BATF可能是PD-1/PD-L通路参与结核免疫负性调控的重要分子,进一步研究其在结核中的作用机制,可以对研究以BATF为靶点的新型抗结核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拉链atf蛋白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结核 免疫 T细胞
原文传递
血清BATF、C3AR1在肺炎继发脓毒血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中的价值
7
作者 布仁特古斯 马媛媛 +2 位作者 照娜 乌日古玛拉 图门乌力吉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9期2911-2915,共5页
目的探讨肺炎继发脓毒症患者血清碱性亮氨酸拉链ATF样转录因子(BATF),补体C3A受体1(C3AR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诊治的112例肺炎继发脓毒症患者为脓毒症组,根据28 d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 目的探讨肺炎继发脓毒症患者血清碱性亮氨酸拉链ATF样转录因子(BATF),补体C3A受体1(C3AR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诊治的112例肺炎继发脓毒症患者为脓毒症组,根据28 d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77例)和死亡组(35例),以同期诊治的60例无脓毒症肺炎患者为肺炎对照组,60例健康体检的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BATF、C3AR1水平。比较不同预后肺炎继发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清BATF、C3AR1水平。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BATF、C3AR1水平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肺炎继发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预后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指标对肺炎继发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脓毒症组患者血清BATF[(2.26±0.41)μg/L],C3AR1[(40.41±7.08)mg/L,]水平高于肺炎对照组[(1.02±0.29)μg/L,(31.84±6.12)mg/L]和健康对照组[(0.53±0.12)μg/L,(23.79±6.3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99~57.009,均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BATF[(2.96±0.48)μg/L vs.(1.94±0.36)μg/L],C3AR1[(44.26±7.35)mg/L vs.(38.66±6.78)mg/L],PCT,SOFA评分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6~35.388,均P<0.05)。PCT、BATF、C3AR1和SOFA评分升高是影响肺炎继发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PCT、BATF、C3AR1和SOFA评分联合对肺炎继发脓毒症患者28日死亡预后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45,大于血清PCT、BATF、C3AR1和SOFA单项指标0.836、0.830、0.772、0.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417,8.366,9.050,2.384,均P<0.05)。结论肺炎继发脓毒症患者血清BATF、C3AR1水平升高,两者疾病严重程度有关,血清PCT、BATF、C3AR1和SOFA评分联合对肺炎继发脓毒症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继发脓毒症 碱性亮氨酸拉链atf样转录因子 补体C3A受体1 病情严重程度 预后
下载PDF
玉米转录因子ZmbZIP77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8
作者 邹华文 郭凯 +6 位作者 张莹莹 侯留迪 朱叶青 胡蓉蓉 周开明 张丙林 刘卫娟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89-94,共6页
碱性亮氨酸拉链蛋白(Basic Leucine Zipper,bZIP)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一类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多种生理进程。从玉米(Zea mays L.)中克隆出1个碱性亮氨酸拉链蛋白家族成员ZmbZIP77,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 碱性亮氨酸拉链蛋白(Basic Leucine Zipper,bZIP)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一类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多种生理进程。从玉米(Zea mays L.)中克隆出1个碱性亮氨酸拉链蛋白家族成员ZmbZIP77,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其在玉米不同组织部位及不同胁迫处理下的表达谱。结果表明,ZmbZIP77与其他bZIP家族成员一样,均含有1个保守的GBF1(Plant G-box binding factor 1)结构域,暗示它和该家族中其他成员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根据bZIP序列的同源性,植物bZIP序列可以分为3类,ZmbZIP77位于第Ⅱ类,与小麦Wlip9a和拟南芥AtbZIP10亲缘关系最近;玉米ZmbZIP77基因在根中表达量最高,胚芽鞘次之,在叶中表达量最低;高温、干旱和脱落酸均能显著诱导玉米根中ZmbZIP77的表达,提示ZmbZIP77可能在玉米组织发育及逆境胁迫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Zea mays L.) 碱性拉链蛋白 转录因子 非生物胁迫
下载PDF
LZTR1基因Arg284His变异致Noonan综合征10型病例报道和遗传学分析
9
作者 诸宏伟 张雪灵 +1 位作者 王美娣 郑迎娟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20-125,共6页
目的 对1例Noonan综合征10型(NS10)患儿进行临床特征和遗传学分析。方法 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家系全外显子组(trio-WES)检测,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变异进行危害性分析,预测变异蛋白结构功能,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变异蛋白的表达量。结... 目的 对1例Noonan综合征10型(NS10)患儿进行临床特征和遗传学分析。方法 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家系全外显子组(trio-WES)检测,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变异进行危害性分析,预测变异蛋白结构功能,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变异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患儿年龄为8岁9个月,临床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先天性心脏病和特殊面容等。基因检测结果提示患儿亮氨酸拉链样转录调控因子1(LZTR1)基因发生杂合变异c.851G>A(p.Arg284His)(NM_6767.4),其父亲携带该变异,母亲为野生型。Pubmed数据库和HGMD数据库未检索到相应变异的报道,属LZTR1基因新变异。SIFT、Polyphen-2和MutationTaster在线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到LZTR1 c.851G>A(p.Arg 284His)变异存在生物危害性。蛋白结构模型分析结果显示,LZTR1 c.851G>A(p.Arg 284His)变异可导致LZTR1蛋白局部结构改变。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与野生型LZTR1蛋白比较,变异型LZTR1蛋白的表达量降低了81.20%。结论 LZTR1基因c.851G>A(p.Arg 284His)变异可能是NS10的致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链转录调控因子1 NOONAN综合征 基因检测 家系全外显子组 蛋白免疫印迹
下载PDF
白藜芦醇上调BATF2表达及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付晓红 许志臻 +4 位作者 钟丹 吕细林 闫小晶 赵力 黄刚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193-3195,3200,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白藜芦醇对BATF2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终浓度分别为20、40、80μmol/L)处理HepG2细胞,进行逆转录PCR(RT-PCR)、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碱性... 目的初步探讨白藜芦醇对BATF2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终浓度分别为20、40、80μmol/L)处理HepG2细胞,进行逆转录PCR(RT-PCR)、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2(BATF2)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并采用细胞增殖检测试剂(CCK-8)实验检测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在HepG2细胞中,白藜芦醇能剂量依赖性地诱导BATF2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并抑制细胞的增殖(P<0.05);基因检测发现白藜芦醇显著诱导BATF2启动区活性,-244^-152区域存在白藜芦醇的可能结合位点。结论白藜芦醇能增强HepG2细胞中BATF2的表达并抑制细胞的增殖,提示上调BATF2的表达可能是白藜芦醇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细胞增殖 肝癌细胞 白藜芦醇 碱性拉链转录因子2
下载PDF
转录因子EB调控自噬溶酶体通路减轻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
11
作者 李丹 左夏林 徐恩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4期308-311,共4页
自噬溶酶体途径(autophagy-lysosomal pathway,ALP)紊乱是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重要发病机制,而恢复ALP有可能减轻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作为调节ALP的主要转录因子,转录因子EB(transcription factor EB,TFEB)可调控自噬基因和溶酶体基... 自噬溶酶体途径(autophagy-lysosomal pathway,ALP)紊乱是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重要发病机制,而恢复ALP有可能减轻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作为调节ALP的主要转录因子,转录因子EB(transcription factor EB,TFEB)可调控自噬基因和溶酶体基因表达,直接调节自噬体生成、自噬体溶酶体融合和自噬通量。因此,通过调控TFEB能够缓解ALP功能障碍,进而减轻脑缺血损伤。文章对TFEB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调控ALP减轻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碱性螺旋-环-螺旋拉链转录因子 自噬 溶酶体 神经保护药 信号转导
原文传递
白花泡桐bZIP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对丛枝植原体致病过程的响应
12
作者 董洋 邓敏捷 +1 位作者 莫双凤 范国强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16-230,共15页
【目的】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白花泡桐(Paulownia fortunei)基因组中的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basic leucine zipper,bZIP)家族成员,并研究该家族基因在泡桐丛枝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基于白花泡桐基因组图谱,利用隐马尔科夫模... 【目的】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白花泡桐(Paulownia fortunei)基因组中的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basic leucine zipper,bZIP)家族成员,并研究该家族基因在泡桐丛枝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基于白花泡桐基因组图谱,利用隐马尔科夫模型、拟南芥bZIP蛋白质序列和本地BlastP程序,以E-value<0.001为阈值进行PfbZIP家族成员鉴定;使用MAGE7.0软件进行蛋白质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进化树构建,使用Tbtools软件进行基因结构及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并利用泡桐丛枝病发生前后及恢复过程中的转录组数据筛选与泡桐丛枝病发生相关的基因。【结果】鉴定到PfbZIP基因家族共有89个成员,根据系统进化分析将该家族基因分为13个亚家族;共线性分析发现该家族内发生了63次片段复制事件;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PfbZIP基因家族可能响应光照、植物激素调控、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等生物学过程。对泡桐丛枝病发生前后及恢复过程中的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30个PfbZIP基因在发病前后显著差异表达,其中PfbZIP46基因表达在恢复过程中也有明显变化,故推测PfbZIP46可能与丛枝植原体入侵有关。【结论】在白花泡桐基因组中共鉴定出89个PfbZIP基因,片段复制事件可能是PfbZIP转录因子家族扩张的重要原因,PfbZIP46可能在丛枝植原体入侵泡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泡桐 泡桐丛枝病 碱性拉链转录因子 基因表达 进化分析
下载PDF
miR-760抑制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系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13
作者 袁生武 陈娟 刘凯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2年第11期1697-1703,共7页
目的探讨miR-760通过靶向调控碱性亮氨酸拉链ATF样转录因子3(BATF3)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系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ESCC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体外培养人食管鳞状上皮细胞Het-1A和人ESCC细胞系EC9706、KYSE150、ECA10... 目的探讨miR-760通过靶向调控碱性亮氨酸拉链ATF样转录因子3(BATF3)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系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ESCC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体外培养人食管鳞状上皮细胞Het-1A和人ESCC细胞系EC9706、KYSE150、ECA109、TE-10。RT-qPCR检测miR-760和BATF3 mRNA表达。转染miR-760-mimics至TE-10细胞,上调miR-760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迁移;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相关蛋白cyclin D1、p21及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MMP2、vimentin、E-cadherin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760和BATF3的靶向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和Het-1A细胞相比,ESCC组织和细胞系中miR-760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BATF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选择miR-760表达量最高的TE-10细胞进行后续实验。过表达miR-760可使TE-10细胞活性降低,侵袭、迁移细胞数减少,cyclin D1和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p21和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5);miR-760负调控BATF3表达(P<0.05);上调BATF3表达逆转了过表达miR-760对TE-10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miR-760过表达可抑制ESC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其可能与靶向抑制BATF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760 碱性亮氨酸拉链atf样转录因子3(Batf3) 食管鳞状细胞癌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BATF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14
作者 郭明海 刘记恩 +3 位作者 刘小慧 张云杰 王伟栋 李明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82-986,共5页
目的 探讨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2(basic leucine zipper ATF-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 2,BATF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1月134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癌旁... 目的 探讨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2(basic leucine zipper ATF-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 2,BATF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1月134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qRT-PCR法测定BATF2的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BATF2蛋白表达。分析胃癌患者BATF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胃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BATF2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BATF2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细胞浸润程度为T_(3)~T_(4)、细胞分化程度为低分化的胃癌患者BATF2蛋白阳性表达比例显著低于淋巴结未转移、TNM分期为Ⅰ+Ⅱ期、细胞浸润程度为T_(0)~T_(2)、细胞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的患者(P<0.0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BATF2是胃癌患者预后、复发或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表明,胃癌患者5年内预后良好率为74.63%(100/134),BATF2高表达患者5年预后良好率(93.33%)显著高于BATF2低表达患者(69.23%)(χ~2=6.445,P<0.05)。结论 BATF2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具有密切关系,是胃癌患者复发或死亡的影响因素,BATF2表达上调可能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拉链转录因子2 胃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胃癌组织lncRNA MAFG-AS1、miR-143-3p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艳争 佘坤 +3 位作者 郭青 季艳霞 王忠瑜 孙彩云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碱性亮氨酸拉链家族转录因子V-Maf鸟类肌筋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物G-反义核糖核酸1(MAFG-AS1)、微小RNA-143-3p(miR-143-3p)表达变化,并探讨二者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胃...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碱性亮氨酸拉链家族转录因子V-Maf鸟类肌筋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物G-反义核糖核酸1(MAFG-AS1)、微小RNA-143-3p(miR-143-3p)表达变化,并探讨二者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胃癌患者105例,取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RT-qPCR技术检测lncRNA MAFG-AS1、miR-143-3p表达。收集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和术后随访资料,分析胃癌组织lncRNA MAFG-AS1、miR-143-3p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lncRNA MAFG-AS1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组织,miR-143-3p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5)。胃癌组织lncRNA MAFG-AS1、miR-143-3p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无关(P均>0.05)。胃癌组织lncRNA MAFG-AS1表达与miR-143-3p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699,P<0.05)。以lncRNA MAFG-AS1、miR-143-3p相对表达量的均数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lncRNA MAFG-AS1高表达者55例与lncRNA MAFG-AS1低表达者50例、miR-143-3p高表达者48例与miR-143-3p低表达者57例。lncRNA MAFG-AS1高表达者3年总生存率低于lncRNA MAFG-AS1低表达者,miR-143-3p高表达者3年总生存率高于miR-143-3p低表达者(χ^(2)分别为4.783、5.383,P均<0.05)。结论胃癌组织lncRNA MAFG-AS1表达上调、miR-143-3p表达下调,二者表达变化与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长链非编码RNA 碱性拉链家族转录因子V-Maf鸟类肌筋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物G-反义核糖核1 微小RNA-143-3p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白桑bZIP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谱分析
16
作者 邓璇 陈春兵 +3 位作者 刘练练 邓静 李娟 查幸福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77-488,共12页
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bZIP)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转录因子,对于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意义非凡。通过同源检索在白桑基因组中共鉴定得到50个MabZIP基因,其仅在桑树的12条染色体上分布,且分布不均匀。理化性质分析发现有27个bZIP的等... 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bZIP)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转录因子,对于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意义非凡。通过同源检索在白桑基因组中共鉴定得到50个MabZIP基因,其仅在桑树的12条染色体上分布,且分布不均匀。理化性质分析发现有27个bZIP的等电点小于7.0,表明桑树的bZIP家族成员超过一半为酸性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50个bZIP蛋白皆位于细胞核。参照拟南芥bZIP分支情况可将桑树的bZIP分为12个亚族,其中A亚族蛋白数目最多。桑树bZIP家族的同一亚族具有相似的外显子数目,不同亚族外显子数目从1~18个不等。组织表达分析表明,桑树bZIP家族大部分基因在根、茎、叶和果实中均有表达,少数基因只在特定组织表达。研究结果为桑树bZIP的克隆及功能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桑 碱性拉链转录因子 全基因组鉴定 表达谱分析
下载PDF
miR-760靶基因BATF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琼 李秋燕 张艳 《现代免疫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73-480,共8页
为探究miR-760靶基因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ATF样蛋白3(basic leucine zipper ATF-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 3,BATF3)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增殖与转移的影响,收集2016年6月... 为探究miR-760靶基因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ATF样蛋白3(basic leucine zipper ATF-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 3,BATF3)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增殖与转移的影响,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手术治疗的36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qRT-PCR检测组织中miR-760和BATF3的mRNA表达情况。培养NSCLC细胞系A549、H1299和H23及正常人肺上皮细胞BEAS-2B,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miR-760和BATF3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miR-760和BATF3对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miR-760和BATF3对肿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BATF3与miR-760在NSCLC中的靶向作用关系。结果表明,miR-760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显著下调(P<0.01),同时miR-760在NSCLC细胞系中的表达量显著下调,其中在A549细胞中表达最低(均P<0.01);BATF3 mRNA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量与邻近正常组织相比显著上调(P<0.01),同时BATF3在NSCLC细胞系中的表达也显著上调,其中在A549细胞中表达最高(均P<0.01)。此外,miR-760过表达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和迁移;BATF3是NSCLC肿瘤细胞中miR-760的直接靶点;miR-760表达升高显著抑制NSCLC细胞中BATF3的表达(均P<0.01)。由此,miR-760的表达抑制NSCLC组织中BATF3的表达,miR-760通过调控BATF3的表达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综上,miR-760可能通过调控BATF3的表达在NSCLC中部分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760 碱性拉链转录因子atf蛋白3 非小细胞肺癌 恶性生物学行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