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碱性假单胞菌对菲的降解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温文静 谭丽婵 +5 位作者 雒晓芳 熊梅 胡红 张巍 娜吾巴尔.阿布都黑力 许淑娟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58-61,共4页
目的:研究和分析嗜碱性假单胞菌株对菲的降解.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以活性炭为吸附载体,多环芳烃为惟一碳源,研究嗜碱性假单胞菌在不同的温度、pH和盐度条件下对菲降解率的影响.结果:将此菌株培养48 h后,温度为37℃时,菲的降解率可达39.... 目的:研究和分析嗜碱性假单胞菌株对菲的降解.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以活性炭为吸附载体,多环芳烃为惟一碳源,研究嗜碱性假单胞菌在不同的温度、pH和盐度条件下对菲降解率的影响.结果:将此菌株培养48 h后,温度为37℃时,菲的降解率可达39.8%.当pH值为7.0时,菲的降解率可达47.1%;当盐度为120 mmol/L时,菲的降解率可达28.4%.结论:嗜碱性假单胞菌对菲有较高的降解效率,pH、温度、盐度三个因素对菌株的降解率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假单胞菌 降解率
下载PDF
海洋假单胞菌碱性蛋白酶的纤溶和溶栓作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璩竹玲 刘赛 +1 位作者 刘晨光 刘万顺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为进一步确认海洋假单胞菌碱性蛋白酶(MPAP)的纤溶性质,并观察其抗栓作用。方法:通过体外试凝块实验,观察MPAP对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作用;建立家兔肺动脉血栓模型,观察MPAP的溶栓作用以及对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 目的:为进一步确认海洋假单胞菌碱性蛋白酶(MPAP)的纤溶性质,并观察其抗栓作用。方法:通过体外试凝块实验,观察MPAP对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作用;建立家兔肺动脉血栓模型,观察MPAP的溶栓作用以及对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纤溶功能的影响。结果:MPAP有直接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作用,而无纤溶激酶活性;MPAP能明显溶解肺动脉血栓,MPAP用药后t—PA/PAI明显升高。结论:MPAP具有明显的溶栓和提高纤溶系统活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假单碱性蛋白酶(MPAP) 纤维蛋白原 血栓模型 溶栓作用
下载PDF
海洋假单胞菌碱性蛋白酶对实验性家兔股动脉血栓的溶解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璩竹玲 刘赛 +2 位作者 董河 刘晨光 刘万顺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0-14,共5页
目的研究海洋假单胞菌碱性蛋白酶(MPAP)对体内血栓的溶解作用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家兔股动脉血栓模型,股动脉造影观察用药后股动脉血栓的溶解情况,通过测定PT,TT,KPTT及Fbg含量,评估MPAP对家兔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结果结果... 目的研究海洋假单胞菌碱性蛋白酶(MPAP)对体内血栓的溶解作用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家兔股动脉血栓模型,股动脉造影观察用药后股动脉血栓的溶解情况,通过测定PT,TT,KPTT及Fbg含量,评估MPAP对家兔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MPAP能明显促进家兔股动脉血栓再通,用药后,TT,PT,KPTT显著延长,Fbg含量降低。结论MPAP对实验性家兔股动脉血栓有一定的溶解作用,并且有明显的抗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假单碱性蛋白酶(MPAP) 溶栓 血栓模型 家兔
下载PDF
海洋假单胞菌碱性蛋白酶的纤溶及抗血栓形成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璩竹玲 刘赛 +1 位作者 刘晨光 刘万顺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56-158,共3页
①目的 探讨海洋假单胞菌碱性蛋白酶 (MPAP)的纤溶作用及对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②方法 通过纤维蛋白平板实验 ,观测MPAP的纤溶活性 ;建立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模型 ,观察静脉应用MPAP后血栓形成时间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 ①目的 探讨海洋假单胞菌碱性蛋白酶 (MPAP)的纤溶作用及对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②方法 通过纤维蛋白平板实验 ,观测MPAP的纤溶活性 ;建立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模型 ,观察静脉应用MPAP后血栓形成时间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变化。③结果 MPAP具有较强的直接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 ;MPAP(1 0 0、2 0 0mg/kg体质量 )静脉用药后 ,血栓形成时间明显延长 (F =4 .72 ,q =3.78、4 .97,P <0 .0 5 ) ,血小板的最大聚集率显著降低 (F =4 0 .5 6 ,q =8.4 2、1 3.85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假单碱性蛋白酶 纤溶作用 抗血栓形成作用 血栓形成
下载PDF
下口鲇烂尾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5
作者 徐赟霞 崔露文 +2 位作者 赵良炜 邓威 冯守明 《河北渔业》 2019年第12期31-35,59,共6页
对患烂尾病下口鲶(Hypostomus plecostomus)的肝脏、脾脏、肾脏进行病原菌分离,分离到NY635菌株,用NY635菌株人工感染体重在20~30 g的健康鱼,人工感染的下口鲇出现与自然发病鱼相似的症状,并从人工感染的下口鲇病灶中分离出菌落形态相... 对患烂尾病下口鲶(Hypostomus plecostomus)的肝脏、脾脏、肾脏进行病原菌分离,分离到NY635菌株,用NY635菌株人工感染体重在20~30 g的健康鱼,人工感染的下口鲇出现与自然发病鱼相似的症状,并从人工感染的下口鲇病灶中分离出菌落形态相同的细菌。初步证明NY635是引起下口鲇烂尾病的病原。对NY635进行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菌株NY635为碱性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并对其进行了药敏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口鲇(Hypostomus plecostomus) 烂尾病 碱性假单胞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