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束诱导转型成结的碲镉汞光伏器件 被引量:5
1
作者 贾嘉 《红外》 CAS 2003年第8期1-9,共9页
离子束诱导转型成结技术是一种可以获得高质量p-n结的新型成结方法,它克服了传统碲镉汞(MCT)离子注入成结工艺中钝化层有损伤的弊病,且工艺相对简单,有希望成为碲镉汞红外焦平面器件的新一代成结技术。本文介绍了以环孔工艺和氢化技术... 离子束诱导转型成结技术是一种可以获得高质量p-n结的新型成结方法,它克服了传统碲镉汞(MCT)离子注入成结工艺中钝化层有损伤的弊病,且工艺相对简单,有希望成为碲镉汞红外焦平面器件的新一代成结技术。本文介绍了以环孔工艺和氢化技术为代表的常规离子束刻蚀(Ion Beam Milling)及以H_2/CH_4为代表的反应离子束刻蚀(Reactive Ion Etching)两大类离子束诱导转型(Plasma induced type conversion)成结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工艺过程。并以反应离子束刻蚀(RIE)为例,列举了现有报道的典型器件性能。同时还把离子束诱导与离子注入工艺在各方面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诱导转型成结 光伏器件 红外探测器 碲镉汞红外焦平面器件 环孔工艺 氢化技术 离子束刻蚀
下载PDF
制备HgCdTe红外焦平面器件的离子注入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庆学 《红外》 CAS 2003年第12期14-23,共10页
1 前言 碲镉汞光伏型红外焦平面列阵器件(IRFPAs)是以外延材料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其基本工作原理利用了p-n结的光电效应.
关键词 离子注入技术 光伏型红外平面器件 光电效应 PN结 掺杂技术 液相外延 分子束外延 X衍射表征
下载PDF
碲锌镉晶体常用腐蚀剂的坑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从峰 方维政 +3 位作者 涂步华 孙士文 杨建荣 何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9-763,共5页
大面积、高质量碲锌镉单晶是制备碲镉汞红外焦平面器件的理想衬底材料,而腐蚀法是常用的揭示碲锌镉晶体缺陷和评价晶体质量的方法之一。对碲锌镉晶体常用的Nakagawa、Everson、EAg1和EAg2四种腐蚀剂在碲锌镉材料(111)晶面上的腐蚀坑坑... 大面积、高质量碲锌镉单晶是制备碲镉汞红外焦平面器件的理想衬底材料,而腐蚀法是常用的揭示碲锌镉晶体缺陷和评价晶体质量的方法之一。对碲锌镉晶体常用的Nakagawa、Everson、EAg1和EAg2四种腐蚀剂在碲锌镉材料(111)晶面上的腐蚀坑坑形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EAg2腐蚀剂在(111)B面上的腐蚀坑为平底坑,Everson腐蚀剂在(111)B面上产生的腐蚀坑包括平底坑和带有不同倾斜方向坑底的三角锥形坑,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三角锥形坑并未沿着坑底的倾斜方向向下延伸。实验中也首次观察到了EAg腐蚀剂的黑白平底坑。对常用腐蚀剂的坑形特性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利用腐蚀剂开展碲锌镉材料缺陷研究和晶体质量评价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坑 碲镉汞红外焦平面 缺陷
下载PDF
碲锌镉晶体第二相夹杂物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从峰 孙士文 +2 位作者 方维政 杨建荣 何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46-49,共4页
高质量的碲锌镉单晶是制备碲镉汞红外焦平面器件的理想衬底材料,然而目前碲锌镉材料中的第二相夹杂物严重制约着晶体的质量.根据红外透射形貌的描述和表征,碲锌镉晶体的常见夹杂物被分成了五类,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各自的形成机制,A、B和... 高质量的碲锌镉单晶是制备碲镉汞红外焦平面器件的理想衬底材料,然而目前碲锌镉材料中的第二相夹杂物严重制约着晶体的质量.根据红外透射形貌的描述和表征,碲锌镉晶体的常见夹杂物被分成了五类,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各自的形成机制,A、B和C类夹杂物与化学配比及其变化密切相关,而D和E类夹杂物与源材料中或者在生长工艺控制过程中氧含量相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大尺寸、高密度的Te夹杂物将会严重降低红外透过率,同时腐蚀坑密集分布在与Cd夹杂对应的六重对称线上,该结果揭示了第二相夹杂物会产生其他缺陷的增殖,但夹杂物引起的应力影响区域是局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相夹杂物 腐蚀坑 碲镉汞红外焦平面
下载PDF
双波段红外HgCdTe焦平面列阵 被引量:2
5
作者 顾聚兴 《红外》 CAS 2004年第5期39-44,共6页
本文综述法国原子能委员会LETI红外实验室在双波段红外焦平面列阵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在工艺上,该实验室采用的是通过分子束外延法在品格匹配的高质量CdZnTe衬底上生长的HgCdTe多层掺杂异质结构。器件的结构是n+ppn,而且在空间上是相... 本文综述法国原子能委员会LETI红外实验室在双波段红外焦平面列阵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在工艺上,该实验室采用的是通过分子束外延法在品格匹配的高质量CdZnTe衬底上生长的HgCdTe多层掺杂异质结构。器件的结构是n+ppn,而且在空间上是相干的。长波层是一个平面状的n+/p二极管,它是通过离子注入制成的,而波长较短的p-n二极管则是在分子束外延过程中通过掺铟在原位制成的。最后一个结是通过台面蚀刻而被隔离的,探测器通过铟丘与一个读出效率接近100%的读出电路互连。每个像元有一个或两个铟丘,用来按序或者同时访问两个波长,探测器的间距分别为50μm和60μm。每个波段中的单元探测器所呈现的性能接近用标准工艺制作的单色探测器的性能。为了优化双波段红外焦平面列阵的性能,LETI红外实验室专门为这种列阵设计了一种硅CMOS读出电路。本文介绍了128×128元(间距为50μm)中波红外(2μm~5μm)双色焦平面列阵在77K温度处操作时的光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段红外平面列阵 分子束外延法 晶格匹配 蚀痕密度 技术参数
下载PDF
MBE HgCdTe:A Challenge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ird Generation Infrared FPAs
6
作者 何力 陈路 +8 位作者 吴俊 巫艳 王元樟 于梅芳 杨建荣 丁瑞军 胡晓宁 李言谨 张勤耀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1-387,共7页
Some results on the molecular-beam epitaxial growth of HgCdTe focusing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3rd generation infrared focal plane arrays are described. Good uniformity is observed over 75mm HgCdTe epilayers,and th... Some results on the molecular-beam epitaxial growth of HgCdTe focusing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3rd generation infrared focal plane arrays are described. Good uniformity is observed over 75mm HgCdTe epilayers,and the deviation in cutoff wavelength is within 0. 1μm at 80K. A variety of surface defects are observed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is discussed. The average density of surface defects in 75mm HgCdTe epiluyers is found to be less than 300cm^-2. It is found that the surface sticking coefficient of As during HgCdTe growth is very low and is sensitive to growth temperature, being only -1 × 10^-4 at 170℃.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As in HgCdTe was determined to be 19.5meV,which decreases as (Na - Nd)^1/3 with a slope of 3.1 × 10^-5 meV · cm.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s of As in HgCdTe of 1.0 ± 0,9 × 10^-16,8 ± 3 × 10^- is, and 1.5 ± 0.9 × 10^-13 cm^2/s are obtained at temperatures of 240,380, and 440℃, respectively under Hg-saturated pressure. The MBE-grown HgCdTe is incorporated into FPA fabrications,and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E HGCDTE infrared focal plane array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