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化学的新领域──C_(60) 碳笼簇的化学性质 被引量:1
1
作者 蒋文忠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6期28-31,36,共5页
讨论了C60碳笼簇与金属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聚合反应等几种类型的化学反应.
关键词 碳化学 化学性质 60 笼簇
下载PDF
热带西太平洋海水和大气碳化学量的测试和应用
2
作者 乔然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1-66,共6页
海洋是海气交换的敏感区,同时对调节全球气候的冷、暖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海洋和大气中CO2含量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气候的变化。本文主要介绍热带西太平洋海水和大气中二氧化碳分压(PCO2)、海水总溶解二氧化碳(TCO2)的... 海洋是海气交换的敏感区,同时对调节全球气候的冷、暖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海洋和大气中CO2含量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气候的变化。本文主要介绍热带西太平洋海水和大气中二氧化碳分压(PCO2)、海水总溶解二氧化碳(TCO2)的测试方法以及所得数据在碳循环方面的应用。目前在国内对海洋碳体系能够系统测试甚少,所得数据非常珍贵,对将来研究我国和世界的气候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 西太平洋 海冰 大气 碳化学 二氧化
下载PDF
“陌生”的一碳化学
3
作者 贺正炎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10年第11期62-63,共2页
“一碳化学”这个陌生的名字,同学们也许觉得神奇,其实你随着下面一道中考压轴题的思路深入探究下去,你就觉得很熟悉了.
关键词 中学 化学教学 教材 碳化学
下载PDF
一碳化学技术在清洁能源与绿色化工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4
4
作者 谢波 刘昌俊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9-342,共4页
一碳产品是石油的良好替代品 ,一碳化学与绿色化工的结合就是要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本文通过对一碳产品在有毒原料的替代、制氢、合成油以及燃料电池等几方面的应用的介绍 ,指出了一碳化学在绿色化工中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应用 ,也... 一碳产品是石油的良好替代品 ,一碳化学与绿色化工的结合就是要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本文通过对一碳产品在有毒原料的替代、制氢、合成油以及燃料电池等几方面的应用的介绍 ,指出了一碳化学在绿色化工中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应用 ,也展示了这个领域的巨大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 碳化学 绿色化工 酸二甲酯 光气 燃料电池 化学工艺
下载PDF
高校低碳化学实验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健 袁以兵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84-87,共4页
高校化学实验的低碳化正逐渐成为当前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突出方向。化学实验的微型化是高校实验教学的一项有效的低碳化措施。通过对化学实验绿色化和微型化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了在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树立绿色化学意识、采用微型化... 高校化学实验的低碳化正逐渐成为当前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突出方向。化学实验的微型化是高校实验教学的一项有效的低碳化措施。通过对化学实验绿色化和微型化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了在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树立绿色化学意识、采用微型化实验、改革教学内容、精心安排化学实验来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学 微型有机化学实验 绿色化
下载PDF
一碳化学技术在清洁能源与绿色化工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奇 《化工管理》 2016年第2期177-,共1页
随着我国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化工生产污染治理的问题也更加严重,一碳化学技术是一种追求清洁能源与绿色化工的同时达成的新型化学技术。
关键词 碳化学 清洁能源 绿色化工 应用
下载PDF
一碳化学路线合成甲酸甲酯 被引量:5
7
作者 李锦春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6-53,共8页
一碳化学路线合成甲酸甲酯是很有研究与开发价值的新课题,甲酸甲酯化学的兴起将给一碳化学的发展带来生机。作者根据六十年代以来发表的有关甲酸甲酯文献和当代一碳化学的发展趋势,评述了近代一碳化学路线合成甲酸甲酯的各种方法,并提... 一碳化学路线合成甲酸甲酯是很有研究与开发价值的新课题,甲酸甲酯化学的兴起将给一碳化学的发展带来生机。作者根据六十年代以来发表的有关甲酸甲酯文献和当代一碳化学的发展趋势,评述了近代一碳化学路线合成甲酸甲酯的各种方法,并提出当前我国选择甲酸甲酯合成路线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甲酯 合成 碳化学路线
下载PDF
碳化学的新领域──富勒烯──Ⅱ.富勒烯分子的制备和提纯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子军 《炭素》 1995年第3期45-49,共5页
本文系统地评述了富勒烯分子的各种制备、分离和提纯技术。
关键词 富勒烯 制备 提纯 碳化学 分离
下载PDF
一碳化学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5
9
作者 孟宪申 《化工技术经济》 1996年第2期1-4,共4页
本文介绍了由合成气(CO及H2)经催化转化制甲醇、醋酸和烃类产品的发展趋势,并指出由于所用原料不同,制得合成气的氢。碳比与合成产品的经济效益差别很大,应根据所用原料情况来确定合成产品的品种。
关键词 碳化学 发展趋势 合成气
下载PDF
采用6MPa渣油气化技术推动联产甲醇、纯氢及一碳化学工业的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琼玖 《氮肥设计》 1989年第1期9-13,共5页
6MPa渣油(兼水煤浆)气化制氨联产甲醇及一碳化学是近代工业生产发展起来的先进技术,在国外近期发展甲醇醋酸和一碳化学产品都是6MPa渣油气化制合成气,大规模工业生产厂很多,如西德的维巴厂,美国杜邦和林德最近为台湾建设的甲醇醋酸厂以... 6MPa渣油(兼水煤浆)气化制氨联产甲醇及一碳化学是近代工业生产发展起来的先进技术,在国外近期发展甲醇醋酸和一碳化学产品都是6MPa渣油气化制合成气,大规模工业生产厂很多,如西德的维巴厂,美国杜邦和林德最近为台湾建设的甲醇醋酸厂以及鲁奇为东德建设的2300t/日的甲醇厂。工业生产证明6MPa渣油气化是比较合理的气化压力,不但可有效回收利用高位热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纯氢 碳化学工业 渣油气化
下载PDF
一碳化学与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11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碳化学与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甲烷 一氧化 二氧化 甲醛 甲醇 化学转化
下载PDF
走低碳经济之路 推动资源多样化发展——记天津大学—碳化学与化工科研创新团队
12
作者 高艳华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32-33,共2页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科研创新 天津大学 碳化学 多样化 可持续发展理念 化工
下载PDF
低碳化学品火焰红外光谱辐射特性研究
13
作者 刘礼喜 陈林 +4 位作者 陈志莉 唐瑾 彭吴迪 胡天佑 王皓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67,共6页
低碳化学品火灾事故风险高、危害极大,探究低碳化学品火焰光谱特性对探测识别该类火灾危害污染意义重大,但目前国内外对大型低碳化学品火灾事故产生有毒、有害的硫化物(SO_(X))和氮化物(NO_(X))气体等相关研究较少。通过搭建1.2~12μm... 低碳化学品火灾事故风险高、危害极大,探究低碳化学品火焰光谱特性对探测识别该类火灾危害污染意义重大,但目前国内外对大型低碳化学品火灾事故产生有毒、有害的硫化物(SO_(X))和氮化物(NO_(X))气体等相关研究较少。通过搭建1.2~12μm红外波段火焰光谱测试实验平台,对二硫化碳、92#汽油和酒精进行5,14和20 cm三种不同燃烧尺度火焰光谱测试,探究火焰燃烧尺度对高温火焰分子辐射光谱的影响。随着燃烧尺度的增大,火焰辐射强度增强和特征波段出现增宽现象。分析5 cm燃烧尺度下四种典型化学品中液化天然气(LNG)、丙烯腈、乙腈和95#汽油不同的火焰光谱特征。通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量高温黑体炉的不同温度,对火焰光谱信号进行辐射定标,得出准确的辐射定标系数,从而得到高温火焰分子发射的辐射亮度值。并且与HITRAN数据库模拟大气压1 atm、温度1300 K单一的SO_(2),H_(2)O,CO_(2)和NO_(2)分子辐射光谱进行对比分析。其中高温火焰分子光谱主要有7.3~7.6,8.7和4.0μm SO_(2)波段、1.8~2.1和6.4μm H_(2)O波段和4.2~4.6μm CO_(2)波段,以及2.5~2.9μm H_(2)O和CO_(2)共同波段。高温NO_(2)气体未达到红外光谱仪的检测限,通过HITRAN数据库模拟可知6.0~6.4,3.4和2.4μm NO_(2)波段。为了进一步区分各种化学品火焰光谱,对定标后的火焰光谱信号进行归一化处理,用db2小波基函数进行6层分解得到高频部分近似系数和低频部分的细节系数,通过对比不同化学品高温火焰光谱的近似和细节系数的差异。结果表明,二硫化碳火焰光谱特征和小波分析的化学品火焰光谱特征,可作为区分低碳化学品与油料重要依据,并为后续遥感探测低碳化学品特征污染物、组分浓度反演以及识别评估其污染危害奠定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学 红外光谱 辐射特性 辐射定标 小波分析
下载PDF
碳化学的新领域—富勒烯
14
作者 王子军 《世界石油科学》 1996年第3期63-70,34,共9页
关键词 碳化学 富勒烯 结构
下载PDF
碳化学的新领域——富勒烯
15
作者 王子军 《世界石油科学》 1996年第4期59-68,共10页
关键词 富勒烯 碳化学
下载PDF
单取代苯对位碳化学位移值与取代基的共轭效应
16
作者 刘汉文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15-17,共3页
本文应用单取代苯上对位碳的化学位移值,定量地计算了一些基团的共轭效应,其结果不仅与目前一般有机化学教科书上的定性比较结果相一致,而且较好地与文献上的某些有关共轭效应的计算结果相吻合。
关键词 碳化学位移 共轭效应
下载PDF
黄土高原次生林演替对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17
作者 刘颖异 刘涵宇 +7 位作者 张琦 李向阳 刘剑剑 刘伟超 王兴 任成杰 杨改河 韩新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40-1950,共11页
次生林演替过程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积累机制和化学稳定性研究较少。为探明次生林演替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其化学组成稳定性的影响,选取黄土高原次生白桦林(演替初期),山杨辽东栎混交林(演替中期)和辽东栎林(演替后期)为研究对象... 次生林演替过程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积累机制和化学稳定性研究较少。为探明次生林演替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其化学组成稳定性的影响,选取黄土高原次生白桦林(演替初期),山杨辽东栎混交林(演替中期)和辽东栎林(演替后期)为研究对象,分析演替过程中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RI)测定活性(AC)和非活性(IC)有机碳化学组成,以(IC/AC)作为有机碳化学组成稳定性指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次生林演替过程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各群落间差异显著(P<0.05),以演替后期的中等粒径团聚体为最高(37.63 g/kg)。土壤团聚体AC中多糖体有机碳含量最高(55.87%),而IC中芳香族有机碳含量最高(94.45%),演替过程中IC与AC总体变化趋势均呈现先降后增。IC/AC随着演替的进行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演替后期微团聚体有机碳化学组成稳定性最强达到了3.95。微团聚体含量(WM)与土壤全氮、全磷、全钾一起,显著促进了团聚体有机碳化学组成稳定性(P<0.05)。综上,次生林演替有利于促进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积累以及有机碳化学稳定,其中微团聚体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化学组成 次生林演替 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RI)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反应性硬模板制备多孔氮掺杂碳的电化学性能
18
作者 严祥辉 杨俊诚 许皓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6-241,共6页
以葡萄糖(G)、尿素(U)、碱式碳酸盐和碳酸钾(PC)分别为碳前驱体、氮掺杂剂、反应性硬模板和活化剂,采用模板碳化-化学活化法合成了层级多孔氮掺杂碳材料。研究了各前驱体质量比、硬模板类型对其结构进而对其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性能的影... 以葡萄糖(G)、尿素(U)、碱式碳酸盐和碳酸钾(PC)分别为碳前驱体、氮掺杂剂、反应性硬模板和活化剂,采用模板碳化-化学活化法合成了层级多孔氮掺杂碳材料。研究了各前驱体质量比、硬模板类型对其结构进而对其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0℃裂解温度下,G、U、碱式碳酸锌(BZC)和PC的质量比为2∶1∶2∶2时,制备的多孔氮掺杂碳(G/U-BZC-PC)呈现出珊瑚状、多级孔(微-介),具有大的比表面积(3000 m^(2)/g)、较高的石墨化程度以及低的电荷转移电阻;在1 A/g电流密度下,其扣式电池(6 mol/L KOH)的比电容为301.9 F/g,且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增大至10 A/g时,其电容保持率为89.4%;另外,在10000次充放电循环后,其电容保持率为9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硬模板 模板化-化学活化法 氮掺杂 层级孔结构 超级电容器
下载PDF
人工修复边坡植被演替初期有机碳组分及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19
作者 刘芳 夏栋 +3 位作者 马佳鑫 罗婷 闫书星 张森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5,共8页
[目的]研究人工修复边坡演替初期土壤有机碳组分、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揭示气候因子对人工修复边坡演替初期土壤有机碳组分、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以期为后期人工修复边坡的养护提供指导和建议,确保人工修复边坡的正... [目的]研究人工修复边坡演替初期土壤有机碳组分、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揭示气候因子对人工修复边坡演替初期土壤有机碳组分、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以期为后期人工修复边坡的养护提供指导和建议,确保人工修复边坡的正向演替。[方法]在湛江、梧州、宜昌、南阳、焦作、潍坊、加查采集了初期基材配制相同、植物配制相近,修复年限为2~4年的植被混凝土人工修复边坡土样,通过实验获得土样有机碳组分、碳、氮、磷的数据,采用冗余分析,开展气候因子对人工修复边坡演替初期土壤有机碳组分、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研究。[结果]人工修复边坡演替初期F_(1)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10~3.64 g/kg;F_(2)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33~3.04 g/kg;F_(3)含量的变化范围为2.02~3.34 g/kg;F_(4)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0.86~15.24 g/kg;TOC含量变化范围为15.52~24.71 g/kg;TN含量变化范围为0.61~0.93 g/kg;TP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81~1.22 g/kg;C∶N变化范围为23.55~27.95;C∶P变化范围为17.26~23.09;N∶P的变化范围为0.72~0.98;C∶N∶P的变化范围为17.26∶0.75∶1~24.81∶0.95∶1。[结论]演替初期人工修复边坡碳磷表现为中等及以上,氮表现为缺乏;有机碳组分以惰性有机碳为主且有机碳稳定性较强。有机碳组分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年平均温度、物种丰富度和年平均降水;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主要影响因子为年平均温度、物种丰富度、pH和容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替初期 人工修复边坡 有机组分 氮磷含量 氮磷化学计量比
下载PDF
膨润土与秸秆配施对根区土壤有机碳化学结构和酶活性的影响
20
作者 崔雪梅 米俊珍 +4 位作者 刘景辉 赵宝平 张兰英 吴胜 胡可欣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2024年第3期8-14,共7页
为揭示膨润土与秸秆配施后土壤有机碳及其化学结构特征,选取黄土高原旱作区3年田间定位试验中的秸秆还田(S)、单施膨润土(B)、膨润土配施秸秆(H)、不施膨润土和秸秆不还田(CK)4个处理,研究膨润土与秸秆配施对根际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 为揭示膨润土与秸秆配施后土壤有机碳及其化学结构特征,选取黄土高原旱作区3年田间定位试验中的秸秆还田(S)、单施膨润土(B)、膨润土配施秸秆(H)、不施膨润土和秸秆不还田(CK)4个处理,研究膨润土与秸秆配施对根际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化学结构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膨润土和秸秆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其中H处理较CK显著提高了19.65%。与CK相比,仅有H处理显著增加了烷基碳和烷氧碳的相对含量和脂族碳/芳香碳值,分别提高了25.53%、18.00%和50.98%;仅有H处理芳香性显著降低了30.93%;与CK相比,各处理增加了烷基碳/烷氧碳值,增幅为5.26%~17.54%,差异不显著;各处理降低了羧基碳和芳香碳相对含量,降幅分别为24.50%~38.19%和1.29%~21.97%,差异不显著。与CK相比,S、B和H处理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12.63%~33.16%;β-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提高10.72%~45.56%;锰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25.10%~70.98%。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蔗糖酶、β-葡萄糖苷酶和锰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与有机碳含量、烷基碳含量和烷基碳/烷氧碳值呈正相关,与羧基碳和芳香性呈负相关。综上所述,膨润土与秸秆配施能够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壤酶活性,增加活性有机碳含量,使土壤有机碳分子活化,有利于改善黄土高原旱作区土壤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秸秆还田 土壤有机 有机碳化学结构 酶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