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碳化硅双极结型晶体管新型自适应驱动电路
1
作者 唐赛 廖淋圆 +8 位作者 王俊 帅智康 尹新 肖靖 邓林峰 沈征 刘江 金锐 王耀华 《磁性元件与电源》 2016年第5期134-139,共6页
作为新型半导体材料功率器件的代表,碳化硅双极结型晶体管(SiCBJT)相较硅基晶体管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如高电流增益、优良的耐高温可靠性、制作工艺简单以及无碳化硅栅氧可靠性问题,在军用以及日常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作... 作为新型半导体材料功率器件的代表,碳化硅双极结型晶体管(SiCBJT)相较硅基晶体管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如高电流增益、优良的耐高温可靠性、制作工艺简单以及无碳化硅栅氧可靠性问题,在军用以及日常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作为电流型器件,即使在较大的电流增益系数下,SiCBJT的驱动损耗仍然不可忽略。为了节省驱动功耗,一系列的驱动方式被使用。本文将几种典型的传统BJT驱动应用于SiCBJT,并对其功耗,开关速度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其参数进行优化,最后提出了一种SiCBJT的新型自适应驱动,通过建立从集电极电流到基极电流的的正反馈,基极电流能够等比例的跟随集电极电流,使得电流增益系数保持稳定,简化了驱动电路并提高了电路的响应速度,同时大大减少了基极稳态驱动功耗。通过斩波电路的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驱动方式稳态功耗仅为恒定基极电流驱动方式稳态功耗的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结型晶体管 驱动功耗 电流
原文传递
SiC BJT的单电源基极驱动电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英 王耀洲 +2 位作者 陈乃铭 徐华娟 秦海鸿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31,共6页
探究Si C BJT基极驱动电路拓扑,对Si C BJT基极驱动电路损耗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提出单基极电阻和阻容网络两种单电源基极驱动方案,对开关速度进行了对比。针对单电源阻容网络驱动方案,对其关键电路参数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一款Si C ... 探究Si C BJT基极驱动电路拓扑,对Si C BJT基极驱动电路损耗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提出单基极电阻和阻容网络两种单电源基极驱动方案,对开关速度进行了对比。针对单电源阻容网络驱动方案,对其关键电路参数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一款Si C BJT器件给出了优化的参数组合设计结果,实验测试得出驱动1 200 V/6 A Si C BJT驱动损耗为3.85 W,该驱动电路优势明显,并具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技术 碳化硅晶体管 定量实验 单电源驱动 阻容网络 低损耗
下载PDF
4H-SiC BJT的Early电压分析
3
作者 韩茹 李聪 +1 位作者 杨银堂 贾护军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33-1437,共5页
通过考虑缓变基区4H-SiC BJT电流增益及器件内4种载流子复合过程,计算了4H-SiC BJT的厄利(Early)电压,分析了Early电压及电流增益的温度特性.结果表明,其他参数不变时,Early电压VA随发射区掺杂浓度NE增大而增大,随集电区掺杂浓度NC增大... 通过考虑缓变基区4H-SiC BJT电流增益及器件内4种载流子复合过程,计算了4H-SiC BJT的厄利(Early)电压,分析了Early电压及电流增益的温度特性.结果表明,其他参数不变时,Early电压VA随发射区掺杂浓度NE增大而增大,随集电区掺杂浓度NC增大而减小,随基区宽度W增大而增大.SiC中杂质非完全离化会影响4H-SiCBJT的Early电压及电流增益的温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双极晶体管 Early电压 共射电流增益 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