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铜碳复合物对1~21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林青杰 吴淑琴 +2 位作者 林诗颖 王长康 郭娉婷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0-98,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纳米铜碳复合物(NCCC)对1~21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并寻求可达到最大生产效益且无明显不良影响的NCCC最低添加剂量。试验共选取240只1日龄黄羽肉鸡公雏,随机分至4个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 本研究旨在探究纳米铜碳复合物(NCCC)对1~21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并寻求可达到最大生产效益且无明显不良影响的NCCC最低添加剂量。试验共选取240只1日龄黄羽肉鸡公雏,随机分至4个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其余3组则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0、100 mg/kg和200 mg/kg NCCC。其中,对照组和50 mg/kg NCCC组为铜安全剂量组,100、200 mg/kg NCCC组为铜高剂量添加组。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NCCC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就抗氧化功能而言,与对照组相比,50 mg/kg和200 mg/kg NCCC组的肉鸡空肠黏膜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比值提高了6.14%和8.57%,过氧化氢酶(CAT)含量也提高了28.38%和24.92%,但同时会导致丙二醛(MDA)的含量增加19.27%和13.39%(P<0.05)。就肠道屏障功能而言,与对照组相比,50 mg/kg和200 mg/kg NCCC添加组肉鸡空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升高了32.04%和29.80%,β-防御素9(β-DF9)含量升高了38.38%和25.41%(P<0.05),但50、100、200 mg/kg NCCC处理组屏障蛋白基因CLDN-1、CLDN-3、CLDN-1的表达水平降低了28.00%、10.00%和52.00%(P<0.05)。综上所述,1~21日龄黄羽肉鸡饲粮中添加NCCC对其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发育无显著影响,对抗氧化功能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有利有弊,因此,NCCC应用于肉鸡生产时,需要慎重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羽肉鸡 纳米铜碳复合物 生长性能 肠道屏障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纳米铜碳复合物对断奶伊拉兔生长性能和空肠机械屏障的影响
2
作者 狄斌 杨国峰 +5 位作者 廖维连 贺佳仪 钟辛悦 郭娉婷 高玉云 金灵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575-4586,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平纳米铜碳复合物(NCCC)对断奶伊拉兔生长性能和空肠机械屏障的影响。试验选取35日龄断奶伊拉兔2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分别为对照组(基础饲粮)、低剂量组(基础饲粮+50 mg/kg NCCC)、中剂量组...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平纳米铜碳复合物(NCCC)对断奶伊拉兔生长性能和空肠机械屏障的影响。试验选取35日龄断奶伊拉兔2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分别为对照组(基础饲粮)、低剂量组(基础饲粮+50 mg/kg NCCC)、中剂量组(基础饲粮+100 mg/kg NCCC)、高剂量组(基础饲粮+200 mg/kg NCCC)和抗生素组(基础饲粮+60 mg/kg盐霉素)。试验从仔兔35日龄开始,持续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00 mg/kg NCCC可显著提高断奶伊拉兔的平均日增重(P<0.05),饲粮中添加100和200 mg/kg NCCC可显著降低断奶伊拉兔的腹泻率(P<0.05),但添加不同水平的NCCC对断奶伊拉兔全净膛率、半净膛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50、100 mg/kg NCCC显著降低断奶伊拉兔蚓突指数(P<0.05),添加不同水平的NCCC显著降低了断奶伊拉兔胸腺指数(P<0.05),而添加不同水平的NCCC对断奶伊拉兔的脾脏指数和圆小囊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NCCC均可显著提高断奶伊拉兔空肠绒毛高度(P<0.05),且添加200 mg/kg NCCC可显著提高断奶伊拉兔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P<0.05)。在基因表达方面,饲粮中添加200 mg/kg NCCC可显著促进断奶伊拉兔空肠黏膜中闭合小环蛋白-1(ZO-1)的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而饲粮中添加50 mg/kg NCCC可显著促进断奶伊拉兔空肠黏膜中闭锁蛋白(OCLN)的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在饲粮中添加NCCC可通过提高断奶伊拉兔平均日增重、降低腹泻率、提高空肠绒毛高度和紧密连接蛋白的基因表达水平来修复断奶伊拉兔的空肠机械屏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铜碳复合物 断奶伊拉兔 生长性能 肠道机械屏障
下载PDF
提高硼铸铁气缸套硼碳复合物网孔等级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阎承康 高伟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0-32,共3页
对离心铸造气缸套采取内壁激冷的方法,使其硬质相——硼碳复合物的网孔直径提高1~2个等级。
关键词 气缸套 内壁激冷 碳复合物 离心铸造
下载PDF
二次包覆法制备煤沥青基硅/碳复合物及其锂离子电池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金莹 曲江英 +6 位作者 李杰兰 汤占磊 臧云浩 王涛 顾建峰 周钢 高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2-569,共8页
本文采用市售纳米硅为硅源,以软化点低、得碳率高、价格便宜的煤沥青作为碳源,通过两步包覆法制备了煤沥青基硅/碳(Si/C/C)复合物,并研究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得复合物的粒径在300~350 nm间,Si纳米粒子被... 本文采用市售纳米硅为硅源,以软化点低、得碳率高、价格便宜的煤沥青作为碳源,通过两步包覆法制备了煤沥青基硅/碳(Si/C/C)复合物,并研究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得复合物的粒径在300~350 nm间,Si纳米粒子被C包覆并相互连结成C-Si-C网络结构,其中Si含量为27%的硅/碳复合物(Si/C/C-27%)作为锂电池电极材料表现了良好的储锂性能。在0.1 A/g的小电流密度下,Si/C/C-27%的放电比容量为1281 mA·h/g;在3 A/g的大电流密度下,其放电比容量仍能保持在582 mA·h/g,表现了良好的倍率性能。Si/C/C-27%在2 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次的循环后其比容量保持率为76.61%,表现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相比于煤沥青基碳的一次包覆所得的硅/碳复合材料(Si/C),Si/C/C有效提高了Si纳米粒子的导电性并抑制了其在嵌锂和脱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本文提出的二次包覆的新方法为制备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沥青基 碳复合物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下载PDF
应用于生物医疗领域的碳纳米点及其复合物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晓筠 李波 +3 位作者 陈力 李迪 曲松楠 李志民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1-419,共19页
碳纳米点作为新兴的碳纳米材料,具备制备成本低、尺寸小、低毒、生物相容性高、水溶性好、易修饰、光物理性质独特等诸多优点,在生物医疗领域展现了独有的优势和应用前景。由于具有丰富的表面官能团,碳纳米点可以与靶向配体、医学影像... 碳纳米点作为新兴的碳纳米材料,具备制备成本低、尺寸小、低毒、生物相容性高、水溶性好、易修饰、光物理性质独特等诸多优点,在生物医疗领域展现了独有的优势和应用前景。由于具有丰富的表面官能团,碳纳米点可以与靶向配体、医学影像造影剂、核酸、化学药物、光敏剂、光热转换试剂等功能性诊断治疗试剂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目前,碳纳米点及其复合物在医学影像、基因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光热、光动力治疗等生物医学诊断治疗领域的应用正在被广泛的开发和报道。这些工作对开发基于碳纳米点的医学诊断治疗试剂及其临床推进具有重要意义,为推进人类重大疾病的个体化、可视化、非入侵式、小损伤的诊断治疗提供一种新的药物体系。本文将关注应用于诊断治疗领域的碳纳米点及其复合物的设计、构建及性能研究,对已报道的基于碳纳米点的诊断治疗试剂在生物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点 纳米点复合物 诊断治疗试剂 纳米医疗
下载PDF
碳点/β-环糊精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用于尿酸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满秀 曹艳蓉 +2 位作者 任光明 赵三虎 李海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5-80,共6页
以柠檬酸三钠为碳源,采用微波辅助制备碳点,用β-环糊精(β-CD)和碳点复合制备出碳点/β-CD复合物,并用荧光、紫外、红外光谱等进行表征。在pH=6.6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尿酸可使碳点/β-CD复合物的荧光增强,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 以柠檬酸三钠为碳源,采用微波辅助制备碳点,用β-环糊精(β-CD)和碳点复合制备出碳点/β-CD复合物,并用荧光、紫外、红外光谱等进行表征。在pH=6.6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尿酸可使碳点/β-CD复合物的荧光增强,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缓冲溶液及pH对荧光增强程度的影响,建立了测定尿样中尿酸含量的方法。碳点/β-CD复合物荧光增强程度与尿酸浓度在1.0×10^-6 mol·L^-1~3.0×10^-5 mol·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ΔF=4.8517 c+0.0106,相关系数r=1.00,检出限为4.7×10^-7 mol·L^-1。将该方法用于测定尿样中尿酸的含量,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β-CD复合物 荧光增强 尿酸
下载PDF
硅中的氮氧复合物和碳氧复合物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培东 余思明 +2 位作者 李立本 张锦心 阙端麟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698-703,共6页
前文[1]指出,硅中的氮氧复合物实质上是氮对-硅-氧复合体.本文运用这一结构模型预测了新的实验事实,并用实验进行了验证,同时分析了硅中的碳氧复合物,提出了硅中碳与氧,氮与氧相互作用的新见解.
关键词 氮氧复合物 复合物
下载PDF
刻蚀多壁碳纳米管/硫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玉惠 李庆洲 +1 位作者 李亚娟 刘又年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56-259,共4页
采用水热高温高压法用KOH刻蚀多壁碳纳米管(MWCNT),得到管长较短、管壁多孔的刻蚀MWCNT,用水热原位沉积法将刻蚀前后的MWCNT与硫复合。采用SEM、高角度环形暗场(HAADF)、XRD、比表面积分析、热重分析(TGA)、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 采用水热高温高压法用KOH刻蚀多壁碳纳米管(MWCNT),得到管长较短、管壁多孔的刻蚀MWCNT,用水热原位沉积法将刻蚀前后的MWCNT与硫复合。采用SEM、高角度环形暗场(HAADF)、XRD、比表面积分析、热重分析(TGA)、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等方法对材料进行测试。刻蚀MWCNT与硫复合均匀,含硫量为80%的刻蚀MWCNT/S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1.5-2.8 V充放电,0.1 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 118.9 m Ah/g,0.2 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717.6 m Ah/g,50次循环后比容量仍保持在607.6 m Ah/g,循环稳定性良好,库仑效率可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纳米管 复合物 水热原位沉积法
下载PDF
碳点/聚苯胺复合物的模板法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兰海蝶 阿孜古丽·木尔赛力木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7-103,120,共8页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合成了一种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丙烯酸(PS-b-PAA),通过核磁共振氢谱( 1 H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结构。以嵌段共聚物PS-b-PAA为模板制备了具有均匀形貌的聚苯胺(PANI...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合成了一种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丙烯酸(PS-b-PAA),通过核磁共振氢谱( 1 H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结构。以嵌段共聚物PS-b-PAA为模板制备了具有均匀形貌的聚苯胺(PANI)和碳点/聚苯胺(CDs/PANI)复合颗粒。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表征聚合物结构。透射电镜(TEM)、马尔文粒度分析仪确定导电聚合物颗粒的形貌及尺寸分布。结果表明,制得了平均直径为264 nm的PANI纳米棒和平均粒径为350 nm的类五边形不规则CDs/PANI颗粒。通过循环伏安、计时电位、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手段表征了材料的电容性能。认为材料具有较理想的赝电容行为和充放电能力,当电流密度为1 A/g时PANI和CDs/PANI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达到626 F/g、1 320 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法 点/聚苯胺复合物 电容特性
下载PDF
锂硫电池硫碳复合正极材料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1
10
作者 周兰 余爱水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1-220,共10页
二次锂硫电池被视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之一.但由于正极硫的电导率低(5×10-30S·cm-1),且在放电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多硫化物易溶于有机电解液,致使锂硫电池活性物质利用率降低,溶解后的多硫化物还会迁... 二次锂硫电池被视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之一.但由于正极硫的电导率低(5×10-30S·cm-1),且在放电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多硫化物易溶于有机电解液,致使锂硫电池活性物质利用率降低,溶解后的多硫化物还会迁移到负极,被还原成不溶物Li2S2/Li2S而沉积于负极锂,使电极结构遭受破坏,造成电池容量大幅衰减,循环性能差,从而限制了进一步的开发应用.研究表明,以碳作为导电骨架的硫碳复合正极材料能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了锂硫电池的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各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结合作者课题组的研究,重点探讨了硫碳复合正极材料,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单质硫 材料 碳复合物 正极
下载PDF
硫碳复合电极材料对锂硫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余劲鹏 陈一劲 +2 位作者 丁飞 唐致远 刘兴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42-1744,1759,共4页
利用商品化的S uper-P(S P)和ketjenblack(K B)作为硫载体,通过热处理制备了两种硫碳复合物,评估了其对锂硫电池性能的影响。与常规电极相比,采用热处理制备的两种复合物制备的电极,循环性能都有所提高,但可逆容量较低。通过提高电极的... 利用商品化的S uper-P(S P)和ketjenblack(K B)作为硫载体,通过热处理制备了两种硫碳复合物,评估了其对锂硫电池性能的影响。与常规电极相比,采用热处理制备的两种复合物制备的电极,循环性能都有所提高,但可逆容量较低。通过提高电极的导电能力,可大幅提高复合物的综合电化学性能。在电池制备中,发现对硫碳混合物进行热处理后,硫电极能明显获得较高的活性物质载量,使得其比能量并没有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二次电池 单质硫 碳复合物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海鹏 李珊珊 《辽宁化工》 CAS 2017年第11期1125-1127,共3页
锂离子电池发展至今,因其优异的性能,已成为新能源领域发展中的宠儿,大容量高倍率特性是目前该电池最重要的研究方向。具有高比容量和较低电压平台的硅成功的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有望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主要负极材料。根据近十多年来... 锂离子电池发展至今,因其优异的性能,已成为新能源领域发展中的宠儿,大容量高倍率特性是目前该电池最重要的研究方向。具有高比容量和较低电压平台的硅成功的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有望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主要负极材料。根据近十多年来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成果,本文讨论了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综述了国内外该材料的研究进展,系统地总结了目前硅碳材料改性的优势和不足,建议了今后应努力的方向和硅碳负极材料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碳复合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SnO2@碳纳米角复合物基NO2气体传感器的研究
13
作者 万梦宇 马欣瑶 +1 位作者 郭馨茹 曹豫阳 《应用物理》 CAS 2022年第7期395-402,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新颖的SnO2碳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2~3 nm的SnO2纳米颗粒均匀地分布在碳纳米角的表面。由于纳米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大,可以为NO2的检测提供足够的活性位点。SnO2纳米颗粒与碳框架之间的密切导电接触不仅为电子... 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新颖的SnO2碳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2~3 nm的SnO2纳米颗粒均匀地分布在碳纳米角的表面。由于纳米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大,可以为NO2的检测提供足够的活性位点。SnO2纳米颗粒与碳框架之间的密切导电接触不仅为电子转移提供了途径,而且抑制了SnO2在结晶过程中的生长和团聚。所制备的SnO2复合碳纳米角纳米结构材料表现出较好的气体传感性能。值得注意的是,在室温下SnO2@CNHs纳米复合材料对NO2的快速检测比相应的SnO2要高。本文也深入地讨论了气敏传感机制。为开发高效新型气体传感材料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锡 纳米角复合物 NO2气体传感特性 室温
下载PDF
硅/氧化硅/锡/碳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14
作者 马成海 高立军 《广东化工》 CAS 2011年第5期113-114,共2页
以一氧化硅、二氧化锡和导电碳(Super P)为原料,通过高能球磨,加入稀盐酸与糠醇发生聚合反应,再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得硅/氧化硅/锡/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XRD、SEM进行表征,并进行有关电化学性能测试,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5... 以一氧化硅、二氧化锡和导电碳(Super P)为原料,通过高能球磨,加入稀盐酸与糠醇发生聚合反应,再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得硅/氧化硅/锡/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XRD、SEM进行表征,并进行有关电化学性能测试,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503 mAh.g-1,循环性能得到了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硅/氧化硅/锡/碳复合物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碳结合碳纤维复合物用保护涂料
15
作者 张燕 《耐火与石灰》 2009年第6期37-40,共4页
碳结合碳纤维复合物(CBCF)通过与熔融硅直接反应,在复合物表面得到一层碳化硅层并对其进行改进。随后,已渗透硅的CBCF材料用泥浆-浸渍工艺、用含钇和铝的硅质玻璃进行涂层。对玻璃热处理时就会产生一个玻璃-陶瓷层,因此就得到一个多层... 碳结合碳纤维复合物(CBCF)通过与熔融硅直接反应,在复合物表面得到一层碳化硅层并对其进行改进。随后,已渗透硅的CBCF材料用泥浆-浸渍工艺、用含钇和铝的硅质玻璃进行涂层。对玻璃热处理时就会产生一个玻璃-陶瓷层,因此就得到一个多层抗氧化和抗侵蚀保护系统。通过显微技术和X-射线衍射测出了涂层的显微结构特征。受到控制的结晶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要晶相有:玻璃状方英石、硅酸钇(Y2Si2O7,Keiviite,β形式)和莫来石。它们是具有抗氧化和抗侵蚀保护的SiC涂层的碳质复合物的优质陶瓷材料,这是因为它们的热膨胀系数(CTE)非常接近SiC的热膨胀系数。在1375℃热处理时,微裂纹有可能闭合,这是因为利用了玻璃-陶瓷中残余玻璃的粘性流,因此为了延长保护系统的使用寿命,我们对这些都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陶瓷 基质复合物 氧化保护 泥浆渗透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锡/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16
作者 马成海 《广东化工》 CAS 2011年第8期278-278,280,共2页
以二氧化锡和导电碳(Super P)为原料,通过高能球磨,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得锡/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XRD、SEM进行表征,并进行有关电化学性能测试,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566.4 mAh.g-1,循环性能得到了较大改善。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锡/碳复合物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负极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来 刘开宇 +2 位作者 李艳 吕美玉 钟剑剑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39,共7页
采用鳞片石墨、纳米硅及水合葡萄糖为原料,通过液相固化及高温热解法制备了硅/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及电化学测试表征了该材料的结构及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复合材料... 采用鳞片石墨、纳米硅及水合葡萄糖为原料,通过液相固化及高温热解法制备了硅/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及电化学测试表征了该材料的结构及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复合材料由纳米硅颗粒、鳞片石墨及热解无定形碳组成,在无定形碳的包覆网络中,纳米硅颗粒分布在石墨片层上.该材料首次充电容量为733.6 mAh·g-1,首次库伦效率为69.98%,经20次循环后其容量保持率为80.01%,而纯纳米硅电极的容量保持率只有15.21%.在不同的电流密度下,该复合材料也展现了良好的电极循环性能,电化学性能的改善被认为是该材料的特殊结构以及碳包覆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复合物 负极 锂离子电池 包覆
下载PDF
基于链状Se_(m)S_(n)(2≤m+n≤4)小分子的硒硫碳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18
作者 严奉乾 景鑫国 +8 位作者 范廷云 朱禾生 刘闪 刘晨旭 吴熙 丁国彧 江伟伟 唐昌新 孙福根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5-653,共9页
将Se固溶复合到链状小硫分子S_(2~4)中,利用超微孔碳(UMC)的空间限域效应,在UMC中成功构建了链状Se_(m)S_(n)(2≤m+n≤4)小分子,并用作锂硫(Li⁃S)电池正极材料。与链状S_(2~4)小分子相比,改性后的Se_(m)S_(n)(2≤m+n≤4)小分子电导率更... 将Se固溶复合到链状小硫分子S_(2~4)中,利用超微孔碳(UMC)的空间限域效应,在UMC中成功构建了链状Se_(m)S_(n)(2≤m+n≤4)小分子,并用作锂硫(Li⁃S)电池正极材料。与链状S_(2~4)小分子相比,改性后的Se_(m)S_(n)(2≤m+n≤4)小分子电导率更高,锂化能更低,放电锂化过程更容易。所制得的UMC/Se_(m)S_(n)(2≤m+n≤4)复合正极材料的放电过程为一步固相转化反应,从而有效抑制了活性物质的穿梭流失。与UMC/S_(2~4)复合正极材料相比,UMC/Se_(m)S_(n)(2≤m+n≤4)复合正极材料的电荷传递阻抗更小,放电比容量更高。因此,UMC/Se_(m)S_(n)⁃40(2≤m+n≤4,w_(SeS_(2))∶w_(UMC)=4∶6)复合正极材料在0.1C时循环100次后,比容量依然保持有844 mAh·g^(-1);在0.5C下长时间循环500次时,每次循环容量损失仅约为0.07%,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硫正极 硒硫固溶体 小硫分子 硒硫碳复合物
下载PDF
一维金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Ⅱ.金纳米棒(丝)和金纳米粒子/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合成和组装 被引量:5
19
作者 董守安 《贵金属》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7-54,共8页
金纳米棒的光学性质和潜在应用在第一部分已经做了介绍,本部分将对金纳米棒和金纳米粒子/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合成和组装研究进行综述,包括:金纳米棒(或丝)的各种合成方法;棒的形状转化;自组装纳米结构和金纳米粒子/碳纳米管复合物的研究。
关键词 金属材料 一维金纳米材料 合成 组装 金/纳米中管复合物
下载PDF
多孔钴-镍-锌氧化物/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水蓉 刘开宇 +2 位作者 易小艺 何方 谢清亮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4年第6期607-613,共7页
以Co(NO3)2·6H2O和Ni(NO3)2·6H2O为原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5为模板剂和碳锌的原料来源,制备了前驱体,随后通过高温煅烧法合成了多孔钴-镍-锌氧化物/碳纳米复合物。应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氮气吸附-脱附测试等手... 以Co(NO3)2·6H2O和Ni(NO3)2·6H2O为原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5为模板剂和碳锌的原料来源,制备了前驱体,随后通过高温煅烧法合成了多孔钴-镍-锌氧化物/碳纳米复合物。应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氮气吸附-脱附测试等手段对样品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研究,发现钴-镍-锌氧化物/碳复合物有多孔结构,比表面积高达155 m2/g。采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等方法研究了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1A/g的电流密度下,钴-镍-锌氧化物/碳纳米复合物的比容量为804 F/g,远高于钴-镍氧化物的比容量(180 F/g),且1000次循环后其比容量仍保持94.4%;在高电流密度10A/g下,比容量保持率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镍-锌氧化物/纳米复合物 MOF-5 模板法 超级电容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