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近40年梯田建设的土壤固碳效益初步估算
1
作者 张玥 郭学锋 +1 位作者 韩剑桥 孙彭成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0-197,共8页
[目的]为揭示黄土高原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时空规律和梯田土壤固碳时空分布特征。[方法]基于META分析的方法,研究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和梯田修建年限的变化特征,分析黄土高原各区域梯田土壤固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1)SOC... [目的]为揭示黄土高原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时空规律和梯田土壤固碳时空分布特征。[方法]基于META分析的方法,研究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和梯田修建年限的变化特征,分析黄土高原各区域梯田土壤固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1)SOC含量和固碳效益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80—100 cm土层的SOC含量为0-20 cm土层的60.74%,0—20 cm土层的固碳效益为23.1%,80—100 cm土层为5.7%。(2)梯田固碳效益随修建年限呈非线性增加,梯田0—20 cm土层固碳效益由修建第1年的-8.29%逐步增加,在第24年时达到最大值34%,此后保持稳定。(3)1979-2023年黄土高原梯田总固碳约为38.29 Mt C,平均固碳38.49 t C/(km^(2)·a)。泾河上中游流域平均固碳速率最高,为50.14 t C/(km^(2)·a),河龙区间平均固碳速率最低,为29.04 t C/(km^(2)·a)。[结论]在黄土高原兴修梯田可以提高SOC含量,并且梯田的固碳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需要科学的设计及管护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固碳效益。在黄土高原开展梯田建设加之合理规划、设计、科学的管护是提高区域土壤固碳效益的有效措施。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固碳效益核算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梯田 土壤固碳效益 META分析
下载PDF
面向铁路选线的全生命周期减碳效益估算方法
2
作者 宋洪锐 胥岚月 曾勇 《高速铁路技术》 2024年第1期58-62,67,共6页
铁路选线方案设计对于铁路能否充分发挥减碳能力具有显著影响。为了评估铁路选线方案的减碳能力,分析了铁路全生命周期减碳效益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减碳效益估算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应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某城际铁路研究地段全... 铁路选线方案设计对于铁路能否充分发挥减碳能力具有显著影响。为了评估铁路选线方案的减碳能力,分析了铁路全生命周期减碳效益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减碳效益估算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应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某城际铁路研究地段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为21.42×10^(8)kg,而间接减碳量为79.58×10^(8)kg,减碳效益达到58.16×10^(8)kg;(2)本文提出的铁路全生命周期减碳效益估算方法可有效评估选线设计方案带来的减碳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选线 全生命周期 排放 碳效益
下载PDF
公园城市建设的减碳效益及其评价——以成都市公园城市建成区为例
3
作者 王滔 赵磊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1期43-47,共5页
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集中地,城市CO_(2)排放占比约全球的75%。公园城市追求“人-自然-城市”全生态的协调发展,以此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城市减碳措施可大致分为六类,其中绿地碳汇是目前效益较高的一类。回顾成都市近... 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集中地,城市CO_(2)排放占比约全球的75%。公园城市追求“人-自然-城市”全生态的协调发展,以此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城市减碳措施可大致分为六类,其中绿地碳汇是目前效益较高的一类。回顾成都市近五年建成区绿地面积,并根据碳汇理论粗略计算出绿地每年CO_(2)吸收量与固碳量,绿地CO_(2)吸收量从2018年的2483.03万t增长到2022年的2954.69万t;绿地CO_(2)固碳量从2018年的582.64万t增长到2022年的711.64万t。同时以2019年为例,城市建成区绿地吸收CO_(2)年排放量的41.58%,固碳以及碳汇可以占CO_(2)年排放量的9.74%。公园城市发展理念对减碳效益有着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碳效益 排放权
下载PDF
虚拟电厂技术的减排降碳效益研究
4
作者 黄阮明 李灏恩 +3 位作者 戚宇辰 宋天立 陶佳佳 孙波 《电工技术》 2024年第14期197-200,共4页
灵活性资源的加入使得电力系统具有强不稳定性,虚拟电厂作为“源网荷储”创新技术体系中的新兴技术,能够有效破解该难题。研究虚拟电厂技术减排降碳效益,对于新型电力系统低碳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刻画了虚拟电厂技术的碳足迹;然... 灵活性资源的加入使得电力系统具有强不稳定性,虚拟电厂作为“源网荷储”创新技术体系中的新兴技术,能够有效破解该难题。研究虚拟电厂技术减排降碳效益,对于新型电力系统低碳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刻画了虚拟电厂技术的碳足迹;然后相比于燃煤机组参与辅助服务的碳足迹,构建衡量虚拟电厂技术减排降碳效益的多项指标;最后通过算例验证虚拟电厂技术的低碳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技术 足迹 辅助服务 减排降碳效益
下载PDF
基于全生命周期法的储能技术减排降碳效益评估
5
作者 黄阮明 费斐 +3 位作者 李灏恩 陶佳佳 张一凡 孙波 《电力与能源》 2024年第1期71-76,共6页
基于“双碳”战略下的电网技术创新趋势,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向能源电力低碳方向转型发展。储能技术作为“源网荷储”创新技术体系中的重要创新技术,衡量其减排降碳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法的储能技术碳足迹核算模型,明... 基于“双碳”战略下的电网技术创新趋势,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向能源电力低碳方向转型发展。储能技术作为“源网荷储”创新技术体系中的重要创新技术,衡量其减排降碳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法的储能技术碳足迹核算模型,明晰了储能技术各生命周期阶段的碳足迹,构建了3个减排降碳效益指标,用以评估储能技术的减排降碳效益。通过灵敏度分析了影响储能技术减排降碳效益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模式,以便进一步提高储能技术的减排降碳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命周期法 储能技术 足迹 减排降碳效益
下载PDF
风煤富集区域的风-氢-煤化工多能耦合系统碳排放核算与低碳效益评估 被引量:9
6
作者 王进君 郭建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104,共11页
针对风煤富集区域的风-氢-煤化工多能耦合系统(wind power-hydrogen energy storage-coal chemical multi-funtiaonal coupling system,WP-HES&CCMFCS)的低碳问题,基于排放因子法提出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多能耦合系统的碳... 针对风煤富集区域的风-氢-煤化工多能耦合系统(wind power-hydrogen energy storage-coal chemical multi-funtiaonal coupling system,WP-HES&CCMFCS)的低碳问题,基于排放因子法提出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多能耦合系统的碳排放核算和低碳效益评估方法。首先,阐述多能耦合系统结构及其碳排放核算和低碳效益评估流程;利用广义Bass模型的不同冲击函数设定3种情景,并预测多能耦合系统关键环节风电在各情景下到2025年的技术扩散趋势;其次,综合考虑系统的能量流动约束和稳定运行约束,构建多能耦合系统的碳排放核算和低碳效益评估模型;最后,以新疆地区风电场和煤化工企业为背景进行验证。结果表明,2种低碳情景较既定情景净收益提升分别为7.88%和3.54%,碳配额交易收益提升分别为31.73%和15.39%,并通过灵敏度分析得出2种耦合参数在特定区域时系统规划结果性价比将更低,为后续多能系统规划提供了新思路,并为工程决策者提供了规避低性价比的投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煤化工 BASS模型 排放 碳效益
下载PDF
珠江流域农业净碳效益评估与补偿研究
7
作者 张眉 林伟强 杨云蛟 《南方农业》 2023年第5期48-53,共6页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全球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实施碳减排,实现碳中和是国际社会绿色发展的共同目标。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流域经济在带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农业碳排放。珠江是中国流量第二大河流,通过评估珠江流域...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全球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实施碳减排,实现碳中和是国际社会绿色发展的共同目标。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流域经济在带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农业碳排放。珠江是中国流量第二大河流,通过评估珠江流域各省的净碳效益,指出位于珠江中下游的湖南、江西两省净碳效益为正值,是碳赤字、碳补偿省份,年均补偿额度约为3.5亿元;而位于珠江中上游的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净碳效益为负值,是碳盈余、碳受偿省份,年均受偿额度约为7.6亿元。提出政策建议:1)加强珠江流域各省农业碳生态补偿的政策支撑,构建跨省(区)流域农业碳生态补偿机制;2)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流域农业碳补偿机制;3)发展新生产模式,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升农业增汇和固碳技术;4)流域各省(区)实现自我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效益 农业补偿 珠江流域
下载PDF
高校校园绿地植物群落固碳效益分析及高固碳植物群落优化对策--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
8
作者 周小梅 李曦蕊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11期123-128,共6页
自工业革命以来,空气质量问题愈发严重,逐渐出现“碳污染”现象,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了热点话题。1997年签署的《京都协议书》让学者开始对碳排放进行研究,并提出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进行固碳释氧从而改善气候环境的理论。因此,对植... 自工业革命以来,空气质量问题愈发严重,逐渐出现“碳污染”现象,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了热点话题。1997年签署的《京都协议书》让学者开始对碳排放进行研究,并提出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进行固碳释氧从而改善气候环境的理论。因此,对植物固碳效益的研究不仅可以为高固碳化植物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同时也对未来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但目前针对校园绿地方面的讨论不足,校园绿地植物群落固碳效益的研究缺乏定量化分析。因此,本文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基于调研分析与数据统计,分别从植物固碳能力的评价和群落特征因子对固碳效益的影响2方面进行研究,包括对各类植物固碳量的比较和植物群落的树种组成、平均胸径、栽植密度、郁闭度和层次结构对固碳效益的影响进行分析。针对校园植物群落存在的问题,进行高固碳化植物配置,为校园绿地高固碳植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提高校园固碳水平;并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低碳校园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绿地 碳效益 植物群落 生态理念
下载PDF
闽江电动货船经济效益和减碳效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光斌 欧珊珊 +1 位作者 王金友 江岳文 《能源与环境》 2023年第2期74-76,84,共4页
燃油船舶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日俱增,而电动船作为1种新式的电油替代船型,凭借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效益,正逐步进入大众视野。该文对闽江千吨级换电货船进行经济与环保2方面的综合效益评价,并将其与传统油船进行能耗效益对比分析,最后根据电... 燃油船舶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日俱增,而电动船作为1种新式的电油替代船型,凭借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效益,正逐步进入大众视野。该文对闽江千吨级换电货船进行经济与环保2方面的综合效益评价,并将其与传统油船进行能耗效益对比分析,最后根据电池租赁价格的变化,对相关经济指标进行敏感度分析,以期发扬电动船舶的独到优势,促进电动船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船舶 碳效益 经济效益 环保减排 闽江
下载PDF
电网低碳效益评估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85
10
作者 康重庆 周天睿 +1 位作者 陈启鑫 葛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7,共7页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挑战,而电力行业的低碳化发展则是应对挑战的关键举措。电网是连接发电侧和用电侧的枢纽,也是实现发电侧与用电侧低碳效益的重要载体,在实现电力低碳化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文...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挑战,而电力行业的低碳化发展则是应对挑战的关键举措。电网是连接发电侧和用电侧的枢纽,也是实现发电侧与用电侧低碳效益的重要载体,在实现电力低碳化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在深入探讨电网低碳效益的形成机理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电网低碳效益的概念与相应的分析方法,并建立了一个标准化的电网低碳效益评估模型,以实现对于不同输电网络与不同能量传输模式的量化分析与灵敏度判别。文章还根据我国典型数据分析了电网在电能传输过程中的低碳效益,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 电网低碳效益 减排 能源转运 评估模型
下载PDF
基于时序仿真的新能源消纳能力分析及其低碳效益评估 被引量:63
11
作者 曹阳 李鹏 +3 位作者 袁越 张新松 郭思琪 张程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60-66,共7页
从新能源消纳角度出发,对影响大规模新能源并网低碳效益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新能源限电率作为衡量新能源并网的低碳效益评估指标。基于此,综合考虑风光出力特性、负荷特性、机组调峰特性、供热机组热电耦合特性、开机方式和电... 从新能源消纳角度出发,对影响大规模新能源并网低碳效益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新能源限电率作为衡量新能源并网的低碳效益评估指标。基于此,综合考虑风光出力特性、负荷特性、机组调峰特性、供热机组热电耦合特性、开机方式和电网输送能力等因素,建立了计及大规模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年度时序生产模拟仿真模型。该模型是混合整数规划问题,采用分支界定法对其进行求解。以某省级电网为例,对影响电网低碳经济因素进行量化分析,计算结果验证了所提时序仿真模型的合理性及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对中国低碳经济要求下的网源规划及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仿真 碳效益 新能源消纳 新能源限电率 分支界定法
下载PDF
桂西北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退耕还林还草的固碳效益评价 被引量:19
12
作者 刘淑娟 张伟 +1 位作者 王克林 苏以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5528-5536,共9页
退耕还林还草作为桂西北喀斯特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转变方式,对该区域产生了积极的生态效益。就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对该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将剖面碳密度与深度做对数拟合得到的参数进行协同克里格插值的... 退耕还林还草作为桂西北喀斯特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转变方式,对该区域产生了积极的生态效益。就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对该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将剖面碳密度与深度做对数拟合得到的参数进行协同克里格插值的方法能较准确估算研究区碳密度,R2为0.723;2)退耕还林还草措施对土壤有机碳(SOC)含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耕地(19.3 g/kg)转变为牧草(23.5 g/kg,退耕近10a)和草地(34.6 g/kg,退耕30a)的SOC含量均有增加,转变为人工林(17.8 g/kg,退耕8a)的SOC含量略有下降;3)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研究区土壤碳储量提高了23.43%,退耕后单位面积土壤碳储量为2938 t C/km^2;4)种植牧草兼顾固碳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一种较好的退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峰丛洼地 退耕还林还草 碳效益
下载PDF
清洁能源与电动汽车充电站协调投资的低碳效益分析 被引量:22
13
作者 卢志刚 姜春光 +2 位作者 李学平 赵号 王荟敬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63-171,共9页
针对CO_2减排规划目标,引入低碳效益的概念,即使用全寿命周期内某减排项目单位投资的碳减排量来评价不同减排技术的减排效率。以低碳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风电、光伏电源和电动汽车充电站协调投资模型。采用改进的离散细菌群体趋药性算... 针对CO_2减排规划目标,引入低碳效益的概念,即使用全寿命周期内某减排项目单位投资的碳减排量来评价不同减排技术的减排效率。以低碳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风电、光伏电源和电动汽车充电站协调投资模型。采用改进的离散细菌群体趋药性算法进行求解,通过对实例的计算分析得到符合减排要求的投资规划方案。最后对比以CO_2减排量最大为目标函数的投资策略,证明所提模型和优化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效益 风电 光伏电源 电动汽车充电站 协调投资模型
下载PDF
不同蔬菜品种生产效益和碳效益评价 被引量:12
14
作者 胡亮 文礼章 +2 位作者 彭云鹏 易倩 徐练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92-101,共10页
实验通过对浏阳市4个农场2种生产模式8种蔬菜3年的经济(生产成本、投入产出比等)和环境(碳排放量、碳足迹)指标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有机生产模式的投入产出比和碳足迹分别为无公害生产的18.5%和87.4%;(2)肥料和电耗是最主要的碳排... 实验通过对浏阳市4个农场2种生产模式8种蔬菜3年的经济(生产成本、投入产出比等)和环境(碳排放量、碳足迹)指标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有机生产模式的投入产出比和碳足迹分别为无公害生产的18.5%和87.4%;(2)肥料和电耗是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分别占碳排放总量的58.76%和16.67%;(3)碳排放量和碳足迹都与N肥之间成正相关关系,即施用的N肥越多,碳排放量就越多,碳足迹也越大;(4)有机模式下,有机肥用量达到122 352 kg·hm^(-2)时,作物产量最大;而无公害模式下,农用化学品投入20 103元·hm^(-2)时,叶菜产量最大。因此,要保障蔬菜增产丰收,同时尽可能地减少碳排放量,其主要出路在于推广有机模式,增施有机肥,减少无机N肥和其他农用化学品的使用,建立节水灌溉体系以节约用电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效益 碳效益 生命周期评价法 蔬菜生产
下载PDF
智能配用电园区低碳效益仿真与评价系统及其在江西的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辛建波 范瑞祥 +2 位作者 郑蜀江 赵唯嘉 周天睿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6-90,共5页
电力系统的碳排放监测与统计是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现有的电力系统碳排放的计算方法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与实际工程的结合亟待提高。在江西共青城的智能电网示范工程中建立了较为全面的低碳效益仿真与评价系统。从共青城... 电力系统的碳排放监测与统计是电力行业低碳化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现有的电力系统碳排放的计算方法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与实际工程的结合亟待提高。在江西共青城的智能电网示范工程中建立了较为全面的低碳效益仿真与评价系统。从共青城智能电网示范工程出发,介绍了低碳效益仿真与评价系统的应用对象和目标:介绍了低碳效益仿真与评价系统的总体构架,结合系统界面图从碳排放在线监测、低碳规划仿真对比、规划方案的效益分析三个方面介绍了低碳效益仿真与评价系统的具体功能,并展示了系统对示范工程各类效益的仿真计算结果。最后对低碳效益仿真与评价系统的应用价值和发展空间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 智能电网 碳效益仿真与评价 排放流
下载PDF
基于碳效益的零部件制造工艺决策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程海琴 曹华军 +1 位作者 李洪丞 罗毅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18-2025,共8页
鉴于同一种零部件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工艺路线完成图纸规定的加工技术要求,而不同工艺路线的物料利用率、能耗、生产时间和成本效益等指标均存在较大差异,综合考虑上述指标提出碳效益这一新的低碳制造综合评价指标,并对其量化计算方法... 鉴于同一种零部件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工艺路线完成图纸规定的加工技术要求,而不同工艺路线的物料利用率、能耗、生产时间和成本效益等指标均存在较大差异,综合考虑上述指标提出碳效益这一新的低碳制造综合评价指标,并对其量化计算方法进行研究,特别是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建立了一种以碳效益极大化为目标的多工艺低碳制造决策模型,并对碳效益因产量而动态变化的特性进行分析。以某汽车变速箱齿轮为例,分析和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效益 制造 工艺决策 齿轮加工
下载PDF
计及低碳效益的分布式发电优化配置 被引量:13
17
作者 邓晶 周任军 +1 位作者 郑思 任俞霖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2,共6页
首先对电力系统各个环节进行低碳分析,针对配电网分布式发电DG(distributed generation)优化配置问题,提出了低碳费用、电压安全、有功网损这三个评估配电网效益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分布式发电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应用最大满意度... 首先对电力系统各个环节进行低碳分析,针对配电网分布式发电DG(distributed generation)优化配置问题,提出了低碳费用、电压安全、有功网损这三个评估配电网效益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分布式发电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应用最大满意度法将多目标规划转化成单目标规划问题,并用模拟植物生长算法PG-SA(plant growth simulation algorithm)对上述模型进行求解。算例表明该模型确定的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的位置和容量可有效减少碳排放、提高系统运行电压,降低有功网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配电网 碳效益 多目标优化配置 模拟植物生长算法
下载PDF
考虑P2G备用服务的电—气联合网络风电消纳及低碳效益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许志恒 张勇军 陈泽兴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45,共10页
近几年来电转气技术的发展,促使电能和天然气实现能源的双向转换,增强了电—气联合网络的耦合,为解决传统电网风电消纳能力不足的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该文充分考虑电网、天然气网的约束及电转气技术的能量转换关系,以系统运行总成本最... 近几年来电转气技术的发展,促使电能和天然气实现能源的双向转换,增强了电—气联合网络的耦合,为解决传统电网风电消纳能力不足的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该文充分考虑电网、天然气网的约束及电转气技术的能量转换关系,以系统运行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含电转气的电—气联合网络经济调度模型,并通过MATLAB编写内点法程序进行模型求解。采用修改的IEEE-39节点系统和比利时20节点天然气网组成的联合网络作为仿真系统。设置无电转气接入,以及电转气接入后有无考虑气网约束和电转气有无提供系统备用共5种场景,并考虑电转气的碳捕获能力,分析不同场景下风电的消纳情况和低碳效益。验证了通过引入电转气,提高联合网络风电消纳和低碳运行能力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转气 旋转备用 风电消纳 碳效益
下载PDF
人工修复措施对严重退化红壤固碳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黄荣珍 樊后保 +1 位作者 李凤 肖龙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0-64,共5页
固碳效益是侵蚀退化地水土保持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全面评价生态修复意义重大。从人工促进生态修复林分固碳功能出发,以裸露地为对照,不同人工修复措施林分为研究对象,对其碳储量及固碳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工修复显著增加... 固碳效益是侵蚀退化地水土保持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全面评价生态修复意义重大。从人工促进生态修复林分固碳功能出发,以裸露地为对照,不同人工修复措施林分为研究对象,对其碳储量及固碳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工修复显著增加了植被碳库和土壤碳库的碳储量,强烈干扰马尾松、竹节沟马尾松、种草竹节沟马尾松和竹节沟湿地松植被碳库分别为6.12,6.83,8.20和32.69t/hm2,其土壤碳库分别为裸露地的1.16,1.37,1.60和2.71倍,固碳总价值分别比裸露地增加了0.36,0.60,0.87和2.7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红壤 人工促进修复 碳效益
下载PDF
我国智能电网的低碳效益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安伟 乐全明 曹洪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1-74,共4页
智能电网通过电源优化综合能力、电网增效综合能力、负荷整形综合能力、用户节能综合能力实现节能减排。文章分析智能电网节能减排能力,并对其进行测算,以对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节能减排有更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碳效益 测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