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肥对夏玉米花粒期叶片衰老、氮素运移效率及碳氮比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海斌 石媛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76-86,共11页
探明不同氮肥水平对夏玉米花粒期叶片衰老过程、氮素运移效率及碳氮比(C/N)的影响,有助于理解不同氮肥水平叶片衰老差异产生的机制,为玉米叶片衰老调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裂区试验设计,设置品种和氮肥2个因素,4个氮肥水平为N_(0)(0 kg/h... 探明不同氮肥水平对夏玉米花粒期叶片衰老过程、氮素运移效率及碳氮比(C/N)的影响,有助于理解不同氮肥水平叶片衰老差异产生的机制,为玉米叶片衰老调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裂区试验设计,设置品种和氮肥2个因素,4个氮肥水平为N_(0)(0 kg/hm~2)、N_(1)(150 kg/hm~2)、N_(2)(250 kg/hm~2)、N_(3)(300 kg/hm~2),研究不同氮肥水平对相对持绿叶面积、最大叶片衰老速率及其出现时间、叶片氮素累积量、氮素运移效率及碳氮比(C/N)的影响。结果表明,N_(2)施氮量(250 kg/hm~2)提高了相对持绿叶面积,延缓了叶片衰老,降低了叶片的最大衰老速率,延长了最大衰老速率出现的时间。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叶片氮素累积量不施氮处理呈单调递减趋势,施氮处理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随施氮量的增加叶片氮素累积量有升高趋势。施氮显著提高了叶片氮素运移效率,随施氮量的增加郑单958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庐玉9105基本呈单调递增趋势。叶片C/N随着玉米生育进程的推进呈现单调递增趋势,随施氮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片氮素运移效率与叶片氮素累积量、相对持绿叶面积、叶片C/N、T_(max)呈正相关性,而叶片氮素累积量、相对持绿叶面积与V_(max)、叶片C/N呈负相关关系。从整体看,施氮量250 kg/hm~2可维持较高的相对持绿叶面积,降低叶片最大衰老速率及延长其出现的时间,提高叶片氮素累积量及运移效率,协调碳氮代谢使碳氮比(C/N)维持在合理区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花粒期 叶片衰老 氮素运移效率 碳氮比(c/N)
下载PDF
不同C/N水平对草鱼池生物絮团的形成及其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39
2
作者 卢炳国 王海英 +5 位作者 谢骏 王广军 余德光 李志斐 郁二蒙 龚望宝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20-1228,共9页
为了研究草鱼池生物絮团形成所需的适合C/N,实验分析不同C/N水平对水泥池中生物絮团的形成、水质及草鱼生长的影响。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C/N为10.8∶1),实验组在基础饲料上添加葡萄糖,控制C/N分别为15∶1、20∶1和25∶1。结果显示,当C/N... 为了研究草鱼池生物絮团形成所需的适合C/N,实验分析不同C/N水平对水泥池中生物絮团的形成、水质及草鱼生长的影响。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C/N为10.8∶1),实验组在基础饲料上添加葡萄糖,控制C/N分别为15∶1、20∶1和25∶1。结果显示,当C/N≥15时,形成的生物絮团可以有效的调节水质,降低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水平;各组的生物絮团体积指数(FVI)随养殖时间逐步增加,在第14天趋于稳定;随着C/N增高,尽管实验组水体中形成的生物絮团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草鱼生长却呈下降趋势。综合而言,生物絮团技术应用于草鱼养殖适宜的C/N为15,该比值能促进生物絮团的形成,并能有效降低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生物絮团 碳氮比(c N) 水质
下载PDF
A^2O工艺和A^2O+BCO工艺的脱氮除磷性能比较 被引量:27
3
作者 赵伟华 王梅香 +4 位作者 李健伟 冯岩 刘博 李夕耀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94-999,共6页
以实际低C/N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依次分别采用A^2O工艺和A^2O+BC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考察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试验在进水负荷和运行参数基本维持不变的情况下运行134d.结果表明,相对于A^2O系统,A^2O+BCO系统由于采用双污泥工艺,硝化菌... 以实际低C/N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依次分别采用A^2O工艺和A^2O+BC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考察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试验在进水负荷和运行参数基本维持不变的情况下运行134d.结果表明,相对于A^2O系统,A^2O+BCO系统由于采用双污泥工艺,硝化菌和聚磷菌(PAOs)污泥龄分离,同时反硝化除磷"一碳两用",碳源利用率更高,TN和TP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8%和28%.其次FISH试验表明,在稳定运行的A^2O+BCO工艺中,PAOs比例为22%,远远超过A^2O中7%的比例,从微生物角度证明了脱氮除磷效果好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比(c/N) A^2O工艺 A^2O+BcO工艺 反硝化除磷 双污泥
下载PDF
集成模块系统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低碳氮比污水的试验 被引量:17
4
作者 邓时海 李德生 +1 位作者 卢阳阳 曾琪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59-2265,共7页
以模拟低 C/N 比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集成模块式污水处理装置与技术,在反应器主反应区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研究了在不同 DO、HRT、C/N 比、pH 值下污水氨氮、总氮的去除,研究结果表明,DO=1.2~1.4mg/L,总 HRT=20h(主反应区 HR... 以模拟低 C/N 比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集成模块式污水处理装置与技术,在反应器主反应区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研究了在不同 DO、HRT、C/N 比、pH 值下污水氨氮、总氮的去除,研究结果表明,DO=1.2~1.4mg/L,总 HRT=20h(主反应区 HRT=8h),原水C/N=5:1,pH=7.5时,NH3--N可以从15mg/L降至2.5mg/L,总氮可以从20mg/L降至4mg/L,去除率可以达到83%和80%;主反应区SND动力学模型求解得出集成模块式污水处理 SND 动力学方程及反硝化过程中硝酸盐氮饱和常数K 3NO N-=1.55mg/L,远高于普通活性污泥反硝化-过程中的饱和常数0.06~0.2mg/L.集成模块式污水处理技术能高效去除低C/N比污水中的总氮,且具有运行稳定和抗冲击等优点.为中小城镇生活污水深度脱氮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模块式污水处理装置 同步硝化反硝化(SND) 碳氮比(c/N)污水 深度脱氮 动力学模型求解
下载PDF
碳氮比对分段进水多级A/O工艺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杰云 张智 +4 位作者 任丽平 赵青 金可 张青松 胡玲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5-128,共4页
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进水碳氮比(C/N)为4~8时对多级A/O系统生物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了多级A/O系统中COD、NH3—N、NO3-—N、NO2-—N、TN的沿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进水C/N对多级A/O系统去除COD及NH3—N影响不明显,COD去除... 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进水碳氮比(C/N)为4~8时对多级A/O系统生物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了多级A/O系统中COD、NH3—N、NO3-—N、NO2-—N、TN的沿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进水C/N对多级A/O系统去除COD及NH3—N影响不明显,COD去除率稳定在85.2%~94.6%,平均去除率为89.2%,氨氮去除率始终保持在93.0%~99.4%,平均去除率为96.5%,系统具有良好的硝化能力。进水C/N对反硝化脱氮影响明显,系统的反硝化作用随C/N的增大有所增强,在C/N为8时,第一级反硝化程度达到91.1%,接近完全反硝化,硝化程度逐级降低,第三级时为39.3%;TN去除率在C/N为4、6、8的工况下分别为44.7%、68.9%和8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A/O工艺 碳氮比(c/N) 分段进水 生物脱氮 沿程变化
下载PDF
一体化A/O工艺碳氮比对脱氮除碳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德豪 谢文玉 +1 位作者 刘勇弟 凌洪吉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1-464,共4页
依据好氧硝化和缺氧反硝化生物脱氮除碳工艺原理,设计了一体化生物膜法A/O反应器,并将其应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取得了理想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HRT=12h,COD进水浓度处于150~500mg/L范围内,COD的去除率均在90%... 依据好氧硝化和缺氧反硝化生物脱氮除碳工艺原理,设计了一体化生物膜法A/O反应器,并将其应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取得了理想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HRT=12h,COD进水浓度处于150~500mg/L范围内,COD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且出水均在40mg/L以下;当C/N比为8.5以下时,NH3-N去除率高于90%,其出水浓度小于5mg/L;当C/N比为7.5左右时,具有较高的总氮脱除效果,TN去除率可达到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A/O 工艺碳氮比(c/N) 脱氮
下载PDF
生物絮团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生长、消化酶和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孙盛明 戈贤平 +2 位作者 朱健 江晓浚 张武肖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55,共7页
为了研究零换水条件下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养殖水体生物絮团形成所需的适合的碳氮比(C/N),以及不同C/N形成的生物絮团对团头鲂生长、消化酶活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本实验设计4个不同C/N实验组,包括投喂基础饲料(C/N=8... 为了研究零换水条件下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养殖水体生物絮团形成所需的适合的碳氮比(C/N),以及不同C/N形成的生物絮团对团头鲂生长、消化酶活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本实验设计4个不同C/N实验组,包括投喂基础饲料(C/N=8∶1)的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上添加葡萄糖的处理组,其中将处理组的C/N分别调整为12∶1(C/N12)、16∶1(C/N16)和20∶1(C/N20)。结果显示,C/N16和C/N20处理组中团头鲂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N16和C/N20处理组中团头鲂肠道的蛋白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各实验组中团头鲂肠道的脂肪酶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C/N16和C/N20处理组中团头鲂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和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生物絮团技术应用于团头鲂养殖适宜的C/N应不低于16,该条件下形成的生物絮团能有效提高团头鲂生长、消化酶和免疫相关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团 团头鲂 碳氮比(c/N) 消化酶 免疫酶
下载PDF
HRT对A/O-BF处理低碳氮比农村生活污水脱氮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凌宇 赵远哲 +5 位作者 王海燕 闫国凯 常洋 董伟羊 储昭升 王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27-935,共9页
通过四组平行小试装置,研究空床水力停留时间(HRT)对缺氧/好氧生物滤池(Anoxic/oxic biofilter,A/O-BF)去除低碳氮比(C/N)农村生活污水中氮的影响;结合高通量测序,研究了不同HRT条件下的脱氮效能和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征,优选出最佳HRT.结... 通过四组平行小试装置,研究空床水力停留时间(HRT)对缺氧/好氧生物滤池(Anoxic/oxic biofilter,A/O-BF)去除低碳氮比(C/N)农村生活污水中氮的影响;结合高通量测序,研究了不同HRT条件下的脱氮效能和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征,优选出最佳HRT.结果表明:①缺氧段HRT为6 h的条件下,好氧段HRT为9和10 h时,A/O-BF对NH_(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均分别为99%和75%,显著高于HRT为7 h(分别为93%和66%)和8 h(分别为96%和70%)时的情况.②好氧段HRT为9 h的条件下,缺氧段HRT为6 h时,A/O-BF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78%,明显高于HRT为4 h(59%)、稍高于HRT为5 h(74%)和7 h(75%)时的情况.③好氧段HRT为9 h时,其硝化菌属Nitrosomonas和Nitrospira的总丰度占11.42%,明显高于HRT为7 h(4.61%)、8 h(7.39%)和10 h(7.64%)时的情况.④缺氧段HRT为6 h时,其主要的反硝化菌属Denitratisoma占5.83%,明显高于HRT为4 h(0.81%)、5 h(2.90%)和7 h(3.27%)时的情况.研究显示,HRT影响A/O-BF的脱氮效能和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处理低碳氮比(1.4~3.0)农村生活污水时,A/O-BF好氧段和缺氧段的最佳HRT分别为9和6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好氧生物滤池(A/O-BF) 水力停留时间(HRT) 碳氮比(c/N) 农村生活污水 脱氮
下载PDF
不同碳氮比对生物絮团形成及对日本沼虾生长、抗氧化酶和消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金毅 傅洪拓 +8 位作者 孙盛明 乔慧 张文宜 金舒博 龚永生 蒋速飞 熊贻伟 钱珺 张禹宁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39-1246,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碳氮比对生物絮团形成及对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生长、抗氧化酶和消化酶的影响,设置5个不同实验组[对照组(不做任何添加),碳氮比10组(C/N10)、碳氮比15组(C/N15)、碳氮比20组(C/N20)和碳氮比25组(C/N25)],每... 为了研究不同碳氮比对生物絮团形成及对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生长、抗氧化酶和消化酶的影响,设置5个不同实验组[对照组(不做任何添加),碳氮比10组(C/N10)、碳氮比15组(C/N15)、碳氮比20组(C/N20)和碳氮比25组(C/N25)],每组设三重复;将初始体重(0.25±0.03)g的日本沼虾置于不同碳氮比的玻璃缸(30 cm×40 cm×100 cm)中,进行50d的饲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碳氮比升高,生物絮团含量有上升趋势,生物絮团含量C/N20>C/N25>C/N15>C/N10,C/N20生物絮团最多,生物絮团体积和总固体悬浮物分别为(328.67±7.09)mL/L和(40.33±1.53)mg/L而C/N10几乎没有生物絮团产生,C/N15和C/N25有少量生物絮团,但含量显著低于C/N20。对照组的氨氮和亚硝酸氮浓度持续升高,C/N10和C/N25的氨氮和亚硝酸氮浓度有较大波动,先升高后降低,随后又有升高的趋势,氨氮和亚硝酸氮浓度分别高于2和1.5 mg/L,C/N15和C/N20的氨氮和亚硝酸氮浓度在整个养殖期间都维持在较低水平,氨氮和亚硝酸氮浓度分别低于0.35和0.6 mg/L,且无剧烈波动。增重率依次是C/N20>C/N25>C/N15>C/N10>Control,C/N10、C/N15、C/N20和C/N25分别比对照组高出29.69%、50.22%、89.52%和75.98%(P<0.05);特定生长率依次是C/N20>C/N25>C/N15>C/N10>Control,C/N10和C/N15、C/N20和C/N25分别比对照组高出18.41%、24.69%、42.26%和33.89%(P<0.05);在抗氧化酶方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C/N20>C/N25>C/N15>C/N10>Control,与对照组相比,C/N10、C/N15、C/N20和C/N25分别高出1.70%、21.42%、43.19%和31.49%(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C/N20>C/N25>C/N15>C/N10>Control,与对照组相比,C/N10、C/N15、C/N20和C/N25分别高了19.34%、35.26%、73.35%和47.12%。在消化酶方面,淀粉酶活性依次是C/N20>C/N15>C/N25>Control>C/N10,与对照组相比,C/N15、C/N20和C/N25分别高出68.09%、231.91%和42.55%(P<0.05);脂肪酶活性依次是C/N20>C/N25>C/N15>Control>C/N10,与对照组相比,C/N15、C/N20和C/N25分别高出2.86%、25.45%和23.12%(P<0.05);胰蛋白酶活性依次是C/N20>C/N25>C/N15>C/N10>Control,与对照组相比,C/N10、C/N15、C/N20和C/N25组分别高出12.98%、14.52%、36.45%和24.63%(P<0.05)。研究结果提示,日本沼虾在生物絮团养殖模式下,当碳氮比达到20时能有效产生生物絮团,降低水体氨氮和亚硝酸氮浓度并显著提高日本沼虾的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肝胰腺抗氧化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沼虾 碳氮比(c/N) 生物絮团 抗氧化酶 消化酶
下载PDF
不同碳氮比对海水养殖废水脱氮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郑冰冰 吴怡伟 +3 位作者 李云辉 周弋铃 王欣雨 赵阳国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48-1856,共9页
工厂化海水养殖废水C/N(碳氮比)较低,有效碳源不足,生物脱氮工艺往往由于缺乏碳源而受到抑制.为揭示脱氮工艺中不同过程对碳源匮乏的敏感程度,应用A/O-MBBR (缺氧/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模拟海水养殖废水,探讨进水C/N降低(从12降... 工厂化海水养殖废水C/N(碳氮比)较低,有效碳源不足,生物脱氮工艺往往由于缺乏碳源而受到抑制.为揭示脱氮工艺中不同过程对碳源匮乏的敏感程度,应用A/O-MBBR (缺氧/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模拟海水养殖废水,探讨进水C/N降低(从12降至1)对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并根据EPS (胞外聚合物)、AMO (氨单加氧酶)、NOR (亚硝酸盐氧化酶)、NIR (亚硝酸盐还原酶)、NR (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分析碳源不足对不同脱氮过程的抑制状况.结果表明:①C/N降低时,CODCr、NH4^+-N、NO2^--N的去除率均未下降,自养型的氨氧化、亚硝化过程不受影响,AMO和NOR活性提高.②缺氧区pH降低,ρ(DO)升高,NO3^--N的去除率显著降低,C/N为5时开始积累,NR活性明显下降.③异养反硝化反应电子供体出现由外碳源向内碳源和EPS的转换,缺氧区EPS含量逐渐减少,C/N为1时比C/N为6时减少了47%.研究显示,碳源不足是造成海水养殖废水生物反硝化不彻底的主要原因,为了实现高效脱氮,需要在海水养殖废水处理过程中严格控制ρ(DO)并且提供足够的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废水 碳氮比(c/N) 胞外聚合物(EPS) 酶活性
下载PDF
低碳氮比下曝气对反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积累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广宁 刘建广 程文彬 《净水技术》 CAS 2020年第8期109-115,共7页
采用SBR反应器内的活性污泥,模拟污水厂AAO运行方式中活性污泥外回流经厌氧池至缺氧池、内回流至缺氧池和在缺氧池与好氧池循环的3种条件以及3种条件下的污泥按不同比例混合后的活性污泥状态,研究不同状态活性污泥反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 采用SBR反应器内的活性污泥,模拟污水厂AAO运行方式中活性污泥外回流经厌氧池至缺氧池、内回流至缺氧池和在缺氧池与好氧池循环的3种条件以及3种条件下的污泥按不同比例混合后的活性污泥状态,研究不同状态活性污泥反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积累特性,考察在低碳氮比(C/N)时不同初始COD浓度条件下的亚硝酸盐积累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活性污泥间歇曝气与未曝气反应的最高亚硝酸盐氮(NO-2-N)积累量与亚硝酸盐积累率(NAR)的对比可以看出,曝气有利于活性污泥反硝化过程中NO-2-N积累,可通过调节不同状态污泥的混合比例来提高NO-2-N积累量,反复经过缺氧-好氧的活性污泥的NO-2-N积累效果最好,最高NO-2-N积累量和NAR为15 mg/L、37.5%;适当降低C/N有利于NO-2-N积累,且NO-2-N积累量维持在较高浓度的持续时间长,但碳源严重不足会导致硝酸盐氮(NO-3-N)不能被充分还原,导致NO-2-N积累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 亚硝酸盐积累 曝气 碳氮比(c/ N)
下载PDF
低C/N(<3)条件下SNEDPR系统启动及其脱氮除磷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甄建园 于德爽 +4 位作者 王晓霞 陈光辉 杜世明 袁梦飞 张帆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960-2967,共8页
为了解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除磷(SNEDPR)系统处理低C/N(<3)污水的脱氮除磷特性,采用厌氧/低氧(溶解氧0.5~1.0mg/L)运行的SBR反应器,以低碳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C/N对SNEDPR启动、脱氮除磷性能优化与菌群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解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除磷(SNEDPR)系统处理低C/N(<3)污水的脱氮除磷特性,采用厌氧/低氧(溶解氧0.5~1.0mg/L)运行的SBR反应器,以低碳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C/N对SNEDPR启动、脱氮除磷性能优化与菌群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C/N由4.3提高至5.15时,系统脱氮除磷性能均逐渐增强,系统总氮(TN)和PO_4^(3-)-P去除率最高达89.3%和90.6%;降低进水C/N<3后,系统脱氮、除磷性能均呈现先降低后逐渐升高的趋势,但低C/N对PAOs(聚磷菌)除磷性能的影响高于其对反硝化聚糖菌(DGAOs)内源反硝化脱氮性能的影响,表现为TN和PO_4^(3-)-P去除率分别先降低至21.4%和3.4%后逐渐升高至92.9%和94.1%.系统稳定运行阶段,单位COD平均释磷量和SNED率达437.1mg P/g COD和89.1%,出水NH_4^+-N、NO_x^--N和PO_4^(3-)-P浓度平均为0,4.4,0.2mg/L.经136d的运行,系统内PAOs,GAOs,AOB(氨氧化菌)和NOB(亚硝酸盐氧化菌)分别占全菌的(16±3)%,(8±3)%,(7±3)%和(3±1)%,其保证了系统除磷、硝化和反硝化脱氮性能.此外,系统好氧段存在同步短程硝化内源反硝化,是实现低C/N(<3)污水高效脱氮除磷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硝化内源反硝化(SNED) 反硝化除磷(DnPR) 碳氮比(c/N) 聚磷菌(PAOs) 反硝化聚糖菌(DGAOs)
下载PDF
ASBR联合SBBR工艺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垃圾渗滤液深度脱氮效能
13
作者 乔壮明 温春燕 +3 位作者 邰家芬 李建平 孔维忠 王凯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26-2134,共9页
为了提高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的TN去除率,采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串联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处理化学需氧量(COD)为(5700±500)mg/L、TN浓度为(210±50)mg/L的实际垃圾渗滤液。结果表明:ASBR的出水进入SBBR反应器进行深... 为了提高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的TN去除率,采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串联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处理化学需氧量(COD)为(5700±500)mg/L、TN浓度为(210±50)mg/L的实际垃圾渗滤液。结果表明:ASBR的出水进入SBBR反应器进行深度脱氮,主要作用是调节后续SBBR进水的碳氮比(C/N),ASBR对渗滤液COD的去除率为90%。C/N是决定SBBR脱氮效率的关键,进水C/N调至4.8,在生物膜的作用下,SBBR仅通过厌氧搅拌和好氧阶段的同步硝化反硝化(SND)便可以实现对垃圾渗滤液的深度脱氮,出水TN浓度低于10 mg/L,周期运行时长也由第54天的24 h缩短至5.6 h。整个串联系统经过103 d的驯化和启动可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出水COD、氨氮(NH4+-N)、TN浓度分别为(380±10)、(1.0±0.5)、(5±5)mg/L,去除率分别达到93%、99%和95%。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可知,系统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较高,分别为55.11%、21.32%。系统中具有反硝化作用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占比为2.81%,这可能是SBBR取得优秀脱氮效果的关键。在属水平下,系统中具有反硝化功能的菌种主要为Thauera和Limnobacter,在系统中占比分别为15.22%和2.84%,它们的存在可能是系统SND效果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 碳氮比(c/N) 深度脱氮 同步硝化反硝化(SND) 微生物群落结构
下载PDF
生物絮团技术对彭泽鲫生长及养殖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罗文 王广军 +3 位作者 龚望宝 谢骏 余德光 李志斐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8-322,共5页
【目的】研究生物絮团技术对彭泽鲫生长及养殖水质的影响,为生物絮团技术在鲫鱼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设生物絮团组和对照组,生物絮团组通过添加葡萄糖控制碳氮比(C/N)为20∶1,对照组仅投喂配合饲料。试验周期60 d,期... 【目的】研究生物絮团技术对彭泽鲫生长及养殖水质的影响,为生物絮团技术在鲫鱼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设生物絮团组和对照组,生物絮团组通过添加葡萄糖控制碳氮比(C/N)为20∶1,对照组仅投喂配合饲料。试验周期60 d,期间每隔6 d测定一次水质指标(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试验结束后测定彭泽鲫的生长指标。【结果】生物絮团组彭泽鲫的终末均重、个体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蛋白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下同),饵料系数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养殖水质方面,从整个养殖周期来看,生物絮团组的氨氮浓度相对较稳定,维持在1.00 mg/L左右;亚硝酸盐氮浓度变化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硝酸盐氮浓度也比较稳定,基本维持在10.00 mg/L以下。【结论】生物絮团技术应用于彭泽鲫养殖中可有效改善水质,并可促进彭泽鲫生长和提高饵料利用效率,实现饵料蛋白的二次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泽鲫 生物絮团技术 生长指标 养殖水质 碳氮比(c/N)
下载PDF
坡地黑土碳氮分布及其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10
15
作者 曹伟 李露 +2 位作者 赵鹏志 夏祥友 王恩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6-63,共8页
【目的】探究黑土区土壤团聚体碳氮分布规律及其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进一步对比耕地与林地团聚体破坏机制差异,为退耕还林以及其他植被恢复途径提高黑土区土地生产力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典型黑土区长期耕作的坡耕地和樟子... 【目的】探究黑土区土壤团聚体碳氮分布规律及其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进一步对比耕地与林地团聚体破坏机制差异,为退耕还林以及其他植被恢复途径提高黑土区土地生产力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典型黑土区长期耕作的坡耕地和樟子松坡林地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坡位(坡上、坡中上、坡中、坡中下、坡下)和不同粒级(2~5 mm、1~2 mm、0.5~1 mm、0.25~0.5 mm、<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总碳、总氮、铵态氮、硝态氮、碳氮比(C/N)及铵态氮与硝态氮比值(ANR)的测定与分析,探究团聚体碳氮分布特征及其与团聚体破坏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坡林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总氮在坡下沉积且富集在小粒径团聚体中;耕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C/N显著低于林地,氮对坡位和粒径变化的响应规律不明显。铵态氮含量在<1 mm土壤团聚体中含量较高,硝态氮含量则在>1 mm土壤团聚体中含量较高,且林地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耕地。耕地团聚体破坏率显著高于林地,以>1 mm粒级团聚体破坏率的表现最为显著,坡上、坡中和坡中下2~5 mm团聚体破坏率显著高于同坡位其他粒径团聚体。团聚体碳含量和团聚体氮含量分别与团聚体破坏率呈负相关和正相关趋势,但均未达显著水平,而综合指标C/N和ANR,以及单因素铵态氮均与黑土团聚体破坏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当耕地团聚体破坏率超过40%时,ANR、C/N均处于较低的水平。【结论】坡耕地与坡林地之间,由于养分归还方式与土壤侵蚀环境的不同,导致土壤团聚体碳氮分布规律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差异。坡地黑土团聚体稳定性受团聚体内部有机碳氮的共同作用,与微生物代谢密切相关的综合性指标C/N和ANR,以及被微生物优先利用的铵态氮对黑土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较其他指标更为显著,可在微生物活性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方面做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团聚体破坏率 碳氮比(c/N) 铵态氮与硝态氮比值(ANR) 坡位
下载PDF
全自养生物脱氮新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海燕 刘海涛 +2 位作者 田华菡 孟庆胜 周岳溪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共6页
目前,国际研究较热的自养亚硝化、自养反硝化和全自养脱氮新工艺,有节省外加碳源和能耗低的特点,尤其适合于低碳氮比(C/N)类氨氮废水的处理。介绍了这些工艺的原理和特点,并展望了它们的研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全自养 碳氮比(c/N)
下载PDF
进水条件对不同类型人工湿地处理效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滕逸飞 汪思宇 +2 位作者 单国平 周克梅 吕锡武 《净水技术》 CAS 2020年第9期105-113,共9页
在研究2种类型湿地最佳运行参数的基础上,对不同进水条件下2种类型人工湿地处理污染物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在微生物层面对试验结果进行初步验证。结果表明:本条件下潮汐流人工湿地的最佳淹没时间为36 h,最佳闲置时间为6 h,最佳运... 在研究2种类型湿地最佳运行参数的基础上,对不同进水条件下2种类型人工湿地处理污染物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在微生物层面对试验结果进行初步验证。结果表明:本条件下潮汐流人工湿地的最佳淹没时间为36 h,最佳闲置时间为6 h,最佳运行周期为42 h;潜流湿地最佳水力负荷为0.4 m^3/(m^2·d);随着C/N逐渐上升,2种类型的湿地对NO-3-N和TN的处理效果均上升,NH+4-N的变化较小;随着c(NO-3-N)/c(TN)逐渐上升,潮汐流湿地中NH+4-N的变化不明显,潜流湿地的NH+4-N去除率降低,2种类型的湿地对NO-3-N和TN处理效果均下降,但潜流湿地均好于潮汐流湿地;潮汐流湿地的基质微生物量、酶活性和硝化强度均好于潜流湿地,反硝化强度低于潜流湿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流人工湿地 潜流湿地 碳氮比(c/N) 氮素组成
下载PDF
黄大湖沉积物营养盐分布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马金玉 王文才 +3 位作者 罗千里 李伟杰 罗艳 范中亚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8-685,共8页
在黄大湖设置13个采样点,采集表层及柱状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中总氮(TN)、总磷(TP)和有机质(OM)浓度进行测定,分析黄大湖沉积物营养盐的空间及垂直分布,研究黄大湖沉积物营养盐来源,并对沉积物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大湖表层沉... 在黄大湖设置13个采样点,采集表层及柱状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中总氮(TN)、总磷(TP)和有机质(OM)浓度进行测定,分析黄大湖沉积物营养盐的空间及垂直分布,研究黄大湖沉积物营养盐来源,并对沉积物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大湖表层沉积物中TN浓度为1112~3277 mg/kg,平均值为2016 mg/kg;TP浓度为547.19~784.43 mg/kg,平均值为651.84 mg/kg;OM浓度为5.21%~11.21%,平均值为8.6%;TN、TP和OM浓度空间分布较为一致,主要表现为西北部>东南部>湖心中部,浓度垂直变化趋势总体表现为随深度增加而下降;沉积物中TN和OM污染比TP严重,且三者污染程度空间分布与浓度空间分布一致。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TN和OM显著正相关,二者具有同源性;TP和OM无显著相关关系,二者同源性较差;沉积物中碳氮比(C/N)平均值为25.43,OM主要来自外源颗粒有机物的输入,柱状沉积物-20 cm以上碳磷比(C/P)和氮磷比(N/P)的增加表明沉积物中营养盐受近年来周边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碳氮比(c/N) 碳磷比(c/P) 氮磷比(N/P) 黄大湖
下载PDF
不同黄贮预处理对水稻秸秆干法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振旗 张敏 +4 位作者 沈根祥 王晨 钱晓雍 倪远之 张心良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94-901,共8页
针对长三角水源区高C/N水稻秸秆干法厌氧发酵产气效率低的问题,利用自制全自动不锈钢发酵罐装置,探索了不同黄贮预处理技术对厌氧发酵效率的影响,并从预处理前后物料结构变化与降解效果方面对秸秆产沼机理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在发酵物... 针对长三角水源区高C/N水稻秸秆干法厌氧发酵产气效率低的问题,利用自制全自动不锈钢发酵罐装置,探索了不同黄贮预处理技术对厌氧发酵效率的影响,并从预处理前后物料结构变化与降解效果方面对秸秆产沼机理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在发酵物料C/N为50的条件下,8 mg·L^(-1)Ca(OH)_(2)的稀碱处理组和稀释20倍沼液的微生物处理组产气效果最佳,单位干物质产气量分别达407 L·kg^(-1)VS与397 L·kg^(-1)VS,总产气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64倍和1.59倍,可以达到最佳C/N条件下的80%~115%,表明适宜的预处理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因氮源不足造成的产气效率低下问题。两种预处理方式均可使水稻秸秆表面蜡质层、颗粒物与丝状物分解,进而提高纤维素类物质降解效率。研究表明,稀碱预处理可缓冲发酵前期酸化对产气的抑制作用,沼液处理组可显著提高发酵初期沼气中的甲烷含量,但所需预处理时间相对较长,约为稀碱预处理的4倍,工程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预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干法厌氧发酵 预处理 碳氮比(c/N) 产气量
下载PDF
进水碳氮比对CANON型人工湿地脱氮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梦露 李战朋 王振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075-4082,共8页
通过逐步提高进水中的有机碳源浓度,探讨进水碳氮比(C/N)对基于亚硝化的全程自养脱氮(CANON)型潮汐流人工湿地(TFCW)脱氮效能及其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C/N可显著影响CANON型TFCW中脱氮功能微生物的数量与活性,进而影响其氮素... 通过逐步提高进水中的有机碳源浓度,探讨进水碳氮比(C/N)对基于亚硝化的全程自养脱氮(CANON)型潮汐流人工湿地(TFCW)脱氮效能及其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C/N可显著影响CANON型TFCW中脱氮功能微生物的数量与活性,进而影响其氮素转化速率.当进水C/N由0.0增至6.0时,TFCW中反硝化功能基因的丰度随之增加,系统反硝化性能提高,TFCW中逐渐形成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SNAD)耦合反应体系,其脱氮效果得以强化.当进水C/N>6.0时,好氧氨氧化菌活性受到抑制,数量逐渐减少,TFCW中的厌氧氨氧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受阻,系统脱氮性能恶化.当进水C/N为6.0时,TFCW中的SNAD作用可得到最大限度的强化,其总氮(TN)去除率和去除负荷分别达(93.3±2.3)%和(149.30±8.00)mg·L^(-1)·d^(-1),高于CANON系统中TN去除率的理论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流人工湿地(TFcW) 碳氮比(c/N) 基于亚硝化的全程自养脱氮(cANON) 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