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三角洲全新统横栏组淤泥沉积中的有机碳、总氮和碳氮比值记录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春莲 杨建林 +2 位作者 白雁 杨小强 谢叶彩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7-128,共2页
对广州番禺区ZK5孔中全新统横栏组淤泥沉积进行了总有机碳、总氮含量和碳氮比值分析。根据其变化可划分 2个不同的沉积环境阶段。阶段Ⅰ ( 15 8~ 9 0m)的总有机碳含量变化幅度较大 ,总氮含量很低 ,碳氮比值较高。表明其有机质以陆源为... 对广州番禺区ZK5孔中全新统横栏组淤泥沉积进行了总有机碳、总氮含量和碳氮比值分析。根据其变化可划分 2个不同的沉积环境阶段。阶段Ⅰ ( 15 8~ 9 0m)的总有机碳含量变化幅度较大 ,总氮含量很低 ,碳氮比值较高。表明其有机质以陆源为主 ,有机质生产力明显受气候的控制。阶段Ⅱ ( 9~ 1 4m)总有机碳和总氮含量上升 ,变化较小 ,而碳氮比值下降。表明其主要受海洋的影响 ,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原地浮游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 碳氮比值 珠江三角洲 横栏组
下载PDF
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和UPLC-Q-Orbitrap代谢组学技术的有机奶和普通奶的成分差异研究
2
作者 聂雪梅 谢昀 +1 位作者 许博舟 许秀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46-252,共7页
目的:为了防止受利益驱动的一些不法商家随意标注“有机”字样来对食品采取假冒、伪造、以次充好等方式欺诈消费者。方法:本研究提出采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和UPLC-Q-Orbitrap代谢组学技术两种方式对有机奶和普通奶进行差异成分的研究,... 目的:为了防止受利益驱动的一些不法商家随意标注“有机”字样来对食品采取假冒、伪造、以次充好等方式欺诈消费者。方法:本研究提出采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和UPLC-Q-Orbitrap代谢组学技术两种方式对有机奶和普通奶进行差异成分的研究,同时对不同泌乳期的有机奶进行分析。结果:由于碳和氮同位素比值单因素方差分析P<0.01,因此有机奶和普通奶具有显著性差异,可通过碳和氮同位素比值对有机奶进行判别;同时基于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的差异物质的代谢组学数据,采用OPLS-DA方法筛选出差异代谢物,共筛选包括组氨酸等5种差异较大的代谢物,且不同泌乳期的有机奶中组氨酸等化合物含量差异性较大。结论:该研究虽然样本有限,但有机奶和普通奶存在显著的差异代谢物,通过C和N同位素比值,以及5种筛查的差异代谢物可初步判定有机奶,该研究对有机奶和普通奶的差异化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奶 同位素比值 UPLC-Q-Orbitrap 成分差异
下载PDF
日本大沼湖沉积物碳氮比值、有机碳同位素特征及其近400年的古气候环境意义 被引量:23
3
作者 孙伟伟 沈吉 +3 位作者 张恩楼 陈嵘 Kenji Kashiwaya Noriko Hasebe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06-1313,共8页
通过对日本大沼湖沉积物样品总有机碳含量(TOC)及其稳定同位素、总氮含量(TN)和C/N值的测定,结合沉积岩芯火山灰和^(14)C年代,分析了大沼湖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来源,探讨了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沼湖沉积物中有机... 通过对日本大沼湖沉积物样品总有机碳含量(TOC)及其稳定同位素、总氮含量(TN)和C/N值的测定,结合沉积岩芯火山灰和^(14)C年代,分析了大沼湖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来源,探讨了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沼湖沉积物中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自生藻类,受陆源输入的影响较小;沉积物δ^(13)C值指示了夏季温度的变化。过去400年来,大沼湖地区存在1660~1730年和1780~1860年两个明显的冷期,与邻近地区冰芯、树轮和湖泊沉积物记录的冷期基本一致,分别对应于Maunder和Dalton太阳黑子极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比值 有机同位素 沉积物 古气候环境 日本大沼湖
原文传递
元素分析仪-同位素比值质谱测量碳氮同位素比值最佳反应温度和进样量的确定 被引量:7
4
作者 徐丽 邢蓝田 +2 位作者 王鑫 李中平 毛俊丽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0,共6页
沉积有机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值是进行古气候、古环境及生态系统研究不可或缺的主要研究手段,目前碳氮同位素主要利用元素分析仪-同位素比值质谱(EA-IRMS)系统来测定。EA-IRMS测定过程中的反应温度及样品进样量直接影响反应物在测试中的... 沉积有机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值是进行古气候、古环境及生态系统研究不可或缺的主要研究手段,目前碳氮同位素主要利用元素分析仪-同位素比值质谱(EA-IRMS)系统来测定。EA-IRMS测定过程中的反应温度及样品进样量直接影响反应物在测试中的燃烧程度,从而影响测试数据的精度。本文利用EA-IRMS技术,以标准样品为参考,在不同转化温度下测试碳氮同位素值,研究保证测试精度的最佳反应温度条件;同时,通过分析不同含氮量样品的检测限,明确了样品含氮量与最低检测限之间的关系,确定了精确测定氮同位素值的最低进样量。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测试精度有显著影响,在碳同位素测定时,将反应温度设定为900℃或以上时测试精度均能达到±0.2‰;氮同位素测定时,反应温度须设定为950℃时测试精度才能达到±0.3‰。实验得出样品含氮量与检测限之间的线性相关性为R2=0.873,开展氮同位素测定时可根据此关系来判断和控制进样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分析仪-同位素比值质谱 同位素比值 反应温度 检测限
下载PDF
碳氮质量浓度比值对SBBR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脱氮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许秀红 李宇 王丹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62-768,共7页
目的研究在碳源不足的条件下,外加碳源碳氮质量浓度比值对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工艺处理低碳氮质量浓度比值城市污水脱氮特性的影响.方法在厌氧末期、好氧初期投加外加碳源乙酸钠,通过改变碳源的投加量相应的改变系统内的碳氮质量... 目的研究在碳源不足的条件下,外加碳源碳氮质量浓度比值对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工艺处理低碳氮质量浓度比值城市污水脱氮特性的影响.方法在厌氧末期、好氧初期投加外加碳源乙酸钠,通过改变碳源的投加量相应的改变系统内的碳氮质量浓度比值.测量每次试验进出水COD、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以及总氮的质量浓度变化.结果当外加碳源后碳氮质量浓度比值为5.88时,系统对COD质量浓度的去除率最高,达到95.6%;将碳氮质量浓度比值由3.48增大到11.79,但其对NH3-N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去除率均在90%以上,当外加碳源后碳氮质量浓度比值为3.48时,NH3-N去除率最高为99.37%;外加碳源后的碳氮质量浓度比值为7.94时对TN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83.95%.结论外加碳源的加入使得SBBR系统对低碳氮质量浓度比值生活污水中的COD、NH3-N、TN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使系统脱氮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BR工艺 质量浓度比值 外加 城市污水
下载PDF
若尔盖RM孔有机碳、总氮和碳氮比值的垂直分布
6
《中国地理科学文摘》 1997年第4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有机 若尔盖 碳氮比值 垂直分布 山地
原文传递
鹤庆钻孔沉积物总有机碳、氮含量测定的前处理方法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12
7
作者 卢凤艳 安芷生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0年第4期393-401,共9页
湖泊沉积物中的总有机碳含量(TOC)、总有机氮含量(TN)和碳氮比值(C/N)已被广泛应用于第四纪湖泊古环境研究中。对湖泊沉积物样品进行TOC和TN测定前,首先要有效去除沉积物中的无机碳酸盐,同时较好地保留有机质组分,才能使实验结果较准确... 湖泊沉积物中的总有机碳含量(TOC)、总有机氮含量(TN)和碳氮比值(C/N)已被广泛应用于第四纪湖泊古环境研究中。对湖泊沉积物样品进行TOC和TN测定前,首先要有效去除沉积物中的无机碳酸盐,同时较好地保留有机质组分,才能使实验结果较准确地反映古气候环境的变化。选取鹤庆钻孔不同深度的不同岩性样品,分别进行粒度、盐酸浓度、洗除残留酸方法等对去除碳酸盐和总有机碳测定结果影响的前处理条件实验,根据测得的TOC、TN和C/N,结合总无机碳酸盐含量(TIC),确定了鹤庆钻孔沉积物有机碳含量测定的前处理方法:室温条件下,将磨得足够细(无需过筛处理)的样品与足量浓度为2mol/L盐酸充分反应24小时,期间超声震荡3次,采用离心加速沉淀的方法清洗酸处理样品至中性,烘干,研磨均匀上机测定。结果显示,该流程可有效去除沉积物中的无机碳酸盐,测得的TOC、TN数值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在此基础上测定了鹤庆钻孔沉积物样品的TOC、C/N和TIC,它们间存在很好的正相关关系,指示了西南季风强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有机 碳氮比值 鹤庆盆地 酸盐 西南季风
下载PDF
平菇对不同碳氮比麦草培养料主要组分的降解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钟雪美 屈亮 王本成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1期21-25,共5页
研究平菇对不同碳氮比麦草培养料主要组分的降解结果表明,麦草栽培平菇后,C/N比值普遍下降,下降幅度随C/N比增加而加大,下降趋势与基物失重、粗纤维降解、呼吸消耗相一致。菇产量以C/N比50—60:1最高,但菇产量的高低与基物失重、粗纤维... 研究平菇对不同碳氮比麦草培养料主要组分的降解结果表明,麦草栽培平菇后,C/N比值普遍下降,下降幅度随C/N比增加而加大,下降趋势与基物失重、粗纤维降解、呼吸消耗相一致。菇产量以C/N比50—60:1最高,但菇产量的高低与基物失重、粗纤维减少、呼吸损耗多少没有关系,而与培养料的C/N比值却有明显的曲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碳氮比值 粗纤维 降解
下载PDF
青藏高原表土有机碳、全氮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9
作者 张亚亚 郭颖 +3 位作者 刘海红 刘胤序 刘小龙 李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66-872,共7页
青藏高原土壤生态系统碳氮库容量巨大,其有机碳库、全氮库及碳氮排放,对大气中CO2、CH4、N2O等温室气体浓度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为揭示青藏高原地区不同植被类型、不同海拔的表土碳氮元素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于2013年7—... 青藏高原土壤生态系统碳氮库容量巨大,其有机碳库、全氮库及碳氮排放,对大气中CO2、CH4、N2O等温室气体浓度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为揭示青藏高原地区不同植被类型、不同海拔的表土碳氮元素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于2013年7—8月在青藏高原公路沿线设置75个采样点,采集表土,并根据采样点植被覆盖情况将其划分为高寒草甸、高山草原、荒漠、灌丛、林地和盐碱地等6种类型。对青藏高原6种类型表土有机碳、全氮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比较了不同植被类型表土有机碳、全氮含量及碳氮比值差异的显著性,并通过Pearson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不同植被类型表土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具有一定差异,其中以高寒草甸表土有机碳、全氮质量分数最高,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42.82 g?kg^(-1)、3.08 g?kg^(-1),荒漠最低,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1.38 g?kg^(-1)、0.23 g?kg^(-1)。就碳氮比值而言,除林地个别样点碳氮比值高于25.00以外,其他植被类型土壤碳氮比值均分布在4.00~25.00范围内,且研究区土壤碳氮比平均值均高于中国土壤碳氮比的平均水平。由逐步回归分析可知,青藏高原土壤碳氮含量受多种环境因子的协同影响,环境因子对土壤有机碳的重要性排序为土壤碱度>pH值>黏粒含量,影响土壤全氮的环境因子重要性排序为土壤碱度>黏粒含量>pH值,影响土壤碳氮比值的环境因子主要为月均气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 碳氮比值 含量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云霞 马军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60,共6页
以山西太岳山15a,20a和25a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土壤微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及其相关关系,探讨不同林龄混交林土壤特征及微生物学特性,以期为华北落叶松林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微生... 以山西太岳山15a,20a和25a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土壤微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及其相关关系,探讨不同林龄混交林土壤特征及微生物学特性,以期为华北落叶松林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微生物量及微生物熵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逐渐减小;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有机碳、全氮含量均表现为随林龄增加而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且土壤碳氮比在25a混交林内显著低于其他两种林龄,土壤由"真菌型"向"细菌型"转变。随混交林林龄的增加,表层土壤微生物熵逐渐增大,土壤有机碳活性较大,碳库稳定性较差。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林龄的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p H、微生物碳熵和氮熵均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土壤微生物可以敏感地指示土壤肥力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量 林龄 混交林 土壤微生物碳氮比值
下载PDF
过去5000 a以来抚仙湖沉积物有机质碳同位素的古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颖 孙惠玲 +3 位作者 周晓娟 段立曾 李华勇 张虎才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22-729,共8页
通过测定抚仙湖沉积物全有机样品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_(org))、总氮、总有机碳含量指标并计算碳氮比值,对过去5000 a以来抚仙湖沉积物有机质来源、δ^(13)C_(org)的影响因素及其所指示的古环境意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的50... 通过测定抚仙湖沉积物全有机样品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_(org))、总氮、总有机碳含量指标并计算碳氮比值,对过去5000 a以来抚仙湖沉积物有机质来源、δ^(13)C_(org)的影响因素及其所指示的古环境意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的5000 cal a BP里,抚仙湖沉积物有机质主要来源发生明显变化,沉积物有机质输入由内源水生生物和陆生C_3植物共同输入(5000-2300 cal a BP阶段)转变为以内源沉水植物、浮游植物和藻类等输入为主(2000 cal a BP至今阶段);有机质来源发生变化是造成抚仙湖沉积物δ^(13)C_(org)值变化的主要原因;2000 cal a BP以来,陆源有机质输入的锐减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密切相关;在2300-2000 cal a BP阶段,抚仙湖沉积物δ^(13)C_(org)值的快速变化可能指示了抚仙湖流域的古环境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快速变化的气候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仙湖 稳定同位素 碳氮比值 有机质来源 古环境
下载PDF
青藏高原楚玛尔河碳素赋存形态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琳琳 吴晓东 赵林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17,共5页
为了解青藏高原楚玛尔河碳素赋存形态,于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采集水样,分析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和颗粒态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的浓度、碳稳定同位素特征值和碳氮比值、以及总溶解性碳水化合... 为了解青藏高原楚玛尔河碳素赋存形态,于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采集水样,分析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和颗粒态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的浓度、碳稳定同位素特征值和碳氮比值、以及总溶解性碳水化合物浓度和DOC的光谱参数。结果表明,2013年4月、7月、11月和2014年2月,DOC/POC比值<1,其它月份水体有机碳均以DOC为主。δ^(13)C_(DOC)的2个峰值出现在夏季和冬季,表明DOC可能来源于土壤、冰川融水和地下水。此外,DOC碳氮比值较低,表明植物凋落物可能也是DOC的重要来源。碳稳定同位素特征值随着有机碳粒径的增大而增大,表明POC是DOC的重要来源。总溶解性碳水化合物在DOC所占比例没有明显季节变化规律,可能是低温下较弱的生物以及光降解引起。此外,冬季水体较低的紫外吸光度SUVA254(specific UV absorbance)值暗示DOC生物可利用性较其它季节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玛尔河 溶解性有机 颗粒态有机 稳定同位素特征值 碳氮比值
下载PDF
牛奶中碳、氮、氢和氧稳定同位素比的测定及其在产地溯源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建波 张晓峰 +6 位作者 朱晓雨 谢文 张明哲 邓晓军 韩芳 史颖珠 祝泽龙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7-634,共8页
应用元素分析-同位素质谱仪(EA-IRMS)和多用途气体制备-连续流稳定同位素质谱仪(GasBench-IRMS)分别测定了来自国内外7个不同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和中国)的83件牛奶样品中碳、氮、氢、氧的稳定同位素比... 应用元素分析-同位素质谱仪(EA-IRMS)和多用途气体制备-连续流稳定同位素质谱仪(GasBench-IRMS)分别测定了来自国内外7个不同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和中国)的83件牛奶样品中碳、氮、氢、氧的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 C、δ15 N、δ2 H和δ18 O)。对所测得的数据用SPSS 20.0软件分别进行了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以及牛奶产地的判别分析。从所得结果可见,上述4项稳定同位素比值中的每一项都可获得相关牛奶样品产地来源的若干信息,但还不足以作为相关牛奶样品的溯源地判别的充分依据。而将测试结果进行组合后,对δ13 C、δ15 N和δ2 H三项指标组合交叉检验整体判别正确率达到84.3%,据此采用3项组合指标对牛奶产地进行判别分析,并在此项组合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产自7个国家的牛奶的判别模型。对自来这7个不同国家的牛奶盲样进行判别时,可将所测得样品中上述3项稳定同位素的δ值代入所建立的模型中,并比较各模型所得的Y值的大小,其中Y值最大的,即归属于此模型所代表的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分析-同位素质谱仪 多用途气体制备-连续流稳定同位素质谱仪 、氢和氧的稳定同位素比值 产地来源分析 牛奶样品
下载PDF
苏铁蕨在广东的分布概况及其中药饮片溯源分析
14
作者 陶文琴 缪绅裕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91-196,共6页
为给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采用样线法对广东省内的苏铁蕨种群进行较全面的野外调查,测定稳定碳和氮同位素比值及碳和氮含量,对其中药饮片进行初步溯源。结果表明,苏铁蕨在广东主要分布在北江以东的... 为给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采用样线法对广东省内的苏铁蕨种群进行较全面的野外调查,测定稳定碳和氮同位素比值及碳和氮含量,对其中药饮片进行初步溯源。结果表明,苏铁蕨在广东主要分布在北江以东的惠州市、河源市、梅州市和深圳市;在北江以西分布较少;苏铁蕨分布点纬度为22°36'~24°39'N,经度为112°35'~116°48'E,海拔高度为26~706 m。2批次中药饮片的初步溯源结果显示,这些中药饮片可能源自广东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广东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广东和平黄石坳省级自然保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 稳定同位素比值 含量 含量 苏铁蕨
下载PDF
新型单级强化自养脱氮系统关键因子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珂 吴莎 +3 位作者 陈婧 杨恩喆 瞿畏 陈宏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2期28-36,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进水碳氮比值(carbon to nitrogen ratio,C/N)对新型单级强化自养脱氮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探究该系统所能耐受的最佳进水C/N值,解决该系统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技术瓶颈问题,推动洞庭湖水质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法】以自... 【目的】探究不同进水碳氮比值(carbon to nitrogen ratio,C/N)对新型单级强化自养脱氮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探究该系统所能耐受的最佳进水C/N值,解决该系统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技术瓶颈问题,推动洞庭湖水质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法】以自主创新的气升式内循环新型单级强化自养脱氮系统为试验装置,采用长期连续试验结合异位活性批次试验的方法,通过调节、控制反应器曝气量、温度、氢离子浓度指数(potential of hydrogen,pH)、进水氨氮和有机物含量等重要工艺参数,定期采集系统的污泥样品,测定污泥含量,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进水C/N值对系统的长期连续运行性能及微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结果】(1)通过为期364d的长期连续运行监测发现:当进水C/N值从0.0增加到2.0且系统运行稳定时,总氮去除效率维持在80%以上;当进水C/N值达到2.0时,系统的脱氮性能最高;当进水C/N值超过2.0时,系统的脱氮性能下降,且达到稳定运行状态所需的时间更长。(2)在该系统稳定运行时,其有机物去除率也能维持在较高水平。(3)系统的厌氧氨氧化菌的优势菌属为Candidatus Brocadia,氨氧化菌的优势菌属为Nitrosomonas,反硝化菌的优势菌属为Denitratisoma;随着系统进水C/N值的增大,Candidatus Brocadia和Nitrosomonas的相对丰度一直呈下降趋势。【结论】综合运行性能与经济成本,认为气升式内循环新型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最佳进水C/N值为1.0。此时,虽然氨氧化菌与厌氧氨氧化菌的相对丰度不是最大的,活性不是最强的,但是工艺内各功能菌群的协同作用使得脱氮性能维持在较高水平。当C/N值超过最优值后,脱氮性能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自养脱 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 有机物 碳氮比值 能力
下载PDF
应用有机碳同位素技术研究湛江湾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瀚升 张振鹏 +2 位作者 贺文同 黄鑫 蒲晓强 《海洋技术学报》 2020年第1期57-63,共7页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湛江湾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受到了极大的考验。为了解湛江湾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文中利用湛江湾表层柱状沉积物样品中总有机碳含量(TOC)及其稳定同位素、总氮含量(TN)和C/N值的测定,结合端元混合模型,分析了湛江湾沉...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湛江湾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受到了极大的考验。为了解湛江湾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文中利用湛江湾表层柱状沉积物样品中总有机碳含量(TOC)及其稳定同位素、总氮含量(TN)和C/N值的测定,结合端元混合模型,分析了湛江湾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来源,探讨了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湛江湾沉积物中有机质主要来源为自生藻类,同时也受一定程度陆源输入的影响。沉积序列的元素地球化学参数表明,沉积物δ13C值呈现短暂的负偏随后长期正偏的趋势。底部的负偏可能与大气CO2浓度增加有关,随后δ13C主体正偏的趋势主要受控于气候转暖、生产力增加以及富营养化程度增加的共同影响,暗示了人类活动对湛江湾的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渐加剧。其中,人类活动相关的工业、农业有机污染物排放可能是不断加剧海水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来源 碳氮比值 同位素 富营养化
下载PDF
尿素和麦麸对糙皮侧耳生长发育和子实体营养组成的影响
17
作者 张鹏涛 竹玮 +4 位作者 胡延如 戚元成 申进文 文晴 王风芹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044-1052,共9页
【目的】阐明尿素和麦麸对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生长发育和子实体营养组成的影响及机制,为糙皮侧耳氮源选择和培养料配方优化提供依据。【方法】以棉籽壳为主料,尿素和麦麸为氮源,设计16种培养料配方,对比研究培养料氮源形态... 【目的】阐明尿素和麦麸对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生长发育和子实体营养组成的影响及机制,为糙皮侧耳氮源选择和培养料配方优化提供依据。【方法】以棉籽壳为主料,尿素和麦麸为氮源,设计16种培养料配方,对比研究培养料氮源形态、氮质量分数和碳氮比值对糙皮侧耳菌丝生长、子实体生物学效率和营养成分的影响,并从培养料NH+4含量和基质降解酶活分析其影响机制。【结果】随着培养料氮源添加量的增加,糙皮侧耳菌丝生长速率逐渐降低,子实体生物学效率先升高后降低。糙皮侧耳以尿素或麦麸为氮源时,培养料的最适氮质量分数和碳氮比值均不同;添加5 g·kg^(-1)尿素时,子实体生物学效率最高为118.1%,对应培养料氮质量分数和碳氮比值分别为1.52%和25.0∶1;添加300 g·kg^(-1)麦麸时,子实体生物学效率最高为122.9%,对应培养料氮质量分数和碳氮比值分别为1.86%和20.8∶1。2种氮源栽培的糙皮侧耳子实体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添加300 g·kg^(-1)麦麸时子实体总氨基酸和粗蛋白质量分数比添加5 g·kg^(-1)尿素时分别高25.6%和29.4%。添加5g·kg^(-1)尿素或300 g·kg^(-1)麦麸均可提高糙皮侧耳菌丝木质纤维素降解酶活力,但糙皮侧耳对尿素和麦麸2种氮源的利用方式不同。【结论】从子实体生物学效率和营养成分来看,麦麸更适宜作为棉籽壳熟料栽培糙皮侧耳的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皮侧耳 尿素 麦麸 碳氮比值 生物学效率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末次间冰期以来的古气候──以若尔盖盆地RM孔分析为例 被引量:13
18
作者 薛滨 王苏民 +1 位作者 吴敬禄 钱君龙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27-332,共6页
于1993年在青藏高原东北部若尔盖盆地沉积中心钻取一长310m的湖泊岩芯(RM孔),对其上部31m的湖泊沉积物进行了年代测定以及自生碳酸盐氧同位素、有机碳氮分析,重建了14万a来的古气候演化过程,基本上可以区分出5个阶段。结果表明,5阶段... 于1993年在青藏高原东北部若尔盖盆地沉积中心钻取一长310m的湖泊岩芯(RM孔),对其上部31m的湖泊沉积物进行了年代测定以及自生碳酸盐氧同位素、有机碳氮分析,重建了14万a来的古气候演化过程,基本上可以区分出5个阶段。结果表明,5阶段(140-80kaB.P.)气候温暖湿润,内部又可区分出5a—5e;4阶段(80-60kaB.P.)气候以冷干为主;3阶段(60—30kaB.P.)为相对温湿期,降水丰富,流域径流量较大;30kaB.P.以来若尔盖古湖逐渐被黄河支流切开,各项代用指标的环境指示意义不明显。同时对比邻区陆相记录,探讨了高原东北部不同阶段气候演化的过程和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古气候 若尔盖盆地 RM孔 有机碳氮比值
下载PDF
西北冰洋楚科奇海台08P31孔晚第四纪的古海洋学记录 被引量:4
19
作者 梅静 王汝建 +5 位作者 章陶亮 肖文申 陈志华 陈建芳 程振波 孙烨忱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1-135,共15页
本文通过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在北冰洋楚科奇海台采集的08P31孔样品的多项指标分析,重建该区晚第四纪的古海洋与古气候演变历史。将08P31孔沉积物记录与其他孔综合对比初步划分为氧同位素3期(MIS 3)-MIS 1的沉积序列;TOC与Opal含量... 本文通过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在北冰洋楚科奇海台采集的08P31孔样品的多项指标分析,重建该区晚第四纪的古海洋与古气候演变历史。将08P31孔沉积物记录与其他孔综合对比初步划分为氧同位素3期(MIS 3)-MIS 1的沉积序列;TOC与Opal含量分析结果显示,自MIS 3以来该区总生产力呈逐渐上升趋势,但硅质生产力不高;CaCO3含量不仅代表海生钙质生物的生产力,也是陆源碎屑碳酸盐岩的信号;根据δ13Corg值运用两端元法计算出TOCmar/TOC,并通过TOCmar、TOCter与C/N值比较可知,δ13Corg值作为有机质来源的指标更可靠。经分析该孔沉积物有机质以海源有机质为主,但褐色层B2与白色层W3的有机质主要受到陆源有机质输入的影响;该孔沉积物中的浮游有孔虫Neogloboquadrina pachyderma(sin.)(Nps)的δ18 O和-δ13 C结果显示:褐色层B2和灰色层G1的轻值是由冰融水造成;黄褐色层Yb1上部到白色层W3下部的轻值反映了海冰形成速率提高,导致轻同位素卤水的生产和下沉。黄褐色层Yb1中部及白色层W3,Nps-δ18 O和-δ13C的重值对应低的有孔虫丰度,指示水体温度下降以及低营养环境。黄褐色层Yb2的Nps-δ18 O和-δ13C值呈镜像关系,这是由于大冰期环境下,海盆内储存了较少的融冰水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科奇海台 西北冰洋 碳氮比值 有机同位素 同位素 古生产力 水团变化
下载PDF
短程反硝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薇 谢水波 田发新 《江苏环境科技》 2007年第A01期5-8,共4页
实验采用间歇式反应器研究了短程反硝化的影响因素。试验发现:当亚硝酸盐氮(NO_2^--N)负荷在0.99kg·(kgMLSS-d)^(-1)时,将C/N控制在2.4左右,pH值在7.0~8.5这个范围内,温度在26~32℃的范围内时,取得了很好的反硝化效果。
关键词 短程反硝化 PH值 碳氮比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