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俯冲带变质过程中的含碳流体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景波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9-98,共10页
俯冲带含碳岩石通过俯冲过程的变质反应生成了含碳水流体、富硅酸盐的超临界流体和含碳熔体。不同类型流体的形成与岩石成分和岩石经历的温压条件相关。岩石中碳酸盐矿物脱碳反应的温压条件取决于岩石起初的流体成分:有水存在时,反应发... 俯冲带含碳岩石通过俯冲过程的变质反应生成了含碳水流体、富硅酸盐的超临界流体和含碳熔体。不同类型流体的形成与岩石成分和岩石经历的温压条件相关。岩石中碳酸盐矿物脱碳反应的温压条件取决于岩石起初的流体成分:有水存在时,反应发生在低温条件下。在高压条件下,碳酸盐矿物在水或含盐水流体的溶解是生成含碳流体重要的机制,其导致的碳迁移作用可能超过脱碳变质反应的作用。高温条件下,含碳岩石的部分熔融可以生成含碳的熔体,这在热俯冲环境和俯冲带岩石底辟到上覆地幔的情况下是碳迁移重要载体。富硅酸盐的超临界流体可能是在第二临界端点上形成的超临界流体,目前在超高压岩石中观察到的非花岗质成分的多相固体包裹体被认为是这种流体结晶的产物,然而对其理解尚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地表含碳岩石在俯冲带被带到深部,俯冲带地温特征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类型含碳流体的形成,这些流体运移至上覆地幔引起岩石部分熔融产生含碳的岛弧岩浆,岩浆喷出到地表释放了其中的碳,这构成了俯冲带-岛弧系统的碳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冲带 循环 碳流体 多相包裹体 熔体包裹体
下载PDF
氟表面活性剂和氟聚合物(Ⅺ)——全氟碳流体
2
作者 窦增培 张甜甜 +1 位作者 邢航 肖进新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15-621,633,共8页
介绍了全氟碳流体的性能特点、发展历程、结构特点、制备方式和应用领域,分析了国内全氟碳流体市场现状,并对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氟表面活性剂 全氟烷烃 全氟碳流体
下载PDF
应用广泛的全氟碳流体 被引量:1
3
作者 GerryMay 黄汉生 《有机氟工业》 CAS 1999年第1期49-52,共4页
关键词 全氟碳流体 应用
下载PDF
全氟碳流体
4
作者 S.W.Green D.S.L.Slinn +2 位作者 R.N.F.Simpson A.J.Woyted 朱小慧 《有机氟工业》 CAS 1998年第2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全氟化物 氟化 碳流体
下载PDF
碳纳米流体提高原油采收率室内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于洪江 高明慧 +3 位作者 张美画 常紫汐 赵锡麟 杜春保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86-94,共9页
随着油田开采的不断深入,提高原油采收率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在驱油体系的耐温抗盐能力和不可入孔隙体积等方面还存在较突出的问题。碳纳米流体是由碳纳米材料和溶剂(通常是水)组成的一种高效的工作介质,具有使储油孔喉发生... 随着油田开采的不断深入,提高原油采收率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在驱油体系的耐温抗盐能力和不可入孔隙体积等方面还存在较突出的问题。碳纳米流体是由碳纳米材料和溶剂(通常是水)组成的一种高效的工作介质,具有使储油孔喉发生润湿性反转、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形成分离压力和降低原油粘度等作用,在提高原油采收率中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国内外学者针对这一方向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使碳纳米流体提高原油采收率成为原油开采的热点并有望在未来得到迅速发展。本文介绍了碳纳米流体的驱油机理,重点总结了碳量子点、碳纳米管、石墨烯以及氧化石墨烯等碳纳米材料所构建的碳纳米流体在提高原油采收率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纳米流体 原油开采 提高原油采收率
下载PDF
锂电池中碳基集流体与金属极耳的连接方式及参数优化
6
作者 吴勇 孙宝寿 +1 位作者 周旭峰 刘兆平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23年第6期30-35,共6页
碳基集流体具有质量轻、耐腐蚀等优点,但在锂电池应用中存在与金属极耳难以用传统焊接方式进行有效连接的共性问题,为此本文旨在发展两者的创新连接方案,以解决碳基集流体的应用难题,提出了3种可能的连接方式.通过分析对比不同连接方式... 碳基集流体具有质量轻、耐腐蚀等优点,但在锂电池应用中存在与金属极耳难以用传统焊接方式进行有效连接的共性问题,为此本文旨在发展两者的创新连接方案,以解决碳基集流体的应用难题,提出了3种可能的连接方式.通过分析对比不同连接方式的导电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在软包电池中的应用效果,来判定碳基集流体与金属极耳的连接有效性,最终优选出双层极耳连接作为最佳连接方式,并进一步采用正交实验对双层极耳连接进行了工艺参数优化.结果表明,提出的创新连接方式能够提供优良的导电接触和连接强度,确保碳基集流体在锂电池中的正常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基集流体 金属极耳 导电性 连接强度
下载PDF
阿尔泰铁木尔特铅锌矿床的碳质流体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7
作者 徐九华 单立华 +3 位作者 丁汝福 Craig J HART 王琳琳 卫晓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094-2104,共11页
铁木尔特铅锌矿是阿尔泰克兰盆地内最主要的 VMS 型矿床。矿床受控于阿巴宫—库尔提断裂,铅锌矿体分布于该断裂 NE 逆冲盘的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地层绿泥石英片岩、大理岩或层状矽卡岩中。矿体形态多呈透镜状、似层状,并整合产于变质岩系... 铁木尔特铅锌矿是阿尔泰克兰盆地内最主要的 VMS 型矿床。矿床受控于阿巴宫—库尔提断裂,铅锌矿体分布于该断裂 NE 逆冲盘的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地层绿泥石英片岩、大理岩或层状矽卡岩中。矿体形态多呈透镜状、似层状,并整合产于变质岩系中,发育多个矿化层。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等。铁木尔特铅锌矿床晚期发育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至少可识别出3个流体包裹体组合(FIA)。FI0为高盐度流体包裹体组合,主要为含子矿物的多相包裹体(L-V-S 型),部分为气液两相包裹体(L-V 型),局限于单个石英颗粒内,包裹体呈无序分布,或呈孤立的单个包裹体分布, 包裹体的最终均一温度322~422.5℃。FI1为次生的CO_2-H_2O 流体包裹体组合,主要由单相(L_(CO_2))和两相(L_(CO_2)-L_(H_2O))的富CO_2包裹体组成,呈线性分布,穿透石英颗粒边界,明显属于次生包裹体范畴、FI2为碳质(CO_2-CH_4)流体包裹体组合,广泛发育,包裹体主要由单相(L_(CO_2)、L_(CO_2-CH_4)或 L_(CO_2-N_2))、少量两相(LCO,-LH'O)富CO。包裹体组成,大小5μm~20μm,成群定向分布,穿透石英颗粒边界并切断 FI1,是晚于 FI1的次生包裹体组合,反映晚期较大的构造—流体活动。对 FI2的详细研究表明,L_(CO_2)型包裹体的 T_(mCO_2)=-63.3~-57.7℃,T_(hCO_2)=-27.5~+29.7℃;L_(CO_2-CH_4)型或 L_(CO_2-N_2)型包裹体的 T_(mCO_2)=-80.5~-65.5℃,T_(hCO_2)=-56.0~-25.0℃;L_(CO_2)-L_(H_2O)型包裹体 CO_2相的 T_(mCO_2)=-66.9~-60.9℃,T_(hCO_2)=-13.3~+2.3℃,包裹体的最终均一温度 T_(h,total)=243.1~361.1℃。铁木尔特次生碳质流体组合,萨热阔布金矿主成矿阶段、赛都—多拉纳含金剪切带中早期透镜状石英脉碳质流体组合,以及阿舍勒等矿床的次生碳质流体组合,都具有相似的流体性质,均为高密度的CO_2-CH_2-N_2流体,其来源与石炭—二叠造山作用主期的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铁木尔特矿床 阿尔泰
下载PDF
阿尔泰大东沟铅锌矿的碳质流体及其成因 被引量:13
8
作者 褚海霞 徐九华 +3 位作者 林龙华 卫晓锋 王琳琳 陈栋梁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5-188,共14页
大东沟铅锌矿是阿尔泰南缘泥盆纪克朗火山-沉积盆地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之一,在石炭—二叠纪同造山的区域变质过程中,受到热液叠加改造作用,层状铅锌矿体发育脉状石英和矿化。本文对阿勒泰大东沟铅锌矿区石英脉中的包裹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相... 大东沟铅锌矿是阿尔泰南缘泥盆纪克朗火山-沉积盆地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之一,在石炭—二叠纪同造山的区域变质过程中,受到热液叠加改造作用,层状铅锌矿体发育脉状石英和矿化。本文对阿勒泰大东沟铅锌矿区石英脉中的包裹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研究,估算出包裹体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并采用激光拉曼、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SRXRF)对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成分测试。结果显示,石英脉中的包裹体主要为碳质流体包裹体,多以面状、带状分布,最低捕获温度在209~459℃之间,密度为0.75~1.15g/cm3,最低捕获压力在110~540MPa之间。初步研究表明碳质流体的来源与同造山的变质作用有关,而与海底喷流沉积无关。激光拉曼测试结果表明包裹体气液主要成分为CO2和N2。SRXRF测试碳质包裹体中金属微量元素显示低Cu、Zn、Pb,而富集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大东沟铅锌矿 阿尔泰 变质
下载PDF
阿尔泰克兰盆地VMS矿床的变形变质与碳质流体特征 被引量:16
9
作者 徐九华 林龙华 +3 位作者 王琳琳 褚海霞 卫晓峰 陈栋梁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5-598,共14页
阿尔泰南缘克兰火山-沉积盆地的泥盆纪VMS型矿床经历了石炭纪—二叠纪同造山的区域变质和热液叠加改造作用,同构造石英脉和穿切层状铅锌矿化的脉状铜矿化很发育。矿石中反映压力-重结晶作用的各种结构构造发育,包括碎斑结构、交代结构... 阿尔泰南缘克兰火山-沉积盆地的泥盆纪VMS型矿床经历了石炭纪—二叠纪同造山的区域变质和热液叠加改造作用,同构造石英脉和穿切层状铅锌矿化的脉状铜矿化很发育。矿石中反映压力-重结晶作用的各种结构构造发育,包括碎斑结构、交代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和碎裂结构,以及塑性流动构造或皱纹构造、压力影等。对铁木尔特、大东沟铅锌(铜)矿床的包裹体研究表明,在矿化构造岩和晚期硫化物石英脉中发育极丰富的碳质(CO2-CH4-N2)流体。与碳质流体共生的LCO2-LH2O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43.1~412.1℃(铁木尔特)和209~430℃(大东沟),碳质流体的捕获压力估计为180~300MPa。这些特征与区域变质的温压条件相当,与VMS无关。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SRXRF)单个包裹体的重金属微量元素初步对比分析表明,造山型萨热阔布金矿的碳质流体中检出有Au、As,而在VMS矿床中没有检出,说明碳质流体在区域变质过程中对Au成矿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铅锌(铜)矿床 变形变质 流体 SRXRF分析 阿尔泰
下载PDF
成矿环境中的高密度碳质流体:以阿尔泰南缘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九华 丁汝福 +3 位作者 林龙华 禇海霞 王琳琳 卫晓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2-211,共10页
碳质流体(CO2-CH4-N2体系流体)常见于地幔橄榄岩和下地壳麻粒岩中。近期研究表明,阿尔泰南缘晚古生代成矿环境中的碳质流体极为丰富,不仅在造山型金矿中赋存大量与成矿有关的碳质流体,而且在VMS型矿床中也存在同造山期的变质碳质流体。... 碳质流体(CO2-CH4-N2体系流体)常见于地幔橄榄岩和下地壳麻粒岩中。近期研究表明,阿尔泰南缘晚古生代成矿环境中的碳质流体极为丰富,不仅在造山型金矿中赋存大量与成矿有关的碳质流体,而且在VMS型矿床中也存在同造山期的变质碳质流体。由共生的富CO2包裹体(LCO2-LH2O型)和H2O-CO2包裹体(LH2O-LCO2型)的均一温度推测,造山型金矿的碳质流体捕获温度大于254~394.5℃,压力大于150~320MPa;VMS矿床的变质碳质流体捕获温度大于209~430℃,压力大于180~300MPa,两者具相似的捕获温度压力条件。碳质流体的捕获温度压力条件与变质相带相平衡计算的变质温度、压力范围相当。碳质流体源于区域变质作用,并参与了与造山型金矿有关的构造-变质-流体-成矿作用和对VMS型矿床的变质改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环境 流体 变质作用 阿尔泰南缘
下载PDF
压力对碳氢氧超临界流体中碳的溶解度的影响
11
作者 赵先锋 洪时明 刘福生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1-105,共5页
采用统计热力学方法 ,利用CHEQ程序对 5 .5~ 7.7GPa的压力和 1 0 0 0~ 2 90 0K温度下碳加水体系中碳的溶解度进行了计算。重点研究了石墨和金刚石在水中溶解度差与压力的关系 ,得出如下结果 :(1 )在一定压力下 ,使石墨和金刚石在水中... 采用统计热力学方法 ,利用CHEQ程序对 5 .5~ 7.7GPa的压力和 1 0 0 0~ 2 90 0K温度下碳加水体系中碳的溶解度进行了计算。重点研究了石墨和金刚石在水中溶解度差与压力的关系 ,得出如下结果 :(1 )在一定压力下 ,使石墨和金刚石在水中的溶解度之差ΔX(C)为正值的温度有确定的下限和上限。 (2 )在高温高压下 ,对每一个压力 ,石墨和金刚石在水中的溶解度之差ΔX(C)都有一个极大值。使ΔX(C)为极大值的温度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大 ,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氢氧超临界流体 溶解度 高温 高压 天然金刚石 统计热力学 形成条件
下载PDF
纳米碳集流体在电化学储能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孔龙 闫崇 黄佳琦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81-500,共20页
电化学储能技术对配置可再生能源和拓展电动器件的广泛使用至关重要。碳纳米集流体具有比表面积高、导电性好、界面可修饰及柔性好等特点,为下一代高比能锂硫电池及目前的锂离子电池和电容器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平... 电化学储能技术对配置可再生能源和拓展电动器件的广泛使用至关重要。碳纳米集流体具有比表面积高、导电性好、界面可修饰及柔性好等特点,为下一代高比能锂硫电池及目前的锂离子电池和电容器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平台。本文重点对纳米碳基集流体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及界面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纳米碳基集流体在高比能、高功率锂离子电池和电容器中的作用,最后阐述了纳米碳集流体在这些储能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锂硫电池 锂离子电池 电容器 界面
下载PDF
碳基三维集流体在锂金属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张洒洒 周旭峰 +1 位作者 刘兆平 刘引烽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共4页
锂金属负极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Ah/g)和较低的还原电势(-3.04 V vs.标准氢电势),被誉为最具发展潜力的负极材料,但是锂金属负极中的枝晶、死锂等问题阻碍了锂金属电池的商业化发展。针对锂金属负极中出现的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 锂金属负极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Ah/g)和较低的还原电势(-3.04 V vs.标准氢电势),被誉为最具发展潜力的负极材料,但是锂金属负极中的枝晶、死锂等问题阻碍了锂金属电池的商业化发展。针对锂金属负极中出现的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大量的解决方案,其中,三维集流体不仅可以降低电流密度,缓解枝晶生长,还可以容纳锂沉积/溶解过程中发生的体积变化。而碳基三维集流体更是因其稳定的化学性质和较小的密度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从碳基三维集流体的制备、改性以及对锂沉积/溶解的影响进行介绍,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金属二次电池 锂金属负极 枝晶 基三维集流体
下载PDF
基于CNT/Ag纳米流体的分光谱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实验研究
14
作者 夏小康 曹旭慧 余本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1-146,共6页
传统太阳能光伏光热(PV/T)系统的光电转换和光热转换过程耦合在一起,对太阳能全光谱能量的利用率较低,为使得光电、光热过程解耦,该文探究Ag、CNT、CNT/Ag纳米流体作为分光谱PV/T系统媒介时的光谱及能量性能。首先对不同浓度纳米流体的... 传统太阳能光伏光热(PV/T)系统的光电转换和光热转换过程耦合在一起,对太阳能全光谱能量的利用率较低,为使得光电、光热过程解耦,该文探究Ag、CNT、CNT/Ag纳米流体作为分光谱PV/T系统媒介时的光谱及能量性能。首先对不同浓度纳米流体的光谱性能进行测试,然后通过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的CNT/Ag纳米流体对系统电效率和热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Ag纳米流体,浓度为1×10^(6)、3×10^(6)、5×10^(6)、1×10^(7)μg/m^(3)的CNT/Ag纳米流体在太阳电池光谱响应区的透过率分别上升了8.6%、9.3%、8.5%、9.2%,响应区外波段的吸收率增加了30.4%、44.5%、58.4%、56.7%。系统电效率最高为8.2%、热效率最高为45%,当CNT/Ag纳米流体浓度为5×10^(6)μg/m^(3)时,分光谱容器效率最高为18.3%时热效率达到了43%,电效率为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 分光谱利用 纳米流体 银纳米流体
下载PDF
大别山榴辉岩中磷灰石的结构碳酸根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一良 郑永飞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05-411,共7页
在大别山东南部的高压和超高压榴辉岩中发现磷灰石含有结构碳酸根。磷灰石主要以包裹体的形式存在于筛状变晶结构的石榴石中 ,其形成时间早于石榴石和榴辉岩的矿物组合。X射线衍射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表明 ,磷灰石中结构碳酸根替代... 在大别山东南部的高压和超高压榴辉岩中发现磷灰石含有结构碳酸根。磷灰石主要以包裹体的形式存在于筛状变晶结构的石榴石中 ,其形成时间早于石榴石和榴辉岩的矿物组合。X射线衍射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表明 ,磷灰石中结构碳酸根替代 [PO4 ]3- ,表现为在 14 5 5~ 14 2 2cm- 1的吸收带 ,以及在 15 0℃以下温度难以消除的在 1630cm- 1的吸附水 ,但常规X射线衍射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难以给出其含量。用EA MS连线技术测量给出结构碳酸根的含量在 0 95~ 5 2 4CO2 wt%。榴辉岩磷灰石中结构碳酸根的鉴定和碳含量的定量测定证明 ,在超高压变质过程中存在含CO2 的峰变质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磷灰石 结构酸根 碳流体 大别山
下载PDF
丹巴燕子沟造山带与花岗岩相关中温金矿床流体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林 汪雄武 彭惠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73-173,共1页
关键词 花岗岩 造山带型金矿 碳流体 丹巴 流体组分 燕子 中温 造山带金矿 化学研究 金矿流体
下载PDF
极富CO_2流体的造山型金矿:苏丹哈马迪金矿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九华 王建雄 +4 位作者 向鹏 李闫华 肖星 张辉 成曦晖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40-1048,共9页
哈马迪金矿位于苏丹东北部,矿床产于阿拉伯-努比亚地盾新元古界变质岩系中,属于受剪切带控制的造山型金矿床。金矿体赋存在角闪片岩内近南北向的片理化蚀变带中,围岩蚀变主要为黄铁绢英岩化,以及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等。在含矿石英细脉... 哈马迪金矿位于苏丹东北部,矿床产于阿拉伯-努比亚地盾新元古界变质岩系中,属于受剪切带控制的造山型金矿床。金矿体赋存在角闪片岩内近南北向的片理化蚀变带中,围岩蚀变主要为黄铁绢英岩化,以及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等。在含矿石英细脉中赋存有大量的极富CO2的碳质流体包裹体。这些包裹体几乎不含水,含有少量CH4(XCH4=0~0.10)。脉石英中碳质流体包裹体既有孤立或随机分布的原生包裹体,也有呈线性分布的次生包裹体,最晚期还有次生水溶液包裹体的分布。碳质流体包裹体的三相点(Tm,CO2)范围变化不大(-58.4^-57.0℃),但均一温度(Th,CO2)范围变化较大(-19℃^+29℃)。捕获的P-T条件可由LCO2包裹体的ρ值或Th,CO2值,以及与其伴生的CO2-H2O包裹体最终均一温度Th,TOT值,从有关相图中估算。早期碳质流体包裹体的捕获P-T条件范围为280~360℃、80~320MPa。金矿化发生在变质峰期之后的退变质作用晚期。广泛发育的热液蚀变说明碳质流体并非来自单一的流体源,寄主石英变形很弱也不能解释水从H2O-CO2-盐流体包裹体中优先淋失、残留大量的CO2±CH4包裹体。碳质流体包裹体可能的成因是:在金成矿的退变质时期,来自深部的H2O-CO2-盐流体,由于P-T下降而发生不混溶,H2O在热液蚀变中被大量消耗,而CO2则以碳质流体包裹体的形式被得捕获在脉石英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造山型 哈马迪金矿 苏丹
下载PDF
西秦岭厂坝-李家沟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因意义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天刚 倪培 +3 位作者 沈昆 王国光 赵超 丁俊英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31-743,共13页
厂坝-李家沟铅锌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西段的西成盆地内,是秦岭泥盆系铅锌成矿带中规模最大的铅锌矿床.由于矿床经历了三叠纪的秦岭造山过程,使得矿床的原始流体的记录全部被消除,现存的包裹体仅记录了后期造山过程中产生的变质流体活动... 厂坝-李家沟铅锌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西段的西成盆地内,是秦岭泥盆系铅锌成矿带中规模最大的铅锌矿床.由于矿床经历了三叠纪的秦岭造山过程,使得矿床的原始流体的记录全部被消除,现存的包裹体仅记录了后期造山过程中产生的变质流体活动的信息.本次通过对矿床块状和条带状矿石中石英内流体包裹体详尽的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学和拉曼光谱学研究,鉴定出矿床中的包裹体类型主要为H2O-NaCl型包裹体、H2O-NaCl-CH4-CO2型包裹体和CH4-CO2型碳质流体包裹体三类,矿床的包裹体的典型特征是富含CH4和CO2.测温结果显示,H2O-NaCl型包裹体和富气的H2O-NaCl-CH4-CO2型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基本一致,说明该变质流体经历了不混溶过程.拉曼探针分析结果显示,流体包裹体的主要成分为盐水溶液和以CH4和CO2为主的碳质流体.厂坝-李家沟铅锌矿的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这种碳质流体为代表的变质流体对矿床存在改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厂坝-李家沟铅锌矿床 流体包裹体 流体 造山作用 矿床改造作用 西秦岭
下载PDF
辽宁高家堡子银矿床热液叠加成矿作用特征及流体来源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志高 王可勇 +2 位作者 韦烈民 李剑锋 付丽娟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76-1086,共11页
高家堡子银矿床是19世纪90年代在辽东地区发现并探明的一处大型独立银矿床,赋存于古元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大理岩中。主要矿石类型为硅化大理岩型和硅质岩型;热液成矿作用分为早期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阶段及晚期银矿物-石英阶段。流体包裹... 高家堡子银矿床是19世纪90年代在辽东地区发现并探明的一处大型独立银矿床,赋存于古元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大理岩中。主要矿石类型为硅化大理岩型和硅质岩型;热液成矿作用分为早期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阶段及晚期银矿物-石英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早阶段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原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180~260℃,盐度4.78%~9.47%,成矿流体属中温、低盐度的H2O-Na Cl体系;晚阶段石英中主要发育有气液两相原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164.7℃~185.2℃,盐度2.76%~4.94%,成矿流体属低温、低盐度的H2O-Na Cl体系。流体包裹体碳、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早阶段δDV-SMOW为-90.2‰^-92.6‰,δ18OH2O为2.1‰~4.9‰,δ13CV-PDB为-7.7‰^-17.7‰,反映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为岩浆水,伴随有少量大气降水;晚阶段δDV-SMOW为-117.1‰^-117.7‰,δ18OH2O为-10.2‰^-11.3‰,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因此,高家堡子银矿床热液叠加成矿作用流体属中低温、低盐度H2O-Na Cl体系,早期以岩浆水为主,晚期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特征成矿流体来源 氧同位素高家堡子银矿床辽宁
下载PDF
A rock-physical modeling method for carbonate reservoirs at seismic scale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景叶 陈小宏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13年第1期1-14,117,共15页
Strong heterogeneity and complex pore systems of carbonate reservoir rock make its rock physics model building and fluid substitution difficult and complex. However, rock physics models connect reservoir parameters wi... Strong heterogeneity and complex pore systems of carbonate reservoir rock make its rock physics model building and fluid substitution difficult and complex. However, rock physics models connect reservoir parameters with seismic parameters and fluid substitut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tool for reservoir prediction and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complex carbonate reservoir pore structures and heterogeneity at seismic scale, we use the gridding method to divide carbonate rock into homogeneous blocks with independent rock parameters and calculate the elastic moduli of dry rock units step by step using different rock physics models based on pore origin and structural feature. Then, the elastic moduli of rocks saturated with different fluids are obtained using fluid substitution based on different pore connectivity. Based on the calculated elastic moduli of rock units, the Hashin-Shtrikman-Walpole elastic boundary theory is adopted to calculate the carbonate elastic parameters at seismic scale. 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carbonate models with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pore types demonstrate the effects of pore type on rock elastic parameters. The simulated result is consistent with our knowledge of re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scale fluid substitution carbonate rock rock physics modeling^heterogene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