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纳米管/SnS_(2)光阳极材料制备”综合性大学化学实验
1
作者 王秀芳 赵东林 +1 位作者 张克华 宋小杰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4期157-162,共6页
在科研工作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综合性化学实验:利用溶剂热法制备碳纳米管/SnS_(2)光阳极催化剂材料;采用SEM(扫描电镜)、XRD(X射线衍射)、UV-Vi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技术进行表征;运用瞬态光电流响应、电化学阻抗、线性伏安扫描等方... 在科研工作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综合性化学实验:利用溶剂热法制备碳纳米管/SnS_(2)光阳极催化剂材料;采用SEM(扫描电镜)、XRD(X射线衍射)、UV-Vi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技术进行表征;运用瞬态光电流响应、电化学阻抗、线性伏安扫描等方法分析材料的分解水性能。该实验让学生掌握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利用实验验证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培养学生能源危机及环保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sns_(2) 材料制备表征 综合性实验
下载PDF
碳纳米管包覆的MoS_(2)锂电负极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
作者 程志明 杨尊先 郭太良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4-360,共7页
二硫化钼(MoS_(2))作为一种出色的二维层状材料,是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理想候选材料。然而,由于MoS_(2)二维层状结构的堆叠性、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以及自身的低电导率等问题,限制了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发展。文章将MoS_(2)与有机碳源葡... 二硫化钼(MoS_(2))作为一种出色的二维层状材料,是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理想候选材料。然而,由于MoS_(2)二维层状结构的堆叠性、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以及自身的低电导率等问题,限制了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发展。文章将MoS_(2)与有机碳源葡萄糖复合,合成出了MoS_(2)@C的复合材料,实验表明,不同含量葡萄糖碳化后形成的碳纳米管对水热生长存在MoS_(2)明显的影响,通过调控葡萄糖的含量合成出在碳纳米管内层生长的MoS_(2)@C复合材料,其具有较高的比容量,以及更好的结构稳定性,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比容量衰减更小。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在0.2 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保持680.7 mAhg^(-1)的比容量;在1 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次后仍可保持580.9 mAhg^(-1)的可逆比容量。同时,分析了MoS_(2)@C在水热过程中的硫化反应进程,为合理制备MoS_(2)与碳的复合材料提供新的路径。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_(2) 碳纳米管 锂离子电池 纳米线
下载PDF
基于SnS_(2)/In_(2)O_(3)的气体传感器及其室温下高性能NO_(2)检测
3
作者 陈进龙 陶然 +3 位作者 李冲 张健磊 付琛 罗景庭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7-293,共7页
NO_(2)是一种有毒气体,能与空气中的其他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造成空气污染并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因此,需要一种气体传感器来检测NO_(2).然而,传统的NO_(2)传感器很难在室温(25℃)下工作.本研究报告了SnS_(2)/In_(2)O_(3)的室温(25℃) NO... NO_(2)是一种有毒气体,能与空气中的其他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造成空气污染并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因此,需要一种气体传感器来检测NO_(2).然而,传统的NO_(2)传感器很难在室温(25℃)下工作.本研究报告了SnS_(2)/In_(2)O_(3)的室温(25℃) NO_(2)气体传感,采用热注入法和水热法制备了In_(2)O_(3)量子点和SnS_(2)纳米片.凭借SnS_(2)独特的二维结构,在其上装饰In_(2)O_(3),复合增强了其传感性能,产品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nS_(2)/In_(2)O_(3)传感器对体积分数为1×10^(-6) NO_(2)的响应为26.6,响应和恢复时间分别为146 s和243 s.由于异质结结构增加了活性位点的数量,加速了气体的传输,促进了电荷转移和气体解吸,提高了NO_(2)气体传感性能.这种优异的传感性能在NO_(2)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传感 sns_(2)/In_(2)O_(3) NO_(2) 室温
下载PDF
SnS_(2)/ZIF-8衍生二维多孔氮掺杂碳纳米片复合材料的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新玲 周娜 +5 位作者 田亚文 周明冉 韩静茹 申远升 胡执一 李昱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38-946,I0001-I0003,共12页
锂硫电池(LSBs)因能量密度高、原料储量丰富、环境友好等优点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反应过程中较大的体积膨胀以及硫较差的电子电导率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其发展。本研究设计了一种SnS_(2)纳米颗粒与ZIF-8衍生的花... 锂硫电池(LSBs)因能量密度高、原料储量丰富、环境友好等优点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反应过程中较大的体积膨胀以及硫较差的电子电导率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其发展。本研究设计了一种SnS_(2)纳米颗粒与ZIF-8衍生的花状二维多孔碳纳米片/硫复合材料(ZCN-SnS_(2)-S),并研究了其作为锂硫电池正极的电化学性能。其独特的二维花状多孔结构不仅有效缓解了反应过程中的体积膨胀,而且为Li+和电子的传输提供了快速通道,杂原子N也促进了对多硫化物的吸附作用。并且负载的极性SnS_(2)纳米颗粒极大地增强了对多硫化物的吸附,从而使ZCN-SnS_(2)-S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0.2C(1C=1675 mA·g^(–1))电流密度下,ZCN-SnS_(2)-S电极循环100次后仍能保持948 mAh·g^(–1)的高可逆比容量,容量保持率为83.7%。即使在2C的高电流密度下循环300圈,ZCN-SnS_(2)-S电极仍具有546 mAh·g^(–1)的可逆比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二维多孔氮掺杂碳纳米 sns_(2) 多硫化物 穿梭效应
下载PDF
硫代氨基功能化粉煤灰空心微珠@碳纳米管吸附Cu^(2+)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柯 张晓民 +4 位作者 张良 刘佳倩 刘冰 王壮 马健翔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3年第9期6-13,共8页
碳纳米管作为一维纳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结构可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吸附领域,同时也因存在疏水性强、表面惰性以及选择性吸附能力差等不足而限制了其在重金属吸附领域的应用。以燃煤废料粉煤灰空心微珠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具有高缺... 碳纳米管作为一维纳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结构可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吸附领域,同时也因存在疏水性强、表面惰性以及选择性吸附能力差等不足而限制了其在重金属吸附领域的应用。以燃煤废料粉煤灰空心微珠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具有高缺陷密度的空心微珠@碳纳米管材料,并通过羧基化、酰氯化在其表面接枝了硫代氨基官能团,将其用于吸附水溶液中的Cu^(2+),结果表明:粉煤灰空心微珠@碳纳米管表面成功引入了羧基、羟基、氨基等官能团,表面Zeta电位降低;吸附容量与吸附过程中的反应温度、初始pH、初始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在120 min时吸附达到平衡,平衡时复合材料对Cu^(2+)的吸附容量为34.0 mg/g;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度高,吸附过程为自发的吸热反应;吸附机理包括离子交换、静电相互作用和表面络合作用。该研究成果可为粉煤灰的高值化利用和水溶液中Cu^(2+)的吸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空心微珠 碳纳米管 功能化改性 氨基硫脲 Cu^(2+)吸附 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 吸附机理
下载PDF
SnS_(2)/TiO_(2)纳米管阵列光电催化降解诺氟沙星
6
作者 张明美 李新勇 金鑫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5-370,共6页
通过电沉积法将SnS_(2)纳米颗粒沉积在阳极氧化的TiO_(2)纳米管上,制备了SnS_(2)/TiO_(2)纳米管阵列(NTs)电极。对SnS_(2)/TiO_(2)NTs电极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电极的光电化学性质。表征结果显示,SnS_(2)/TiO_(2)NTs电极... 通过电沉积法将SnS_(2)纳米颗粒沉积在阳极氧化的TiO_(2)纳米管上,制备了SnS_(2)/TiO_(2)纳米管阵列(NTs)电极。对SnS_(2)/TiO_(2)NTs电极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电极的光电化学性质。表征结果显示,SnS_(2)/TiO_(2)NTs电极的光吸收带边发生明显红移,光电流密度可达1.49 mA/cm^(2),短时间光电流密度为0.38 mA/cm^(2)。实验结果表明,SnS_(2)的负载降低了电极中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率,提高了光电催化对诺氟沙星(NOR)的降解效率,反应180 min后SnS_(2)/TiO_(2)NTs电极对NOR的降解率高达92%。·O_(2)-、·OH及SnS_(2)价带上的空穴是参与光电催化降解NOR的活性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s_(2)/TiO_(2)纳米管阵列电极 光生电子-空穴 光电催化 诺氟沙星
下载PDF
碱土金属X(X=Be,Mg,Ca和Sr)掺杂二维SnS_(2)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7
作者 柏慧 梁前 +1 位作者 钱国林 谢泉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142,共9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碱土金属X(X=Be, Mg, Ca和Sr)掺杂二维单层SnS_(2)的电子结构、磁学性质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S-rich条件下的体系相较于Sn-rich更稳定,能带结构表明:在Be掺杂后,SnS_(2)体系从自...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碱土金属X(X=Be, Mg, Ca和Sr)掺杂二维单层SnS_(2)的电子结构、磁学性质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S-rich条件下的体系相较于Sn-rich更稳定,能带结构表明:在Be掺杂后,SnS_(2)体系从自旋向上通道和自旋向下通道完全对称的非磁性半导体转变为具有1.999μB磁矩的磁性半导体.在Mg掺杂后,体系转变为非磁性P型半导体;Ca和Sr两种掺杂体系由于极化程度的不同,导致在下自旋通道的能带穿过费米能级,而在上自旋通道的能带并未穿过费米能级,呈现出磁矩分别为1.973、2.000μB的半金属特性.同时发现X(X=Be, Mg, Ca和Sr)掺杂后,掺杂体系实部静态介电常数大幅度增加,掺杂后的SnS_(2)体系的极化能力增强,虚部数值在低能区明显变大,更适用于长波长光电器. Be, Mg, Ca和Sr掺杂不仅导致吸收边红移,而且提高了红外光区域的有效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sns_(2) 电子结构 磁性 光学性质
下载PDF
富含介孔结构的氮化碳/碳纳米管复合催化剂高效电催化还原CO_(2)为CO
8
作者 刘丙泽 钮东方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0-972,共13页
氮掺杂材料中的吡啶氮被认为是电还原CO_(2)为CO的最活跃的氮催化位点.以双氰胺(dicyandiamide,DCDA)为氮源,氧化碳纳米管(carbon oxide nanotubes,CNTs-O)为分散剂,通过静电吸附-煅烧法制备了富含吡啶氮的氮化碳/碳纳米管(CN_(x)/CNTs... 氮掺杂材料中的吡啶氮被认为是电还原CO_(2)为CO的最活跃的氮催化位点.以双氰胺(dicyandiamide,DCDA)为氮源,氧化碳纳米管(carbon oxide nanotubes,CNTs-O)为分散剂,通过静电吸附-煅烧法制备了富含吡啶氮的氮化碳/碳纳米管(CN_(x)/CNTs)介孔复合催化剂.通过改变DCDA与CNTs-O的质量比,合成了具有不同石墨化氮化碳(g-C_(3)N_(4))含量的复合催化剂.通过一系列表征及电化学测试得出,当DCDA/CNTs-O质量比为0.5时,得到的CN_(0.5)/CNTs具有最优的还原CO_(2)为CO的电催化性能.在-1.0 V vs.RHE下CN_(0.5)/CNTs的CO法拉第效率(Faradaic efficiency,FE)高达94.1%,生成CO的电流密度为-13.27 mA/cm^(2),通过24 h长时间电解后依然保持着较高的法拉第效率(FECO>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还原CO_(2) CO 介孔 石墨化氮化碳 碳纳米管
下载PDF
碳纳米管溶胶对水中微量Cd^2+与Cu^2+吸附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曾鸣 巩学敏 +2 位作者 彭先佳 王志民 邹文晔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1,共4页
采用强酸表面氧化法对碳纳米管进行处理,制备稳定具有高效吸附性能的碳纳米管溶胶,用于去除水中低质量浓度重金属Cd2+,Cu2+。研究表明,在实验的pH值为2.5—9.5,对Cd2+的去除,吸附起主要作用,优化的pH值为6.0;对Cu2+的去除,pH<6.7时,... 采用强酸表面氧化法对碳纳米管进行处理,制备稳定具有高效吸附性能的碳纳米管溶胶,用于去除水中低质量浓度重金属Cd2+,Cu2+。研究表明,在实验的pH值为2.5—9.5,对Cd2+的去除,吸附起主要作用,优化的pH值为6.0;对Cu2+的去除,pH<6.7时,吸附起主要作用,在pH>6.7时,金属离子沉淀是主要的去除原因,在pH=9.5时,达到最大去除率。在相同碳纳米管溶胶投加质量浓度情况下,对Cd2+的吸附去除率远远大于对Cu2+的去除。碳纳米管溶胶对Cd2+,Cu2+的吸附等温线呈线性,对Cd2+的吸附性能优于对Cu2+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溶胶 吸附 CD^2+ CU^2+
下载PDF
Fe修饰多壁碳纳米管电极高效产H_2O_2 被引量:13
10
作者 傅坚亮 张兴旺 雷乐成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57-1162,共6页
为提高电芬顿(Electro-Fenton)体系H2O2的产率,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MWNT)电极,并与石墨/气体扩散(GDC)电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WNT电极H2O2产率高于GDC电极.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Fe修饰MWNT(Fe-MWNT)电极,发现Fe对MWNT电极的修饰不... 为提高电芬顿(Electro-Fenton)体系H2O2的产率,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MWNT)电极,并与石墨/气体扩散(GDC)电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WNT电极H2O2产率高于GDC电极.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Fe修饰MWNT(Fe-MWNT)电极,发现Fe对MWNT电极的修饰不仅可以提高体系的H2O2产率,而且电流效率可以提高8%左右,与GDC电极的电流效率接近.Fe-MWNT电极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阴极材料应用于Electro-Fenton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H2O2 Fe修饰 电芬顿体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TiO2纳米复合薄膜的光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维 崔晓莉 江志裕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67-873,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不同含量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TiO2纳米复合薄膜电极,通过SEM和XRD表征了薄膜的形貌和晶型结构.以1mol/LKOH为电解质,考察了MWCNT的含量对纳米复合薄膜电极在白光、可见光照射下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不同含量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TiO2纳米复合薄膜电极,通过SEM和XRD表征了薄膜的形貌和晶型结构.以1mol/LKOH为电解质,考察了MWCNT的含量对纳米复合薄膜电极在白光、可见光照射下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纯TiO2薄膜电极,MWCNT/TiO2纳米复合薄膜电极的光电压、光电流明显增大,对可见光区的光电响应能力也明显提高.MWCNT薄膜具有良好的电子导电性、吸光性和镂空的网状结构等性质,形成了一个理想的基板负载TiO2纳米颗粒,而且显著提高了纳米复合薄膜电极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和模拟太阳光的利用效率.研究发现,纳米复合薄膜电极中MWCNT的最佳含量是0.04mg/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多壁碳纳米管 光电性能 可见光
下载PDF
还原氧化石墨烯/MoS_2与碳纳米管/MoS_2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飞霞 李长生 +1 位作者 张毅 唐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01-807,共7页
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出还原氧化石墨烯/Mo S2(RGO/Mo S2)与碳纳米管/Mo S2(CNTs/Mo S2)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RD,SEM以及TEM分别对纳米复合材料样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中Mo S2与还原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很好地结合... 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出还原氧化石墨烯/Mo S2(RGO/Mo S2)与碳纳米管/Mo S2(CNTs/Mo S2)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RD,SEM以及TEM分别对纳米复合材料样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中Mo S2与还原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用UMT-2多功能摩擦试验机测试其作为液体石蜡添加剂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对其摩擦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与纯的Mo S2相比,一定比例的RGO/Mo S2纳米复合材料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系数降低了18%,相对磨损量减少55%;与碳纳米管增强的纳米复合材料相比,RGO/Mo S2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还原氧化石墨烯/MoS2 碳纳米管/MoS2 摩擦学性能
下载PDF
碳纳米管对2-硝基苯酚和2,4-二氯苯酚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仙弟 梁华定 +3 位作者 赵松林 陈素清 王扬 申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0-43,共4页
研究多壁碳纳米管对水中2-硝基苯酚和2,4-二氯苯酚的吸附规律。测定不同温度下两物质的吸附等温线,研究吸附的热力学特性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对2-硝基苯酚和2,4-二氯苯酚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饱和吸附量分别达到24.54mg/g和30.... 研究多壁碳纳米管对水中2-硝基苯酚和2,4-二氯苯酚的吸附规律。测定不同温度下两物质的吸附等温线,研究吸附的热力学特性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对2-硝基苯酚和2,4-二氯苯酚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饱和吸附量分别达到24.54mg/g和30.53mg/g。用Freundlich等温方程拟合碳纳米管对两种化合物的吸附,其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5;用Clapeyron-Clausius方程拟合吸附过程,两种物质的线性相关系数都达0.99。293~353K时,碳纳米管对2-硝基苯酚吸附的ΔH、ΔG、ΔS分别为-7.74~-7.05kJ·mol-1、-6.14~-4.80kJ·mol-1、-8.33~-3.00J.mol-1.K-1;对2,4-二氯苯酚吸附的ΔH、ΔG、ΔS分别为-24.75~-17.78kJ·mol-1、-6.79~-6.22kJ·mol-1、-61.29~-32.75J.mol-1.K-1。由于对酚分子π-π共轭作用的强弱不同,碳纳米管对2,4-二氯苯酚的吸附能力大于2-硝基苯酚。本文得到的碳纳米管吸附规律,为研究碳纳米管吸附含苯环类物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 碳纳米管 2-硝基苯酚 2 4-二氯苯酚 吸附等温线
下载PDF
碳纳米管-TiB_2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幸红 洪长青 +3 位作者 韩杰才 张贺新 孟松鹤 曲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99-905,共7页
研究了用热压烧结(HP)方法制备TiB2-xwt%CNTs-5wt%Ni(x=0.1、0.3、0.5、1、4)复合材料的工艺条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用XRD研究了其相组成,用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和裂纹扩展.研究表明:碳纳米管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硬度... 研究了用热压烧结(HP)方法制备TiB2-xwt%CNTs-5wt%Ni(x=0.1、0.3、0.5、1、4)复合材料的工艺条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用XRD研究了其相组成,用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和裂纹扩展.研究表明:碳纳米管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硬度、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得到明显的提高,并且在碳纳米管含量为0.5wt%左右时,复合材料的硬度达到20.5GPa,弯曲强度为496MPa,断裂韧性达7.25MPa.m1/2;断口形貌分析表明碳纳米管主要分布于TiB2颗粒的晶界处,复合材料的增韧机制主要是碳纳米管的拔出机制和桥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TiB2陶瓷基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及其对H_2吸附体系的Raman光谱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振华 林国栋 +2 位作者 陈铜 廖远琰 张鸿斌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4-39,共6页
利用原位和非原位紫外 Raman谱法 ,对以 CH4 为碳源 ,由催化法制备的多壁碳纳米管( MWCNTs) ,K+-修饰的该类 MWCNTs,以及它们对 H2 的吸附体系进行了 Raman谱表征 ,观测到可分别归属于类石墨结构的基频模 D和 G以及它们的三阶组合频 ,表... 利用原位和非原位紫外 Raman谱法 ,对以 CH4 为碳源 ,由催化法制备的多壁碳纳米管( MWCNTs) ,K+-修饰的该类 MWCNTs,以及它们对 H2 的吸附体系进行了 Raman谱表征 ,观测到可分别归属于类石墨结构的基频模 D和 G以及它们的三阶组合频 ,表面 C-H3基和 C-H2 基等的特征Raman峰 ;H2 在这类碳纳米管上的吸附态包括解离吸附生成表面 C-H3和非解离吸附分子氢 H2 ( a)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 ,K+-修饰体系上这两类氢吸附物种的表面浓度都比未经 K+-修饰的相应体系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多壁碳纳米管 H2-吸附 RAMAN光谱 紫外-可见RAMAN谱法 纳米材料
下载PDF
碳纳米管聚苯胺薄膜SAWSO2传感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文常保 朱长纯 +5 位作者 巨永锋 邱彦章 许宏科 胡小东 吴媛 刘君华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7-160,共4页
以128°YX-LiNbO3晶体上实现的双声路声表面波(SAW)器件为载体,在器件的测量声路上制作了对SO2气体具有敏感作用的碳纳米管聚苯胺薄膜,提出了一种基于碳纳米管聚苯胺薄膜的SAW SO2气体传感器。该传感器中的双声路结构消除了因外界... 以128°YX-LiNbO3晶体上实现的双声路声表面波(SAW)器件为载体,在器件的测量声路上制作了对SO2气体具有敏感作用的碳纳米管聚苯胺薄膜,提出了一种基于碳纳米管聚苯胺薄膜的SAW SO2气体传感器。该传感器中的双声路结构消除了因外界测量条件改变引起的测量误差,提高了传感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利用原位法制备的碳纳米管聚苯胺增加了SO2气体的吸附面积,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碳纳米管聚苯胺薄膜的SAW SO2气体传感器在测量范围内对各种浓度的SO2气体具有好的响应特性;当输入体积分数为1×10-6时,传感器的响应灵敏度约为8.3 kHz,比单一聚苯胺薄膜高1.8 kHz。此外,该传感器也具有更好的线性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表面波器件 碳纳米管聚苯胺薄膜 SO2气体 传感器
下载PDF
CeO2纳米晶包裹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对特布他林的电催化测定 被引量:6
17
作者 尉艳 刘红英 +1 位作者 李茂国 方宾州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共4页
制备出CeO2纳米晶包裹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并运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谱探讨了该电极的电化学特性。研究了特布他林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特布他林在该修饰电极上具有良好的电流响应,与裸玻碳电极相比在pH ... 制备出CeO2纳米晶包裹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并运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谱探讨了该电极的电化学特性。研究了特布他林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特布他林在该修饰电极上具有良好的电流响应,与裸玻碳电极相比在pH 7.0缓冲溶液中氧化峰电位负移314 mV。采用计时电流法测定特布他林,其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在5.0×10^-7~1.0×10^-4mol/L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μA)=4.952-0.04724c(μmol/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20,检出限为5.0×10^-8mol/L(信噪比为3)。该电极已用于特布他林片剂中特布他林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eO2粒子 碳纳米管 修饰电极 特布他林
下载PDF
碳纳米管负载的Fe_2O_3催化剂制备 被引量:10
18
作者 彭峰 姜靖雯 +1 位作者 王红娟 冯景贤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1-235,共5页
Carbon nanotubes were modified by FeSO 4 - H 2 O 2 system,iron hydroxides were adsorbed on the wall of carbon nanotubes simulta neously.These precursors were treated at723K for2h under hydrogen,nitrogen and a ir atmo ... Carbon nanotubes were modified by FeSO 4 - H 2 O 2 system,iron hydroxides were adsorbed on the wall of carbon nanotubes simulta neously.These precursors were treated at723K for2h under hydrogen,nitrogen and a ir atmo - sphere to prepare carbon nanotubes supported γ- Fe 2 O 3 catalyst,γ- Fe 2 O 3 and α- Fe 2 O 3 compound catalyst and amorphous Fe 2 O 3 catalyst,respectively.This is green method to prepare high Fe 2 O 3 loading( ≥ 50%)abstract:catalyst without adding other cation.The different structures Fe 2 O 3 catalysts can be synthesized by controlling the condi - tion of thermal treatment to content active phase requirements for different catalytic reactions.The paper presents a new method to prepare carbon nanotubes supported 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负载催化剂 FE2O3 制备 双氧水 三氧化二铁
下载PDF
SnO_2填充碳纳米管电化学储锂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颖 阎杰 +1 位作者 潘桂玲 高学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共3页
合成了SnO2颗粒填充多壁碳纳米管并对其储锂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 分析其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并与用硝酸纯化的多壁碳纳米管、SnO2颗粒包覆多壁碳纳米管进行比较。SnO2多数填充入碳纳米管... 合成了SnO2颗粒填充多壁碳纳米管并对其储锂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 分析其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并与用硝酸纯化的多壁碳纳米管、SnO2颗粒包覆多壁碳纳米管进行比较。SnO2多数填充入碳纳米管管腔内。填充于碳纳米管内的SnO2与包覆在多壁碳纳米管外壁的SnO2晶体结构相同(JCPDS 41-1445)。SnO2填充碳纳米管的放电容量可达284.2 mAh/g,高于纯化的碳纳米管(193 mAh/g)和SnO2包覆碳纳米管(82 mAh/g),具有SnO2的高放电容量和碳纳米管的低放电电位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SNO2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下载PDF
改性碳纳米管常温下吸附分离低浓度CO_2 被引量:6
20
作者 叶青 张瑜 +1 位作者 李茗 施耀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23-1229,共7页
采用浸渍法将四乙烯五胺(TEPA)和三乙烯四胺(TETA)负载至碳纳米管(CNTs)上,得到一种固态胺吸附剂CNTs-TEPA和CNTs-TETA,用以吸附低浓度下的CO2.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傅里叶红外(FTIR)光谱、N2物理吸附脱附、元素分析和热... 采用浸渍法将四乙烯五胺(TEPA)和三乙烯四胺(TETA)负载至碳纳米管(CNTs)上,得到一种固态胺吸附剂CNTs-TEPA和CNTs-TETA,用以吸附低浓度下的CO2.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傅里叶红外(FTIR)光谱、N2物理吸附脱附、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TGA)等方法表征样品.结果表明:CNTs-TEPA和CNTs-TETA形态并未发生变化,仍保留CNTs规整有序的孔道结构,但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容都显著减小.在常温条件下,CNTs-TEPA和CNTs-TETA的CO2吸附量与CNTs相比有显著提高,同时,在胺浸渍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改性后的CNTs-TEPA效果优于CNTs-TETA.温度从20℃升至30℃,CNTs-TEPA和CNTs-TETA的CO2吸附量分别从126.7、101.2mg·g-1升至139.3、110.4mg·g-1.CNTs的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增加变化不明显.最后,采用Suyadal和Yasyerli两种模型对CO2的动态吸附穿透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说明Yasyerli模型对CNTs、CNTs-TEPA和CNTs-TETA的CO2吸附过程的拟合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CO2吸附 三乙烯四胺 四乙烯五胺 失活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