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寒武、二叠系富硒碳质岩中硒结合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朱建明 秦海波 +2 位作者 罗泰义 李璐 苏宏灿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74,共6页
使用硒的7步连续化学提取技术,对采自贵州寒武纪牛蹄塘组和湖北恩施二叠纪茅口组富硒碳质岩中的水溶态、可交换态、有机态、元素态、酸性提取态、硫化物/硒化物态和残渣态硒进行了比较研究,应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了岩石总硒和各结... 使用硒的7步连续化学提取技术,对采自贵州寒武纪牛蹄塘组和湖北恩施二叠纪茅口组富硒碳质岩中的水溶态、可交换态、有机态、元素态、酸性提取态、硫化物/硒化物态和残渣态硒进行了比较研究,应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了岩石总硒和各结合态硒。结果表明,恩施二叠纪沙地新鲜富硒碳质硅质岩和碳质页岩中的硒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和硫化物/硒化物态硒为主,残渣态硒较低;遵义松林早寒武世碳质硅质岩中的硒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和硫化物态硒为主,碳质页岩与镍钼矿层中则以有机结合态、残渣态和硫化物态硒为主,斑脱岩中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元素态和可交换态硒为主。根据硒结合态的这种分布特征,推测二叠纪、寒武纪富硒碳质岩中硒初始富集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略有差异前者碳质硅质岩中主要以微生物还原为主,碳质页岩中则是微生物还原作用和生物同化吸收或吸附兼而有之;后者主要以生物同化吸收或吸附为主,微生物还原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结合态 富硒碳质岩 寒武纪 二叠纪 中国西南
下载PDF
恩施渔塘坝富硒碳质岩中硒的赋存状态 被引量:11
2
作者 朱建明 李社红 +4 位作者 左维 I.Sykorova 苏宏灿 郑宝山 J.Pesek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4-640,共7页
在渔塘坝富硒碳质岩中发现了自然硒及其系列硒矿物的组合。这些硒矿物有自然硒、方硒铜矿、硒铜蓝、水硒铁石、硒银矿、含硒黄铁矿、含硒黄铜矿和难以确定名称的Fe-Se矿物。其中自然硒、方硒铜矿和硒铜蓝的矿物组合主要分布在断层面附... 在渔塘坝富硒碳质岩中发现了自然硒及其系列硒矿物的组合。这些硒矿物有自然硒、方硒铜矿、硒铜蓝、水硒铁石、硒银矿、含硒黄铁矿、含硒黄铜矿和难以确定名称的Fe-Se矿物。其中自然硒、方硒铜矿和硒铜蓝的矿物组合主要分布在断层面附近的碳质硅质岩中,自然硒与方硒铜矿的矿物组合主要分布在高碳质泥岩中,水硒铁石及未确定的Fe-Se矿物主要赋存于露头处的富硒碳质岩中。硒矿物中除自然硒较普遍地存在外,其他矿物并不是均匀地分布于富硒碳质岩中,而是局部性地出现。Cu-Se矿物的大量发育表明铜可能在硒的表生迁移转化中起着某种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碳质岩 硒矿物 赋存状态 渔塘坝
下载PDF
渔塘坝富硒碳质岩石中硒淋滤实验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朱建明 王明仕 +2 位作者 黎文 尹祚莹 苏宏灿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5-151,共7页
渔塘坝是中国较为典型的高硒地区之一。从该区选取了4个典型的富硒碳质岩样品,并在常温条件下进行了淋滤实验研究(pH=2.0,4.0和6.5)。初步结果表明:随着液固比的增大和淋滤时间的延长,淋滤液中硒含量变化的总体呈降低趋势。不同岩类间... 渔塘坝是中国较为典型的高硒地区之一。从该区选取了4个典型的富硒碳质岩样品,并在常温条件下进行了淋滤实验研究(pH=2.0,4.0和6.5)。初步结果表明:随着液固比的增大和淋滤时间的延长,淋滤液中硒含量变化的总体呈降低趋势。不同岩类间硒的淋失量有所差别,但岩石总量硒并不是影响硒淋失的主要因素。淋滤原液的不同pH值对岩石硒的淋失有显著影响,其淋失量的排列顺序是pH=2.0>pH=6.5>pH=4.0。岩石中碳酸盐与黄铁矿含量之比同淋滤液pH的变化有关,并且极可能是影响岩石风化初始阶段硒淋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滤实验 富硒碳质岩 渔塘坝
下载PDF
恩施渔塘坝富硒碳质岩石中硒的形态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韩文亮 朱建明 +3 位作者 秦海波 李璐 雷磊 苏宏灿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9-95,共7页
湖北恩施渔塘坝是中国人群硒中毒爆发性流行的地区,也是恩施较为典型的高硒地区之一。其北部出露的富硒碳质岩石,通常认为是渔塘坝硒的主要来源。采用7步连续化学浸提技术,将富硒碳质岩石中硒分为水溶态、可交换态、有机态、元素态、酸... 湖北恩施渔塘坝是中国人群硒中毒爆发性流行的地区,也是恩施较为典型的高硒地区之一。其北部出露的富硒碳质岩石,通常认为是渔塘坝硒的主要来源。采用7步连续化学浸提技术,将富硒碳质岩石中硒分为水溶态、可交换态、有机态、元素态、酸性提取态、硫化物/硒化物态和残渣态硒,使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了岩石总硒和硒形态。结果表明,碳质页岩和碳质硅质岩中硒主要以有机态、硫化物/硒化物态和可交换态硒为主,碳质泥岩中硒以有机态、元素态和硫化物/硒化物态硒为主。碳质泥岩中的水溶态硒显著低于碳质页岩和碳质硅质岩中的水溶态硒,但元素态硒的比例显著高于后两者,说明碳质泥岩是富硒碳质岩层中硒易于富集的场所。富硒碳质岩中的可利用态硒主要以Se4+为主,而非是Se6+和有机硒。可交换态和有机结合态硒中Se4+与岩石总硒的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Se4+离子的分布影响着岩石总硒,有机质与粘土在硒富集的地球化学过程中承担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结合态 硒形态 富硒碳质岩 渔塘坝
下载PDF
济宁岩群大量变质碎屑岩和碳质岩的发现及地层划分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成基 焦秀美 +1 位作者 李世勇 李哲 《山东国土资源》 2010年第7期1-3,共3页
在详细研究济宁市颜店铁矿区报告和以往资料的基础上,对济宁颜店铁矿部分钻孔济宁岩群的岩矿心进行了编录和系统取样工作,发现济宁岩群存在大量变碎屑岩和首次在钻孔中辨别出碳质岩,这对济宁岩群地层的研究和铁矿成矿作用的研究都提供... 在详细研究济宁市颜店铁矿区报告和以往资料的基础上,对济宁颜店铁矿部分钻孔济宁岩群的岩矿心进行了编录和系统取样工作,发现济宁岩群存在大量变碎屑岩和首次在钻孔中辨别出碳质岩,这对济宁岩群地层的研究和铁矿成矿作用的研究都提供了重要最新资料。对于铁矿的成因研究和原岩及沉积环境的恢复都有重大的意义。依据岩石组合特征和含矿性,济宁岩群自下而上可划分为翟村组、颜店组和洪福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店铁矿 变质碎屑岩 碳质岩 济宁岩群 翟村组 颜店组 洪福寺组
下载PDF
碳质岩系层控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6
作者 张甲忠 《矿产与地质》 1993年第4期258-261,共4页
碳质岩系中层控金矿床是从元古代到中生代由合碳泥砂质岩石变质而形成的一种重要金矿类型.该类型金矿床一般产出在地台边缘坳陷区和部分地槽基底隆起的边缘,金矿化区域分布具有层位性,成矿与一定岩石组合有关,以含碳质为其特征;矿床受... 碳质岩系中层控金矿床是从元古代到中生代由合碳泥砂质岩石变质而形成的一种重要金矿类型.该类型金矿床一般产出在地台边缘坳陷区和部分地槽基底隆起的边缘,金矿化区域分布具有层位性,成矿与一定岩石组合有关,以含碳质为其特征;矿床受区域断裂带及其有关的次一级构造控制;金矿化类型表现明显的相似性,以含金石英脉型为主,矿石矿物有黄铁矿、毒砂、辉锑矿,也是重要的载金矿物,近矿围岩蚀变以普遍发育又强烈的黄铁矿化、硅化为其特征.同时指出沿层位岩性和构造复杂地段的标志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岩 层控 金矿床 找矿标志
下载PDF
华南碳质岩系层控金矿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7
作者 胡凯 《四川地质科技情报》 1996年第3期17-23,共7页
关键词 金矿床 层控矿床 碳质岩 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
下载PDF
华南碳质岩系层控金矿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被引量:9
8
作者 胡凯 刘英俊 +2 位作者 王鹤年 张景荣 贾蓉芬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1099-1107,共9页
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了华南3个重要的碳质岩系含金建造(赣东北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桂东下寒统水口群、湘东泥盆系佘田桥组)及有关层控金矿(金山金矿、龙水金矿、石峡金矿)中有机质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华南碳质岩系岩石中有机碳的平... 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了华南3个重要的碳质岩系含金建造(赣东北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桂东下寒统水口群、湘东泥盆系佘田桥组)及有关层控金矿(金山金矿、龙水金矿、石峡金矿)中有机质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华南碳质岩系岩石中有机碳的平均含量变化在0.15%~1.56%之间。有机质的演化程度高,沥青和石墨是构成岩石中主要的有机质显微组分。碳质岩系含金建造中金与有机碳属同生沉积,有机碳对含金建造形成的地球化学环境起了一定的控制作用。华南碳质岩系层控金矿的形成与有机质的沉积、热演化史有成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岩 有机地球化学 层控矿床 金矿床
原文传递
渔塘坝微景观中硒的高硒成因探讨 被引量:16
9
作者 朱建明 尹祚莹 +2 位作者 凌宏文 李社红 苏宏灿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7-122,共6页
渔塘坝北部山区地势较高的富硒碳质岩层,相对封闭地势较低的山间盆地,以及二者之间的两条山沟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高硒微域地球化学景观。其北部茅口组富硒碳质岩石的平均硒含量为1251.1±1218.8μg.g-1,是渔塘坝出露地层... 渔塘坝北部山区地势较高的富硒碳质岩层,相对封闭地势较低的山间盆地,以及二者之间的两条山沟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高硒微域地球化学景观。其北部茅口组富硒碳质岩石的平均硒含量为1251.1±1218.8μg.g-1,是渔塘坝出露地层中最为富硒的。这些富硒岩石为渔塘坝中的土壤和植物提供了硒的间接来源,而导致渔塘坝高硒景观的形成,除了地形、气候因素之外,主要是当地居民活动直接干预的结果,特别是田地以火土(石煤熏土)施肥改良土壤。因此,如果说渔塘坝北部富硒碳质岩层的存在是高硒区形成的必然条件,那么人为的开挖"石煤"和不当的耕种方式则为硒的迁移和转化提供了充分条件。无论是自然或后生形成的高硒区,当硒的累积达到一定程度并突然释放时,硒中毒仍然可以发生。所以,恩施的高硒地区依然是硒中毒可能发生的高风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硒区成因 富硒碳质岩 硒中毒 恩施渔塘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