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碳”目标下中国碳配额分配法治化的优化路径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瑞 冷罗生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6-66,共11页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和政策推进的主要手段,而碳配额分配制度则是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实施成败的关键因素所在。法治是“双碳”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碳配额分配法治化不仅需要宏观层面上的法律框架引领,还需要微观层面...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和政策推进的主要手段,而碳配额分配制度则是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实施成败的关键因素所在。法治是“双碳”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碳配额分配法治化不仅需要宏观层面上的法律框架引领,还需要微观层面上的具体制度补强。当前,中国碳配额分配制度落实存在法律框架建设滞后、基本制度保障不足、配套措施不健全等问题,难以准确因应实践。鉴于此,应准确把握碳配额分配这一关键环节,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从法实证研究视角充分剖析碳配额分配制度的政策和实践样态,优化碳配额分配法治化路径,最终实现配额公平有效分配。要秉持“立法先行”的积极态度,构建综合性法律框架,强化碳配额管理的法律依据;在强有力的法律支撑下进行制度基础补强,实现碳配额具体立法精细化;进而完善兜底框架,优化配套措施以加强配额行为管控,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权交易市场 碳配额分配 “双”目标
下载PDF
建筑施工企业碳配额分配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谷秀 曹建文 《科技与创新》 2024年第5期129-131,共3页
通过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企业历史责任、碳排放绩效、区域特征、减排潜力、碳交易市场5个方面,识别出15个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基于问卷调查采集样本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得出5个关键影响因素,从而构... 通过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企业历史责任、碳排放绩效、区域特征、减排潜力、碳交易市场5个方面,识别出15个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基于问卷调查采集样本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得出5个关键影响因素,从而构建建筑施工企业碳配分配指标体系。并以熵权法理论模型为基础,建立建筑施工企业碳配额分配模型,以期为中国碳交易市场纳入建筑施工企业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 影响因素 碳配额分配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不同碳配额分配机制下供应链的减排决策及契约协调
3
作者 吴婉莹 赵孙媛 《应用数学进展》 2024年第5期2506-2519,共14页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大力推动双碳政策的实施,加快实现低碳发展的步伐。在双碳政策背景下,供应链作为温室气体排放主体低碳发展是必然之趋。本文研究碳配额分配机制对契约供应链的影响。在完全免费分配、完全拍卖分配和混合碳配额分配...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大力推动双碳政策的实施,加快实现低碳发展的步伐。在双碳政策背景下,供应链作为温室气体排放主体低碳发展是必然之趋。本文研究碳配额分配机制对契约供应链的影响。在完全免费分配、完全拍卖分配和混合碳配额分配机制下,为存在无契约、减排成本分担契约和绿色成本分担契约的供应链分别构建Stackelberg博弈模型,求解对应的最优均衡解。研究发现,相比完全免费分配和完全拍卖分配机制,混合碳配额分配机制既可以发挥免费分配机制的作用,促进减排水平提高,又可以发挥拍卖的市场价格功能,平衡碳交易的稳定性。同时,供应链内的契约有利于制造商提高减排水平,零售商在有利可图的条件下,零售商分担的减排成本越多,制造商的减排水平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CKELBERG博弈 碳配额分配机制 成本分担契约 供应链
下载PDF
水泥行业碳配额分配应该如何坚持“总量”和“强度”双控
4
作者 谷子丰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4年第5期200-202,206,共4页
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和相关工作方案,水泥行业即将进入全国碳市场。碳价的出现可能会对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针对水泥行业碳配额分配,结合地方试点碳市场做法,可先进行强度控制,当国家实现碳达峰后,再对配额进行总量控制。
关键词 水泥产业 碳配额分配 总量控制 强度控制 失业率 产能过剩
下载PDF
碳排放总量控制下行业间碳配额分配的博弈机制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吴军 李曼 +2 位作者 徐广姝 王璇 尹文琦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5-120,共6页
为了向实现2030年中国碳减排目标提供参考,构建了某省内行业间的配额分配权重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将该省内参与配额分配的行业根据减排严格程度分为低、中、高3个等级,通过引入行业减排优先顺序和配额分配权重构建各行业配额分配... 为了向实现2030年中国碳减排目标提供参考,构建了某省内行业间的配额分配权重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将该省内参与配额分配的行业根据减排严格程度分为低、中、高3个等级,通过引入行业减排优先顺序和配额分配权重构建各行业配额分配支付函数,并通过逆向归纳法求得博弈模型的纳什均衡。最后为了辅助实施减排,控制排放总量,引入了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行业减排优先顺序和分配权重的引入使最终的分配结果不仅考虑了行业的历史减排量,而且将行业减排责任考虑在内,体现了我国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原则,从而使得分配结果更为科学合理;为避免各行业为追求经济效益而缺乏减排驱动力引入奖惩机制,使得配额分配后的减排政策能够更加有效地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配额分配 行业减排 优先顺序 权重 动态博弈
下载PDF
深圳碳配额分配中的行业案例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蒋晶晶 吴长兰 +1 位作者 李用 黄颖 《开放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4-98,共5页
深圳尝试将金属压延与机械设备制造业、塑胶行业、食品饮料业、通信业和印刷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探索了一条不同于祖父制和基准制的碳配额分配方法。其核心是充分允许、鼓励并引导企业参与讨论,在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反... 深圳尝试将金属压延与机械设备制造业、塑胶行业、食品饮料业、通信业和印刷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探索了一条不同于祖父制和基准制的碳配额分配方法。其核心是充分允许、鼓励并引导企业参与讨论,在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反复对策选择中,通过有效的信息传递、共享与交换,实现科学、合理的配额分配。结果显示,企业碳强度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配额分配 行业 方法 结果
下载PDF
基于目标模式的省区部门碳配额分配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朱潜挺 韩竞一 +1 位作者 胡馨月 吴静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18,24,共6页
实现2030年碳峰值是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做出的负责任承诺,而达峰前碳排放空间分配是实现该承诺的必要条件。在对全球主要国家的部门碳排放数据系统聚类基础上,研究构建了一个融合国家、部门和省区的碳配额分配模型,以此评价未来省区部门... 实现2030年碳峰值是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做出的负责任承诺,而达峰前碳排放空间分配是实现该承诺的必要条件。在对全球主要国家的部门碳排放数据系统聚类基础上,研究构建了一个融合国家、部门和省区的碳配额分配模型,以此评价未来省区部门的碳排放空间及其配额分配模式偏好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未来中国可选择的部门碳排放目标模式有美国模式、欧盟模式和中国模式;(2)与传统碳的配额分配流程相比,基于目标模式的改进流程可减少省区部门碳配额分配结果的不确定性,且更具有动态性和前瞻性;(3)不同目标模式下,省区部门碳配额分配结果差距较大。就北京市而言,美国模式和欧盟模式下运输部门所得配额远大于制造业和建筑业部门,而中国模式下恰好相反。从目标模式偏好程度来看,北京市最偏好欧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值承诺 碳配额分配 部门排放模式
下载PDF
基于产量碳配额分配对竞争性闭环供应链定价及回收影响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胡东滨 肖晨曦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2-59,共8页
针对当前节能减排和资源回收的趋势,本文综合考虑了碳排放与资源回收问题,研究了基于产量的碳配额分配对闭环供应链定价以及回收的影响。简化模型由两个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机构等4个主体构成。研究发现,当碳配额有偿分配时,此... 针对当前节能减排和资源回收的趋势,本文综合考虑了碳排放与资源回收问题,研究了基于产量的碳配额分配对闭环供应链定价以及回收的影响。简化模型由两个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机构等4个主体构成。研究发现,当碳配额有偿分配时,此时满足供应链参与主体利润最大化的零售价格和批发价格均会升高,回收率相比无碳排放限制时降低,但是当再造品碳排放量少于新产品的碳排放量时,有偿分配碳配额会促使回收率上升;同时本文最后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的碳配额分配政策,分析结果表明可以较为有效消除碳配额有偿分配对于回收的不利影响,研究结果对以后政府制定碳减排环境下废旧物品回收相关政策也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闭环供应链 回收 碳配额分配 排放差异
下载PDF
考虑历史碳转移的我国省际建筑业碳配额分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志强 任金哥 +1 位作者 原媛 李可慧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8,共8页
为顺利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在建筑业构建兼顾公平和效率的碳配额分配方案迫在眉睫。文中以我国建筑业为研究对象,在考虑历史碳转移量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基础上,构建了XGBoost-熵权法-零和博弈数据包络分析(ZSG-DEA)的碳配额分配... 为顺利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在建筑业构建兼顾公平和效率的碳配额分配方案迫在眉睫。文中以我国建筑业为研究对象,在考虑历史碳转移量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基础上,构建了XGBoost-熵权法-零和博弈数据包络分析(ZSG-DEA)的碳配额分配模型,并根据2030年碳达峰目标对我国30个省份的建筑业进行碳配额分配。结果表明:我国建筑业区域碳转移空间特征明显,建筑业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应承担更多碳减排责任;文中方案有效地兼顾了公平与效率原则,大部分省份建筑业在碳减排方面的压力较小;政府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地区建筑业碳减排政策,以保证更好地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文中为我国建立更公平有效的初始碳配额分配机制、丰富碳交易市场机制、推动地区协同减碳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转移 建筑碳配额分配 XGBoost ZSG-DEA
原文传递
碳达峰目标下我国碳排放配额地区分配研究
10
作者 程晓娟 张胜男 全春光 《商学研究》 2024年第2期38-46,共9页
本文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结合情景分析法预测2030年碳达峰情景下我国碳排放配额总量。依据公平性、效率性、可行性、可持续性的原则,从减排能力、减排压力、减排潜力和减排责任四个维度来构建碳排放配额地区分配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熵... 本文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结合情景分析法预测2030年碳达峰情景下我国碳排放配额总量。依据公平性、效率性、可行性、可持续性的原则,从减排能力、减排压力、减排潜力和减排责任四个维度来构建碳排放配额地区分配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熵权法确定各省(区、市)碳配额分配权重,然后将碳达峰情境下碳排放配额总量在我国30个省(区、市)进行分配,并分析各省(区、市)未来碳排放空间。结果表明:①我国仅在低速发展情景下可能实现“以较低峰值在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战略目标;②综合分配原则下,北京、上海、天津、海南和重庆等地配额较多,内蒙古、陕西、河北、山东和山西等地配额较少;③全国未来碳排放空间略有盈余,其中山东、山西、河北、内蒙古等省(区)碳排放赤字严重,海南、北京、重庆、天津等地碳排放空间存在较大盈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配额分配 达峰目标 STIRPAT模型 情景分析 改进熵权法
下载PDF
新版碳配额分配方案的“变”与“不变”
11
作者 张文 胡永飞 苏玲彦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24年第19期44-47,共4页
2024年7月2日,生态环境部下发《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这标志着全国碳市场第三个履约周期进入正式启动前的最后阶段。本文从《征求意... 2024年7月2日,生态环境部下发《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这标志着全国碳市场第三个履约周期进入正式启动前的最后阶段。本文从《征求意见稿》的变与不变来分析对全国碳市场的影响,进而探讨企业应对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求意见稿 排放权交易 发电行业 生态环境 碳配额分配 分配方案 全国市场 变与不变
原文传递
从科层到发包: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央地事权的规范配置
12
作者 张小康 李冰强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65,共15页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进入全国碳市场与地方碳市场并存的“双轨制”运行阶段,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的央地事权配置面临新的规范需求。当前碳配额初始分配的央地事权配置深受科层治理模式的影响,呈现横向事权集中与纵向事责下放的部门“垂...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进入全国碳市场与地方碳市场并存的“双轨制”运行阶段,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的央地事权配置面临新的规范需求。当前碳配额初始分配的央地事权配置深受科层治理模式的影响,呈现横向事权集中与纵向事责下放的部门“垂直”主导;被悬置的地方政府与委重任的地方职能部门的横向“属地”虚置;碳配额分配中央委托事权与地方固有事权的交织形态。受“集权-分权”思维局限的科层事权配置加剧央地权界封闭、权能受限、权责错位的固有弊端,造成双轨结构下碳配额分配央地事权边界固化、层级管理下碳配额分配主体功能式微、目标考核下事权与事责分离导致的行动乏力。优化碳配额分配央地事权配置须遵循“控权-赋权”理念,实现央地权界由“中央主导-地方配合”向“地方实施-中央监督”的动态调整;以“有限发包-省级统管”实现央地权能的高效配置;以“共同但有区别”的合作治理与责任分工实现央地权责精准适配。未来应以“专章立法+权力清单”为载体,采取概括式与列举式相结合的立法模式,从形式法治到实质法治对央地碳配额分配事权展开体系化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配额初始分配 排放权交易 央地事权 条块分割 科层治理 有限发包
下载PDF
考虑双重异质性的碳配额分配及交易机制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令狐大智 武新丽 叶飞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6-187,共12页
构建包含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的碳配额分配及交易减排供应链,其中消费者基于自身低碳偏好进行产品选购,政府基于行业社会福利最优进行企业配额分配和碳指导价设定,企业基于利润最优进行生产和销售。通过建立混合博弈模型,对比分析了考... 构建包含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的碳配额分配及交易减排供应链,其中消费者基于自身低碳偏好进行产品选购,政府基于行业社会福利最优进行企业配额分配和碳指导价设定,企业基于利润最优进行生产和销售。通过建立混合博弈模型,对比分析了考虑企业和消费者双重异质性的配额分配及交易机制对政府、企业最优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减排机制能在保持社会福利最优的基础上更好地提升消费者和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实现对异质企业的双向和持续性减排激励。消费者低碳偏好和单位碳排差异度是影响减排机制实施方案和实施绩效的关键因素,其中,消费者低碳偏好决定了行业最优碳价和配额分配规则,且在主动和被动两个层面影响企业决策和产品价格;单位碳排差异度是影响企业利润、消费者主动支付倾向和减排绩效的重要因素,严格的差异度划分有利于形成正向激励;差异化的配额率易于形成减排激励,其与自主配额率间的差异是造成碳价波动的原因之一;研究也表明,过低的单位碳排差异度不适合进行企业异质性划分,在减排机制设计中应弱化"碳收益激励"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配额分配及交易 减排绩效 偏好 单位 异质性
原文传递
双寡头竞争环境下的碳配额分配策略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叶飞 令狐大智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038-3046,共9页
考虑碳配额分配策略对具有不同单位产品碳排放水平企业的生产决策影响,构建双寡头竞争环境下的差异化碳配额分配策略.通过建立基于差异化分配策略的古诺模型,研究了各种碳配额分配策略对具有不同单位产品碳排放水平企业的利润、价格、... 考虑碳配额分配策略对具有不同单位产品碳排放水平企业的生产决策影响,构建双寡头竞争环境下的差异化碳配额分配策略.通过建立基于差异化分配策略的古诺模型,研究了各种碳配额分配策略对具有不同单位产品碳排放水平企业的利润、价格、产量和碳排放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市场规模和单位产品碳排放水平对减排措施的实施效果具有显著影响;"侧重低排企业"的差异性配额分配策略优于其它配额分配策略,该策略能够在减少碳排放的基础上更好地保护低排企业,激励企业积极降低单位产品碳排放水平、更好地应对国际竞争;"侧重高排企业"或"均等"的碳配额分配策略虽能实现减排的目的,但会带来反向激励效用,从理论上验证我国当前策略的恰当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配额分配策略 排放水平 博弈 策略分析 激励
原文传递
基于历史排放参照的碳配额分配机制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令狐大智 叶飞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72,共8页
将行业内企业按单位产品碳排放水平分为高排企业和低排企业两类,并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引入行业内部,构建基于双寡头竞争市场的碳配额分配策略。通过建立基于分配策略的古诺模型,研究减排目标、分配策略和单位产品碳... 将行业内企业按单位产品碳排放水平分为高排企业和低排企业两类,并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引入行业内部,构建基于双寡头竞争市场的碳配额分配策略。通过建立基于分配策略的古诺模型,研究减排目标、分配策略和单位产品碳排放水平对企业的利润差、产量和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减排策略对单位产品碳排放水平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当行业中的企业存在单位产品碳排放水平差异时,对低排企业宽松的碳配额分配策略具有更强的减排激励效用,利于企业主动实施低碳技术改造;阶段式递进减排机制对"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在行业内应用,企业低碳技术改造的激励效用以及减排政策的稳步推进有积极的作用;同时研究表明准确核实企业单位产品碳排放水平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配额分配 基准排量 历史排放 双寡头竞争
原文传递
多目标碳配额分配下的减排技术投资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夏晖 王思逸 蔡强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019-2026,共8页
本文研究政府在多目标碳配额分配条件下,行业内减排效率差异企业的最优减排技术投资策略.通过建立政府与企业的博弈模型,采用理想点法对多目标规划问题进行求解,分析碳配额政策对企业技术投资决策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显示,在政府兼顾社... 本文研究政府在多目标碳配额分配条件下,行业内减排效率差异企业的最优减排技术投资策略.通过建立政府与企业的博弈模型,采用理想点法对多目标规划问题进行求解,分析碳配额政策对企业技术投资决策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显示,在政府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目标配额分配条件下,低减排效率企业更有可能投资进行技术升级,以获得政府分配的更多配额,而高效率企业的投资动力不足.另外,技术投资成本下降或减排技术代际差异扩大时,行业内两企业投资升级技术的可能性增加.所得结论对于政府制定合适的碳配额分配政策,以及相关配套措施促进全行业的技术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配额分配 减排技术 投资策略 多目标规划 博弈均衡
原文传递
多目标条件下企业碳配额分配和政府公平——基于(p,α)比例公平的视角 被引量:11
17
作者 夏晖 王思逸 蔡强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55,共8页
本文在企业和政府主从博弈框架下,研究政府兼顾社会福利和减排成本的多目标条件下企业最优碳配额分配方式,并采用(p,α)比例公平建立了最优分配与政府公平态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分析企业间减排效率差异对碳配额最优分配以及政府所... 本文在企业和政府主从博弈框架下,研究政府兼顾社会福利和减排成本的多目标条件下企业最优碳配额分配方式,并采用(p,α)比例公平建立了最优分配与政府公平态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分析企业间减排效率差异对碳配额最优分配以及政府所持公平态度的影响。采用遗传算法模拟结果显示,在政府最大化社会福利和最小化减排总成本的多目标下,政府始终给予高效率减排企业更多的配额,在企业间减排效率差异较小和较大的行业,减排效率对最优配额分配和政府所持公平态度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当行业内企业减排效率差异较小时,随减排效率差异的增加,低效率企业所得配额逐渐减少,政府公平性逐渐降低;当企业减排效率差异较大时,情况刚好相反,低效率企业的配额逐渐增加,政府变得越来越注重公平。除此之外,政府公平性并不意味着低效率企业得到更多的碳配额,当企业间减排效率差异增加到某一区间,随减排效率差异的增加,低效率企业所得配额逐渐减小,而政府公平逐渐增加。我们的结论为相关部门多目标下的最优碳配额分配决策以及分析政府的公平性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 α)比例公平 主从博弈 多目标决策 碳配额分配 遗传算法
原文传递
碳配额分配方式对授权再制造影响及协调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夏西强 陈俊 +1 位作者 朱庆华 李飚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632-2652,共21页
初始碳配额分配方式直接影响碳交易政策的实施效果,对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以及碳交易市场运行效率产生重要影响.为分析授权再制造下碳配额分配方式对制造/再制造供应链影响,基于两种典型碳配额分配方式(历史排放法和基准法)构建原始制... 初始碳配额分配方式直接影响碳交易政策的实施效果,对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以及碳交易市场运行效率产生重要影响.为分析授权再制造下碳配额分配方式对制造/再制造供应链影响,基于两种典型碳配额分配方式(历史排放法和基准法)构建原始制造商与授权再制造商博弈模型,并针对分散决策时供应链效率损失问题,设计制造/再制造协调机制.研究主要得到:1)当总量碳配额与基准碳配额之比大于某一阈值时,历史排放法有利于实现原始制造商和再制造商利润双赢;但是,基准法降低两种产品环境影响,且当基准碳配额较大时,基准法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2)碳配额分配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降低新产品的碳排放量,促进再制造产业发展,但是碳配额不同分配方式不能促使原始制造商改变授权费用决策.3)成本分担契约通过原始制造商分担部分回收成本促进再制造产品销售,但是原始制造商会通过提高单位授权费用来维持自身利润,该协调契约下再制造商利润受损;成本分担-利润共享契约通过对成本分担契约模型下供应链均衡利润进行重新分配,使得契约参数大于一定阈值时,两种产品制造商利润均增加,但是供应链整体利润未达到集中决策水平.4)成本分担-固定授权费契约以再制造商支付固定授权费用作为原始制造商分担回收成本的回报,实现供应链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 授权再制造 碳配额分配方式 协调机制
原文传递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下中国钢铁行业的碳配额分配策略 被引量:12
19
作者 齐绍洲 徐珍珍 杨芷萱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4-286,共13页
欧盟启动碳边境调节机制将会影响中国钢铁行业的成本效率,鲜有研究从碳市场角度考虑如何应对其导致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两种价格可变的资源分配模型,从碳市场角度研究在短期和长期中国减缓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负面影响的碳配... 欧盟启动碳边境调节机制将会影响中国钢铁行业的成本效率,鲜有研究从碳市场角度考虑如何应对其导致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两种价格可变的资源分配模型,从碳市场角度研究在短期和长期中国减缓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负面影响的碳配额分配策略。本文以中国各省份钢铁行业为例进行成本效率评估和碳配额分配,研究发现:①在短期中国碳价格不变和长期中国碳价格上涨情况下,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会导致行业成本效率下降;②中国出口到欧盟的钢铁产品数量越多则中国钢铁行业成本效率下降的幅度越大,中国碳价格水平越高则钢铁行业的成本效率越稳定;③通过碳市场优化配额分配能有效缓解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负面影响;④在优化碳配额的同时进行能源消费量调整,能够获得对配额总量影响较小的方案。本文研究结论为中国完善碳市场政策、有效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挑战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调节机制 市场 成本效率 碳配额分配 能源消费 价格 非参数前沿方法
原文传递
碳达峰目标下考虑碳转移的中国电力行业省域碳配额分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咏梅 王心雨 +2 位作者 丁毅宏 郑锦 单子婧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26,共8页
为明确双碳目标下中国各省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额度以支撑省级电力规划的制定,文中以碳达峰为总量目标对电力行业开展自上而下的省域碳配额分配研究。在考虑电力流动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熵权法-三阶段DEA与ZSG-DEA相结合的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分... 为明确双碳目标下中国各省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额度以支撑省级电力规划的制定,文中以碳达峰为总量目标对电力行业开展自上而下的省域碳配额分配研究。在考虑电力流动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熵权法-三阶段DEA与ZSG-DEA相结合的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分配模型,并以2030年碳达峰为例研究电力行业碳配额分配结果。配额分配结果显示:1)人口、碳强度、火力发电量和累积碳排放量四个指标适合作为电力行业碳配额分配的衡量指标。2)三阶段DEA模型效率评价的结果显示考虑碳转移的电力行业碳配额分配方案不仅更具公平性而且分配效率更高。3)兼顾公平和效率原则分配的碳配额由东南部地区向西北部地区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行业碳配额分配 省域电力流动 达峰 三阶段DEA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