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秦岭黄龙铺矿田碳酸岩脉型铼钼矿床成矿特征及找矿预测
1
作者 段湘益 李维成 +6 位作者 王海元 黄凡 高海峰 杨涛 杨帅 宋公社 姚富升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73,共21页
作为世界上唯一一处碳酸岩型钼矿床集中区,黄龙铺钼矿田位于华北地块南缘东秦岭成矿带西段,空间上受卢氏-马超营断裂控制。笔者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黄龙铺矿田的区域地质背景、成矿特征、典型矿床等进行系统梳理与综合分析表... 作为世界上唯一一处碳酸岩型钼矿床集中区,黄龙铺钼矿田位于华北地块南缘东秦岭成矿带西段,空间上受卢氏-马超营断裂控制。笔者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黄龙铺矿田的区域地质背景、成矿特征、典型矿床等进行系统梳理与综合分析表明,碳酸岩脉型钼成矿主要与印支期岩浆活动关系密切,构造为其提供了有利的赋矿空间,围岩提供了少量成矿物质,总体形成了NW向垣头-碾子坪铼钼多金属矿(化)带与NE向西坪-秦岭沟铜钼矿(化)带,涉及两个Ⅲ级成矿区带和两个Ⅳ级成矿区带,Re、Mo含量总体表现为正相关。成矿流体主要为中高温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体系的岩浆水,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幔源火成岩浆,属印支晚期成矿,大致经历了3个主要成矿期。本研究从多角度进行找矿预测认为,在矿田东北端向河南延伸方向及西南端的卢氏-马超营断裂两侧,有好的钼找矿前景,在华阳川-太子坪矿化带及矿田西北部的岩体下部,可能存在大中型钼多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铼钼矿床 成矿特征 找矿预测 碳酸岩脉 黄龙铺矿田 东秦岭
下载PDF
东秦岭钼矿带内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机制及成矿构造背景 被引量:77
2
作者 黄典豪 侯增谦 +2 位作者 杨志明 李振清 许道学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68-1984,共17页
东秦岭钼矿带位于华北板块南缘,NW—NWW向的固始?栾川深断裂带控制着钼矿床的空间分布。黄水庵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的确定,为本矿带内已有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黄龙铺地区的大石沟、石家湾和桃园等)增添了又一新成员。本矿带不仅钼金... 东秦岭钼矿带位于华北板块南缘,NW—NWW向的固始?栾川深断裂带控制着钼矿床的空间分布。黄水庵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的确定,为本矿带内已有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黄龙铺地区的大石沟、石家湾和桃园等)增添了又一新成员。本矿带不仅钼金属储量居世界已知单个钼矿带之首,而且碳酸岩脉和花岗斑岩两个成矿体系并存,亦是本区钼矿带的一大特色。业已查明,黄水庵和黄龙铺(大石沟)等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的δ13C=-5.3‰~-7.0‰,87Sr/86Sr=0.7049~0.7065。同时,方解石富含轻稀土(LREE/HREE=1.8~2.9)。辉钼矿以富含Re(平均为110×10-6~244×10-6)为特征。基于含矿碳酸岩脉方解石的Sr、Nd、Pb同位素比值(87Sr/86Sr对206Pb/204Pb、207Pb/204Pb对206Pb/204Pb和143Nd/144Nd对87Sr/86Sr)的关系图,我们初步判断本矿带区域陆壳之下可能存在有EMI(富集地幔Ⅰ),这些含矿碳酸岩脉是源于EMI的碱性硅酸盐-碳酸盐熔体-溶液结晶分异的产物,成矿金属Mo、Pb主要来自EMI。根据黄水庵和黄龙铺(大石沟)钼(铅)矿床的成矿年龄(Re-Os年龄分别为209.5Ma和221Ma),我们推断,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形成于华北和扬子两大板块三叠纪碰撞造山后伸展阶段的晚三叠世时期,而在侏罗纪陆内造山晚期的伸展阶段,形成了晚侏罗-早白垩世的斑岩型和斑岩-矽卡岩型钼矿床(Re-Os年龄介于147~116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 稀土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RE-OS年龄 成矿机制及成矿构造背景 东秦岭钼矿带
下载PDF
河南嵩县黄水庵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地质特征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 被引量:21
3
作者 曹晶 叶会寿 +4 位作者 李洪英 李正远 张兴康 贺文 李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69,共17页
河南省嵩县黄水庵大型矿床是东秦岭地区典型的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之一。钼矿体主要赋存于新太古界太华群变质岩内的石英-方解石碳酸岩脉中,呈脉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矿区内辉钼矿主要呈浸染状、薄膜状、团块状分布于石英-方解石... 河南省嵩县黄水庵大型矿床是东秦岭地区典型的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之一。钼矿体主要赋存于新太古界太华群变质岩内的石英-方解石碳酸岩脉中,呈脉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矿区内辉钼矿主要呈浸染状、薄膜状、团块状分布于石英-方解石碳酸岩脉中,主成矿期形成方铅矿-辉钼矿-石英-方解石的矿物组合。成矿围岩蚀变类型有钾长石化、硅化、黄铁矿化、萤石化、硬石膏化等。对8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年,测得其模式年龄为(210.9±3.8)Ma^(207.9±3.0)Ma,等时线年龄为(208.4±3.6)Ma,表明该矿床形成于晚三叠世。辉钼矿的w(Re)为(60.12~137.79)×10-6,指示出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地幔。该矿床的成矿作用发生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造山的后碰撞伸展阶段,在此阶段,秦岭造山带发生了伸展走滑作用,软流圈物质上涌诱发上覆富集岩石圈地幔发生低程度部分熔融,所形成的碳酸岩岩浆携带成矿物质沿NW-NWW向深断裂带上升,在合适的地段成岩成矿物质沉淀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地球化学 矿床地质特征 碳酸岩脉型钼矿 RE-OS同位素测年 黄水庵 河南
下载PDF
白云鄂博地区碳酸岩脉侵位序列与稀土元素富集机制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奎锋 范宏瑞 +1 位作者 胡芳芳 王凯怡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23-1529,共7页
白云鄂博地区发育大量的火成碳酸岩脉。按照矿物组成,碳酸岩脉可分为白云石型、白云石-方解石共存型和方解石型。野外穿插关系表明,白云石型碳酸岩脉形成得早,而方解石型碳酸岩脉形成得晚。白云鄂博地区的碳酸岩浆存在由白云石型到共存... 白云鄂博地区发育大量的火成碳酸岩脉。按照矿物组成,碳酸岩脉可分为白云石型、白云石-方解石共存型和方解石型。野外穿插关系表明,白云石型碳酸岩脉形成得早,而方解石型碳酸岩脉形成得晚。白云鄂博地区的碳酸岩浆存在由白云石型到共存型再到方解石型的先后结晶顺序和演化趋势。碳酸岩脉的主量、稀土和微量元素组成特征表明,随着碳酸岩脉中方解石矿物组分的增加,轻稀土元素的含量呈明显富集趋势,而长期的结晶分异作用正是稀土元素,尤其是轻稀土元素在晚期岩浆中强烈富集的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碳酸岩脉 侵位序列 稀土元素富集机制 白云鄂博
下载PDF
白云鄂博碳酸岩脉的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秦朝建 裘愉卓 +3 位作者 周国富 王中刚 张台荣 肖国望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0-405,共6页
白云鄂博矿区发育的脉状稀土碳酸岩,由于其结晶迅速,矿物颗粒细微,其中的微小矿物的鉴定一直是一个难题。应用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表明,白云鄂博地区存在富稀土白云质岩浆碳酸岩脉,早期阶段形成碱性... 白云鄂博矿区发育的脉状稀土碳酸岩,由于其结晶迅速,矿物颗粒细微,其中的微小矿物的鉴定一直是一个难题。应用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表明,白云鄂博地区存在富稀土白云质岩浆碳酸岩脉,早期阶段形成碱性长石和铁白云石,无稀土矿化;铁白云石常常出溶铁质而自身则形成方解石。霓石和方解石形成略晚,常常与氟碳铈矿等稀土矿物共生,出现强烈的稀土矿化;而无解理的方解石则形成于更晚的岩浆期后热液阶段,发育大量的流体包裹体,并出现强烈的铌、稀土矿化。铌铁矿分布在氟碳铈矿中和赤铁矿边缘,为热液交代作用的产物。早期结晶的矿物如碱性长石、铁白云石稀土矿化弱,岩浆晚期分异出大量的流体相,稀土元素和Sr等进入岩浆热液中,并在热液结晶矿物中富集,甚至在非平衡结晶的石英中产生强烈的稀土矿化。结合岩相学显微观察,显微拉曼探针很好的揭示了这一地质过程。同时为白云鄂博矿床铌、稀土矿化的热液交代成因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 碳酸岩脉 稀土矿化 白云鄂博
下载PDF
华阳川铀多金属矿床碳酸岩脉矿化特征 被引量:12
6
作者 惠小朝 何升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2期93-98,共6页
华阳川铀多金属矿床是小秦岭成矿带中成矿特征最为独特的矿床,其碳酸岩脉破碎带是重要的成矿空间。区内碳酸岩分布很广泛,沿NW向张性和张扭性断裂及其伴生的次级裂隙充填,呈单脉状和网脉状穿插于变质岩、伟晶岩中。矿化碳酸岩脉中,脉石... 华阳川铀多金属矿床是小秦岭成矿带中成矿特征最为独特的矿床,其碳酸岩脉破碎带是重要的成矿空间。区内碳酸岩分布很广泛,沿NW向张性和张扭性断裂及其伴生的次级裂隙充填,呈单脉状和网脉状穿插于变质岩、伟晶岩中。矿化碳酸岩脉中,脉石矿物大部分为方解石,少量为角闪石、石英、磁铁矿、碱性长石等;矿石矿物为铌钛铀矿、独居石、褐帘石、重晶石、天青石。铌钛铀矿是最主要的赋铀矿物,矿化元素铀、铌、钡、锶、稀土等平均含量分别为2554.20×10-6、1836.80×10-6、4145.78×10-6、4412.80×10-6、7348.44×10-6,可以综合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岩脉 矿化特征 华阳川 铀多金属矿床
下载PDF
胶东后夼金矿碳酸岩脉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洪奎 哈斌恒洋 +4 位作者 哈本海 张玉波 刘继梅 陈国栋 梁太涛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0年第3期157-169,共13页
栖霞金矿集中区内的金矿床皆产于太古宙结晶基底岩系中,以石英脉型金矿为主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次之,并富含铜、铅、锌等区别于典型的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和玲珑式石英脉型金矿。栖霞后夼金矿是产于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系中的含菱铁矿石... 栖霞金矿集中区内的金矿床皆产于太古宙结晶基底岩系中,以石英脉型金矿为主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次之,并富含铜、铅、锌等区别于典型的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和玲珑式石英脉型金矿。栖霞后夼金矿是产于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系中的含菱铁矿石英脉型金矿床,前人对碳酸岩脉与金矿形成的关系探讨研究的较少,本文通过对后夼金矿区内菱铁石英脉矿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及菱铁矿矿物属性的研究表明:后夼金矿矿脉化学成分中SiO2含量介于24.85%~85.41%之间,具有高Fe、高Mg的特征,Fe2O3 + FeO平均25.03%,MgO平均4.74%,在化学成分含量对比的百分图上反映出不同脉岩的混合特点。电子能谱分析表明化学成分中Mg具有较高的原子百分比和重量百分比,平均值分别为7.67和16.00,认为该矿物应为镁菱铁矿,具有Mg2+与Fe2+固溶体类质同象相互取代,属菱铁矿–镁菱铁矿–菱镁矿固溶体系列中的前端组合。后夼金矿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点,菱铁石英脉是该矿区的主要矿石类型,菱铁矿脉与石英脉呈共生关系,形成顺序为石英脉→磁铁矿脉→菱铁矿脉→含金硫化物石英脉→石英方解石脉,碳酸岩脉于石英脉具有共生关系并为金矿的富集提供了沉淀场所,Mg、Ca的菱铁矿可作为一个独特的成矿阶段。根据区域地质和脉岩资料综合分析,碳酸岩脉与石英脉应来源于不同的物质源区,碳酸岩脉来源于荆山群、粉子山群组成碳酸盐岩–钙镁硅酸岩有关,在变质或构造–岩浆热事件作用下易形成富碳酸盐岩的流体,在构造裂隙空间充填形成碳酸岩脉,而石英脉则为岩浆期后热液的最终产物,脉岩的形成是区域伸展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岩脉 镁菱铁矿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后夼金矿 栖霞 胶东地区
下载PDF
陕西省华阳川铀铌铅矿床碳酸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2
8
作者 惠小朝 蔡煜琦 +1 位作者 何升 冯张生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6-257,共12页
陕西省华阳川铀铌铅矿床是小秦岭成矿带中成矿特征最为独特的矿床,碳酸岩脉的破碎带是重要的成矿空间。未矿化的碳酸岩中矿物以方解石为主,其他矿物很少;发育铀矿化的碳酸岩脉中矿物种类繁多,大部分为方解石,其次为角闪石、金云母、榍... 陕西省华阳川铀铌铅矿床是小秦岭成矿带中成矿特征最为独特的矿床,碳酸岩脉的破碎带是重要的成矿空间。未矿化的碳酸岩中矿物以方解石为主,其他矿物很少;发育铀矿化的碳酸岩脉中矿物种类繁多,大部分为方解石,其次为角闪石、金云母、榍石、褐帘石、铌钛铀矿、重晶石、磷灰石、石英、磁铁矿、碱性长石等矿物。碳酸岩的LREE含量异常高,δ^(13)CV-PDB和δ^(18)OV-SMOW值显示典型的火成碳酸岩特征。基于碳酸岩脉的Sr、Nd、Pb同位素比值(^(87)Sr/^(86)Sr-^(206)Pb/^(204)Pb、^(207)Pb/^(204)Pb-^(206)Pb/^(204)Pb-^(143)Nd/^(144)Nd-^(87)Sr/^(86)Sr)的关系图,初步判断华阳川铀铌铅碳酸岩脉是源于EMI的碱性硅酸盐-碳酸盐熔体-溶液结晶分异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岩脉 岩石学 稀土元素 同位素地球化学 华阳川铀铌铅矿床 陕西省
下载PDF
黄龙铺钼矿田含矿碳酸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构造背景 被引量:42
9
作者 许成 宋文磊 +1 位作者 漆亮 王林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22-430,共9页
陕西黄龙铺钼矿田是东秦岭钼矿带中成矿类型最为独特的矿床,多数矿体产于晚三叠纪(220Ma)的碳酸岩岩脉内。其中,石家湾Ⅱ号矿体碳酸岩的Sr和REE含量异常高,δ^(13)C_(PDB)为-6.75‰~-6.92‰,δ^(18)O_(SMOW)为8.69‰~9.48‰,显示典型... 陕西黄龙铺钼矿田是东秦岭钼矿带中成矿类型最为独特的矿床,多数矿体产于晚三叠纪(220Ma)的碳酸岩岩脉内。其中,石家湾Ⅱ号矿体碳酸岩的Sr和REE含量异常高,δ^(13)C_(PDB)为-6.75‰~-6.92‰,δ^(18)O_(SMOW)为8.69‰~9.48‰,显示典型的火成碳酸岩的特征。在世界范围内,碳酸岩来自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或交代作用,稀土配分模式为陡倾斜的轻稀土富集型,但石家湾碳酸岩HREE含量异常高,稀土配分模式平坦,不同于世界其它地区的碳酸岩,这要求源区必须相对亏损LREE,相对富集HREE。显然,如此源区与俯冲洋壳部分熔融之后的残留相榴辉岩的特征一致。因此,我们认为,勉略洋壳在三叠纪向北俯冲至秦岭-华北联合陆块之下,通过变质脱水熔融而形成岩浆弧,随后,在弧后扩张带发生残余榴辉岩的低程度部分熔融或交代而形成碳酸岩岩浆,导致黄龙铺矿田形成。如此以来,秦岭地区在220Ma左右仍有B型俯冲作用,碰撞造山作用并没有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岩 稀土元素 构造背景 黄龙铺钼矿田 东秦岭钼矿带
下载PDF
华阳川铀多金属矿区地质及控矿脉岩特征分析
10
作者 董强强 康清清 江宏君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9年第12期125-126,共2页
华阳川铀多金属矿床是小秦岭矿区最独特的矿床类型。矿床的地质控矿脉岩沿着西北方向延伸,以铀铌铅为主要矿种。该文通过一系列的地质调查,对华阳川铀多金属矿床的特征有了基本了解,并结合矿区的实际资料,通过对华阳川铀多金属矿床地质... 华阳川铀多金属矿床是小秦岭矿区最独特的矿床类型。矿床的地质控矿脉岩沿着西北方向延伸,以铀铌铅为主要矿种。该文通过一系列的地质调查,对华阳川铀多金属矿床的特征有了基本了解,并结合矿区的实际资料,通过对华阳川铀多金属矿床地质及控矿脉岩特征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矿床地质概况和碳酸岩脉矿化特征,为华阳川铀多金属矿区地质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岩脉 矿化特征 华阳川 铀多金属矿床
下载PDF
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发现的星叶石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焰 韩秀伶 +2 位作者 周湖云 张培善 钟大赉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37-340,共4页
在西藏境内喜马拉雅山脉的东端的南迦巴瓦峰地区发现了星叶石。该矿物产出于火成碳酸岩脉中,与白云石、方解石、镁橄榄石、镁铝尖晶石、金云母、韭闪石、磷灰石、镁钛矿、石榴石以及三种未定名副矿物共生。该矿物的晶胞参数为:a0=... 在西藏境内喜马拉雅山脉的东端的南迦巴瓦峰地区发现了星叶石。该矿物产出于火成碳酸岩脉中,与白云石、方解石、镁橄榄石、镁铝尖晶石、金云母、韭闪石、磷灰石、镁钛矿、石榴石以及三种未定名副矿物共生。该矿物的晶胞参数为:a0=5.356(1),b0=11.607(4),c0=11.851(6),α=64.57°(3),β=76.98°(4),γ=85.45°(3)。化学成分(%)为:SiO235.22,TiO211.47,Al2O31.18,FeO28.90,MnO5.15,MgO1.51,CaO1.75,K2O5.90,Na2O2.46,总和93.54%,化学式为:(K,Na)3(Fe,Mn,Mg,Ca)7Ti2Si8O24(O,OH)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星叶石 火成碳酸岩脉 白云岩
下载PDF
陕西西沟钼矿床辉钼矿Re-Os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杜芷葳 叶会寿 +5 位作者 毛景文 孟芳 曹晶 王鹏 魏征 丁建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8-744,共17页
西沟钼矿床是东秦岭黄龙铺地区近些年新发现和勘查的碳酸岩脉型钼矿床。钼矿体主要赋存于新太古界太华群变质岩内的石英方解石碳酸岩脉中,呈脉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辉钼矿主要呈浸染状、薄膜状、团块状分布于石英方解石碳酸岩脉中,... 西沟钼矿床是东秦岭黄龙铺地区近些年新发现和勘查的碳酸岩脉型钼矿床。钼矿体主要赋存于新太古界太华群变质岩内的石英方解石碳酸岩脉中,呈脉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辉钼矿主要呈浸染状、薄膜状、团块状分布于石英方解石碳酸岩脉中,成矿有关的围岩蚀变有钾长石化、硅化、黄铁矿化、萤石化、硬石膏化等。为查明西沟钼矿床的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制、确定矿床类型,文章开展了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6件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模式年龄为(222.3±3.4)Ma^(226.6±3.7)Ma;加权平均年龄为(225.1±1.4)Ma;等时线年龄为(224.6±9.1)Ma,表明该矿床形成于晚三叠世。硫化物和硫酸盐的S同位素组成、重晶石和方解石Sr-Nd同位素组成及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均指示:西沟钼矿的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地幔。根据其与华北陆块南缘其他碳酸岩型钼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等对比,确定西沟钼矿床属碳酸岩型脉状矿床。成矿作用发生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造山的后碰撞伸展环境,由于软流圈物质上涌诱发富集岩石圈地幔发生低程度部分熔融,所形成的碳酸质流体携带钼等成矿物质上升,在NW-NWW向深断裂带沉淀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碳酸岩脉型矿床 辉钼矿RE-OS定年 S-Sr-Nd-C-O同位素组成 西沟钼矿床 东秦岭
下载PDF
浅谈黄龙铺钼(铅)矿床的类型及找矿方向
13
作者 何厚锦 《科技资讯》 2012年第35期85-85,共1页
研究矿床的地质工作者作为关心的问题就是矿床的成因以及换分类型,因为这样给不同类型矿床的矿质特征以及组成机制都有所认识和辨别,同时对同一类型的矿床提供了勘测依据。目前,已有的类型主要有斑岩型、矽卡岩型、斑岩一矽卡岩复合型... 研究矿床的地质工作者作为关心的问题就是矿床的成因以及换分类型,因为这样给不同类型矿床的矿质特征以及组成机制都有所认识和辨别,同时对同一类型的矿床提供了勘测依据。目前,已有的类型主要有斑岩型、矽卡岩型、斑岩一矽卡岩复合型、石英脉型、花岗伟晶岩型和火山热液脉型等。本文主要是以为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其组成矿石矿质,成矿预测的标志等,从而对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 成矿预测 标志
下载PDF
Sequestration of carbon as carbonate in the critical zone:insights from the Himalayas and Tibetan Plateau
14
作者 Albert Galy Yibo Yang Xiaomin Fang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389-391,共3页
The carbon pool stored in soil carbonate is comparable to the soil organic carbon.Therefore,secondary calcite precipitation in supersaturated catchment could be an important,yet poorly constrained,carbon sink within t... The carbon pool stored in soil carbonate is comparable to the soil organic carbon.Therefore,secondary calcite precipitation in supersaturated catchment could be an important,yet poorly constrained,carbon sink within the modern global carbon cycle.The chemical analysis of some dissolved species transported by rivers,such as elevated Sr/Ca and Mg/Ca ratios but also heavy stable Ca isotopic compositions,witness the formation of secondary calcite in rivers draining arid regions.However,in areas affected by active tectonics and rapid physical erosion,co-variations in the fluvial Sr/Ca and Mg/Ca ratios could also be related to incongruent carbonate weathering processes.Here,we present a model to assess the roles played by incongruent carbonate dissolution and secondary calcite precipitation in modern weathering processes.We tested and applied the model to rivers draining the Himalayan–Tibetan region.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regional aridity in the drainage basin promotes carbon sequestration as secondary carbonate but that for a given runoff,incongruent dissolution of carbonate possibly related to rapid physical erosion amplifies such sequestration.The isotopic compositions(^(13)C/^(12)C and^(18)O/^(16)O)of detrital carbonate transported by the main rivers in South and South-East Tibet imply that around 1%of the suspended material transported by those rivers corresponds to secondary carbonate and can represent between 5%and 15%of the alkalinity flux.Most of these alkalinity transported as particulate material is,nevertheless related to the weathering of carbonate lithologies and is also subjected to dissolution prior its final storage in sedimentary basins.However,on glacial-interglacial timescale this will amplify the significant role of mountain weathering on climatic vari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ATE WEATHERING Isotope Tectonic forc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