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沾化凹陷沙河街组砂岩透镜体表面与内部碳酸盐胶结作用的差异及其成因 被引量:31
1
作者 孙海涛 钟大康 +1 位作者 刘洛夫 张思梦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6-252,共7页
对沾化凹陷沙河街组不同分布模式的砂岩透镜体内部和表面砂岩和泥岩的密集采样进行了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阴极发光分析,探讨了砂泥岩界面附近与透镜体内部的碳酸盐胶结作用的差异及其成因。研究表明,这种差异随透镜体的埋藏深... 对沾化凹陷沙河街组不同分布模式的砂岩透镜体内部和表面砂岩和泥岩的密集采样进行了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阴极发光分析,探讨了砂泥岩界面附近与透镜体内部的碳酸盐胶结作用的差异及其成因。研究表明,这种差异随透镜体的埋藏深度以及砂岩、泥岩各自的厚度变化而变化。无论是孤立式透镜体,还是叠加式透镜体,当砂体厚度超过2m、泥岩厚度超过5m时,砂、泥岩界面的晚期碳酸盐胶结程度高于砂体内部。透镜体在埋藏过程中形成的大量次生孔隙,以及晚期成岩作用阶段砂泥岩之间存在的单向或双向流体(物质)传递,是晚期碳酸盐矿物能否在透镜体表面(或薄砂体内部)大量胶结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沾化凹陷 沙河街组 砂岩透镜体 碳酸盐胶结作用 物质传递
下载PDF
浅谈丰谷构造须家河组四段碳酸盐胶结作用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2
作者 刘春富 《内江科技》 2010年第12期132-132,143,共2页
据丰谷地区须家河组的地表剖面、岩心和薄片、测井曲线及常规物性测试资料等的观察、对比分析,表明对川西坳陷中段丰谷构造须家河组四段(以下简称"须四段")储层发育影响最大的是碳酸盐胶结作用。碳酸盐胶结作用对储层的形成... 据丰谷地区须家河组的地表剖面、岩心和薄片、测井曲线及常规物性测试资料等的观察、对比分析,表明对川西坳陷中段丰谷构造须家河组四段(以下简称"须四段")储层发育影响最大的是碳酸盐胶结作用。碳酸盐胶结作用对储层的形成具有两面性:早期的碳酸盐胶结作用在使储层致密的同时,也对储层的发育具有保护作用;晚期的碳酸盐胶结作用对储层起破坏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谷构造 须家河组四段 碳酸盐胶结作用 储层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超压顶面附近深层砂岩碳酸盐胶结作用和次生溶蚀孔隙形成机理 被引量:26
3
作者 何生 杨智 +3 位作者 何治亮 武恒志 王芙蓉 孟闲龙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59-768,798,共11页
准噶尔盆地腹部深层超压顶面附近(现今埋深4400~6200m,温度105~145℃)砂岩中广泛出现的碳酸盐胶结作用和次生溶蚀孔隙与超压流体活动关系密切.由于超压封闭和释放引起其顶面附近砂岩中的孔隙压力和水化学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可导致碳酸... 准噶尔盆地腹部深层超压顶面附近(现今埋深4400~6200m,温度105~145℃)砂岩中广泛出现的碳酸盐胶结作用和次生溶蚀孔隙与超压流体活动关系密切.由于超压封闭和释放引起其顶面附近砂岩中的孔隙压力和水化学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可导致碳酸盐沉淀和易溶矿物溶解过程交替出现.根据腹部地区超压顶面附近深埋砂岩成岩作用、碳酸盐胶结物含量、储集物性、碳酸盐胶结物碳、氧同位素和烃源岩热演化模拟等资料的综合研究表明:含铁碳酸盐胶结物是主要的胶结成分,长石类成分的次生溶蚀孔隙是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纵向上深层砂岩碳酸盐胶结物出现15%~30%含量的地层厚度范围约在邻近超压顶面之下100m至之上大于450m,碳酸盐胶结物出现大于25%含量高值带分布在靠近超压顶面向上的250~300m的地层厚度范围,超压顶面附近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含量高值的深度范围也是次生溶蚀孔隙(孔隙度10%~20%)发育带的范围;因晚白垩世以来深部侏罗纪煤系有机质生烃增压作用,导致在超压顶面附近砂岩晚成岩作用阶段深部富含碳酸盐的超压流体频繁活动,所形成的碳酸盐胶结物受到了明显的与深部生烃增压有关的超压热流体和有机脱羧作用的影响;超压流体多次通过超压顶面排放,使得超压顶面附近砂岩遭受了多期酸性流体溶蚀作用过程,形成了次生溶蚀孔隙发育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胶结作用 次生溶蚀孔隙 超压顶面 流体-岩石相互作用 准噶尔盆地腹部.
原文传递
渤海沙垒田凸起及围区沙河街组储层成岩作用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保柱 彭靖淞 +2 位作者 吴俊刚 张新涛 魏国财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46,共9页
成岩作用是深层储层发育最为重要的控制因素。对沙垒田凸起及围区沙河街组储层成岩作用及致密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沙河街组储层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是压实作用和碳酸盐胶结作用,其中压实作用起主导作用,在其作用下随着埋... 成岩作用是深层储层发育最为重要的控制因素。对沙垒田凸起及围区沙河街组储层成岩作用及致密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沙河街组储层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是压实作用和碳酸盐胶结作用,其中压实作用起主导作用,在其作用下随着埋深的增加储层趋于致密化;碳酸盐胶结作用以中、晚期为主,且碳酸盐胶结物含量越高,储层物性越差。研究区沙河街组储层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是溶蚀作用和超压支撑作用,其中溶蚀作用对研究区储层物性的提升有相当明显的影响;超压消减了压实作用对储层的伤害,有利于深层储层孔隙的保留。薄片镜下观察和碳、氧同位素资料表明,研究区沙河街组溶蚀作用是有机质排放有机酸产生的,碳酸盐胶结作用是有机酸溶蚀以后的再沉淀,进一步证明了碳酸盐胶结作用发生时间较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垒田凸起及围区 沙河街组 压实作用 碳酸盐胶结作用 溶蚀作用 超压支撑作用
下载PDF
碎屑岩中的碳酸盐胶结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富县地区延长组长6砂体为例 被引量:36
5
作者 刘春燕 郑和荣 +2 位作者 胡宗全 尹伟 李松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81-1689,共9页
致密化储层是困扰和制约低孔、特低渗储层油气勘探的重要因素.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富县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碳酸盐胶结作用较为发育,是影响储层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综合研究,系... 致密化储层是困扰和制约低孔、特低渗储层油气勘探的重要因素.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富县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碳酸盐胶结作用较为发育,是影响储层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综合研究,系统地探讨了碳酸盐致密化储层的成因,首次将碳酸盐胶结作用划分为内源碳酸盐胶结和外源碳酸盐胶结两个成岩阶段与类型,指出这两种成岩作用的本质区别是碳酸盐流体的来源和成岩作用的时期不同.借助各种薄片鉴定、电子探针、微量元素及碳氧同位素等分析结果,进一步明确了内源碳酸盐胶结的流体源自岩石内部,其胶结物形成于成岩作用早期,故矿物颗粒自形程度较好,且存在后期被溶蚀现象,使储层孔隙度提高3%~8%,从而改善了储层物性;而外源碳酸盐胶结的流体源自富含有机质的泥岩中释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与水的结合,由于物化条件的变化,在砂体中溶蚀、扩散、运移,并充填剩余孔隙,因此,属成岩晚期产物,且多呈基底式胶结,使岩石孔隙度骤然降低,严重地破坏了储层物性,导致该区长6储层的局部致密化,影响了油气的富集.而部分形成于砂体顶部的致密层可构成碳酸盐成岩圈闭,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本文在对碎屑岩中致密化储层成因机理探讨的基础上,指出了碳酸盐致密化储层的空间分布特征,明确了该区石油勘探的方向和有利区带,对碎屑岩致密化储层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组 致密化储层 碳酸盐胶结作用 基底式胶结 成因机理
原文传递
准噶尔盆地车北地区浅层砂岩油藏顶底双油水倒置成因 被引量:8
6
作者 赵晓东 杨少春 +3 位作者 向奎 陈国宁 朱春艳 魏晓晴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8-444,484,共8页
基于油水性质及油水分布特征分析,从构造、岩性、碳酸盐胶结及原油稠化等方面研究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北部新近系沙湾组浅层砂岩油藏顶部和底部双油水倒置现象成因。车北地区原油为重质稠油,随油层深度增加,原油密度和黏度呈相应增大... 基于油水性质及油水分布特征分析,从构造、岩性、碳酸盐胶结及原油稠化等方面研究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北部新近系沙湾组浅层砂岩油藏顶部和底部双油水倒置现象成因。车北地区原油为重质稠油,随油层深度增加,原油密度和黏度呈相应增大的趋势,储集层碳酸盐胶结作用和原油稠化作用是双油水倒置现象的决定性因素。当下降盘油层顶部超过一定深度后,由于原油稠化作用,原油密度可接近或大于地层水密度,导致油藏底部出现油水倒置;构造高部位碳酸盐胶结作用较强,导致储集层物性变差,后期运移的高黏度稠油无法进入高部位储集层中,从而导致构造高部位油水倒置。在构造中高部位聚集常规稠油,其密度小于地层水密度,油水分异较为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胶结作用 原油稠化作用 油水倒置 浅层砂岩油藏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