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颗粒促进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极化的研究
1
作者 何欣芮 赵旭 +2 位作者 汪毅 马洁 袁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9期9-15,I0001,共8页
目的研究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颗粒(carbon-silica nanocomposite,CSN)对M2型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BMDM)极化的影响。方法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复合颗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MSN)包覆葡萄糖,... 目的研究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颗粒(carbon-silica nanocomposite,CSN)对M2型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BMDM)极化的影响。方法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复合颗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MSN)包覆葡萄糖,再经碳化制备得到CSN。利用红外光谱、能量色散X射线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CSN进行表征;CCK-8实验检测CSN对小鼠BMDM的细胞活性的影响;将小鼠BMDM铺于6孔板,设置M0、M1、M2和M2+CSN组,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M1巨噬细胞中CD86、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及M2型巨噬细胞中CD206、精氨酸酶1(arginase 1,Arg1)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iNOS和Arg1的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分子标志物CD80和CD206的表达情况。结果CSN由碳、氧和硅元素组成,元素比例分别为36.6%、35.5%和27.9%,呈均匀分散的球形纳米结构,直径分布为80~90nm。CSN在0、3.125、6.25、12.5、25、50μg/ml浓度下对小鼠BMDM的细胞活性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与M0组比较,M1组CD86、IL-6和iNOS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1),iNOS蛋白表达升高(P<0.05),CD80表达升高(P<0.05);M2组CD206和Arg1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01,P<0.01),Arg1蛋白表达升高(P<0.01),CD206表达升高(P<0.001)。与M2组比较,M2+CSN组CD86、IL-6和iNOS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01),iNOS蛋白表达升高(P<0.05),CD80表达升高(P<0.05);CD206和Arg1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P<0.001),Arg1蛋白表达降低(P<0.05),CD206表达降低(P<0.05)。结论CSN能促进M2型巨噬细胞向M1型转化,调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中M1/M2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颗粒 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 极化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下载PDF
螺旋纳米碳纤维/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在轮胎中的应用
2
作者 龚勇 罗利 +2 位作者 邓俊平 谢佳熠 罗骁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3年第16期149-151,共3页
白炭黑是第二大的橡胶补强填料,广泛用于橡胶行业,可大幅度提高橡胶的机械性能、耐磨性能等,但纳米SiO2表面含有硅羟基,降低胶料的塑性,不利于加工。螺旋纳米碳纤维(HCNFs)是由多层石墨片堆积或卷曲形成的纳米纤维,除了具有普通碳纤维... 白炭黑是第二大的橡胶补强填料,广泛用于橡胶行业,可大幅度提高橡胶的机械性能、耐磨性能等,但纳米SiO2表面含有硅羟基,降低胶料的塑性,不利于加工。螺旋纳米碳纤维(HCNFs)是由多层石墨片堆积或卷曲形成的纳米纤维,除了具有普通碳纤维的优异性能外,其特有的螺旋结构和手性结构,在吸波隐身材料、微电子器件及增强功能复合材料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将纳米SiO2粒子接枝在HCNFs上,制备出螺旋纳米碳纤维/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可充分发挥二者在橡胶补强方面的优异性能。研究发现:当HCNFs/SiO2用量为2 phr时,拉伸强度达到21.2 MPa,断裂伸长率达到443.22%,300%定伸应力达到13.76MPa,硬度达到72.7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纳米纤维 二氧化硅 复合材料 轮胎
下载PDF
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基纳米材料催化转化二氧化碳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艳妮 樊荣荣 +2 位作者 黄亮珠 王亚斌 丁秀萍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4-59,66,共7页
近年来,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DMSNs)成为催化界的研究热点,因其具有大的开孔结构、高比表面积、优异的溶剂分散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上述优点使得DMSNs在实现CO_(2)的捕获和催化转化中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 近年来,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DMSNs)成为催化界的研究热点,因其具有大的开孔结构、高比表面积、优异的溶剂分散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上述优点使得DMSNs在实现CO_(2)的捕获和催化转化中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了近年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基纳米功能材料在CO_(2)催化转化方面的应用和反应机制,并与传统二氧化硅介孔材料(如SBA-15或MCM-41)的催化转化性能进行比较。最后对该材料在CO_(2)催化转化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 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双”计划 催化转化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可溶性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Ⅰ.溶胶一凝胶转变过程和反应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杨勇 朱子康 漆宗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8-81,共4页
选取可溶性聚酰亚胺(PI)作为有机高聚物基体.通过正硅酸四乙酯(TEOS)在聚酰胺酸(PAA的N-甲基-2-吡咯烷酮(NMP)溶液中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制备出新型的聚酰亚胺/二氧化硅(PI/SiO2)纳米复合材料。并用UV-Vis、XPS、IR和SEM... 选取可溶性聚酰亚胺(PI)作为有机高聚物基体.通过正硅酸四乙酯(TEOS)在聚酰胺酸(PAA的N-甲基-2-吡咯烷酮(NMP)溶液中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制备出新型的聚酰亚胺/二氧化硅(PI/SiO2)纳米复合材料。并用UV-Vis、XPS、IR和SEM等方法对其溶胶-凝胶转变过程和水解-缩合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解-缩合反应过程中,TEOS与聚酰胺酸发生反应,生成较为稳定的中间产物;在高温亚胺化的同时完成溶胶-凝胶转变,原位(in-situ)生成SiO2凝胶网络,最终制得PI/SiO2纳米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二氧化硅 纳米复合材料 溶胶-凝胶
下载PDF
载带苯并[a]芘的纳米碳/二氧化硅颗粒引起大鼠氧化应激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华山 杨丹凤 +3 位作者 袭著革 杨在明 刘焕亮 李君文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70-374,共5页
通过人工制备载带B[a]P的纳米碳(C)和纳米二氧化硅(SiO2)颗粒,采用气管滴注染毒方式,以7.5mg·kg-1(以体重计)的染毒剂量急性染毒大鼠,观察染毒24小时后载带B[a]P的纳米C/SiO2颗粒对机体产生氧化应激损伤的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 通过人工制备载带B[a]P的纳米碳(C)和纳米二氧化硅(SiO2)颗粒,采用气管滴注染毒方式,以7.5mg·kg-1(以体重计)的染毒剂量急性染毒大鼠,观察染毒24小时后载带B[a]P的纳米C/SiO2颗粒对机体产生氧化应激损伤的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急性染毒后大鼠外周血中反映机体脂质过氧化损伤程度指标的丙二醛(MDA)含量表现为染毒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表明纳米颗粒诱发机体发生了氧化应激反应.在急性染毒后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载带B[a]P的纳米SiO2组除外);载带B[a]P的纳米SiO2组肺泡灌洗液中GSH-PX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与单纯纳米SiO2组和B[a]P组比较显著降低,推测与抗氧化酶的一过性增高有关;载带B[a]P的纳米C组肺泡灌洗液T-SOD活力与其单纯纳米C组和单纯B[a]P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由此表明载带B[a]P的复合纳米C/SiO2颗粒在致机体氧化损伤效应方面二者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纳米二氧化硅颗粒 苯并[A]芘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微乳-凝胶法制备氧化钼/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氧化物及形貌控制 被引量:5
6
作者 蔡炳新 詹拥共 +4 位作者 夏文龙 谢顺吉 蔡炽 刘玉章 曾若生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2-347,共6页
研究了反相微乳体系中各物质的最佳配比和非微乳环境下凝胶和微乳-凝胶形成的条件,合成了高度分散、形貌可控的氧化钼/二氧化硅(MoO3/SiO2)纳米复合氧化物,系统考察了反相微乳-凝胶体系(microemulsion-gel system,MGS)的后处理方式、陈... 研究了反相微乳体系中各物质的最佳配比和非微乳环境下凝胶和微乳-凝胶形成的条件,合成了高度分散、形貌可控的氧化钼/二氧化硅(MoO3/SiO2)纳米复合氧化物,系统考察了反相微乳-凝胶体系(microemulsion-gel system,MGS)的后处理方式、陈化时间和水相含量。结果表明,MGS的形成必须具备如下条件:在均一稳定的反相微乳体系中,MoO3/SiO2纳米复合氧化物前驱体能形成效果良好的复合凝胶。不同的后处理方式对纳米复合氧化物形貌的影响最大。不同陈化时间主要影响产物的收率(实际所得复合氧化物质量与理论应得复合氧化物质量的比),体系中水相质量分数为13.5%时,所制备纳米复合氧化物的粒径在实验范围内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钼/二氧化硅 纳米复合氧化 形貌控制 微乳-凝胶法
下载PDF
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2
7
作者 余天石 黄志明 +1 位作者 朱云新 汤继忠 《聚氯乙烯》 CAS 2008年第8期8-10,共3页
将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加入乳化剂溶液,充分乳化后,加入氯乙烯和丙烯腈乳液进行共聚反应,制得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经过测试,加入纳米二氧化硅的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热稳定性能和阻燃性能均有所提高。
关键词 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二氧化硅 纳米复合材料 阻燃性能
下载PDF
纳米银掺杂二氧化硅复合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5
8
作者 齐朔 陈东 +2 位作者 唐芳琼 任湘菱 谢辅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1-165,共5页
A novel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fabricate monodispersed nanocomposite SiO2 sphere (200 ̄400 nm) containing homogeneously dispersed Ag nanoparticles (2 ̄6 nm). The morphology of inclusion was controlled through the N-[... A novel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fabricate monodispersed nanocomposite SiO2 sphere (200 ̄400 nm) containing homogeneously dispersed Ag nanoparticles (2 ̄6 nm). The morphology of inclusion was controlled through the N-[3-(Trimethoxysilyl)Propyl]ethylene diamine. TEM images showed that the silver nanoparticles were doped uniformly in silica spheres. UV-Vis showed that the doped silver nanoparticles have a plasmon resonance absorption band at 433 nm. Also SEM, EDX, XRD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to characterize thus-prepared sam- 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掺杂 纳米复合颗粒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对溶胶凝胶法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的影响 被引量:73
9
作者 毋伟 贾梦秋 +2 位作者 陈建峰 邵磊 初广文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0-75,共6页
 研究了在溶胶-凝胶法原位制备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过程中硅烷偶联剂与纳米二氧化硅间的作用机理,硅烷偶联剂量的变化对机理的影响以及对在环氧树脂清漆中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是纳米...  研究了在溶胶-凝胶法原位制备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过程中硅烷偶联剂与纳米二氧化硅间的作用机理,硅烷偶联剂量的变化对机理的影响以及对在环氧树脂清漆中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是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的物理吸附水和硅羟基被硅烷偶联剂的有机部分所代替,生成分散均匀的纳米复合材料。当硅烷偶联剂的用量适当时该复合材料在环氧树脂清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表现出纳米材料特有的既增强又增韧特性,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硅烷偶联剂 用量 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材料
下载PDF
木素-二氧化硅纳米复合物制备与表征初步探索 被引量:2
10
作者 炊颖 王兴 周景辉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47,共7页
以玉米秸秆发酵生产纤维素乙醇得到的残渣为原料,Na OH为溶剂,HCl为酸沉淀剂,利用酸沉淀法制备木素-二氧化硅纳米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SEM)、热重检测(TGA)和粒径测定等手段,研究反应体系p H值和温度对复合物形貌、组成成分... 以玉米秸秆发酵生产纤维素乙醇得到的残渣为原料,Na OH为溶剂,HCl为酸沉淀剂,利用酸沉淀法制备木素-二氧化硅纳米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SEM)、热重检测(TGA)和粒径测定等手段,研究反应体系p H值和温度对复合物形貌、组成成分及含量的影响,确定制备木素-二氧化硅纳米复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30℃、p H值7时,制备出的复合物中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为75.05%,且复合物分散性较好,比木素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通过粒径分布分析,制备的木素-二氧化硅纳米复合物粒径为95 nm的粒子数量占2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纤维素乙醇残渣 木素-二氧化硅纳米复合
下载PDF
月桂酸-十四酸/纳米二氧化硅/活性炭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曾媛 杨雪 陈杨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62-266,269,共6页
以月桂酸-十四酸(LA-MA)二元共晶混合物为相变材料,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_(2))为支撑材料,活性炭(AC)为导热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具有高导热系数的LA-MA/nano-SiO_(2)/AC复合相变材料。泄漏性测试表明吸附在nano-SiO_(2)中的LA-MA... 以月桂酸-十四酸(LA-MA)二元共晶混合物为相变材料,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_(2))为支撑材料,活性炭(AC)为导热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具有高导热系数的LA-MA/nano-SiO_(2)/AC复合相变材料。泄漏性测试表明吸附在nano-SiO_(2)中的LA-MA最佳质量分数为60%。热常数分析仪测量结果表明,当AC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247W/(m·K),比未添加AC的复合相变材料提高了41.95%。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AC质量分数为5%的复合相变材料熔融温度为30.3℃,相变潜热为71.7kJ/kg。此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热重分析仪对复合相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化学组成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LAMA/nano-SiO_(2)/AC复合相变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热能储存特性,在建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酸-十四酸二元共晶混合物 复合相变材料 纳米二氧化硅 活性炭
下载PDF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增强炭纤维/环氧树脂界面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凌云 刘璐琪 +2 位作者 汤龙程 高云 张忠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2-36,共5页
纤维与基体间的界面性能是决定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采用单纤维断裂实验方法研究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对炭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的增强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涂覆在炭纤维表面和均匀分散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二氧化... 纤维与基体间的界面性能是决定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采用单纤维断裂实验方法研究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对炭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的增强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涂覆在炭纤维表面和均匀分散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含量分别为4.9g/m2和25%(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均得到改善,界面抗剪强度相比纯树脂体系分别提高了10.0%和15.0%。通过对纤维断点处双折射光斑和样品断面形貌等信息分析,可知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并镶嵌到炭纤维表面沟槽中形成的锁扣结构是界面性能提高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炭纤维 复合材料 界面抗剪强度 单纤维断裂实验
下载PDF
钨硅酸/有机胺改性的二氧化硅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和光致变色性质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铁锐 金明 +5 位作者 冯威 卢然 包春燕 赵英英 李铁津 姚建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979-1981,共3页
A novel inorganic-organic nanocomposite film was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 UV-Vis, XRD and DTA-TG. IR and UV-Vis spectra show that the Keggin structure of SiW 12O 4- 40 polyanion is preserved in the composite ... A novel inorganic-organic nanocomposite film was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 UV-Vis, XRD and DTA-TG. IR and UV-Vis spectra show that the Keggin structure of SiW 12O 4- 40 polyanion is preserved in the composite film and there is an interaction between H 4SiW 12O 40 and the organic substrate. The composite film showed a reversible photochromism. Under UV irradiation, the composite film turns blue and charge transfer occurs by oxidation of R-NH + 3 and reduction of SiW 12O 4- 40. When the irradiated samples are placed in air and sheltered from the light, they change back to their original color, and recover again when being exposed to UV li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胺 改性 二氧化硅 制备 光致变色性质 乌硅酸 溶胶-凝胶法 电荷转移 纳米复合薄膜
下载PDF
热处理对锌-镍-磷-纳米二氧化硅复合电镀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琪 刘军松 +1 位作者 刘定富 吕小虎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271-1274,共4页
先采用由110 g/L ZnCl2、100 g/L NiCl2·6H2O、80 g/L CH3COONH4、40 g/L CH3COONa、5~10g/L NaH2PO2·H2O、180 g/L KCl、0.04~0.08 g/L十二烷基硫酸钠和4~6 g/L纳米SiO2(平均粒径7~40 nm)组成的镀液,在pH为4~5、温度为45℃... 先采用由110 g/L ZnCl2、100 g/L NiCl2·6H2O、80 g/L CH3COONH4、40 g/L CH3COONa、5~10g/L NaH2PO2·H2O、180 g/L KCl、0.04~0.08 g/L十二烷基硫酸钠和4~6 g/L纳米SiO2(平均粒径7~40 nm)组成的镀液,在pH为4~5、温度为45℃和电流密度为1.5 A/dm2的条件下电镀20 min得到厚度为30~40μm的Zn-Ni-P-纳米SiO2复合镀层。然后在氮气保护和不同温度(200、300、400和500℃)下热处理2 h。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复合镀层微观结构、显微硬度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300℃热处理的Zn-Ni-纳米SiO2复合镀层的综合性能较好,显微硬度为198 HV,耐蚀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合金 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电镀 热处理 显微结构 耐蚀性 显微硬度
下载PDF
银纳米颗粒负载阶层多孔二氧化硅块体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欢 杨辉 +1 位作者 姚睿 郭兴忠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84-1390,共7页
以溶胶-凝胶伴随相分离法制备的阶层多孔二氧化硅作为载体,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改性剂,乙醇为还原剂,在阶层多孔二氧化硅固体骨架上进行银纳米颗粒均匀负载.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汞压、N2吸附... 以溶胶-凝胶伴随相分离法制备的阶层多孔二氧化硅作为载体,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改性剂,乙醇为还原剂,在阶层多孔二氧化硅固体骨架上进行银纳米颗粒均匀负载.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汞压、N2吸附/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技术对银纳米颗粒负载阶层多孔二氧化硅进行了表征,探讨了APTES表面改性、乙醇还原机理以及银纳米颗粒负载块体的孔结构特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APTES表面改性将氨基接枝于阶层骨架上,氨基与银离子形成银氨离子,银氨离子经乙醇还原后将平均粒径约16 nm的银纳米颗粒成功负载于二氧化硅的大孔及介孔内部;负载后的阶层多孔块体的大孔骨架未受到破坏,但其比表面积由418 m2·g-1下降到254m2·g-1,两次还原负载能提高银纳米颗粒的负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相分离 阶层多孔二氧化硅块体 纳米颗粒 乙醇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目标杂化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13
16
作者 徐一琨 詹茂盛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33-38,共6页
原位聚合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SiO2)目标杂化聚酰亚胺(PI)复合材料膜。实验表明,采用溶胶 凝胶法原位聚合制备的纳米SiO2 PI杂化膜在SiO2含量达到20wt%时,仍然是透明的,而且根据电镜观察,SiO2粒子在PI基体中均匀分散。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 原位聚合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SiO2)目标杂化聚酰亚胺(PI)复合材料膜。实验表明,采用溶胶 凝胶法原位聚合制备的纳米SiO2 PI杂化膜在SiO2含量达到20wt%时,仍然是透明的,而且根据电镜观察,SiO2粒子在PI基体中均匀分散。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杂化PI复合材料膜的耐热性、动态力学性能、拉伸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吸湿性降低。分析表明,SiO2前驱体在反应初期即被"固定"在聚酰胺酸大分子链的羧基(-COOH)上,然后在酰亚胺化过程中原位生成纳米SiO2粒子,SiO2粒子表面上的大量高活性硅羟基(-Si-OH)与PI大分子链上的羰基(>C=O)形成氢键而实现目标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目标杂化 聚酰亚胺 复合材料膜 制备 分子结构 溶胶-凝胶法
下载PDF
镍锌铁氧体/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曾爱香 熊惟浩 +1 位作者 钱海霞 曾爱香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68-71,共4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i0.5Zn0.5Fe2O4/SiO2纳米复合粉末,采用TG-DTA、XRD、TEM等测试手段分析了其结构和形貌,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了其在2-18GHz频带上的电磁参数。结果表明,反应生成镍锌铁氧体和非晶态二氧化硅的复合材料,颗...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i0.5Zn0.5Fe2O4/SiO2纳米复合粉末,采用TG-DTA、XRD、TEM等测试手段分析了其结构和形貌,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了其在2-18GHz频带上的电磁参数。结果表明,反应生成镍锌铁氧体和非晶态二氧化硅的复合材料,颗粒形貌为球形链状;Ni0.5Zn0.5Fe2O4/SiO2纳米复合材料中铁氧体的摩尔百分含量为20%,热处理温度为1000℃时磁损耗值较大,吸波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锌铁氧体 二氧化硅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溶胶-凝胶法 Ni0.5Zn0.5Fe2O4/SiO2 磁损耗 结构表征
下载PDF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对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基体粘合强度的增强 被引量:6
18
作者 蒋震宇 张晖 +1 位作者 刘生 张忠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9-366,共8页
纤维与基体的粘合强度是决定纤维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横向纤维束拉伸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碳纤维与经过纳米颗粒改性的环氧树脂基体间的粘合强度。平均直径为25纳米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用特殊的溶胶-凝胶法引入环氧基... 纤维与基体的粘合强度是决定纤维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横向纤维束拉伸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碳纤维与经过纳米颗粒改性的环氧树脂基体间的粘合强度。平均直径为25纳米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用特殊的溶胶-凝胶法引入环氧基体(由Hanse ChemieAG提供) ,可以达到很高的含量,同时保持较为理想的分散状态。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对于碳纤维与改性环氧基体的粘合强度有显著的增强效应。当纳米颗粒含量为14 vol .%时,横向纤维束拉伸的断裂强度相比纯环氧基体提高了104 %。通过对横向纤维束拉伸样品断裂面的扫描电镜观察,以及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改性环氧树脂基体材料的力学性质的测量,可以发现横向纤维束拉伸的断裂强度与改性环氧基体本身的断裂韧性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由此可推测纳米颗粒对环氧树脂基体材料的增韧是碳纤维与基体间界面增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复合材料 纤维 粘合强度 纳米颗粒 断裂韧性
下载PDF
PVDF中空纤维膜元件用室温固化型纳米二氧化硅/环氧树脂复合灌封胶材料 被引量:3
19
作者 夏敏玲 王铭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14年第4期14-16,10,共3页
制备了中空纤维聚偏氟乙烯(PVDF)膜元件用室温固化型纳米二氧化硅颗粒(NanoSiO2)/环氧树脂复合灌封胶材料,对其内部残留应力、拉伸强度、粘度等参数进行了表征与测定,探讨了Nano-SiO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用作水处理中空纤维PVDF膜元件灌... 制备了中空纤维聚偏氟乙烯(PVDF)膜元件用室温固化型纳米二氧化硅颗粒(NanoSiO2)/环氧树脂复合灌封胶材料,对其内部残留应力、拉伸强度、粘度等参数进行了表征与测定,探讨了Nano-SiO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用作水处理中空纤维PVDF膜元件灌封胶材料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该种复合罐封材料反应固化条件温和、Nano-SiO2添加质量分数约为3%时,Nano-SiO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升1.5倍,内部残留应力有大幅度减小。另外对其浇铸剂粘度、流动渗透性影响也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颗粒 中空纤维膜元件 聚偏氟乙烯 复合材料
下载PDF
竹浆黑液碳化法制备木质素-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永建 刘燕 +2 位作者 雷凤 段叶荣 李伟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7-12,19,共7页
分离黑液木质素并同步除硅是黑液除硅、消除碱回收系统硅干扰,以及木质素高值化利用的途径.本文研究了竹材制浆黑液碳化法制备木质素-二氧化硅(SiO2)复合材料.考察pH值、反应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木质素-二氧化硅复合材料产率的影响,并对复... 分离黑液木质素并同步除硅是黑液除硅、消除碱回收系统硅干扰,以及木质素高值化利用的途径.本文研究了竹材制浆黑液碳化法制备木质素-二氧化硅(SiO2)复合材料.考察pH值、反应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木质素-二氧化硅复合材料产率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H值为7,反应温度为60℃,保温时间为0.5h的条件下,木质素-SiO2复合材料的产率最大,达19.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浆黑液 化法 木质素-二氧化硅 复合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