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3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乳腺动态增强曲线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林志军 魏亚军 +4 位作者 周灵辉 王婉 杜娟 李元昕 贺晓宁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2年第5期281-283,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乳腺动态增强曲线在磁共振检查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5例乳腺疾病的患者进行磁共振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检查,扫描采用GE公司HDe 1.5T磁共振机配备8通道乳腺线圈进行检查,动态增强采用团注12时相扫描... 目的:探讨磁共振乳腺动态增强曲线在磁共振检查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5例乳腺疾病的患者进行磁共振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检查,扫描采用GE公司HDe 1.5T磁共振机配备8通道乳腺线圈进行检查,动态增强采用团注12时相扫描法检查。结果:25例乳腺病变均经过病理证实,其中恶性病变6例,动态增强曲线表现为Ⅲ型4例,Ⅱ型2例,良性病变19例,Ⅰ型曲线17例,Ⅱ型曲线2例。结论:乳腺动态增强曲线在磁共振乳腺疾病的诊断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结合动态增强后的病变征象,对提高乳腺疾病诊断的正确性起到了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乳腺疾病 动态增强曲线
下载PDF
磁共振乳腺动态增强曲线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钟明浩 候文忠 张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8期54-56,共3页
目的分析乳腺疾病诊断中磁共振乳腺平扫与动态增强曲线的应用效果。方法 64例乳腺疾病患者,均经穿刺活检或者手术病理证实,均行磁共振乳腺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4例患者共有病灶74个,均经双侧乳腺动态增强扫... 目的分析乳腺疾病诊断中磁共振乳腺平扫与动态增强曲线的应用效果。方法 64例乳腺疾病患者,均经穿刺活检或者手术病理证实,均行磁共振乳腺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4例患者共有病灶74个,均经双侧乳腺动态增强扫描后检出,没有漏诊出现。22例恶性病变均获得正确诊断, 42例良性病变中,仅有4例被误诊,其中考虑为乳腺癌患者2例,经影像学检查不排除属于恶性病变的患者2例。诊断准确率为93.75%(60/64)。恶性病变中,出现结节样强化现象,且有分叶征、星芒状、毛刺征改变出现在其边缘的病灶共有16个;出现团块状不均匀强化现象,且周围具有模糊边界的病灶共有8个。良性病变中,增强之后边界清楚,且出现结节状影的共有32个;边界清晰出现团块状影的病灶共有18个。动态增强曲线:恶性病变中共有18例为Ⅱ型曲线, 4例为Ⅲ型曲线;良性病变中29例表现为Ⅰ型曲线, 12例表现为Ⅱ型曲线, 1例表现为Ⅲ型曲线。结论乳腺疾病诊断中磁共振乳腺动态增强曲线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为乳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与动态增强后的病变征象进行充分结合,能促使乳腺疾病诊断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诊断 磁共振 乳腺动态增强曲线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磁共振乳腺动态增强曲线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董欣欣 景斐华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20期2659-2660,共2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乳腺动态增强曲线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26例进行磁共振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结果 26例患者一共发现病灶37个,恶性肿瘤8例,良性病变18例。恶性病变表现Ⅲ型流出... 目的分析磁共振乳腺动态增强曲线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26例进行磁共振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结果 26例患者一共发现病灶37个,恶性肿瘤8例,良性病变18例。恶性病变表现Ⅲ型流出型6例,Ⅱ型平台型2例,良性病变表现Ⅰ型即流入型曲线10例,Ⅱ型平台型曲线8例。8例恶性肿瘤显示:5例中呈现显著不均匀强化、边界不清,边缘呈分叶、毛刺征象;另外3例(37.5%)诊断显示病灶中心不强化、周边强化特征,而周围卫星灶结节状显著均匀强化。18例良性病灶中度强化,边界清晰,边缘光整。结论磁共振乳腺动态增强曲线诊断乳腺疾病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诊断 磁共振乳腺动态增强曲线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扩散峰度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不同中医证型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金艳 王彦辉 +3 位作者 赵庆 李彩霞 赵福香 王唯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5-60,共6页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乳腺癌不同中医证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70例,其中肝郁痰凝证88例,冲任失调证45例,正虚毒炽证37例,所有病例均行DKI及DCE-MRI检查。分析两组...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乳腺癌不同中医证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70例,其中肝郁痰凝证88例,冲任失调证45例,正虚毒炽证37例,所有病例均行DKI及DCE-MRI检查。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病例资料、常规MRI征象和DKI模型的平均扩散率(MD)、平均扩散峰度值(MK)及DCE-MRI模型的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速率常数(Kep)和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值;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诸定量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肝郁痰凝证、冲任失调证及正虚毒炽证病灶形态及强化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27)。肝郁痰凝证组的MD值小于冲任失调证组及正虚毒炽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郁痰凝证、冲任失调证及正虚毒炽证组的MK值逐渐减小(P<0.001),且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虚毒炽证组的Ktrans及Kep值最大,其次是冲任失调证组,肝郁痰凝证组最小(P<0.001),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MRI模型中病变形态特征及强化方式对鉴别正虚毒炽证与非正虚毒炽证乳腺癌有意义,ROC曲线下面积为0.772。DCE-MRI模型的Ktrans值对正虚毒炽证的诊断效能最高,AUC均大于其他定量参数(Z=2.729~3.852,P<0.05)。DKI模型(MD+MK)的AUC为0.745;DCE-MRI模型(Ktrans+Kep)的AUC为0.902,大于DKI及常规MRI模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002,P=0.003;Z=2.113,P=0.035)。DCE-MRI+DKI模型AUC为0.917,诊断效能高于DKI及常规MRI模型(Z=3.834,P<0.001;Z=2.556,P=0.011);DCE-MRI+DKI模型的准确度91.8%,均高于DCE-MRI、DKI及常规MRI单一模型。结论DKI和DCE-MRI模型可用于中医证型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其中DCE-MRI模型的Ktrans值诊断效能最高,DKI联合DCE-MRI模型对乳腺癌中医证型的鉴别能力优于单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中医证型 磁共振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联合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杨自力 寻静 +2 位作者 史志涛 胡喜斌 王唯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6期91-93,共3页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对三阴性(TNBC)及非三阴性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80例,TNBC组49例,非TNBC组131例,所有患者均行DCE-MRI及IVIM及检查。分...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对三阴性(TNBC)及非三阴性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80例,TNBC组49例,非TNBC组131例,所有患者均行DCE-MRI及IVIM及检查。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病理资料、常规MRI征象和IVIM、 DCE-MRI模型诸定量参数。结果 TNBC组的病灶不规则形较非TNBC组少见,强化多不均匀,环形强化占比较大,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7)。TNBC组的Ve值小于非TNBC组(P<0.001),呈低度负相关(r=-0.439,P<0.001);TNBC组的D、f、K_(ep)值高于非TNBC组(P=0.002~0.016),呈低度正相关(r=0.186~0.257,P<0.05)。D^(*)、K^(trans)值在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D≥0.86×10^(-3)mm^(2)/s、f≥38.1%、K_(ep)≥0.359/min、V_(e)≤0.589为鉴别TNBC和非TNBC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Ve值的AUC为0.784,大于其他定量参数(Z=2.201~2.752,P=0.006~0.028)。DC E-MRI模型AUC为0.817,大于IVIM模型(AUC=0.657)和常规MRI模型(AUC=0.6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657;P=0.008;Z=2.516,P=0.012)。联合DCE-MRI、IVIM模型,AUC为0.862,诊断效能均高于单一模型(Z=2.194~4.649,P<0.05),敏感度为83.7%,特异度为74.8%,准确度为80.0%。结论 DCE-MRI、IVIM模型可用于TNBC的诊断,其中DCE-MRI模型的Ve值诊断效能最高,IVIM联合DC E-M RI模型对鉴别TN BC及非TN BC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三阴性 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定量参数诊断乳腺癌的价值及其与恶性转化中血管生成的相关性
6
作者 白丽 苏雪娟 陈体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58-563,共6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定量参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定量参数与恶性转化中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乳腺病变患者,其中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内原位癌、非典型... 目的探究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定量参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定量参数与恶性转化中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乳腺病变患者,其中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内原位癌、非典型增生、单纯增生乳腺病变患者各40例。采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扫描获取定量参数[细胞外血管外空间的体积分数(Ve)、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比较各组患者DCE-MRI定量参数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血管内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lk-1/KDR)表达、微血管密度],并比较不同病变性质乳腺病变患者DCE-MRI定量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DCE-MRI定量参数联合诊断乳腺癌的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DCE-MRI定量参数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关系。结果浸润性导管癌组患者的Ve、Ktrans、Kep分别为0.17±0.05、(0.18±0.06)min、(1.37±0.32)min,明显高于导管内原位癌组的0.14±0.04、(0.15±0.04)min、(1.22±0.27)min,非典型增生组的0.12±0.04、(0.05±0.02)min、(0.74±0.07)min和单纯增生组的0.10±0.03、(0.04±0.01)min、(0.53±0.0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导管癌组患者的Flk-1/KDR半定量积分、VEGF半定量评分及微血管密度分别为(7.44±2.18)分、(7.85±2.46)分、(51.88±3.07)个/100倍镜,明显高于导管内原位癌组的(5.33±1.30)分、(5.72±1.44)分、(31.53±6.51)个/100倍镜,非典型增生组的(3.26±1.65)分、(3.36±1.73)分、(28.74±4.05)个/100倍镜和单纯增生组的(1.06±0.71)分、(1.26±0.74)分、(19.03±4.02)个/100倍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的Ve、Ktrans、Kep分别为0.16±0.05、(0.17±0.05)min、(1.30±0.38)min,明显高于良性组的0.11±0.03、(0.05±0.02)min、(0.64±0.1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Ve、Ktrans、Kep与Flk-1/KDR、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均呈正相关(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Ve、Ktrans、Kep诊断乳腺癌的AUC值均高于0.7,但各项参数联合预测恶性转化中血管生成的AUC值最大,为0.947(P<0.05)。结论DCE-MRI定量参数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阳性检出率,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癌前病变阶段组织血管生成趋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增强 乳腺 定量参数 恶性转化 血管生成相关因子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肿瘤良恶性诊断及乳腺癌化疗效果评估中的作用评价
7
作者 程鹏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17-419,共3页
目的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肿瘤良恶性诊断及乳腺癌化疗效果评估中的作用。方法纳入88例均为2020年10月-2022年10月于我院进行检查的乳腺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DCE-MRI及DWI检查。对比乳腺良恶性... 目的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肿瘤良恶性诊断及乳腺癌化疗效果评估中的作用。方法纳入88例均为2020年10月-2022年10月于我院进行检查的乳腺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DCE-MRI及DWI检查。对比乳腺良恶性肿瘤ADC值;“金标准”为病理检查结果,分析DCE-MRI、DWI及联合检查在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并计算一致性;对比新辅助化疗(NAC)治疗效果评估。结果乳腺恶性肿瘤ADC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ADC值均小于乳腺良性肿瘤(P<0.05)。联合检查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各单项检查(P<0.05);一致性检验显示:DCE-MRI与DWI检查一致性均尚可(k值=0.552、0.435,P=0.000);联合检查的一致性良好(k值=0.928,P=0.000)。经NAC治疗后评估组织学非显著反应组(NMHR)12例,组织学显著反应组(MHR)23例。NMHR组ADC小于MHR组,Ktrans、Kep高于MHR组(P<0.05)。结论DCE-MRI联合DWI检查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一致性较强,依据各指标水平变化可更好的判断病变性质,同时还可有效评估乳腺癌患者化疗效果,对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有效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化疗效果评估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应用研究
8
作者 丁宁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7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枣庄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2例乳腺肿瘤患者,均开展MRI检查,包括MRI平扫、DCE-MRI、DWI,并以手术病...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枣庄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2例乳腺肿瘤患者,均开展MRI检查,包括MRI平扫、DCE-MRI、DWI,并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统计良恶性病变检出情况、诊断效能,并采用kappa检验验证不同检查方法诊断与手术病理的一致性;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在形态、包膜、边界、内部回声、伴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影像学特征方面的差异。结果:112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出恶性48例,良性64例;其中DCE-MRI检出恶性42例,检出率为87.50%(42/48);DWI检出恶性41例,检出率为85.42%(41/48);联合检查检出恶性47例,检出率为97.92%(47/48);联合检查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DCE-MRI、DWI单一检测,阴性预测值高于DW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kappa检验显示,DCE-MRI与手术病理一致性极好(kappa值=0.815,P=0.000);DWI与手术病理一致性尚可(kappa值=0.796,P=0.000);联合检查与手术病理一致性极好(kappa值=0.945,P=0.000);乳腺恶性病变形态不规则、无明显包膜、边缘模糊、内部回声不均、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占比高于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联合检查可提高鉴别诊断准确性,降低漏、误诊风险,可用于指导早期治疗方案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恶性病变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及弥散加权成像参数与乳腺癌肿瘤突变负荷的相关性
9
作者 张崇杰 杨珏红 +1 位作者 王俊波 郝晓宁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14-419,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参数与乳腺癌肿瘤突变负荷(TMB)的相关性,评价DCE-MRI及DWI在乳腺癌免疫治疗中的潜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运城医院暨第八临床医学院2019~2021年共100例乳...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参数与乳腺癌肿瘤突变负荷(TMB)的相关性,评价DCE-MRI及DWI在乳腺癌免疫治疗中的潜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运城医院暨第八临床医学院2019~2021年共10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前MRI检查结果。根据TMB值的中位数(5.4/Mb),将100例患者分为TMB高表达组(TMB≥5.4/Mb,n=28)和TMB低表达组(TMB<5.4/Mb,n=72)。提取DCE-MRI及DWI的影像特征,计算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动态增强曲线类型等参数。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肿瘤组织中的基因突变情况,计算TMB值。分析DCE-MRI及DWI参数与TMB值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乳腺癌病理指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Ki67]之间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TMB值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DCE-MRI及DWI参数中,ADC值、动态增强曲线类型、峰值信号强度、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斜率等与TMB值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峰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下面积等与TMB值呈正相关关系(P<0.05)。乳腺癌病理指标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Ki67的表达与TMB值均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C值、动态增强曲线类型和峰时是影响TMB值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CEMRI及DWI参数与乳腺癌TMB值存在显著相关性,可作为评估乳腺癌免疫治疗效果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扩散加权 肿瘤突变负荷
下载PDF
超快速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刘翱宇 张红霞 +1 位作者 张斓 张修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770-773,共4页
超快速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UF-DCE MRI)技术相较于传统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保持合理空间分辨率的前提下,拥有更高的时间分辨率,并可在对比剂注射后的超早期时段捕获病灶内部的血流动力学信息。鉴于这些优势,UF-DCE ... 超快速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UF-DCE MRI)技术相较于传统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保持合理空间分辨率的前提下,拥有更高的时间分辨率,并可在对比剂注射后的超早期时段捕获病灶内部的血流动力学信息。鉴于这些优势,UF-DCE MRI技术在近些年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在乳腺病变的良恶性区分、预后预测以及乳腺癌亚型鉴别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UF-DCE MRI所提供的动力学参数,如增强时间(time to enhancement,TTE)、最大斜率(maximum slope,MS)以及推注到达时间(bolus arrival time,BAT)等不仅能定量反映乳腺病变的病理特征,而且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此外,相比传统DCE-MRI,UF-DCE MRI能在乳腺背景实质强化(background parenchymal enhancement,BPE)影响较大的情况下,更有效地识别富血供病灶。因此,本文全面、系统地阐述了UF-DCE MRI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以及该技术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乳腺良恶性病变 乳腺 超快速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成像
下载PDF
浸润性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张天瑞 高文怡 +2 位作者 姚娟 邹振宇 杨建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影像特征及其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7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分析患者的DCE-MRI影像学特征。根据瘤体免疫组织化学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影像特征及其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7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分析患者的DCE-MRI影像学特征。根据瘤体免疫组织化学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的表达情况,将乳腺癌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四个亚型,比较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DCE-MRI影像学特征。结果57例患者中Luminal A型占21.1%(12/57),Luminal B型占47.4%(27/57),HER-2过表达型占17.5%(10/57),三阴性乳腺癌占14.0%(8/57);Luminal型乳腺癌MRI检查表现为不规则或分叶状肿块,三阴性乳腺癌边缘较光整且呈环形强化,HER-2过表达型通常为快进快出的强化模式,即Ⅲ型TIC曲线类型。结论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的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具有相应的特征,可辅助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并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分子分型
下载PDF
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鉴别HER2阳性乳腺癌
12
作者 郭浩东 袁晓凡 +3 位作者 朱建国 蔡康杰 崔梦涵 李海歌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7期99-101,117,共4页
目的评价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的定量、半定量参数在鉴别HER2阳性乳腺癌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女性乳腺癌患者147例。所有患者接受3.0T MRI检查,采集到的DCE-MRI的参数包括: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 目的评价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的定量、半定量参数在鉴别HER2阳性乳腺癌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女性乳腺癌患者147例。所有患者接受3.0T MRI检查,采集到的DCE-MRI的参数包括: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_(e))、血浆容积分数(v_(p))、达峰时间(TTP)、最大浓度(MAX Conc)、增强曲线下初始面积(AUC)、最大斜率(MAX Slope)。将患者分别分为两组(HER2阳性组vs.非HER2阳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参数组间差异;进一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并构建联合诊断模型,评估DCE-MRI定量、半定量参数及联合诊断模型鉴别HER2阳性乳腺癌的价值。结果两组的组间比较中,8个定量、半定量参数具有统计学差异;k_(ep)、TTP和联合模型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具有诊断价值(AUC=0.763、0.733、0.832,经DeLong检验比较,P均<0.020)。结论DCE-MRI定量参数、半定量参数是HER2阳性乳腺癌的独立诊断因素;k_(ep)、TTP和联合诊断模型对HER2阳性乳腺癌具有诊断价值,且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速率常数(kep) 乳腺癌分子分型 HER2阳性乳腺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对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诊断为乳腺导管原位癌术后病理升级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评估价值
13
作者 李汝锐 曾辉 +2 位作者 冯结映 赖文佳 陈卫国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31-236,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CNB)诊断为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术后升级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病例的MRI特征,探讨乳腺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2年12月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目的通过分析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CNB)诊断为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术后升级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病例的MRI特征,探讨乳腺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2年12月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经超声引导下CNB诊断的乳腺DCIS(含微浸润)患者10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乳腺MRI检查,对比分析术后未升级DCIS和术后升级为IDC的大小、形态、边缘及内部强化特征等。结果术前CNB诊断为DCIS 104例,手术后仍为DCIS(含微浸润)64例,病理升级为IDC 40例,升级比例(病理学低估)约为38.5%。未升级DCIS组肿块病变18例,非肿块病变46例,升级为IDC组肿块病变19例,非肿块病变21例,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特征方面,病灶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时,未升级DCIS主要表现为段样分布,不均质强化;术后升级为IDC主要表现为区域分布,集簇强化。病灶表现为肿块样强化时,未升级DCIS组边缘清晰,术后升级IDC组多为边缘毛刺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型上,术后未升级DCIS主要为平台型,其次为渐增型,而术后升级为IDC则主要为流出型,其次为平台型,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MRI成像对于CNB证实的DCIS是否存在手术后病理学升级具有潜在价值,有利于临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原位癌 病理升级 空芯针穿刺活检 动态增强磁共振
下载PDF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和超声及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在良恶性乳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14
作者 刘晓凤 许细红 +1 位作者 杜瑞宾 张惠娟 《医疗装备》 2024年第3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超声及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检查诊断良恶性乳腺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前均接受DBT、超声、DCEMRI检查...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超声及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检查诊断良恶性乳腺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前均接受DBT、超声、DCEMRI检查,并利用BI-RADS进行良恶性鉴定,分析3种检查影像上良恶性乳腺肿瘤的形态特征;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各项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80例乳腺肿瘤患者中,病理检测良性42例(52.50%),恶性38例(47.50%);DCE-MRI诊断准确度高于DBT、超声检查(P<0.05),而DBT、超声诊断的准确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诊断灵敏度高于DBT、超声检查(P<0.05),而DBT、超声诊断的灵敏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T、超声、DCE-MRI诊断特异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BT、超声及DCE-MRI检查均可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DCE-MRI检查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度和灵敏度,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 超声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乳腺肿瘤
下载PDF
乳腺钼靶联合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15
作者 邓晓 刘晓伟 张晓琦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 分析乳腺钼靶(MG)联合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扫描对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120例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病变患者按照病变性质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两组均接受MG、 DCE-MRI扫描检查,分析MG、 DCE-MRI... 目的 分析乳腺钼靶(MG)联合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扫描对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120例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病变患者按照病变性质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两组均接受MG、 DCE-MRI扫描检查,分析MG、 DCE-MRI扫描单独及联合检查对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MG检查显示,良性组的病灶直径小于恶性组,病灶个数少于恶性组(P <0.05)。DCE-MRI扫描显示,良性组的形状、边缘类型、强化方式和信号强度曲线评分均低于恶性组(P <0.05)。MG联合DCE-MRI扫描诊断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病变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均高于MG、 DCE-MRI扫描检查(P <0.05)。结论 MG联合DCE-MRI扫描对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灶 致密型乳腺病变 乳腺钼靶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及影像组学特征早期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何春 欧阳祖彬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期117-119,145,共4页
近年来,新辅助化疗(NAC)已经成为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法。早期预测乳腺癌NAC疗效及鉴别治疗无反应者,有助于临床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以免患者接受无效治疗和发生不良反应,还可以避免术后盲目使用化疗药物,为临床制订个体化治... 近年来,新辅助化疗(NAC)已经成为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法。早期预测乳腺癌NAC疗效及鉴别治疗无反应者,有助于临床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以免患者接受无效治疗和发生不良反应,还可以避免术后盲目使用化疗药物,为临床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NAC疗效的评估中。影像组学可以评估肿瘤的异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DCE-MRI定量参数及影像组学特征早期预测乳腺癌NAC疗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新辅助化疗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钼靶X线诊断乳腺小结节良恶性的价值分析
17
作者 贾联防 张启勋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3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钼靶X线诊断乳腺小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乳腺小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钼靶X线诊断乳腺小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乳腺小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DCE-MRI、钼靶X线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分析DCE-MRI、钼靶X线及两者联合诊断乳腺小结节良恶性的效果。结果病理的检查结果显示,40例为恶性结节,60例为良性结节。DCE-MRI+钼靶X线的灵敏度(95.00%)、特异度(98.33%)以及准确度(97.00%),相比于DCE-MRI、钼靶X线单独诊断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21、6.411、12.615,P均<0.05)。DCE-MRI+钼靶X线对于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内原位癌、乳房佩吉特病合并导管原位癌的诊断符合率相比于DCE-MRI、钼靶X线单独诊断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相比于DCE-MRI或钼靶X线,DCE-MRI+钼靶X线诊断恶性乳腺小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更高,可为临床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钼靶X线 乳腺小结节 诊断效能值
下载PDF
动态增强核磁共振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18
作者 刘鸿燕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847-1849,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核磁共振(MRI)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经手术及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64例乳腺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乳腺癌)28例与对照组(乳腺良性疾病)3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3.0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根据MR...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核磁共振(MRI)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经手术及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64例乳腺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乳腺癌)28例与对照组(乳腺良性疾病)3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3.0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根据MRI检查要求进行扫描,均于经期第1~2周进行扫描采用乳腺专用8通道相控阵列线圈。扫描序列为轴位T2W1-STIR、轴位T1W1-FSE、轴位DWI、矢状位FS-T2WI、轴位三维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分别设置相应的参数。比较两组病理结果、病灶数、CI分型、Fischer评分有无差异。结果:对照组34例患者病灶数38个,观察组28例患者病灶数33个,两组良、恶性病变均可表现为肿块及非肿块型。对照组病灶表现为均匀性、离心性、分隔样不强化或弱强化;观察组病灶多呈不均匀性强化、早期边缘环形强化及向心性强化。TIC分型,对照组以Ⅰ型最为多见,而观察组以Ⅲ型多见;对照组的Fischer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ER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SER为参考,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71.5%(95%CI:51.3%~86.8%),特异性为70.6%(95%CI:52.5%~84.9%),ROC曲线下面积为0.769(P<0.05)。结论:DCE-MRI联合DWI多参数成像可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效果,有助于对疾病快速分析,但单一影响指标诊断价值有限,需要进行综合判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 磁共振 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乳腺 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效能
19
作者 樊康杰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定量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68例乳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38例与恶性组30例。所有患者均行D...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定量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68例乳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38例与恶性组30例。所有患者均行DCE-MRI检查,比较两组影像学特征、DCE-MRI定量参数[速率常数(K_(ep))、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增强曲线下初始面积(iAUC)]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CE-MRI定量参数K^(trans)、V_(e)单项及联合检测在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效能。结果:恶性组形状不规则、边缘有毛刺征、内部强化不均匀、早期增强率≥60%占比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K^(trans)、V_(e)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K^(trans)、V_(e)单项及联合检测鉴别乳腺良恶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7、0.788、0.934,均具有一定诊断效能,且联合检测诊断效能最高。结论:DCE-MRI定量参数Ktrans、Ve水平联合检测鉴别乳腺良恶性结节的效能高于二者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乳腺结节 定量参数 鉴别诊断 效能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在早期乳腺癌影像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秦晓东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3期429-432,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在早期乳腺癌影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于阜宁县人民医院影像科进行检查的106例疑似乳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理结果分为乳腺良性病变组(58例)与乳腺癌组(48例),... 目的: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在早期乳腺癌影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于阜宁县人民医院影像科进行检查的106例疑似乳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理结果分为乳腺良性病变组(58例)与乳腺癌组(4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观察两组患者影像学特征,对比两组患者的回流速率常数、转运常数、容积分数血流参数。结果:乳腺癌患者病灶形状不规则、毛刺征、血管影增多、强化不均匀、边界模糊占比率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5)。乳腺癌组患者的回流速率常数、转运常数、容积分数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高度恶性乳腺癌患者的回流速率常数、转运常数、容积分数高于低度恶性乳腺癌患者(P<0.05)。结论:采用磁共振增强扫描可以提高早期乳腺癌检出率,还能借助血流参数定量分析病灶血流特征,为判断病情、评估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动态增强扫描 早期乳腺 影像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