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定量参数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静 马光辉 +2 位作者 刘彭华 王勇刚 田志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93-96,共4页
目的 分析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定量参数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并探究乳腺病变性质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120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检查,包括弥散加权(DWI... 目的 分析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定量参数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并探究乳腺病变性质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120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检查,包括弥散加权(D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与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该检查方式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依据乳腺占位性病变性质将患者分为恶性组与良性组,对比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乳腺病变性质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20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乳腺癌98例(81.67%),乳腺良性病变22例(18.33%);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DCE-MRI及联合诊断乳腺病变性质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DWI(P<0.05);乳腺癌组表观扩散系数(ADC)、rADC值低于乳腺良性病变组,Ⅰ型TIC曲线占比低于乳腺良性病变组,Ⅲ型TIC曲线占比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ADC、rADC及TIC曲线类型诊断乳腺病变性质具有一定价值(AUC=0.815、0.850、0.911);乳腺癌组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不规则、强化不均匀占比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与乳腺占位性病变密切相关,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不规则、强化不均匀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定量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乳腺癌的发生与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不规则、强化不均匀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占位性病变 磁共振多模态成像 鉴别诊断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夏菁 花纯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8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8月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前列腺癌患者为前列腺癌组,选取同期42例前列腺良性疾病者为良性疾病组。均应用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检查,进行...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8月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前列腺癌患者为前列腺癌组,选取同期42例前列腺良性疾病者为良性疾病组。均应用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检查,进行常规T1WI、T2WI序列,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与磁共振增强(DCE)扫描。比较DWI、DCE扫描参数,同时分析影像特征。结果:前列腺癌组b=50s/mm^(2)的信号强度值为(88.15±2.46)、b=800s/mm^(2)的信号强度值为(100.05±1.78),均低于良性疾病组的(137.75±5.68)、(116.52±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为(104.45±1.62)mm^(2)/s,低于良性疾病组的(147.78±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的Ktrans、Kep、Ve均高于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前列腺癌的磁共振成像扫描T2WI序列影像,影像下表现低信号,其中25例影像表现斑片状、结节状;11例影像表现大片低信号;4例影像表现凸透镜低信号;其余2例呈现小斑片状低或者混杂信号。DWI扫描影像均呈现为高信号,34例患者的影像特征均属于斑片状、结节状,其余6例为斑片状稍高信号影。应用DCE检查,影像均呈现早期快速强化表现。结论: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诊断价值显著,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良性病变 恶性病变 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增强
下载PDF
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对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3
作者 卢绍路 谢艺才 +1 位作者 黄月媚 黄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2期45-47,51,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对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6例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拟行放疗或放疗+化疗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行磁共振多模态成像诊断,对比患... 目的:分析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对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6例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拟行放疗或放疗+化疗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行磁共振多模态成像诊断,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动态增强扫描K^(trans)、K_(ep)、V_(e)值。并在治疗后参照实体肿瘤WHO客观疗效评价标准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轻度缓解组、病情稳定组、疾病进展组,对比各组诊断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ADC值高于治疗前,动态增强扫描K^(trans)、K_(ep)、V_(e)值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组ADC值<部分缓解组<轻度缓解组<病情稳定组<疾病进展组,K^(trans)、K_(ep)、V_(e)值<部分缓解组<轻度缓解组<病情稳定组<疾病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参数联合对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评估的准确率高于单独诊断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对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预后评估价值显著,ADC、K^(trans)、K_(ep)、V_(e)等参数联合评估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多模态成像 颈部转移性淋巴结 诊断 预后 评估价值
下载PDF
磁共振多模态影像技术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4
作者 钱裕浩 葛亚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09-0012,共4页
探讨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组织实施磁共振多模态影像技术加以辅助检查,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遴选江苏省中医院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规范时限内的100例疑似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均规范进行多模磁共振成像技术(囊括了磁共... 探讨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组织实施磁共振多模态影像技术加以辅助检查,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遴选江苏省中医院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规范时限内的100例疑似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均规范进行多模磁共振成像技术(囊括了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加以辅助检查,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奉为金科标准,旨在了解其诊断价值。结果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动脉自旋标记技术与金标准数据比较,均存在差异性(P<0.05);其联合三种技术检查的检出率与金标准数据无差别(P>0.05)。单独三项检查的诊断效能数据上均低于联合三种技术检查的数据,且两种方法在敏感性,特异度,准确性和负预测值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单独行进三种方法检验阳性预测结果与联合三种方法进行类比(P>0.05)。结论 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过程中,应用不同的磁共振技术检验其各有优劣,临床需结合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选择,联合三种技术检验可得到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能够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辅助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磁共振多模态影像技术 应用价值
下载PDF
磁共振多模态成像联合血清甲胎蛋白、铁蛋白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凤菊 崔进国 +3 位作者 陶亚飞 张艳伟 范恒全 潘春燕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512-1514,1518,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模态成像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铁蛋白(SF)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自2020年9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200例疑似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成像(DCE-MRI)、DCE-MR...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模态成像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铁蛋白(SF)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自2020年9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200例疑似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成像(DCE-MRI)、DCE-MRI+DWI扫描,并进行血清AFP、SF检测。比较DWI、DCE-MRI、DCE-MRI+DWI联合血清AFP、SF对原发性肝癌的阳性检出率,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经病理检测,170例患者确诊为原发性肝癌。DWI的阳性检出率为73.53%(125/170),DCE-MRI的阳性检出率为82.94%(141/170)。DCE-MRI+DWI联合血清AFP、SF的阳性检出率为92.94%(158/170)。DCE-MRI+DWI联合血清AFP、SF对PHC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DWI、DCE-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DWI联合血清AFP、SF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准确度为92.94%(158/170)、86.67%(26/30)、92.00%(184/200)均高于DWI检测的73.53%(125/170)、83.33%(25/30)、75.00%(150/200)以及DCE-MRI检测的82.94%(141/170)、50.00%(15/30),78.00%(156/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多模态成像联合血清AFP、SF可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早期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及阳性检出率,可为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多模态成像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铁蛋白
下载PDF
磁共振多模态技术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检查中的参数差异及影像表现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超 郑兰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多模态技术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检查中的参数差异及影像表现。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平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证实的84例脑胶质瘤患者,按其分级的不同分为低级别组(n=41)与高级别组(n=43),所有患者术前均... 目的:分析磁共振多模态技术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检查中的参数差异及影像表现。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平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证实的84例脑胶质瘤患者,按其分级的不同分为低级别组(n=41)与高级别组(n=43),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动脉自旋成像(arterial spin imaging,ASL)、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检查,分析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各项检查参数差异及影像表现。结果:高级别组的水肿程度显著重于低级别组(P<0.01);高级别组的患侧、患侧/健侧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显著高于低级别组(P<0.01),而两组健侧的CB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组MRS检查的胆碱/N-乙酰天冬氨酸(choline/N-acetylaspartic acid,Cho/NAA)、胆碱/肌酸(choline/creatine,Cho/Cr)显著高于低级别组,NAA/Cr显著低于低级别组(P <0.01);高级别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显著低于低级别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显著高于低级别组(P<0.01)。结论:磁共振多模态影像可有效区分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检查参数及影像表现,有利于手术方式的确定,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磁共振多模态影像 诊断 分级
下载PDF
3.0T磁共振多模态功能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溶栓时间窗内的评估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彭学锋 韩国武 向恕梅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6期1-4,13,共5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多模态功能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溶栓时间窗内的评估与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2023年2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患者发病时间以及FLAIR...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多模态功能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溶栓时间窗内的评估与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2023年2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患者发病时间以及FLAIR信号改变情况将其分为A组(0~4.5h)、B组(4.5~6h FLAIR阳性)以及C组(4.5~6h FLAIR阴性),根据患者NIHSS评分以及mRS评分对静脉溶栓治疗后患者预后结局进行评估,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后7d临床转归。结果三组患者年龄、性别、NIHSS评分、DWI-ASPECT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自发病至MRI检查所用时间明显低于B、C组(P<0.05),且A、B组梗死灶体积、rLMC评分与C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A、B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C组(P<0.05),且A、B组患者溶栓后24h、溶栓后7d时以及溶栓后90d时mRS评分均低于C组(P<0.05),但C组溶栓后7d出血转化率与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多模态功能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溶栓时间窗内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发病4.5~6h FLAIR阴性患者可能仍处于溶栓时间窗内,通过静脉溶栓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故可将DWI-FLAIR不匹配作为主要标志指导发病时间不确定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决策的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磁共振多模态功能成像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溶栓时间窗 临床意义
下载PDF
磁共振多模态影像在脑胶质瘤诊断分级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闫莉 白岩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2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多模态影像在脑胶质瘤诊断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9月我院脑胶质瘤患者84例,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多模态影像[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波谱(MRS)、动脉自旋成像(ASL)]诊断,统计四者不... 目的分析磁共振多模态影像在脑胶质瘤诊断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9月我院脑胶质瘤患者84例,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多模态影像[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波谱(MRS)、动脉自旋成像(ASL)]诊断,统计四者不同影像学表现及其单独、磁共振多模态影像检测脑胶质瘤分级正确率。结果脑胶质瘤患者84例均为单发,且其肿瘤位置分别位于幕上73例,幕下11例,其中额叶41例,顶叶23例,侧脑室后角部9例,小脑半球5例,小脑蚓部5例,第四脑室1例;病灶最大约9.5 cm×7.3 cm×6.5 cm,病灶最小约1.6 cm×1.4 cm×1.4 cm;混合性病灶14例,囊性病灶7例,实性病灶63例。低级别脑胶质瘤瘤周水肿优于高级别脑胶质瘤(χ^(2)=3.27,P<0.05);低级别脑胶质瘤患侧、患侧/健侧3D-ASL所得CBF较高级别脑胶质瘤低(t=32.34,t=21.89,P<0.01);低级别脑胶质瘤胆碱(Cho)/N-乙酰天冬氨酸(NAA)、Cho/肌酸(Cr)较高级别脑胶质瘤低,NAA/Cr较高级别脑胶质瘤高(t=10.63,t=8.04,t=8.23,P<0.01);低级别脑胶质瘤ADC、ADC比值较高级别脑胶质瘤高,FA、FA比值较高级别脑胶质瘤低(t=11.09,t=4.96,t=6.68,t=4.97,P<0.01);3种功能MRI诊断脑胶质瘤分级正确率97.6%(82/84)较常规MRI 59.5%(50/84)、MRS 83.4%(70/84)、DTI 67.9%(57/84)、ASL 76.2%(64/84)高(χ^(2)=40.43,P<0.01)。结论脑胶质瘤应用磁共振多模态影像诊断可获取更多病变组织影像学信息,且对脑胶质瘤分级更为准确,便于临床制订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磁共振多模态影像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波谱 动脉自旋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及融合技术在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剂量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宏英 王玲 李修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5期96-97,共2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及融合技术在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剂量优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患者中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共28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患者均在术后接受CT扫描和CT联合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及融合技术,由从事靶... 目的:分析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及融合技术在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剂量优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患者中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共28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患者均在术后接受CT扫描和CT联合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及融合技术,由从事靶区勾画的放疗科医师对患者的CT扫描和CT联合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及融合技术扫描结果进行靶区勾画,比较医师勾画图像的差异,分析勾画差异给患者放疗剂量带来的影响.结果:放疗科医师CT扫描勾画的图像体积大于CT联合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及融合技术的图像,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按照医师勾画靶区,使用的两组剂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及融合技术有利于可以避免医师个人水平勾画靶区造成的体积差异,提高靶区勾画的准确性,有利于在脑胶质瘤患者的放疗中精确剂量.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及融合技术在临床中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多模态成像 融合技术 脑胶质瘤 剂量优化
下载PDF
磁共振多模态技术评估大脑中动脉中重度狭窄后侧支循环的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牛慧慧 张刚 +1 位作者 张岚 邢威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873-876,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模态技术的液体翻转恢复序列血管高信号(FVH)、动脉穿行伪影(ATA)及脑血流量(CBF)值评估单侧大脑中动脉(MCA)中重度狭窄后侧支循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9年11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室行...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模态技术的液体翻转恢复序列血管高信号(FVH)、动脉穿行伪影(ATA)及脑血流量(CBF)值评估单侧大脑中动脉(MCA)中重度狭窄后侧支循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9年11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室行头颅磁共振检查的55例单侧MCA中重度狭窄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磁共振图像,观察MCA狭窄情况,计数患侧FVH及ATA阳性发生率,分析FVH与ATA征象出现的一致性,并测量FVH与ATA征象一致患者的患侧脑组织低灌注区标记后延迟时间(PLD)为1.5 s时与2.5 s时的CBF值。结果55例患者中,患侧脑组织FVH、ATA同时阳性者33例(60.0%),同时阴性者10例(18.2%),2种征象不一致者12例(21.8%),FVH与ATA征象具有较高的一致性(χ2=10.154,P>0.05)。FVH、ATA同时阳性患者患侧脑组织PLD 2.5 s时的CBF值显著高于PLD 1.5 s时(P<0.05)。FVH、ATA同时阴性患者患侧脑组织PLD 2.5 s时的CBF值与PLD 1.5 s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应用磁共振多模态技术,通过测量脑组织CBF值的变化,并观察FVH、ATA征出现的情况,可以整体评估单侧MCA中重度狭窄AIS患者的脑血流灌注及侧支循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多模态 大脑中动脉 侧支循环 液体翻转恢复序列血管高信号影 动脉穿行伪影 脑血流量
下载PDF
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在直肠癌诊断和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1
作者 黄文光 张福洲 +2 位作者 戚婉 冯浩 母青林 《西部医学》 2020年第8期1224-1228,1233,共6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T2WI+双b值DWI)在直肠癌诊断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9年12月在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原发性直肠癌患者的MRI影像和结肠镜检资料,通过MRI资料分析直肠癌T分期、N分...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T2WI+双b值DWI)在直肠癌诊断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9年12月在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原发性直肠癌患者的MRI影像和结肠镜检资料,通过MRI资料分析直肠癌T分期、N分期、MRF状态、EMVI状态和肿瘤下缘到肛缘距离并获得DISTANCE报告,对比治疗前磁共振DISTANCE评估报告的TN评估结果与术后病理TN分期的一致性,计算MRI检查的准确率、灵敏性及特异性。结果多模态磁共振共正确评估T分期直肠癌患者38例,总体准确率为88.37%,对T1-2期、T3期、T4期的诊断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T1-2期:93.02%、100%、92.11%,T3期:88.37%、88.57%、87.50%,T4期:95.35%、66.67%、97.50%,表明MRI对直肠癌患者的T分期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高。MRI正确评估N分期直肠癌患者32例,总体准确率为74.42%,对NO期、N1期、N2期的诊断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N0期:88.37%、78.95%、95.83%,N1期:74.42%、72.20%、76.00%,N2期:86.05%、66.67%、89.19%,表明两者相关程度中等。结论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可以实现对直肠癌患者的术前分期诊断,且对T分期的诊断准确性优于N分期,尤其体现在对T1-T2分期的诊断效果,对临床直肠癌患者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直肠癌 诊断 TN术前分期 DISTANCE评估
下载PDF
磁共振多模态检查技术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白质损伤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永存 沈亚 +2 位作者 刘晓 乔蓓 刘海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5期204-205,209,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模态技术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白质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早期影像学表现、评价其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0年4月西藏阜康医院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窒息40例新生儿影像学资料,进行常规...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模态技术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白质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早期影像学表现、评价其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0年4月西藏阜康医院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窒息40例新生儿影像学资料,进行常规磁共振检查及多模态磁共振检查。分析两组图像在HIBD病灶诊断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磁共振多模态检查与常规检查相比,前者确诊率明显高于后者;在胼胝体及其周围脑白质损伤、脑室周围缺血性损伤及脑干、小脑脑白质损伤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皮层及分水岭区的脑白质损伤及脑室旁出血性损伤的诊断中,前者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多模态检查对新生儿HIBD诊断效果理想,更有助于早期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多模态技术 缺血缺氧性脑白质损伤 新生儿
下载PDF
依据FIGO2018新分期磁共振多模态和B超联合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分期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肖云敏 张丹瑜 +2 位作者 王玲 冼少青 詹雁辉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2期36-38,共3页
目的分析按照FIGO2018新分期磁共振成像(MRI)多模态和B超联合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分期和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5年9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76例,均接受MRI、阴道B超、术后病理检查,分析MRI检查、B超联合MRI检查阳性... 目的分析按照FIGO2018新分期磁共振成像(MRI)多模态和B超联合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分期和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5年9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76例,均接受MRI、阴道B超、术后病理检查,分析MRI检查、B超联合MRI检查阳性预测值、特异性。结果MRI检查确诊率72.37%,低于B超联合MRI检查确诊率的92.11%,与病理检查确诊率的98.68%比较,MRI检查率(72.37%)低于病理检查(98.68%)(P<0.05),B超联合MRI检查确诊率92.11%,比病理检查的98.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FIGO2018新分期标准,磁共振多模态联合B超检查子宫内膜癌,其应用价值高,所以针对子宫内膜癌或宫腔病变高危因素者,则建议接受MRI多模态联合B超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磁共振多模态 B超 FIGO2018新分期 检查
下载PDF
磁共振多模态影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光来 赵宁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18期54-55,共2页
目的:研究与分析磁共振多模态影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内接收的脑胶质瘤患者中,随机抽取72名,将所选患者进行随机排序,36名奇数者作为观察组,36名偶数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CT检查,观察组... 目的:研究与分析磁共振多模态影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内接收的脑胶质瘤患者中,随机抽取72名,将所选患者进行随机排序,36名奇数者作为观察组,36名偶数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CT检查,观察组患者进行磁共振多模态影像检查。观察两组患者诊断准去率,以及扫描处理后的ADC值,CBF与CBV的平均值与最大值,胆碱/磷酸肌酸比值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ADC值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BF、CBV、胆碱/磷酸肌酸比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多模态影像诊断脑胶质瘤的准确性较高,若将多种临床检测方法结合使用,则极大的提高了脑胶质瘤的诊断效果,为患者治疗和预后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诊断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多模态影像 脑胶质瘤 CT
下载PDF
磁共振多模态技术成像在脑胶质瘤中术前诊断应用及术后放化疗疗效评估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河山 江源辉 +3 位作者 何跃权 芦苇 肖晗 李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5期50-51,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在脑胶质瘤中采用磁共振多模态技术成像的术前诊断效果以及术后放化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2021年1月内收治的80例脑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胶质瘤分级并分组,分为低级别胶质瘤组(40例)和高级别胶质瘤组(40... 目的:研究分析在脑胶质瘤中采用磁共振多模态技术成像的术前诊断效果以及术后放化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2021年1月内收治的80例脑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胶质瘤分级并分组,分为低级别胶质瘤组(40例)和高级别胶质瘤组(40例)。对两组在术前诊断以及术后放化疗疗效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组采用磁共振多模态技术成像后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胆碱比值、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 cient,ADC)值与低级别胶质瘤组进行检查后CBF、CBV、胆碱比值、ADC值无显著差异,高级别胶质瘤组进行磁共振多模态技术成像化疗后总有效率与低级别胶质瘤组成像化疗后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两组采用磁共振多模态技术成像术前诊断准确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级别以及低级别脑胶质瘤术前诊断以及术后放化疗中应用磁共振多模态技术成像具有较高准确率,能够有效提高术后放化疗总有效率,具有较强诊断价值,因此值得推广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多模态技术成像 诊断 脑胶质瘤 准确率 总有效率
下载PDF
磁共振多模态影像技术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健康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20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模态影像技术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遂宁市中心医院2020年2月—2022年4月收治的经临床证实的12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行西门子SOMATO...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模态影像技术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遂宁市中心医院2020年2月—2022年4月收治的经临床证实的12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行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AS 64排128层CT检查,研究组采用磁共振多模态技术(DWI+1H-MRS+SWI),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基底节区出血检出率,分析磁共振多模态影像学检查特征。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81%(P<0.05)。研究组蛛网膜下腔出血检出率以及基底节区出血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多模态影像学检查能全面清晰呈现患者的各项影像学变化。结论: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中,开展磁共振多模态影像学检查诊断,能获取有效获得较为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并提高临床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CT影像学检查诊断 磁共振多模态影像学检查诊断 临床效果
下载PDF
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在宫颈癌分期及Ki-67表达预测中的研究
17
作者 侯成云 赵振年 +1 位作者 冯丽 毛锡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1-4,共4页
探讨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用于宫颈癌患者分期及Ki-67表达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2月到2021年12月收治的9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宫颈Ki-67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宫颈Ki-67高表达组(Ki-67指数≥50.00%)75例,宫颈Ki... 探讨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用于宫颈癌患者分期及Ki-67表达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2月到2021年12月收治的9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宫颈Ki-67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宫颈Ki-67高表达组(Ki-67指数≥50.00%)75例,宫颈Ki-67低表达组(Ki-67指数<50.00%)23例,均对其进行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检验,记录ADC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表观扩散系数)值,并与其Ki67表达及术后分期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Ki-67高表达组患者ADC值低于Ki-67低表达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判断宫颈癌Ki-67表达的灵敏度为78.3%,特异度为85.3%,结果表明ADC值与Ki-67表达具有负相关。早期宫颈癌组ADC值高于晚期宫颈癌组,通过ADC值预测宫颈癌分期的灵敏度为31.6%,特异度为95.0%,ADC值与宫颈癌分期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宫颈癌患者行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对其分期及Ki-67表达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 KI-67表达 宫颈癌
下载PDF
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18
作者 龚涛 陶娜 袁武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31期135-138,共4页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62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为68个病灶,将其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病灶个数分别...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62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为68个病灶,将其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病灶个数分别为26、42个。对所有患者进行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检查(包括常规平扫和动态增强检查),观察病灶的不同形态特征并比较不同参数下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组的毛刺征及分叶征多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达峰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增强指标中以早期增强率>100%为诊断标准可达到100%的灵敏度,其次为Ⅱ、Ⅲ型曲线,为9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乳腺病变中,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可更准确地鉴别病变组织,进而提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良恶性病变 磁共振多模态成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在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徐胜男 马贺骥 《陕西医学杂志》 2021年第8期995-998,共4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MR)多模态成像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19例,其中85例患者发病时间为小于6 h,为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计为观察组;34例患者发病时间为7~72 h,为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计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磁共振(MR)多模态成像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19例,其中85例患者发病时间为小于6 h,为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计为观察组;34例患者发病时间为7~72 h,为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计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发病时的磁共振多模态成像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相关参数。结果:观察组患者脑缺血半暗带(IP)区域的扩散加权成像(DWI)指数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大于病灶中心区(P<0.05),小于IP对侧健区(P<0.05),对照组患者IP、病灶中心区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P的ADC值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灶中心区ADC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IP区的表观扩散系数比率(ADCR)值大于病灶中心区(P<0.05),大于对照组IP的ADCR(P<0.05);患侧脑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MTT)长于对侧健区(P<0.05)、局部对脑血容量(rCBV)小于对侧健区(P<0.05),观察组患者的MTT小于对照组(P<0.05),rCBV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患侧、对侧健区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各向异性指数(FA)、容积比各向异性(VR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患侧上述参数要小于对侧健区(P<0.05),两组患者患侧、对侧健区平均弥散系数(DCavg)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P在DWI中呈现高信号、低ADC值,且ADC值处于病灶中心区、对侧健区之间,而ADCR值大于病灶中心区;在灌注成像(PWI)中表现为低rCBV、长MTT;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患侧FA、VRA并未发生显著变化,而急性期患者显著降低,MR多模态成像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 诊断 磁共振多模态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灌注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下载PDF
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20
作者 周勇 童姗姗 +2 位作者 张晓亚 李建灵 李贞旭 《临床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81-83,共3页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DCE-M...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DCE-MRI)、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以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分析常规MRI、DCE-MRI、DWI诊断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预测值。结果本研究88例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患者中,经病理确诊恶性62例,良性26例;经常规MRI检查确诊恶性49例,良性39例;经DCE-MRI检查确诊恶性49例,良性39例;经DWI检查确诊恶性60例,良性28例。DWI检查灵敏度[95.16%(59/62)]、准确度[95.45%(84/88)]高于常规MRI检查[69.35%(43/62)、71.59%(63/88)]、DCE-MRI检查[75.81%(47/62)、80.68%(71/88)],漏诊率[4.84%(3/62)]低于常规MRI检查[30.65%(19/62)]、DCE-MRI检查[24.19%(1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检查阴性预测值[89.29%(25/28)]高于常规MRI检查[51.28%(20/39)]、DCE-MRI检查[61.54%(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T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能提升诊断灵敏度、准确度,降低漏诊率,预测值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技术 诊断效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