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弥散及灌注成像技术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8
1
作者 刘克 陈德基 +2 位作者 李志铭 黄勇 谭理连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1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及灌注成像技术(DWI、PWI)对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发病48h以内的48例患者及治疗10天后的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磁共振多序列扫描,包括T2WI、DWI、PWI等序列,并对所得图像进行后处理和分...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及灌注成像技术(DWI、PWI)对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发病48h以内的48例患者及治疗10天后的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磁共振多序列扫描,包括T2WI、DWI、PWI等序列,并对所得图像进行后处理和分析。结果 48例患者发病后就诊DWI能全部发现病灶;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区PWI血流灌注少于对侧正常区;治疗后复查,梗死区ADC值、rADC值较初次检查时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梗死区rCBV平均值较治疗前明显增加,梗死区平均MTT值较治疗前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弥散及灌注成像技术可以在急性期、甚至超急性期显示脑梗死灶,显示病灶周围缺血半暗带,对患者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灌注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及灌注成像技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邢威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8期1796-1797,共2页
目的:探究和分析磁共振弥散及灌注成像技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对比。方法:选取在2018年8月到2018年12月在我院诊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化分配的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各45例,对照组采取磁共振... 目的:探究和分析磁共振弥散及灌注成像技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对比。方法:选取在2018年8月到2018年12月在我院诊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化分配的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各45例,对照组采取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实验组采取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对比两组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结果准确率数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率较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及灌注成像技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早期诊断准确率都尚可,灌注成像技术相比较准确率更高,可在临床治疗中作为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及灌注成像技术 急性脑梗死 早期诊断 应用比较
下载PDF
全脑CT灌注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继发脑梗死的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常小娜 何文进 +8 位作者 蔡炜琼 钟立清 丁庆社 代琳玉 郑美娴 邱广美 曹玉竹 卢睿 杨世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究全脑CT灌注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继发脑梗死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06—2023-04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二医院治疗的70例TIA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发病7 d内临床诊... 目的探究全脑CT灌注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继发脑梗死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06—2023-04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二医院治疗的70例TIA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发病7 d内临床诊断继发性脑梗死状况分为脑梗死组(n=22)与非脑梗死组(n=48),对比2组全脑CT灌注参数,经ROC曲线分析全脑CT灌注参数联合诊断TIA继发脑梗死的最佳阈值,对比全脑CT灌注参数、DWI及两项联合诊断TIA继发脑梗死的灵敏度、特异性,并通过Kappa值分析其一致性。结果脑梗死组CBF、CBV低于非脑梗死组,TTP、MTT高于非脑梗死组(P<0.05)。采用ROC分析获取CBF、CBV、TTP、MTT诊断TIA继发脑梗死的AUC分别为0.670、0.854、0.681、0.754,联合诊断TIA继发脑梗死的AUC为0.925。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全脑CT灌注诊断TIA继发脑梗死的敏感度77.27%,特异性95.83%,Kappa值0.759;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TIA继发脑梗死的敏感度81.82%,特异性97.92%,Kappa值0.828;两项联合诊断TIA继发脑梗死的敏感度95.45%,特异性95.83%,Kappa值0.902,一致性较好。结论全脑CT灌注及DWI诊断TIA继发脑梗死均具有一定价值,且两项联合诊断的准确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全脑CT灌注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磁共振诊断早期脑缺血的新技术进展——弥散加权成像及灌注加权成像(综述)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秀河 黄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112-116,共5页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和血流灌注成像 (PWI)是诊断早期脑缺血的新技术 ;表观弥散系数、脑血流、脑血容量及平均通过时间是预测缺血灶结果的参数。本文综述了DWI及PWI的基本原理、测定技术及它们在诊断早期脑缺血方面的应用 ;分析DWI...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和血流灌注成像 (PWI)是诊断早期脑缺血的新技术 ;表观弥散系数、脑血流、脑血容量及平均通过时间是预测缺血灶结果的参数。本文综述了DWI及PWI的基本原理、测定技术及它们在诊断早期脑缺血方面的应用 ;分析DWI及PWI在诊断早期脑缺血方面的相互关系 ,认为DWI及PWI能对早期脑缺血作出明确诊断 ,PWI能够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可反映缺血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灌注成像 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与灌注成像技术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孟淑萍 刘娜嘉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83-185,共3页
关键词 磁共振 脑膜瘤 弥散加权成像 灌注成像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与磁共振弥散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6
作者 夏巴海提·伊明 米克热娜依·买买提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54-0157,共4页
分析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应用CT灌注成像与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的有效性。方法 从本医院当中选取疑似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为患者实施CT灌注成像与磁共振弥散成像,对比病理诊断结果,分析CT灌注成像与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效果。结果 在70例... 分析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应用CT灌注成像与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的有效性。方法 从本医院当中选取疑似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为患者实施CT灌注成像与磁共振弥散成像,对比病理诊断结果,分析CT灌注成像与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效果。结果 在70例疑似患者中,确诊50例阳性,71.43%,联合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均高于单一CT灌注成像、磁共振弥散成像,对比有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相比单一CT灌注成像、磁共振弥散成像更高,对比有意义(P<0.05),联合诊断误诊率、漏诊率低于单一CT灌注成像、磁共振弥散成像(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与磁共振弥散成像联合诊断可提高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磁共振弥散成像 急性脑梗死 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灌注成像界定急性脑梗死缺血半影区
7
作者 牛晓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66-0169,共4页
评估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灌注成像两种技术检查急性脑梗死患者对于缺血半影区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均开展头颅MRI检查,分别选择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两种方式,对比检查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74... 评估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灌注成像两种技术检查急性脑梗死患者对于缺血半影区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均开展头颅MRI检查,分别选择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两种方式,对比检查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74例患者中,最终确诊的65例,占比87.84%;进行T1WI扫描,65例均未见异常信号,T2WI扫描有7例出现异常信号;而进行PWI、DWI扫描发现,两者之间的异常信号区体积有一定差异,认为缺血半影区体积与梗死区体积表现出正相关关系(P<0.05);DWI检查发现,梗死区的ADC明显低于健侧对应区(P<0.05);PWI检查发现,TTP、MTT大部分患者升高,CBF、CBV大部分降低。结论 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灌注成像两种技术检查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以准确界定缺血半影区的存在以及体积,因此能够为临床诊疗工作开展提供合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 急性脑梗死 缺血半影区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联合血清CYR61、UCH-L1在超急性脑梗死中的早期诊断效能
8
作者 龚爱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9期14-16,20,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WI)联合血清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在超急性脑梗死中的早期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23年1月—12月临沂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疑似超急性脑梗死的94例患者,其中23例临床最...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WI)联合血清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在超急性脑梗死中的早期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23年1月—12月临沂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疑似超急性脑梗死的94例患者,其中23例临床最终诊断为超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进行DWI检查,血清CYR61、UCH-L1检测,比较超急性脑梗死、无脑梗死患者的磁共振参数及血清CYR61、UCH-L1水平,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联合血清CYR61、UCH-L1在超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效能。结果:DWI对超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为82.61%(19/23)、100.00%(71/71)、95.74%(90/94)。超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YR61、UCH-L1高于无脑梗死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血清CYR61、UCH-L1联合诊断的价值更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43。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血清CYR61、UCH-L1在超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中均有一定价值,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急性脑梗死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 磁共振参数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和灌注加权成像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断的循证医学指南--美国神经病学会治疗与技术评价委员会 被引量:2
9
作者 Schellinger PD Bryan RN +3 位作者 Caplan LR 高丽(译) 徐俊(译) 张颖冬(译)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668-672,共5页
目的评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诊断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证据。方法系统性分析1966年—2008年1月的文献,探讨DWI和PWI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断和预后判断方面的价值。结果和推荐意见DWI是诊断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 目的评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诊断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证据。方法系统性分析1966年—2008年1月的文献,探讨DWI和PWI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断和预后判断方面的价值。结果和推荐意见DWI是诊断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手段。在卒中首发症状出现12 h内,DWI的诊断价值优于CT平扫。DWI能够最准确地诊断急性缺血性卒中(A级推荐);但DWI的敏感性在诊断普通人群疑似卒中时,并不是最佳。本指南并不讨论DWI对脑出血的诊断价值。Ⅱ级和Ⅲ级证据的研究显示,根据基线DWI上病灶大小,预测前循环卒中早期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较高(B级推荐),对后循环卒中似乎缺乏预测价值(C级推荐)。基线DWI上病灶大小可预测最终梗死灶的大小(B级推荐)及早期、后期的临床转归(C级推荐)。与DWI相比,基线PWI上病灶大小对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较低(C级推荐)。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支持或否定PWI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诊断价值(U级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磁共振成像 弥散 灌注加仪成像 循证厌学 规范 指南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联合表观弥散系数与灌注加权成像联合DWI评价急性脑梗死后缺血半暗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王欣 尹俊雄 +3 位作者 霍晓丽 江炜炜 管青山 王小姗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01-403,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MRS)联合表观弥散系数(ADC)发现急性脑梗死后缺血半暗带(IP)是否较灌注加权成像(PWI)联合DWI更为敏感且能带来更大获益。方法选取发病3~6 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例于溶栓前分别行DWI、PWI及MRS检查,利用DWI图...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MRS)联合表观弥散系数(ADC)发现急性脑梗死后缺血半暗带(IP)是否较灌注加权成像(PWI)联合DWI更为敏感且能带来更大获益。方法选取发病3~6 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例于溶栓前分别行DWI、PWI及MRS检查,利用DWI图像重建出ADC图,并于溶栓前及发病后30 d分别行NIHSS评分。比较两种联合方法在发现脑梗死后IP的敏感性,并利用NIHSS评分比较不同方法定义的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获益的程度。结果 MRS联合ADC较之PWI联合DWI在发现IP上更为敏感(χ~2=9.286,P=0.002),且按此分组的患者溶栓后其NIHSS评分改善程度之间无显著差异(t=1.718,P=0.111)。结论MRS联合ADC的方法能够发现更多的IP,给更多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带来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 表观弥散系数 灌注加权成像 DWI 缺血半暗带
下载PDF
超早期脑梗塞及再灌注动物模型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权 孙骏谟 +4 位作者 田志雄 张在鹏 黄雄 谢长清 吴光耀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6-470,共5页
目的 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模型 ,探讨超早期脑梗塞及再灌注后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的表现及相应病理基础。材料与方法  2 7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分 5组 :非再通组 6只 ;再通组 12只 ,分 3组 ,每组 4只 ,分别于MCAO... 目的 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模型 ,探讨超早期脑梗塞及再灌注后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的表现及相应病理基础。材料与方法  2 7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分 5组 :非再通组 6只 ;再通组 12只 ,分 3组 ,每组 4只 ,分别于MCAO后 3 0分钟、1小时、2小时再通 ,各组于不同时间点进行DWI和T2 WI ,于最后一次成像后取脑行红四氮唑 (TTC)染色观察 ;病理组 9只 ,于不同时间点进行光镜及电镜检查。计算各时间点的DWI和T2 WI上的异常高信号面积及兴趣区的表观弥散系数 (ADC)值及相对ADC值 (rADC)。结果 MCAO后 3 0分钟所有动物缺血区于DWI上均出现高信号 ,而T2 WI显示正常 ,随时间延长 ,信号强度升高 ,范围扩大 ,6小时内ADC值呈下降趋势。MCAO 3 0分钟及 1小时后再通者DWI上的高信号完全或部分恢复 ,而MCAO 2小时后再通者缺血区范围无恢复。结论 DWI是评价超早期脑梗塞及再灌注的敏感方法 ,可以科学地指导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 ,并为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提供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实验研究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灌注
下载PDF
超急性期脑梗死半影区弥散-灌注磁共振成像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殷信道 冯晓源 +3 位作者 王丽萍 顾建平 卢铃铨 吴前芝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3-248,共6页
目的 应用弥散加权 灌注 (DWI PI)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改良线栓栓塞大脑中动脉制作的大鼠超急性脑梗死模型进行实验研究 ,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明确联合应用PWI PI对超急性脑梗死半影区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5 0只SD大鼠 ,随机分成 5组 ,A... 目的 应用弥散加权 灌注 (DWI PI)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改良线栓栓塞大脑中动脉制作的大鼠超急性脑梗死模型进行实验研究 ,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明确联合应用PWI PI对超急性脑梗死半影区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5 0只SD大鼠 ,随机分成 5组 ,A组 (10只 )作假手术对照 ;其余按栓塞时间 30min、1、3、6h均分成B、C、D、E4组。A组于 30min、1、3、6h的时间点 ,B、C、D、E于各自栓塞时间点行弥散加权成像 (DWI)和灌注成像 (PI)扫描 ;工作站后处理获得表观弥散系数 (ADC)、脑血容量或血流量 (CBV或CBF)、平均通过时间 (MTT)形态图 ,计算ADC、CBV、CBF、MTT相对值 (与对侧相应部位比值 )。将成像结果与四氮唑红 (TTC)染色和病理观察对比。结果  (1)A组DWI、PI成像无异常信号 ,病理观察无变化。 (2 )B、C、D、E组PI显示栓塞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灌注缺损范围无变化 ,基底节区最重 ,皮质区较轻 ;DWI显示高信号 ;ADC比值降低 (6 5 .2 % ) ,D组达到最低 (32 .2 % ) ,E组基本不变(2 9.9% ) ;ADC形态图显示病灶范围逐渐扩大 ,最终 (E组 )与PI异常信号区基本一致。 (3)超急性脑梗死的DWI高信号范围与TTC染色所见的异常染色 (白色 )范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t检验 ,P >0 .1)。 (4 )在超急性脑梗死中存在PI DWI不重叠区 (缺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急性期 脑梗死 半影区 弥散-灌注 磁共振成像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灌注加权成像诊断脑胶质瘤 被引量:9
13
作者 金艳霞 王景林 徐敬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53-755,共3页
目的评价表观弥散系数(ADC)和相对脑血容量(rCBV)在脑胶质瘤的良、恶性诊断及分级中的价值。方法对9例低级别(Ⅰ~Ⅱ级)胶质瘤及13例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进行常规MR及弥散、灌注加权成像,分析肿瘤的ADC值、rCBV比值,并分析ADC值与rCB... 目的评价表观弥散系数(ADC)和相对脑血容量(rCBV)在脑胶质瘤的良、恶性诊断及分级中的价值。方法对9例低级别(Ⅰ~Ⅱ级)胶质瘤及13例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进行常规MR及弥散、灌注加权成像,分析肿瘤的ADC值、rCBV比值,并分析ADC值与rCBV比值间的相关性。结果低度恶性胶质瘤与高度恶性级胶质瘤之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73±1.40)]×10-4mm2/svs[(9.09±1.85)]×10-4mm2/s];低、高度恶性胶质瘤的最大rCBV比值分别为3.60±1.09和7.92±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C值与rCBV比值间呈负相关(r=-0.53,P<0.01)。结论结合常规MRI,ADC值与rCBV比值在脑胶质瘤良、恶性诊断及术前分级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弥散加权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2
14
作者 钱根年 陈自谦 +2 位作者 钟群 倪萍 林素琼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第5期149-151,104,共4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DWI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对4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对所得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超急性期13例病灶DWI全部显示为明显高信号,T2WI和T2Flair信号强度无...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DWI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对4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对所得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超急性期13例病灶DWI全部显示为明显高信号,T2WI和T2Flair信号强度无明显异常改变;急性期22例脑梗死患者病灶DWI全部显示为高信号,T2WI和T2Flair上也均表现为高或稍高信号,检出率为100%;亚急性期7例DWI表现为稍高信号,较急性期信号下降,T2WI和T2Flair为高信号;慢性期4例DWI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上表现为明显高信号。结论 DWI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高,明显优于常规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CT灌注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灌注加权成像预测肿瘤样脑梗死最终梗死体积的价值 被引量:8
15
作者 徐海峰 陈克敏 +2 位作者 张永利 文峰 钱帮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4-7,38,共5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灌注加权成像(PWI)预测肿瘤样脑梗死最终梗死体积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追踪磁共振成像(MRI)确诊的肿瘤样脑梗死患者的DWI和PWI,测量并计算梗死中心、预测误差区和缺血半暗带的相对脑血流量(...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灌注加权成像(PWI)预测肿瘤样脑梗死最终梗死体积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追踪磁共振成像(MRI)确诊的肿瘤样脑梗死患者的DWI和PWI,测量并计算梗死中心、预测误差区和缺血半暗带的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和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比较预测梗死中心体积与实际梗死中心体积的差异。结果Tukey法事后功效检验显示,rCBF、rCBV在最终梗死、预测误差区、缺血半暗带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ADC在最终梗死与缺血半暗带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WI预测肿瘤样脑梗死不可逆损伤的敏感度高于DWI,其中rCBF的敏感度最高。追踪MRI显示出血转化(HT)和含铁血黄素沉着27例(87.10%)。最终梗死体积均值为(20.8±11.9)cm 3,小于预测梗死体积的(25.9±10.6)cm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82,P<0.001)。相关性检验显示最终梗死体积与预测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953,P<0.001)。结论肿瘤样脑梗死的最终梗死体积小于预测梗死体积,原因可能与HT高发生率或再灌注有关。采用DWI和PWI多参数预测不可逆性损伤时,rCBF的敏感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缺血性中风 脑梗死体积 弥散加权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下载PDF
ABCD2评分联合核磁共振灌注、弥散加权成像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后继发性脑梗死风险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何兴林 刘君 +1 位作者 官念 徐远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1447-1451,共5页
目的分析探讨ABCD2评分联合核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与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短暂性脑缺血(TIA)后继发性脑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2月-2018年3月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 376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探讨ABCD2评分联合核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与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短暂性脑缺血(TIA)后继发性脑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2月-2018年3月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 376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于TIA发作后24h后接受ABCD2评分,并联合进行核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与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随访至TIA首次发作后90d,分别记录7d、30d、90d各时间点内发生继发性脑梗死的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ABCD2评分与DWI结果与TIA后继发性脑梗死发生率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价值。结果患者继发性脑梗死发生率在随访期内7d、30d、90d等时间点内,ABCD2评分均为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而PWI、DWI结果中均是PWI(+)DWI(+)组最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WI(+)DWI(+)、ABCD评分4~7分以及既往合并颅内动脉病变史是TIA后继发性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以ABCD2评分≥4联合PWI、DWI结果阳性预测TIA进展风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3%和69.8%。结论患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联合应用ABCD2评分与PWI、DWI检查能够有效预测7d、30d、90d内继发性脑梗死的发生风险,临床可操作性强,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继发性脑梗死 ABCD2评分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及灌注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成双 佐满珍 +3 位作者 陈晓红 王泉 谭建福 詹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18-1920,共3页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增病例约13.15万,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的28.8%.死亡率为(2~4)/100000。目前临床诊断主要根据病史、症状、妇科检查和细胞学检查,其确诊依靠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前者有明显的...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增病例约13.15万,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的28.8%.死亡率为(2~4)/100000。目前临床诊断主要根据病史、症状、妇科检查和细胞学检查,其确诊依靠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前者有明显的主观性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灌注加权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应用 诊疗 妇科恶性肿瘤 新发病例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灌注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塞诊断上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付旷 郭丽丽 +2 位作者 李宜立 滕坤 杨雁萍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71-1472,共2页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急性脑梗塞 灌注加权成像 联合应用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 诊断 常见多发病 积极治疗
下载PDF
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9
作者 由长城 朱凯 +4 位作者 闫景龙 关国发 徐公平 张志鹏 赵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39-842,847,共5页
目的:评价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应用3.0T高场强磁共振DTI成像序列,观察22例健康志愿者88个节段(A组)和69例轻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依据颈髓MRI平扫结果... 目的:评价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应用3.0T高场强磁共振DTI成像序列,观察22例健康志愿者88个节段(A组)和69例轻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依据颈髓MRI平扫结果分B、C两组,B组39例患者,硬膜囊98个节段受压、颈髓信号正常;C组30例患者,颈髓65个节段受压、颈髓信号正常)颈髓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及分数各向异性值(fractional anisotropy,FA),分析3组颈髓ADC值、FA值之间差异。结果:A组(C3/C4、C4/C5、C5/C6、C6/C7)共88个节段之间ADC值及FA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故合并88个椎体数据;A、B及C组ADC值分别为0.91±0.34、1.17±0.35及1.32±0.36,组间比较,ADC值A组最低,B组次之,C组最高(P值均<0.05);三组平均FA值分别为0.71±0.16、0.62±0.15及0.54±0.14,A组最高,B组次之,C组最低(P值均<0.05)。结论:颈髓DTI较常规MRI能够早期、准确地量化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颈髓微结构改变,可以为临床医生更早诊断治疗轻度脊髓型颈椎病提供有利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3.0T磁共振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 分数各向异性值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脑肿瘤磁共振弥散与灌注成像的相关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袁振洲 葛光治 +4 位作者 卢仲谦 胡建斌 邵林湖 杨杰 缪飞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6年第4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脑肿瘤磁共振弥散加权与灌注加权成像的相关性,提高脑肿瘤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医院2001年6月~2005年3月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并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的100例脑肿瘤患者的弥散加权与灌注加权图像资... 目的探讨脑肿瘤磁共振弥散加权与灌注加权成像的相关性,提高脑肿瘤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医院2001年6月~2005年3月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并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的100例脑肿瘤患者的弥散加权与灌注加权图像资料,对肿瘤感兴趣区的DWI与rCBV图的信号强度、ADC与QrCBV及rMTT值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100例脑肿瘤中,33例为良性肿瘤,67例为恶性肿瘤。在DWI图上,90.9%的良性肿瘤呈高或等信号,65.7%的恶性肿瘤呈低信号。在rCBV图上,84.8%的良性肿瘤和79.1%的恶性肿瘤呈低信号,两者血流灌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良性肿瘤的ADC平均值明显低于恶性肿瘤,差异有显著性(t=1.641,P<0.05);但前者的QrCBV平均值和rMTT平均值明显高于后者,两者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t=0.726,t=1.114,P<0.05)。良性脑肿瘤弥散与血流灌注呈反相关,而恶性肿瘤则呈正相关。良恶性肿瘤间的弥散和血流灌注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据脑良恶性肿瘤间的磁共振弥散和血流灌注的相关性和显著性差异,可以推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助于脑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灌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