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0篇文章
< 1 2 1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评估针刺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予欣 党伟利 +4 位作者 马丙祥 邢威 周荣易 孔亚敏 荆振昊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9,共9页
目的 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观察针刺治疗前后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患儿脑白质微观结构的变化,以探索针刺在ASD中应用价值及DTI在评估针刺效果中作用。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 目的 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观察针刺治疗前后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患儿脑白质微观结构的变化,以探索针刺在ASD中应用价值及DTI在评估针刺效果中作用。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ASD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假针刺组,进行12周的干预治疗,于治疗前(第0周)及治疗后(第12周)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 Autism Rating Scale, CARS)、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 ABC)、孤独症疗效评价量表(Autism Treatment Evaluation Checklist, ATEC)及DTI检查。比较两组间各项量表评分变化,采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方法(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 TBSS)分析两组间脑白质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的差异,继而比较FA有差异脑区的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vity, MD)、径向弥散系数(radial diffusivity, RD)和轴向弥散系数(axial diffusivity, AD)的不同及量表评分与DTI参数相关性。结果 与假针刺组相比,治疗后针刺组各项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FA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值两组间在左下纵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ASD患儿ATEC评分与右扣带回的FA值呈负相关,与右额枕下束、右下纵束、右扣带回的RD值呈正相关,与右扣带回的AD值呈正相关;CARS评分与右扣带回的AD值呈正相关(P<0.05)。右下纵束的FA值与ASD患儿的语言问题、感知觉异常呈负相关,RD值与社交障碍、感知觉异常呈正相关;右扣带回的FA值与语言问题、社交障碍、感知觉异常呈负相关,而RD值与上述临床症状呈正相关,AD值与社交障碍、健康问题呈正相关;双侧额枕下束FA值与感知觉异常存在负相关,右额枕下束RD值与其社交障碍、感知觉异常呈正相关;右上纵束的RD值与感知觉异常呈正相关;左丘脑前辐射束的AD值与感知觉异常呈正相关(P<0.05)。结论 针刺可能通过促进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增强,从而改善ASD患儿临床症状,尤其在言语、社交、感知觉、健康问题等方面,进而说明DTI在评估针刺治疗效果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针刺 磁共振成像 弥散成像 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 神经纤维束
下载PDF
正常椎间孔段颈神经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相关参数研究及纤维束重建
2
作者 李丙萱 时寅 +1 位作者 丁洪园 邹月芬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05,124,共6页
目的 探讨正常人颈椎间孔段颈神经根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及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特点;运用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 目的 探讨正常人颈椎间孔段颈神经根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及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特点;运用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 DTT)技术重建显示颈神经根神经纤维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 收集50名健康志愿者(男25名,女25名)行颈神经DTI。测量双侧C5至C7神经根椎间孔近中远段颈神经根FA值及ADC值,C5~C7不同节段神经根FA值及ADC值采用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C5~C7相同节段神经根左右侧FA值及ADC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C5~C7相同节段神经根椎间孔近中远段FA值及ADC值,两两比较采用LSD法检验。同时对双侧C5~C7神经根进行神经纤维束重建。结果 C5~C7不同节段神经根椎间孔近中远段FA值及ADC值均无明显差异。C5~C7相同节段神经根椎间孔段相同层面左右两侧神经根FA值及ADC值无明显差异。C5~C7相同节段神经根三个不同层面神经根FA值及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运用DTT技术可以连续完整地重建并显示出C5~C7椎间孔段颈神经根神经纤维束。结论 运用DTI及DTT技术可以定量评估颈椎间孔段颈神经根并直观地重建显示出颈椎间孔段颈神经根神经纤维束,可以为临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提供椎间孔近中远段颈神经根定量参数及直观重建影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成像 弥散示踪成像 椎间孔 颈神经根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参数、血清sdLDL-C、Beclin-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水肿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新南 赵永利 孙志帅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4期84-88,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水平与脑水肿严重程度相关性及其对恶性脑水肿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3年9月于我院就...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水平与脑水肿严重程度相关性及其对恶性脑水肿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3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82例ACI患者(设为研究组)的临床资料,依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轻度18例、中度30例、重度34例;依据脑水肿严重程度分为轻度53例、重度29例,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8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DTI参数[患侧相对剩余皮质脊髓束各向异性分数(FA)、梗死区表观弥散系数(ADC)]及血清sdLDL-C、Beclin-1水平。分析DTI参数、血清sdLDL-C、Beclin-1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水肿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组患者入院后予以静脉溶栓治疗,依据治疗7d内是否发生恶性脑水肿分为发生者27例、未发生者55例,比较其DTI参数、血清sdLDL-C、Beclin-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治疗3d后DTI参数、血清sdLDL-C、Beclin-1水平对恶性脑水肿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FA、ADC低于对照组,血清sdLDL-C、Beclin-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水肿程度加重,FA、ADC呈降低趋势,血清sdLDL-C、Beclin-1水平呈升高趋势(P<0.05);FA、ADC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水肿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血清sdLDL-C、Beclin-1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水肿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恶性脑水肿发生者治疗3d后FA、ADC低于未发生者,血清sdLDL-C、Beclin-1水平高于未发生者(P<0.05);DTI参数、血清sdLDL-C、Beclin-1水平联合预测恶性脑水肿发生的AUC大于单项指标预测(P<0.05)。结论ACI患者FA、ADC降低,血清sdLDL-C、Beclin-1水平升高,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水肿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其水平对恶性脑水肿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磁共振弥散成像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自噬效应蛋白 脑水肿
下载PDF
磁共振的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鉴别诊断皮肌炎和肌营养不良的价值
4
作者 唐东 彭丹 冉君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鉴别诊断皮肌炎和肌营养不良的价值。方法:纳入经病理证实的皮肌炎患者42例和肌营养不良患者23例。所有患者均行双侧大腿常规MR及DTI成像,分别比... 目的: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鉴别诊断皮肌炎和肌营养不良的价值。方法:纳入经病理证实的皮肌炎患者42例和肌营养不良患者23例。所有患者均行双侧大腿常规MR及DTI成像,分别比较皮肌炎和肌营养不良患者大腿肌群的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SI)、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对所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皮肌炎与肌营养不良患者大腿肌群的ADC和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TI的参数ADC对鉴别皮肌炎和肌营养不良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23、54.1%和78.1%。结论:功能序列DTI作为常规MR的补充技术,有助于鉴别皮肌炎和肌营养不良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成像 皮肌炎 肌营养不良
下载PDF
视神经磁共振高清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活动性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林雪雷 陈小权 +1 位作者 张哲 刘红宣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 探究视神经磁共振高清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活动性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在阳江光明眼科医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活动性评分系统对患者的活动性分... 目的 探究视神经磁共振高清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活动性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在阳江光明眼科医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活动性评分系统对患者的活动性分期分为活动期(26例)和非活动期(34例)。60例患者均接受眼眶常规MRI序列扫描、视神经磁共振高清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序列扫描,对双侧视神经的各向异性分数、表观弥散系数、轴向弥散率、径向弥散率进行测算,并将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患者的各项测算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各定量参数值与临床活动性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活动性分期患者的各向异性分数小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非活动性分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活动性分期患者和甲状腺相关性眼病非活动性分期患者表观弥散系数、轴向弥散率、径向弥散率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性眼的视神经临床活动性评分是(3.94±0.22)分,非活动性眼的视神经临床活动性评分是(1.33±0.14)分,各向异性分数与临床活动性评分呈负相关,临床活动性评分与表观弥散系数、轴向弥散率、径向弥散率之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视神经磁共振高清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的相关数据可为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活动性分期辅以可靠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眼病 视神经 弥散成像 活动性分期 非活动性分期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膝关节软骨损伤分级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究
6
作者 李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2期21-23,共3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膝关节软骨损伤分级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2月—2024年2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为损伤组,以同期就诊的80例伴有膝关节不适无关节软骨损伤的健康成年人为未损...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膝关节软骨损伤分级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2月—2024年2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为损伤组,以同期就诊的80例伴有膝关节不适无关节软骨损伤的健康成年人为未损伤组,均进行DTI检查,比较两组各向异性分数(FA)值、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统计膝关节软骨Recht-MRI分级结果,比较不同Recht-MRI分级组FA值、ADC值,采用Spearman分析FA值、ADC值与Recht-MRI分级的相关性。结果:损伤组FA值低于未损伤组,ADC值高于未损伤组(P<0.001)。80例患者中,膝关节软骨Recht-MRI分级以Ⅱ级占比率最高。Ⅳ级患者FA值低于Ⅲ级、Ⅱ级、Ⅰ级患者,Ⅲ级患者FA值低于Ⅱ级、Ⅰ级低,Ⅱ级患者FA值低于Ⅰ级;Ⅳ级患者ADC值高于Ⅲ级、Ⅱ级、Ⅰ级患者,Ⅲ级患者ADC值高于Ⅱ级、Ⅰ级,Ⅱ级患者ADC值高于Ⅰ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A值与Recht-MRI分级呈负相关,ADC值与Recht-MRI分级呈正相关。结论:DTI通过定量检测FA值、ADC值,可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程度作出准确评价,指导临床及早给予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成像 膝关节软骨损伤
下载PDF
电针与干细胞治疗大鼠急性周围神经损伤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评估
7
作者 潘劲统 孟凡琦 +6 位作者 盘中贤 余学问 李主镜 高进云 郝连涛 梁秋梅 陈玥瑶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114,122,共9页
目的运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评估电针与干细胞移植在急性周围神经损伤疾病中的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将48只造模成功的成年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电针组、干细胞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电针组大鼠接受环... 目的运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评估电针与干细胞移植在急性周围神经损伤疾病中的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将48只造模成功的成年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电针组、干细胞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电针组大鼠接受环跳和足三里的电针治疗。干细胞组大鼠于损伤处神经外膜下微量注射3μL含有约5×105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理盐水悬浊液。对照组显微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使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技术包括DTI和磁共振T2加权脂肪饱和序列(T2-weighted fat saturation,T2WI-FS)、组织学评估、免疫组化分析监测神经结构的变化(包括神经直径、髓鞘厚度及形态改变、轴突连续性的恢复)。运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omatic functional index,SFI)和步行轨迹分析方法评估神经的运动功能。采用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实验组间大鼠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值)、DTI指标[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径向扩散率(radial diffusivity,RD)]、SFI值的差异性。运用Bonferroni检验校正不同时间节点下多重检验的阈值结果。结果急性周围神经损伤后第1周,所有组大鼠的FA值显著下降,随后逐渐升高,直至第4周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而RD值在手术后1周内显著上升,随后逐渐下降,同样于第4周时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电针组和干细胞组大鼠在术后不同时间点(2~4周)的恢复均优于对照组,且电针组的恢复最为显著(P<0.001)。T2WI-FS显示在术后的1、2、4周,电针组及干细胞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相比在神经水肿消退速度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01);神经直径与T2值在手术后1周内显著升高,此后逐渐下降,在第4周时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甲苯胺蓝染色与SPRR1A轴突染色均指向电针组的神经纤维连续性恢复最快,其次是干细胞组。结论电针在急性周围神经损伤疾病中的治疗效果可与干细胞移植治疗相当,并在减轻水肿及炎性反应方面极具优势。DTI参数FA和RD值是髓鞘完整性的成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急性周围神经损伤 电针 扩散成像 磁共振成像 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强 袁婕 +3 位作者 董晓云 张虹 崔小丽 王亚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探讨合并认知障碍的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结构改变特点。方法:收治住院的28例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不伴脑白质病变患者,按照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大于等于26分分为认知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住...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探讨合并认知障碍的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结构改变特点。方法:收治住院的28例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不伴脑白质病变患者,按照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大于等于26分分为认知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住院期间行头颅DTI检查,利用基于兴趣区(ROI)分析方法,测量两组患者同一水平、镜面对称的双侧侧脑室前角、后角、侧脑室体旁、半卵圆中心近腹侧、半卵圆中心近背侧看似正常脑白质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结果:认知正常组与认知障碍组在右侧侧脑室前角、双侧侧脑室后角、双侧侧脑室体旁、双侧半卵圆中心近腹侧、双侧半卵圆中心近背侧ADC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是左侧侧脑室前角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正常组与认知障碍组在右侧侧脑室前角、右侧侧脑室后角、左侧侧脑室体旁、左侧半卵圆中心近背侧F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左侧侧脑室前角、左侧侧脑室后角、右侧侧脑室旁、双层半卵圆中心近腹侧、右侧半卵圆中心近背侧FA比较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损害,多表现在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流畅性;左侧侧脑室前角、左侧侧脑室后角、右侧侧脑室旁、双层半卵圆中心近腹侧、右侧半卵圆中心近背侧的白质纤维参与了多个认知域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性脑梗死 认知障碍 弥散成像 脑白质 表观弥散系数 各向异性分数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在2型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应用进展
9
作者 胡婧 王玉洁 +1 位作者 张嵩浩 王丽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0期196-198,共3页
2型糖尿病(T2DM)是以血糖异常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病率高,病程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长期血糖增高,容易使大血管、微血管受损,造成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多种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出现严重并发症。T2DM并发症... 2型糖尿病(T2DM)是以血糖异常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病率高,病程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长期血糖增高,容易使大血管、微血管受损,造成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多种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出现严重并发症。T2DM并发症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是多数患者死亡或者残疾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诊断和鉴别对指导治疗至关重要。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TI)对于描绘组织微观结构具有独特优势,在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中被广泛应用,已取得较好成果。本文就DTI技术在T2DM并发症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扩散成像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认知障碍
下载PDF
强迫症患者脑部白质异常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10
作者 王壁 刘博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195-0198,共4页
探究强迫症患者脑白质结构差异的磁共振成像技术。方法 在我院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对100例强迫症患者进行了研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一组接受标准的医疗干预,而另一组则接受功能性... 探究强迫症患者脑白质结构差异的磁共振成像技术。方法 在我院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对100例强迫症患者进行了研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一组接受标准的医疗干预,而另一组则接受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辅助治疗,比较两个批次病患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以及治疗的效果。结果 与参照系列相比,研究系列的患者在并发症出现率和治疗效果改善方面有显著提升,P值小于0.05,这一变化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强迫症患者脑部白质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诊断鉴别上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脑部白质异常 磁共振 扩散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卒中后抑郁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陈玥寰 隋汝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研究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小脑、额叶及边缘系统(扣带回、海马、杏仁核)结构发生的改变,进一步证实小脑参与PSD的发生,并研究小脑与传统抑郁相关部位如额叶、边缘系统(扣带回、海马、杏仁核)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研究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小脑、额叶及边缘系统(扣带回、海马、杏仁核)结构发生的改变,进一步证实小脑参与PSD的发生,并研究小脑与传统抑郁相关部位如额叶、边缘系统(扣带回、海马、杏仁核)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次基底节区梗死患者39例,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后分为PSD组19例与非PSD组20例,随机选取入组基础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20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扫描测定感兴趣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及表观扩散系数。比较3组病灶及病灶对侧感兴趣区的FA值,并分析其与HAM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SD组前额叶、海马、扣带回及胼胝体膝部的病灶侧,小脑中脚、小脑下脚的病灶对侧,与非PSD组及正常对照组相应感兴趣区的F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12~0.06,P<0.05)。小脑、额叶、边缘系统的FA值改变与HAMD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2)_(调整)=0.954,P<0.05)。PSD患者小脑中脚对侧FA值与病灶侧的前额叶、海马、扣带回及胼胝体膝部FA值呈显著正相关(r=0.977、0.752、0.637、0.539,P均<0.05)。结论PSD患者小脑白质纤维束可能发生改变,且与传统抑郁相关部位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小脑 额叶 边缘系统 磁共振成像 扩散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新生儿脑白质发育中的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岭岭 孛茹婷 +4 位作者 杨文君 李艳 田淑萍 邱颖萍 陈志强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53-257,共5页
目的运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研究分析新生儿脑白质发育规律和特点。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38名新生儿,包括18例适于胎龄早产儿,20例正常出生体重足月儿,按胎龄分为3组,分别测量各兴趣区FA值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脑实质FA值无左... 目的运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研究分析新生儿脑白质发育规律和特点。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38名新生儿,包括18例适于胎龄早产儿,20例正常出生体重足月儿,按胎龄分为3组,分别测量各兴趣区FA值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脑实质FA值无左右差异。外周白质FA值小于深部白质,在深部脑白质中,胼胝体压部FA值高于膝部,内囊后肢高于前肢,胼胝体压部高于内囊后肢;在外周脑白质中,半卵圆中心层面中部白质FA值最高,半卵圆中心前、后白质的FA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Ⅲ组各兴趣区FA值均高于Ⅰ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邻胎龄组比较,只有部分兴趣区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DTI技术在研究新生儿脑白质成熟方面具有重要价值,FA值可定量评估髓鞘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髓鞘 弥散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胸腰弯侧凸腰椎间盘的定量分析
13
作者 高瑶 张丽雯 杨烁慧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0-95,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评估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胸腰弯侧凸(AIS)腰椎间盘(腰1/2-腰5/骶1)早期退变中的价值。方法选取38例临床诊断为AIS的女性患者及与其年龄相匹配的20例女性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腰椎间盘常规MRI和DTI检...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评估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胸腰弯侧凸(AIS)腰椎间盘(腰1/2-腰5/骶1)早期退变中的价值。方法选取38例临床诊断为AIS的女性患者及与其年龄相匹配的20例女性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腰椎间盘常规MRI和DTI检查,根据T2WI图像椎间盘进行Pfirrmann(Pm)分级。将38例AIS患者中腰1-骶1椎间盘未发生任何退变(PmⅠ级)为未退变组(24例),任何节段存在退变(分级高于PmⅠ级)为退变组(14例)。测量AIS两组患者及对照组腰椎间盘的各项异性分数(FA)值和平均弥散率(MD)值,应用ANOVA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比较3组腰椎间盘间以及每组各节段椎间盘间FA值和MD值的差异。结果AIS退变组腰椎间盘MD值显著低于未退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S两组腰椎间盘MD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退变组腰椎间盘FA值显著高于未退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S两组腰椎间盘F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S退变组腰1/2、腰2/3、腰3/4椎间盘的MD值和FA值分别与腰4/5、腰5/骶1椎间盘MD值及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结果显示在Pfirrmann分级未见异常的情况下,通过对FA值和MD值的测定能够早期发现和评价女性AIS患者腰椎间盘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 扩散成像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正常成人脑部结构、静息态功能和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的可重复性分析
14
作者 吕艳秋 郑丹丹 +3 位作者 胡迪 程华 胡格丽 彭芸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1-255,共5页
目的:评价正常成人脑部结构、静息态功能和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采用同台扫描仪和不同扫描仪的可重复性。方法:6名健康志愿者纳入研究,分别在2台不同扫描仪上进行同天检查以及间隔1周的重复一次检查,扫描图像为3D T1W结构像、静息态功能像... 目的:评价正常成人脑部结构、静息态功能和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采用同台扫描仪和不同扫描仪的可重复性。方法:6名健康志愿者纳入研究,分别在2台不同扫描仪上进行同天检查以及间隔1周的重复一次检查,扫描图像为3D T1W结构像、静息态功能像(rs⁃fMRI)和弥散张量像(DTI)。对于3D T1W结构像,定量分析7个感兴趣区的体积。对于rs⁃fMRI,分析5个功能网络中的时间信噪比(tSNR)变化。对于DTI,分析胼胝体膝部、胼胝体体部、胼胝体压部及全脑在不同条件下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不同条件下扫描结果的可重复性。结果:对于3D T1W结构像,同台扫描仪在各个脑区测量体积中均具有较好至非常好的可重复性,除右侧杏仁核外(ICC=0.73),两不同扫描仪在各个脑区测量体积的机器间的可重复性均非常好。对于rs⁃fMRI,同台扫描仪在感觉运动网络中的tSNR均表现出最高的可重复性(扫描仪1:ICC=0.85;扫描仪2:ICC=0.87);两不同扫描仪间的tSNR可重复性处于中等至好。对于DTI,同台扫描仪均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除胼胝体膝部(GCC)的FA值外(ICC=0.45),两不同扫描仪间均具有非常好的可重复性。结论:在同台扫描仪上,3D T1W结构像、rs⁃fMRI及DTI具有较好至非常好的可重复性,然而,进行rs⁃fMRI网络分析及DTI脑区定量分析时,需要考虑不同扫描仪间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性 弥散成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结构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新生儿胆红素血症所致神经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俊 杨独姣 +1 位作者 黄芙蓉 张爱民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11-715,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感兴趣区(ROI)各向异性分数(FA)值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所致神经功能障碍(BIND)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住院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91例,根据血清总胆素峰值分为轻-中度增高组(n=45)、重...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感兴趣区(ROI)各向异性分数(FA)值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所致神经功能障碍(BIND)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住院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91例,根据血清总胆素峰值分为轻-中度增高组(n=45)、重度增高组(n=35)、极重度增高组(n=11)。根据是否存在异常神经系统表现分为神经功能障碍组(n=20)、非神经功能障碍组(n=71)。选择同期正常健康足月儿10例为对照组。所有新生儿完成头部DTI检查,测量并比较双侧苍白球、内囊前肢、内囊后肢、小脑齿状核的FA值。结果极重度增高组苍白球FA值低于对照组、轻-中度增高组及重度增高组(P<0.05),重度增高组苍白球FA值低于对照组(P<0.05)。极重度增高组内囊后肢FA值低于对照组、轻-中度增高组及重度增高组(P<0.05)。神经功能障碍组苍白球、内囊后肢FA值低于非神经功能障碍组(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结合DTI在苍白球区、内囊后肢FA值的变化,推测BIND患儿可能同时存在神经核团及脑白质纤维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弥散成像 各向异性分数 神经功能障碍 新生儿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与行为神经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来安 鲁洪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目的探讨脑白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测量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一致性。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HIE新生儿38例,7d内行颅脑常规MRI、DWI检查及NBNA评分,再行DTI测量,测量的脑白质感兴趣区为内囊... 目的探讨脑白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测量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一致性。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HIE新生儿38例,7d内行颅脑常规MRI、DWI检查及NBNA评分,再行DTI测量,测量的脑白质感兴趣区为内囊、胼胝体、半卵圆中心。所有患儿依据常规MRI、DWI表现进行损伤程度分组,并对各组患儿DTI FA值与NBNA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38例HIE患儿中,轻度20例,中度13例,重度5例。3组患儿同一部位FA值随着HIE损伤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减小,呈线性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组患儿各感兴趣区FA值与NBNA评分呈正相关。结论新生儿HIE脑白质区DTI表现与NBNA评分具有一致性,能给HIE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成像 各向异性指数 行为神经测定 缺血缺氧性脑病 新生儿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及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唐勇军 范金华 +1 位作者 付小阳 谷蓉芳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9期136-137,共2页
目的分析与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与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共50例,对其采用核磁共振仪进行头部扫描,另选取同期接受健康检查的正常新生儿共5... 目的分析与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与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共50例,对其采用核磁共振仪进行头部扫描,另选取同期接受健康检查的正常新生儿共5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MRI扫描。对比两组新生儿的相同感兴趣区的平均弥散度、分数各向异性以及相对各向异性值。结果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的平均弥散度与健康新生儿的平均弥散度在各个感兴趣区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分数各向异性与相对各向异性具有显著性差异,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上述两项指标明显低于健康新生儿。产妇孕龄越长,感兴趣区的平均弥散度越低,两者具有相关性。结论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采取MRI弥散张量成像,能够对新生儿的脑部损伤与功能障碍进行准确的评价,并为新生儿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弥散成像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应用价值
下载PDF
磁共振联合弥散张量成像诊断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效果
18
作者 李彩 《临床研究》 2023年第4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索不同分期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椎间盘改变患者应用磁共振(MRI)联合弥散张量成像(DTI)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将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12例布鲁氏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MRI及MRI+DTI检查,比较不同分... 目的探索不同分期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椎间盘改变患者应用磁共振(MRI)联合弥散张量成像(DTI)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将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12例布鲁氏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MRI及MRI+DTI检查,比较不同分期患者入院时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常规MRI及MRI+DTI对椎体病变情况检出率,病变椎体与邻近正常椎体DTI下ADC值FA值。结果急性期组FA值明显低于亚急性期组和慢性期组,且急性期组和亚急性期组ADC值均明显高于慢性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正常椎体FA值和ADC值[(0.80±0.14)和(1.05±0.08)10^(-3)mm^(2)/s)]均明显低于病变椎体[(0.68±0.15)和(1.32±0.23)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MRI检查后脊髓神经纤维束改变、脓肿、骨质增生、骨髓水肿检出率均明显低于MRI+DT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用于诊断布鲁菌病脊柱炎患者椎间盘改变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椎间盘 磁共振弥散成像 影像学
下载PDF
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9
作者 赵岩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4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3.0T磁共振(MR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1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15... 目的:观察3.0T磁共振(MR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1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155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脑部CT及3.0T MRI弥散张量成像检查,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经DTI检查的相关参数,对比CT、DTI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的诊断效能;对病例组患者开展为期3个月的短期随访,以改良Rakin量表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根据评分结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mRS>3分)、预后不良组(mRS≤3分),比较两组的DTI参数,通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经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DTI参数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验证DTI检查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病例组的各向异性指数(FA)、平均弥散系数(DCavg)、容积比各向异性(VR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衰减指数(Exa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DTI诊断急性脑梗死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FA、DCavg、VRA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Exat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经ROC曲线验证,随FA、DCavg、VRA降低,患者mRS评分升高,二者呈负相关;随Exat升高,患者mRS评分升高,二者呈正相关,DTI相关参数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AUC均>0.85)。结论: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的DTI参数可实现对其病情及预后的有效诊断、评估,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磁共振弥散成像 诊断效能 预后评估
下载PDF
浅析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在帕金森病中的诊断价值
20
作者 姜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期21-23,共3页
分析临床在诊断帕金森病时应用磁共振新技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后的效果。方法 35例帕金森病患者(研究组)及3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均接受磁共振弥散张良成像检查,对比分析两组以及研究组伴认知障碍患者和不伴认知障碍患者脑内特定结构... 分析临床在诊断帕金森病时应用磁共振新技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后的效果。方法 35例帕金森病患者(研究组)及3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均接受磁共振弥散张良成像检查,对比分析两组以及研究组伴认知障碍患者和不伴认知障碍患者脑内特定结构的FA值、ADC值。结果 研究组的丘脑、黑质、尾状核头、壳核、苍白球的FA值均较对照组低(P<0.05);而比较ADC值发现两组的数据是差不多的(P>0.05);研究组患者不论是否存在认知障碍,其FA值和ADC值没有差距(P>0.05)。结论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能够为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有力依据,临床能够凭借FA值、ADC值对患者进行更为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磁共振 弥散成像检查 诊断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