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微血管侵犯征象预测孤立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忠 周莹 +3 位作者 刘启榆 杨伟 周西 范丹丹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74-277,共4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微血管侵犯(MVI)征象与孤立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性,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分析绵阳市中心医院87例孤立性肝癌患者的磁共振资料,患者均行根治性切除术并进行术后随访。将磁共振MVI与手术病理结果及术后随访结果进... 目的 探讨磁共振微血管侵犯(MVI)征象与孤立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性,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分析绵阳市中心医院87例孤立性肝癌患者的磁共振资料,患者均行根治性切除术并进行术后随访。将磁共振MVI与手术病理结果及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磁共振MVI征象预测病理MVI的敏感度为84.21%(32/38),特异度为85.71%(42/49),准确度分别为85.06%(74/87),约登指数为0.70。磁共振MVI征象与手术病理MVI结果存在相关性(r=0.744)。磁共振MVI征象预测术后早期复发的敏感度为77.14%(27/35),特异度为76.92%(40/52),准确度为77.01%(67/87),约登指数为0.54。磁共振MVI征象与早期复发存在相关性(r=0.674)。结论磁共振MVI征象对孤立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孤立性肝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肝癌 磁共振微血管侵犯征象 术后早期复发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多序列对肝内肿块型胆管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研究
2
作者 陈志林 徐秋贞 +2 位作者 王孝磊 张明府 周成友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7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多序列对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MCC)微血管侵犯(MV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IMC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MRI多序列扫描。根据病理结果分为MVI组(24例)和非MVI组(56例)...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多序列对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MCC)微血管侵犯(MV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IMC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MRI多序列扫描。根据病理结果分为MVI组(24例)和非MVI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MRI多序列影像特征及相关参数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MVI的影响因素,再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影响因素对MVI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IMCC患者中MVI发生率为30.00%。MVI组肿瘤直径、表观扩散系数(ADC)显著高于非MVI组(P<0.05);两组患者之间在肿瘤形态、T1加权图像(T1WI)和T2加权图像(T2WI)信号、有无坏死、强化模式、扩散加权成像(DWI)信号、有无靶征、包膜挛缩以及胆管扩张方面无差异(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DC值是IMCC患者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发现,ADC值预测IMCC患者发生MV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3,敏感度为92.36%,特异度为88.79%,95%CI:85.66%-98.87%;最佳截断阈值为1.45×10^(-3)mm^(2)/s。结论MRI多序列对IMCC患者MVI状态的预测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其中ADC值可以作为预测MV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助于为IMCC患者的精准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术前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肝内肿块型胆管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预测小肝癌微血管侵犯的价值
3
作者 张志 瞿刚 +1 位作者 刘朝敏 李进涛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DWI)预测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MV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90例小肝癌患者(术前1周内均接受MRI增强扫描)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检查...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DWI)预测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MV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90例小肝癌患者(术前1周内均接受MRI增强扫描)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MVI阳性组(n=25)和MVI阴性组(n=65),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增强扫描特征及DWI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MVI的影响因素。基于回归分析结果建立评分模型,绘制评分模型预测小肝癌患者MV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90例小肝癌患者中MVI阳性率为27.78%(25/90)。MVI阳性组低分化、动脉期瘤周强化、肿瘤边缘不光滑、肝胆期瘤周低信号的占比高于MVI阴性组,而D值、ADC值低于MVI阴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期瘤周强化、肿瘤边缘、瘤周低信号、D值、ADC值是小肝癌MVI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回归分析建立的评分模型预测小肝癌患者MV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8,最佳截断值为5分,其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920、0.877。结论MRI增强扫描联合DWI可有效预测小肝癌患者的MVI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 小肝癌 微血管侵犯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术前磁共振征象分析对孤立性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4
作者 陆一昕 张卫 +4 位作者 王鹏 刘丽东 苏丹柯 吕虹裕 赖少侣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3期1605-1608,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磁共振成像(MRI)预测孤立性肝细胞肝癌(HCC)患者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孤立性HCC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MVI组和非MV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MRI征象。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 目的探讨术前磁共振成像(MRI)预测孤立性肝细胞肝癌(HCC)患者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孤立性HCC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MVI组和非MV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MRI征象。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孤立性HCC患者MV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MVI风险预测模型,检测该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瘤周不规则强化、非单结节病灶生长、包膜缺损为孤立性HCC患者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其风险预测模型为Y=-3.373+1.854X1+1.280X2+0.947X3。该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20,95%CI为0.721~0.919,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该模型具备良好的校准能力。结论术前MRI显示瘤周不规则强化、非单结节生长、包膜缺损是孤立性HCC患者MVI的预测因素,其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孤立性 微血管侵犯 磁共振成像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在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汪荣 黄红梅 +1 位作者 周静 严稳开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6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超声造影在预测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117例HCC患者,根据是否存在MVI现象将其分为MVI阳性组(52例)和MVI阴性组(65例),对两组患者在实施外科手术切除治疗前...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超声造影在预测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117例HCC患者,根据是否存在MVI现象将其分为MVI阳性组(52例)和MVI阴性组(65例),对两组患者在实施外科手术切除治疗前均行磁共振DWI、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磁共振DWI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廓清时间、始增时间、达峰时间等超声造影定量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磁共振DWI、超声造影及两者联合预测MVI的临床价值。结果:MVI阳性组患者磁共振DWI平均ADC值为(1.02±0.22)×10^-3 mm^2/s,明显低于MVI阴性组患者的(1.18±0.25)×10^-3 mm^2/s,(t=2.948,P<0.05),患者廓清时间较MVI阴性组患者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2,P<0.05),而两组始增时间和达峰时间等超声造影定量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279,t=0.251;P>0.05)。磁共振DWI平均ADC值最佳截点时,AUC值为0.617,诊断灵敏度为73.08%,特异度为67.69%;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廓清时间最佳截点时,AUC值为0.742,诊断灵敏度为76.92%,特异度为66.15%;两者联合预测MVI的AUC(0.895)明显优于单一方法检查(t=7.673,t=4.968;P<0.05),两者联合预测MVI的灵敏度为90.38%,特异度为87.69,均明显优于单一方法检查(x灵敏度2=4.940,x^2=4.713;x特异度2=5.014,x^2=5.064;P<0.05)。结论:磁共振DWI的平均ADC值联合超声造影的廓清时间诊断方法在预测HCC患者MVI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 DWI) 超声造影 肝细胞癌(HCC) 微血管侵犯(MVI)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成像参数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模式的价值
6
作者 陈千娟 龙莉玲 +2 位作者 李晨晖 谢金桓 张会婷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7-584,共8页
目的:评估术前磁共振检查中使用两种非高斯弥散模型衍生的定量参数以及常规的表观弥散系数(ADC)预测肝细胞癌(HCC)肿瘤包绕型血管(VETC)及微血管侵犯(MVI)联合表型方面的潜力。方法:前瞻性搜集105例HCC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两周内进行... 目的:评估术前磁共振检查中使用两种非高斯弥散模型衍生的定量参数以及常规的表观弥散系数(ADC)预测肝细胞癌(HCC)肿瘤包绕型血管(VETC)及微血管侵犯(MVI)联合表型方面的潜力。方法:前瞻性搜集105例HCC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两周内进行常规序列及多个b值(0~3000 s/mm^(2))的DWI检查。通过弥散后处理技术获得体素内非相干运动(IVIM)模型、弥散峰度成像(DKI)模型的衍生定量参数及常规的ADC值,分别由2位放射科医生测量整个病灶的所有弥散参数的平均值。由2位病理科医师联合VETC和MVI结果对HCC组织的微血管模式进行分类,将其分为3个不同的VETC/MVI(VM)组。比较不同VM分组间各个定量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定量参数的诊断效能,并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组AUC值的差异。结果:IVIM-Dstar值、DKI-K值在不同VM分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VM-组的IVIM-Dstar值、DKI-K值低于VM±和V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不同VM分组间的DKI-K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VIM-Dstar及DKI-K值鉴别不同VM分组的AUC值分别为0.756、0.863、0.630及0.653、0.802、0.673;IVIM-Dstar值及DKI-K值组成的联合模型鉴别不同VM分组的AUC值分别为0.769、0.896和0.702(P<0.05)。Delong检验结果表明,IVIM-Dstar、DKI-K以及两者组成的联合模型在鉴别不同VM分组的效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非高斯弥散模型定量参数在术前预测HCC的VETC及MVI联合表型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肿瘤包绕型血管 微血管侵犯 磁共振成像 非高斯弥散模型
下载PDF
基于增强MRI影像学征象和血清学指标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价值
7
作者 马晓玲 高宛军 +3 位作者 何维恒 陈俊 戴志军 陈大治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01-1507,共7页
目的:探究肝细胞癌(HCC)增强MRI影像学征象和血清学指标与微血管侵犯(MVI)的关系,旨在术前预测MVI,为评估患者预后和指导个性化治疗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8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患者。采用“7点”基线取材法获取病理组织,通... 目的:探究肝细胞癌(HCC)增强MRI影像学征象和血清学指标与微血管侵犯(MVI)的关系,旨在术前预测MVI,为评估患者预后和指导个性化治疗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8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患者。采用“7点”基线取材法获取病理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VI,将患者划分为MVI阳性组和MVI阴性组。两位放射科医师回顾患者术前MRI增强图像,独立评估MRI影像学特征。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探究H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血清学指标和MRI影像学特征与MVI关系。结果:84例患者中,34例(40.5%)为MVI阳性,50例(59.5%)为MVI阴性。MVI阳性患者的Ki-67标记指数更高(P=0.027),甲胎蛋白(AFP)水平更高(P=0.001),肿瘤长轴直径更大(P<0.001),短轴直径更大(P<0.001),更易出现动脉期瘤内强化小动脉(P=0.013)、瘤周强化(P=0.002)、瘤周无或不完整强化包膜(P=0.039)、延迟期不光滑的肿瘤边界(P=0.001)和微静脉侵犯双特征预测因子(TTPVI)(P<0.001)。两位放射科医师评估MRI影像学特征具有良好的观察者间一致性。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AFP、肿瘤长轴直径和TTPVI是与MVI独立相关的因素。联合三个特征诊断MVI的曲线下面积达到0.864(95%CI:0.767~0.881),敏感度为75.8%,特异度为96.0%,阳性预测值为92.6%,阴性预测值为85.7%。结论:AFP、肿瘤长轴直径和TTPVI是预测MVI的独立因素,联合患者血清学特征和MRI肿瘤影像学特征对HCC患者的MVI状态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有潜力为HCC治疗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磁共振成像 血清学指标
下载PDF
3.0T磁共振检查在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魏志民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7期104-106,共3页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检查在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于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60例病理记录无病灶微血管侵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另外40例病理记录存在微血管侵犯的患者设...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检查在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于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60例病理记录无病灶微血管侵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另外40例病理记录存在微血管侵犯的患者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飞利浦3.0T磁共振检查,统计分析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两组肝细胞癌患者假包膜完整度、肿瘤直径、瘤周低信号、肿瘤信号、肿瘤病理分化程度、边缘形态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肿瘤病灶数目、ADC值、瘤周强化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肝细胞癌患者发生微血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信号不均匀、甲胎蛋白≥400 ng/mL、边缘不规则、肿瘤直径≥3 cm、瘤周低信号、包膜不完整,信号不均匀、瘤周低信号、边缘不规则、包膜不完整、甲胎蛋白≥400 ng/mL特征同时存在的时候,OR值为11.298。患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在甲胎蛋白≥400 ng/mL为0.631(95CI:0.527~0.724)、肿瘤直径≥3 cm为0.614(95CI:0.522~0.688)、边缘形态不规则为0.715(95CI:0.605~0.791)、瘤周低信号为0.719(95CI:0.641~0.805),瘤周低信号、边缘不规则、甲胎蛋白≥400 ng/mL特征同时存在任意2种的时,AUC为0.709(95CI:0.658~0.823),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为73.35%、73.68%。结论3.0T磁共振检查对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具有较强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3.0T磁共振检查 微血管侵犯 诊断 影像特征
下载PDF
常规磁共振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术前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
9
作者 杨志勇 高兵 严循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252-254,共3页
探讨常规磁共振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1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56例并经手术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两周内行常规MRI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扫描。结果:本组共56例原发... 探讨常规磁共振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1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56例并经手术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两周内行常规MRI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扫描。结果:本组共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22例;术后病理显示高分化肝癌11例,中分化肝癌27例,低分化肝癌18例;共31例患者肿瘤周围存在微血管侵犯,占55.4%,25例患者肿瘤不存在周围微血管侵犯;有微血管侵犯组肿瘤的平均ADC值明显低于无微血管侵犯组(P=0.000)。常规MRI检查的Kappa值为0.464(<0.75),常规MRI联合DWI检查的Kappa值为0.819(>0.75)。结论:常规磁共振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对HCC术前评估微血管侵犯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肝内肿块型胆管癌微血管侵犯术前预测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涛 高知玲 +6 位作者 高雨佳 贾晶 孙文杰 杨冠华 邱海静 邓林 陈勇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7期671-676,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于肝内肿块型胆管癌(IMCC)微血管侵犯(MVI)术前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IMCC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MVI(+)组和MVI(-)组,对MVI相关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于肝内肿块型胆管癌(IMCC)微血管侵犯(MVI)术前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IMCC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MVI(+)组和MVI(-)组,对MVI相关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诊断效能。结果56例IMCC患者中MVI(+)组14例,MVI(-)组42例,肿瘤直径较大、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较高与MVI有关(P<0.05),其中较高的ADC值是IMCC患者发生MVI的独立预测指标,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7(P<0.05),ADC值最佳临界值1.46×10^(-3) mm^(2)·s^(-1),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73.8%。结论较高的ADC值可作为预测IMCC患者发生MVI的独立预测指标,术前IMCC患者的DWI影像学特征对于预测MVI发生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肿块型胆管癌 微血管侵犯 磁共振功能成像
下载PDF
IVIM-DWI联合Gd-EOB-DTPA增强磁共振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晓凤 庄羽翔 +3 位作者 周新杰 周代全 旷连勤 曾燕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5-78,88,共5页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IVIM-DWI联合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IVIM-DWI联合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经病理学证实的HCC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对影像学定性特征包括肿瘤边缘、假包膜、动脉期瘤周强化、肝胆期瘤周低信号等、定量参数包括标准表观扩散系数(standard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tandard ADC)、真实扩散系数(true diffusion coefficient,D)、伪灌注扩散系数(pseudo-diffusion coefficient,D*)、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f)、相对增强率(relative enhancement,RE)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或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对有差异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比较预测MVI有意义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肿瘤大小、边缘、动脉期瘤周强化、D值等在MVI阳性组与阴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值的诊断效能最好(AUC 0.849,敏感度75.0%,特异度8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动脉期瘤周强化、D值是MVI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D值与动脉期瘤周强化预测MVI的诊断效能最高(AUC 0.879,敏感度86.5%,特异度80.0%)。结论定量参数D值联合影像学定性特征动脉期瘤周强化可提高预测MVI的准确性,D值越小并伴有瘤周强化的HCC更容易发生M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钆塞酸二钠
下载PDF
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DWI在评估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与其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天岩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16期71-76,共6页
目的:比较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RI)联合DWI在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与其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2020年6月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HCC患者,均于术前7 d内予以Gd-EOB-DTPA MRI增强... 目的:比较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RI)联合DWI在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与其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2020年6月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HCC患者,均于术前7 d内予以Gd-EOB-DTPA MRI增强扫描及DWI检查,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MVI组、非MVI组,比较两组影像学资料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分析各参数对MVI、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68例患者中,MVI阳性21例(30.88%);MVI组肿瘤直径、肿瘤边缘不光滑、动脉期瘤周强化、肝胆特异期瘤周低信号高于非MVI组,MVI组ADC值低于非MVI组(P<0.05);Gd-EOB-DTPA增强MRI联合DWI判断MVI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875、85.71%、89.36%,均高于单独Gd-EOB-DTPA增强MRI(0.753、76.19%、74.47%、75.00%)、单独DWI(0.716、66.67%、76.60%、73.52%),其中准确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边缘不光滑、动脉期瘤周强化、ADC值低为判断HCC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Gd-EOB-DTPA增强MRI联合DWI中,动脉期瘤周强化、肿瘤边缘不光滑、肝胆特异期瘤周低信号、ADC值等对HCC患者MVI有重要判断价值,且对患者TACE术后预后有判断价值,可用于术后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EOB-DTPA 磁共振成像 DWI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预后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指标在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中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吉晓晶 《青岛医药卫生》 2021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表观扩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与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值(Exponential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eADC)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 目的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表观扩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与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值(Exponential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eADC)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HCC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采用DWI扫描,术中取组织经病理诊断证实为HCC。记录临床病理诊断结果及ADC值、ADC值T/L、eADC值、eADC值T/L,并对DWI下相关指标预测HCC发生MVI的价值分析。结果经病理结果分析,HCC患者MVI阳性为19例,MVI阴性为51例。MVI阳性组的ADC值、ADC值T/L均低于MVI阴性组,eADC值T/L高于MVI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T/L预测HCC患者MVI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ADC值、eADC值T/L,敏感度最高,诊断价值较高。结论DWI下ADC值与HCC患者MVI具有一定的关系,ADC值T/L预测患者MVI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值 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值
下载PDF
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佳丽 徐媛 +2 位作者 郭钰 杨新梅 刘建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18,共6页
目前,微血管浸润(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被认为是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术后预后直接相关的高危因素,它是术前肿瘤能否切除、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术后是否需要进行辅助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目前,微血管浸润(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被认为是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术后预后直接相关的高危因素,它是术前肿瘤能否切除、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术后是否需要进行辅助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近年来,一些新兴的、非侵入性的影像技术和影像组学方法,如超声、CT、MRI、PET/CT可在术前进行预测肝癌血管侵犯状态。基于此,本文将对近年来影像学技术和影像组学方法在HCC方面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术前预测HCC-MVI状态的研究展开综述,旨在进一步分析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中存在的挑战,促进预测HCC-MVI的临床运用,此外还将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对比增强超声 能谱CT 磁共振成像 人工智能
下载PDF
MRI影像组学机器学习模型对肝泡型包虫病边缘带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梦婕 张庆欣 《肝脏》 2024年第3期319-322,366,共5页
目的探讨MRI影像组学机器学习模型对肝泡型包虫病(HAE)边缘带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110例经术后病理确诊的HAE患者,收集患者的MR影像资料及病理切片资料,提取病灶MR影像组学特征。将患者按照8∶2比例分为训练... 目的探讨MRI影像组学机器学习模型对肝泡型包虫病(HAE)边缘带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110例经术后病理确诊的HAE患者,收集患者的MR影像资料及病理切片资料,提取病灶MR影像组学特征。将患者按照8∶2比例分为训练集(88例),测试集(22例),建立极限梯度增强树(XGBoost)、随机森林(RF)、Logistic回归(LR)、支持向量机(SVM)和经典决策树(cDT)预测HAE边缘带微血管侵犯的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模型验证,并绘制ROC曲线分析不同模型对HAE边缘带微血管侵犯的预测效能。结果病理结果显示110例患者中有25例存在边缘带微血管侵犯,无边缘带微血管侵犯85例。有边缘带微血管侵犯与无边缘带微血管侵犯HAE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灶部位及病灶大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集中有20例存在边缘带微血管侵犯,测试集中有5例存在边缘带微血管侵犯。影像组学特征共提取出759个,经方差阈值法、单变量选择法最终筛选出最优影像组学特征6个。训练集中,XGBoost、RF对边缘微血管侵犯诊断的AUC值最高(0.95和0.96);测试集中,XGBoost、RF对边缘微血管侵犯诊断的AUC值(0.88和0.84)也高于其他3组模型。XGBoost模型与RF模型在训练集及测试集中的AU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影像组学的XGBoost模型和RF模型对HAE边缘带微血管侵犯的预测均有较高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泡型包虫病 磁共振成像 边缘带微血管侵犯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模型
下载PDF
术前MRI特征对肝细胞癌血管包绕肿瘤团簇及微血管侵犯的评估
16
作者 刘子鑫 闫祖仪 +4 位作者 张涛 张学琴 顾春燕 瞿琦 姜吉锋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39-545,574,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的2018版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RADS v2018)及其他影像特征同时预测肝细胞癌(HCC)血管包绕肿瘤团簇(VETC)及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进一步构建预测模型并评估模型风险分层能力。方法回顾性纳入...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的2018版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RADS v2018)及其他影像特征同时预测肝细胞癌(HCC)血管包绕肿瘤团簇(VETC)及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进一步构建预测模型并评估模型风险分层能力。方法回顾性纳入接受根治性肝切除术的232例HCC病人。根据VETC和MVI状态将HCC病人分为VETC及MVI均阳性组46例[VM(+)组]和VETC或MVI阴性组186例[非VM(+)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VM(+)HCC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联合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单一预测因素及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通过DeLong检验比较单一预测因素及联合模型间AUC的差异。选择AUC最高的预测因素或模型进行生存分析,基于ROC曲线的最大约登指数设定预测概率截断值,将HCC病人分为高、低风险组。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高与低风险组、VM(+)与非VM(+)组之间的无复发生存期(RFS)及早期复发(ER)风险。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动脉期瘤周强化及肝胆期瘤周低信号是VM(+)HCC的独立预测因素,联合上述3个因素构建的联合模型的AUC、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792、80.4%、74.2%。Delong检验显示联合模型预测VM(+)HCC的AUC高于各单一预测因素(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VM(+)组较非VM(+)组的RFS更短、ER风险更高,高风险组较低风险组病人的RFS更短、ER风险更高(P<0.05)。结论基于肿瘤最大径、动脉期瘤周强化及肝胆期瘤周低信号的联合模型可用于VM(+)HCC的术前预测。VETC及MVI同时存在与HCC病人切除术后ER风险增加及RFS降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磁共振成像 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下载PDF
基于瘤内和瘤周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临床应用价值:一项多中心研究
17
作者 朱珠 郁义星 +5 位作者 陆健 许大波 张涛 方伟 陆心雨 顾文豪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138,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瘤内和瘤周影像组学模型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至2023年间在三家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CC患者的钆塞酸二钠(Gd-EO...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瘤内和瘤周影像组学模型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至2023年间在三家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CC患者的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图像,以及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有无乙肝7项临床信息。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和肝胆期图像中勾画瘤内及瘤周5 mm、10 mm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从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训练集中,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MVI的独立临床预测因素;应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建立瘤内模型、瘤周模型、瘤内联合瘤周模型、临床模型和临床影像组学模型共10种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以DeLong检验比较各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的差异。结果肿瘤最大直径[优势比(odds ratio,OR):1.449,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212~1.733]及AFP(OR:1.645,95%CI:0.665~4.071)是基于训练集的MVI独立临床预测因子。验证集中,临床模型、瘤内模型、瘤周模型、瘤内+瘤周模型及临床影像组学模型预测HCC MVI的AUC值分别为0.728、0.764~0.820、0.791~0.795、0.804~0.828和0.747,瘤内+瘤周5 mm模型、瘤内+瘤周10 mm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828(95%CI:0.728~0.929)、0.804(95%CI:0.696~0.913)。各模型中,瘤内+瘤周5 mm模型与临床模型、临床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0.028),其余模型间的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Gd-EOB-DTPA增强MRI影像组学模型可用于术前预测HCC MVI,其中瘤内+瘤周5 mm模型对HCC MVI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可为临床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微血管侵犯 肝细胞癌
下载PDF
影像组学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研究现状
18
作者 罗家佳 李倩 杜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176-178,共3页
肝细胞癌(HCC)是目前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以及预后不理想,对于肝细胞癌的治疗一直都是我们需要攻克的难题。微血管侵犯(MVI)已经被多项研究证实是肝细胞癌术后复发以及预后不良的重要... 肝细胞癌(HCC)是目前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以及预后不理想,对于肝细胞癌的治疗一直都是我们需要攻克的难题。微血管侵犯(MVI)已经被多项研究证实是肝细胞癌术后复发以及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然而,MVI的诊断主要是在术后通过肝细胞癌的病理学检查来确诊。如果能在术前对MVI进行一定的预测,将会对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及提高患者的预后产生巨大的影响。现阶段已有不少的研究利用CT或MRI影像组学的方法对HCC MVI进行预测,并且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将对目前关于HCC MVI影像组学预测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成像 影像组学
下载PDF
肝细胞癌影像特征结合实验室指标在微血管侵犯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戴聪 刘文源 +1 位作者 刘宣彤 邹明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CT与MRI的影像特征结合实验室指标对肝细胞癌(HCC)患者发生微血管侵犯(MVI)及其分级情况的预测作用。方法应用CT与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研究对象进行术前检查,提取检查结果中的肿瘤长径、形态、数量、边缘及肿瘤包膜情况、多结... 目的探讨CT与MRI的影像特征结合实验室指标对肝细胞癌(HCC)患者发生微血管侵犯(MVI)及其分级情况的预测作用。方法应用CT与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研究对象进行术前检查,提取检查结果中的肿瘤长径、形态、数量、边缘及肿瘤包膜情况、多结节融合状态或局部外凸结节情况、内部供血血管情况、有无变性或坏死、瘤周围有无低密度或低信号存在等特征,结合年龄、术前甲胎蛋白(AFP)水平、乙肝表面抗原及乙肝e抗原的检测结果等临床指标,对HCC患者发生MVI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生MVI的HCC患者AFP更易升高;肿瘤长径越大发生MVI的概率越高;影像检查结果显示肿瘤边缘模糊以及局部包膜不完整为HCC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所有提取的影像特征及临床指标对MVI的分级无预测价值。结论HCC的部分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指标对MVI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CT 磁共振成像 甲胎蛋白
下载PDF
MRI影像组学联合炎症因子对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20
作者 杨砾寒 陈梦林 +1 位作者 陈诗 赵新湘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5-590,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联合炎症因子术前预测肝细胞肝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纳入经病理证实的HCC患者221例,其中MVI阳性117例,MVI阴性104例。比较MVI阴性与阳性患者的炎症因子、影像特征差异,运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确... 目的: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联合炎症因子术前预测肝细胞肝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纳入经病理证实的HCC患者221例,其中MVI阳性117例,MVI阴性104例。比较MVI阴性与阳性患者的炎症因子、影像特征差异,运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确定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影像特征及炎症因子预测模型。勾画Gd-DTPA增强门静脉期瘤周20 mm及瘤内所有层面,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瘤周、瘤内、瘤周及瘤内共三种影像组学模型。选择瘤周、瘤内影像组学及炎症因子建立联合预测模型,使用ROC曲线在验证组中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包膜、动脉期瘤周强化、[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淋巴细胞计数(AGLR)是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影像特征及炎症因子预测模型预测HCC MV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训练组为0.80,验证组为0.75。基于瘤周及瘤内影像组学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较仅包含瘤内影像组学的模型预测HCC MVI的AUC高(瘤周及瘤内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的AUC分别为0.83、0.79,瘤内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的AUC分别为0.75、0.73)。瘤周、瘤内影像组学及炎症因子构建的联合预测模型预测HCC MVI的AUC训练组为0.87,验证组为0.82。结论:基于Gd-DTPA门静脉期建立的瘤周及瘤内影像组学模型可对HCC MVI进行术前预测,联合炎症因子可进一步提高其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微血管侵犯 炎症指标 影像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