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孙家栋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第7期117-119,共3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资料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我院研究资料显示,脑出血患者迟发性水肿区的磁共振波谱区乳酸... 目的研究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资料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我院研究资料显示,脑出血患者迟发性水肿区的磁共振波谱区乳酸(Lac)峰数值发生改变,N-乙酰天门冬氨酸与肌酸的比值(NAA/Cr)出现下降,说明此区域严重缺血且神经元已受到损伤;以大鼠作为实验对象的脑梗死研究结果表明NAA数值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下降至消失;帕金森患者诊断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黑质区中的海马NAA/Cr明显高于实验组;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能够较早地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改变情况;多发性硬化疾病诊断结果表明患者的NAA值降低,NAA/Cr呈下降趋势。结论在临床实践中,采用磁共振波谱技术可以对脑血管疾病患者与中枢神经变性疾病患者的病情做出及时诊断,及时制定治疗方案,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 脑血管疾病 中枢神经变性疾病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姜微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0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B超诊断,观察组患者实施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的诊断。结...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B超诊断,观察组患者实施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的诊断。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诊断完成后其诊断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诊断的过程中,通过使用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的手段对其实施诊断能够取得更加有效的诊断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 临床应用 效果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邓智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15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实施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科室2015年8月-2017年8月90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实施观察研究,根据患者检测方式进行分为CT组和干预组,每组45例。CT组患者实施CT检查,干...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实施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科室2015年8月-2017年8月90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实施观察研究,根据患者检测方式进行分为CT组和干预组,每组45例。CT组患者实施CT检查,干预组患者实施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诊断,分析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干预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总检出率明显高于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4,P<0.05);干预组病灶区NAA/Cr低于正常区,Cho/Cr、Lip/Cr高于正常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442、9.487、16.270,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实施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诊断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 诊断 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徐松 何丽 +3 位作者 苟璇 邓梅 张眉 陈义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6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究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动脉狭窄及闭塞的准确性分析。方法:设置本次实验的起止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2月,研究对象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60例,全部患者均行CT检查和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 目的:探究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动脉狭窄及闭塞的准确性分析。方法:设置本次实验的起止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2月,研究对象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60例,全部患者均行CT检查和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总检出率显著高于CT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采用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检查时正常区和病灶区域各数值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行有效确诊,并且准确率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诊断 临床应用 效果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成像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诊疗中的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运强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第16期33-34,共2页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一种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脑功能损伤,若发病初期未能发现,可为新生儿未来的发育成长带来不可逆性神经损伤。磁共振波谱成像作为一项新兴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诊疗价值显著,优于磁共振平扫...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一种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脑功能损伤,若发病初期未能发现,可为新生儿未来的发育成长带来不可逆性神经损伤。磁共振波谱成像作为一项新兴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诊疗价值显著,优于磁共振平扫成像。本文即对磁共振波谱成像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诊疗中具体进展情况作一综述,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早期、准确诊断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 新生儿 胆红素脑病 进展
下载PDF
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对颅内异常强化病灶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雷俊杰 刘红艳 +2 位作者 冉慕光 黄奕妆 卢俊英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第10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在颅内异常强化病灶诊断中运用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的价值。方法:选择本科室2013年1月~2017年12月间93例颅内肿瘤患者,均实施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检查,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脑部胶质瘤、脑膜瘤、脑部转移瘤检测实质区、邻近组织... 目的:探讨在颅内异常强化病灶诊断中运用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的价值。方法:选择本科室2013年1月~2017年12月间93例颅内肿瘤患者,均实施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检查,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脑部胶质瘤、脑膜瘤、脑部转移瘤检测实质区、邻近组织水肿区的NAA/Cr、Cho/Cr及NAA/Cho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异常病灶检测中运用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鉴别诊断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诊断 鉴别诊断 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部多裂肌脂肪变化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胡零三 赵烨 +3 位作者 张承哲 张敏 詹红生 元唯安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部多裂肌退变情况。方法:招募健康志愿者和单侧L4,5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各35例,每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5~55岁。健康志愿者组年龄(35.66±8.73)岁,BMI指数(21.85±1.94)kg/m2;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目的: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部多裂肌退变情况。方法:招募健康志愿者和单侧L4,5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各35例,每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5~55岁。健康志愿者组年龄(35.66±8.73)岁,BMI指数(21.85±1.94)kg/m2;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组年龄(36.09±7.70)岁,BMI指数(21.50±1.78)kg/m2,VAS评分(4.40±0.88)分,病程(11.2±7.14)个月,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成像分析,观察L4,5间隙腰骶部多裂肌脂肪比例、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结果:健康志愿者左侧多裂肌脂肪比例(0.169±0.035)%、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0.699±0.070)%和右侧多裂肌脂肪比例(0.168±0.031)%、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0.712±0.0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健侧多裂肌脂肪比例(0.173±0.021)%、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0.695±0.054)%和患侧多裂肌脂肪比例(0.228±0.027)%、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0.629±0.0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患侧与志愿者左右两侧多裂肌脂肪比例、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健侧与健康志愿者左右侧多裂肌脂肪比例、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L4,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侧腰骶部多裂肌存在退变,表现为多裂肌面积萎缩、脂肪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多裂肌 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
下载PDF
浅析1H-MRS和DTI在脑肿瘤分级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赵泉智 黄筠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18-22,共5页
脑肿瘤包括良性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一经发现首选手术治疗。但是因为脑组织维持机体功能的重要性和不可逆性生长,术中若大范围切除必然会造成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因此,早期明确脑肿瘤分级诊断和预后评估对指... 脑肿瘤包括良性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一经发现首选手术治疗。但是因为脑组织维持机体功能的重要性和不可逆性生长,术中若大范围切除必然会造成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因此,早期明确脑肿瘤分级诊断和预后评估对指导手术治疗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目前磁共振氢质子波谱成像技术(1H-MRS)和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是脑肿瘤的分级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拟对1H-MRS和DTI技术在脑胶肿瘤分级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氢质子波谱成像技术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 脑肿瘤 诊断 预后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