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在恶性肿瘤淋巴系统转移评价中的价值
1
作者 张同洲 武振 张伟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877-880,共4页
淋巴结转移是恶性肿瘤扩散的重要途径,对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有重要影响。准确评估淋巴结的性质,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B超、CT及MRI是评估淋巴结的主要方法,淋巴结的大小经常作为主要的诊断标准,但对于区分淋巴结的微转移... 淋巴结转移是恶性肿瘤扩散的重要途径,对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有重要影响。准确评估淋巴结的性质,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B超、CT及MRI是评估淋巴结的主要方法,淋巴结的大小经常作为主要的诊断标准,但对于区分淋巴结的微转移、宏转移或者良性肿大淋巴结方面,传统的监测方法具有一定的限制。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技术可提高MRI的分辨率、范围和背景对照,能够形成清晰的区域淋巴结三维立体及其内部形态特点的图像,为诊断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带来新的治疗希望。本文就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在恶性肿瘤淋巴系统转移评价中的价值作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淋巴造影 恶性肿瘤 淋巴结转移 价值评估
下载PDF
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周正扬 朱斌 +2 位作者 俞海平 刘长健 张明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0-124,共5页
 探讨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对评价正常淋巴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价值.选取纯种新西兰大白兔24只,在每只大白兔双侧后肢足背部趾蹼处注射0.2mL欧乃影,按摩注射部位30s.分别于造影剂注射之前及注射按摩后5、10、20、30、60、90、120min进行三...  探讨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对评价正常淋巴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价值.选取纯种新西兰大白兔24只,在每只大白兔双侧后肢足背部趾蹼处注射0.2mL欧乃影,按摩注射部位30s.分别于造影剂注射之前及注射按摩后5、10、20、30、60、90、120min进行三维增强磁共振淋巴造影成像(3DCE_MRL).测量不同延迟时间引流区域淋巴结的信号强度,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对各组间及组内淋巴结信号强度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引流区域各组淋巴结、淋巴管及胸导管显示清晰.月国窝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髂淋巴结/后腹膜淋巴结分别于注射造影剂10、20和30min后信号强度达到峰值.各组淋巴结的峰值信号强度有明显差异(P<0.05).双足注射部位未见炎症反应.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可以有效可靠地显示引流区域淋巴管、淋巴结的解剖形态和功能,对淋巴系统病变有着潜在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 造影 实验研究
下载PDF
Dextran-DTPA-Gd磁共振舌间质颈淋巴造影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增峰 冯元勇 +5 位作者 刘世恩 李薇 万升标 徐文坚 江涛 尚伟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探讨Dextran-DTPA-Gd兔舌黏膜下注射后,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中颈淋巴显影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纯种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2只,在每只大白兔双侧舌缘黏膜下各注射0.2 mL Dextran-DTPA-Gd,按摩注射部位30s。分别于造影剂注射之前及... 目的:探讨Dextran-DTPA-Gd兔舌黏膜下注射后,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中颈淋巴显影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纯种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2只,在每只大白兔双侧舌缘黏膜下各注射0.2 mL Dextran-DTPA-Gd,按摩注射部位30s。分别于造影剂注射之前及注射按摩后10、15、20、25、30、35,40、50、90min进行三维增强磁共振淋巴造影成像。测量不同延迟时间引流区颈淋巴结的信号强度,计算不同时间信号强化率(E%),并绘制时间-信号强化率曲线。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extran-DTPA-Gd能够特异性显影兔颈部淋巴结及一、二级淋巴管,显像清晰,血管无显影。颈部淋巴结在注射造影剂后约30min信号强度达到峰值,E%为344%;注射后20~50min可获得最佳强化效果。结论:Dextran-DTPA-Gd作为IMRLG的造影剂,能快速有效地显示颈部引流淋巴管的走行及颈淋巴结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磁共振淋巴造影 颈部
下载PDF
盆腔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的技术方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正扬 朱斌 +1 位作者 俞海平 陈君坤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06-1009,共4页
目的探讨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评价盆腔淋巴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价值和技术方法。资料与方法对11名正常自愿者行双侧足背及外阴部间质磁共振淋巴管造影术。在自愿者双侧下肢足背趾蹼处皮内注射1.5ml欧乃影,同时在双侧外阴部皮内注射2.0ml欧乃... 目的探讨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评价盆腔淋巴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价值和技术方法。资料与方法对11名正常自愿者行双侧足背及外阴部间质磁共振淋巴管造影术。在自愿者双侧下肢足背趾蹼处皮内注射1.5ml欧乃影,同时在双侧外阴部皮内注射2.0ml欧乃影,按摩注射部位30s。分别于对比剂注射之前及注射对比剂并按摩后5、10、15、20、25、30、45、100min进行三维磁共振淋巴造影成像。测量不同延迟时间引流区域淋巴结的信号强度,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引流区域各组淋巴结显示清晰。腹股沟淋巴结、闭孔淋巴结、髂血管淋巴结分别于注射对比剂10min、13min和20min后信号强度达到峰值。注射部位未见炎症反应。结论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可以有效可靠地显示引流区域盆腔淋巴结的解剖形态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淋巴 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 技术方法
原文传递
磁共振淋巴造影术在宫颈癌诊治中的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向罗珺 洪颖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47-549,共3页
淋巴造影(lymphangiography,LAG)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一项新的影像学技术,它起初只应用于淋巴瘤的病因研究中,但随着对肿瘤淋巴转移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地开始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中。淋巴转移是妇科恶性肿瘤转移的重... 淋巴造影(lymphangiography,LAG)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一项新的影像学技术,它起初只应用于淋巴瘤的病因研究中,但随着对肿瘤淋巴转移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地开始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中。淋巴转移是妇科恶性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直接关系到临床的治疗和预后,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诊断手段。在妇科肿瘤中,宫颈癌的发生率位居首位,如将淋巴造影运用于此尤具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淋巴造影 早期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前哨淋巴
原文传递
磁共振淋巴造影应用于恶性肿瘤淋巴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韩越俊 肖平 吕国庆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6期4842-4844,共3页
淋巴转移是大多数恶性肿瘤的主要转移方式,也决定临床上对恶性肿瘤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临床上现有常规的影像学诊断方法(CT、MRI、超声等)在肿瘤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上,可以提供淋巴结的大小、形态等非特异性信息,但无法提供淋... 淋巴转移是大多数恶性肿瘤的主要转移方式,也决定临床上对恶性肿瘤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临床上现有常规的影像学诊断方法(CT、MRI、超声等)在肿瘤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上,可以提供淋巴结的大小、形态等非特异性信息,但无法提供淋巴结功能和内部结构变化等重要信息,无法正确评估未肿大淋巴结或反应性增大淋巴结有无肿瘤转移.磁共振淋巴造影术(magnetic resonance lymphography,MRL)在近几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也逐步应用于临床研究,现就MRL应用于恶性肿瘤淋巴转移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淋巴造影 淋巴转移 淋巴管转移 磁共振成像 淋巴 淋巴组织 对比剂 恶性肿瘤 USPIO MRL
原文传递
分析磁共振间接淋巴造影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李韧 银文杰 《中外医疗》 2014年第3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评价磁共振间接淋巴造影对于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08—2011年收治的的宫颈癌患者98例,行磁共振间接淋巴管造影观察前哨淋巴结显影、盆腔淋巴管引流情况,再对患者行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将观察结... 目的探讨评价磁共振间接淋巴造影对于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08—2011年收治的的宫颈癌患者98例,行磁共振间接淋巴管造影观察前哨淋巴结显影、盆腔淋巴管引流情况,再对患者行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将观察结果与手术后结果进行比较,评价磁共振间接淋巴造影的敏感性。结果经实验结果可知运用磁共振间接淋巴造影技术敏感性及准确性高。结论由于该技术在对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预测敏感性高,能够在术前明确了解盆腔淋巴结状况,有利于制定良好的宫颈癌治疗方案,使宫颈癌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疗,提高宫颈癌的疗效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磁共振间接淋巴造影 敏感性 有效治疗
下载PDF
探讨间质磁共振淋巴管造影在检测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转移情况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车睿贞 杜森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23期3699-3701,共3页
目的研究间质磁共振淋巴管造影在检测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转移情况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间质磁共振淋巴管造影检查、美兰示踪法前哨淋巴结活检,以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前哨... 目的研究间质磁共振淋巴管造影在检测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转移情况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间质磁共振淋巴管造影检查、美兰示踪法前哨淋巴结活检,以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前哨淋巴结枚数;并统计间质磁共振淋巴管造影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将100例患者分为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比较两组前哨淋巴结在间质磁共振淋巴管造影中的短径、长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形态、边缘、周围脂肪间隙、弥散加权(DWI)信号情况。结果病理活检的前哨淋巴结平均枚数与间质磁共振淋巴管造影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间质磁共振淋巴管造影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8.00%、灵敏度为97.14%、特异度为98.46%。两组的短径、长径、ADC值、形态、边缘、周围脂肪间隙、DWI信号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乳腺癌患者进行间质磁共振淋巴管造影检查,可以准确诊断其前哨淋巴结转移现象,显示前哨淋巴结形态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 乳腺癌 前哨淋巴 转移 诊断效能
下载PDF
MR淋巴管造影联合DWI序列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进 庄琰 +2 位作者 杜森 任文妍 杨洁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第1期79-80,共2页
乳腺癌细胞最先转移的部位是前哨淋巴结,故前哨淋巴结状态对乳腺癌临床分期判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决定了术中是否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有研究指出,未发生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不建议实施预防性腋窝淋巴结清扫,因为该法不仅不能提... 乳腺癌细胞最先转移的部位是前哨淋巴结,故前哨淋巴结状态对乳腺癌临床分期判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决定了术中是否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有研究指出,未发生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不建议实施预防性腋窝淋巴结清扫,因为该法不仅不能提升患者生存率,反而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因此,术前采取有效方式来诊断前哨淋巴结转移情况至关重要。近些年,随着核磁共振(MR)技术的发展,MR淋巴管造影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越来越广泛用于乳腺癌的诊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转移 磁共振淋巴造影 弥散成像
下载PDF
兔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模型的建立及MRI淋巴成像研究
10
作者 段萍 刘艺杰 +2 位作者 夏露 华莹 段刚 《浙江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139-142,F0003,共5页
目的建立兔淋巴结增生及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模型,并探讨钆-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Gd—DTPA)脂质体MRI增强扫描对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将18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采用蛋黄乳胶法建立的兔淋巴结增生模型组(简称增生组)... 目的建立兔淋巴结增生及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模型,并探讨钆-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Gd—DTPA)脂质体MRI增强扫描对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将18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采用蛋黄乳胶法建立的兔淋巴结增生模型组(简称增生组)、采用VX2组织块包埋法建立的兔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模型组(简称转移组)和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并应用平扫和Gd—DTPA脂质体增强扫描各组淋巴结,测量淋巴结大小、信号强度和计算信噪比(SNR),后经病理检测淋巴结短径及判别其良、恶性。结果(1)增生组和转移组平扫淋巴结短径及病理实测值大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经Gd—DTPA脂质体增强扫描后,对照组和增生组胭窝、腹股沟、腹膜后淋巴结表现为随时间推移的逐渐强化,其中胭窝和腹股沟淋巴结在15min时达到最大强化水平,腹膜后淋巴结在30min时达到最大强化;增强30min后两组间SN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腹膜后淋巴结各时点均未发生强化或仅轻度强化;增强30min后SNR低于增生组和对照组(均P〈0.01)。结论(1)MRI平扫难以准确区分良、恶性淋巴结。(2)Gd—DTPA脂质体MRI增强扫描可用于鉴别良、恶性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肿瘤 淋巴转移 MRI 脂质体 磁共振淋巴造影
下载PDF
磁共振间质淋巴造影术随访宫颈癌Ⅰa1期患者宫颈锥切术后盆腔淋巴转移病灶 被引量:2
11
作者 贺俊霞 施佳伟 +6 位作者 云星 洪颖 方婧 周正扬 俞海平 胡娅莉 朱斌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898-1900,I0001,共4页
目的应用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术(IMRL)对宫颈癌Ⅰa1期患者宫颈锥切术后进行随访,了解盆腔淋巴系统的转移情况。方法经宫颈锥切病理确诊为宫颈癌Ⅰa1期的患者8例,术后6个月开始行IMRL复查,每年1次,观察盆腔淋巴系统变化。结果 1例已复查4... 目的应用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术(IMRL)对宫颈癌Ⅰa1期患者宫颈锥切术后进行随访,了解盆腔淋巴系统的转移情况。方法经宫颈锥切病理确诊为宫颈癌Ⅰa1期的患者8例,术后6个月开始行IMRL复查,每年1次,观察盆腔淋巴系统变化。结果 1例已复查4年,3次MR检查均未见盆腔淋巴转移;7例完成2年以上MR淋巴造影随访。1例随访1年11个月,其中1例术后半年左侧淋巴系统显影不良,6个月后再次复查显影良好。8例均未出现盆腔淋巴转移。结论 IMRL能很好反映宫颈癌Ⅰa1期锥切术后盆腔淋巴系统情况,是重要的随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 淋巴转移
原文传递
间质磁共振淋巴管造影与扩散加权成像联合检测84例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森 杜森 《肿瘤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962-965,共4页
[目的]分析间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淋巴管造影与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结合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纳入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4例患者进行MR淋巴管造影... [目的]分析间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淋巴管造影与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结合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纳入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4例患者进行MR淋巴管造影、DWI序列扫描和病理活检。记录MRI诊断前哨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比转移组与非转移组前哨淋巴结MRI特征(形态、长径、短径、淋巴门、周围脂肪、ADC值、强化程度);以ADC值为诊断前哨淋巴结性质的方法绘制ROC曲线以分析其诊断效能;分析间质MR淋巴管造影与DWI序列结合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效能。[结果] 84例患者中行MR淋巴管造影与DWI序列,联合检出46个转移淋巴结,26个非转移前哨淋巴结。与非转移前哨淋巴结相比,转移淋巴结主要表现为形态不规则、长径和短径更长,短径≥1cm者分布、无淋巴门者、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者更多,ADC值更低,DWI普遍高信号,普遍明显强化。MR联合DWI检出72枚前哨淋巴结,每例患者平均检出(1.21±0.39)枚;活检检出75枚,每例患者平均检出(1.25±0.34)枚。MR联合DWI诊断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为95.65%,敏感度为91.84%,阳性预测值为97.83%。[结论] MR间质淋巴造影联合DWI序列能有效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间质磁共振淋巴造影 扩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 前哨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