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6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评估价值
1
作者 缪滢钰 李海歌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8期129-131,共3页
目的:观察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HR MR-VWI)对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120例疑似CIS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颈部血管超声(CVUS)、HR MR-VWI检查,将... 目的:观察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HR MR-VWI)对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120例疑似CIS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颈部血管超声(CVUS)、HR MR-VWI检查,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CVUS、HR MR-VWI诊断价值,同时对CIS患者责任斑块与非责任斑块HR MR-VWI特征进行比较。结果:120例疑似CIS患者经DSA诊断确诊CIS患者(阳性)80例、非CIS患者(阴性)40例,CVUS检查检出阳性65例、阴性55例,HR MR-VWI检查检出阳性74例、阴性46例。HR MR-VWI诊断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CVU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A确诊80例CIS患者,共计斑块320处,包括责任斑块112处、非责任斑块208处,责任斑块与非责任斑块HR MR-VWI特征比较,管腔狭窄、斑块位置、斑块形态、斑块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S患者诊断中应用HR MR-VWI检查,相比CVUS有更好的诊断价值,诊断效能更高,且可对颅内动脉斑块强化程度进行分析,从而评估疾病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参考依据,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 颈部血管超声 缺血性脑卒中 诊断效能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颅内动脉评估价值
2
作者 牛振 马春雷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24年第1期22-24,28,共4页
目的研究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HR-MRI)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颅内动脉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安阳地区医院拟诊为ACI的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颅内动脉狭窄程度检查结果... 目的研究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HR-MRI)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颅内动脉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安阳地区医院拟诊为ACI的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颅内动脉狭窄程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ACI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n=32)和中重度狭窄组(n=57)。分析HR-MRI对ACI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检出情况及其诊断价值。结果HR-MRI诊断ACI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Kappa值为79.75%,与DSA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轻度狭窄组的血管重构指数高于中重度狭窄组,而斑块总厚度、负荷、强化率均低于中重度组(P<0.05),上述HR-MRI成像参数诊断ACI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效能均较高(P<0.05),其中约登指数为0.884,AUC为0.984,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3.75%、94.74%,均高于RI、斑块负荷以及斑块强化率(P<0.05)。结论HR-MRI成像可以有效提高ACI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检出率,可为ACI的早期诊断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 急性脑梗死 颅内动脉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对头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黄樱琳 刘彪 廖英萍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6期1118-1120,1126,共4页
目的:研究颅内及颈部动脉狭窄患者行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I)诊断的效果。方法:数据取自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85例颅内动脉或颈部动脉狭窄患者,均行头颈血管CTA检查、HR-MRI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CTA检查确诊率为96.... 目的:研究颅内及颈部动脉狭窄患者行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I)诊断的效果。方法:数据取自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85例颅内动脉或颈部动脉狭窄患者,均行头颈血管CTA检查、HR-MRI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CTA检查确诊率为96.47%(82/85);HR-MRI检查确诊率94.12%(80/85);CTA、HR-MRI确诊率比较无差异;CTA、HR-MRI的重度狭窄、闭塞检出率一致;较CTA检查,HR-MRI检查对轻度狭窄、中度狭窄血管检出率略低,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HR-MRI检查的非稳定性斑块比例(94.74%)高于CTA检查(63.1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TA检查的稳定性斑块检出率略高于HR-MRI检查,但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头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TA、HR-MRI诊断均能获得理想结果、明确动脉狭窄程度,但HR-MRI在斑块形态诊断方面的优势明显,为疾病诊疗提供数据支持、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狭窄 诊断结果 斑块形态
下载PDF
3.0T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对缺血性脑卒中颅内动脉斑块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曹杰 杨志宏 +2 位作者 曹家驹 吴云 钟美花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31期20-23,共4页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MR-VWI)在缺血性脑卒中(CIS)颅内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CIS患者临床资料,均行颅内动脉MR-VWI检查,按斑块与缺血区责任动脉关系划分为责任动脉斑块...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MR-VWI)在缺血性脑卒中(CIS)颅内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CIS患者临床资料,均行颅内动脉MR-VWI检查,按斑块与缺血区责任动脉关系划分为责任动脉斑块组、非责任动脉斑块组。分析责任及非责任动脉斑块MR-VWI特征。结果:62例患者中共存在248处斑块,其中责任动脉斑块与非责任动脉斑块分别为87处(35.08%)、161处(64.92%)。责任斑块与非责任动脉斑块的管腔狭窄程度、斑块位置及强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责任斑块与非责任动脉斑块的斑块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责任斑块组管腔狭窄以<50%为主,斑块位置多见大脑中动脉与基底动脉,斑块强化成明显强化。结论:3.0T MR-VWI用于CIS效果较好,可明确颅内动脉斑块强化程度,评估疾病危险因素,值得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颅内动脉斑块 3.0T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在脑血管内斑块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胥继承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2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I)技术在脑血管内斑块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收治的脑血管内斑块患者60例,根据是否出现梗死灶分为有症状组(n=34)和无症状组(n=26),均行HR-MRI扫...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I)技术在脑血管内斑块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收治的脑血管内斑块患者60例,根据是否出现梗死灶分为有症状组(n=34)和无症状组(n=26),均行HR-MRI扫描,比较两组HR-MRI信号特征及斑块参数(斑块面积、斑块负荷、斑块强化程度、血管重构指数)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评估脑血管内斑块的诊断效能。结果:有症状组HR-MRI扫描T_(1)加权图像、T_(2)加权图像高信号征比例均高于无症状组(P<0.05)。有症状组HR-MRI斑块参数斑块面积、斑块负荷、斑块强化程度、血管重构指数水平均高于无症状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HR-MRI斑块参数斑块面积、斑块负荷、斑块强化程度、血管重构指数评估脑血管内斑块的阈值分别为1.25 mm^(2)、74.20%、75.45%、1.05,其中斑块强化程度、血管重构指数的曲线下面积(95%CI)最大,诊断灵敏度为85.3%、82.4%,特异度为92.3%、84.6%。结论:HR-MRI斑块参数评估脑血管内斑块均具有一定价值,尤其是斑块强化程度、血管重构指数诊断效能更高,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斑块 磁共振成像 高分辨率血管成像技术 评估价值
下载PDF
3D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对脑血管病变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孙逢春 尤精武 张雅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5期31-32,共2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3D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对脑血管病变的评估价值,用以提升脑血管疾病检出率。方法:以2019年1月—12月在我院脑内科进行治疗的50例存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脑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50例同时期在我院进... 目的:分析并探讨3D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对脑血管病变的评估价值,用以提升脑血管疾病检出率。方法:以2019年1月—12月在我院脑内科进行治疗的50例存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脑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50例同时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组成对照组,对所有人员实施3D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检测,对比两组动脉狭窄率、斑块面积、增强指数、LSA深度以及LSA数量等影像学特征,分析该技术在脑血管病变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受检人员增强指数为(0.89±0.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70±0.29)%(t=3.540,P=0.001);LSA深度为(16.72±1.51)mm,较之对照组的(20.78±4.69)mm则明显较低(t=5.589,P=0.000);两组狭窄率、斑块面积、L S A数量等指标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3D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对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有关键意义,可以帮助医师准确判断患者病情,通过及时有效干预降低严重脑血管疾病发生概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 血管病变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春霞 王丽亚 +1 位作者 陈玉红 潘炳灿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第4期71-75,共5页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大部分始于血管壁病理。传统的管腔和灌注成像技术不能清晰显示血管壁的病理特征。采用黑色血液技术的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I-VWI)能提供亚毫米体素大小的高质量图像,同时显示颅内动脉的血管壁和管腔。VWI管...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大部分始于血管壁病理。传统的管腔和灌注成像技术不能清晰显示血管壁的病理特征。采用黑色血液技术的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I-VWI)能提供亚毫米体素大小的高质量图像,同时显示颅内动脉的血管壁和管腔。VWI管壁增厚、增强和血管重构模式等参数可用于各种颅内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或非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磁共振 血管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现状及进展
8
作者 应慧灵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8期121-121,共1页
本次研究通过应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了解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通过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接收的6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利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进... 本次研究通过应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了解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通过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接收的6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利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常规方式进行检查。经过对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以及效率了解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结果:观察组的30例患者在接受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检测之后,其检测结果速度明显要比对照组的30例患者要快。结论: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 发展现状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在烟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陈锐 徐浩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5期575-580,共6页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脑血管闭塞性疾病。目前诊断烟雾病的金标准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但其只能反映颅内动脉疾病的狭窄或闭塞,无法对颅内动脉疾病的血管壁进行成...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脑血管闭塞性疾病。目前诊断烟雾病的金标准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但其只能反映颅内动脉疾病的狭窄或闭塞,无法对颅内动脉疾病的血管壁进行成像。近年来,高分辨磁共振(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可以对颅内血管的管壁进行成像,已经成为烟雾病鉴别诊断的有用工具。烟雾病的高分辨磁共振研究提供了对烟雾病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于在颅内血管壁上评估其病理变化。本文对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烟雾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烟雾病 血管疾病 病理 颅内血管
下载PDF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颅内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明娟 刘四斌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7期1114-1116,共3页
高分辨核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作为显示血管腔内疾病的新技术,可以早期发现未狭窄管腔病变,对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预测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血管壁成像平扫及对比增强联合应用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可逆性血管... 高分辨核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作为显示血管腔内疾病的新技术,可以早期发现未狭窄管腔病变,对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预测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血管壁成像平扫及对比增强联合应用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可逆性血管收缩综合征、动脉瘤、动脉夹层等疾病提供更多影像诊断信息,弥补传统管腔显像技术只判断管腔狭窄程度的不足。笔者对血管壁成像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 颅内血管疾病 粥样硬化性斑块 中枢神经系统动脉炎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群群 刘四斌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22期1-4,共4页
颅内动脉疾病是导致脑卒中最重要原因之一,其病因众多,早期明确病因对于疾病的治疗极其重要,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影像学检查方式,主要用于分析颅内动脉病变,观察动脉斑块及管壁结构,弥补了传统的血管成像技术只显... 颅内动脉疾病是导致脑卒中最重要原因之一,其病因众多,早期明确病因对于疾病的治疗极其重要,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影像学检查方式,主要用于分析颅内动脉病变,观察动脉斑块及管壁结构,弥补了传统的血管成像技术只显示管腔狭窄程度的不足。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夹层、烟雾病、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及动脉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技术在上述颅内动脉疾病中的应用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动脉夹层 动脉瘤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在评估不同时期颅内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李锋 徐杰 李卫星 《临床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69-72,共4页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HRMR-VWI)在评估不同时期颅内动脉夹层(IAD)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颅内动脉夹层患者为研...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HRMR-VWI)在评估不同时期颅内动脉夹层(IAD)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颅内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证实,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HRMR-VWI检查,比较对不同时期的管腔、管壁改变及典型夹层征象的检出率,分析不同时期IAD患者影像学特征及定量参数,并进一步分析一致性及诊断价值。结果 HRMR-VWI对不同时期的管腔、管壁改变、典型夹层征象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MRI;急性期壁间血肿相对信号强度、血管壁增强相对信号强度、狭窄百分比高于慢性期、亚急性期(P<0.05);慢性期壁间血肿相对信号强度、血管壁增强相对信号强度、狭窄百分比低于亚急性期(P<0.05);HRMR-VWI评估不同时期IAD患者检出率:慢性期为92.31%、急性期为91.67%、亚急性期为95.24%,漏诊率:慢性期为7.69%、急性期为8.33%、亚急性期为4.76%;且Kappa值>0.7,一致性较高。结论 HRMR-VWI技术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漏诊率较低,可有效评估颅动脉夹层,为临床进行疾病分期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 不同时期颅内动脉夹层 评估价值
原文传递
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血管壁成像技术联合血清MMP-10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帕提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36-0039,共4页
探究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血管壁成像技术联合血清MMP-10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纳入观察组,按照狭窄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另... 探究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血管壁成像技术联合血清MMP-10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纳入观察组,按照狭窄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均进行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血管壁成像检查,同时测定血清MMP-10水平,观察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血管壁成像技术联合血清MMP-10诊断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斑块面积、斑块负荷以及血清MMP-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重度组各项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结论 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血管壁成像技术联合血清MMP-10诊断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血管成像技术 血清MMP-10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下载PDF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评价未破裂颅内小动脉瘤的瘤壁特点
14
作者 朱先进 姜彬 +3 位作者 刘奇 艾泉山 陈瑞玲 张拥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211-1214,共4页
目的 使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VWI)评估未破裂颅内小动脉瘤(直径<7 mm)的瘤壁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3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断的未破裂颅内小动脉瘤患者病例资料。共25例患者共计33处小动脉瘤... 目的 使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VWI)评估未破裂颅内小动脉瘤(直径<7 mm)的瘤壁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3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断的未破裂颅内小动脉瘤患者病例资料。共25例患者共计33处小动脉瘤纳入分析。评估动脉瘤位置、动脉瘤壁是否强化、瘤壁有无局部变薄,并测量动脉瘤的大小、瘤壁厚度等。并比较微小动脉瘤组(直径<3 mm)和小动脉瘤组(直径3~7 mm)上述特点的差异。结果 25例33处小动脉瘤,动脉瘤大小平均(3.3±1.5) mm,其中直径<3 mm和直径3~7 mm组分别为17处和16处,最大动脉瘤壁厚度为(0.9±0.3) mm。19处(57.6%)动脉瘤壁可见强化,9处(27.3%)可见动脉瘤壁局部变薄。根据动脉瘤直径分为微小动脉瘤组(n=17)和小动脉瘤组(n=16)。两组的动脉瘤位于前循环占比、动脉瘤位置分布、瘤壁强化程度、最大瘤壁厚度、局部动脉瘤壁变薄占比、腔内血栓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小动脉瘤的动脉瘤直径、瘤壁强化占比分别为(2.2±0.5) mm、35.3%,均低于小动脉瘤组[(4.4±1.4)mm、8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MR-VWI图像有助于全面评估颅内小动脉瘤壁及瘤腔的特点。超1/2的小动脉瘤可见瘤壁强化,且微小动脉瘤的瘤壁强化比例更低,超1/4小动脉瘤可见局部瘤壁变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动脉瘤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在急性卒中患者责任斑块评估中的应用
15
作者 顾刚 陶剑 +2 位作者 石海 陈小宇 陆海凤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43-546,共4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R-VWI)对急性卒中患者责任斑块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急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符合选择标准的病例共计85例,排除3例由于临床资料不全者,最终纳入82例。均对其行HR-... 目的探究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R-VWI)对急性卒中患者责任斑块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急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符合选择标准的病例共计85例,排除3例由于临床资料不全者,最终纳入82例。均对其行HR-VWI扫描,并根据血管狭窄程度将其分为2组,其中血管狭窄程度≥30%处的斑块的患者归为责任斑块组(42例),血管狭窄程度<30%处的斑块的患者归为非责任斑块组(40例)。对2组的斑块数目及相关影像学特征(血管狭窄程度、斑块强化程度、斑块强化指数、正性重构发生率、重构指数、斑块负荷)进行分析、比较。对2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及强化降脂治疗,并进行HR-VWI随访复查。结果82例患者中共有84个斑块,其中责任斑块44个,非责任斑块40个。责任斑块组中,斑块明显强化18个,轻度强化23个,无强化3个;非责任斑块组中,斑块明显强化10个,轻度强化17个,无强化13个。责任斑块组的斑块强化率高于非责任斑块组(P<0.05)。责任斑块组斑块处血管狭窄程度、斑块强化指数、斑块负荷均大于非责任斑块组,正性重构发生率、重构指数则低于非责任斑块组(P<0.05)。药物治疗后,责任斑块组的血管狭窄程度、斑块强化指数、斑块负荷均低于同组治疗前,正性重构发生率、重构指数则大于同组治疗前(P<0.05)。结论HR-VWI对急性卒中的责任斑块可进行清晰定位并准确分析斑块特征,可作为治疗随访的重要评估方法,经治疗后患者的责任斑块负荷减小,斑块特征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成像 急性卒中 责任斑块 斑块强化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颅内动脉夹层中的应用进展
16
作者 易丽荣 向波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1228-1234,共7页
颅内动脉夹层(Intracranial arterial dissection, IAD)是中青年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IAD可导致严重的脑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ascular wall imaging, HR-VWI)可以直接显... 颅内动脉夹层(Intracranial arterial dissection, IAD)是中青年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IAD可导致严重的脑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ascular wall imaging, HR-VWI)可以直接显示血管壁特征,大大提高了IAD的检出率,本文就颅内动脉夹层在HR-VWI上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并对HR-VWI技术在IAD的鉴别诊断、疾病分期与风险以及指导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夹层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研究进展
17
作者 刘希睿 魏雪 +3 位作者 唐菡 张星 龚思引 李晋芳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2396-2403,共8页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 IS)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特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为其主要致病原因。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 HRMR-VWI)是直接评估血管及斑块...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 IS)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特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为其主要致病原因。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 HRMR-VWI)是直接评估血管及斑块的血管壁成像技术,通过体外对血管壁的无创可视化,定量评估血管壁及动脉斑块的特征,为临床医生提供进一步的疾病信息。本文就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 不稳定斑块
下载PDF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颅内动脉狭窄病因鉴别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林小翼 蒋宁平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1期97-104,共8页
颅内动脉狭窄(ICAS)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的特点。临床上常规检查方法包括经颅多普勒超声、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和X射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上述方法都是针对血管狭窄,不能显示血管壁病变。高分辨磁共振血管... 颅内动脉狭窄(ICAS)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的特点。临床上常规检查方法包括经颅多普勒超声、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和X射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上述方法都是针对血管狭窄,不能显示血管壁病变。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HR-VWI)是一种新出现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能够无创性显示血管壁病变,对判断ICAS病变性质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针对HR-VWI在ICAS病因鉴别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高分辨率 颅内动脉狭窄 脑卒中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最小密度投影技术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及其伴行微血管及软脑膜动脉评价的可行性研究
19
作者 沈宓 隋滨滨 +1 位作者 徐成 高培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4-343,共10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HRMR-VWI)最小密度投影(MinIP)技术评价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程度、狭窄或闭塞MCA周围伴行微血管以及MCA周围软脑膜动脉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从前期急性脑梗死责任斑块(CPAC)相关研究的入组患者中,回顾...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HRMR-VWI)最小密度投影(MinIP)技术评价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程度、狭窄或闭塞MCA周围伴行微血管以及MCA周围软脑膜动脉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从前期急性脑梗死责任斑块(CPAC)相关研究的入组患者中,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例,均为发病6个月内的MCA供血区梗死。所有患者完成头部CT血管成像(CTA)、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以及HRMR-VWI。经过原始图像后处理,分别记录CTA、3D-TOF MRA以及HRMR-VWI MinIP对MCA狭窄程度、狭窄或闭塞MCA周围伴行微血管以及MCA周围软脑膜动脉的评估结果。以CTA为标准,采用Kappa分析分别检验3D-TOF MRA和HRMR-VWI MinIP与CTA的一致性。比较3D-TOF MRA与HRMR-VWI MinIP对狭窄或闭塞MCA周围伴行微血管以及MCA周围软脑膜动脉评价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的差异。结果(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共40段MCA。对40段MCA狭窄程度进行判读,CTA显示轻中度狭窄26段,重度狭窄12段,闭塞2段;3D-TOF MRA显示轻中度狭窄23段,重度狭窄13段,闭塞4段;HRMR-VWI MinIP显示轻中度狭窄26段,重度狭窄12段,闭塞2段。3D-TOF MRA与CTA评价MCA轻中度狭窄的一致性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843,P<0.01);评价重度狭窄及闭塞的一致性一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值分别为0.709、0.643,均P<0.01)。HRMR-VWI MinIP与CTA评价MCA轻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的一致性均较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Kappa值均为1.000,均P<0.01)。(2)对40段MCA周围伴行微血管进行判读,CTA显示有伴行微血管7段,无伴行微血管33段;3D-TOF MRA显示有伴行微血管2段,无伴行微血管38段;HRMR-VWI MinIP显示有伴行微血管10段,无伴行微血管30段。3D-TOF MRA与CTA对MCA周围伴行微血管判读的一致性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398,P=0.002);HRMR-VWI MinIP与CTA对MCA周围伴行微血管判读的一致性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778,P<0.01)。(3)对40段MCA周围软脑膜动脉进行判读,CTA显示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M2区、M3区有软脑膜动脉均为39段,无软脑膜动脉均为1段;3D-TOF MRA显示ASPECTS M2区有软脑膜动脉为10段,无软脑膜动脉为30段,ASPECTS M3区有软脑膜动脉为4段,无软脑膜动脉为36段;HRMR-VWI MinIP显示ASPECTS M2区、M3区有软脑膜动脉均为39段,无软脑膜动脉均为1段。3D-TOF MRA与CTA对ASPECTS M2区、M3区软脑膜动脉判读的一致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RMR-VWI MinIP与CTA对ASPECTS M2区、M3区软脑膜动脉判读的一致性均较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Kappa值均为1.000,均P<0.01)。(4)HRMR-VWI MinIP诊断MCA周围伴行微血管的敏感度、NPV均高于3D-TOF MR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0.0%比28.6%,χ^(2)=7.778,P=0.005;100.0%比86.8%,χ^(2)=4.261,P=0.039);HRMR-VWI MinIP与3D-TOF MRA两种方法特异度和PPV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RMR-VWI MinIP诊断MCA周围ASPECTS M2区、M3区软脑膜动脉的敏感度、NPV均高于3D-TOF MR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2区:100.0%比25.6%,χ^(2)=46.163,100.0%比3.3%,χ^(2)=14.983;M3区:100.0%比10.3%,χ^(2)=63.488,100.0%比2.8%,χ^(2)=17.986;均P<0.01);HRMR-VWI MinIP与3D-TOF MRA诊断MCA周围ASPECTS M2区、M3区软脑膜动脉的特异度、PP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RMR-VWI MinIP评价MCA狭窄程度、狭窄或闭塞MCA周围伴行微血管以及MCA周围ASPECTS M2~M3区软脑膜动脉与CTA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优于3D-TOF MRA,HRMR-VWI MinIP可能成为评价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影像学方法。本研究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最小密度投影 狭窄 伴行微血管 软脑膜动脉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检查在基底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效能
20
作者 尚松涛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VWI)检查在基底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96例疑似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进行CT血管造影(CTA)、HRMR-VW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VWI)检查在基底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96例疑似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进行CT血管造影(CTA)、HRMR-VW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HRMR-VWI与CTA检查在基底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效能。结果:96例疑似基底动脉狭窄患者中,DSA检查诊断阳性72例,阴性24例;CTA检查诊断阳性66例,阴性30例;HRMR-VWI检查诊断阳性76例,阴性20例;HRMR-VWI检查在基底动脉狭窄诊断中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A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MR-VWI检查在基底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效能高于CT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狭窄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 CT血管造影 诊断 效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