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造影预测颅外颈内动脉狭窄研究
1
作者 赵永强 王钒 +4 位作者 杨景震 王成健 黄万刚 韩文艳 霍英杰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4期51-54,共4页
目的:评估颅内时间飞跃核磁共振血管造影(TOF-MRA)对预测颅外颈内动脉狭窄(ICA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就诊并诊断为中度(50%~69%)或重度(70%~99%)单侧颅外ICAS的51例患者病例资料(病变... 目的:评估颅内时间飞跃核磁共振血管造影(TOF-MRA)对预测颅外颈内动脉狭窄(ICA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就诊并诊断为中度(50%~69%)或重度(70%~99%)单侧颅外ICAS的51例患者病例资料(病变组),同时选取无颅外ICAS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在TOF-MRA源图像上测量两组双侧颈内动脉的腔内信号强度(SI),比较两组对侧与病变侧的SI比值(SIR)。结果:病变组颅内右侧C4段SIR值1.4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3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209,P<0.001)。病变组左侧狭窄的平均SIR为1.362,对照组平均SIR为1.000。右侧C4狭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临界值为1.086,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5%和8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左侧C4狭窄的ROC曲线的临界值为1.104,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0%和84%;AUC为0.80。结论:TOFMRA上的SIR可以用于预测颅外ICA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时间飞跃(TOF)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三维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在胸腹部大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祝红线 冯瑞 +6 位作者 李相生 王萍 柴晓媛 樊红霞 张红超 李悦 江岳娈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6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CE-MRA)技术在胸腹部大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8例患有胸腹部主动脉病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3DCE-MRA检查,行平扫轴位常规T_(1)加权成像(T_(1)WI)和T_(2)加权成像(T_(...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CE-MRA)技术在胸腹部大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8例患有胸腹部主动脉病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3DCE-MRA检查,行平扫轴位常规T_(1)加权成像(T_(1)WI)和T_(2)加权成像(T_(2)WI);再采用小剂量对比剂行轴位单层动态扫描,获得扫描延迟时间,平扫后采集靶血管冠状位图像作为后期减影的蒙片。利用获得的延迟时间行3DCE-MRA血管造影技术。注射对比剂后采集2次靶血管冠状位图像与增强前蒙片减影,分别为动脉期和静脉期。采集增强后的轴位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T_(1)WI,观察胸腹部主动脉血管病变的信号表现。结果:28例患者中,大动脉炎5例(占17.9%),髂动脉瘤1例(占3.6%),动脉粥样硬化3例(占10.7%),肾动脉狭窄6例(占21.4%),主动脉瘤13例(占46.4%),3DCE-MRA血管造影技术对28例患者胸腹部主动脉血管及分支血管的病变显示效果良好。结论:3DCE-MRA技术诊断明确,且具有准确、快速及无创伤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动态对比增强(3DCE)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技术 胸腹部主动脉病变 轴位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T1加权成像(T_(1)WI)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透视触发造影剂团追踪技术在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葛雅丽 郑敏文 +3 位作者 张劲松 魏梦琦 韩月东 石明国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47-1048,共2页
目的 :探讨透视触发造影剂团追踪 (FTB)技术在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CE MRA)扫描中的应用优势 .方法 :选择需要进行CE MRA的 2 5例患者 ,于扫描前采用FTB技术 ,监测出主动脉及心脏内造影剂浓度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图后 ,再接着进行三... 目的 :探讨透视触发造影剂团追踪 (FTB)技术在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CE MRA)扫描中的应用优势 .方法 :选择需要进行CE MRA的 2 5例患者 ,于扫描前采用FTB技术 ,监测出主动脉及心脏内造影剂浓度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图后 ,再接着进行三维MRA扫描 .结果 :2 5例患者均在最佳血管充盈时间进行了三维CE MRA扫描 ,所有血管清晰显影图像效果好 ,其中 8例正常 ,1 7例患有血管性疾病 .结论 :FTB技术能够提供造影剂团从注射部位到达兴趣血管的准确时间 ,使CE MRA的扫描不受患者条件、操作者的经验和造影剂剂量等因素的影响 ,即可获得最佳CE MRA图像 ,大大地改善了MRA影像的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 扫描技术
下载PDF
二维屏气结合三维导航技术对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于群 刘定西 +2 位作者 彭振军 曾祥阶 孔祥泉 《放射学实践》 1999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研究二维屏气结合三维导航技术对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的成像,以评价此技术在缺血性心脏病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1.5T超导型MR扫描仪和体部相控阵线圈,采用二维屏气下、脂肪抑制、心电门控、K空间分段采集快速自... 目的:研究二维屏气结合三维导航技术对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的成像,以评价此技术在缺血性心脏病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1.5T超导型MR扫描仪和体部相控阵线圈,采用二维屏气下、脂肪抑制、心电门控、K空间分段采集快速自旋回波(2D-breath-holdfat-suppressedECG-gatedFLASHwithK-spacesegmentation),多角度双倾斜层面扫描,结合三维导航技术(3D-NavigatorCoronary MRA)对一组15例(10例健康志愿者和5例经心导管冠脉血管造影证实的冠心病人)进行冠脉MRA成像。结果:左冠主干、左前降支、在回旋支和右冠主干在MRA上均较好显示,二维屏气MRA在显示以上各支尤为突出,显示长度比文献报道略长;三维导航冠脉MRA为自由呼吸状态下可供选择的非屏气技术,通过MPR重建,具有可重复性和任意性,用于不合作病人显示冠脉主干。结论:二维屏气结合三维导航技术MRA对显示明显血液动力学冠脉狭窄≥50%病变上MRA总的敏感性为65%,为研究冠脉血管造影提供了无创伤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冠脉血管造影 二维屏气 mra 冠心病
下载PDF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安宁豫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448-451,共4页
关键词 临床应用 增强磁共振 血管造影 mra 磁共振成像技术 血管病变 MR技术 三维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造影与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对胸腹部大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6
作者 祝红线 冯瑞 +6 位作者 李相生 柴晓媛 王萍 刘晓 马梦然 张红超 李悦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1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CTA)与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DCE-MRA)在胸腹部大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治疗的32例胸腹部大血管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CTA和DCE-MRA检查,将两种检查方法所得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CTA)与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DCE-MRA)在胸腹部大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治疗的32例胸腹部大血管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CTA和DCE-MRA检查,将两种检查方法所得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对比分析图像质量评分,并对两种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评价。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均一次成功,对病变的定位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均可明确判断。32例患者中CTA图像质量评分为3分、2分和1分者分别为30例(占93.75%)、2例和0例;DCE-MRA评分分别为31例(占96.87%)、1例和0例,两种检查方法图像质量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356,P>0.05)。CTA诊断符合率为96.88%(31/32),漏诊1例,误诊0例;DCE-MRA诊断符合率为96.88%(31/32),漏诊1例,误诊0例;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相比无差异。结论:CTA和DCE-MRA在胸腹部大血管疾病诊断中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CTA检查过程快速、扫描范围大,分辨率高;DCE-MRA图像质量较好且造影方式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DCE-mra) 螺旋CT血管造影(CTA) 胸腹部主动脉病变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立波 杨镇 杨炼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1999年第4期19-22,共4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门静脉高压症(PHT)的门静脉系统解剖成像和血流动力学研究的价值.方法 实验组为15例PHT症,对照组为10例正常人;MRA参数:采用Siemensl.5T磁共振仪,体相位线圈,造影剂Gd-DTPA 0.2mmol/kg肘静脉注射,3D-FIS...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门静脉高压症(PHT)的门静脉系统解剖成像和血流动力学研究的价值.方法 实验组为15例PHT症,对照组为10例正常人;MRA参数:采用Siemensl.5T磁共振仪,体相位线圈,造影剂Gd-DTPA 0.2mmol/kg肘静脉注射,3D-FISP序列扫描门静脉系统,MIP法重建血管;PC法测定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1)PHT门静脉主干(MPV)、脾静脉(SPV)、肠系膜上静脉(SMV)直径(cm)分别为1.58±1.17,1.28±0.19,1.10±0.1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13±0.10,0.90±0.10,0.80±0.10).(2)ChildA、B级病人间MPV直径无差别(P>0.05).(3)PHT病人的曲张静脉、侧支循环显示阳性率高,显影清晰.(4)PHT组对照组MPV的四流速度分别为8.34±1.06和7.52±1.79cm/s,血流量分别为8.90±1.46和10.47±2.71cm/s.结论 MRA对于PHT的门静脉及曲张静脉、侧支循环显影清晰,并可进行无创性的血流动力学研究,明显优于Doppler和其它常规影像检查,对于门静脉高压、TIPSS、肝移植、肝癌等手术的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效果评价及预后的评估可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 血液动力学 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系统 mra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文彬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1994年第1期50-52,共3页
MRA是一种新的血管造影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国外已将此项技术广泛用于全身大部分血管检查,并取得了很好的诊断效果,对头颈部血管检查效果尤佳。本文综述了MRA的原理、基本技术、成像方法、临床应用和局限性。
关键词 血管造影 磁共振 血管成像 信号丢失 动脉瘤 梯度磁场 空间分辨率 相位对比 成像技术 血管狭窄
下载PDF
32接收通道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优势
9
作者 柯振武 马宗黎 +2 位作者 顾明 蒋锐 李建浩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7年第4期470-471,共2页
目的:评价32接收通道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优势。方法:应用32接收通道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对65例患者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经后处理获得满意血管图像。结果:65例检查中64例成功,处理得到的血管图像信号强... 目的:评价32接收通道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优势。方法:应用32接收通道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对65例患者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经后处理获得满意血管图像。结果:65例检查中64例成功,处理得到的血管图像信号强,图像质量高,可清晰、立体显示血管全貌及分支情况。结论:32接收通道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因简单可行,成像时间短,空间分辨力高,无创伤、无毒副作用,全方位显示,无辐射等因素,已逐渐成为血管检查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 图像处理 对比剂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DM下肢血管病变的价值
10
作者 赵茹意 《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6期153-156,共4页
目的 分析在实施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过程中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为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治疗的患者30例,其入院的时间介于2019年3月... 目的 分析在实施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过程中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为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治疗的患者30例,其入院的时间介于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之间,根据随机双盲法实现患者的分组,其中,观察组有患者15例,其所运用的诊断方法为MRA,对比组有患者15例,其所采用的诊断方法为下肢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扫描。结果 与对比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血管狭窄率较低,而病变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RA属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一种理想诊断方法,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以为临床提供科学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mra 下肢CTA 血管狭窄 病变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造影及后处理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
11
作者 周泽俊 田伟 《云南医药》 CAS 2005年第4期385-390,共6页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 磁共振三维导航血管成像技术
下载PDF
用三维大血管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诊断大血管病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连虎 夏金翔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1期215-216,共2页
目的:探讨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诊断大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疑似大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98例患者均进行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和临床综合检查。然... 目的:探讨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诊断大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疑似大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98例患者均进行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和临床综合检查。然后,将临床综合检查的结果作为最终的检查结果,观察对这些患者进行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的结果。结果:进行综合检查的结果是:在这98例患者中,有71例患者存在主动脉病变,有6例患者患有肝癌,有5例患者患有肾癌,有16例患者未发生大血管病变。对这98例患者进行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的结果是:有71例患者的主动脉病变被检出(其中夹层动脉瘤患者有31例,动脉瘤患者有27例,主动脉其他病变患者有13例),有6例肝癌患者被检出,有5例肾癌患者被检出,有16例患者的检查结果为正常。结论: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诊断大血管病变的效果显著。因此,可将此检查方法作为诊断大血管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 诊断 血管病变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评估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3
作者 王佳丽 王刚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8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对脑血管疾病患者使用压缩感知(CS)技术对其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影响,以期为其临床诊断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在兴安盟人民医院进行检查的215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对脑血管疾病患者使用压缩感知(CS)技术对其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影响,以期为其临床诊断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在兴安盟人民医院进行检查的215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并行采集(PI)时间飞跃法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TOF-MRA)和CS TOF-MRA扫描,依据CS采用的加速因子系数(AF)将CS分为CS5(AF=4.6)和CS10(AF=10.3);根据扫描方式分为PI TOF-MRA组、CS5 TOF-MRA组、CS10 TOF-MRA组。对比3种检查方式的扫描结果,图像质量定性评分,图像质量定量评估及血管边缘锐利度;并分析PI TOF-MRA、CS10 TOF-MRA、CS5 TOF-MRA检查脑血管疾病的典型病例图片。结果215例同时接受PI TOF-MRA和CS TOF-MRA扫描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有动脉瘤23例,烟雾病12例,颅内血管狭窄114例,动脉瘤合并烟雾病11例,其他疾病55例。CS TOF-MRA扫描时间短于PI TOF-MRA扫描,且CS10 TOF-MRA扫描时间和数据重建时间均短于CS5 TOF-MRA。CS5 TOF-MRA组图像质量等级为3分的患者占比显著高于PI TOF-MRA组(P<0.05);CS10 TOF-MRA组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均低于PI TOF-MRA组和CS5 TOF-MRA组,CS5 TOF-MRA组感知图像锐利度指数(PSI)高于PI TOF-MRA组和CS10 TOF-MRA组;CS10 TOF-MRA组PSI高于PI TOF-MRA组(均P<0.05)。结论与PI TOF-MRA相比,CS TOF-MRA扫描能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上显著缩短扫描时间,其中CS10 TOF-MRA扫描时间更短,而CS5 TOF-MRA图像SNR、CNR及PSI比CS10 TOF-MRA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疾病 压缩感知技术 并行采集成像技术 时间飞跃法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筛查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健文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年第2期434-436,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筛查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结果:结论: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内科收治的疑似脑血管疾病(CVD)患者96例为观察对象,给予患者行MRA检查,同时给予CT血管成像(CTA)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筛查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结果:结论: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内科收治的疑似脑血管疾病(CVD)患者96例为观察对象,给予患者行MRA检查,同时给予CT血管成像(CTA)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观察MRA检出脑动脉瘤的情况,总结动静脉畸形检出部位,分析敏感性情况,并与其他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MRA检查显示脑动脉瘤情况与CTA、DSA检查结果基本一致,统计学分析,不具显著差异性(P>0.05);MRA检查动静脉畸形检出部位与CTA、DSA结果基本相符,无差异性,统计学无意义(P>0.05);MRA对脑动脉瘤及静脉畸形的敏感性、特异性与CTA、DSA比较,统计学无差异性(P>0.05)。结论:MRA检查具无创性,无电离辐射,不采用造影剂,在筛查CVD中是首选方案,若需进一步确诊可采用联合方法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血管疾病 诊断
下载PDF
3.0T磁共振多站式多期相CE-MRA在外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袁飞 刘银社 +3 位作者 龙淼淼 袁滨 顾欣 高光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6-729,共4页
目的探讨3.0T MR多站式多期相三维增强血管造影(CE-MRA)在外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3例怀疑腹盆及下肢血管病变的病人。在3.0T MR上,自动移床四段多期相动态扫描,分析CE-MRA的图像质量及其对各种血管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全部病... 目的探讨3.0T MR多站式多期相三维增强血管造影(CE-MRA)在外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3例怀疑腹盆及下肢血管病变的病人。在3.0T MR上,自动移床四段多期相动态扫描,分析CE-MRA的图像质量及其对各种血管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图像显示清晰。其中19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的627支血管,MRA诊断重度狭窄和闭塞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4%和100%,阳性预测值81%,阴性预测值为99%。与DSA的诊断结果符合率是89%。结论3.0T MR多站式多期相CE-MRA,可获得高信噪比及超高分辨率的下肢动脉及静脉图像。具有安全、无创伤性,能准确诊断外周血管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 减影技术 血管疾病 周围血管
下载PDF
数字减影-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定西 孔祥泉 +7 位作者 徐海波 史河水 熊茵 刘钢 吴红英 李欣 吴汉平 孙树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10-913,共4页
目的评价数字减影-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造影(DS-TOF MRA)在亚急性及慢性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58例T1WI呈高信号的亚急性、慢性脑内血肿患者,行常规静脉血流饱和3D-TOF MRA序列(A)及反向动脉血流饱和3D-TOF MRA序列(B),应... 目的评价数字减影-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造影(DS-TOF MRA)在亚急性及慢性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58例T1WI呈高信号的亚急性、慢性脑内血肿患者,行常规静脉血流饱和3D-TOF MRA序列(A)及反向动脉血流饱和3D-TOF MRA序列(B),应用数字减影方法,将反向动脉血流饱和B序列源图像作为蒙片,A序列源图像减去B序列源图像即为DS-TOF MRA的源图像,将其进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重建产生无高信号组织背景干扰的DS-TOF MRA图像。测量血肿区对比度/噪声比(C/Ns)值并比较动脉血管边缘的显示情况,对减影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除2例患者因运动而无法产生清晰图像外,其余56例在3D-TOF MRA上有高信号背景组织干扰影像,在DS-3D MRA图像上均被完全消除。DS-TOF MRA源图像血管-血肿区C/Ns值为19.30±1.72,常规TOFMRA源图像血管-血肿区C/Ns值为2.62±0.31(t=17.3828,P<0.01)。DS-TOF MRA源图像血管-血肿区C为(1.40±0.01)%(P<0.01)。减影后DS-TOF MRA图像脑动脉管壁显示情况明显优于常规TOF-MRA(u=-8.8452,P<0.01)。结论DS-TOF MRA能有效消除常规TOF MRA源图像血肿高信号对血管影像的干扰,增加血管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 时间飞跃 磁共振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 临床应用研究 时间 3D-TOF mra图像 慢性脑内血肿 最大信号强度投影 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PDF
肝动脉系统三维造影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江 陈晓海 +2 位作者 周康荣 颜志平 王建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0-642,655,共4页
目的 评价三维造影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3DCEMRA)显示肝动脉系统的价值。方法  4 0例肝细胞癌患者行肝动脉系统 3DCEMRA成像。评价 3DCEMRA显示肝动脉系统的显影质量 ,诊断肝动脉系统解剖和变异的能力。 3DCEMRA的结果与常规血管造... 目的 评价三维造影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3DCEMRA)显示肝动脉系统的价值。方法  4 0例肝细胞癌患者行肝动脉系统 3DCEMRA成像。评价 3DCEMRA显示肝动脉系统的显影质量 ,诊断肝动脉系统解剖和变异的能力。 3DCEMRA的结果与常规血管造影术 (32例 )或手术 (8例 )对照。结果 所有病例 ,3DCEMRA清楚显示肝动脉系统。 3DCEMRA准确显示所有 31例肝动脉系统的正常解剖。 3DCEMRA检出 9例解剖变异中的 7例。 3DCEMRA显示肝动脉解剖与变异的总体准确性为 95 %。 3DCEMRA又可显示肝内肿瘤染色、动静脉瘘形成以及肝动脉受累情况。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 mra 血管成像 增强磁共振 造影 解剖 诊断 CE 三维 染色
下载PDF
低场磁共振三维增强减影血管造影在腹部血管及与其相关疾病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生德 魏铭 +4 位作者 郑生喜 张丽萍 燕丽红 柴瑾 燕小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6-388,共3页
 目的 探讨低场3D CES MRA的方法和评价其在腹部血管及与其相关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日立AIRIS-Ⅱ comfort 0.3T MR,采用小剂量钆造影剂注射扫描预测造影剂到达靶血管的峰值时间,对 23 例腹部血管及与其相关疾病患者行3D-CE...  目的 探讨低场3D CES MRA的方法和评价其在腹部血管及与其相关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日立AIRIS-Ⅱ comfort 0.3T MR,采用小剂量钆造影剂注射扫描预测造影剂到达靶血管的峰值时间,对 23 例腹部血管及与其相关疾病患者行3D-CES MRA。结果 23例全部一次成功,图像质量均达到诊断要求。3D-CES MRA能清晰显示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解剖结构和各种病变。结论 3D-CES MRA是一种诊断腹部血管及与其相关疾病的新方法,只要技术应用得当,低场磁共振同样可以取得符合临床诊断要求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 增强 减影技术
下载PDF
动物血管狭窄模型评估中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一致性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科 孙立军 +1 位作者 宦怡 单飞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8期6092-6093,i003,共3页
目的:对比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dynamiccontrastenhancedMRangiography,3DDCEMR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在对模型动物血管狭窄评估中的一致性。方法:选用健康杂种犬6条,建立股... 目的:对比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dynamiccontrastenhancedMRangiography,3DDCEMR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在对模型动物血管狭窄评估中的一致性。方法:选用健康杂种犬6条,建立股动脉狭窄模型,制成轻度狭窄6段(狭窄程度约为26%),重度狭窄模型6段(狭窄程度约为65%)。采用3DDCEMRA和DSA分别对狭窄模型血管进行检查,在两种方法获得的图像上分别测量并计算靶血管的狭窄长度和程度,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中3DDCEMRA测得动脉狭窄模型的狭窄程度较DSA略高,且重度狭窄较轻度狭窄更为明显。但二者测得的狭窄程度(F=0.004,P>0.05)和长度(F=1.581,P>0.05)结果差异无显性意义。结论:3DDCEMRA对血管狭窄长度和程度的判定准确可靠,其结果与DSA有很好的一致性,但3DDCEMRA对狭窄程度的判定可能存在高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窄程度 mra 血管狭窄 DSA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轻度 结论 判定 准确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吻 刘建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72-275,共4页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mra 肿瘤 动脉痉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