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小针刀联合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在改善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上肢痉挛症状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80例脑梗死后遗症期上肢轻至中度痉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小针刀组...目的:研究小针刀联合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在改善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上肢痉挛症状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80例脑梗死后遗症期上肢轻至中度痉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小针刀组(n=26)、TMS组(n=27)、联合组(n=27)。所有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小针刀组进行小针刀治疗,TMS组进行经颅磁治疗,联合组进行联合治疗。治疗前后评估患者的Fugl-Meyer量表分数、临床痉挛指数分数,运动诱发电位,和静息运动阈值。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评分均提高,临床痉挛指数评分均下降(P<0.01),其中联合治疗组的FuglMeyer评分高于单一治疗组,临床痉挛指数评分低于单一治疗组(P<0.01):三组患者治疗后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均缩短,波幅增高(P<0.01),其中联合治疗组的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短于单一治疗组,波幅高于单一治疗组(P<0.01):三组患者治疗后静息运动阈值均下降(P<0.01),其中联合治疗组的静息运动阈值低于单一治疗组(P<0.01)。结论:小针刀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能有效缓解脑梗死后上肢功能痉挛患者的上肢痉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及大脑皮层兴奋性,疗效优于单一治疗方法。展开更多
背景:相比于常规重复经颅磁刺激,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因具有刺激时间短、效率高、安全性好和效果持久等优势,正受到各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热度持续上升。目的:通过对近20年国际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的可视化分...背景:相比于常规重复经颅磁刺激,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因具有刺激时间短、效率高、安全性好和效果持久等优势,正受到各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热度持续上升。目的:通过对近20年国际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的可视化分析,梳理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研究的发展脉络,总结研究现状,揭示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中2005年1月至2024年6月有关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年度发文量分析,国家、机构和作者合作共现分析,参考文献、期刊和作者共被引分析,关键词共现、聚类、时间演化和突现分析等,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1914篇文献,近20年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研究量呈总体上升趋势,预计未来将继续保持研究热度。②发文量前3位的国家为美国、中国和意大利,机构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Pascual-leone,Alvaro研究成果最多,中国长庚大学的HUANG YZ被引频次最高;《NEURON》为影响力最大的期刊。③高频关键词、高被引文献和聚类主题结果显示,近20年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对突触可塑性和神经生理活动的作用机制,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刺激不同脑区靶点的作用效果(包括运动皮质、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前扣带皮质和小脑等),以及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对神经和精神疾病的疗效探讨(包括抑郁症、帕金森病运动障碍、脑卒中后运动障碍和认知障碍,以及阿尔茨海默病记忆障碍等)。此外,综述和临床试验类文献被引频次最高,未来可重点关注。④关键词突现、文献突现和关键词时间演化分析显示,“重度抑郁症、应用指南、评定量表、疗效、障碍、难治性抑郁症、Meta分析”等不仅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也是未来的研究趋势。⑤未来,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研究应加强核心作者和机构的区域性合作,发掘其在临床难治性疾病中的应用,通过结合前沿技术和优化刺激参数,实现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应用的精准化、个性化和最优化,解决更多临床难题。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小针刀联合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在改善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上肢痉挛症状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80例脑梗死后遗症期上肢轻至中度痉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小针刀组(n=26)、TMS组(n=27)、联合组(n=27)。所有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小针刀组进行小针刀治疗,TMS组进行经颅磁治疗,联合组进行联合治疗。治疗前后评估患者的Fugl-Meyer量表分数、临床痉挛指数分数,运动诱发电位,和静息运动阈值。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评分均提高,临床痉挛指数评分均下降(P<0.01),其中联合治疗组的FuglMeyer评分高于单一治疗组,临床痉挛指数评分低于单一治疗组(P<0.01):三组患者治疗后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均缩短,波幅增高(P<0.01),其中联合治疗组的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短于单一治疗组,波幅高于单一治疗组(P<0.01):三组患者治疗后静息运动阈值均下降(P<0.01),其中联合治疗组的静息运动阈值低于单一治疗组(P<0.01)。结论:小针刀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能有效缓解脑梗死后上肢功能痉挛患者的上肢痉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及大脑皮层兴奋性,疗效优于单一治疗方法。
文摘背景:相比于常规重复经颅磁刺激,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因具有刺激时间短、效率高、安全性好和效果持久等优势,正受到各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热度持续上升。目的:通过对近20年国际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的可视化分析,梳理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研究的发展脉络,总结研究现状,揭示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中2005年1月至2024年6月有关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年度发文量分析,国家、机构和作者合作共现分析,参考文献、期刊和作者共被引分析,关键词共现、聚类、时间演化和突现分析等,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1914篇文献,近20年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研究量呈总体上升趋势,预计未来将继续保持研究热度。②发文量前3位的国家为美国、中国和意大利,机构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Pascual-leone,Alvaro研究成果最多,中国长庚大学的HUANG YZ被引频次最高;《NEURON》为影响力最大的期刊。③高频关键词、高被引文献和聚类主题结果显示,近20年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对突触可塑性和神经生理活动的作用机制,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刺激不同脑区靶点的作用效果(包括运动皮质、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前扣带皮质和小脑等),以及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对神经和精神疾病的疗效探讨(包括抑郁症、帕金森病运动障碍、脑卒中后运动障碍和认知障碍,以及阿尔茨海默病记忆障碍等)。此外,综述和临床试验类文献被引频次最高,未来可重点关注。④关键词突现、文献突现和关键词时间演化分析显示,“重度抑郁症、应用指南、评定量表、疗效、障碍、难治性抑郁症、Meta分析”等不仅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也是未来的研究趋势。⑤未来,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研究应加强核心作者和机构的区域性合作,发掘其在临床难治性疾病中的应用,通过结合前沿技术和优化刺激参数,实现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应用的精准化、个性化和最优化,解决更多临床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