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零偏磁场灵敏度
1
作者 王轲 杨雨(审核) 《导航与控制》 2005年第4期35-35,共1页
由磁场引起的陀螺仪零偏变化量与磁场强度之比,(°)/h/mT。
关键词 磁场灵敏度 零偏 磁场强度 变化量 陀螺仪
原文传递
具有高磁场灵敏度的磁性隧道结及其线性输出磁敏传感器的研究
2
《中国科技成果》 2010年第3期29-29,38,共2页
1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近年来,作为凝聚态物理领域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自旋电子学,已持续20年成为凝聚态物理的一个焦点研究方向。同时以巨磁阻GMR、隧穿磁电阻TMR为代表的自旋电子学新材料、新结构及新器件的应用,已成为纳米材... 1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近年来,作为凝聚态物理领域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自旋电子学,已持续20年成为凝聚态物理的一个焦点研究方向。同时以巨磁阻GMR、隧穿磁电阻TMR为代表的自旋电子学新材料、新结构及新器件的应用,已成为纳米材料和技术迅速转化为高科技产业的两个典型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传感器 磁性隧道结 磁场灵敏度 线性输出 自旋电子学 凝聚态物理 隧穿磁电阻 高科技产业
原文传递
巨磁阻抗传感器敏感材料的选择 被引量:10
3
作者 蒋颜玮 房建成 +1 位作者 黄学功 宋玉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共6页
利用巨磁阻抗(GMI)效应来研制传感器,敏感材料的选择非常关键,其GMI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GMI磁传感器的灵敏度水平。讨论了GMI材料的选择标准,列出了能够产生GMI效应的各种材料,并分析和评述了这些GMI材料的软磁特性、GMI效应及其在传... 利用巨磁阻抗(GMI)效应来研制传感器,敏感材料的选择非常关键,其GMI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GMI磁传感器的灵敏度水平。讨论了GMI材料的选择标准,列出了能够产生GMI效应的各种材料,并分析和评述了这些GMI材料的软磁特性、GMI效应及其在传感器上的可能应用,提供了设计高性能GMI传感器的候选材料,这些材料以及新型材料的开发为GMI传感器的研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将会促进GMI传感器的发展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磁阻抗(GMI) 敏感材料 磁传感器 GMI比率 磁场灵敏度
下载PDF
轴向磁敏法评价消偏陀螺的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登伟 舒晓武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3-815,共3页
Lyot消偏器的性能直接决定着消偏光纤陀螺的零偏精度,评价消偏器的好坏在光纤陀螺工程化中至关重要.当前保偏焊接机精度下,精确获得Lyot消偏器的45°角需要进行多次焊接,且传统的评价方法是长期测试陀螺零偏稳定性,效率很底.本文提... Lyot消偏器的性能直接决定着消偏光纤陀螺的零偏精度,评价消偏器的好坏在光纤陀螺工程化中至关重要.当前保偏焊接机精度下,精确获得Lyot消偏器的45°角需要进行多次焊接,且传统的评价方法是长期测试陀螺零偏稳定性,效率很底.本文提出通过增大垂直于光纤环面的轴向磁场,放大双消偏陀螺中的附加非互易相位差,从而短时间检测出陀螺的零偏.和传统的评价方法相比,本方法在检测Lyot消偏器45°误差方面效率提高了36倍,能评价的45°误差小于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偏陀螺 评价Lyot消偏器 轴向磁场灵敏度 附加非互易相位差 残余线双折射 扭转
下载PDF
玻璃包覆层对钴基非晶丝巨磁阻抗效应的影响
5
作者 王宪军 何璞祯 +1 位作者 王自东 刘航 《磁性材料及器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18,32,共4页
分别用机械法和HF酸化学腐蚀方法去除金属芯丝直径为13μm、总直径为47μm的钴基Co68.15Fe4.35Nb1Si11.5B15.0非晶态玻璃包覆丝的玻璃包覆层,发现HF酸腐蚀去除玻璃层比机械法处理过的非晶丝的巨磁阻抗磁场灵敏度要高,HF酸剥离的非晶裸... 分别用机械法和HF酸化学腐蚀方法去除金属芯丝直径为13μm、总直径为47μm的钴基Co68.15Fe4.35Nb1Si11.5B15.0非晶态玻璃包覆丝的玻璃包覆层,发现HF酸腐蚀去除玻璃层比机械法处理过的非晶丝的巨磁阻抗磁场灵敏度要高,HF酸剥离的非晶裸丝的巨磁阻抗最大磁场灵敏度可达ξ=105.02%/(79.6A/m)。HF酸去除玻璃包覆层的微细丝的阻抗效应要比有玻璃包覆层的丝在更低的外部磁场作用下达到巨磁阻抗比的最大值,在频率为f=4.07MHz、磁场强度为Hdc=176A/m处,非晶裸丝的磁阻抗效应达到最大值113.6%,其巨磁阻抗效应的磁场灵敏度ξ=42.9%/(79.6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基非晶微细丝 玻璃包覆层 巨磁阻抗 磁场灵敏度
下载PDF
Co_(68.25)Fe_(4.5)Si_(12.25)B_(15)非晶丝的几种典型GMI图线分析
6
作者 武继文 张义权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10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用熔融抽拉法制备了Co68.25Fe4.5Si12.25B15非晶丝材料.交变电流频率为100kHz时,分别测量了制备态、纵向张应力和纵向交流电流焦耳热处理时的巨磁阻抗(GMI)效应,发现了一些在给定条件下的新的GMI图线,并且在交流电流热处理后发现了具有... 用熔融抽拉法制备了Co68.25Fe4.5Si12.25B15非晶丝材料.交变电流频率为100kHz时,分别测量了制备态、纵向张应力和纵向交流电流焦耳热处理时的巨磁阻抗(GMI)效应,发现了一些在给定条件下的新的GMI图线,并且在交流电流热处理后发现了具有较高磁场灵敏度的GMI效应.利用GMI效应的有关理论对不同GMI图线分别进行分析,深化了对GMI效应的物理机制及产生过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丝 巨磁阻抗 图线 磁场灵敏度
下载PDF
巨磁电阻材料及其在汽车传感技术中的应用
7
作者 于广华 朱逢吾 赖武彦 《新材料产业》 2003年第8期29-31,共3页
巨磁电阻材料是20世纪90年代新开发的一种功能材料。由于它与传统的各向异性磁电阻材料相比具有很高的磁场灵敏度等优点,关于它的研发在国际上倍受重视。巨磁电阻材料过去主要用于制作计算机硬盘读头,目前正向着更广泛的应用领域扩展。... 巨磁电阻材料是20世纪90年代新开发的一种功能材料。由于它与传统的各向异性磁电阻材料相比具有很高的磁场灵敏度等优点,关于它的研发在国际上倍受重视。巨磁电阻材料过去主要用于制作计算机硬盘读头,目前正向着更广泛的应用领域扩展。巨磁电阻(GMR)传感器元件由于灵敏度高、热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点而完全可取代霍尔及磁阻(AMR)元件,从而广泛应用在信息、电机、电子电力、能源管理、汽车、磁信息读写及工业自动控制等领域。在汽车传感技术上的应用是巨磁电阻材料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磁电阻材料 汽车传感技术 应用 功能材料 磁场灵敏度 GMR
下载PDF
三维霍尔开关型传感器 被引量:4
8
作者 卢伟业 魏榕山 蔡魏威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86,共4页
霍尔传感器由于自身的高失调电压和低磁场灵敏度限制了应用,基于SMIC 180 nm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阈值可调三维霍尔开关型传感器。在霍尔传感器的信号处理电路中,使用四相旋转电流法和相关双采样保持技术对霍尔器... 霍尔传感器由于自身的高失调电压和低磁场灵敏度限制了应用,基于SMIC 180 nm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阈值可调三维霍尔开关型传感器。在霍尔传感器的信号处理电路中,使用四相旋转电流法和相关双采样保持技术对霍尔器件的失调电压进行消除;设计了一种阈值可调电路,实现多种情况的应用;通过失调消除电路的处理,降低了失调。传感器的工作电压为3.3 V,工作电流为7 mA,信号处理电路对微弱的霍尔信号实现了放大,最终输出表示开关状态的数字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尔传感器 磁场灵敏度 失调电压 旋转电流技术 阈值可调
下载PDF
井震约束的广域电磁数据反演及其在保靖页岩气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延忠 沈金松 +2 位作者 周正武 符超 路肖尧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6年第3期253-262,共10页
目的是研究一种井震约束的广域电磁数据反演方法,用以处理湖南保靖地区采集的广域电磁数据,获取地层电阻率反演结果,然后用以得到研究区的地层分布格架、断层展布特征和页岩储层的纵横向分布。文中所用的方法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用测井... 目的是研究一种井震约束的广域电磁数据反演方法,用以处理湖南保靖地区采集的广域电磁数据,获取地层电阻率反演结果,然后用以得到研究区的地层分布格架、断层展布特征和页岩储层的纵横向分布。文中所用的方法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用测井数据标定地震资料,对二维地震剖面进行处理解释,得到地震层位和断层分布;然后,用地震层位结果建立初始电阻率分布模型,用测井分层电导率作为上下界约束,对广域电磁数据进行井震约束反演,得到研究区地下地层的电阻率分布;最后,对电阻率反演结果进行综合地质解释,建立页岩气储层的纵横向分布剖面,给出页岩气富集的有利分布位置。通过与3口测井及试气结果对比,初步证实了井震约束的广域电磁数据反演方法在保靖页岩气储层评价中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震约束 广域电磁数据 磁场灵敏度计算 正则化反演 页岩气储层
下载PDF
去偏光纤陀螺轴向磁漂移补偿技术研究
10
作者 周彦汝 田慧 +2 位作者 张登伟 舒晓武 刘承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0,共5页
在垂直于光纤环面的轴向磁场作用下,去偏光纤陀螺产生的磁漂移与轴向磁场大小BA、光纤长度L、光纤环半径r、光源平均波长λ线性相关。而对于一制作完毕的去偏光纤陀螺,光纤长度L、光纤环半径r、光源平均波长λ相对固定,此时轴向磁漂移... 在垂直于光纤环面的轴向磁场作用下,去偏光纤陀螺产生的磁漂移与轴向磁场大小BA、光纤长度L、光纤环半径r、光源平均波长λ线性相关。而对于一制作完毕的去偏光纤陀螺,光纤长度L、光纤环半径r、光源平均波长λ相对固定,此时轴向磁漂移只与轴向磁场大小成线性关系。通过实时测量轴向磁场大小,根据轴向磁漂移补偿模型,实时软件补偿光纤陀螺的轴向磁场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软件补偿方法,在12 G轴向磁场下,可将去偏光纤陀螺的轴向磁场灵敏度从0.49(°)/h/G抑制到0.008(°)/h/G,磁漂移降低了2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偏光纤陀螺 轴向磁场 轴向磁漂移 轴向磁场灵敏度 实时 补偿
下载PDF
使用椭圆偏振光的无自旋交换弛豫测磁技术
11
作者 V. Shah M. V. Romalis +1 位作者 孟彬(译) 王宇虹(校) 《战术导弹控制技术》 2013年第2期58-61,共4页
典型的无自旋交换弛豫碱金属磁强计工作于高光学密度的状态下,这对简单、高效的光泵浦和检测技术提出了挑战。本文描述了一个高灵敏度的铷磁强计,该磁强计使用椭圆偏振、频率偏离共振的单束激光。激光的圆偏振分量产生了相对均匀的自... 典型的无自旋交换弛豫碱金属磁强计工作于高光学密度的状态下,这对简单、高效的光泵浦和检测技术提出了挑战。本文描述了一个高灵敏度的铷磁强计,该磁强计使用椭圆偏振、频率偏离共振的单束激光。激光的圆偏振分量产生了相对均匀的自旋极化,而线偏振分量用于测量原子产生的旋光度。采用振荡磁场调制原子的自旋方向,使得检测的信号变为高频率。采用一台光纤耦合的分布反馈激光器,在5×5×5mm的小型铷气室中我们获得的磁场灵敏度达到7fT/√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偏振光 自旋交换 弛豫 分布反馈激光器 磁技术 检测技术 磁场灵敏度 磁强计
下载PDF
大有效面积的高T_c rf SQUID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新元 谢飞翔 +6 位作者 孟树超 马平 杨涛 聂瑞娟 王守证 王福仁 戴远东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580-2583,共4页
设计和制作了一种新型结构的高TcrfSQUID探头 .在使用高温超导薄膜共面谐振器作为射频谐振回路的情况下 ,采用了大面积高温超导薄膜作磁聚焦器 .这种结构既有利于得到低的磁通白噪声 ,又可加上大面积聚焦器以增大有效面积 ,因而容易得... 设计和制作了一种新型结构的高TcrfSQUID探头 .在使用高温超导薄膜共面谐振器作为射频谐振回路的情况下 ,采用了大面积高温超导薄膜作磁聚焦器 .这种结构既有利于得到低的磁通白噪声 ,又可加上大面积聚焦器以增大有效面积 ,因而容易得到高的磁场灵敏度 .实验中在 1 5mm× 1 5mm的衬底上得到了有效面积为 1 2 7mm2 ,在磁通噪声为 2 1× 1 0 -50 Hz时 ,磁场灵敏度为 34fT 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QUID 大有效面积 高温超导薄膜共面谐振器 磁聚焦器 磁通噪声 射频谐振回路 磁场灵敏度
原文传递
利用金属掩模法制备钉扎型磁性隧道结 被引量:2
13
作者 由臣 赵燕平 +4 位作者 金恩姬 李飞飞 王天兴 曾中明 彭子龙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2741-2745,共5页
利用金属掩模法和Ir2 2 Mn78合金反铁磁钉扎层 ,制备了四种钉扎型的Py Al2 O3 Py ,Py Al2 O3 Co ,Co Al2 O3 Py和Co Al2 O3 Co磁性隧道结 ,坡莫合金的成分为Py =Ni79Fe2 1 .例如 :利用狭缝宽度为 1 0 0 μm的金属掩模 ,直接制备出室温... 利用金属掩模法和Ir2 2 Mn78合金反铁磁钉扎层 ,制备了四种钉扎型的Py Al2 O3 Py ,Py Al2 O3 Co ,Co Al2 O3 Py和Co Al2 O3 Co磁性隧道结 ,坡莫合金的成分为Py =Ni79Fe2 1 .例如 :利用狭缝宽度为 1 0 0 μm的金属掩模 ,直接制备出室温隧穿磁电阻比值为 1 7 2 %的磁性隧道结Co Al2 O3 Co,其结电阻为 76Ω ,结电阻和结面积的积矢为 76× 1 0 4 Ωμm2 ,自由层的偏转场为 1 1 1 4A m ,并且在外加磁场 0— 1 1 1 4A·m- 1 之间时室温磁电阻比值从零跳跃增加到 1 7 2 % ,磁场灵敏度达到 0 1 % (1 0 3A·m- 1 ) .钉扎型Co Al2 O3 Py的隧穿磁电阻实验曲线具有较好的方形度 .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掩模法 磁性隧道结 隧穿磁电阻 磁随机存储器 结电阻 磁场灵敏度
原文传递
Giant magnetoimpedance effect in stress-joule-heated Co-based amorphous ribbons 被引量:3
14
作者 CHEN ShuangQin MAN QiKui +1 位作者 DUN ChaoChao SHEN BaoLong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2期2372-2377,共6页
Co-based Co63Fe4B22.4Si5.6Nb5 amorphous ribbons with a width of 150 μm and a thickness of 50 μm were prepared by single-roller melt-spinning process.The giant magneto-impedance(GMI) effect of the stress-joule-heated... Co-based Co63Fe4B22.4Si5.6Nb5 amorphous ribbons with a width of 150 μm and a thickness of 50 μm were prepared by single-roller melt-spinning process.The giant magneto-impedance(GMI) effect of the stress-joule-heated ribbons under applied tensile stress ranging from 37 to 148 MPa was investigated.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ectra of GMI ratio vs.external direct current(dc) field(Hex) of the samples changes dramatically with annealing tension() and driving frequency.The single-peak(SP) GMI curve with maximum GMI ratio of 260% and magnetic field sensitivity of 52%/Oe was obtained in the sample applied tensile stress of 74 MPa at frequency of 3.6 MHz.A three-peak behaviour appeared in the samples under σ of 111 and 148 MPa.The uncommon three-peak behaviour was attributed to several factors,which effectively originated from the balance between domain-wall movement and magnetization ro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ant magnetoimpedance effect stress-joule-heated ribbon three-peak behaviour
原文传递
Sensitivity and Performance of Cavity Optomechanical Field Sensors 被引量:2
15
作者 Stefan FORSTNER Joachim KNITTEL Eoin SHERIDAN Jon D. SWAIM Halina RUBINSZTEIN-DUNLOP Warwick P. BOWEN 《Photonic Sensors》 SCIE EI CAS 2012年第3期259-270,共12页
This article describes in detail a technique for model!ng cavity optomechanical field sensors. A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 induces a spatially varying stress across the sensor, which then induces a force on mechanica... This article describes in detail a technique for model!ng cavity optomechanical field sensors. A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 induces a spatially varying stress across the sensor, which then induces a force on mechanical eigenmodes of the system. The force on each oscillator can then be determined from an overlap integral between magnetostrictive stress and the corresponding eigenmode, with the optomechanical coupling strength determining the ultimate resolution with which this force can be detected. Furthermore, an optomechanical magnetic field sensor is compared to other magnetic field sensors in terms of sensitivity and potential for miniaturization. It is shown that an optomechanical sensor can potentially outperform state-of-the-art magnetometers of similar size, in particular other sensors based on a magnetostrictive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vity optomechanics magnetic field sensors MAGNETOSTRICTION integrated microcav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