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浙江部分红壤的灼烧磁性增强特征(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董瑞斌 俞劲炎 +2 位作者 俞立中 卢升高 张卫国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72-578,共7页
为了探明红壤的灼烧磁性增强特征,测定了五种红壤在不同温度下灼烧后样品的磁化率,依频磁化率,软剩磁,硬剩磁,饱和等温剩磁和非滞后剩磁.结果表明:红壤灼烧至350℃开始产生磁性增强,在650~750℃和950℃出现磁化率... 为了探明红壤的灼烧磁性增强特征,测定了五种红壤在不同温度下灼烧后样品的磁化率,依频磁化率,软剩磁,硬剩磁,饱和等温剩磁和非滞后剩磁.结果表明:红壤灼烧至350℃开始产生磁性增强,在650~750℃和950℃出现磁化率峰值.五种供试土壤的磁性增强强度在3.49~42.75之间.红壤灼烧磁性增强主要由于非铁磁性的无定形氧化铁转化为铁磁性的氧化铁所致.大约在350~650℃灼烧产生“软”多畴和超顺磁的磁铁矿/磁赤铁矿.所生成的“软”多畴和超顺磁磁铁矿/磁赤铁矿颗粒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转变为FV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灼烧 磁性增强 磁性矿物 磁性颗粒度
下载PDF
中国黄土沉积物的磁性增强机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新文 强小科 +2 位作者 符超峰 赵辉 陈艇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359-365,共7页
中国黄土沉积物很好地记录了第四纪以来丰富的地磁场和古气候信息,岩石磁学、环境磁学在第四纪古环境研究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通过回顾近年来中国黄土沉积物研究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总结黄土沉积物磁性增强的主导机制,并提出黄土研... 中国黄土沉积物很好地记录了第四纪以来丰富的地磁场和古气候信息,岩石磁学、环境磁学在第四纪古环境研究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通过回顾近年来中国黄土沉积物研究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总结黄土沉积物磁性增强的主导机制,并提出黄土研究中今后应注意的问题,如成土作用、埋藏、浅育化作用等对剩磁记录的影响和磁学信息的分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黄土沉积物 磁性增强机制 成土作用
下载PDF
大鼠肝脏磁共振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剂量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莉 田建民 +4 位作者 陆建平 刘崎 曾浩 陈爱华 陶文照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3-345,共3页
目的 :研究正常大鼠肝脏磁共振的超顺磁性氧化铁 (SPIO)剂量梯度 -肝脏信号曲线 ,寻找合适的增强剂量。方法 :72只正常 SD大鼠随机分成 18个样本组 ,每组 4只。平扫后分别以 0、2、5、8、10、12、15、2 0、30、40、5 0、6 0、70、80、1... 目的 :研究正常大鼠肝脏磁共振的超顺磁性氧化铁 (SPIO)剂量梯度 -肝脏信号曲线 ,寻找合适的增强剂量。方法 :72只正常 SD大鼠随机分成 18个样本组 ,每组 4只。平扫后分别以 0、2、5、8、10、12、15、2 0、30、40、5 0、6 0、70、80、10 0、140、2 10、2 80μm ol/kg SPIO剂量行增强扫描 ,作剂量梯度 -肝脏信号曲线。结果 :(1)随着 SPIO剂量的增加 ,T1 及 T2 加权像肝脏的信号值均呈单向下降 ;(2 ) T2 加权像对小剂量 SPIO更为敏感 ,T1 加权像的 5 0 %有效剂量 (ED5 0 )为 8μmol/kg,而 T2 加权像的ED5 0 为 5μmol/kg;(3)在 15μm ol/kg剂量以上 ,T1 加权像信号值下降比例更大 ,其强化效果类似 T2 加权像 ,且图像更细腻 ;(4 ) T1 加权像在 40 μmol/kg剂量时肝脏信号接近周围噪声水平 ,而 T2 加权像在 15 μmol/kg剂量时肝脏信号即接近周围噪声水平。 结论 :重点观察 T1 加权序列及 T2 加权序列的 SPIO最佳剂量分别为 2 0 μmol/kg和 10 μmol/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磁共振成像 造影剂 磁性氯化铁增强剂量 肝癌
下载PDF
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莉 陆建平 +2 位作者 王飞 刘崎 田建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2-435,共4页
目的 评价超顺磁性氧化铁 (SPIO)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FNH)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7例 7个肝脏FNH的平扫、动态增强及SPIO增强MRI资料。结果 病灶在T1 WI上呈相对低至等信号 ,T2 WI上呈等至相对高信号 ,6个病灶可见中... 目的 评价超顺磁性氧化铁 (SPIO)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FNH)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7例 7个肝脏FNH的平扫、动态增强及SPIO增强MRI资料。结果 病灶在T1 WI上呈相对低至等信号 ,T2 WI上呈等至相对高信号 ,6个病灶可见中心瘢痕。动态增强扫描 6个病灶以快进慢出方式强化。SPIO增强扫描 6个病灶实质部分信号明显降低 ,5个中心瘢痕显示更清晰。结论 SPIO增强扫描进一步从组织成分方面为FNH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磁性括约肌增强器治疗胃食管反流的中国经验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志刚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8期704-706,共3页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液或十二指肠液反流进入食管甚至口腔,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类疾病。GERD患病率在不同国家、地区会有差别,在西方国家GERD患病率相对较高,以每周至少发生一次...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液或十二指肠液反流进入食管甚至口腔,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类疾病。GERD患病率在不同国家、地区会有差别,在西方国家GERD患病率相对较高,以每周至少发生一次烧心或反流为诊断标准,西欧和北美的患病率为10%~20%^([1])。我国典型症状GERD的患病率为2.5%~7.8%^([2]),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同时进行的人群调查结果显示GERD的患病率为5.77%^([3])。随着老龄化和肥胖人群增多,GERD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GERD的治疗必然是未来医疗服务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磁性括约肌增强 治疗
下载PDF
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增强核磁共振结合CT淋巴造影技术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及性质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孙矗 沈赞 《癌症进展》 2015年第1期50-54,共5页
前哨淋巴结的定位及性质评估对乳腺癌患者诊疗流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有创性的传统活检法(腋窝淋巴结切除术及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有诸多并发症,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以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增强核磁共振、CT淋巴造影为代表的新兴的影... 前哨淋巴结的定位及性质评估对乳腺癌患者诊疗流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有创性的传统活检法(腋窝淋巴结切除术及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有诸多并发症,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以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增强核磁共振、CT淋巴造影为代表的新兴的影像学技术在前哨淋巴结定位及性质评估方面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技术层面上为实现前哨淋巴结的无创性定位及评估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增强核磁共振 CT淋巴造影术
下载PDF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MRI诊断腹盆部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Meta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许露露 舒健 +2 位作者 何国云 胡艳 蔡渝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4-259,共6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观察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增强MRI诊断腹盆部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维普及CNKI数据库,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四格表数据。采用Meta Disc 1.4及... 目的采用Meta分析观察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增强MRI诊断腹盆部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维普及CNKI数据库,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四格表数据。采用Meta Disc 1.4及STATA 11.0软件检验异质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选择相应效应模型,合并其效应量(敏感度、特异度),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纳入20篇英文文献,1 211例患者,3 583个淋巴结。USPIO增强MRI诊断腹盆部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汇总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9[95%CI(0.86,0.91)]、0.96[95%CI(0.95,0.96)],AUC为0.98。回归分析显示异质性可能来源于肿瘤部位;亚组分析显示USPIO增强MRI诊断腹腔肿瘤淋巴结转移敏感度更高。结论 USPIO增强MRI对腹盆部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有较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 肿瘤淋巴结转移 META分析 MRI诊断 腹盆部 恶性 超微 COCHRANE
下载PDF
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MRI对肝脏转移瘤与非实性良性肿瘤的鉴别意义
8
作者 王颖杰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2004年第8期638-639,共2页
关键词 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MRI 肝脏转移瘤 良性肿瘤 病理学 放射学
下载PDF
采用Levovist增强的血管后相超声对肝硬化结节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与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的磁共振成像的对比研究
9
作者 Inoue T. Kudo M. +2 位作者 Watai R. 郝筱倩(译) 陈云茹(校)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6年第6期46-47,共2页
Background: We investigated the diagnostic utility of post-vascular phas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US) and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SPIO)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s compared to the hist... Background: We investigated the diagnostic utility of post-vascular phas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US) and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SPIO)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s compared to the histological diagnosis of differential grade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 (HCCs). Methods: Forty-nine patients with histologically characterized liver nodules (well-differentiated HCC, n = 20; moderately differentiated HCC, n = 19; poorly differentiated HCC, n = 1; dysplastic nodule, n = 9) received contrast-enhanced US and SPIO-MRI. Subsequently, we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images of the nodules and their histological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grades. Results: The ratio of the echogenicity of the tumorous area to that of the nontumorous area with post-vascular phase contrast-enhanced US (post-vascular phase ratio) decreased as nodules became less differentiated (P < 0.05; Kruskal-Wallis test). The ratio of the intensity of the nontumorous area to that of the tumorous area on SPIO-enhanced MR images (SPIO intensity index) also decreased as nodules became less differentiated (P < 0.01). The post-vascular phase ratio correlated with the SPIO intensity index for HCCs and dysplastic nodules (r = 0.76). The conformity of the result from the post-vascular phase contrast-enhanced US and SPIO-MRI was 96%. Conclusions: Contrast-enhanced US is a valuable method for predicting the histological grade of HCCs in cirrhotic patients, and may be a good alternative to SPIO-enhanced 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 结节性病变 磁共振成像 肝硬化患者 鉴别诊断 血管 超声 SPIO增强 组织学诊断
下载PDF
磁性括约肌增强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19例初步临床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益峰 姜皓耀 +9 位作者 顾海勇 何毅 杨煜 张晓彬 杨洋 华荣 郭旭峰 叶波 茅腾 李志刚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91-696,共6页
目的探讨国产磁性括约肌增强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按照上海市胸科医院-胜杰康公司磁性括约肌增强器(SS-MSA)临床试验的纳入排除标准,于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前瞻性入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胸外科19例GER... 目的探讨国产磁性括约肌增强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按照上海市胸科医院-胜杰康公司磁性括约肌增强器(SS-MSA)临床试验的纳入排除标准,于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前瞻性入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胸外科19例GERD患者,在腹腔镜下完成SS-MSA植入术。男性14例,女性5例;年龄(32.2±7.3)岁(范围:22~50岁),身高(170.7±6.2)cm(范围:160~179 cm),体重(65.2±10.3)kg(范围:47.5~90.0 kg)。术后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为24 h酸暴露总时间和反流总次数;次要疗效指标为受试者每天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平均剂量,以及手术前后GERD-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表(GERD-Q)的各项评分。患者接受外科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患者GERD病史时间为19(54)个月[M(QR)]。手术时间为63(22)min,住院时间为3(2)d。未发生明显手术并发症。术后发生轻-中度吞咽困难14例,1~3个月逐步缓解;腹泻1例。1例患者术后1个月因严重吞咽困难接受磁环取出术,无腐蚀、穿孔、移位等。5例患者术后1年GERD-Q评分[11.0(4.5)分比6(1.0)分,t=4.274,P=0.013]、24 h酸暴露总时间[6.2(4.8)%比0.1(0.9)%,t=5.814,P=0.004]、DeMeester评分[23.72(16.20)分比0.96(3.10)分,t=6.678,P=0.003]均较术前明显下降。质子泵抑制剂复用率术后1、3、6、12个月时分别为6/18、5/15、3/10、1/5。结论SS-MSA植入术安全简单,住院时间短,围手术期并发症较少,1年随访结果满意,可以作为治疗GERD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胸外科手术 磁性括约肌增强 食管括约肌 下段
原文传递
MR脑灌注成像原理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付玏 李克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磁共振脑灌注成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MR脑功能成像技术。而且随着MR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多广泛。本文旨在从磁共振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分类及其优缺点等方面进行讨论,进一步阐述其在临床各种脑疾病的诊断、... 磁共振脑灌注成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MR脑功能成像技术。而且随着MR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多广泛。本文旨在从磁共振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分类及其优缺点等方面进行讨论,进一步阐述其在临床各种脑疾病的诊断、分级、治疗效果评价及预后等临床应用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脑灌注 磁性对比剂动态增强 动脉自旋标记 脑疾病
下载PDF
磁性括约肌增强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志刚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83-686,共4页
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是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的重要病理学基础。磁性括约肌增强器固定在食管外的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区,静息状态下磁珠间吸引力可协助关闭食管下括约肌,起到抗反流作用。国外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结果均验证了磁性括约肌增强器... 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是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的重要病理学基础。磁性括约肌增强器固定在食管外的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区,静息状态下磁珠间吸引力可协助关闭食管下括约肌,起到抗反流作用。国外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结果均验证了磁性括约肌增强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磁性括约肌增强器用于治疗难治性或合并巨大食管裂孔疝的胃食管反流病,也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与胃底折叠术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两者临床疗效无差异,磁性括约肌增强器术后保留打嗝、呕吐等功能,且操作简便,不改变消化道生理结构。磁性括约肌增强器远期效果不断提升,并发症发生率逐渐降低,已在国内初步开展,有望成为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的重要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胸外科手术 磁性括约肌增强 食管括约肌 下段
原文传递
磁性括约肌增强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术后不良反应与处理策略
13
作者 孙益峰 姜皓耀 +4 位作者 顾海勇 杨洋 何毅 李斌 李志刚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22年第3期173-180,共8页
目的拟探讨国产磁性括约肌增强器(MSA)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不良反应与处理策略。方法按照上海市胸科医院-胜杰康公司磁性括约肌增强器(SS-MSA)临床试验的入排标准,2018年8月至2021年10月共纳入43例GERD患者接受MSA治疗,在腹腔镜下... 目的拟探讨国产磁性括约肌增强器(MSA)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不良反应与处理策略。方法按照上海市胸科医院-胜杰康公司磁性括约肌增强器(SS-MSA)临床试验的入排标准,2018年8月至2021年10月共纳入43例GERD患者接受MSA治疗,在腹腔镜下完成SS-MSA植入手术。术后主要疗效评价指标包括24 h酸暴露总时间、受试者服用PPI药物情况及GERD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GERD-Q)。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本试验已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ChiCTRONC-16009512)。结果43例接受MSA治疗患者中,23例完成1年的随访,24 h酸暴露总时间术前9%(6.2%~13.4%),术后0.4%(0.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GERD-HRQL评分为11(8~14),术后1年为6(6~11),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受试者术前全部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药物,术后持续性服用PPI药物患者为5例(21.7%,5/23)、入组患者可正常嗳气、打嗝。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吞咽困难,发生率为86%(37/43),其中95%(35/37例)为轻中度,均在术后1~3个月缓解。2例患者术后1个月左右出现严重吞咽困难,术中分别植入13、14号MSA,均将装置取出。其余腹泻、腹痛、便秘、恶心等并发症,除1例腹泻患者住院治疗外,其余均对症治疗。术后仍有反酸症状持续者27例,短期缓解者13例,存在症状超过3个月的13例,以轻中度为主。1例因反流严重取出装置。1例因胸痛取出装置。结论SS-MSA手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吞咽困难,短期内大多数均能缓解。选择好适当型号的MSA装置,良好的术前宣教、术后饮食指导将保证该术式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磁性括约肌增强 外科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磁性括约肌增强装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鹏 熊楷 王昊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20年第2期110-115,共6页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类疾病。据报道,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磁性括约肌增强装置是抗反流手术的一种创新替代方法。尽管已在实践中使用,但对其评估方式知之甚少。本文于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类疾病。据报道,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磁性括约肌增强装置是抗反流手术的一种创新替代方法。尽管已在实践中使用,但对其评估方式知之甚少。本文于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出自2001年1月至2020年2月相关研究共51篇,并从机制、手术技术、效果评估、术后并发症及经济效益方面做出归纳总结。旨在系统性地总结和评估磁性括约肌增强装置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括约肌增强装置 胃食管反流病 抗反流
原文传递
Nd_(28)Fe_(66)B_6/Fe_(50)Co_(50)双层纳米复合膜的结构和磁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敖琪 张瓦利 +1 位作者 张熠 吴建生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889-4893,共5页
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Nd28Fe66B6/Fe50Co50双层纳米复合磁性薄膜,研究了其结构和磁性.经873K退火处理15min后,利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薄膜晶体结构,采用俄歇电子能谱仪估算薄膜厚度和超导量子干涉仪测量其磁性.磁性测量表明,1)该系列薄膜... 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Nd28Fe66B6/Fe50Co50双层纳米复合磁性薄膜,研究了其结构和磁性.经873K退火处理15min后,利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薄膜晶体结构,采用俄歇电子能谱仪估算薄膜厚度和超导量子干涉仪测量其磁性.磁性测量表明,1)该系列薄膜具有垂直于膜面的磁各向异性.从起始磁化曲线和小回线的形状特征可知,矫顽力机制主要是由畴壁钉扎控制.2)对于固定厚度(10nm)层的硬磁相Nd-Fe-B和不同厚度(dFeCo=1—100nm)层软磁相FeCo双层纳米复合膜,剩磁随软磁相FeCo厚度的增加快速增加,而矫顽力则减少.当dFeCo=5nm时,最大磁能积达到160×103A/m.磁滞回线的单一硬磁相特征说明,硬磁相Nd-Fe-B层和软磁相FeCo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两相很好地耦合在一起.剩磁和磁能积的提高是由于两相磁性交换耦合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Fe-B/FeCo双层纳米复合膜 交换耦合 磁性增强 纳米复合膜 磁性薄膜 晶体结构 ND-FE-B 超导量子干涉仪 俄歇电子能谱仪 矫顽力机制
原文传递
伊朗西部Shooshtar黄土岩石磁学特征及增强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连悦辰 刘秀铭 +2 位作者 何玲珊 周声芳 綦昕瑶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2-287,共16页
黄土由风积形成,黄土堆积的地层不仅记录了古气候冷暖变化,地表分布的黄土区常常是旱作农业高度发展地区,并可能发展为古文明起源地,如中国黄河流域。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古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伊朗西部地区是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 黄土由风积形成,黄土堆积的地层不仅记录了古气候冷暖变化,地表分布的黄土区常常是旱作农业高度发展地区,并可能发展为古文明起源地,如中国黄河流域。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古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伊朗西部地区是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丝绸之路重要的途径地;位于两河下游的波斯湾入海口附近,分布着大面积尚未被认识的风成黄土。文章通过对伊朗西部胡齐斯坦省Shooshtar(SH)地区所采集的疑似风成沉积物样品进行系统的环境磁学、粒度、稀土元素,以及漫反射光谱测量,探究该剖面的磁学性质及其磁性增强机制,以发掘其蕴含的环境信息。结果表明:SH剖面具有风成黄土粒度分布特征和风积物稀土元素分布特征;磁性矿物以软磁性矿物磁铁矿和磁赤铁矿为主,并含少量硬磁性矿物针铁矿和赤铁矿,磁性颗粒以粗SSD颗粒为特征。该剖面磁性的增强受微弱的成壤作用和外源输入的磁性矿物共同影响,而外源输入的磁性矿物贡献更显著,SH剖面与东北部黄土-古土壤磁化率增强机制相似,但又存在区别,主要源于外源输入磁性矿物的差异和区域降水差异所导致的成壤强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朗黄土 磁性增强机制 两河流域 磁化率 古巴比伦
原文传递
北京北安河地表沉积物的岩石磁学特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红强 张世红 李海燕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589-1597,共9页
地表沉积物的磁性能够记录自然环境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北京北安河地表沉积物的类型为全新世洪积、湖积粉砂和黏土.岩石磁学研究表明这些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以磁铁矿、赤铁矿和磁黄铁矿为主.该剖面磁参数变化特征和已报道的... 地表沉积物的磁性能够记录自然环境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北京北安河地表沉积物的类型为全新世洪积、湖积粉砂和黏土.岩石磁学研究表明这些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以磁铁矿、赤铁矿和磁黄铁矿为主.该剖面磁参数变化特征和已报道的北京其他区域的典型污染剖面显著不同,例如,磁化率和饱和等温剩磁随剖面深度增大而逐渐减小,表明研究剖面的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的浓度从地表向深处逐渐降低.ARM/SIRM等指示磁性矿物粒度的磁参数的值从上往下逐渐增大,表明磁颗粒粒度向下逐渐变细.磁黄铁矿从22cm深度处往下突然出现,指示了沉积剖面中存在氧化-还原界面.因此,北安河地区地表沉积物的磁性变化受控于还原成岩作用和成壤作用两种地质过程.这为在北京地区利用磁性来调查污染状况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基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磁学 还原成岩作用 成壤作用 地表磁性增强 北京
原文传递
Ba,Ti双位共掺杂BiFeO_3多铁功能陶瓷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炎 朱永丹 +1 位作者 胡诚 李美亚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1-337,共7页
采用快速液相烧结法制备出多铁BiFeO_3(BFO),Bi_1-xBa_xFe_(0.950)Ti_(0.050)O_3(x=0.100,0.150,0.200,0.300,0.350) 和Bi_(0.800)Ba_(0.200)Fe_(1-y)Ti_yO_3(y=0.025,0.050,0.075,0.100)陶瓷.研究了不同Ba,Ti掺杂含量对BFO陶瓷微观结... 采用快速液相烧结法制备出多铁BiFeO_3(BFO),Bi_1-xBa_xFe_(0.950)Ti_(0.050)O_3(x=0.100,0.150,0.200,0.300,0.350) 和Bi_(0.800)Ba_(0.200)Fe_(1-y)Ti_yO_3(y=0.025,0.050,0.075,0.100)陶瓷.研究了不同Ba,Ti掺杂含量对BFO陶瓷微观结构、表面形貌、介电性能以及磁性的影响.XRD测试表明制得的陶瓷样品为菱形钙钛矿结构,属于R3c空间群,Ba,Ti掺杂含量较高时会引起结构发生畸变.陶瓷的漏电流密度随Ba掺杂含量的升高而增大,却随Ti掺杂含量的升高而减小.磁性测试表明,Ba,Ti双位共掺杂BFO陶瓷具有饱和的磁滞回线,其剩余磁化强度随Ba掺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随Ti掺杂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在x=0.350时陶瓷样品的最大剩余磁化强度达到0.29em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铁BiFeO3陶瓷 Ba和Ti双位共掺杂 磁性增强 快速液相烧结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