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性树脂基磁性碳球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
作者 杜雪岩 路翠萍 +2 位作者 马应霞 王茹娟 陈颖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11,共3页
以磁性PS-DCDA树脂为前驱体,通过KOH活化法以不同KOH、磁性碳球质量比制备了磁性树脂基的磁性碳球,然后用其对水溶液中的Hg2+进行吸附,根据吸附量优化活化比,最后用SEM、FTIR、XRD、VSM和BET对吸附效果最好的磁性碳球样品进行了表征。... 以磁性PS-DCDA树脂为前驱体,通过KOH活化法以不同KOH、磁性碳球质量比制备了磁性树脂基的磁性碳球,然后用其对水溶液中的Hg2+进行吸附,根据吸附量优化活化比,最后用SEM、FTIR、XRD、VSM和BET对吸附效果最好的磁性碳球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KOH对磁性碳球进行活化,当KOH、磁性碳球的质量比为1∶1时,制得的磁性碳球对Hg2+的吸附效果最好。碳化后碳球样品表面存在大量的孔洞,比表面积达到了254m2/g,磁饱和强度达到1.82emu/g,在外加磁场下磁性碳球能快速地和液相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PS-DCDA树脂 氢氧化钾活化 磁性碳球 HG^2+
下载PDF
磁性碳球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海星 杜泽峰 +3 位作者 邱丽 李万捷 郭兴梅 刘旭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0-105,共6页
以葡萄糖、葡萄糖酸亚铁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原料,采用水热法结合退火处理制得磁性碳球。重点考察了水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参数对样品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 以葡萄糖、葡萄糖酸亚铁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原料,采用水热法结合退火处理制得磁性碳球。重点考察了水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参数对样品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和振动磁强计等对所制备的磁性碳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葡萄糖溶液浓度0.1mol/L、葡萄糖酸亚铁质量浓度1.667g/L、CTAB质量浓度6.667g/L、温度170℃、时间12h时,得到了粒径尺寸均一、表面光滑、形貌规整、分散性良好并且具有一定铁磁性的碳球,其平均粒径约为600nm。此外,分析了磁性碳球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磁性碳球 制备条件 官能团
下载PDF
碳包覆中空磁性微球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水中甲氧苄啶
3
作者 孙彬 徐佳敏 +1 位作者 高仕谦 张占恩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34-2844,共11页
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制备碳包覆铁酸锰中空磁性微球(CHM-MnFe_(2)O_(4)),通过SEM、TEM、XRD、VSM、FTIR、BET/BJH、XPS方法对其表观形貌进行分析,并将其应用于活化过硫酸盐(PMS)降解水中的甲氧苄啶(TMP),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TMP的降解效率... 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制备碳包覆铁酸锰中空磁性微球(CHM-MnFe_(2)O_(4)),通过SEM、TEM、XRD、VSM、FTIR、BET/BJH、XPS方法对其表观形貌进行分析,并将其应用于活化过硫酸盐(PMS)降解水中的甲氧苄啶(TMP),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TMP的降解效率进行评估.经条件优化得出,在pH=7.0、PMS浓度为1.0 mmol·L^(−1)的条件下,投加0.10 g·L^(−1)的CHM-MnFe_(2)O_(4)纳米材料可在60 min内完全降解10.0 mg·L^(−1)的TMP.考察了无机阴离子和腐殖酸对TMP降解过程的影响:Cl−对TMP的降解具有双重作用,低浓度抑制高浓度促进;HCO_(3)−、HPO_(4)^(2−)和腐殖酸(HA)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通过自由基猝灭实验发现降解体系受到自由基·OH、SO_(4)^(−)·和非自由基1O_(2)的影响.循环实验和金属溶出实验证明CHM-MnFe_(2)O_(4)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利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覆中空磁性 甲氧苄啶 过硫酸盐 降解.
下载PDF
磁性碳纳米球破乳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哲 张临 +3 位作者 刘超 魏立新 贾新磊 耿孝恒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6-149,共4页
为提供绿色、可重复利用的破乳剂,降低破乳剂对环境的副作用,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制备磁性碳纳米球,对其进行破乳测试及回收性能研究,并通过XRD、FT-IR和SEM等对其形貌、结构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磁性碳纳米球颗粒均匀、分散性良好,Fe_(3)... 为提供绿色、可重复利用的破乳剂,降低破乳剂对环境的副作用,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制备磁性碳纳米球,对其进行破乳测试及回收性能研究,并通过XRD、FT-IR和SEM等对其形貌、结构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磁性碳纳米球颗粒均匀、分散性良好,Fe_(3)O_(4)与碳纳米球复合成功。破乳实验结果表明,当破乳温度为65℃、破乳剂质量分数为600μg/g、沉降时间为90 min时,破乳效果较好,在此条件下破乳效率可达93.31%。在8次循环回收实验中,前4次的破乳效率稳定在90%以上,证明破乳剂有良好的磁性和回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 Fe_(3)O_(4)破乳 回收 破乳机理
下载PDF
磁性甲壳素多孔碳球的制备及对姜黄素的吸附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帅 陈慧洁 +3 位作者 李文婷 李中天 卢言辉 彭海龙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22年第2期110-117,199,共9页
以天然产物甲壳素为材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磁性甲壳素多孔碳球,通过物理吸附方法负载姜黄素。利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等技术对磁性甲壳素多孔碳球理化性能进行详细研究,考察磁性甲壳素多孔碳球对姜黄素吸附性能和吸附机制。结果表明... 以天然产物甲壳素为材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磁性甲壳素多孔碳球,通过物理吸附方法负载姜黄素。利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等技术对磁性甲壳素多孔碳球理化性能进行详细研究,考察磁性甲壳素多孔碳球对姜黄素吸附性能和吸附机制。结果表明磁性甲壳素多孔碳球由碳纳米纤维束组成,具有多孔结构,比表面积大和磁响应等优点。在35℃时磁性甲壳素多孔碳球(10 mg)对姜黄素(50 mg·L-1)最大吸附量达到132.77 mg·g-1,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素 磁性多孔 姜黄素 吸附
下载PDF
磁性碳微球负载SO_4^(2-)/TiO_2固体酸的制备及催化酯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汤晓君 《高师理科学刊》 2016年第5期32-35,共4页
以阳离子交换树脂和硫酸镍为原料,经离子交换和碳化制得催化剂载体——磁性碳微球.又以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介孔SO_4^(2-)/TiO_2固体超强酸,并将其负载到磁性碳微球上,制得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技术考察了... 以阳离子交换树脂和硫酸镍为原料,经离子交换和碳化制得催化剂载体——磁性碳微球.又以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介孔SO_4^(2-)/TiO_2固体超强酸,并将其负载到磁性碳微球上,制得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技术考察了催化剂的结构特征和表面酸性,并以乙酸丁酯为探针考查了催化剂的催化酯化性能.结果表明,磁性碳球负载SO_4^(2-)/TiO_2固体酸催化剂,保持了完好的锐钛矿晶型、较强的酸性和热稳定性;当焙烧温度为550℃时,硫酸浸渍液浓度为1.0 mol/L时,乙酸的转化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钛酸丁酯 介孔固体超强酸 催化酯化 乙酸丁酯
下载PDF
高吸附性能介孔磁性复合碳球的制备 被引量:5
7
作者 韩金玲 陈葵 +3 位作者 武斌 纪利俊 吴艳阳 朱家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9-695,709,共8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前驱体,间苯二酚-甲醛树脂(RF)为碳源,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辅助作用下,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介孔磁性复合碳球Fe3O4@C-M。考察了醇水比〔V(乙醇)∶V(水)〕、表面活性剂用量、TEOS用量和水...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前驱体,间苯二酚-甲醛树脂(RF)为碳源,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辅助作用下,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介孔磁性复合碳球Fe3O4@C-M。考察了醇水比〔V(乙醇)∶V(水)〕、表面活性剂用量、TEOS用量和水热温度(HT)对碳球的形貌、粒径和表面孔结构的影响。在84 mL乙醇/水混合液〔V(乙醇)∶V(水)=3∶4〕、CTAB 0.6 g、TEOS 4 mL、水热温度100℃下制备得到Fe3O4@C-M,采用TEM、XRD、XPS、BET、TGA、VSM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3O4@C-M的比表面积为553m^2/g,较不引入硅前驱体时制备的磁性复合碳球Fe3O4@C-0增大1.7倍,介孔孔容占比由18%增大到83%。考察Fe3O4@C-M对红霉素的吸附性能,饱和吸附量为255 mg/g;用乙酸正丁酯对吸附后材料进行再生,5次循环再生后吸附量维持在初始吸附量的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复合 硅前驱体 介孔 吸附 红霉素 功能材料
下载PDF
HPLC法测定5-氟尿嘧啶磁性碳微球的药物含量及包封率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文秀 纪宏宇 +2 位作者 唐景玲 刘红梅 吴琳华 《中国药师》 CAS 2011年第12期1759-1761,共3页
目的:建立磁性碳微球中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含量及包封率的HPLC测定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TM)ODS-C_(18)柱(20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10:9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 目的:建立磁性碳微球中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含量及包封率的HPLC测定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TM)ODS-C_(18)柱(20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10:9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为30℃,采用磁性分离法分离微球和游离药物,测定并计算药物含量和包封率。结果:5-Fu在1.0~30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方法回收率为99.52%~100.12%,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0%,制备的微球平均包封率为(66.62±1.18)%,平均载药量为(221.69±3.99)μg·mg^(-1)。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5-Fu磁性碳微球的含量及包封率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5-氟尿嘧啶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 包封率
下载PDF
离子印迹磁性碳纳米球基电化学传感器用于铜(II)的选择性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瑞珍 秦蕾 +5 位作者 符冬菊 王美玲 宋兴福 白永辉 刘伟峰 刘旭光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92-1103,共12页
本文报道一种基于Cu(II)离子印迹聚合物为识别元件的电化学传感器。通过耦合表面离子印迹和电化学沉积的制备方法,制备了由磁性碳纳米球组成的离子印迹聚合物电极。所组装的传感器表现出对Cu(II)检测的特异识别性和高灵敏特性。通过场... 本文报道一种基于Cu(II)离子印迹聚合物为识别元件的电化学传感器。通过耦合表面离子印迹和电化学沉积的制备方法,制备了由磁性碳纳米球组成的离子印迹聚合物电极。所组装的传感器表现出对Cu(II)检测的特异识别性和高灵敏特性。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印迹聚合物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其官能团和化学结构进行表征。传感器电化学性能表明,与非印迹电极和裸电极相比,印迹电极对Cu(II)具有更强的选择性和更高的灵敏度。传感器对浓度为10^(-6)至10^(-10) mol L^(-1)的Cu(II)表现出良好的线性相应电流,其检测限提升至5.138×10^(-16) mol L^(-1)(S/N=3)。此外,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重现性和稳定性,为金属离子的检测提供了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印迹聚合物 电化学传感器 铜离子 磁性纳米 选择性和灵敏性
下载PDF
以橡子为碳源制备的空心磁性碳纳米球及其吸附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群 武世奎 李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33-1240,共8页
以橡子为碳源,通过高温煅烧法制备了粒径均匀的磁性空心碳纳米球(MHCNS)。经过HCl浸泡处理可得MHCNS-1,再经HNO3和NH3·H2O处理得MHCNS-2。MHCNS-2粒径均匀,直径为20~40 nm,球壁厚度为3~5 nm。MHCNS-2的尺寸可通过改变镍离子与氢氧... 以橡子为碳源,通过高温煅烧法制备了粒径均匀的磁性空心碳纳米球(MHCNS)。经过HCl浸泡处理可得MHCNS-1,再经HNO3和NH3·H2O处理得MHCNS-2。MHCNS-2粒径均匀,直径为20~40 nm,球壁厚度为3~5 nm。MHCNS-2的尺寸可通过改变镍离子与氢氧化钾的添加量和比例进行调控。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振动样品磁强计等方法对制备的产物进行了表征,进而分析了其生长机制。MHCNS-2对于有机染料亚甲基蓝(MB)的吸附性能的实验结果表明,MHCNS-2具有强吸附性能,当MB溶液浓度为100 mg·L^-1时,吸附量可以达到185 mg·g^-1。MHCNS对布洛芬的载药释药实验结果表明,MHCNS-2载药率可达44%,释药率达70%,有着良好的载药与释药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空心纳米(MHCNS) 橡子 吸附 染料 载药微 释药性能
下载PDF
磁性介孔碳微球的制备及其对红霉素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圣吉 陈葵 +1 位作者 朱家文 韩金玲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1-186,共6页
构建了一种在磁性纳米颗粒表面包覆介孔碳层的制备方法。探究了2种硅前驱体四乙氧基硅烷(TEOS)和四丙氧基硅烷(TPOS)造孔剂对碳层表面孔结构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在碳微球制备过程中硅前驱体引入方式对碳层孔结构形成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 构建了一种在磁性纳米颗粒表面包覆介孔碳层的制备方法。探究了2种硅前驱体四乙氧基硅烷(TEOS)和四丙氧基硅烷(TPOS)造孔剂对碳层表面孔结构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在碳微球制备过程中硅前驱体引入方式对碳层孔结构形成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全孔分析等手段对材料的组成、形貌、比表面和孔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TEOS和TPOS造孔剂,碳微球的比表面积较硅前驱体引入前有显著提高,在选定实验条件下比表面积可提高1. 5倍;同时丰富了介孔结构,介孔孔容占比由引入前的18%提高至90%以上。考察了该材料对抗生素红霉素的吸附性能,硅前驱体引入后的磁性介孔碳微球的吸附量提高3. 1~5. 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介孔 核壳结构 吸附 红霉素
下载PDF
载铂Fe3O4碳球的制备及催化降解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策 黄雪莲 +2 位作者 白玲玲 尚朝阳 李思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59-263,共5页
生物质廉价易得且可再生,经水热法合成碳球及载铂Fe3O4碳球在对甲基橙的催化降解性能方面的应用和对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以生物质葡萄糖为原料、水为溶剂,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碳球及制备出载铂Fe3O4碳球。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生物质廉价易得且可再生,经水热法合成碳球及载铂Fe3O4碳球在对甲基橙的催化降解性能方面的应用和对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以生物质葡萄糖为原料、水为溶剂,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碳球及制备出载铂Fe3O4碳球。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测试手段,对碳球和磁性材料样品的形貌、结构、组成进行了表征。并以甲基橙与硼氢化钠的还原反应为模型,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来考察载铂磁性碳的催化降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纳米粒子 磁性纳米 水热法 甲基橙
下载PDF
蛋黄-壳介孔磁性炭微球的制备及其对红霉素的高效吸附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念 陈葵 +3 位作者 武斌 纪利俊 吴艳阳 韩金玲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24-2732,共9页
以溶剂热法制得的Fe_(3)O_(4)纳米颗粒为磁核,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造孔前体,间苯二酚-甲醛树脂(RF)为碳源,一步法制备蛋黄-壳介孔磁性炭微球(Fe_(3)O_(4)@C),并将其作为吸附剂用于去除水中的红霉素。采用TEM、XRD、FTIR、BET和VSM对Fe_... 以溶剂热法制得的Fe_(3)O_(4)纳米颗粒为磁核,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造孔前体,间苯二酚-甲醛树脂(RF)为碳源,一步法制备蛋黄-壳介孔磁性炭微球(Fe_(3)O_(4)@C),并将其作为吸附剂用于去除水中的红霉素。采用TEM、XRD、FTIR、BET和VSM对Fe_(3)O_(4)@C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_(3)O_(4)@C核壳之间具有大空腔,比表面积为444m^(2)/g,平均孔径为7.7nm,具有超顺磁性。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Fe_(3)O_(4)@C对红霉素的吸附平衡和速率,并确定了优化的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在吸附剂投加量为1.0g/L、初始红霉素浓度为300mg/L、pH为10的优化条件下,Fe_(3)O_(4)@C对红霉素的吸附量为210mg/g。Fe_(3)O_(4)@C对红霉素的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的和不可逆的,遵循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经3次循环再生后,Fe_(3)O_(4)@C吸附量仍能维持在初始吸附量的8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 磁性 复合材料 吸附 红霉素 分离
下载PDF
β-环糊精/Fe_3O_4@C微球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14
作者 王宇嘉 靳凤龙 李英杰 《高师理科学刊》 2018年第2期45-49,共5页
以葡萄糖作为碳源,Fe_3O_4为磁核,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粒径均一的磁性碳微球,并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偶联剂,表面接枝β-环糊精(β-CD)衍生物,通过IR,SEM,TEM,VSM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β-CD/Fe_3O_4@C微球直径约为5μm,具... 以葡萄糖作为碳源,Fe_3O_4为磁核,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粒径均一的磁性碳微球,并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偶联剂,表面接枝β-环糊精(β-CD)衍生物,通过IR,SEM,TEM,VSM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β-CD/Fe_3O_4@C微球直径约为5μm,具有较好的单分散性及磁感应能力,表面存在的β-CD分布均匀.同时,通过对其吸附性能的研究表明,该复合材料对5种色素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和选择性,90 s即可达到吸附平衡状态,最大吸附量可达4.24~6.64 mg·g-1,可以满足食品和环境样品中色素的确证和多残留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磁性 色素 吸附
下载PDF
丝裂霉素C的新剂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顾觉奋 王兆东 《今日药学》 CAS 2009年第9期3-6,共4页
丝裂霉素C为抗肿瘤抗生素,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抗瘤谱广。临床用于治疗消化道癌、肺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本文主要探讨近几年国内外关于丝裂霉素C的新剂型研究进展,介绍了包括纳米粒粉针剂、毫微粒、微囊、磁性碳包铁... 丝裂霉素C为抗肿瘤抗生素,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抗瘤谱广。临床用于治疗消化道癌、肺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本文主要探讨近几年国内外关于丝裂霉素C的新剂型研究进展,介绍了包括纳米粒粉针剂、毫微粒、微囊、磁性碳包铁微球、脂质体、乳剂、膜剂、控释剂。并通过与传统剂型的比较,分析得出新剂型的优缺点,进一步讨论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新剂型 毒性 毫微粒 磁性包铁微 脂质体 控释剂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obalt-Carbon Core-Shell Microspheres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System
16
作者 Jun-song Yang Qian-wang Che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6-80,共5页
The synthesis of cobalt-carbon core-shell microspheres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system was investi- gated. Cobalt-carbon core-shell microspheres with diameter of about 1μm were prepared at 350 ℃ for 12 h in a... The synthesis of cobalt-carbon core-shell microspheres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system was investi- gated. Cobalt-carbon core-shell microspheres with diameter of about 1μm were prepared at 350 ℃ for 12 h in a closed vessel containing an appropriate amount of bis(cyclopentadienyl)cobalt powder and dry ice. Characterization by a variety of techniques, including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um and Raman spectroscopy analysis reveals that each cobalt-carbon core-shell microsphere is made up of an amorphous cobalt core with diameter less than 1 μm and an amorphous carbon shell with thickness of about 200 nm. The possible growth mechanism of cobalt-carbon core-shell microspheres is discussed, based on the pyrolysis of bis(cyclopentadienyl)cobalt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and the deposition of carbon or carbon clusters with odd electrons on the surface of magnetic cobalt cores due to magnetic attraction. Magnetic measurements show 141.41 emu/g of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of a typical sample, which is lower than the 168 emu/g of the corresponding metal cobalt bulk material. This is attributed to the considerable mass of the carbon shell and amorphous nature of the magnetic core. Control of magnetism in the cobalt-carbon core-shell microspheres was achieved by annealing treat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balt-carbon core-shell microspheres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system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