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_(1-x)B_x磁性纳米膜的制备和微波物性分析
1
作者 许卫东 张豹山 +2 位作者 杨炎炎 陈将伟 唐东明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5年第6期555-559,共5页
为获得具有较高复磁导率虚部的磁性材料并研究其微波物性,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Fe1-xBx磁性纳米膜,以Landau-L ifsh itz-G ibert方程研究复磁导率虚部随纳米膜各向异性场、饱和磁化强度和阻尼系数的变化规律,采用谐振腔法开展点频测试... 为获得具有较高复磁导率虚部的磁性材料并研究其微波物性,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Fe1-xBx磁性纳米膜,以Landau-L ifsh itz-G ibert方程研究复磁导率虚部随纳米膜各向异性场、饱和磁化强度和阻尼系数的变化规律,采用谐振腔法开展点频测试。结果表明,测试数据与理论计算值吻合较好。结合Fe1-xBx样品的制备,分析了其磁导率虚部随制备工艺、组分、厚度等的变化规律,这对于获得高磁导率(虚部)的磁性纳米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膜 微波 复磁导率
下载PDF
二维有序磁性Co纳米球阵列膜构筑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李诗伦 刘涛 +5 位作者 宋文敏 王天乐 刘伟 陈亮 李志刚 冯尚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37-2042,共6页
周期性纳米结构阵列因其独特的光学效应在新型传感技术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其光学特性依赖于形貌和结构参数,一般可通过调整这些参数来调控其光学性能,而通过外加磁场调节其光学性能鲜有报道。通过气液自组装... 周期性纳米结构阵列因其独特的光学效应在新型传感技术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其光学特性依赖于形貌和结构参数,一般可通过调整这些参数来调控其光学性能,而通过外加磁场调节其光学性能鲜有报道。通过气液自组装法制备胶体晶体模板,采用等离子体刻蚀技术实现了对胶体晶体模板结构尺寸的调控。在此基础上,结合磁控溅射技术合成了具有六角周期性排列的亚波长尺寸磁性Co纳米球阵列膜,并研究了其在结构参数和外磁场作用下的光学性质。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光反射谱发现,随着刻蚀时间从0 min增加到4.5 min,在可见光波段,光反射峰波长从512 nm蓝移到430 nm,蓝移了82 nm,峰强从10.69%降低到7.96%,减弱了2.73%;在近红外光波段,光反射峰波长从1929 nm蓝移到1692 nm,蓝移了237 nm,峰强从10.92%降低到7.91%,减弱了3.01%。通过控制刻蚀的时间,可实现对Co纳米球阵列膜光反射峰峰位和峰强的有效调控。对未刻蚀和刻蚀的Co纳米球阵列膜施加一个垂直的外加磁场,在外磁场作用下,二者的光反射峰峰强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强。随着外加磁场的逐增,未经刻蚀的Co纳米球阵列膜在近红外波段(1938 nm)的光反射峰峰强从10.81%(0 Oe)增加到16.56%(1100 Oe),增强了5.8%;而经等离子体刻蚀后的Co纳米球阵列膜的近红外反射峰(1921 nm),其峰强从8.45%(0 Oe)增加到16.74%(1000 Oe),增强了8.29%。结果表明,经等离子体刻蚀后的磁性Co纳米球阵列膜的反射光谱表现出更灵敏的外磁场响应。基于近红外光反射峰最大值与外磁场强度的关系,定性解释了外磁场对磁性Co纳米球阵列膜的光反射性能的影响:对于未刻蚀的样品,外磁场主要通过改变样品的磁有序,从而影响其复折射率进而影响其光反射性能;对于刻蚀后的样品,除了外磁场对样品的磁有序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其光反射率外,还有诸如散射、衍射等其他物理机制相互竞争的影响。该研究为磁场动态调控材料的光反射性能提供了一种方法,也为新型光学器件的研究提供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Co纳米球阵列 等离子体刻蚀技术 磁控溅射技术 外磁场 光学性能
下载PDF
影响磁性纳米颗粒膜吸波性能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兵初 舒畅 +2 位作者 邓联文 伍益 李文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23-1625,共3页
基于Landau-Lifshitz-Gilbert方程、Brugge-man有效媒质理论及纳米颗粒膜的电输运和介电理论,通过计算磁性纳米颗粒膜的有效磁导率、有效介电常数、计算分析饱和磁化强度、各向异性场、电导率和阻尼系数对纳米颗粒膜吸波性能的影响。结... 基于Landau-Lifshitz-Gilbert方程、Brugge-man有效媒质理论及纳米颗粒膜的电输运和介电理论,通过计算磁性纳米颗粒膜的有效磁导率、有效介电常数、计算分析饱和磁化强度、各向异性场、电导率和阻尼系数对纳米颗粒膜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饱和磁化强度、各向异性场、电导率和阻尼系数均对纳米颗粒膜的微波吸收特性产生显著影响,通过调控纳米颗粒膜的电磁特性可以有效提高其吸波性能,可以应用于薄层吸波材料的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颗粒 有效媒质理论 LLG方程 微波吸收
下载PDF
电导率对纳米磁性金属膜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邓联文 周克省 +1 位作者 江建军 冯则坤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3,共5页
基于纳米金属膜电导率和介电性的理论基础,采用0.05~5 GHz宽频带扫频测量所得的复磁导率,计算分析电导率对具有不同微波磁谱特性的纳米磁性金属膜吸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较高磁导率的纳米磁性膜,当其电导率低于100 S/m时,... 基于纳米金属膜电导率和介电性的理论基础,采用0.05~5 GHz宽频带扫频测量所得的复磁导率,计算分析电导率对具有不同微波磁谱特性的纳米磁性金属膜吸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较高磁导率的纳米磁性膜,当其电导率低于100 S/m时,该薄膜材料在微米级厚度时就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即在0.05~5 GHz的宽频段反射率小于-4 dB;降低薄膜电导率可以显著改善薄膜吸波材料的电磁匹配性能,从而提高其吸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性 电导率 电磁匹配 吸波性能
下载PDF
纳米磁性颗粒膜的制备及微波电磁特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冯则坤 张秀成 何华辉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9-21,共3页
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FeCoSiB纳米磁性颗粒膜 ,使用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 ,用波导法在C波段测量了溅射膜的微波复数磁导率、复介电常数的频散特性 ,分析了纳米磁性颗粒膜微波频率下高导磁率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纳米磁性颗粒膜除在民用的... 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FeCoSiB纳米磁性颗粒膜 ,使用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 ,用波导法在C波段测量了溅射膜的微波复数磁导率、复介电常数的频散特性 ,分析了纳米磁性颗粒膜微波频率下高导磁率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纳米磁性颗粒膜除在民用的超薄、超轻信息设备中作为新一代微磁器件的重要材料外 ,还将有可能成为一种全新、大跨度的抗电磁干扰及雷达波吸波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性颗粒 制备 微波电磁特性 磁性材料 吸波材料
下载PDF
纳米磁性多层膜电磁介观特性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存业 李建 +1 位作者 匡安龙 倪刚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02-906,共5页
利用多靶离子束真空溅射技术制备平面结构为"铁磁金属/非磁性绝缘体/铁磁金属"的纳米多层膜样品.在室温下研究了样品的电磁输运特性.测量了样品的磁致电阻、垂直和平行样品膜面方向的电磁输运特性.研究结果显示了纳米金属磁... 利用多靶离子束真空溅射技术制备平面结构为"铁磁金属/非磁性绝缘体/铁磁金属"的纳米多层膜样品.在室温下研究了样品的电磁输运特性.测量了样品的磁致电阻、垂直和平行样品膜面方向的电磁输运特性.研究结果显示了纳米金属磁性多层膜材料的微结构空间位置相关性和电磁输运过程奇异的非定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性多层 电磁输运 介观特性 巨磁电阻效应 磁性隧道结
下载PDF
纳米磁性颗粒膜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则坤 何华辉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1-34,55,共5页
介绍了从准微波波段到微波波段具有优良软磁特性的磁性纳米颗粒膜的制备工艺及理论分析。这种优质磁性纳米颗粒膜是将来微磁器件的基础 ,也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抗
关键词 纳米磁性颗粒 溅射法 软磁特性 抗EMI材料 制备方法 微磁器件
下载PDF
电纺制备聚酰亚胺/Fe_3O_4磁性纳米复合薄膜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7
8
作者 董馨茜 刘立柱 +1 位作者 翁凌 崔巍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1-166,172,共7页
以聚酰胺酸(PAA)为聚合物纺丝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一系列Fe_3O_4添加量不同的PAA/Fe_3O_4纳米复合纤维膜,经亚胺化处理后得到聚酰亚胺(PI)/Fe_3O_4复合纤维膜。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表征了纤维膜的微观形貌和结构,测试了纤维膜的... 以聚酰胺酸(PAA)为聚合物纺丝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一系列Fe_3O_4添加量不同的PAA/Fe_3O_4纳米复合纤维膜,经亚胺化处理后得到聚酰亚胺(PI)/Fe_3O_4复合纤维膜。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表征了纤维膜的微观形貌和结构,测试了纤维膜的热、力、电及磁性能,系统分析了Fe_3O_4含量及纺丝工艺对纤维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I/Fe_3O_4复合材料的红外谱图与纯PI膜基本一致,说明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的引入并未破坏PI分子的化学结构。当PI固含量为20%,Fe_3O_4质量分数为1%时,复合纤维膜珠节少,纤维成型良好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随着Fe_3O_4含量的增加,Fe_3O_4在PI纤维中的团聚越来越严重,复合纤维膜的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断裂伸长率则逐渐减小。介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I/Fe_3O_4复合纤维膜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均小于PI膜且变化趋势平稳。Fe_3O_4的加入使PI/Fe_3O_4复合纤维膜具有明显的磁性,且随着Fe_3O_4含量的增加,其磁性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酰亚胺 工艺参数 FE3O4 磁性纳米纤维
下载PDF
增塑剂对纳米Fe_3O_4/PVA磁性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陈洁 张国贤 +1 位作者 何山 郑国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4-76,共3页
以Fe3O4纳米粉与聚乙烯醇(PVA)为原料制备了纳米Fe3O4/PVA磁性复合膜,并添加聚乙二醇(PEG)和丙三醇(甘油)做为增塑剂;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拉伸试验机和特斯拉计等对该复合膜进行了形貌分析、拉伸性能和磁性能测试,研究了增塑... 以Fe3O4纳米粉与聚乙烯醇(PVA)为原料制备了纳米Fe3O4/PVA磁性复合膜,并添加聚乙二醇(PEG)和丙三醇(甘油)做为增塑剂;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拉伸试验机和特斯拉计等对该复合膜进行了形貌分析、拉伸性能和磁性能测试,研究了增塑剂对其形貌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增塑剂能够使纳米Fe3O4/PVA磁性复合膜的表面更光滑,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降低,伸长率、磁致变形性能和磁化率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3O4/PVA磁性复合 增塑剂 磁致变形性能
下载PDF
FeCoB-SiO_2纳米磁性颗粒膜有效磁导率计算与模拟 被引量:1
10
作者 童燕群 冯则坤 +1 位作者 邱景 廖健生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7-20,共4页
用带Gilbert损耗项的Landau-Lifshitz方程和Bruggeman有效媒质理论对Fe40Co40B20-SiO2纳米磁性颗粒膜的有效磁导率进行计算模拟,采用的模型是由磁性颗粒与非磁性介质组成的面心立方结构体系。模拟结果表明,磁谱曲线的变化趋势与实验数... 用带Gilbert损耗项的Landau-Lifshitz方程和Bruggeman有效媒质理论对Fe40Co40B20-SiO2纳米磁性颗粒膜的有效磁导率进行计算模拟,采用的模型是由磁性颗粒与非磁性介质组成的面心立方结构体系。模拟结果表明,磁谱曲线的变化趋势与实验数据一致,薄膜有效磁导率的实部和虚部都随着磁性颗粒的体积分数增大而增大。当磁性颗粒的体积分数在0.3到0.5之间变化时,磁导率的变化并不明显,而当磁性颗粒的体积分数在0.5到0.6之间变化时,磁导率的变化非常明显,这说明复合薄膜在磁性颗粒体积分数为0.5到0.6之间出现了逾渗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性颗粒 有效磁导率 有效媒质理论 LLG方程 计算机模拟
下载PDF
纳米磁性膜微波特性研究
11
作者 李侃伦 李伟邦 +1 位作者 王帅 江建军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8-9,共2页
采用微磁学动态计算方法模拟计算了镍铁合金在多种条件下的高频磁化率。由计算结果得出磁化率虚部出现了两个共振峰[1]:主的共振峰出现在9G赫兹附近,符合宏观的Landau-Lifshitz(LL)方程的预测,次共振峰是由于磁畴取向在材料边缘出现张... 采用微磁学动态计算方法模拟计算了镍铁合金在多种条件下的高频磁化率。由计算结果得出磁化率虚部出现了两个共振峰[1]:主的共振峰出现在9G赫兹附近,符合宏观的Landau-Lifshitz(LL)方程的预测,次共振峰是由于磁畴取向在材料边缘出现张开影响产生的。当材料宽度增加时,共振峰整体向低频方向移动;随着材料边沿曲线化程度的加深,次共振峰不断接近主共振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性 微波磁导率 微磁学模拟
下载PDF
FeCo-SiO_2纳米颗粒膜的高频软磁特性
12
作者 周雪云 姚东升 葛世慧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2010年第2期66-68,共3页
采用磁控共溅射法制备了系列(Fe_(65)Co_(35))_(x)(SiO_2)_(1-x)纳米磁性颗粒膜,并研究了其微结构和微波特性。结果表明,样品在x=0.5~0.7的宽成分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软磁特性,H_c最大不超过4Oe,电阻率高达10~3μΩ·cm。样品同时... 采用磁控共溅射法制备了系列(Fe_(65)Co_(35))_(x)(SiO_2)_(1-x)纳米磁性颗粒膜,并研究了其微结构和微波特性。结果表明,样品在x=0.5~0.7的宽成分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软磁特性,H_c最大不超过4Oe,电阻率高达10~3μΩ·cm。样品同时具有良好的高频磁特性,磁谱的共振频率高达2.4GHz,可用于抗电磁干扰和微波吸收材料。HRTEM分析表明,Fe_(65)Co_(35)纳米颗粒均匀地镶嵌在绝缘的SiO_2介质中。由于Fe_(65)Co_(35)合金具有较长的交换长度,因此有利于加强磁性颗粒之间的交换耦合作用,使样品获得优良的软磁特性。更高体积分数的样品中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可能是因为未被平均掉的磁晶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性颗粒 软磁特性 高频特性 交换耦合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Nd_2Fe_(14)B/α-Fe磁性多层膜中相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立军 贺连龙 +1 位作者 刘伟 张志东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9-122,共4页
通过TEM和HRTEM对比研究了软磁层厚度为2.5 um的Nd_2Fe_(14)B/α-Fe型多层膜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退火前的多层膜中Fe层为多晶,硬磁相以非晶的状态存在;在600℃以上退火后软磁层消失,生成的Nd_2Fe_(14)B型相被固定在硬磁层内;625℃退... 通过TEM和HRTEM对比研究了软磁层厚度为2.5 um的Nd_2Fe_(14)B/α-Fe型多层膜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退火前的多层膜中Fe层为多晶,硬磁相以非晶的状态存在;在600℃以上退火后软磁层消失,生成的Nd_2Fe_(14)B型相被固定在硬磁层内;625℃退火后发现有Nd_2Fe_(17)相在硬磁层中析出,表明在多层膜退火过程中,退火温度对相转变的影响比退火时间的影响更大.Nd_2Fe_(17)相的析出可能是高温退火后磁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 磁性多层 微观结构 交换耦合 高分辨观察
下载PDF
Sm-Co/α-Fe/Sm-Co三层膜磁反转过程的微磁学模拟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军 王炎 +2 位作者 邓晨华 姜姗姗 马建春 《磁性材料及器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16,共4页
使用微磁学模拟软件OOMMF详细研究了软、硬磁层厚度对Sm-Co/α-Fe/Sm-Co磁性纳米三层膜体系磁反转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固定硬磁层厚度2.5nm,随着软磁层厚度的增大,体系由完全耦合的单相反转行为转变为软磁中心部分优先成核的两相反转... 使用微磁学模拟软件OOMMF详细研究了软、硬磁层厚度对Sm-Co/α-Fe/Sm-Co磁性纳米三层膜体系磁反转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固定硬磁层厚度2.5nm,随着软磁层厚度的增大,体系由完全耦合的单相反转行为转变为软磁中心部分优先成核的两相反转行为。对于指定的硬磁层,只有软磁层达到一定厚度时,Sm-Co/α-Fe/Sm-Co磁性纳米三层膜才会体现出与Sm-Co单层膜不一样的磁反转过程和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三层 微磁学模拟 磁反转 矫顽力
下载PDF
Sm-Co/α-Fe双层膜和多层膜磁反转的微磁学模拟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军 卫英慧 +1 位作者 姜姗姗 贾胜利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2015年第1期14-16,31,共4页
采用微磁学模拟软件OOMMF,详细研究了软/硬磁层总厚度不变,结构的变化对Sm-Co/α-Fe薄膜磁性能和磁反转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从双层膜变化到多层膜的过程中,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磁性能和磁反转过程;当结构优化为Sm-Co(7.5 nm)/α-Fe(2... 采用微磁学模拟软件OOMMF,详细研究了软/硬磁层总厚度不变,结构的变化对Sm-Co/α-Fe薄膜磁性能和磁反转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从双层膜变化到多层膜的过程中,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磁性能和磁反转过程;当结构优化为Sm-Co(7.5 nm)/α-Fe(2.5 nm)/Sm-Co(5 nm)/α-Fe(2.5 nm)/Sm-Co(7.5 nm)多层膜时,最大磁能积和矫顽力相比Sm-Co(20 nm)/α-Fe(5 nm)双层膜大幅度提高,分别为1015.44 k J/m3和μ0Hc=1.891T。此结论对高性能交换耦合类磁性薄膜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多层 微磁学模拟 磁反转 矫顽力
下载PDF
Ag对CoPt/Ag纳米复合膜的结构与磁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薛双喜 王浩 +9 位作者 杨辅军 王君安 曹歆 汪汉斌 高云 黄忠兵 冯洁 W.Y.Cheung S.P.Wong 赵子强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395-5399,共5页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oPt/Ag)n多层膜,然后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退火处理,并对其结构和磁性做了初步的表征,研究了Ag的含量以及薄膜中每一单元厚度与总厚度对退火后薄膜的结构以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膜厚较薄时(大约2...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oPt/Ag)n多层膜,然后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退火处理,并对其结构和磁性做了初步的表征,研究了Ag的含量以及薄膜中每一单元厚度与总厚度对退火后薄膜的结构以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膜厚较薄时(大约20nm)有利于薄膜沿(001)取向生长,Ag的加入不但能够抑制CoPt晶粒的过分长大还可以诱导薄膜的(001)取向,使退火后的薄膜在垂直于膜面方向上的矫顽力大大增强.对于特定组分为Co40Pt43Ag17的薄膜,经600℃退火后已经显示了明显的(001)取向,垂直于膜面方向上的矫顽力为5.6×105A/m,饱和磁化强度为0.65T,并且磁滞回线具有很好的矩形度,剩磁比(s)为0.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记录材料 磁性 CoPt/Ag纳米复合 磁性 纳米复合 结构 AG 退火处理 直流磁控溅射 取向生长 饱和磁化强度 磁滞回线
原文传递
CoFeB/MgO不连续多层纳米软磁薄膜微波电磁特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强 江建军 +3 位作者 别少伟 杜刚 冯则坤 何华辉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577-6581,共5页
采用直流/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和不连续多层交替沉积工艺,制备了CoFeB/MgO系列纳米不连续多层薄膜,研究了微波频段下的电磁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调整CoFeB合金相和MgO介质相的相对含量可有效调控薄膜的微结构和电磁性能,且在[Co64Fe24B12(0.7... 采用直流/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和不连续多层交替沉积工艺,制备了CoFeB/MgO系列纳米不连续多层薄膜,研究了微波频段下的电磁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调整CoFeB合金相和MgO介质相的相对含量可有效调控薄膜的微结构和电磁性能,且在[Co64Fe24B12(0.7 nm)/MgO(0.4 nm)]40薄膜中获得了优良的微波软磁性能和高电阻率,其饱和磁化强度1.3 T,难轴矫顽力130 A/m,电阻率3.4 mΩ.cm,且共振频率高达2.1 GHz,磁导率实部μ′和虚部μ″在1.59 GHz处均高于240,并且在0.9—2 GHz宽频带范围同时大于100.该薄膜可用于微波吸收材料和电磁兼容的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性颗粒 磁导率频谱 磁性 吸波材料
原文传递
Co_xAg_(1-x)纳米颗粒膜的磁光Kerr效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卫民 王辉 +2 位作者 褚君浩 陈良尧 邓振波 《中国科学(A辑)》 CSCD 2000年第4期359-365,共7页
通过离子束溅射制备了CoxAg1-x纳米颗粒膜系列样品 ,并分别在 1 0 0 ,2 5 0 ,40 0 ,5 0 0℃下进行了退火 .利用磁光Kerr谱仪、椭圆偏振光谱仪对上述系列样品的光学常数、复介电函数、磁光Kerr参数在室温下进行了测量 .结果发现 :对Co含... 通过离子束溅射制备了CoxAg1-x纳米颗粒膜系列样品 ,并分别在 1 0 0 ,2 5 0 ,40 0 ,5 0 0℃下进行了退火 .利用磁光Kerr谱仪、椭圆偏振光谱仪对上述系列样品的光学常数、复介电函数、磁光Kerr参数在室温下进行了测量 .结果发现 :对Co含量较低的样品 ,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 ,磁光Kerr效应增强 ,并且在Ag的等离子振荡边附近出现了强的共振峰 ;峰的位置发生红移 .通过数据计算分析 ,这种共振磁光Kerr效应的增强是由于Ag陡峭的等离子振荡边作用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性颗粒 磁光Kerr效应 钴-银颗粒
原文传递
INVESTIGATION ON MAGNETISM OF THE NANOMETER GRANULAR FILMS
19
作者 普敏莉 杨新娥 戴小梅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00年第1期102-106,共5页
The quantum phenomenological model has been proposed to investigate the magnetic property of nanometer magnetic granular film in an applied magnetic field.The magnetoresistance of the granular films with two distinct ... The quantum phenomenological model has been proposed to investigate the magnetic property of nanometer magnetic granular film in an applied magnetic field.The magnetoresistance of the granular films with two distinct magnetic phases has been calculated by using Born approxim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scattering cross section of the magnetic cluster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n of the atom.The origin of the giant magnetoresistance comes from the spin dependent scattering between conduction electrons and magnetic granules and the field dependence of magnetoresistance and the quadratic relation of magnetoresistance on the rate of magnetic moment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s repor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meter granular film MAGNETISM giant magnetoresistance
全文增补中
Substrat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chemical state and magneto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s of Co–TiO2 nanocomposite films 被引量:1
20
作者 Hao-yu CHEN Yi-wen ZHANG +3 位作者 Zhong WU Zhen-bo QIN Shan-shan WU Wen-bin HU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9期2502-2509,共8页
Co−TiO2 nanocomposite films were prepared via magnetron sputtering at various substrate temperatures.The films comprise Co particles dispersed in an amorphous TiO2 matrix and exhibit coexisting ferromagnetic and super... Co−TiO2 nanocomposite films were prepared via magnetron sputtering at various substrate temperatures.The films comprise Co particles dispersed in an amorphous TiO2 matrix and exhibit coexisting ferromagnetic and superparamagnetic properties.When the substrate temperature increases from room temperature to 400℃,Co particles gradually grow,and the degree of Co oxidation significantly decreases.Consequently,th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increases from 0.13 to 0.43 T at the same Co content by increasing the substrate temperature from room temperature to 400℃.At a high substrate temperature,conductive pathways form among some of the clustered Co particles.Thus,resistivity rapidly declines from 1600 to 76μΩ·m.The magnetoresistive characteristic of Co−TiO2 films is achieved even at resistivity of as low as 76μΩ·m.Thes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obtained nanocomposite films have low Co oxidation,high magnetization and magnetoresistance at room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 TIO2 nanocomposite films ferromagnetic property superparamagnetic property MAGNETORESISTAN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