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磨牙牙根发育模式基因1在大鼠多脏器中的表达及其结构分析
1
作者 邢向辉 王小竞 +3 位作者 于世宾 轩昆 金岩 文玲英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28-530,共3页
目的了解磨牙牙根发育模式基因1(molar root patterning gene 1,Mrp1)的组织表达特征并对其结构进行预测、分析,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磨牙牙根发育模式基因1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Mrp1基因的表达... 目的了解磨牙牙根发育模式基因1(molar root patterning gene 1,Mrp1)的组织表达特征并对其结构进行预测、分析,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磨牙牙根发育模式基因1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Mrp1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并通过染色体分析、基因组定位及其他生物信息学手段对该基因进行结构分析。结果经RT-PCR检测发现,Mrp1 mRNA除了在大鼠磨牙牙胚组织表达外,在发育中的胰、肝、肺、肾组织中也有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rp1定位于大鼠18号染色体长臂18q12.3区,且Mrp1蛋白序列同尿道上皮细胞分化标志膜蛋白Uroplakin Ⅲb(p35)有37%的同源性,跨膜区分析及序列疏水性分析都印证了Mrp1蛋白质序列的第10~40位氨基酸间有一段跨膜序列及疏水区域。结论Mrp1基因编码产物可能是C端带有多个磷酸化位点的跨膜蛋白,且在多个脏器的发育中可能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发育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计算生物学 磨牙牙根发育模式基因1
原文传递
固定式间隙保持器应用于乳磨牙早失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康方芳 刘茜 梅予锋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537-540,共4页
目的探讨固定式间隙保持器在乳磨牙早失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近3年因乳磨牙早失行固定式间隙管理的482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其预后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482例患者间隙保持器3、6个月保留率分别为... 目的探讨固定式间隙保持器在乳磨牙早失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近3年因乳磨牙早失行固定式间隙管理的482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其预后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482例患者间隙保持器3、6个月保留率分别为77.73%,54.99%。上、下颌丝圈式间隙保持器3、6个月保留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第一恒磨牙为基牙的固定式间隙保持器共71例,其中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在以第一恒磨牙为基牙时,3个月保留率在牙根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第一恒磨牙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6个月保留率在第一恒磨牙牙根发育达根长的1/2~2/3时最高(P=0.027)。结论以早萌的第一恒磨牙为基牙的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保留率较高,临床上间隙保持器存在多次脱落及损坏的情况,需予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保持器 磨牙早失 第一恒磨牙牙根发育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SD大鼠第一磨牙发育时序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晓光 赵婷 +1 位作者 赵刚 刘继光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研究SD大鼠第一磨牙发育时序。方法选择刚出生的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6只,同等喂养,分别于0d、7d、14d、21d、28d、35d、42d、49d、56d处死,取其上下颌骨骨组织分别拍摄锥形术CT(CBCT),后进行HE染色,观察第一磨牙发... 目的研究SD大鼠第一磨牙发育时序。方法选择刚出生的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6只,同等喂养,分别于0d、7d、14d、21d、28d、35d、42d、49d、56d处死,取其上下颌骨骨组织分别拍摄锥形术CT(CBCT),后进行HE染色,观察第一磨牙发育状态。结果 CBCT观察到0d时样本内未见牙齿组织,14d时可以观察到牙齿组织,21d时有明显的根部形态形成,通过HE染色可以看到49天时其根尖孔闭合。结论大鼠第一磨牙在出生后历经49d发育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牙根发育 SD大鼠 CB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