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人第一磨牙面磨耗面的分布
1
作者 白兰军 刘浩 +1 位作者 罗云 王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0期9349-9356,共8页
背景:人类天然牙的牙面的磨耗痕迹具有丰富的个体生活、食物、咀嚼和习惯信息,对齿科治疗和修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至今国内外对牙磨耗面宏观和微观方面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对古人类饮食结构变化的研究和通过对磨耗面的研究来区别不同... 背景:人类天然牙的牙面的磨耗痕迹具有丰富的个体生活、食物、咀嚼和习惯信息,对齿科治疗和修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至今国内外对牙磨耗面宏观和微观方面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对古人类饮食结构变化的研究和通过对磨耗面的研究来区别不同的物种等方面。目的:实验旨在观察不同年龄健康人群第一磨牙面磨耗面的分布及显微结构。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段20-29岁,30-39岁,40-49岁分为3组,以此制备每个志愿者牙列的石膏模型。按照磨耗面数字标记系统辨别各个磨耗面并进行编号。分别对每个模型上第一磨牙出现的磨耗面进行记录。对有年龄记录的离体下颌第一磨牙面磨耗面进行电镜扫描观察,对扫描图像上磨耗面显微结构上的凹面和刮痕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与结论:各年龄组上颌磨耗面10与下颌磨耗面7,10出现的频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P<0.05),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每个年龄组的磨耗面的显微磨耗情况凹面和刮痕具有各自特异磨耗情况。说明不同年龄健康人群第一磨牙面磨耗面的显微磨耗具有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磨牙 磨耗面 牙齿显微磨耗 咬合 显微磨耗 年龄 刮痕 组织构建
下载PDF
转8A型转向架减振装置各磨耗面磨耗限度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程迪 董黎生 《机车车辆工艺》 2004年第2期39-40,共2页
转8A型转向架减振装置的技术状态将影响转向架的动力性能,对斜楔各磨耗面的磨耗限度进行有效控制是减振装置段修的关键之一。
关键词 转8A型转向架 减振装置 斜楔 磨耗面 限度
下载PDF
牙齿面磨耗面的损伤退变与构建 被引量:3
3
作者 肖力源 张静 +1 位作者 刘浩 罗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3期6027-6033,共7页
背景:牙齿磨耗是伴随人一生的生理变化过程,食物种类性质、上下颌咬状况、身体状态、生活环境等都可能对其产生影响。目的:对牙齿磨耗的发生,发展及磨耗面形态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 1952 年 1 月至 2012 年 12 ... 背景:牙齿磨耗是伴随人一生的生理变化过程,食物种类性质、上下颌咬状况、身体状态、生活环境等都可能对其产生影响。目的:对牙齿磨耗的发生,发展及磨耗面形态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 1952 年 1 月至 2012 年 12 月 PubMed 数据库有关牙齿磨耗面的产生,牙齿面磨耗面的宏观及微观研究,磨耗的测量方法,牙齿磨耗与口腔疾病及牙齿磨耗面在法医学方面运用等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以"tooth, wear, diet, information, dentistry, anthropology",根据纳入标准保留 59 篇进一步归纳总结。结果及结论:随着磨耗的发展往往还会带来一些口腔临床症状。正如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指纹,世界上也没有两个相同的牙齿磨耗面。个体的牙齿的磨耗面是独一无二的,牙齿面磨耗面对了解人群的饮食习惯、文化的变迁、年龄等信息,以及对牙科医学、人类学以及法医学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对牙齿磨耗面宏观和微观的研究,可以提供个体大量的信息。目前对牙齿磨耗面的研究尚不能把其中蕴含的信息全部解读,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构建综述 牙齿 磨耗面 磨耗 磨损 酸蚀 信息 人类学 法医学 牙科学
下载PDF
不同制动工况下地铁车轮踏面磨耗研究
4
作者 朱爱华 张财胜 +2 位作者 杨建伟 白杨 李安琰 《中国科技论文》 CAS 2024年第6期695-702,714,共9页
为研究不同制动方式对地铁车轮踏面磨耗的影响规律,联合ANSYS和SIMPACK软件,建立了车轮-闸瓦热机耦合有限元模型和含有柔性轮对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同时考虑不同制动初速度和制动减速度对车轮踏面温度、踏面硬度、踏面与闸瓦间接触应力及... 为研究不同制动方式对地铁车轮踏面磨耗的影响规律,联合ANSYS和SIMPACK软件,建立了车轮-闸瓦热机耦合有限元模型和含有柔性轮对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同时考虑不同制动初速度和制动减速度对车轮踏面温度、踏面硬度、踏面与闸瓦间接触应力及制动距离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制动方式下车轮-闸瓦磨耗、车轮-钢轨磨耗和踏面总磨耗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踏面磨耗随着制动初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制动减速度的增大,车轮-闸瓦磨耗和总磨耗增大,车轮-钢轨磨耗减小;制动时踏面总磨耗主要受车轮-闸瓦磨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轮踏磨耗 闸瓦制动 制动减速度 热机耦合有限元模型 Archard修正模型
下载PDF
高速列车车轮踏面磨耗影响参数研究
5
作者 唐勇 雷蕾 徐辉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35期98-102,共5页
为研究车轮踏面磨耗的关键影响因素,采用UM建立高速列车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轮轨接触模型、磨耗模型为一体的磨耗预测模型,在轮轨法向接触中采用Kik-Piotrowski模型进行法向接触求解,通过Fastsim算法求解接触斑内蠕滑力、黏滑区及滑动... 为研究车轮踏面磨耗的关键影响因素,采用UM建立高速列车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轮轨接触模型、磨耗模型为一体的磨耗预测模型,在轮轨法向接触中采用Kik-Piotrowski模型进行法向接触求解,通过Fastsim算法求解接触斑内蠕滑力、黏滑区及滑动量分布,采用Specht磨耗模型计算磨耗量。利用预测模型研究关键参数对车轮踏面磨耗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摩擦系数影响车轮磨耗深度和分布,运行速度影响车轮磨耗深度,轨道不平顺影响车轮磨耗深度和分布,轮对内侧距增加会增加车轮磨耗深度和宽度;车辆上一系纵(垂)向、横向定位刚度及抗蛇形减振器节点刚度对车轮型面磨耗影响较小,轨道上扣件刚度对车轮磨耗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磨耗 动力学模型 关键参数 摩擦系数
下载PDF
基于振动响应的高速动车车轮踏面磨耗状态识别
6
作者 吴锐东 沈龙江 +1 位作者 姚远 孟凡愚 《铁道车辆》 2024年第4期26-32,95,共8页
针对高速动车车轮踏面磨耗状态识别问题,融合车辆振动响应及其幅值滑动平均值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Bi-GRU)网络的车轮踏面磨耗状态识别方法。首先,以国内某型高速动车为对象,采用SIM... 针对高速动车车轮踏面磨耗状态识别问题,融合车辆振动响应及其幅值滑动平均值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Bi-GRU)网络的车轮踏面磨耗状态识别方法。首先,以国内某型高速动车为对象,采用SIMPACK进行车辆动力学仿真,定义五类不同等效锥度磨耗状态的车轮踏面,考虑悬挂结构参数、轮轨接触状态等随机因素,获取车体与构架横向振动加速度;其次,结合横向加速度及其幅值滑动平均值,使用特征融合技术建立不同磨耗踏面的多维特征融合数据集;最后,采用Bi-GRU网络建立踏面磨耗状态识别模型,训练模型结构参数并验证其识别效果。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识别高速动车车轮踏面磨耗状态,识别准确率优于传统最近邻、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并具备一定抗噪能力。对于线路实测数据集,迁移模型准确率超过98%,证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踏磨耗 等效锥度 特征融合 状态识别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下载PDF
车轮型面磨耗耦合车轮多边形对车辆动态响应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李洪晓 李莉 +4 位作者 张云飞 叶长鑫 孙宇铎 俞鑫源 李政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240-4252,共13页
地铁车辆运行过程中,车轮磨耗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作为车轮的典型磨耗形式,型面磨耗和多边形均对车辆的服役性能产生显著影响。为探究2种磨耗形式的耦合作用及其对车辆性能响应的影响规律,首先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车轮型面磨耗和车轮... 地铁车辆运行过程中,车轮磨耗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作为车轮的典型磨耗形式,型面磨耗和多边形均对车辆的服役性能产生显著影响。为探究2种磨耗形式的耦合作用及其对车辆性能响应的影响规律,首先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车轮型面磨耗和车轮多边形的演变规律。其次,采用现场实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车轮型面磨耗耦合车轮多边形对车辆运行稳定性、平稳性以及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车轮型面磨耗会降低车辆的临界速度,以踏面发生凹磨时最为显著;耦合车轮多边形后,临界速度随着多边形阶次增大而逐渐下降,且下降幅度与波深成正比。值得强调的是,当多边形阶次为10阶且波深为0.2 mm时,临界速度仅为61 km/h,严重影响车辆的运行稳定性。而且,车辆运行平稳性同样易受车轮型面磨耗的影响,但耦合车轮多边形对平稳性指标的影响较小。另外,型面4种磨耗工况下,耦合5阶以上的车轮多边形往往会引起曲线通过性能指标上升。若型面磨耗形式为凹磨,会加剧车轮多边形对轮轨横向力和磨耗指数的不良影响,导致幅值上升更为显著。与之相反,若型面在名义滚动圆附近的磨耗深度差异较小,型面局部变化均匀,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车轮多边形产生的不良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轨道车辆车轮磨耗检测和维护提供参考,从而进一步保证车辆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 车轮型磨耗 车轮多边形 耦合作用 车辆性能响应
下载PDF
车轮踏面磨耗对齿轨列车齿轮齿条接触状态影响研究
8
作者 雷欢欢 赵家栋 +3 位作者 赵玉凯 师陆冰 李志远 岳子毫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137,共7页
针对齿轨列车车轮踏面磨耗情况下难以探究齿轮齿条接触状态规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ertz接触理论的考虑车轮踏面磨耗情况的齿轮齿条齿面接触应力计算模型。首先,分析了磨耗情况下齿轮齿条的接触关系,获得了接触应力计算关键参数随车... 针对齿轨列车车轮踏面磨耗情况下难以探究齿轮齿条接触状态规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ertz接触理论的考虑车轮踏面磨耗情况的齿轮齿条齿面接触应力计算模型。首先,分析了磨耗情况下齿轮齿条的接触关系,获得了接触应力计算关键参数随车轮磨耗的变化规律,并结合Hertz接触理论构建了考虑车轮磨耗的齿轮齿条接触应力计算模型;然后,选取某工程齿轮齿条参数进行计算,获得了磨耗周期内的齿面接触应力分布,并通过27组有限元仿真试验获得了不同磨耗量、不同接触位置的齿轮齿条接触应力数据,与上述计算模型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运用上述计算模型进一步分析了车轮磨耗影响接触应力规律的内在机制和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模型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为7.71%,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准确性;车轮踏面磨耗量越大,齿轮齿条啮入点附近的接触应力越大,其影响机制是车轮磨耗导致啮入点附近驱动齿轮曲率半径急剧减小;增大初始中心距和齿条齿顶圆角影响系数,可降低车轮踏面磨耗对接触应力的影响,并可通过减小高度调整周期来优化接触状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轨列车 车轮踏磨耗 齿轮齿条 HERTZ接触 齿接触应力 理论计算
下载PDF
沥青路面工程超薄罩面磨耗层技术应用
9
作者 赵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1期040-042,共3页
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和车辆荷载的日益加重,传统沥青路面逐渐显现出耐久性不足、抗裂性能差等问题,导致路面早期破损和养护成本上升。超薄罩面磨耗层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凭借其材料消耗少、施工便捷、环保高效等优势,... 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和车辆荷载的日益加重,传统沥青路面逐渐显现出耐久性不足、抗裂性能差等问题,导致路面早期破损和养护成本上升。超薄罩面磨耗层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凭借其材料消耗少、施工便捷、环保高效等优势,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本文介绍了超薄罩面磨耗层技术的基本内涵和技术概述,然后详细分析了该技术所需的材料技术指标,包括集料选用、配合比设计和原料混合,同时探讨了施工技术的关键环节,为今后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 养护 超薄罩磨耗 施工技术
下载PDF
牙齿功能面磨耗与偏侧咀嚼及侧方咬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蒙萌 柴治国 +2 位作者 谢诚 张少锋 马楚凡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7-638,共2页
目的:调查研究牙齿功能面磨耗与偏侧咀嚼及侧方咬合的关系。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收集数据,t检验分析牙齿功能面磨耗与偏侧咀嚼习惯、侧方咬合之间的关系。结果:在257名受试者中,有133名(52%)受试者有偏侧咀嚼习惯,其中77名(30%... 目的:调查研究牙齿功能面磨耗与偏侧咀嚼及侧方咬合的关系。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收集数据,t检验分析牙齿功能面磨耗与偏侧咀嚼习惯、侧方咬合之间的关系。结果:在257名受试者中,有133名(52%)受试者有偏侧咀嚼习惯,其中77名(30%)为右侧咀嚼习惯,56名(22%)为左侧咀嚼习惯。偏侧咀嚼习惯与牙齿功能面磨耗相关(P<0.05),进一步分区研究显示主要是习惯侧的磨合面磨耗严重(P=0.038<0.05)。所有的受试者中,在左侧,23名(8.9%)受试者为尖牙保护牙合,213名(82.9%)受试者为组牙功能牙合,21名(8.2%)受试者无法测量;在右侧,22名(8.6%)受试者为尖牙保护牙合,217名(84.4%)受试者为组牙功能牙合,18名(7.0%)受试者无法测量。组牙功能牙合磨牙区牙齿牙合面磨耗要比尖牙保护牙合磨牙区牙齿牙合面磨耗严重(P<0.05)。结论:在偏侧咀嚼侧的牙齿功能面磨耗更严重;组牙功能合磨牙区牙齿牙合面磨耗要比尖牙保护牙合磨牙区牙齿牙合面磨耗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功能磨耗 偏侧咀嚼习惯 侧方咬合
下载PDF
基于耦合模拟退火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车轮踏面磨耗量预测 被引量:7
11
作者 衷路生 陈立勇 +2 位作者 龚锦红 祝振敏 肖乾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7-402,共6页
针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超参数优化问题,提出采用改进耦合模拟退火(CSA)算法优化LSSVM超参数。首先,耦合模拟退火算法通过并行处理多个独立模拟退火(SA)寻优过程,提高LS-SVM模型超参数优化效率;然后通过调整接受温度控制耦合项... 针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超参数优化问题,提出采用改进耦合模拟退火(CSA)算法优化LSSVM超参数。首先,耦合模拟退火算法通过并行处理多个独立模拟退火(SA)寻优过程,提高LS-SVM模型超参数优化效率;然后通过调整接受温度控制耦合项超参数的接受概率方差,降低CSA算法初始设置对LS-SVM最优超参数确定过程稳健性的影响;最后结合既有线轮轨现场的实际检测数据,开展了基于改进耦合模拟退火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CSA LS-SVM)回归模型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CSA LS-SVM回归模型达到了模型精度、算法快速性、算法鲁棒性的有效折中,所建立的LS-SVM优化模型用于现场的车轮踏面磨耗量的预测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模拟退火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超参数优化 磨耗
下载PDF
列车紧急制动过程中踏面温度分布及磨耗预测 被引量:5
12
作者 董永刚 仪帅 +2 位作者 黄鑫磊 宋剑锋 杜晓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1-438,445,共9页
列车紧急制动过程中踏面温度急剧升高导致车轮踏面的摩擦磨损机理与稳态运行时有显著差异。为了准确预测列车紧急制动过程中踏面磨耗,同时考虑踏面制动过程中车轮踏面与钢轨及闸瓦接触,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踏面制动过程热机械耦... 列车紧急制动过程中踏面温度急剧升高导致车轮踏面的摩擦磨损机理与稳态运行时有显著差异。为了准确预测列车紧急制动过程中踏面磨耗,同时考虑踏面制动过程中车轮踏面与钢轨及闸瓦接触,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踏面制动过程热机械耦合有限元模型,综合考虑制动温升对车轮踏面力学性能、硬度及摩擦因数的影响,仿真得到了紧急制动过程中车轮踏面上温度分布、硬度分布以及接触应力分布,并利用轮轨动力学软件UM得到了紧急制动过程中轮轨接触斑形状以及轮轨蠕滑区相对滑移分布,在此基础上结合Archard磨耗模型对单次紧急制动结束后的踏面磨损深度进行了定量预测。结果表明:对于制动初速度为130 km/h、160 km/h两种工况,踏面最高温度分别达到了397.0℃和485.9℃,踏面最大累积磨损深度分别为5.90μm和7.43μm,与踏面制动实验对比发现,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磨损位置及形貌分布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制动 热机械耦合 温度场 磨耗
下载PDF
车轮踏面磨耗及轨道不平顺联合作用下的车辆-轨道系统随机分析模型 被引量:15
13
作者 徐磊 翟婉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9-85,共7页
车轮磨耗和轨道不平顺具有随机特征。基于车轮圆周磨耗的概率特征及高斯分布假设,将车轮型面离散化,形成车轮型面磨耗量的概率反演方法;同时,基于轨道不平顺概率模型,实现轨道不平顺在不同幅-频状态下的遍历随机模拟。结合车辆-轨道耦... 车轮磨耗和轨道不平顺具有随机特征。基于车轮圆周磨耗的概率特征及高斯分布假设,将车轮型面离散化,形成车轮型面磨耗量的概率反演方法;同时,基于轨道不平顺概率模型,实现轨道不平顺在不同幅-频状态下的遍历随机模拟。结合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概率方法,建立考虑车轮踏面磨耗-轨道随机不平顺耦合作用的车辆-轨道随机分析模型,并用一类概率密度演化方程解决模型的概率密度传递问题。此模型能较好分析车辆-轨道系统在不同车轮型面磨损及线路随机不平顺联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及可靠度计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耗 轨道随机不平顺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随机振动
下载PDF
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磨耗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亚元 王伟 《橡胶工业》 CAS 2016年第7期421-424,共4页
考虑轮胎的几何、材料以及接触非线性,借助ABAQUS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建立11.00R20载重子午线轮胎轴对称模型和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标准工况下胎面的平均磨耗率,并分析气压、负荷以及行驶速度对胎面磨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标准工况下轮... 考虑轮胎的几何、材料以及接触非线性,借助ABAQUS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建立11.00R20载重子午线轮胎轴对称模型和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标准工况下胎面的平均磨耗率,并分析气压、负荷以及行驶速度对胎面磨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标准工况下轮胎每行驶1万km胎面平均磨耗量(单位磨耗量)大约为1.08 mm;实际气压与标准气压的比值过低或过高都会加剧轮胎的磨耗;轮胎负荷低于标准负荷时,轻微加剧胎冠中心处的磨耗;高于标准负荷时胎肩单位磨耗量明显提高;随着行驶速度的提高,胎面单位磨耗量接近线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重子午线轮胎 磨耗 磨耗模型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灰色变权组合模型的货车车轮踏面磨耗预测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滢 汤旻安 谷宝慧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0-165,共6页
为探讨变权组合模型在货运专线车轮踏面磨耗趋势预测中的应用,采用基于灰色新息GM(1,1)模型、灰色离散GM(1,1)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为一体的变权组合方法研究货运专线车轮踏面随走行公里的磨耗趋势,并与各单项模型预测结果和定权组合预测... 为探讨变权组合模型在货运专线车轮踏面磨耗趋势预测中的应用,采用基于灰色新息GM(1,1)模型、灰色离散GM(1,1)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为一体的变权组合方法研究货运专线车轮踏面随走行公里的磨耗趋势,并与各单项模型预测结果和定权组合预测结果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组合方法比单纯应用单项预测模型方法更合理,预测结果更可靠,且变权组合预测模型优于定权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本文所提出的变权组合预测方法能够很好地预测货运专线上车轮踏面的磨耗趋势,是一种研究运输专线上车辆轮对维护决策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货运专线 车轮踏磨耗 组合预测 变权组合模型
下载PDF
踏面磨耗及其对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孙效杰 周文祥 《铁道车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14,共5页
对运营中的若干列某型号动车组踏面参数进行了跟踪测试,从统计学角度对踏面磨耗规律进行了分析,计算了踏面磨耗对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和等效锥度的影响,对旋轮前后车辆运行平稳性指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踏面不旋轮运营一段时间后与标准... 对运营中的若干列某型号动车组踏面参数进行了跟踪测试,从统计学角度对踏面磨耗规律进行了分析,计算了踏面磨耗对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和等效锥度的影响,对旋轮前后车辆运行平稳性指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踏面不旋轮运营一段时间后与标准踏面差别较大,轮轨接触几何呈非对称,而旋轮能有效改善车辆的动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磨耗 轮轨接触几何 运行平稳性
下载PDF
锥形踏面和磨耗形踏面轮轨弹塑性接触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 军 刘迎曦 吴昌华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6-30,共5页
用有限元参数二次规划法分析轮轨的三维弹塑性接触问题,对锥形踏面和磨耗形踏面的机车车轮与标准轨道组成的轮轨系统分别进行计算,并将得出的轮轨接触状态、接触力及接触应力场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磨耗形踏面耐磨的根本原因。这一方... 用有限元参数二次规划法分析轮轨的三维弹塑性接触问题,对锥形踏面和磨耗形踏面的机车车轮与标准轨道组成的轮轨系统分别进行计算,并将得出的轮轨接触状态、接触力及接触应力场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磨耗形踏面耐磨的根本原因。这一方法为轮轨型面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踏 磨耗形踏 有限元法 接触 弹塑性 接触应力 轮轨型
下载PDF
老年病人磨牙缺失后前磨牙楔形缺损和面磨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曲娟 江助子 +3 位作者 刘曼 乔纪兰 刘建芳 黄雪梅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研究前磨牙楔形缺损和面磨耗在磨牙缺失老年病人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磨牙缺失而前磨牙保留完整的老年病人22例,共174个前磨牙,观察并记录前磨牙楔形缺损和面磨耗的情况。研究设置对照组,即双侧后牙牙弓完整的老年病人20例,共... 目的:研究前磨牙楔形缺损和面磨耗在磨牙缺失老年病人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磨牙缺失而前磨牙保留完整的老年病人22例,共174个前磨牙,观察并记录前磨牙楔形缺损和面磨耗的情况。研究设置对照组,即双侧后牙牙弓完整的老年病人20例,共160个前磨牙。比较两组楔形缺损和面磨耗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磨牙缺失组中,前磨牙2度以上楔形缺损144个,检出率83%,面磨耗至牙本质暴露112个,检出率64%。对照组中,2度以上楔形缺损的前磨牙81个,检出率为51%,牙合面磨耗至牙本质暴露66个,占检出率41%。统计结果显示:磨牙缺失组前磨牙楔形缺损和面磨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病人磨牙缺失发生楔形缺损和面磨耗较后牙牙弓完整者可能性高。力过大可能是导致前磨牙楔形缺损和面磨耗加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缺失 前磨牙 楔形缺损 磨耗
下载PDF
动车组车轮踏面磨耗对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徐凯 李芾 +1 位作者 李东宇 杨阳 《中国铁路》 2016年第9期40-44,48,共6页
比较不同磨耗程度下LMA踏面的形状和轮轨接触特征,建立CRH2型动车组计算模型,使用不同磨耗程度的LMA踏面配合60 kg/m钢轨轨面,对其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踏面出现磨耗后,车辆稳定性、车体振动加速度和平稳性指标均较新轮... 比较不同磨耗程度下LMA踏面的形状和轮轨接触特征,建立CRH2型动车组计算模型,使用不同磨耗程度的LMA踏面配合60 kg/m钢轨轨面,对其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踏面出现磨耗后,车辆稳定性、车体振动加速度和平稳性指标均较新轮状态恶劣;车体振动功率谱密度分布表明,车体摇头振动能量明显增大,垂向振动特征没有发生变化;随着踏面的磨耗,车辆曲线通过性能得到改善;对于在役动车组,应严格控制其车轮踏面磨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 转向架 磨耗 动力学性能
下载PDF
大秦线重载货车车轮踏面圆周磨耗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宝庆 周国东 《铁道车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8-39,共2页
分析了大秦线重载货车车轮磨耗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车轮 磨耗 原因分析 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