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磨西断裂湾东地热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
1
作者 黄珣 张云辉 +2 位作者 李晓 吕国森 郭宏洋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101,共11页
【目的】地热能开发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磨西断裂位于川西鲜水河断裂南段,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是未来地热能开发的重点区域。【方法】对四川磨西断裂湾东地热区开展水文地球化学研究,通过水化学相关性分析其水-岩作用过程... 【目的】地热能开发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磨西断裂位于川西鲜水河断裂南段,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是未来地热能开发的重点区域。【方法】对四川磨西断裂湾东地热区开展水文地球化学研究,通过水化学相关性分析其水-岩作用过程,利用地热温标、硅-焓混合模型等方法计算其热储温度、冷热水混合比例,采用氢氧同位素探明补给来源和补给高程。【结果和结论】结果显示:磨西断裂地热水的水化学类型包括HCO_(3)·Cl-Na型和HCO_(3)·SO_(4)-Ca·Mg型。地热水的水化学组分主要受水-岩作用(泥盆系大理岩方解石矿物溶解)影响,其中HCO_(3)·Cl-Na型地热水在磨西断裂深部受岩浆水混合和CO_(2)脱气作用影响。HCO_(3)·Cl-Na型地热水热储温度较高(159.16~228.57℃),沿磨西断裂循环深度较大;HCO_(3)·SO_(4)-Ca·Mg型地热水的热储温度较低(111.02~138.04℃),沿次级构造草科断裂运移,循环深度较小。地热水的补给来源均为大气降水和深部岩浆水,补给区为湾东地热区西部贡嘎山,补给高程在2 382~2 981 m。本次研究探明了湾东地热区存在2种不同成因模式,其水化学特征和热储温度差异显著,可为该区地热能开发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水 水-岩作用 热储温度 补给来源 成因模式 四川磨西断裂
下载PDF
磨西古镇红色文化旅游地游客重游意愿研究
2
作者 凡金玲 钟洁 石洪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05-111,共7页
游客对红色文化旅游地的重游意愿及行为有利于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促进旅游地的持续稳定发展。以红色文化旅游地的游客为调研对象,从理论框架SOR(刺激-有机体-反映)路径出发,构建体验真实性、满意度与重游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进... 游客对红色文化旅游地的重游意愿及行为有利于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促进旅游地的持续稳定发展。以红色文化旅游地的游客为调研对象,从理论框架SOR(刺激-有机体-反映)路径出发,构建体验真实性、满意度与重游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基于分析结果得出实践启示,红色文化旅游地应以游客体验为着力点,促进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要深入挖掘旅游吸引物潜力,提升文化内涵增强持续发展能力;要全面强化文化氛围和文化情境的营造,唤醒游客的深层情感;要实现“文化+”模式带动产业融合发展,为游客打造沉浸式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旅游 体验真实性 重游意愿 磨西古镇
下载PDF
燕子沟—磨西镇区域磨西断裂综合探测 被引量:1
3
作者 肖瑞卿 匡野 +4 位作者 刘文涛 王向东 李飞 李彬 黄韬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S01期35-37,共3页
1研究背景北京时间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在青藏高原东南缘鲜水河断裂磨西段上发生M_(S)6.8地震,震中(29.59°N,102.08°E)位于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海螺沟景区内,震源深度16 km。刘行松等(1993)研究了基岩裸露区康定—磨西断裂... 1研究背景北京时间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在青藏高原东南缘鲜水河断裂磨西段上发生M_(S)6.8地震,震中(29.59°N,102.08°E)位于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海螺沟景区内,震源深度16 km。刘行松等(1993)研究了基岩裸露区康定—磨西断裂段的活动特征、期次和时间,得出该断裂段最新一次较强烈活动的下限时间是晚更新世末或全新世初;周荣军等(2001)通过航片解译及野外地震地质调查,认为鲜水河断裂磨西段以左旋走滑为主,伴有显著的垂直滑动分量;陈桂华等(2011,2018)对鲜水河断裂带雪门坎至石棉段进行了1∶5万条带状地质填图,对该断裂的几何结构、活动时代、走滑位移及速率、地震地表破裂、古地震及其重复间隔等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郑荣荧等(2022)研究了鲜水河断裂磨西段的浅表结构特征,认为该段整体表现为“陡倾角、多分支、电性差异、基岩破碎且物性差异大”的复杂特征。前人对该断裂进行过大量研究,但是并未对燕子沟—磨西镇区域范围内磨西断裂的空间展布开展精细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地震 磨西断裂 地球物理勘探 遥感解译 槽探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磨西台地地质灾害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谭春洋 代新雲 《四川地质学报》 2023年第S01期145-149,共5页
磨西台地西部岸坡缓、高差大,东部岸坡陡峭狭窄,受地质构造、地形地貌、雨水侵蚀、风化以及地震的影响,磨西台地东部岸坡滑坡地质灾害频发。为了安全、高效、精准、全方位获取滑坡地质灾害勘察的基础数据,运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研究科学地... 磨西台地西部岸坡缓、高差大,东部岸坡陡峭狭窄,受地质构造、地形地貌、雨水侵蚀、风化以及地震的影响,磨西台地东部岸坡滑坡地质灾害频发。为了安全、高效、精准、全方位获取滑坡地质灾害勘察的基础数据,运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研究科学地学推进地质灾害勘察治理;通过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非接触主动测量方式直接获取磨西台地东部岸区某滑坡的高精度点云数据,得到勘察区的三维点云模型,通过进一步处理分析,对地滑坡体的形图、剖面图、结构产状、特征体测量数据等关键要素进行精准识别和快速提取分析,极大地节约时间和降低损失,为后续滑坡地质灾害勘察治理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西台地 地质灾害勘察 三维激光扫描
下载PDF
从1786年磨西地震看地震地表破裂带在不同地貌区的保存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桂华 闵伟 +2 位作者 宋方敏 焦德成 许洪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04-817,共14页
地震地表破裂是活动断裂填图的重要内容之一,晚第四纪地貌是保存地震地表破裂等活动断裂最新变形的基本载体,利用不同地貌全面获取断裂的活动信息非常重要。通过对鲜水河断裂带东南段进行野外填图、探槽开挖等调查,讨论了1786年磨西地... 地震地表破裂是活动断裂填图的重要内容之一,晚第四纪地貌是保存地震地表破裂等活动断裂最新变形的基本载体,利用不同地貌全面获取断裂的活动信息非常重要。通过对鲜水河断裂带东南段进行野外填图、探槽开挖等调查,讨论了1786年磨西地震地表破裂在青藏高原冰川、冰缘地貌区和高原边缘的流水堆积和强剥蚀地貌区的保存特征。地震裂缝和断错等微地貌在高原冰川、冰缘地貌区记录保存完整。高原边缘的流水堆积具有强侵蚀和快速堆积等不稳定性,在探槽中可以获得不完整的地震地表破裂记录。而强剥蚀区缺少记录地震地表破裂的最新堆积地貌,只能依靠与地震动和断裂破裂具有间接关系的古滑坡等推测地震影响区和地表破裂范围。结合鲜水河断裂带东南段的几何结构和构造环境认为,鲜水河断裂带康定—田湾段是1786年地震的发震构造,该地震破裂长度约80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表破裂 剥蚀地貌 堆积地貌 1786 磨西地震
下载PDF
贡嘎山东坡磨西河流域泥石流暴发的临界雨量值初探 被引量:16
6
作者 倪化勇 李宗亮 +2 位作者 巴仁基 苏鹏程 宋志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21-728,共8页
在实地调查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查明了贡嘎山东坡磨西河流域内泥石流沟的分布状况、暴发规律及危害特征等;并根据近20年来流域内发生的典型泥石流灾害,分析了泥石流发生前的降雨过程,发现磨西河流域内泥石流发生的当日雨量和前6 d有效... 在实地调查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查明了贡嘎山东坡磨西河流域内泥石流沟的分布状况、暴发规律及危害特征等;并根据近20年来流域内发生的典型泥石流灾害,分析了泥石流发生前的降雨过程,发现磨西河流域内泥石流发生的当日雨量和前6 d有效雨量之间具有明显的幂函数关系,据此以泥石流发生的当日雨量和前6 d有效雨量为指标,初步探讨了磨西河流域内泥石流暴发的雨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西河流域 泥石流 当日雨量 前期有效雨量
下载PDF
基岩区断层活动特征和时间的研究——以康定-磨西断裂段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刘行松 胥怀济 +5 位作者 史兰斌 唐汉军 计凤桔 林传勇 郭金弟 何永年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23-130,共8页
为了探讨基岩裸露区断层的活动特征、期次和时间,在鲜水河断裂带东南段的康定-磨西断裂段采集了一系列断层岩和断层泥样品,运用TL、ESR、K-Ar、石英形貌分析和变形显微构造分析法进行了综合测试。结果表明,断裂段经历了多种机制(韧性剪... 为了探讨基岩裸露区断层的活动特征、期次和时间,在鲜水河断裂带东南段的康定-磨西断裂段采集了一系列断层岩和断层泥样品,运用TL、ESR、K-Ar、石英形貌分析和变形显微构造分析法进行了综合测试。结果表明,断裂段经历了多种机制(韧性剪切和脆性断裂)、多期次、多种运动方式(左旋和右旋)的活动,最新一次较强烈活动的下限时间是晚更新世末或全新世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区 断层活动 时间 康定 磨西
下载PDF
康定-磨西断裂带断层岩及断层活动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史兰斌 林传勇 +2 位作者 何永年 刘行松 陈孝德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7-112,T002,共17页
根据野外考察和显微构造分析可知,沿康定-磨西断裂带出露有碎裂岩和糜棱岩,最主要的是叠加有碎裂和糜棱岩化两种作用的断层岩。断层带经历过韧性~脆性~韧性~脆性的多类型,多期次的活动,活动性质有左旋错动,也有右旋剪切,而脆性断裂... 根据野外考察和显微构造分析可知,沿康定-磨西断裂带出露有碎裂岩和糜棱岩,最主要的是叠加有碎裂和糜棱岩化两种作用的断层岩。断层带经历过韧性~脆性~韧性~脆性的多类型,多期次的活动,活动性质有左旋错动,也有右旋剪切,而脆性断裂以左旋为主。较早期断裂活动时的差应力为50MPa,属于中高应力状态;到晚期活动时,差应力有所降低,约为3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岩 康定-磨西 糜棱岩 碎裂岩
下载PDF
四川泸定磨西台地第四纪冰水台地边坡地质灾害易发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姚鑫 张永双 +2 位作者 李宗亮 王献礼 宋志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7-605,共9页
河流冲刷对第四纪软弱地层岸坡的地质灾害起到控制性作用。本文以磨西台地冰水堆积物岸坡为例,充分考虑河流与岸坡地质灾害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对实测地质灾害的分析结果,采用Logistic监督分类方法,评价各环境因子(尤其是河流冲蚀特性因... 河流冲刷对第四纪软弱地层岸坡的地质灾害起到控制性作用。本文以磨西台地冰水堆积物岸坡为例,充分考虑河流与岸坡地质灾害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对实测地质灾害的分析结果,采用Logistic监督分类方法,评价各环境因子(尤其是河流冲蚀特性因子)在河流岸坡稳定性评价中的作用,进而采用高相关的环境因子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预测。研究表明,河流弯曲度、河流流量、岸坡坡度、河床宽度、岸坡宽度与地质灾害的发育相关性强,采用这些参数和Logistic模型预测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能很好的反映现状和未来地质灾害的发育特点,进而提出了磨西台地岸坡地质灾害防治的初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坡地质灾害 磨西台地 冰水堆积物 致灾环境因子 Logistic监督分类
下载PDF
四川泸定6.8级地震——鲜水河断裂带磨西段局部发起、全段参与的一次复杂事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传友 孙凯 +3 位作者 马骏 李俊杰 梁明剑 房立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48-1666,共19页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川滇活动地块东边界的四川泸定地区发生6.8级强烈地震。在震中以北15km、以南25km的范围内开展震后现场考察,发现湾东村、幸福村、爱国村一带的磨西断裂沿线存在同震地表破裂迹象,而在震中以北、爱国村以南断裂通...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川滇活动地块东边界的四川泸定地区发生6.8级强烈地震。在震中以北15km、以南25km的范围内开展震后现场考察,发现湾东村、幸福村、爱国村一带的磨西断裂沿线存在同震地表破裂迹象,而在震中以北、爱国村以南断裂通过的位置没有发育同震地表破裂。野外调查获得的同震地表破裂走向为320°~355°,运动性质为左旋走滑,位移量为20~30cm,运动性质和走向与震源机制解获得的结果一致。深入分析认为,本次四川泸定6.8级地震的同震地表破裂主要发育在泸定县磨西镇二台子以南—石棉县王岗坪乡爱国村之间,长度为15.5km。根据野外地质调查结果,并综合地震反演和形变观测已有结果等判定,四川泸定6.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为鲜水河断裂的南东段,即磨西断裂。结合余震分布时空演化特征分析进一步揭示,以磨西断裂二台子—新民乡段为主震破裂段的运动导致了此次6.8级地震的发生,并触发了震中以北的南门关—两河口段断裂的活动。泸定6.8级地震是一次主震破裂段发动、其后全段参与的较为复杂的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6.8级地震 地表破裂 发震构造 鲜水河断裂带 磨西断裂
下载PDF
磨西河特大型泥石流堵塞大渡河分析——以一次泥石流规模、不同频率雨洪法流量定量计算 被引量:18
11
作者 宋志 巴仁基 刘宇杰 《灾害学》 CSCD 2010年第2期73-75,共3页
通过一次过程总量与堵河最小规模的计算,磨西河泥石流堵塞大渡河最小的一次过程总量为84.26万m3。在不同频率下的泥石流一次过程总量计算中,当P=2%(50年一遇),磨西河一次过程总量为83m3,发生堵河可能性较大。
关键词 堵河 雨洪法 一次过程总量 大渡河 磨西
下载PDF
磨西断裂变形与运动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德军 王道永 +1 位作者 吴德超 刘援朝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5-20,共6页
磨西断裂位于鲜水河活动断裂带的东南侧,北段为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与扬子陆块的分界,南段则伸入扬子地台内部,成为扬子地台西缘拗褶带与康滇地轴的分界,是扬子西缘不同构造单元的控制性断裂构造。通过宏观分析地层分布,磨西断裂北段磨... 磨西断裂位于鲜水河活动断裂带的东南侧,北段为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与扬子陆块的分界,南段则伸入扬子地台内部,成为扬子地台西缘拗褶带与康滇地轴的分界,是扬子西缘不同构造单元的控制性断裂构造。通过宏观分析地层分布,磨西断裂北段磨西磨子沟(新近崩塌出露),中段湾东剖面和南段新民腊树岗剖面的构造变形、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收集整理擦痕资料,再结合糜棱岩微观石英C轴组构特征,认为磨西断裂曾经历5次强烈活动:早期为正断性质,西低东高,控制两侧沉积分异(晋宁期);中期为韧性逆冲(印支期),形成糜棱岩;晚期新近纪中新世又一次韧性逆冲,之后又经历了脆性左旋逆冲、脆性左旋逆冲平移两次强烈活动(喜马拉雅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西断裂带 构造变形 运动学 C轴组构
下载PDF
磨西河泥石流堵断大渡河物理模拟与早期识别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志 邓荣贵 +1 位作者 陈泽硕 冯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3-170,共8页
历史记录与堆积区证据显示,四川泸定磨西河泥石流历史上堵断大渡河事件易发、频发,为泥石流堵河的典型案例。为了深入剖析磨西河泥石流相关物理参数对其入汇主河运动过程的影响,本文采用1∶500几何相似模型进行了物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 历史记录与堆积区证据显示,四川泸定磨西河泥石流历史上堵断大渡河事件易发、频发,为泥石流堵河的典型案例。为了深入剖析磨西河泥石流相关物理参数对其入汇主河运动过程的影响,本文采用1∶500几何相似模型进行了物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1)泥石流密度、流量比对泥石流堵河影响程度大,其均与泥石流堵河程度显著正相关,密度、流量比越大,堵河程度越严重,且存在发生堵河事件的临界点;2)流速比对堵塞影响程度小;3)磨西河堵断大渡河的早期识别指标为,当磨西河泥石流流量大于2 000 m3/s,泥石流物质组成为漂卵石混中粗砂、少含水时,磨西河泥石流易发生堵断大渡河的危害。磨西河泥石流堵断大渡河事件具有很强的偶然性与不确定性,本文仅选取磨西河与大渡河交汇区开展物理模拟试验,通过试验获取影响堵河发生的单因子临界值进行堵河早期识别,可能存在一定误差,但不失为堵河判别方法的创新,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也为相关泥石流入汇主河早期识别理论与试验研究提供了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西 泥石流 物理模拟 早期识别
下载PDF
磨西河流域泥石流流域形态的非线性特征 被引量:11
14
作者 铁永波 李宗亮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6-380,共5页
泥石流是磨西河流域地质环境演化的一个重要地表过程,研究该流域内泥石流的地貌发育及演化特征可为磨西河流域第四纪以来地质环境的演变提供重要信息。通过对流域51条泥石流沟地貌形态的统计分析发现,磨西河流域内泥石流的分布在空间上... 泥石流是磨西河流域地质环境演化的一个重要地表过程,研究该流域内泥石流的地貌发育及演化特征可为磨西河流域第四纪以来地质环境的演变提供重要信息。通过对流域51条泥石流沟地貌形态的统计分析发现,磨西河流域内泥石流的分布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均性,流域内泥石流沟的数量与对应的主沟长度、主沟纵比降及流域面积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形现象,具有较高的自相似性。结果表明,泥石流沟谷形态的非线性演化特征及现象是对磨西河流域冰川环境和地质构造环境响应的直接结果,主要体现在现代冰川对流域的强烈侵蚀和贡嘎山隆升而导致流域的强烈下切。研究结果可为流域内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机理、防灾减灾及流域环境演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地貌演化 非线性特征 磨西河流域
下载PDF
贡嘎山东麓第四纪冰川作用与磨西台地成因探讨 被引量:33
15
作者 郑本兴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3-291,共9页
青藏高原东部的最高峰贡嘎山 (海拔 75 5 6m)东麓磨西河流域发育了三次更新世冰期 ,分别为雅家埂、南门关、贡嘎冰期 ,其中燕子沟的倒数第二次冰期 (南门关冰期 )的冰川一直伸到磨西镇下街磨西饭店北 .古冰川阻塞主谷 ,在新兴与南门关... 青藏高原东部的最高峰贡嘎山 (海拔 75 5 6m)东麓磨西河流域发育了三次更新世冰期 ,分别为雅家埂、南门关、贡嘎冰期 ,其中燕子沟的倒数第二次冰期 (南门关冰期 )的冰川一直伸到磨西镇下街磨西饭店北 .古冰川阻塞主谷 ,在新兴与南门关沟之间的堡子坝区形成冰川阻塞湖 ,在磨西镇上街东 ,该期古冰川覆盖在谢家河坝东面山坡上 ,融水深切形成峡谷 .冰退过程中又在峡谷西基岩丘陵旁形成冰水湖 ,南门关冰期后的间冰期时 ,小湖变干发育了红色古土壤层 ,该期的红色古土壤层在磨西镇下街南的古冰川与冰川泥石流沉积层顶面也有保存 .证明磨西台地的主体为倒数第二次冰期的冰川堆积物 ,其中也包括有冰水砂砾层透镜体和冰湖相等沉积 .磨西台地出露地表的巨大砾石 ,直径在 10~ 2 0m之间 ,多数为冰川表面的消融碛 ,也可能有冰川泥石流夹带的大岩块 .磨西台地两侧断续分布有 4级冰水阶地以及磨西饭店以下的磨西台地尾部均为末次冰期后期至全新世的冰水沉积 ,其中也含有泥石流堆积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冰川作用 磨西台地 成因 贡嘎山 冰水沉积 更新世 冰川遗迹
下载PDF
磨西河流域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其环境响应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铁永波 李宗亮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40-43,71,共5页
磨西河流域是我国西南典型的强震区和冰川泥石流的集中发育区,且泥石流的发育和发生均表现出了与冰川冰碛、构造运动强度及气候环境相关的响应特征。为探索研究区内泥石流沟的发育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应用地貌演化及系统理论方法,在... 磨西河流域是我国西南典型的强震区和冰川泥石流的集中发育区,且泥石流的发育和发生均表现出了与冰川冰碛、构造运动强度及气候环境相关的响应特征。为探索研究区内泥石流沟的发育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应用地貌演化及系统理论方法,在分析流域内泥石流发育对环境响应(主要包括对冰川环境变化、气候环境变化和构造运动环境的响应)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响应模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流域内泥石流对冰川环境变化的响应主要表现为泥石流暴发的规模与冰川规模呈正对应关系;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主要表现为气候变暖时期泥石流发生的频率高,气候寒冷时期泥石流暴发的频率较低;对构造运动的响应主要表现为泥石流的空间分布密度与构造运动强度呈正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系统演化 响应模式 磨西河流域
下载PDF
四川省泸定县磨西台地地质灾害遥感监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景华 李宗亮 +2 位作者 张建龙 刘小霞 欧阳渊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4-108,264,共6页
利用多时相,多平台卫星遥感数据,对四川省泸定县磨西台地的地质灾害开展了遥感监测。研究了地质灾害的发展演化趋势,判定了地质灾害的稳定性,为磨西台地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遥感监测显示,自2006年1月2日至2009年12月21日的近... 利用多时相,多平台卫星遥感数据,对四川省泸定县磨西台地的地质灾害开展了遥感监测。研究了地质灾害的发展演化趋势,判定了地质灾害的稳定性,为磨西台地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遥感监测显示,自2006年1月2日至2009年12月21日的近4a,磨西台地内无新发生泥石流和崩塌灾害,原已发生的泥石流和崩塌也未见明显复发,泥石流处于停歇期,崩塌处于稳定状态。大部分滑坡处于稳定状态,只有1处新发生的滑坡还在发展之中,处于不稳定状态,存在进一步发展的可能,需进一步加强监测。磨西台地岸坡的冲蚀滑塌和浅层流滑则一直在持续发展,对磨西台地岸坡的稳定构成威胁,并造成磨西台地面积的缩小,需要及时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西台地 地质灾害 遥感监测
下载PDF
树木年代学在高寒山区泥石流历史事件重建中的应用——以磨西河流域倒灶沟为例 被引量:13
18
作者 铁永波 Ireneusz Malik Piotr Owczarek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6-232,共7页
如何确定人类历史活动稀少、植被覆盖率较高的高寒山区泥石流历史活动次数及时间较为困难。树木年代学分析方法可通过树木年轮生长变化对泥石流活动的响应特征,重建过去一定时间内的泥石流历史活动事件。通过对我国四川省境内贡嘎山东... 如何确定人类历史活动稀少、植被覆盖率较高的高寒山区泥石流历史活动次数及时间较为困难。树木年代学分析方法可通过树木年轮生长变化对泥石流活动的响应特征,重建过去一定时间内的泥石流历史活动事件。通过对我国四川省境内贡嘎山东坡磨西河流域内倒灶沟泥石流堆积扇上140个桤木的树木年轮样本取样及树木年代学分析,重建了该沟在过去20 a间的2次较大规模泥石流活动事件(分别为1996年和2005年)和5次小规模洪水(或泥石流)事件。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20 a间,倒灶沟大规模泥石流每隔约10 a便会发生一次,而小规模的泥石流或洪水则每隔2~3 a便会发生一次。同时,研究还发现,磨西河流域内泥石流堆积扇上有利于类似桤木生长特征的树种生长(最大树木年轮可达1.4 cm),为该地区泥石流生物防治工程中优势树种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山区 树木年代学 泥石流活动历史重建 磨西河流域
下载PDF
利用DEM模型求算磨西台地堆积物体积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豪 文安邦 张信宝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4期77-81,共5页
基于GIS的DEM模型,求算磨西台地堆积物的体积,为1.172×109m3。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可视化方法的计算结果与估算结果基本一致,该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对该方法的精度及注意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计算磨西台地的体积,可以定量分析... 基于GIS的DEM模型,求算磨西台地堆积物的体积,为1.172×109m3。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可视化方法的计算结果与估算结果基本一致,该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对该方法的精度及注意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计算磨西台地的体积,可以定量分析当时冰川堆积和泥石流发生的强度,为进一步研究当时环境演变与台地的形成过程,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西台地 体积 DEM 可视化计算
下载PDF
泸定磨西台地场地地震效应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孝波 常晁瑜 +2 位作者 蔡晓光 吴义文 周兴浩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34-45,共12页
基于在泸定磨西台地获取的地脉动数据,采用水平与垂直谱比法(HVSR法),开展了磨西台地场地地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磨西台地地脉动频谱特征明显,0.2~15Hz内的峰值频段容易识别,大部分测点的峰值频率集中在1Hz左右,场地土层卓越频率范... 基于在泸定磨西台地获取的地脉动数据,采用水平与垂直谱比法(HVSR法),开展了磨西台地场地地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磨西台地地脉动频谱特征明显,0.2~15Hz内的峰值频段容易识别,大部分测点的峰值频率集中在1Hz左右,场地土层卓越频率范围0.80~1.34Hz,地层岩性和覆盖层厚度对卓越频率的影响作用较大;(2)磨西台地场地放大效应较为显著,绝大部分测点的峰值放大系数都大于2,与场地土层卓越频率相对应的峰值放大系数介于2.69~6.97;(3)磨西台地地层具有明显的地震效应方向性特征,100°~150°和150°~190°是磨西台地场地地震效应的两个优势方向区间,地层岩性差异对优势方向的控制作用较为突出。研究成果填补了磨西台地场地地震效应研究的空白,为深入开展冰川堆积物地层动力响应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泸定6.8级地震后磨西台地所在乡镇的规划与重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西台地 地脉动 水平与垂直谱比法 卓越频率 优势方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