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铱磷光配合物的合成、颜色调控方法及应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8
1
作者 常桥稳 王姿奥 +4 位作者 晏彩先 张选东 姜婧 刘伟平 崔浩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4-114,共21页
铱磷光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相对短的激发态寿命,发光效率高以及发光颜色容易调节等优势,成为迄今性能最为优异的有机发光材料,在OLED中的应用备受关注。围绕铱磷光配合物的结构、合成方法、颜色调控方法以及应用等方面展开综述,... 铱磷光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相对短的激发态寿命,发光效率高以及发光颜色容易调节等优势,成为迄今性能最为优异的有机发光材料,在OLED中的应用备受关注。围绕铱磷光配合物的结构、合成方法、颜色调控方法以及应用等方面展开综述,获得了一些铱磷光配合物的构效关系,可用于指导铱磷光配合物的高效研发。阐述了铱磷光配合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指明了铱磷光配合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光配合物 合成 颜色调控 应用 现状
下载PDF
β-二酮配体结构对铂族金属磷光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常桥稳 崔浩 +6 位作者 晏彩先 姜婧 赵婧 叶青松 余娟 刘伟平 陈家林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8-93,共6页
铂族金属磷光配合物是一类性能优异的电磷光材料,可以通过改变配体结构调节发光颜色。β-二酮配体是一类常用的辅助配体,综述了β-二酮配体结构对铂和铱磷光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有机化学 铂族金属磷光配合物 伊二酮 结构 发光性能 影响
下载PDF
离子型黄光铱磷光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物理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力 晏彩先 +1 位作者 常桥稳 胡昌义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24,共7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离子型铱配合物[Ir(dmpmq)2(dtbpy)]PF6,该配合物以2-(3,5-二甲基苯基)-4-甲基喹啉为主配体,4,4'-二叔丁基-2,2'-联吡啶为辅助配体,六氟磷酸根为阴离子。通过核磁共振谱(1H-NMR,13C-NMR)、质谱(MS)、单晶X射...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离子型铱配合物[Ir(dmpmq)2(dtbpy)]PF6,该配合物以2-(3,5-二甲基苯基)-4-甲基喹啉为主配体,4,4'-二叔丁基-2,2'-联吡啶为辅助配体,六氟磷酸根为阴离子。通过核磁共振谱(1H-NMR,13C-NMR)、质谱(MS)、单晶X射线衍射(XRD)确认了配合物的化学结构,采用光致发光光谱(PL)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其光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配合物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最大发射波长为579nm,为典型的黄光发射离子型铱磷光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光配合物 离子型 合成 结构 理性能
下载PDF
一种中性铱磷光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4
作者 晏彩先 许明明 +3 位作者 王姿奥 陈祝安 韩旭 侯文明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14-118,共5页
合成了一种含有苯基吡啶单元的中性铱磷光配合物Ir(dfppy)2(fubudio)(dfppy:2,4-二氟苯基吡啶;fubudio:1-(2-糠酰)-1,3-丁二酮)。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1H-NMR和13C-NMR)、质谱和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确认了它的组成和化学结构。并采... 合成了一种含有苯基吡啶单元的中性铱磷光配合物Ir(dfppy)2(fubudio)(dfppy:2,4-二氟苯基吡啶;fubudio:1-(2-糠酰)-1,3-丁二酮)。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1H-NMR和13C-NMR)、质谱和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确认了它的组成和化学结构。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对其光物理性质进行测试,常温下,其最大发射位于569 nm处,显示黄绿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中性铱磷光配合物 合成 表征 理性
下载PDF
云南贵金属实验室在铱磷光配合物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5
《中国贵金属》 2024年第7期16-16,共1页
近期,云南贵金属实验室化学与药物研究室姜雯博士后在刘伟平教授、常桥稳博士团队的指导下,在云南省科技计划专项的支持下,对深红光铱磷光配合物研究取得新进展。研制出一类新型结构的发光材料,以其为客体材料制备OLED,深红色发射光谱... 近期,云南贵金属实验室化学与药物研究室姜雯博士后在刘伟平教授、常桥稳博士团队的指导下,在云南省科技计划专项的支持下,对深红光铱磷光配合物研究取得新进展。研制出一类新型结构的发光材料,以其为客体材料制备OLED,深红色发射光谱最大外量效率(EQE)高达12.09%的电致发光器件,获得了优异的器件性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发光器件 发光材料 磷光配合物 器件性能 研究室 OLED 材料制备 发射光谱
原文传递
基于磷光Cu(Ⅰ)配合物的可见盲区有机紫外探测器 被引量:1
6
作者 孔治国 李文连 +2 位作者 王丹 陈丽莉 张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75-1576,共2页
采用真空沉积法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SS(60nm)/m-MTDATA(20-60nm)/Cu(Ⅰ)-complex(20-60nm)/LiF(1nm)/Al(100nm)的有机光伏(OPV)器件,其中m-MTDATA作为电子给体,Cu(phen)((DPEphos))BF4是一种作为电子受体磷... 采用真空沉积法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SS(60nm)/m-MTDATA(20-60nm)/Cu(Ⅰ)-complex(20-60nm)/LiF(1nm)/Al(100nm)的有机光伏(OPV)器件,其中m-MTDATA作为电子给体,Cu(phen)((DPEphos))BF4是一种作为电子受体磷光Cu(Ⅰ)配合物。该OPV器件在可见区几乎没有响应仅仅在长波紫外区有响应,这种可见盲区OPV器件在1.5mW/cm^2的365nm紫外光从ITO玻璃方向垂直照射下的开路电压Voc,短路电流Isc和填充因子FF分别为1.95V,107.9μA/cm^2和0.283,能量转化效率达到3.97%。还研究了不同紫外光照射强度对器件主要PV性能与照射强度的倚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Ⅰ)磷光配合物 可见盲区 有机紫外探测器
下载PDF
高效绿色磷光铱配合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丽英 李斌 +1 位作者 樊志琴 吕刚 《广州化工》 CAS 2011年第7期68-69,89,共3页
设计、合成了一个新颖的环金属配体1-(4-甲氧基-苯甲基)-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MBMPB),并以乙酰丙酮(Hacac)为辅助配体合成了高效绿色铱配合物Ir(MBMPB)2(acac)。通过1H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结构表征,且详细研究了其光物理性质... 设计、合成了一个新颖的环金属配体1-(4-甲氧基-苯甲基)-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MBMPB),并以乙酰丙酮(Hacac)为辅助配体合成了高效绿色铱配合物Ir(MBMPB)2(acac)。通过1H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结构表征,且详细研究了其光物理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在402 nm和446 nm处存在1MLCT和3MLCT的吸收带,在492 nm处有较强的绿光发射,同时具有高的光致发光效率和短的激发态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光配合物 分子设计 光致发光
下载PDF
磷光铱配合物的纯度对其电致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常桥稳 刘志伟 +5 位作者 王登科 姜婧 晏彩先 李杰 陈家林 刘伟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96-1401,共6页
采用不同的真空热梯度升华条件,获得了不同纯度的乙酰丙酮酸二(2-苯基吡啶)铱Ir(ppy)2(acac)。以不同纯度Ir(ppy)2(acac)为客体材料,制备了结构为ITO∶Mo O3/CBP/CBP∶Ir(ppy)2(acac)/TPBi/Li F∶Al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其中CBP和T... 采用不同的真空热梯度升华条件,获得了不同纯度的乙酰丙酮酸二(2-苯基吡啶)铱Ir(ppy)2(acac)。以不同纯度Ir(ppy)2(acac)为客体材料,制备了结构为ITO∶Mo O3/CBP/CBP∶Ir(ppy)2(acac)/TPBi/Li F∶Al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其中CBP和TPBi分别是4,4'-二(9-咔唑)联苯和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评价了不同纯度磷光铱配合物制备的器件的电致发光性能,探索了磷光铱配合物纯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r(ppy)2(acac)升华后可以提高器件的稳定性,纯度高的材料可以在较低的掺杂浓度下获得较高的发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光配合 纯度 电致发光性能 OLED 影响
下载PDF
一类以菲衍生物为配体的新型红色到近红外磷光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致和电致发光性质
9
作者 骆开均 陈艳芳 +2 位作者 苏祎伟 邓先平 朱卫国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36-1543,共8页
以2-(菲-9)-吡啶、1-(菲-9)异喹啉和喹喔啉并[2,3-l]菲为配体,合成了3个新颖的红色到近红外磷光配合物(pypt)2Ir(acac)、(sqpt)2Ir(acac)和(qupt)2Ir(acac).对这些配合物的吸收、发射光谱和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菲取代基的性... 以2-(菲-9)-吡啶、1-(菲-9)异喹啉和喹喔啉并[2,3-l]菲为配体,合成了3个新颖的红色到近红外磷光配合物(pypt)2Ir(acac)、(sqpt)2Ir(acac)和(qupt)2Ir(acac).对这些配合物的吸收、发射光谱和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菲取代基的性质主要影响配合物的LUMO能级,随着菲取代基共轭程度的增加,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红移,光致发光(PL)光谱从619 nm红移到704 nm.将4%的(sqpt)2Ir(acac)掺杂在PVK+PBD主体材料中制备了掺杂磷光发光器件,器件电致发光(EL)光谱的λmax为704 nm,器件的EL光谱从红色一直延伸到近红外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衍生 红外到近红外磷光配合 磷光有机发光器件
原文传递
铱配合物磷光探针的合成及细胞荧光成像
10
作者 曾红 曾冠杰 +3 位作者 江天宇 何阳阳 陈志忠 吴勇权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03-1106,共4页
磷光铱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光热稳定性、发光颜色可调性、较长的激发寿命和较高的发光效率等特点。以2-苯基并噻唑衍生物(含有醛基、乙氧基和叔丁基)为主配体、1,10-邻菲罗啉为辅助配体,合成3个磷光铱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 磷光铱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光热稳定性、发光颜色可调性、较长的激发寿命和较高的发光效率等特点。以2-苯基并噻唑衍生物(含有醛基、乙氧基和叔丁基)为主配体、1,10-邻菲罗啉为辅助配体,合成3个磷光铱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利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其发光性能进行研究,并测试了磷光铱配合物的细胞荧光成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光配合 荧光光谱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细胞荧光成像
下载PDF
以噻吩苯基喹啉为主配体的铱(Ⅲ)配合物磷光性能的理论研究
11
作者 郭佳毅 潘霄 +1 位作者 蒋利辉 吴文鹏 《化学研究》 CAS 2018年第4期343-349,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二次响应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的方法,研究了以噻吩苯基喹啉为主配体的两种磷光铱(Ⅲ)配合物的磷光性能.其中一个是实验已报道配合物,能发出红色磷光;另一个是将次配体替换为1,3,4-噁二唑衍生物后新设计的配合物.从计算...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二次响应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的方法,研究了以噻吩苯基喹啉为主配体的两种磷光铱(Ⅲ)配合物的磷光性能.其中一个是实验已报道配合物,能发出红色磷光;另一个是将次配体替换为1,3,4-噁二唑衍生物后新设计的配合物.从计算的磷光光谱可看出,新设计的配合物比实验配合物的光谱红移了31 nm,是潜在的深红色磷光材料.进而用定量的方法计算了辐射跃迁速率常数,用定性的方法预测了非辐射跃迁速率常数.预测非辐射跃迁速率常数时不仅考虑了与温度无关的非辐射跃迁,也考虑了与温度有关的非辐射跃迁.结果表明,新设计的铱(Ⅲ)配合物的辐射跃迁速率常数和非辐射跃迁速率常数都比实验配合物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吩苯基喹啉 红色磷光铱(Ⅲ)配合 辐射跃迁 非辐射跃迁 量子效率
下载PDF
有机电致磷光二极管材料研究进展探讨
12
作者 王建超 王坤 《绿色科技》 2012年第5期275-276,共2页
总结了近年有机电致磷光材料的发展概况,分析了电致磷光二极管材料发光机理及有机配体结构对金属配合物的稳定性、发光效率、发射波长的影响,论述了金属有机配合物电致磷光材料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今后磷光材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有机电致磷光 发光机理 磷光配合物 有机发光二极管
下载PDF
“Turn-on”型磷光Hcy/Cys纳米探针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湘梅 刘淑娟 +5 位作者 杨会然 于海霞 汪静霞 翟钊 赵强 黄维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71-2279,共9页
在本工作中,我们以制备纯水相检测的纳米探针为目标,以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作为载体,以含特异性检测基团的长发光寿命的磷光铱配合物作为信号单元,通过共价键接枝方法得到几种纳米探针。采用SEM、TEM、SAXRD和氮气吸附等表征方法对纳米探... 在本工作中,我们以制备纯水相检测的纳米探针为目标,以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作为载体,以含特异性检测基团的长发光寿命的磷光铱配合物作为信号单元,通过共价键接枝方法得到几种纳米探针。采用SEM、TEM、SAXRD和氮气吸附等表征方法对纳米探针的表面形貌和内部结构进行表征,并用磷光发射光谱研究基于不同载体所得到的纳米探针的光物理性质以及对高半胱氨酸(Hcy)和半胱氨酸(Cys)的响应性,最后通过理论计算对其响应机理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以MCM-41作为载体的杂化纳米探针具有更强的发光强度和更好的响应性,并且在纯水体系中实现了对半胱氨酸和高半胱氨酸的高选择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光纳米探针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磷光重金属配合 传感
下载PDF
Synthesis,crystal structure and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tris(4-methyl-2,5-diphenylpyridine)iridium for OLED
14
作者 FENG Yangyang XU Mingming +4 位作者 WANG Hongyou ZHU Yunyao LUO Yuan LEI Huaidong CHEN Honglai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2,共5页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have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next-generation displays and lighting,and phosphorescent iridium complexes are an important class of electroluminescent phosphorescent ma...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have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next-generation displays and lighting,and phosphorescent iridium complexes are an important class of electroluminescent phosphorescent materials.In this paper,Ir(bmppy)_(3),tris(4-methyl-2,5-diphenylpyridine)iridium,was synthesized and elvaluted for phot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Single crystals suitale for X-ray diffraction(XRD)were grown from a mixture solvent of dichloromethane and absolute ethanol.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 of Ir(bmppy)_(3)were determined by element analysis,NMR spectra and XRD.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mmetry with the space group P21/c with a slightly distorted octahedral configuration.As measured by UV-Visible and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a,Ir(bmppy)_(3) displays a maximum emission at at 527 nm at ambient temperature,a typical green-emitting profile.The complex has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 in the OLED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D iridium complex phosphorescent material crystal structure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Ir(bmppy)_(3)
下载PDF
有机发光二极管蓝光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谭文乐 俞越 +1 位作者 胡德华 马於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共11页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经过30余年的发展,在显示和照明领域已经进入了大规模应用的阶段。有机红光及绿光OLEDs基本上已能够达到商业应用的标准,但是蓝光OLEDs仍然存在亮度低、高亮度下寿命短的问题,因而...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经过30余年的发展,在显示和照明领域已经进入了大规模应用的阶段。有机红光及绿光OLEDs基本上已能够达到商业应用的标准,但是蓝光OLEDs仍然存在亮度低、高亮度下寿命短的问题,因而商业上对兼具高激子利用率及高稳定性的蓝光材料和器件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和国际上相继提出了基于重金属配位的磷光配合物、三线态‑三线态湮灭、热活化延迟荧光、“热激子”等材料结构的设计策略,期望在获得高发光量子效率和激子利用率的同时,尽量减小器件的效率滚降,获得具有高稳定性、长寿命的蓝光OLEDs器件。本文总结了不同类型蓝光OLEDs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蓝光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OLEDs 热激子 热活化延迟荧光 金属磷光配合物 三线态-三线态湮灭
下载PDF
铱金属配合物磷光材料掺杂聚合物体系的电致发光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晓庆 于军胜 +2 位作者 李璐 王军 蒋亚东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620-6626,共7页
通过对一种新型贵金属铱的配合物磷光材料(pbi)2Ir(acac)与咔唑共聚物进行物理掺杂,制备了结构为indium-tin oxide(ITO)/poly(N-vinylcarbazole)(PVK):(pbi)2Ir(acac)(x)/2,9-dimethyl-4,7-diphenyl-1,10-phenan throline(BCP)(20 nm)/8... 通过对一种新型贵金属铱的配合物磷光材料(pbi)2Ir(acac)与咔唑共聚物进行物理掺杂,制备了结构为indium-tin oxide(ITO)/poly(N-vinylcarbazole)(PVK):(pbi)2Ir(acac)(x)/2,9-dimethyl-4,7-diphenyl-1,10-phenan throline(BCP)(20 nm)/8-Hydroxyquinoline aluminum(Alq3)(10 nm)/Mg:Ag的聚合物电致磷光器件,研究了磷光聚合物掺杂体系在低掺杂浓度时(0.1%和0.5%(质量百分数,全文同))的光致发光(PL)和电致发光(EL)特性.结果表明,该掺杂体系的PL光谱和EL光谱中均同时存在主体材料PVK与磷光客体(pbi)2Ir(acac)的发光光谱,但主客体的发射强度不同,推测该掺杂体系在电致发光条件下,同时存在主体材料到客体的不完全的能量传递和载流子直接俘获过程.磷光掺杂浓度为0.1%的器件在19 V电压下实现了白光发射,色坐标为(0.32,0.38),掺杂浓度为0.5%的器件在20.6 V电压下的最大发光亮度为11827 cd.m-2,而在13.4 V电压下的最大流明效率为4.13 cd.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配合磷光 聚合掺杂
原文传递
基于重金属配合物的阳离子磷光化学传感器 被引量:2
17
作者 成珊 刘淑娟 +3 位作者 周丽霞 许文娟 赵强 黄维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9-686,共8页
金属阳离子在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生命科学和环境检测领域,对这些金属阳离子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有着重要的意义。磷光重金属配合物以其优异的光物理性质在金属阳离子检测领域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如大的斯托克斯... 金属阳离子在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生命科学和环境检测领域,对这些金属阳离子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有着重要的意义。磷光重金属配合物以其优异的光物理性质在金属阳离子检测领域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如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可以很容易区分激发和发射,长的发光寿命可使用时间分辨技术与背景荧光信号相区分以提高检测的信噪比和灵敏度以及可使用可见光进行激发等。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基于重金属配合物的阳离子磷光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这些重金属配合物包括Pt(Ⅱ)、Ru(Ⅱ)、Re(Ⅰ)、Ir(Ⅲ)以及Au(Ⅰ)等的配合物。分别从设计原则和用于检测金属阳离子的磷光化学传感器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对用于阳离子检测的重金属配合物磷光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光重金属配合 金属阳离子 化学传感器
原文传递
具有电子注入/传输特性的功能化Ir^Ⅲ配合物磷光材料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能的研究
18
作者 何月 王琦 +3 位作者 赵冬 周桂江 黄维扬 马东阁 《中国科技成果》 2010年第8期32-35,共4页
为了提高配合物磷光材料的电致发光性能,本文设计合成了功能化的具有电子注入/传输特性的Ir^Ⅲ配合物磷光电致发光材料。电致发光实验的结果表明:这类功能化的配合物磷光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致发光性能,最大外量子效率叩。高达10.7... 为了提高配合物磷光材料的电致发光性能,本文设计合成了功能化的具有电子注入/传输特性的Ir^Ⅲ配合物磷光电致发光材料。电致发光实验的结果表明:这类功能化的配合物磷光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致发光性能,最大外量子效率叩。高达10.7%,最大电流效率玑高达;37.6cdA~,最大功率效率ηp高达26.1lm W^-1,最大亮度Lmax为48567cd m^-2。这一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磷光材料的功能化是设计合成高效电致发光材料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磷光材料 功能化 电子注入/传输 电致发光
原文传递
Microwave Assisted Synthesis of a New Triplet Iridium(Ⅲ) Pyrazine Complex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秋华 王传红 +1 位作者 宋溪明 张国林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55-357,I0002,共4页
A new cyclometalated iridium(IlI) complex Ir(DPP)3 (DPP=2,3-diphenylpyrazine) was prepared by reaction of DPP with iridium trichloride hydrate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was confir... A new cyclometalated iridium(IlI) complex Ir(DPP)3 (DPP=2,3-diphenylpyrazine) was prepared by reaction of DPP with iridium trichloride hydrate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was confirm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1H NMR, and mass spectroscopy. The UV-Vis absorption and photo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the complex were investigated. The complex shows strong ^1MLCT (singlet metal to ligand charge-transfer) and aMLCT (triplet metal to ligand charge-transfer) absorption at 382 and 504 nm, respectively. The complex also shows strong photoluminescence at 573 nm at room temperatur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e complex to be a promising phosphorescent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wave-assisted synthesis Phosphorescent material Iridium pyrazine complex TRIPLET
下载PDF
Phosphorescent Cationic Iridium(Ⅲ) Complexes with 1,3,4-Oxadiazole Cyclometalating Ligands: Solvent-Dependent Excited-State Dynamics
20
作者 匡卓然 王娴 +4 位作者 王振 何桂营 郭前进 何磊 夏安东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59-267,I0001,共10页
To elucidate the nature of low-lying triplet states and the effect of ligand modifica- tions on the excited-state properties of functional cationic iridium complexes, the solvent- dependent excited-state dynamics of t... To elucidate the nature of low-lying triplet states and the effect of ligand modifica- tions on the excited-state properties of functional cationic iridium complexes, the solvent- dependent excited-state dynamics of two phosphorescent cationic iridium(Ⅲ) complexes, namely [Ir(dph-oxd)2(bpy)]PF6 (1) and [Ir(dph-oxd)2(pzpy)]Pf6 (2), were investigated by femtosecond and nanosecond transient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Upon photoexcitation to the metal-to-ligand charge-transfer (MLCT) states, the excited-state dynamics shows a rapid process (τ-=0.7-3 ps) for the formation of solvent stabilized 3MLCT states, which significantly depends on the solvent polarity for both 1 and 2. Sequentially, a relatively slow process assigned to the vibrational cooling/geometrical relaxation and a long-lived phospho- rescent emissive state is identified. Due to the different excited-state electronic structures regulated by ancillary ligands, the solvation-induced stabilization of the 3MLCT state in 1 is faster than that in 2. The present results provide a better sight of excited-state relaxation dynamics of ligand-related iridium(Ⅲ) complexes and solvation effects on triplet manifo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idium complex PHOSPHORESCENCE Metal-to-ligand charge transfer Transientabsorption SOLV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