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兴隆湖水生植物遥感信息提取和氮磷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谭詹 汪仁银 +2 位作者 任玖 胡澄宇 冯文强 《四川水利》 2020年第4期3-8,共6页
兴隆湖是天府新区重大基础设施“三纵一横两轨两湖”中的“两湖”之一,是新区内规划的一座“生态之肾”,水环境要求较高,为揭示兴隆湖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总氮总磷分布,利用GF-2-PMS2遥感影像像斑灰度特征提取水生植物信息,对特征位置... 兴隆湖是天府新区重大基础设施“三纵一横两轨两湖”中的“两湖”之一,是新区内规划的一座“生态之肾”,水环境要求较高,为揭示兴隆湖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总氮总磷分布,利用GF-2-PMS2遥感影像像斑灰度特征提取水生植物信息,对特征位置平均采集水样并检测,获取总氮、总磷等影响水质的参数,通过ArcMap空间分析反距离权重法(IDW)得到与水生植物分布紧密相关的总氮、总磷特征信息分布图。结果显示,鹿溪河入水口及城市排水口氮磷含量高,出水口流入鹿溪河总氮和总磷含量均降低。研究表明,利用遥感手段对水生植物提取可快速实时获取其生长及分布情况,反距离权重法(IDW)实现利用局部采样点获取全局总氮、总征分布特征信息,水体中总氮、总磷信息分布特征和水生植物像斑分布,分析兴隆湖水生植物对总氮和总磷的净化作用,对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和黑臭水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2-PMS2遥感影像 水生植物 像斑提取 反距离权重法(IDW) 磷分布特征 兴隆湖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不同矿化类型伟晶岩中磷的分布特征及其找矿指示 被引量:9
2
作者 吕正航 张辉 +3 位作者 唐勇 赵景宇 刘云龙 郭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0-270,共11页
新疆阿尔泰是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重要产区,长期开采使其面临资源枯竭,加之传统物理找矿方法的局限性,迫切需求实现找矿方法创新和找矿突破。与稀有金属成矿有关的过铝质岩石通常以富P为特征,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分析了阿尔泰地区二叠... 新疆阿尔泰是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重要产区,长期开采使其面临资源枯竭,加之传统物理找矿方法的局限性,迫切需求实现找矿方法创新和找矿突破。与稀有金属成矿有关的过铝质岩石通常以富P为特征,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分析了阿尔泰地区二叠纪和三叠纪4类伟晶岩中碱性长石的P2O5含量,并对P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统计,以验证前人提出的找矿指标并圈定找矿靶区。结果表明,贫瘠伟晶岩P含量普遍较低(P2O5〈0.1%),而复杂矿化伟晶岩的P含量普遍较高(P2O5≥0.1%),符合前人提出的碱性长石中P2O5含量高于0.1%可作为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找矿指标。二叠纪和三叠纪矿化伟晶岩的P含量对比发现,前者P含量普遍较低,其成矿潜力较为有限;而三叠纪的青河-哈龙成矿亚带中的伟晶岩中的P含量普遍较高,其中的可可托海-喀拉额尔齐斯河上游一带应是稀有金属找矿的重要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分布特征 伟晶岩 稀有金属 找矿指示 新疆阿尔泰
下载PDF
厦门同安湾红树林及临近光滩沉积物孔隙水中溶解活性磷和亚铁分布特征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蔡宇 郭占荣 +4 位作者 潘峰 刘花台 王博 李志伟 庄振杰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2-40,共9页
为了解红树林与光滩磷、铁地球化学行为的差异,借助薄膜扩散梯度技术(ZrO-Chelex DGT),对厦门同安湾红树林及临近光滩孔隙水中溶解活性磷(DRP)、Fe2+浓度进行了原位测量,并采集了相应沉积物柱状样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Fe2+与DRP... 为了解红树林与光滩磷、铁地球化学行为的差异,借助薄膜扩散梯度技术(ZrO-Chelex DGT),对厦门同安湾红树林及临近光滩孔隙水中溶解活性磷(DRP)、Fe2+浓度进行了原位测量,并采集了相应沉积物柱状样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Fe2+与DRP呈现较好的线性正相关,说明磷的吸附/解吸与铁氧化还原循环有关;(2)在不同深度,光滩孔隙水中DRP浓度均高于对应深度红树林。在浅层,由于溪水的补给造成光滩的磷富集;在深层,红树植物根部吸收导致磷浓度下降,光滩有机质含量较多,矿化释放DRP使其浓度较高;(3)孔隙水中的Fe2+浓度分布表明,红树林区域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由好氧环境进入厌氧环境;而光滩沉积物氧化还原环境可能受到红树林的影响,孔隙水Fe2+在垂向上波动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分布特征 DGT取样技术 泥质潮滩 红树林 孔隙水
下载PDF
淮河沉积物总磷和重金属沿程变化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振宇 唐洪武 +5 位作者 肖洋 杨刚 陈曦 金光球 李志伟 袁赛瑜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22,共7页
为了探究淮河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分布规律、来源及污染程度,于2014年7月沿淮河中下游设置16个采样断面,现场采样并检测沉积物中总磷(TP)质量比和重金属(As、Cu、Pb、Cd、Zn)的质量比,分析沉积物中污染物的沿程分布及来源并对污染状况进行... 为了探究淮河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分布规律、来源及污染程度,于2014年7月沿淮河中下游设置16个采样断面,现场采样并检测沉积物中总磷(TP)质量比和重金属(As、Cu、Pb、Cd、Zn)的质量比,分析沉积物中污染物的沿程分布及来源并对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淮河中下游沿程各城市下游断面沉积物中污染物平均含量比上游断面高;污染物来源分析表明,所有污染物均受到点源污染的影响,其中TP和Cu受到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的共同影响;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对沉积物磷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淮河干流沉积物环境质量受磷的污染相对较轻;对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分析表明,无论是单个重金属的生态危害程度还是综合生态危害程度都为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 沉积物 磷分布特征 重金属分布特征 主成分分析 标准指数法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PDF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Carb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Typical Chinese Terrestrial Ecosystems 被引量:9
5
作者 CHAI Hua YU Guirui +3 位作者 HE Nianpeng WEN Ding LI Jie FANG Jiangpi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5年第5期549-560,共12页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C), nitrogen(N), and phosphorus(P) may improve our ability to accurately estimate soil C, N, and P storage. Based on a database of 21 354 records in...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C), nitrogen(N), and phosphorus(P) may improve our ability to accurately estimate soil C, N, and P storage. Based on a database of 21 354 records in 74 long-term monitoring plots from 2004 to 2013 in the 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ERN), we built fitting functions to quantify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C, N, and P(up to 100 cm depth) in the typical Chinese terrestrial ecosystems. The decrease of soil C, N, and P content with depth can be well fitted with various mathematical functions. The fitting functions differed greatly between artificial(agriculture) and natural(desert, forest, and grassland) ecosystems, and also differed with respect to soil C, N, and P content. In both the artificial and natural ecosystems, the best fitting functions were exponential functions for C, quadratic functions for N, and quadratic functions for P. Furthermore, the stoichiometric ratios of soil C, N, and P were ranked in descending order: grassland > forest > agriculture > desert, and were also associated with climate.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to build the fitting functions for the profile distribution of soil C, N, and P in China at a national scale. Our findings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to accurately assess the storage of C, N, and P in soils at a large scale, especially for the integrative analysis of historic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profile STORAGE STOICHIOMETRY vertical distribution Chi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