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磷尾气中硫化氢(H_2S)和磷化氢(PH_3)干法同时脱除研究进展
1
作者 冯嘉予 宁平 +3 位作者 李凯 王驰 孙鑫 宋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28,30,共6页
综述了黄磷尾气中H_2S、PH_3干法同时脱除技术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各种干法工艺的具体方法以及存在的优缺点,同时也总结了相关的理论计算基础,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黄磷尾气 化氢(H2S) 磷化氢(ph3) 同时脱除技术
下载PDF
太湖沉积物中微生物和磷化氢的时空分布及关系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强 耿金菊 +2 位作者 金红梅 施华宏 王晓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0-354,共5页
对2004年春、夏、秋、冬季太湖表层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好氧细菌夏季生长较好;放线菌春、秋季生长较好;有机磷细菌夏季分布数最大;无机磷细菌各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厌氧细菌春、夏季节分布要略高于秋、冬季... 对2004年春、夏、秋、冬季太湖表层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好氧细菌夏季生长较好;放线菌春、秋季生长较好;有机磷细菌夏季分布数最大;无机磷细菌各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厌氧细菌春、夏季节分布要略高于秋、冬季节.在空间分布上,好氧细菌在鼋头渚分布最多,贡湖最少;厌氧细菌与好氧细菌分布规律类似;放线菌则与此相反;有机磷细菌为小丁湾>梅园>贡湖>东太湖>鼋头渚;无机磷细菌为东太湖>梅园>鼋头渚>小丁湾,贡湖.磷化氢(PH3)在太湖表层沉积物中含量在(1.71±0.74)^(176.47±0.98)ng/kg之间,最大值出现在冬季东太湖点,最小值出现在春季贡湖点.PH3与微生物的相关性分析表明,PH3与无机磷细菌显著正相关,与厌氧细菌的相关程度次之,与有机磷细菌则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氢(ph3) 微生物 太湖 时空分布
下载PDF
CO铜基变换催化剂PH_3中毒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乐 刘曌 +2 位作者 田森林 宁平 张骄佼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33,共6页
采用热力学非均相反应体系中的Gibbs自由能最小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在高炉煤气气氛下,PH3对铜基催化剂的毒害过程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及产物,并对各个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及化学反应平衡常数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进一步了... 采用热力学非均相反应体系中的Gibbs自由能最小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在高炉煤气气氛下,PH3对铜基催化剂的毒害过程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及产物,并对各个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及化学反应平衡常数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进一步了解CO变换催化剂在高炉煤气气氛下的中毒机理,经过分析可得出:PH3对铜基低温变换催化剂在100—300℃的活性温度下,可使催化剂造成暂时或永久性的失活,主要的中毒产物为CuP2,CuO,Cu2O,Cu3(PO4)2,C,且高炉煤气自身的主要气体混合也可造成催化剂中毒。其中氧气的存在极易造成铜基催化剂的中毒,其中低温变换催化剂的活性物质Cu微晶与O2反应生成Cu2P2O7的吉布斯自由能小于零且绝对值最大,热力学平衡常数最大,该反应是竞争能力最强的主导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催化剂 磷化氢(ph3) 中毒 热力学
下载PDF
吸入泥磷发生急性肺损伤3例报道并文献分析
4
作者 王珏 王云徽 钱传云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74-776,共3页
泥磷是制磷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料,其中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包括黄磷、磷化氢(PH3)、稀磷酸、二氧化硅(SiO2)、一氧化碳(CO)等。近几十年来,我国关于黄磷生产过程发生中毒事件的报道很多,也颁布了GBZ11—2014职业性急性磷化氢... 泥磷是制磷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料,其中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包括黄磷、磷化氢(PH3)、稀磷酸、二氧化硅(SiO2)、一氧化碳(CO)等。近几十年来,我国关于黄磷生产过程发生中毒事件的报道很多,也颁布了GBZ11—2014职业性急性磷化氢中毒的诊断和GBZ81—2002职业性磷中毒诊断标准,急性磷中毒主要导致肝肾损伤。本文就我院收治的3例吸入泥磷后发生急性肺损伤(ALI)的病案进行报道,同时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其具体中毒物质、病理生理过程和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磷 五氧化二磷(P2O5) 磷化氢(ph3)急性肺损伤(ALI) 中毒机制
下载PDF
伪矮海链藻抗氧化酶活性对磷化氢的响应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付梅 宋秀贤 +3 位作者 俞志明 曹西华 韩笑天 袁涌铨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9-813,共5页
以伪矮海链藻(Thalassiosira pseudonana)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磷化氢(PH3)对其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分析了PH3对海洋微藻可能存在的作用途径。研究发现,在实验前期,随着PH3浓度的升高,单位藻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 以伪矮海链藻(Thalassiosira pseudonana)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磷化氢(PH3)对其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分析了PH3对海洋微藻可能存在的作用途径。研究发现,在实验前期,随着PH3浓度的升高,单位藻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之升高,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而实验后期,高浓度PH3处理组SOD及CAT活性下降,MDA含量随PH3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PH3可激活藻细胞抗氧化防御系统,增强藻细胞耐逆性;而高浓度的PH3致使细胞所受氧化压力超过抗氧化酶系统的防御能力,导致细胞损伤程度增大,该结果揭示了PH3对伪矮海链藻抗氧化酶系统的双重效应。本研究结果将为深入探讨PH3对海洋微藻的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对进一步揭示海水体系中磷(P)的生物学及生态学意义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氢(ph3) 抗氧化酶 伪矮海链藻 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