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脂酸磷酸酶2域1A在不同转移能力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柴婕 冯思佳 +8 位作者 崔静 杨丹丹 张翠翠 郜培琼 王志慧 范蕊 张向楠 王阳林 千新来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678-681,686,共5页
目的研究磷脂酸磷酸酶2域1A(PPAPDC1A)在7种不同转移能力的肝癌细胞系中表达的差异。方法以7种不同转移能力的肝癌细胞系(BEL-7402、Hep G2、MHCC-97L、SMMC-7721、HCCL-M6、BEL-7404、MHCC-97H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 目的研究磷脂酸磷酸酶2域1A(PPAPDC1A)在7种不同转移能力的肝癌细胞系中表达的差异。方法以7种不同转移能力的肝癌细胞系(BEL-7402、Hep G2、MHCC-97L、SMMC-7721、HCCL-M6、BEL-7404、MHCC-97H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其PPAPDC1A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在7种不同转移能力的肝癌细胞中,PPAPDC1A mRNA与PPAPDC1A蛋白的表达从低到高依次为BEL-7402细胞<Hep G2细胞<MHCC-97L细胞<SMMC-7721细胞<HCCL-M6细胞<BEL-7404细胞<MHCC-97H细胞;7种不同转移能力肝癌细胞中PPAPDC1A mRNA和PPAPDC1A蛋白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8.373、441.937,P<0.05)。其中Hep G2细胞中PPAPDC1A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BEL-7402细胞(P<0.05);MHCC-97L细胞中PPAPDC1A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Hep G2细胞(P<0.05);SMCC-7721、HCCL-M6细胞中PPAPDC1A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MHCC-97L细胞(P<0.05);HCCL-M6细胞中PPAPDC1A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SMCC-7721细胞(P<0.05);MHCC-97L、SMCC-7721、HCCL-M6、BEL-7404、MHCC-97H细胞中PPAPDC1A mRNA和PPAPDC1A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BEL-7402细胞(P<0.05);SMCC-7721、HCCL-M6、BEL-7404、MHCC-97H细胞中PPAPDC1A mRNA和PPAPDC1A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Hep G2细胞(P<0.05);BEL-7404、MHCC-97H细胞中PPAPDC1A mRNA和PPAPDC1A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MHCC-97L细胞(P<0.05);BEL-7404、MHCC-97H细胞中PPAPDC1A mRNA和PPAPDC1A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SMCC-7721细胞(P<0.05);BEL-7404、MHCC-97H细胞中PPAPDC1A mRNA和PPAPDC1A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HCCL-M6细胞(P<0.05);MHCC-97H细胞中PPAPDC1A mRNA和PPAPDC1A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BEL-7404细胞(P<0.05)。结论 PPAPDC1A可能促进肝细胞癌的侵袭与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磷脂酸磷酸酶21A基因 蛋白 信使RNA
下载PDF
磷脂酸磷酸酶2域1A在不同子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杨丹丹 冯思佳 +8 位作者 崔静 柴婕 张翠翠 郜培琼 王志慧 范蕊 张向楠 王阳林 原志庆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674-677,共4页
目的探讨磷脂酸磷酸酶2域1A(PPAPDC1A)在人4种子宫颈癌细胞中表达的差异。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PPAPDC1A mRNA和蛋白在人子宫颈癌C33-A细胞、Caski细胞、HeLa细胞和SiHa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子宫颈... 目的探讨磷脂酸磷酸酶2域1A(PPAPDC1A)在人4种子宫颈癌细胞中表达的差异。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PPAPDC1A mRNA和蛋白在人子宫颈癌C33-A细胞、Caski细胞、HeLa细胞和SiHa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子宫颈癌SiHa、HeLa、Caski和C33-A细胞中PPAPDC1A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344±0.027、0.593±0.017、0.899±0.030和2.920±0.045,PPAPDC1A蛋白的表达分别为0.514±0.030、1.185±0.096、1.379±0.084和1.761±0.072;子宫颈癌SiHa、HeLa、Caski和C33-A细胞中PPAPDC1A mRNA和蛋白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APDC1A mRNA和蛋白在4种子宫颈癌细胞中表达的顺序为:C33-A细胞>Caski细胞>HeLa细胞>SiHa细胞。结论 PPAPDC1A基因在不同子宫颈癌细胞中存在差异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磷脂酸磷酸酶21A基因 信使RNA
下载PDF
磷脂酸磷酸酶2域1A基因在乳腺上皮细胞和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7
3
作者 赵二趁 崔静 +8 位作者 冯思佳 杨璐 柴婕 杨丹丹 张翠翠 王志慧 郜培琼 李娜 千新来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356-358,361,共4页
目的探讨磷脂酸磷酸酶2域1A(PPAPDC1A)基因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和不同转移能力的乳腺癌细胞中表达的差异。方法以正常乳腺上皮HBL-100细胞、低转移乳腺癌MCF-7细胞、高转移乳腺癌MDA-MB-435s细胞和高转移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磷脂酸磷酸酶2域1A(PPAPDC1A)基因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和不同转移能力的乳腺癌细胞中表达的差异。方法以正常乳腺上皮HBL-100细胞、低转移乳腺癌MCF-7细胞、高转移乳腺癌MDA-MB-435s细胞和高转移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PPAPDC1A基因mRNA和蛋白在上述细胞中的表达。结果与正常乳腺上皮HBL-100细胞比较,3种不同转移能力的乳腺癌细胞中的PPAPDC1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且高转移乳腺癌MDA-MB-231细胞和高转移乳腺癌MDA-MB-435s细胞中PPAPDC1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低转移乳腺癌MCF-7细胞(P<0.01),高转移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PPAPDC1A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高于高转移乳腺癌MDA-MB-435s细胞(P<0.01)。PPAPDC1A在4种细胞中表达的顺序为HBL-100细胞<MCF-7细胞<MDA-MB-435s细胞<MDA-MB-231细胞。结论 PPAPDC1A基因可能促进了乳腺癌的发生、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磷脂酸磷酸酶21A基因 信使RNA 蛋白
下载PDF
磷脂酸磷酸酶2域1A在不同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郜培琼 贺国洋 +9 位作者 冯思佳 张翠翠 王志慧 范蕊 王阳林 张向楠 赵飞 王贝玺 千新来 原志庆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磷脂酸磷酸酶2域1A(PPAPDC1A)在人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取结直肠癌细胞系高转移潜能细胞LOVO、SW620和低转移潜能细胞SW480、RKO、HCT116、DLD-1进行常规培养,待细胞生长至对数生长期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 目的探讨磷脂酸磷酸酶2域1A(PPAPDC1A)在人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取结直肠癌细胞系高转移潜能细胞LOVO、SW620和低转移潜能细胞SW480、RKO、HCT116、DLD-1进行常规培养,待细胞生长至对数生长期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不同结直肠癌细胞中PPAPDC1A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结直肠癌细胞中PPAPDC1A蛋白表达。结果 6种人结直肠癌细胞中PPAPDC1A mRNA和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1.213、344.116,P<0.05)。高转移潜能细胞LOVO、SW620中PPAPDC1A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DLD-1、HCT116、RKO、SW480细胞(P<0.05);高转移潜能细胞LOVO中PPAPDC1A蛋白表达显著高于SW620细胞(P<0.05);DLD-1细胞中PPAPDC1A蛋白表达显著高于HCT116、RKO、SW480细胞(P<0.05);低转移潜能细胞HCT116中PPAPDC1A蛋白表达显著高于RKO、SW480细胞(P<0.05);RKO细胞中PPAPDC1A蛋白表达显著高于SW480细胞(P<0.05)。高转移潜能细胞LOVO与SW620细胞中PPAPDC1A 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W480、RKO、HCT116、DLD-1细胞中PPAPDC1A mRNA表达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APDC1A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存在差异性表达,其可能与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磷脂酸磷酸酶21A基因 MRNA 蛋白
下载PDF
MFGM磷脂对乳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仝令君 潘明慧 +1 位作者 艾娜丝 孙宝国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08-315,共8页
乳脂肪球膜(MFGM)是包裹在脂肪球外层的复杂3层膜结构。MFGM由多种生物活性分子组成,其中磷脂和蛋白占MFGM干重的90%以上,而磷脂作为MFGM的骨架,在MFGM的乳化性及稳定性等功能特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MFGM磷脂在牛乳加工中的... 乳脂肪球膜(MFGM)是包裹在脂肪球外层的复杂3层膜结构。MFGM由多种生物活性分子组成,其中磷脂和蛋白占MFGM干重的90%以上,而磷脂作为MFGM的骨架,在MFGM的乳化性及稳定性等功能特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MFGM磷脂在牛乳加工中的变化及磷脂域的动力学研究进行综述,为乳品加工工艺优化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加工 MFGM磷脂 磷脂域 理化性质 乳品品质
下载PDF
PNPLA3基因高表达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细胞增殖和甘油三酯的影响
6
作者 何晓萱 马雪儿 +4 位作者 杨雪霞 李琴 贾茜茜 任树风 蔡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3期9-13,27,共6页
目的探讨patatin样磷脂酶域3(PNPLA3)高表达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细胞模型细胞增殖和甘油三酯(TG)的影响。方法将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PNPLA3过表达组、PNPLA3过表达空载组。模型组:经游离脂肪酸诱导建... 目的探讨patatin样磷脂酶域3(PNPLA3)高表达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细胞模型细胞增殖和甘油三酯(TG)的影响。方法将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PNPLA3过表达组、PNPLA3过表达空载组。模型组:经游离脂肪酸诱导建立NAFLD细胞模型,PNPLA3过表达组、PNPLA3过表达空载组:在造模后经慢病毒原液感染、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MTT比色法和TG测试技术检测细胞中PNPLA3表达情况、细胞存活率和胞内TG含量。结果q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PNPLA3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1),PNPLA3过表达组PNPLA3基因表达量高于模型组(P<0.01)。MTT结果显示,模型组细胞相对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PNPLA3过表达组细胞相对存活率高于模型组(P<0.01)。TG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TG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PNPLA3过表达组中胞内TG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成功构建PNPLA3过表达NAFLD稳转株,PNPLA3的过量表达有助于细胞脂质堆积并增强细胞相对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patatin样磷脂3 基因表达 肝癌细胞 慢病毒 甘油三酯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PNPLA3基因rs139051 C>T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晖 郑丹 +1 位作者 姜挺 吴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76-78,共3页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patatin样磷脂酶域3(PNPLA3)基因rs139051 C>T多态性。方法将100例NAFLD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使用PCR-LDR对两组PNPLA3基因rs139051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采用lo...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patatin样磷脂酶域3(PNPLA3)基因rs139051 C>T多态性。方法将100例NAFLD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使用PCR-LDR对两组PNPLA3基因rs139051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采用logsitic回归分析rs139051基因型与ALT、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肝脏纤维化程度指标(NFS评分、Fibroscan分级)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对照组PNPLA3基因rs139051 CC基因型分别为10、39例,TC基因型分别为48、24例,TT基因型分别为42、37例,两组相比P均<0.01。相对于CC基因型,TC+TT基因型ALT、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NFS评分、Fibroscan分级的OR(95%CI)分别为1.94(0.50~7.50)、2.33(0.60~9.08)、4.00(1.04~15.32)、1.11(0.27~4.65)、4.29(1.12~16.52)、4.93(1.27~19.13),P分别为0.34、0.22、0.04、0.88、0.03、0.02。结论 NAFLD患者中PNPLA3基因rs139051基因型TC、TT比例高,且更易促进NAFLD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tatin样磷脂3 单核苷酸多态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蓝莓联合益生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大鼠PNPLA3和SREBP-1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祝娟娟 周明玉 程明亮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778-1784,共7页
目的观察含patatin样磷脂酶域3(PNPLA3)和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在蓝莓联合益生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大鼠干预实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NAFLD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SD大鼠36只分为正常组(NG)、模型组(MG)、自... 目的观察含patatin样磷脂酶域3(PNPLA3)和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在蓝莓联合益生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大鼠干预实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NAFLD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SD大鼠36只分为正常组(NG)、模型组(MG)、自然恢复组(SRG)、蓝莓组(BG)、益生菌组(PG)和蓝莓联合益生菌组(BPG)。实验结束后,制作组织切片,观察血清学、组织学形态变化,检测PNPLA3和SREBP-1c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时用SNK-q检验,方差不齐时用Tamhane's-T2检验。结果 6组间在肝脏指数、ALT、TC、TG、LDL和HDL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84.908、188.554、75.523、94.667、95.235、132.586,P值均<0.01)。6组间NAFLD活动度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896,P<0.01),其中BPG组较MG、SRG、BG、PG组下降最为显著(P值均<0.01)。6组肝组织表达PNPLA3和SREBP-1c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75.527、110.504,P值均<0.01),其中BPG组较MG、SRG、BG、PG组下降最为显著(P值均<0.01)。PNPLA3和SREBP-1c的mRNA和蛋白表达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75.822、410.379、288.940、116.054,P值均<0.01)。其中BPG组的PNPLA3和SREBP-1C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MG、SRG、BG、PG组明显下降(P值均<0.01)。结论蓝莓联合益生菌能有效改善NAFLD的病理组织结构,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其机制可能是蓝莓与益生菌联合可减轻炎症因子诱发的炎症效应,下调SREBP-1c的表达,从而减弱PNPLA3基因转录,增强胆固醇代谢,减少脂质沉积,是NAFLD的一个辅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含patatin样磷脂3 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质1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PNPLA3基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冬阳 林连捷 郑长青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796-1801,共6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成日益上升趋势,其相关基因研究对完善其致病机制,补充其治疗方案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多项实验证实含patatin样磷脂酶域3(PNPLA3)基因突变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成日益上升趋势,其相关基因研究对完善其致病机制,补充其治疗方案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多项实验证实含patatin样磷脂酶域3(PNPLA3)基因突变与NAFLD密切相关,考虑其与肝脏脂代谢有关,但就其致病机制仍无详细阐释.部分文献认为PNPLA3作为patatin样磷脂酶家族,考虑其可能有三酰甘油水解酶活性从而影响肝脏脂肪代谢.也有文献认为PNPLA3突变干扰了脂质转运的过程.本文详细介绍PNPLA3基因及其表达,并就PNPLA3基因突变与NAFLD相关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patatin样磷脂3 脂肪滋养蛋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基因突变
下载PDF
PNPLA3 I148M (rs738409) SNP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心怡 李异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4430-4436,共7页
含patatin样磷脂酶域3(patatin-like phospholipase domain containing 3,PNPLA3),又称脂肪营养素.大量位于肝细胞膜上并参与脂质代谢.rs738409处基因突变致148位异亮氨酸被蛋氨酸取代(148 isoleucine to Methionine protein variant,I1... 含patatin样磷脂酶域3(patatin-like phospholipase domain containing 3,PNPLA3),又称脂肪营养素.大量位于肝细胞膜上并参与脂质代谢.rs738409处基因突变致148位异亮氨酸被蛋氨酸取代(148 isoleucine to Methionine protein variant,I148M).近年来全基因组分析显示PNPLA3 I148M与肝脏脂肪含量、血清肝酶水平、纤维化程度明显相关,研究显示PNPLA3 I148M与酒精性肝硬化进程及其所致肝细胞癌的临床转归及预后、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转归显著相关.PNPLA3 I148M在肝病进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作为肝细胞癌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细胞癌 含patatin样磷脂3
下载PDF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NF-κB驱动的PNPLA3基因表达的机制初探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晓 陈芸芝 +1 位作者 徐芬 梁华 《新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187-191,共5页
目的探讨禁食/再喂食后小鼠肝脏Patatin样磷脂酶域蛋白3(PNPLA3)基因启动子核因子-κB(NF-κB)结合区域组蛋白H3K9乙酰化(H3K9ac)水平以及相关去乙酰化酶(HDAC)和乙酰化转移酶(HAT)的变化特点。方法根据体质量将1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禁食/再喂食后小鼠肝脏Patatin样磷脂酶域蛋白3(PNPLA3)基因启动子核因子-κB(NF-κB)结合区域组蛋白H3K9乙酰化(H3K9ac)水平以及相关去乙酰化酶(HDAC)和乙酰化转移酶(HAT)的变化特点。方法根据体质量将1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各6只,分别为自由饮食组、禁食组(夜间饥饿24 h)和再喂食组(饥饿24 h后再自由摄食高蔗糖含量饲料12 h),分别予自由饮食、禁食和禁食后再喂食干预,检测并比较各组肝脏PNPLA3、NF-κB、HDAC(SIRT1、SIRT6)和HAT(GCN5、Elp3)基因表达情况,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定量PCR检测H3K9ac富集水平,并分析H3K9ac与PNPLA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3组比较,C57BL/6小鼠肝脏PNPLA3、NF-κB基因表达在禁食时下调,再喂食后又上调(P均<0.001)。H3K9ac水平变化与PNPLA3变化趋势一致(P均<0.05),相关分析提示两者具有相关性(rs=0.958, P <0.001);禁食组SIRT1和SIRT6表达水平较自由饮食组高,再喂食组两者水平均下降(P均<0.05),与H3K9ac变化趋势相反;GCN5、Elp3表达变化与SIRT1及SIRT6类似(P均<0.05)。结论 SIRT1和SIRT6相关H3K9去乙酰化涉及饮食调节NF-κB驱动的PNPLA3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tatin样磷脂蛋白3 组蛋白H3K9乙酰化 禁食/再喂食 核因子-ΚB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群PNPLA3 rs738409(C>G)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病因学的相关性
12
作者 王心怡 李丹 李异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23期3691-3699,共9页
目的:探究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含patatin样磷脂酶域3(patain-like phospholipase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PNPLA3)I148M基因变异与酒精性肝硬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易感性及肝脏损伤程度、预后是否... 目的:探究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含patatin样磷脂酶域3(patain-like phospholipase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PNPLA3)I148M基因变异与酒精性肝硬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易感性及肝脏损伤程度、预后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224例中国汉族酒精性肝硬化、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88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83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53例及200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探针法基因分型检测PNPLA3 rs738409与肝硬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NPLA3 I148M rs738409 G等位基因型在酒精性肝硬化(OR=1.902,P<0.001)及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OR=1.452,P=0.047)与健康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丙型肝炎肝硬化与健康对照组中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并未得出PNPLA3 I148M rs738409 C>G与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相关(P=0.965).结论:PNPLA3 rs738409 C>G在中国汉族人群中与酒精性肝硬化及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易感性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tatin样磷脂3 I148M 肝硬化 肝癌
下载PDF
PNPLA3基因I148M多态性对肝癌细胞HepG2细胞周期及Cyclin D1、p5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利蓉 宋江勤 郭飞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0期58-61,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含patatin样磷脂酶域蛋白3(PNPLA3)基因I148M多态性对肝癌细胞Hep G2细胞周期及Cyclin D1、p53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PNPLA3基因I148M突变型(突变组)、PNPLA3基因I148M野生型(野生组)的肝癌细胞Hep G2,以空载体细胞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含patatin样磷脂酶域蛋白3(PNPLA3)基因I148M多态性对肝癌细胞Hep G2细胞周期及Cyclin D1、p53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PNPLA3基因I148M突变型(突变组)、PNPLA3基因I148M野生型(野生组)的肝癌细胞Hep G2,以空载体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Cyclin D1、p53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突变组G1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野生组和对照组,S、G2/M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野生组和对照组(P均<0.05);野生组与对照组G1、S、G2/M期细胞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间Cyclin D1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突变组p53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组和对照组(P均<0.05),而野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NPLA3基因I148M多态性能够诱导p53过表达,导致肝细胞周期紊乱,最终发展成肝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含patatin样磷脂蛋白3 基因多态性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蛋白D1 p53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PNPLA3/PRKAA1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发生关系研究
14
作者 林秀慧 李南 +2 位作者 张娇珍 符庆忠 林秀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844-848,共5页
目的探讨Patatin样磷脂酶域蛋白3(PNPLA3)和腺苷活化蛋白激酶α1亚基(PRKAA1)基因多态性与感染HBV后肝硬化发生的关系。方法2016年1月~2021年7月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1例和同期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9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 目的探讨Patatin样磷脂酶域蛋白3(PNPLA3)和腺苷活化蛋白激酶α1亚基(PRKAA1)基因多态性与感染HBV后肝硬化发生的关系。方法2016年1月~2021年7月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1例和同期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9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血浆PNPLA3基因rs738409、rs139047、rs2294919和PRKAA1基因rs3792822、rs10036575、rs154268位点多态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疾病风险关联。结果肝硬化组PNPLA3基因rs139047位点AA、GA、GA基因型比率分别为18.8%、51.5%和29.7%,与HBV携带者的16.7%、51.1%和32.2%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rs2294919位点CC、TC、TT基因型比率分别为41.6%、45.5%和12.9%,与HBV携带者的38.9%、50.0%和11.1%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PRKAA1基因rs3792822位点GG、GA、AA基因型比率分别为54.5%、38.6%和6.9%,与HBV携带者的55.6%、37.8%和6.7%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rs154268位点CC、CT、TT基因型比率分别为5.0%、35.6%和59.4%,与HBV携带者的4.4%、34.4%和61.1%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硬化组PNPLA3基因rs738409位点G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比率分别为19.8%和44.6%,显著高于HBV携带者的8.9%和29.4%(P<0.05);肝硬化组PRKAA1基因rs10036575位点C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C比率分别为38.6%和63.9%,显著高于HBV携带者的23.3%和45.5%(P<0.05);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PNPLA3基因rs738409位点GG基因型【OR为1.605(95%CI:1.150~2.239)】和PRKAA1基因rs10036575位点CC基因型【OR值为1.507((95%CI:1.097~2.070)】是影响感染HBV后肝硬化发生的危险基因型。结论感染HBV后发生肝硬化可能与某些特殊基因有关,研究PNPLA3基因和PRKAA1基因可能有助于阐明其中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乙型肝炎 Patatin样磷脂蛋白3 腺苷活化蛋白激酶α1亚基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群PNPLA3 rs738409及TM6SF2 rs58542926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5
作者 邴浩 王薇 李异玲 《中华肝脏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6-162,共7页
目的探讨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群patatin样磷脂酶域3(PNPLA3)rs738409及跨膜蛋白6超家族2(TM6SF2)rs58542926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5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病例组,164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病... 目的探讨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群patatin样磷脂酶域3(PNPLA3)rs738409及跨膜蛋白6超家族2(TM6SF2)rs58542926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5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病例组,164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病例组根据病因学分为有及无肝硬化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别检测PNPLA3 rs738409及TM6SF2 rs58542926两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对计量资料用t检验、方差分析或U检验,对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PNPLA3 rs738409 G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明显差异(OR=1.583,P=0.001);进一步分组后显示,除在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癌组中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161),在其他分组中均存在明显差异(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TM6SF2 rs58542926 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1.759,P=0.048)。分组后仅合并肝硬化肝癌组CT/TT基因型频率及酒精性相关性肝癌组T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5,0.032)。将病例组按照是否携带PNPLA3 rs738409 G等位基因分成CG/GG与CC组;按照是否携带TM6SF2 rs58542926 T等位基因分成CT/TT与CC组,结果显示,CG/GG与CC组及CT/TT与CC组肝脏酶学指标、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甲胎蛋白(AFP)及空腹血糖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将病例组伴有肝硬化的患者根据Child-Pugh评分分为≥7分组与<7分组,结果显示,PNPLA3 rs738409 CG/GG型与CC型患者的Child-Pugh评分差异及TM6SF2 rs58542926 CT/TT型与CC型患者的Child-Pugh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PNPLA3 rs738409及TM6SF2 rs58542926基因多态性在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群中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存在相关性。PNPLA3 rs738409及TM6SF2 rs58542926基因多态性在原发性肝癌中对肝脏酶学、Alb、TBil、AFP及空腹血糖等指标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多态性 单核苷酸 patatin样磷脂3 跨膜蛋白6超家族2
原文传递
PNPLA3、TM6SF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吸烟、饮酒交互作用对HBV相关肝癌的影响 被引量:20
16
作者 王立芹 郭维恒 +4 位作者 郭志旺 秦璞 张蕊 朱晓敏 刘殿武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11-1616,共6页
目的探讨PNPLA3、TM6SF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吸烟、饮酒交互作用对HBV相关肝癌(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BV-HCC)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HBV-HCC患者、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CHB)、肝硬... 目的探讨PNPLA3、TM6SF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吸烟、饮酒交互作用对HBV相关肝癌(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BV-HCC)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HBV-HCC患者、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CHB)、肝硬化患者(LC)以及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应用飞行质谱技术检测patatin样磷脂酶域3(PNPLA3)基因位点rs738409和6号跨膜超家族成员2(TM6sF2)基因位点rs58542926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利用在线SNP stats寻找基因多态性的最优赋值方法;检验SNP是否符合哈一温(H-W)遗传平衡定律;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PNPLA3和TM6SF2多态性及吸烟、饮酒因素对HBV-HCC的影响,采用叉生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基因一基因、基因一吸烟、饮酒交互作用对HBV-HCC的影响。结果H—W遗传平衡检验结果显示,CHB组rs738409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不符合H—W遗传平衡定律(Χ^2=11.980,P<0.005),CHB组rs58542926位点、HBV-HCC组和LC组rs738409和rs58542926位点均符合H-W遗传平衡定律;调整年龄、性别的影响后,与健康体检者相比,HBV-HCC组rs58542926突变的OR=1.659,95%CI:1.026~2.684,P=0.039。与CHB组相比,HBV-HCC组饮酒的OR=1.680,95%CI:1.121~2.519,P=0.012。与LC组相比,HBV-HCC组饮酒与吸烟的OR值(95%CI)分别为1.539(1.071~2.213)和1.453(1.005~2.099)。交互作用分析显示,HBV-HCC组与CHB+LC组相比,rs738409与rs58542926交互作用的叉生分析相加模型OR=1.548(u=1.885,P=0.029),logistic回归相乘模型OR=1.658(P=0.024);饮酒与rs738409的交互作用叉生分析,饮酒且rs738409突变相加模型OR=1.811(U=1.965,P=0.024),相乘模型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相乘模型吸烟与饮酒的交互作用OR=1.756(P<0.001)。结论TM6SF2基因突变、吸烟、饮酒是HBV-HCC的危险因素,PNPLA3与TM6SF2基因都突变、饮酒并且吸烟是HBV-HCC的危险因素。PNPLA3的单基因突变可以减弱饮酒对HBV-HCC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肿瘤 patatin样磷脂3 6号跨膜超家族成员2 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