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脂酰乙醇胺-还原糖美拉德产物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1
作者 李可瑶 杜玥 +3 位作者 熊倩 张宁 蔡子哲 汪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1,76,共8页
为研究亚麻籽炒籽过程中形成的美拉德产物(MRPs)以及提高低温压榨亚麻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将3种还原糖(葡萄糖、果糖和木糖)与磷脂酰乙醇胺(PE)进行模拟反应,探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底物物质的量比对MRPs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利用质谱分析M... 为研究亚麻籽炒籽过程中形成的美拉德产物(MRPs)以及提高低温压榨亚麻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将3种还原糖(葡萄糖、果糖和木糖)与磷脂酰乙醇胺(PE)进行模拟反应,探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底物物质的量比对MRPs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利用质谱分析MRPs的主要成分,并考察MRPs对低温压榨亚麻籽油氧化稳定性和醛类化合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E-木糖体系的MRPs具有最高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其最适反应条件为PE与木糖物质的量比1∶1、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60 min,在该条件下MRPs(2 mg/mL)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79.57%,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为43.65μmol/g,铁离子螯合能力为13.34%;通过质谱分析发现由一分子木糖和一分子PE反应形成的PE-吡咯-2-甲醛为MRPs中的主要成分;在190℃加速氧化实验中,PE-木糖体系的MRPs对低温压榨亚麻籽油过氧化值和p-茴香胺值的增长表现出与TBHQ相似的抑制作用,同时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结果表明MRPs可以减缓单烯醛和二烯醛的生成。综上,MRPs可以有效提高油脂的氧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乙醇 还原糖 美拉德反应 抗氧化活性 脂质氧化 核磁共振氢谱
下载PDF
基于智能化分时区间采集技术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全血中磷脂酰乙醇及人群水平调查
2
作者 刘朝阳 董军 +3 位作者 李红霞 杨睿悦 邵芷钰 王思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1-141,共11页
磷脂酰乙醇是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酒精摄入生物学标志物,准确测定其含量可以为酒精摄入监测提供客观、量化的重要参考依据。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智能化分时区间采集技术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能够同时实现对人全血样品中18... 磷脂酰乙醇是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酒精摄入生物学标志物,准确测定其含量可以为酒精摄入监测提供客观、量化的重要参考依据。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智能化分时区间采集技术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能够同时实现对人全血样品中18种磷脂酰乙醇的准确测定。采用甲醇-甲基叔丁基醚-水作为萃取体系,选用XBridge C18色谱柱,以2.5 mmol/L乙酸铵异丙醇溶液和2.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乙腈(50∶50, v/v)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智能化分时间段-负离子多反应选择离子监测模式。经验证,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9 8,线性范围在10~2 500 ng/mL之间,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7~2.8 ng/mL、2.2~9.4 ng/mL,加标回收率在91.0%~102.2%之间,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在0.4%~7.4%之间。该方法简便、快速、精密,智能化分时区间采集方法为每个离子通道分配合适的扫描时间段,增加了每个目标物离子通道的有效采集时长,提高了各目标分析物的信号响应,从而实现了对人全血样本中18种磷脂酰乙醇的有效分析测定。使用本方法测定了359名有规律饮酒习惯的志愿者全血样本,样本中的总磷脂酰乙醇含量范围为51.13 ng/mL~2.89μg/mL,平均为363.16 ng/mL。磷脂酰乙醇16∶0/18∶1、16∶0/18∶2是两个丰度最大的同系物,平均含量分别为74.21和48.75 ng/mL,各约占总量的20.43%和13.42%。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磷脂酰乙醇之间相关性良好,并与临床现有酒精生物学标志物γ-谷氨酰转肽酶呈正相关;同时磷脂酰乙醇与肝肾功能相关临床生化指标显著相关。所建方法可以准确、精密检测人血磷脂酰乙醇含量,能够客观、可靠、量化反映人体酒精摄入状况,并可为临床酒精摄入监测提供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智能化分时区间采集模式 磷脂酰乙醇 酒精摄入监测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前列地尔注射液中溶血磷脂酰胆碱和溶血磷脂酰乙醇胺的含量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硕 付永慧 +2 位作者 武立华 孙银玲 陈阳 《辽宁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457-460,共4页
研究了HPLC-ELSD法测定前列地尔注射液中溶血磷脂酰胆碱和溶血磷脂酰乙醇胺的含量。采用低温型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雾化气为氮气,雾化气压力为25 psi,漂移管温度为40℃),Ultimate Diol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水-冰醋酸-... 研究了HPLC-ELSD法测定前列地尔注射液中溶血磷脂酰胆碱和溶血磷脂酰乙醇胺的含量。采用低温型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雾化气为氮气,雾化气压力为25 psi,漂移管温度为40℃),Ultimate Diol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85∶15∶0.5∶0.05)为流动相A,以正己烷-异丙醇-流动相A(20∶48∶32)为流动相B,柱温为40℃,梯度洗脱。结果表明:溶血磷脂酰胆碱在0.02~0.20 mg·mL^(-1)(R=0.9999,n=6),溶血磷脂酰乙醇胺在0.01~0.1 mg·mL^(-1)(r=0.9998,n=6)成良好线性关系;定量限分别0.02 mg·mL^(-1)和0.01 mg·mL^(-1),检测限分别为0.006 mg·mL^(-1)和0.003 mg·mL^(-1);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1.4%(RSD=2.4%)和98.8%(RSD=1.9%)。所建立的HPLC方法可用于前列地尔注射液中溶血磷脂酰胆碱和溶血磷脂酰乙醇胺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前列地尔注射液 溶血磷脂胆碱 溶血磷脂酰乙醇 含量
下载PDF
水相体系酶法制备甘油磷脂酰乙醇胺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康逸 康志敏 +2 位作者 范运乾 王继红 屈凌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8-61,共4页
研究了水相体系中脂肪酶Thermo 4S-3水解大豆粉末磷脂制备甘油磷脂酰乙醇胺(L-α-GPE)的可行性,探讨了反应条件对磷脂酰乙醇胺(PE)转化率和L-α-GPE得率的影响。确定脂肪酶Thermo 4S-3催化制备L-α-GPE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 7,底物质量浓... 研究了水相体系中脂肪酶Thermo 4S-3水解大豆粉末磷脂制备甘油磷脂酰乙醇胺(L-α-GPE)的可行性,探讨了反应条件对磷脂酰乙醇胺(PE)转化率和L-α-GPE得率的影响。确定脂肪酶Thermo 4S-3催化制备L-α-GPE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 7,底物质量浓度5 mg/mL,反应温度40℃,酶添加量30 U/mL,CaCl2添加量3.33 mg/mL,反应时间6 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PE转化率为95.5%,L-α-GPE得率为9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粉末磷脂 磷脂酰乙醇 甘油磷脂酰乙醇 脂肪酶Thermo 4S-3 制备
下载PDF
水相体系酶法制备溶血磷脂酰乙醇胺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薇薇 纵伟 张康逸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84,共4页
探索了磷脂酶A1在水相体系中酶解制备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的可行性,并进行了酶解条件对LPE相对含量的影响研究。得到最佳酶解条件为:磷脂酰乙醇胺(PE)的纯度为80%,液料比10∶1,酶解温度35℃,酶添加量0.04 m L/g,Ca Cl2添加量0.010 g/m... 探索了磷脂酶A1在水相体系中酶解制备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的可行性,并进行了酶解条件对LPE相对含量的影响研究。得到最佳酶解条件为:磷脂酰乙醇胺(PE)的纯度为80%,液料比10∶1,酶解温度35℃,酶添加量0.04 m L/g,Ca Cl2添加量0.010 g/m L,酶解时间30 min。在最佳酶解条件下,得到酶解产物中的LPE相对含量为4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乙醇 溶血磷脂酰乙醇 磷脂酶A1 酶解反应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7种肠外营养制剂脂肪乳注射液中溶血磷脂酰胆碱和溶血磷脂酰乙醇胺含量
6
作者 谭梦茹 申兰慧 +2 位作者 王丽 葛晓莹 杨敏智 《实验室检测》 2023年第5期8-13,共6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7种肠外营养制剂脂肪乳注射液中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和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ysophosphatidylethanolamine,LPE)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色谱柱Xbridge BEH HILIC(250 mm×4.6 mm,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7种肠外营养制剂脂肪乳注射液中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和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ysophosphatidylethanolamine,LPE)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色谱柱Xbridge BEH HILIC(250 mm×4.6 mm,5μm)分离,以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85:15:0.5:0.05,V:V:V:V)与正己烷-异丙醇(20:48,V:V)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在选定条件下,LPC和LPE与样品中其他组分分离良好;二者峰面积的对数与浓度的对数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LPC和LPE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0.20 mg/mL(r=0.9998)和0.01~0.10 mg/mL(r=0.9997);LPC和LPE的定量限分别为5、10μg/mL;平均回收率分别99.77%~101.03%和102.30%~103.06%,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结论该方法效率高、准确性好,适用于7种肠外营养制剂脂肪乳注射液中LPC和LPE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制剂 脂肪乳注射液 溶血磷脂胆碱 溶血磷脂酰乙醇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溶血磷脂酰乙醇胺硅胶柱色谱纯化技术研究
7
作者 张康逸 张薇薇 +1 位作者 纵伟 张丽霞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4-68,共5页
探讨了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硅胶柱色谱纯化的可行性。通过选择,确定以硅胶为固定相、氯仿-甲醇(体积比2∶1)为洗脱液,进行LPE纯化工艺优化。得到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上样量1∶40(样品质量与固定相质量比),上样液质量浓度30 mg/m L,洗脱... 探讨了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硅胶柱色谱纯化的可行性。通过选择,确定以硅胶为固定相、氯仿-甲醇(体积比2∶1)为洗脱液,进行LPE纯化工艺优化。得到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上样量1∶40(样品质量与固定相质量比),上样液质量浓度30 mg/m L,洗脱流速2.5 m L/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最终LPE产品纯度为99.05%,回收率为88.69%。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工业化制备LPE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乙醇 溶血磷脂酰乙醇 硅胶柱色谱 纯化
下载PDF
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氢化大豆磷脂酰乙醇胺的制备及性能探究
8
作者 于殿宇 张寅风 +6 位作者 高佳佳 曲佳瑶 吉晓蕊 罗淑年 张晨晨 杨福明 朱秀清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4-101,共8页
本研究以大豆浓缩磷脂为原料,从生产中将卵磷脂(PC)副产物磷脂酰乙醇胺(PE)进行纯化,并在超临界CO_(2)条件下进行氢化,后与聚乙二醇单甲醚2000酰氯培化,得到稳定性高的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氢化大豆磷脂酰乙醇胺(MPEG2000-HSPE)。采用95... 本研究以大豆浓缩磷脂为原料,从生产中将卵磷脂(PC)副产物磷脂酰乙醇胺(PE)进行纯化,并在超临界CO_(2)条件下进行氢化,后与聚乙二醇单甲醚2000酰氯培化,得到稳定性高的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氢化大豆磷脂酰乙醇胺(MPEG2000-HSPE)。采用95%的乙醇,在料液比为1∶3,温度为-13℃的条件下去除副产物中的残余PC,再用90%的石油醚,在料液比为1∶4,温度为30℃的条件下进行萃取,去除肌醇等其他磷脂,使PE纯度达到91.28%,得率为86.83%。在总压力为11 MPa(CO_(2)分压7 MPa、氢气分压4 MPa),Pd/c催化剂用量为4%,氢化温度为60℃,氢化时间为120 min,搅拌速度为300 r/min时,碘值和反式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当氢化磷脂酰乙醇胺(HSPE)与聚乙二醇单甲醚2000酰氯比例为3.5∶1,三乙胺添加量为3 mL时,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 h,产物转化率为84.63%。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发现原料中的—NH_(2)消失,产物中出现—NH基团,产物吸光度为0.631、碘值为23.27 gI/100 g、水-正己烷两相分开10 mL时间为392 s,所得产品分散性好、稳定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 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氢化大豆磷脂酰乙醇胺(MPEG2000-HSPE) 磷脂酰乙醇 氢化
下载PDF
低碳醇对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的选择性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曹栋 裘爱泳 +1 位作者 王兴国 蒋大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1-82,共2页
研究了低碳醇对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的选择性 ,指出低温、低乙醇浓度有利于对磷脂酰胆碱的选择性。
关键词 磷脂胆胺 磷脂酰乙醇 分离 大豆磷脂 低碳醇 选择性
下载PDF
STAT1和STAT2在磷脂酰乙醇胺诱导肝癌HepG2细胞生长抑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利英 黄辰 +5 位作者 李宗芳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王爱英 胡晓岩 倪磊 于林 宋土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6-258,共3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乙醇胺(PE)诱导肝癌HepG2细胞生长抑制中STAT1和STAT2的作用。方法实验以人肝癌细胞系HepG2为材料,分别设置了空白对照组、0.125、0.25、0.5和1 mmol/L PE处理组。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荧光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内STAT1和ST... 目的探讨磷脂酰乙醇胺(PE)诱导肝癌HepG2细胞生长抑制中STAT1和STAT2的作用。方法实验以人肝癌细胞系HepG2为材料,分别设置了空白对照组、0.125、0.25、0.5和1 mmol/L PE处理组。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荧光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内STAT1和STAT2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E各处理组对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并可诱导STAT1和STAT2高表达,而AG490可以部分逆转PE的效应。结论 STAT1和STAT2参与了PE诱导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乙醇 STAT1 STAT2 肝癌 HEPG2细胞
下载PDF
磷脂酰乙醇胺的酶促合成及底物抑制动力学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邓杨敏 李冰麟 +3 位作者 董文博 杨开利 张小里 赵彬侠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601-2606,共6页
对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PLD)在有机溶媒-水两相体系中催化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和乙醇胺(ethanolamine,EA)合成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反应动力学机制进行了研究。确定最... 对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PLD)在有机溶媒-水两相体系中催化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和乙醇胺(ethanolamine,EA)合成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反应动力学机制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28℃,p H 5.5,底物摩尔比(EA/PC)20∶1,在此条件下PE产率达87.2%。通过研究底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确定反应符合单底物抑制的Ping-Pang机制。分别以Matlab软件的Fminsearch函数与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求取动力学参数,结果基本一致,底物乙醇胺EA的抑制常数为Ki B=1.50mmol/L。抑制机理为两分子EA同时结合到一分子磷脂酰基-PLD中间体上,生成磷脂酰基-PLD-(EA)2死端复合物,符合竞争性抑制反应动力学规律。该动力学模型预测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对PLD催化合成PE反应过程的操作及反应器选型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乙醇 磷脂酶D 磷脂基转移反应 动力学 底物抑制效应
下载PDF
甲氧基聚乙二醇-磷脂酰乙醇胺的制备及其对脂质体的稳定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牛国琴 潘弘 +2 位作者 张静 徐雯 陆伟跃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01-503,共3页
采用两步反应法制备脂质体空间稳定膜材料甲氧基聚乙二醇 -磷脂酰乙醇胺 (MPEG- EPE) ,并用以制备空间稳定脂质体 (SL s) ,同时制备不含 MPEG- EPE的传统脂质体 (CL s) ,比较两者放置过程中粒径变化、加乙醇后浊度变化、包封钙黄绿素后... 采用两步反应法制备脂质体空间稳定膜材料甲氧基聚乙二醇 -磷脂酰乙醇胺 (MPEG- EPE) ,并用以制备空间稳定脂质体 (SL s) ,同时制备不含 MPEG- EPE的传统脂质体 (CL s) ,比较两者放置过程中粒径变化、加乙醇后浊度变化、包封钙黄绿素后在冻干 -再水化过程中的荧光泄漏程度及其与人血浆蛋白的吸附指标 ,评价 MPEG2 0 0 0 - EPE对脂质体的稳定作用。结果表明 ,试验前后 SL s的粒径及浊度变化不大 ,荧光泄漏程度和人血浆蛋白吸附量也远小于 CL s,提示其对脂质体有良好的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聚乙二醇-磷脂酰乙醇 制备 脂质体 稳定作用 药物传释载体
下载PDF
肝源性磷脂酰乙醇胺的分离及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亮 龙腾腾 +3 位作者 李治国 周佳平 辛毅 张翠丽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2期223-227,共5页
采用氧化铝柱色谱法以95%乙醇-氯仿为洗脱剂分离纯化了肝源性磷脂酰乙醇胺(PE),并采用GF254硅胶板薄层色谱法以氯仿-甲醇-水(65:25:4,体积比)为展开剂检测PE。结果表明,以95%乙醇-氯仿顺序洗脱氧化铝色谱柱中的磷脂时,PE与磷脂酰胆碱(PC... 采用氧化铝柱色谱法以95%乙醇-氯仿为洗脱剂分离纯化了肝源性磷脂酰乙醇胺(PE),并采用GF254硅胶板薄层色谱法以氯仿-甲醇-水(65:25:4,体积比)为展开剂检测PE。结果表明,以95%乙醇-氯仿顺序洗脱氧化铝色谱柱中的磷脂时,PE与磷脂酰胆碱(PC)可实现完全分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测定了在不同时间点25μmol/LPE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与子宫颈癌细胞Hela、正常人肝细胞HL7702做比较,发现肝源性PE对肝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能诱导其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乙醇 肝癌细胞 增殖抑制 凋亡 猪肝
下载PDF
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芳芳 宋士军 张若楠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4-218,共5页
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hosphatidylethanolamine-binding protein,PEBP)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多功能蛋白质,广泛存在于不同物种中。在同一物种的多种组织和不同类型细胞中均有表达。PEBP在多条信号转导通路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PEBP通过... 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hosphatidylethanolamine-binding protein,PEBP)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多功能蛋白质,广泛存在于不同物种中。在同一物种的多种组织和不同类型细胞中均有表达。PEBP在多条信号转导通路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PEBP通过与Raf-1相互作用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活性,因此也被称为Raf-1激酶抑制蛋白(RKIP);同时,PEBP还参与了PKC、G蛋白偶联受体和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在临床医学研究中发现,PEBP作为海马胆碱神经刺激肽(HCNP)的前体蛋白在阿尔采末病(AD)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PEBP可以抑制肿瘤转移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因此也被认为是一种肿瘤转移的抑制基因。新近研究表明,PEBP参与细胞周期的纺锤体检查点的调控,PEBP的缺失可导致染色体异常。在直肠结肠癌,PEBP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可导致其不表达,这可能是癌症转移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 信号转导 阿尔采末病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下载PDF
大豆磷脂酰乙醇胺的分离及纯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强 史苏佳 +1 位作者 韩海霞 曹栋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77,共6页
以提取卵磷脂(PC)后的大豆粉末磷脂为原料,以碱性乙醇为溶剂提取磷脂酰乙醇胺(PE),并进行冷冻纯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PE得率为指标,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了PE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45℃,料液比1∶20,乙醇碱浓度V(无水乙醇)∶V(... 以提取卵磷脂(PC)后的大豆粉末磷脂为原料,以碱性乙醇为溶剂提取磷脂酰乙醇胺(PE),并进行冷冻纯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PE得率为指标,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了PE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45℃,料液比1∶20,乙醇碱浓度V(无水乙醇)∶V(25%氨水)=100∶2,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次数2次。在最佳条件下,PE得率为79.53%,含量为48.42%;当冷冻温度为-15℃,冷冻时间为8 h时,PE含量提升到72.73%,得率为66.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粉末磷脂 磷脂酰乙醇 溶剂提取 冷冻纯化
下载PDF
饲料级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海锋 赵志辉 +1 位作者 顾赛红 邢增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1-43,共3页
本研究探讨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饲料添加剂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应用液相色谱法检测三种主成分含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回收率均为96%~103%。该方法应用于测定饲料级... 本研究探讨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饲料添加剂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应用液相色谱法检测三种主成分含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回收率均为96%~103%。该方法应用于测定饲料级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含量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磷脂 磷脂胆碱 磷脂酰乙醇 磷脂肌醇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棉铃虫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洁 任苏伟 +3 位作者 刘宁 艾新宇 马纪 刘小宁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93-1503,共11页
【目的】克隆获得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binding protein,PEBP)的c DNA序列,分析Ha PEBP在棉铃虫体内的表达规律,检测2-十三烷酮处理条件下棉铃虫体内Ha PEBP的变化情况,为进一... 【目的】克隆获得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binding protein,PEBP)的c DNA序列,分析Ha PEBP在棉铃虫体内的表达规律,检测2-十三烷酮处理条件下棉铃虫体内Ha PEBP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明确棉铃虫PEBP的功能和选择该基因作为调控棉铃虫种群数量的分子靶标提供依据。【方法】利用RACE技术从棉铃虫6龄幼虫的中肠组织中扩增得到Ha PEBP的c DNA序列,并对其氨基酸序列和蛋白结构进行分析。将Ha PEBP的ORF序列连接至p ET32a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后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形式,并通过镍柱的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最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棉铃虫幼虫不同时期和6龄幼虫不同组织中Ha PEBP的表达规律,以及2-十三烷酮处理棉铃虫6龄幼虫后中肠内Ha PEBP的变化规律。【结果】获得的Ha PEBP c DNA序列长760 bp,其中ORF为588 bp,编码195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1.76 k D和5.93。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Ha PEBP无信号肽、跨膜结构域和二硫键,是一个由4个α螺旋和9个β折叠片组成的胞质单体蛋白。将BL21(DE3)-p ET32a-Ha PEBP重组菌用1 mmol·L-1的IPTG在37℃条件下诱导4 h,约40 k D的融合蛋白His-Ha PEBP能以可溶的形式存在于重组菌中。按照同样的方法诱导1 L的重组菌,将超声处理后的上清液与Ni-NTA柱结合,进行咪唑缓冲液梯度洗涤,200 mmol·L-1的咪唑洗涤两次后得到约40 k D的单一蛋白,与融合蛋白的大小一致。将此流出液超滤浓缩,获得183.3 ng·μL-1的融合蛋白,能被抗His-Tag的单克隆抗体识别发生免疫反应。Ha PEBP在棉铃虫幼虫的1—6龄期和预蛹期均表达,且6龄幼虫的表达量最高。该基因在6龄幼虫的脂肪体、中肠、头部和体壁中也均有表达,且脂肪体内的表达量最高。不同浓度的2-十三烷酮处理后,棉铃虫6龄幼虫中肠内Ha PEBP的表达量均有所降低;低浓度(2.5和5 mg·g-1)在6 h就能降低Ha PEBP的表达量,其m RNA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而高浓度(10和15 mg·g-1)在12 h才会降低Ha PEBP的表达量,其m RNA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先下降后上升。【结论】克隆分析了Ha PEBP,利用大肠杆菌系统表达出可溶的融合蛋白His-Ha PEBP,并通过镍柱-咪唑纯化法得到了高纯度的融合蛋白,时空表达分析显示Ha PEBP在棉铃虫6龄幼虫和脂肪体中表达量最高,2-十三烷酮处理6龄幼虫后中肠内Ha PEBP的表达量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 原核表达 时空表达 2-十三烷酮
下载PDF
大豆粉末磷脂同时制备甘油磷脂酰胆碱和甘油磷脂酰乙醇胺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孟宗 周丽 +2 位作者 李进伟 王兴国 刘元法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2-35,共4页
以大豆粉末磷脂为原料,研究了甲醇钠催化其醇解反应,同时制备含有甘油磷脂酰胆碱(GPC)和甘油磷脂酰乙醇胺(GPE)的混合物。通过探讨大豆粉末磷脂与无水甲醇料液比、催化剂甲醇钠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产物中GPC和GPE得率的影... 以大豆粉末磷脂为原料,研究了甲醇钠催化其醇解反应,同时制备含有甘油磷脂酰胆碱(GPC)和甘油磷脂酰乙醇胺(GPE)的混合物。通过探讨大豆粉末磷脂与无水甲醇料液比、催化剂甲醇钠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产物中GPC和GPE得率的影响规律,确定了甲醇钠催化醇解大豆粉末磷脂的最佳反应条件:料液比1∶4,催化剂甲醇钠添加量5%(以大豆粉末磷脂质量计),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6 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GPC得率为93.60%,GPE得率为88.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粉末磷脂 甘油磷脂胆碱 甘油磷脂酰乙醇 甲醇钠 醇解反应
下载PDF
液晶态磷脂酰乙醇胺脂质体和LB膜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孙润广 张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256-1261,共6页
用原子力显微镜、小角 X射线散射和 3 1 P NMR分别对液晶态磷脂酰乙醇胺脂质体和 LB膜结构进行了研究 .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到了液晶态脂质体的立方相和双层膜共存的结构图像 .研究结果表明 ,两相共存的状态与双亲性分子的结构、浓度以... 用原子力显微镜、小角 X射线散射和 3 1 P NMR分别对液晶态磷脂酰乙醇胺脂质体和 LB膜结构进行了研究 .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到了液晶态脂质体的立方相和双层膜共存的结构图像 .研究结果表明 ,两相共存的状态与双亲性分子的结构、浓度以及介质的组分和 p H等因素有关 .用小角 X射线散射和 3 1 P NMR研究发现 ,在 DEPE液晶态中 ,钠盐诱导形成 Q2 2 9(Im3m)立方相 .DEPE液晶态分别在 37.5℃出现 Lβ→Lα可逆相变 ,在 6 3.5℃出现 Lα→ H 可逆相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态 磷脂酰乙醇 脂质体 LB膜结构 生物膜骨架 原子力显微镜 小角X射线散射 立方相 脂双层膜
下载PDF
LB膜与AFM技术研究磷脂酰乙醇胺单分子膜结构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小乐 孙润广 张静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8-356,共9页
用LB膜技术对磷脂酰乙醇胺(PE)单分子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溶液浓度、亚相温度、pH值以及胆固醇含量等因素对磷脂酰乙醇胺单分子膜成膜条件有一定的影响。当溶液浓度为0.32mg/mL,加入量在100~500μL范围内,随着加入... 用LB膜技术对磷脂酰乙醇胺(PE)单分子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溶液浓度、亚相温度、pH值以及胆固醇含量等因素对磷脂酰乙醇胺单分子膜成膜条件有一定的影响。当溶液浓度为0.32mg/mL,加入量在100~500μL范围内,随着加入量的增多,磷脂分子越易形成致密的单分子层;温度升高对单分子膜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在39.1℃时,亚相的pH值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弱酸条件下,PE分子排列更有序;胆固醇的加入降低了PE分子膜的流动性,对单分子膜有显著的稳固作用。用Y型LB提膜法将单分子膜转移到新解离的云母表面,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对其进行了分子结构的观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膜压低于1mN/m时,液面上磷脂分子的烃链自由弯曲运动,取向性呈无序随机排列。但在大于1mN/m时,PE分子较易形成有序分子膜,膜压为33mN/m,形成高质量的LB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乙醇胺单分子膜 Langmlir-Blidgett膜 原子力显微镜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