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酰基转移现象对大豆蛋白-磷脂酶解物相互作用及乳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秋慧 隋晓楠 +4 位作者 王中江 齐宝坤 江连洲 张菀坤 李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通过联合采用核磁共振氢谱与三维荧光光谱技术,针对酶解过程中酰基转移现象对复合体系中大豆分离蛋白-磷脂酶解物相互作用及乳状液乳化稳定性、储存稳定性的影响机理进行探究。结果显示:在大豆分离蛋白乳液、大豆分离蛋白-磷脂复合乳液... 通过联合采用核磁共振氢谱与三维荧光光谱技术,针对酶解过程中酰基转移现象对复合体系中大豆分离蛋白-磷脂酶解物相互作用及乳状液乳化稳定性、储存稳定性的影响机理进行探究。结果显示:在大豆分离蛋白乳液、大豆分离蛋白-磷脂复合乳液、大豆分离蛋白-磷脂4 h酶解物复合乳液、大豆分离蛋白-磷脂8 h酶解物复合乳液4种样品中,大豆分离蛋白-磷脂4 h酶解物复合乳液具有最佳的乳化稳定性、储存稳定性。而磷脂经8 h酶解由于酰基转移现象的发生,溶血磷脂会部分转变成甘油磷脂酰胆碱,导致其与大豆蛋白之间相互作用减弱,稳定性有所下降。因此,适度酶解时间磷脂酶解产物的添加会促进其与大豆分离蛋白相互作用,在水油界面上形成较稳定的界面膜,从而提高乳液的乳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磷脂酶解 酰基转移现象 相互作用 乳化特性
下载PDF
鸭肉肌内磷脂酶解反应条件优化及其产物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徐为民 卞欢 +5 位作者 王道营 张牧晗 刘芳 诸永志 蒋宁 曹建民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30-1134,共5页
以磷脂脂质体为反应介质及鸭肉肌内磷脂酶为酶液进行考察磷脂酶解的影响因素。以脂肪酸条带分析的Trace Qty值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鸭肉肌内磷脂酶解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磷脂酶解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酶与底物比例4∶1、温度45... 以磷脂脂质体为反应介质及鸭肉肌内磷脂酶为酶液进行考察磷脂酶解的影响因素。以脂肪酸条带分析的Trace Qty值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鸭肉肌内磷脂酶解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磷脂酶解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酶与底物比例4∶1、温度45℃、超声频率45 KHz、超声功率270 W、反应时间0.5 h。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在磷脂酶解产物中检测到油酸的生成,进一步证实鸭肉内源磷脂酶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解 磷脂酶 薄层层析法(TLC)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
下载PDF
超声波处理对鸭肉肌内磷脂酶解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红锦 卞欢 +5 位作者 王道营 刘芳 诸永志 徐为民 张牧晗 曹建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94-97,共4页
以脂质体为反应介质、鸭肉肌内磷脂水解酶为酶液,研究了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以及超声功率对鸭肉肌内磷脂酶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声温度的升高,磷脂酶解程度显著增加,但超过50℃时,磷脂酶解程度降低;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磷脂酶解程... 以脂质体为反应介质、鸭肉肌内磷脂水解酶为酶液,研究了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以及超声功率对鸭肉肌内磷脂酶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声温度的升高,磷脂酶解程度显著增加,但超过50℃时,磷脂酶解程度降低;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磷脂酶解程度增加,在0.5 h内即可产生大量的酶解产物;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大,磷脂酶解程度增加。鸭肉肌内磷脂酶解最优化的反应条件为: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0.5 h、超声功率270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解 超声波 磷脂酶 脂肪酶
下载PDF
大豆蛋白-磷脂酶解物共建乳化体系性质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杨 李秋慧 +3 位作者 王海晴 王中江 冯志权 江连洲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1-47,共7页
通过对大豆分离蛋白-磷脂酶解产物乳状体系的共建,探究不同磷脂酶A1,A2,C,D酶解磷脂对乳化体系乳化性质的影响,测定添加不同磷脂酶解产物后蛋白乳化体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乳层析指数、Zeta电位、粒径分布、光学... 通过对大豆分离蛋白-磷脂酶解产物乳状体系的共建,探究不同磷脂酶A1,A2,C,D酶解磷脂对乳化体系乳化性质的影响,测定添加不同磷脂酶解产物后蛋白乳化体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乳层析指数、Zeta电位、粒径分布、光学显微镜的变化。结果表明,磷脂酶解产物与大豆分离蛋白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其中磷脂经磷脂酶A2酶解后的产物与大豆分离蛋白共建的乳化体系,在乳化活性、稳定性、粒径分布、Zeta电位、显微结构方面均好于其它复合体系。其乳化活性提高10.17 m2/g,稳定性提高25.2%,负Zeta电位绝对值增加5.09 m V,乳状液平均粒径明显变小,显微结构乳滴分布均匀。这表明经磷脂酶A2酶解后的磷脂非极性基团减少,亲水性增强,与蛋白交互作用增强,使蛋白更好的结合到磷脂的片层结构中,改变复合物结构,促进乳化体系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乳化体系 磷脂酶解产物 乳化性质
原文传递
酶法改性磷脂对大豆蛋白共建体系乳化稳定性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秋慧 隋晓楠 +4 位作者 徐靓 王中江 张雨霏 江连洲 李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64-69,共6页
为探究磷脂酶解物-大豆分离蛋白复合乳化体系稳定性及氧化稳定性的机理,研究了不同酶解时间对乳液乳化性质、贮存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等特性的影响,通过核磁共振法对酶解后的磷脂产物组分进行分析,并对乳状液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粒... 为探究磷脂酶解物-大豆分离蛋白复合乳化体系稳定性及氧化稳定性的机理,研究了不同酶解时间对乳液乳化性质、贮存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等特性的影响,通过核磁共振法对酶解后的磷脂产物组分进行分析,并对乳状液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粒径分布、Zeta电位、乳层析指数、氢过氧化物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进行测定。结果发现: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磷脂经4 h酶解后主要产物为溶血磷脂,其与大豆蛋白共建乳化体系后,乳化稳定性、贮存稳定性及氧化稳定性均优于对照组,酶解6 h左右酰基转移现象加剧,产生的溶血磷脂会继续被酶解生成甘油磷脂酰胆碱,导致稳定性略有下降;添加一定酶解时间的磷脂酶解产物,会促进乳化体系通过相互作用在水油界面上形成较稳定的界面膜,可以提高乳液的稳定性及氧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磷脂酶解产物 乳化稳定性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Lipase and Phospholipase in the Hydrolysis of Lipids in Wastewater from Swine Slaughterhouse and Subsequent Biological Treatment Study
6
作者 Aniela Pinto Kempka Rafael Celuppi Jaime Humberto Palacio Revello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2013年第10期757-765,共9页
Wastewaters from slaughterhouse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oils and greases that can cause problems in conventional treatments. The degradation of difficult pollutants in more easily degradable prod... Wastewaters from slaughterhouse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oils and greases that can cause problems in conventional treatments. The degradation of difficult pollutants in more easily degradable products can be mediated by enzymes. Enzymatic hydrolysis facilitates the biodegradation because it makes the organic material is made available as compounds of lower molecular weight, the lipids being made available in the form of free fatty acids. The application of enzymes as processing aid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has some advantages, such as the specificity that allows control of the products, which leads to increased income generation for the non-toxic byproducts and moderate conditions of operat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optimizing the conditions for lipids enzymatic hydrolysis present in swine slaughterhouse wastewaters using lipolytic enzymes and subsequent biological treatment study. Temperature, pH and enzyme concentration were the variables tested. The enzymes showed good activity and could therefore be used for the hydrolysis process proposed here.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to maximize the release of fatty acids were: temperature of 36 ℃, pH 8.5 and enzyme concentration of 1.1%, yielding fatty acids in the order of 31.50μmol/mL for lipase and 31.13 μmol/mL for phospholipase. All variables influenced the release of fatty acids. The maximum yield of biogas was 89.65 mL in the reactor added the sludge, raw wastewater and phospholipase in the conditions optimized the hydrolysis step, obtaining a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reduction of 90.01% in relation to the value of the COD of the raw waste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STEWATER HYDROLYSIS LIPIDS LIPASE PHOSPHOLIPASE biological treatm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