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癫痫鼠外周血磷酸化S6蛋白检测及意义
1
作者 范苗 董淑敏 +4 位作者 邹心怡 郑博远 黄玉润 王健达 曾玲晖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3-309,共7页
目的:明确癫痫发作后外周血与脑组织中核糖体磷酸化S6蛋白( P-S6 )含量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取出生后5~6周龄的C57BL/6小鼠30只和SD大鼠22只,采用红藻氨酸腹腔注射诱导癫痫发作。建立P-S6蛋白的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用以检测小鼠及大鼠外... 目的:明确癫痫发作后外周血与脑组织中核糖体磷酸化S6蛋白( P-S6 )含量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取出生后5~6周龄的C57BL/6小鼠30只和SD大鼠22只,采用红藻氨酸腹腔注射诱导癫痫发作。建立P-S6蛋白的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用以检测小鼠及大鼠外周血中mTOR信号通路下游P-S6蛋白的变化,同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其脑组织中P-S6的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脑组织与外周血中P-S6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并对大鼠外周血P-S6蛋白的表达与癫痫发作等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癫痫小鼠外周血和脑组织中 P-S6 的含量明显增高,其表达量分别升高至对照组的(1.49±0.45)倍( P <0.05)和(2.55± 0.66 )倍( P <0.01);外周血中P-S6的阳性表达率和平均荧光强度均明显升高(均 P <0.01),与脑组织中P-S6蛋白表达具有一致性( r = 0.8474 , P <0.01)。大鼠自身致痫前后外周血中P-S6含量明显增加,由14.89±9.75增加至52.35±21.72( P <0.01),与大鼠脑组织P-S6蛋白表达变化一致( r =0.9385, P <0.01),且外周血P-S6含量的变化与癫痫发作等级呈正相关。结论:癫痫鼠外周血mTOR信号通路的变化与脑组织中的变化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提示通过检测外周血P-S6的表达水平可准确反映脑组织中mTOR信号通路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病理学 癫痫/血液 脑/解剖学和组织学 蛋白激酶类/生理学 蛋白酸酶/代谢 流式细胞术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p63蛋白在软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价值探讨
2
作者 刘珺 陈丽荣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69-372,共4页
目的探讨p63蛋白在软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Maxvision)技术对25例软骨母细胞瘤、52例骨巨细胞瘤、10例动脉瘤样骨囊肿和20例腱鞘巨细胞瘤中p63和S-100p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p63蛋白... 目的探讨p63蛋白在软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Maxvision)技术对25例软骨母细胞瘤、52例骨巨细胞瘤、10例动脉瘤样骨囊肿和20例腱鞘巨细胞瘤中p63和S-100p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p63蛋白在软骨母细胞瘤中呈单核细胞的胞核阳性,阳性率为88.0%(22/25)。而骨巨细胞瘤中除呈单核细胞的胞核阳性,少数多核巨细胞的胞核亦呈阳性,阳性表达率为92.3%(48/52)。p63蛋白在软骨母细胞瘤和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100p在软骨母细胞瘤和骨巨细胞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0%(22/25)和1.9%(1/5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63蛋白和S-100p在动脉瘤样骨囊肿和腱鞘巨细胞瘤中均不表达。结论 p63蛋白在软骨母细胞瘤和骨巨细胞瘤中均呈高表达,并有相似的免疫表型,提示两者在发生分化上可能均来自相同的起源细胞或肿瘤干细胞。p63蛋白结合S-100p联合应用对鉴别软骨母细胞瘤及其相关性病变具有一定辅助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母细胞瘤/代谢 磷蛋白类/代谢 软骨母细胞瘤/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巨细胞瘤 /代谢
下载PDF
VASP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宋胜江 孙利敏 +1 位作者 徐定银 陈震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odilator stimulated phosphoprotein,VASP)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60例结肠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ASP蛋白的表达情况。随访3年,采用χ2检验分析V... 目的探讨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odilator stimulated phosphoprotein,VASP)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60例结肠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ASP蛋白的表达情况。随访3年,采用χ2检验分析VASP蛋白与临床病理资料间的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VASP蛋白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VASP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对应癌旁组织(P〈0.05)。结肠癌组织中VASP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增大(≥5 cm)、淋巴结转移及高TNM分期(Ⅲ~Ⅳ期)呈正相关(均P〈0.05)。VASP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3年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均低于VASP蛋白表达阴性患者(均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VASP阳性表达是结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P〈0.05)。结论 VASP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高水平VASP蛋白表达与肿瘤恶性临床病理特征及不良预后有关,VASP可能成为结肠癌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价的有效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病理学 磷蛋白类/代谢 淋巴转移 基因表达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TTF-1、CK7、P63、CK5/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非小细胞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方强 刘宁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91-394,共4页
目的:评估支气管镜活检组织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细胞角蛋白7(CK7)、P63、细胞角蛋白5/6( CK5/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非小细胞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月经病理学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 目的:评估支气管镜活检组织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细胞角蛋白7(CK7)、P63、细胞角蛋白5/6( CK5/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非小细胞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月经病理学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43例,计算支气管镜活检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TTF-1、CK7、P63、CK5/6对肺腺癌和肺鳞癌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估上述指标在非小细胞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TTF-1、CK7在肺腺癌中的表达高于在肺鳞癌中的表达( P <0.01),而P63、CK5/6在肺鳞癌的表达高于肺腺癌( P <0.01);TTF-1在肺腺癌诊断中的敏感度为85.1%(63/74),特异度为98.6%(68/69);CK7在肺腺癌诊断中的敏感度为82.4%(61/74),特异度为91.3%(63/69)。 P63在肺鳞癌诊断中的敏感度97.1%(67/69),特异度89.2%(66/74);CK5/6在肺鳞癌诊断中的敏感度79.7%(55/69),特异度89.2%(66/74)。肺腺癌患者中CK7(+)/TTF-1(+)的比例明显高于肺鳞癌患者( P <0.01);肺鳞癌患者中P63(+)/CK5/6(+)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肺腺癌患者( P <0.01)。结论支气管镜活检组织进行TTF-1、CK7、P63、CK5/6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助于肺腺癌与肺鳞癌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代谢/诊断 转录因子/代谢 蛋白/代谢 磷蛋白类/代谢 反式激活因子/代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